他夢到自己再次出現在闊別多年的中學教室裏。


    同學們依舊像以前那樣坐滿在教室中。


    他在同學們的注視下,自信滿滿地走過了教室,內心湧起一種莫名地滿足感……


    這是一個有關校園的夢。


    夢中的滿足感,做夢者很清晰。


    那就是——把自己英俊的相貌展現給同學們看。


    而在現實中,曾經的校園時代,他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每次走進教室,都會臉紅心跳。


    因為他害怕同學們的注視。


    初一看,這個夢似乎沒有多大意義。


    因為夢的意圖太過明顯,簡直和現實中的願望差不多。


    在現實中,確實有許多人渴望把自己最美的一麵展現給大眾看。


    就像演員在舞台上表演,獲得的那種榮譽感是非常滿足的。


    但是,夢是具有動態性的。


    夢到校園時代的場景,意思就是在提醒做夢者:他當下的痛苦正是源於那個時候。


    就比如一位在單位工作的人,總是渴望把最好的一麵展現給領導看。


    否則就會很焦慮。


    而這種心理就是來源於學生時代喜歡在同學,尤其是女同學麵前展現風範的心理。


    這個夢和前麵的“裸夢”、“考試的夢”很相似。


    而且得出的結論也會是一致的。


    但是為什麽要重複來描述呢?


    這實在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很容易回答。


    但也極容易被人忽略。


    一個結論,往往是非常容易得出的。


    但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卻是異常複雜的。


    就比如說“順其自然”。


    這是一個結論。


    但如果不去了解推導這個結論的過程。


    結論就僅僅是結論而已。


    你要心理疾患者順其自然,他卻不明白原因。


    順其自然就隻能是一種強加的意願。


    如果拿出一些“太陽、月亮、河流……”自然事物的例子來解釋人為何要順其自然。


    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因為這些太空泛了。


    無法與患者的記憶匹配。


    也就隻能流於形式。


    畢竟,人在生活的時候,不能總想著太陽、月亮怎麽運行,然後自己也按這個規律對待心理困惑。


    這樣會失去生活的真實和感動。


    甚至於忽略父母的存在。


    所以,即使結論都是千篇一律。


    但對過程的探索卻一定是有價值且必要的。


    就這個夢而言:對外表的虛榮心並非全部。


    如果就這一淺顯的結論進行闡述。


    就隻能停留在這種虛榮心到底應不應該的道德爭論上。


    而不是虛榮心存在的意義。


    要探索這種虛榮心存在的意義。


    相信深入了解了前麵內容的朋友會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在轉移別人的不良關注。


    具體來說就是:他的相貌遺傳自母親,如果別人看到他的樣子,就會聯想到他母親。


    而他又極端害怕把母親呈現給外人看。


    因為在遙遠地童年,在一次外人侵害母親的意外中,他的保護本能因意外受阻沒有正常發揮。


    導致他的心理發生微妙的變化:從無所畏懼,變得向外人妥協;認為隻要母親不露麵,別人就侵害不到她;而不是敢於在任何人,任何場合下保護母親。


    隻能妥協於母親的隱藏,而使她免受傷害。


    所以,他對外表的追求,僅是轉移別人對他母親的危脅。


    如果他模仿一位明星,這種轉移就更有效果。


    因為別人根本無法看穿他,並聯想到他母親。


    所以,在當時,他最討厭別人說:“這孩子長得像他媽媽……”之類的話。


    而在這種虛榮之下,還隱藏著他正常的自信——我長得像媽媽,不是恥辱,而是一種驕傲。


    隻是因為他把這種心理與“明星”的外貌融合在一起,而導致把這種自信演化為“明星”的榮耀。


    這種外貌的轉移功能,有著十分隱秘的過程。


    如果不深入發掘,根本無從發現。


    也就無從令患者追溯到最正常時的記憶,並恢複這種記憶,取代病態的虛榮心。


    之所以稱這種虛榮心為病態。


    那是因為:一旦有人打擊他的外貌,則會馬上令他陷入抑鬱之中。


    現在,就這種外貌的轉移過程做一個簡單的串聯:


    在他幼年時的某一天,有個調皮的男孩,破壞他家的房子。


    他當時很憤怒,但不敢聲張,隻是目瞪口呆。


    因為他害怕他的聲張會引來母親的關注,來製止那個男孩;然後又可能引來雙方家長的爭吵。


    因為在此之前,他保護母親的本能已意外受壓製,所以隻能妥協的、把母親置於一個安全的“角落”。


    在這件事以後,他的心理發生微妙變化,反而變得喜歡和那個男孩玩耍。


    而當有一天,這個男孩帶他去外麵玩,遇到一個相識的青年女人。


    這位成年女人當時說了一句誇讚他外貌的話,而他並沒有反應過來,是那個調皮的男孩提醒,他才知道是在誇他。


    從這以後,他獲得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


    並又開始極其隱秘地對那個成年女人妥協。


    事事順著她,生怕哪天惹她不高興了,又會收回曾經對他的讚美。


    而到後來,這種妥協又轉移到了同學們身上……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記憶,就是他對外貌過分在意的根源。


    如果不追溯到此,他根本記不起來:在他最初的時候,對那個調皮的男孩、那個成年女人、還有他的同學們,都保持著一種正常的距離,甚至於一種正常的抗拒,並不會向他們妥協。


    而是追求自己本真純潔的快樂。


    而妥協之後,他漸漸變得浮躁和虛榮,甚至於後來變得“浮誇花哨”,忘記了原本的樸素和童貞。


    這就是這個夢的最終含義——追溯到他最初的正常記憶。


    到此,也許大家會發現,在整個分析中,“妥協”、“抗拒”、“反抗”……詞組用得比較多。


    而且對某些理論的批評之聲也常有出現。


    也曾有人質疑這樣太狹隘,太沒有愛了。


    別人沒有這樣想像的凶惡,應該抱著虛懷若穀的心態。


    還有人說:對別的理論排斥,隻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價值。這樣是很狹隘的、有很大局限性的。


    這是初步了解一門“學說”的人常有的看法。


    但如果大家理解到了一定層次,應該能夠明白: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外界的暗示,而讓患者回歸到最初與母親親密時的狀態,恢複那時對外界的正常抗拒和排斥。而不會讓自己輕易向外界妥協,受外界的暗示,誘發心理症狀。


    甚至於以後變成一種“放下一切”的偽裝“大度”,而內心卻十分痛苦。


    這實際是一種隱藏的“放下母親”。


    外界的暗示,比如說憐憫、激勵,在某些場合下來說,並非是有益的。


    心理疾患者不是太沒愛,而是太有愛了。


    愛到為別人考慮得太多,過多地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層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九天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九天落並收藏深層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