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厲害的狐狸終究敵不過獵人,第二年,他向宰相狄仁傑發起了挑戰,誣告其謀反,想要扳倒他人生路上的最後一塊絆腳石。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深諳刑律的對手竟然主動認了罪。內心狂喜的他放鬆了警惕,但那個看似被擊敗的對手卻找了個機會把身邊的文書送到了自己老板的手上。


    老板為了保持朝中的平衡,雖然赦免了狄仁傑,但他依然是老板身邊的紅人。雖然每日都有無數的人向老板告狀,但還有用處的他依然被縱容胡作非為。


    但工具畢竟是工具,一旦他惹到了不該惹的人,那麽他的下場並不會比那些昔日的同僚好多少。公元697年,他想要誣陷老板的女兒和那些兄弟。


    別人都以為他被權勢衝昏了頭腦,連老板最喜歡的女兒都敢誣陷。但他也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懸殊。在這種情況下,他如何敢去冒險得罪自己老板看中的親人的?


    真實的曆史恐怕是這樣的,他並沒打算去誣告老板的女兒和兄弟,但是因為平時作惡太多,結下了無數仇家。為了報仇,汙蔑他要對老板的親人下手。


    也不管告密的人說的是真是假,老板猶豫再三,最終下旨將他斬首示眾。圍觀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少都爭相刮去他的肉,老板也為了平息民憤,下旨將他抄家。


    曆史上的酷吏大多都不得善終,他們是皇帝的鷹犬爪牙,同時也是禦用背鍋俠。


    當皇帝需要清除異己時,他們就是寵臣,當皇帝不再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是奸臣酷吏。


    即使如此,仍然還有人前赴後繼地爭當皇帝的鷹犬,最終也逃不過兔死狗烹的結局。


    ——“所以武則天的罵名一點也不冤枉。”


    ——“我看過,確實厲害,簡直就是心理學。”


    ——“老板:這個家夥已經幫我把所有壞事都幹完了,現在整死他,我就可以樹立正義的形象了。”


    【唐朝最有權勢的女官——上官婉兒#曆史#唐朝#女官】


    上官婉兒是中國曆史上最有權勢的女官之一,她的一生從名門閨秀到掖庭為奴,再由宮廷女官到權傾朝野,充滿了傳奇與坎坷。她的故事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如今的任何宮鬥劇。


    在爾虞我詐的唐宮中,她努力為自己爭得了一片天空。曆經三朝的上官婉兒,為什麽被冠上淫亂弄權的帽子,還深受武則天的信任,卻被唐玄宗當場誅殺?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起走進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兒的一生。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出生於今河南陝州。她的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也是當時著名的宮廷詩人,開創了綺錯婉媚的上官體詩風。


    如果不出意外,上官婉兒長大後定會是一位才女,寫下動人的詩篇,還會和一個門當戶對的高門貴族子弟成婚,幸福地過完一生。


    然而,一個女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這個女人就是當時的皇後武媚娘,也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


    上官婉兒剛剛出生不久的時候,唐高宗李治患有風疾,時常頭暈目眩,隻好讓武後幫忙處理朝政。


    然而武後借機打壓異己,培植親信,引起了李治的強烈不滿,有了廢後的心思。上官儀作為當時的宰相,負責起草廢後的詔書。


    然而武後並不會坐以待斃,李治身邊的太監宮女早已被武則天買通。這邊上官儀剛寫完廢後的詔書,那邊武後就收到了消息。


    武則天趕來找到李治訴苦,竟然讓李治感到羞愧不安,夫妻二人握手言和。可上官儀卻成了替罪羊,就這樣在武則天寵臣的誣陷下,上官儀被以謀反之罪處死,家產被抄沒,女眷則被發配到掖庭為奴。


    唐朝的掖庭是宮女和妃嬪的居住地,其中不乏像上官婉兒這樣出身高貴卻淪落到掖庭的女子。這些女子大多隻能終身在深宮中灑掃縫補,沒有自由,缺衣少食,無聲無息地過完一生。


    然而婉兒的母親即使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也沒有放棄希望,她教婉兒學習詩文,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女兒走出這座牢籠。


    在母親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明異常。


    在婉兒14歲那一年,武則天下旨選拔女官。婉兒憑借一手好文章在一眾宮女中脫穎而出,脫離了奴婢身份,受封為才人。


    麵對武則天召見時的提問,上官婉兒文不加點,應答如流,且文藝通暢,辭藻華麗。武則天看後十分高興,自此上官婉兒成為了唐高宗名義上的嬪妃,同時也成為了天後武則天身邊的紅人。


    那麽武則天為何要提拔上官儀的孫女為才人?武則天掌權時,朝廷的奏章大多需要自己處理。為此,武則天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女子協助處理政務。


    作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聰慧善文,文風綺錯婉媚,而且又很會討武則天的歡心。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也有著不錯的交情。


    等到武則天登基後,27歲的上官婉兒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巾幗宰相,詔書起草、群臣奏章都由她參與決斷,軍國謀略、生殺大權也大多取決於上官婉兒。


    一時間,上官婉兒成為了當時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然而在武則天身邊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上官婉兒因為觸怒武則天被判了死刑,武則天愛惜她的才改成黥麵之刑。


    上官婉兒自此更加用心侍奉武則天,同時和皇太子李顯一家也有著不錯的關係。然而不久之後,上官婉兒的命運就將再次發生巨變。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戴皇太子李顯複位,史稱神龍政變。作為武則天身邊的紅人,42歲的上官婉兒又將如何站隊呢?


    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上官婉兒對神龍政變的態度如何,但是李顯對母後身邊的這位巾幗宰相顯然是印象不錯。李顯複位後賜封上官婉兒為正二品昭容,繼續掌管宮中事務,還下旨平反了上官儀。


    沒過多久,李顯又破天荒地讓她執掌翰林院,還開了昭文館,廣招天下才子,詩酒遊樂賦詩唱和,讓婉兒來品評天下詩文。


    除了文學以外,上官婉兒在軍國大事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李顯往往要聽取她的意見才能做出決斷,因而朝臣為了求得升官進爵,都爭先恐後的討好上官婉兒。


    但是這樣的日子僅僅過了5年,上官婉兒又要麵臨一場站隊了。然而這一次她失敗了。


    公元710年,李顯突然暴斃,韋皇後立李顯的庶子李重茂為帝,效仿武則天。然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發動了政變,鏟除了韋後一黨。


    在李隆基率軍衝進皇宮時,上官婉兒知道韋後大勢已去,就帶領宮人迎接李隆基,還拿出一封詔書,上麵寫著要讓李隆基的父親李旦輔政。然而為時已晚,李隆基對上官婉兒這種左右逢源的態度非常不滿,下令將上官婉兒斬首。


    集齊一代才女,香消玉殞,終年四十七歲。太平公主非常傷心,為她操辦了後事。


    在本篇的最後,讓我們用上官婉兒的墓誌銘來總結她的一生:“瀟湘水斷,巫山雲碎,珠沉卷席,玉碎連城。甫瞻鬆檟,靜聽墳塋,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上官婉兒就是機關算盡太聰明的典範。”


    ——“上官婉兒和狄仁傑是無責太難的左膀右臂啊,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巾幗宰相,才華與美貌並存,很喜歡她寫的詩詞。”


    ——“逆風起筆,飛起來了!”


    【唐朝末年,宦官奪權那點事。#曆史#唐朝】


    盛極一時的大唐也擺脫不了被宦官操控的命運。在整個唐朝的21位皇帝中,共有9位皇帝是由宦官所擁立,更有兩位皇帝直接死於宦官之手。


    宦官勢力之強,可謂是曆代之最。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那些權傾一時的唐朝宦官。


    早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玄宗李隆基就對大太監高力士非常寵信。不同於其他宦官,高力士的權勢來自於皇帝的寵信。


    無論自己的權力再大,高力士對自己的主子都是忠心耿耿,畢恭畢敬。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皇帝對外姓武將失去了信任,而李唐宗室也一直處於自相殘殺的優良傳統之中。


    在武將宗室都無法信任的情況下,皇帝隻能選擇信任身邊的家奴,宦官的地位開始扶搖直上。


    公元756年,皇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親信太監李輔國被大家賞賜,負責執掌兵權,監察百官。從此,宦官這一群體才算是正式登上了唐朝政治舞台的中央。


    李亨性格懦弱,對李輔國言聽計從,文武大臣想見皇帝一麵都要先征得李輔國的同意,就連太上皇李隆基都要受到李輔國的欺壓。


    李輔國能如此囂張,除了擁有兵權之外,還和張皇後狼狽為奸,兩人合謀害死了李亨的小兒子建寧王。太子李豫心存忌憚,對李輔國敢怒不敢言。


    不過李豫畢竟年輕,李輔國又體弱多病,總有一天李豫會當上皇帝,到時候李輔國這樣的宦官群體還能這樣囂張嗎?


    公元762年,李豫病重,張皇後想廢掉李豫,另選其他的李唐宗室繼承皇位。李輔國不僅沒有幫助張皇後,還轉頭到李豫這裏幫助李豫廢掉了張皇後,想以擁立之功換得李豫信任,繼續手握大權。


    那麽李豫真的會甘願接受李輔國的擺布嗎?


    李豫登基後尊稱李輔國為尚父,朝政大事處處都要找他商量。李輔國得意洋洋,放鬆了警惕。


    不久之後,李豫派人深夜進入李輔國家中,趁李輔國熟睡之際,結果了他,一代權宦就此落幕。可是由他而起的宦官專權遠遠沒有結束。


    李輔國死後,李豫提拔宦官魚朝恩參與朝政。沒想到魚朝恩也不比李輔國好多少,別說文武大臣,就連皇帝李豫他都不放在眼裏。李豫深感後悔,聯合宰相殺掉了魚朝恩。


    這時宦官的權力雖然很大,但是皇帝還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鏟除他們。但等到李豫的兒子李適登基後,宦官的權力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不說宰相,就是連皇帝也不能遏製他們了。唐德宗李適也知道宦官亂政的危害,所以早在登基初期他還能重用能臣貶斥宦官。但是沒過幾年他就發現還是宦官信得過。


    公元783年,涇源節度使帶著5000士兵到長安討賞,沒想到卻一無所獲。皇帝不願給,那就隻能動手拿了。


    眾將士在長安大鬧一場,到處劫掠。唐德宗嚇得連忙逃出長安,但是身邊卻連一個侍衛都沒有,隻有宦官們忠心耿耿地陪在李適身邊。


    自此以後,李適也像他的祖父那樣重用宦官。生死關頭,還是家奴最可靠啊。


    就這樣,宦官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雖然不能自己做皇帝,但卻能決定誰來當這個皇帝。若是皇帝不願聽他們的,那麽他們就可以換個皇帝。


    李適的兒子李誦登基後重用柳宗元等人發動變法,但是因為觸犯了宦官和藩鎮的利益,被大太監俱文珍脅迫,把皇位讓給了兒子李淳。


    沒過多久就離奇死亡了。李淳當上皇帝後繼續重用宦官,還讓他們帶兵出征。有大臣勸李淳小心宦官權力過大,李淳卻不以為然地說他們不過是家奴,不管給他們多大的權利,隻要除掉他們都是輕而易舉。


    然而宦官的權勢之大,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就連後宮的貴妃們也要特意拉攏他們幫助自己的兒子爭奪皇位。


    公元820年,李淳駕崩,宦官擁立唐穆宗李恒登基。李恒沉迷丹藥,年僅30歲就駕崩了。


    他的長子唐敬宗李湛又被宦官劉克明所殺,皇位由此傳到了唐文宗李昂這裏。李昂想改變宦官專政的現狀,準備聯合朝臣誅殺宦官,沒想到卻把這些大臣送上了死路。


    ——“一波操作送了個大的,屬於是又菜又愛玩的選手。”


    ——“就離譜,直接趕出甘露之變的選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敢輕言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敢輕言語並收藏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