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5年,李昂以觀露之名想把大宦官仇士良騙到左金吾仗院斬殺。沒想到仇士良察覺到不對,連忙跑路,還把皇帝李昂挾持了。朝臣們束手無策,亂成一團。
仇士良派神策軍把這些人殺了個一幹二淨,史稱“甘露之變”。唐文宗李昂經此大亂,抑鬱成疾。仇士良所幸就廢掉李昂的兒子,改立李昂的弟弟為帝,是為唐武宗。
唐武宗登基後,找到宰相李德裕來牽製仇士良。仇士良不動禁軍,嘩變渭城。此時唐武宗並非是庸弱之輩,害怕自己會被清算,於是就灰溜溜地辭官回家了。
李德裕是唐朝後期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他的輔佐下,唐武宗革除積弊,發展經濟,打壓宦官藩鎮僧侶勢力,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麵,史書上稱之為“會昌中興”。
然而唐武宗李炎也喜歡吃丹藥,33歲就駕崩了。宦官馬元贄擁立唐武宗的叔叔李忱為帝,是為唐宣宗。唐宣宗李忱繼位後,雖然也在打壓宦官勢力,但是宦官仍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公元859年,唐宣宗駕崩,宦官王宗實擁立唐宣宗的長子李漼稱帝,是為唐懿宗。
不知不覺間,已經是唐朝的第18位皇帝了。《盛唐風華》早已是昨日黃花,宦官、藩鎮兩大勢力成為唐朝皇帝們的夢魘,最終一起走向衰亡。
懿宗時期政治敗壞,宦官們已經無法無天,就連皇帝也不能控製了。
公元873年,唐懿宗駕崩,大太監田令孜立唐懿宗第五子李儇為皇帝,是為唐僖宗。沒過幾年就爆發了黃巢之亂,唐朝元氣大傷。
正如安史之亂使河朔藩鎮崛起那般,黃巢之亂除了重挫李唐皇室外,也讓朱溫、李克用等新一代藩鎮崛起,而專權100餘年的宦官終於走到了謝幕之時。
公元888年,唐僖宗李儇去世,大太監楊複恭擁立李儇之弟李曄為皇帝,也就是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唐昭宗。
15年後,朱溫率軍衝進長安皇宮,將700宦官血洗一空,自此困擾了唐朝147年的宦官專政問題徹底解決。然而唐昭宗也成了朱溫的傀儡,4年後即被朱溫所殺。
唐昭宗的兒子李柷成為大唐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在公元907年被迫下詔禪讓給梁王朱溫,唐朝宣告滅亡,中國曆史進入到群雄爭霸的五代十國時期。
——“以前因為李白,一直以為高力士是個很壞的宦官,了解了之後才發現,他是曆史上少有的賢宦。”
——“主要是太監掌兵權了,這就是有點恐怖了,原本他們這種人沒有後代其實不怕他們掌權的,結果皇帝們自己玩脫了那就沒辦法了。”
——“這幫皇帝這麽熱愛吃丹藥,會不會是藍色小藥丸的效果。”
【詳細解讀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曆史#亂世】
這是一個皇帝最不值錢的時代,就連穿越者都唯恐避之不及。盛世大唐過後的混亂時期,一共出現了五十六位皇帝,北方十四位,南方四十二位。
明君率很低,而非正常死亡率卻很高。五代十國的吃雞戰場中,最終會鹿死誰手?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詳細解讀這場黃泉吃雞大賽的全過程。
公元878年,黃巢之亂爆發,為李唐王朝敲響了最後的喪鍾。朱溫、李克用等人相繼崛起,拉開了五代爭霸的序幕。
與此同時,楊行密、王建也來到南方,開啟了十國割據的時代。朱溫出身貧寒,後來參加了黃巢叛軍,成為黃巢手下的大將。他見黃巢不能成事,就歸降了唐朝。
當時逃到四川的唐僖宗已是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朱溫是不是誠心歸降,直接把開封分給了他,還賜名為全忠,希望他能為大唐盡忠。
但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個名字簡直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朱全忠在討伐黃巢的過程中迅速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藩鎮之一。此外還有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實力也很強勁。
他們之間互相征伐,攻城略地,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皇帝也是有心無力。他不僅管不了這些藩鎮,就連身邊的宦官也管不了。
公元903年,朱溫率軍衝進了長安的皇宮,殺掉了700宦官,從根上根治了長達147年的宦官亂政問題,將唐昭宗徹底變成了自己的傀儡,還把首都遷到了洛陽。
朱溫擔心唐昭宗會聯絡其他藩鎮討伐自己,索性就殺了昭宗,立了小皇子李柷為帝。為了徹底掃清自己篡位的障礙,朱溫將朝中的士族官員清洗一空,拋屍到黃河裏,史稱白馬驛之禍。
高門士族也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再也無法對黃泉產生任何影響。
公元907年,唐哀帝李柷下詔禪讓給梁王朱溫,唐朝宣告滅亡。朱溫登基建立梁朝,定開封為東都,洛陽為西都,史稱後梁。
此時後梁實控領土僅入河南之地,南方的南漢、馬楚、吳越、閩國、南平,僅在名義上向後梁臣服,而四川的王建自行建立了前蜀,江淮的楊行密仍以大唐吳王自居,拒絕向後梁臣服。
在北方實力最強大的兩大藩鎮,晉王李克用、秦王李茂貞依然奉唐朝為正統,打著為唐昭宗報仇的名義討伐朱溫。朱溫氣不打一處來,唐朝還在的時候,你們也沒多尊敬唐昭宗,等到唐朝滅亡了,一個個全成了大唐忠臣。
李克用病逝後,長子李存勖繼承晉王之位。李存勖驍勇善戰,善於謀略,剛繼位就在潞州之戰中把朱溫殺了個大敗。
——“五代第一戰神來了,還是他爹留箭留少了,但凡多留兩支箭,給他找點事做,他也不至於整天唱戲,估計早就統一了。”
時年57歲的朱溫已經認識到在自己有生之年是難以統一北方的,因此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兒子身上。當時藩鎮們都有收養義子的習慣,李克用有11個親子、13個義子,號稱十三太保。
朱溫則有8個親子、5個義子。朱溫最喜歡的是義子朱友文以及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坊間傳聞朱溫與兒媳們有染。朱溫病重時想要傳位給朱友文,但是這個秘密被兒媳張氏告訴了丈夫朱友圭,也是朱溫最年長的親生兒子。
朱友圭知道父親不想傳位給自己後非常憤怒,帶兵衝進宮中,弑父登基,還矯詔賜死了朱友文。
然而朱友圭登基後荒淫無度,宗室武將都不服他,另一個親生兒子朱友貞趁機發動政變登基稱帝。經過這場內訌之後,後梁元氣大傷,而西麵的李存勖實力卻在不斷壯大。
公元923年,晉王李存勖稱帝,定國號為唐,五代進入到第二代後唐。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後世史書認為後唐是接替後梁的政權,但是在當時後唐還標榜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不承認後梁。
後唐攻占開封滅掉了後梁,隨後又吞並了李茂貞的岐國,消滅了川四的錢鏐,使後唐疆域達到鼎盛。李存勖誌得意滿,不思進取,整日與演戲的人混在一起,還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李天下。
打了一輩子仗,難道還不能享受享受嗎?
然而在強藩林立的五代,這實在是享受不了啊。公元926年,42歲的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李嗣源平亂繼位後,後唐元氣大傷。
——“唉,實在是太可惜了,看不良人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他了,沒想到死的那麽突然,實在有點難以接受。”
——“沒辦法,他曆史上死的就是那麽突然,小太宗啊,可惜了。”
李嗣源雖然在登基前夕還算得上是個明君,但是後期朝政混亂,大將孟知祥趁著後唐內亂割據四川,建立了後蜀。
李嗣源的三子李從厚即位,但不久李嗣源的義子李從珂就仿照義父起兵造反,廢掉了李從厚,成為了後唐的第四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任皇帝。
李從珂十分猜忌內府石敬瑭,石敬瑭索性起兵造反。但是由於自身實力不足,被後唐軍隊圍困在太原。石敬瑭為了當皇帝,竟派人去聯絡契丹,稱自己願意割讓燕雲十六州,任契丹皇帝做幹爹。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大喜,率軍南下支援石敬瑭滅掉了後唐,得到了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領土,中原王朝自此無險可守。
——“兒皇帝石敬瑭,這也是個臭不要臉的東西,就是因為他,中原再也無險可守。”
——“還好吧,他本來也不是漢人,所以人家挺無所謂的,自己爽了就行了,哪管後世洪水滔天。”
石敬瑭這一賣國求榮的舉措被後世唾罵了千年。公元936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晉國皇帝,中國進入五代十國中的第三代後晉。
同年,楊吳的實際統治者徐知誥稱帝,改國號為齊,不久又改為唐,史稱南唐,是十國政權中的第九個政權。在隨後的十幾年中,南唐相繼消滅了閩國、馬楚,成為南方最強大的割據政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皇帝中詩詞曲最好的南唐後主李煜就是徐知誥的孫子。而中原的後晉直接淪為了契丹的傀儡。石敬瑭對比自己小10歲的父皇帝耶律德光百依百順,恭敬有加。
後晉諸將指責他賣國求榮,紛紛起兵反叛。石敬瑭無力平叛,在憂鬱不安中去世,終年五十一歲。由於石敬瑭的親生兒子年紀太小,所以由養子石重貴繼位。
石重貴一反石敬瑭的恭敬態度,不想再向契丹稱臣。耶律德光南下進攻後晉,三年後契丹軍隊包圍後晉首都開封,石重貴開城投降,後晉滅亡。
耶律德光雖然想就此吞並後晉,然而遭到了中原百姓的強烈抵抗。後晉大將劉知遠稱帝自立,後晉舊將紛紛響應,耶律德光隻好帶兵北歸。途經殺胡林時病逝。
劉知遠則定都開封,改國號為漢,五代進入到第四代後漢。然而劉知遠稱帝不到一年就病逝了,他的兒子劉承佑登基後猜忌大將郭威,郭威起兵反叛,後漢滅亡。
後漢宗室劉崇在晉陽自立稱帝,史稱北漢,也就是十國中的第十國。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定國號為周,史稱後周。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們全都被後漢所殺,所以郭威隻好立養子柴榮為繼承人。
——“柴榮也猛地一筆,也是能統一的猛人,可惜了,隻能說亂世中的遺憾太多了,”
——“確實南北朝時期有高歡,高澄,宇文泰等遺憾,五代十國有李存勖,柴榮等遺憾。”
經過半個世紀的混戰,到了後周世宗柴榮這裏終於迎來了統一的曙光。柴榮登基後,在6年的時間裏先後拿下後蜀四州、南唐十四州、遼國三關三州,奠定了統一基礎。
五代吃雞大賽即將決出最後的勝利者,然而這個勝利者不是柴榮,而是柴榮的好哥們兒趙匡胤。公元959年,柴榮病逝,年僅39歲,留下了7歲兒子柴宗訓繼承皇位。
次年正月初三就爆發了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周太後無奈之下隻好以柴宗訓的名義下詔禪讓。華夏曆史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宋朝。
此時政權中尚有北漢、南漢、南唐、南平、後蜀、吳越,趙匡胤能夠將他們一舉消滅嗎?
——“我大慫雖遲但到!”
——“東晉十六國,五代十國,自己選一個副本吧。”
——“唐朝到宋朝看著感覺幾筆阿年的樣子,其實就隔了四十幾年。”
——“四十幾年在那個時代已經是很多人的一生了,隻有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人才能知道那到底有多苦,日子有多漫長。”
——“其實想想,宋朝的製度也是有道理的,雖然打仗不行,但勝在穩定,五代十國實在是太亂了。”
——“不良人第五季劇情一下就清晰了許多。”
——“隋朝和宋朝是得天下最容易的,征戰那麽多年,他們來撿便宜。”
——“我在上廁所的時候刷到的,但是為了打破這個定律,我忍著沒看,起來後才看的!(狗頭)”
——“不懂就問,他們為什麽叫後梁,前蜀之類的,為什麽不叫前梁,後蜀呢?”
——“其實梁就是梁,蜀就是蜀,根本沒有前後之分,隻是咱們怕弄混,所以後加上去的。”
仇士良派神策軍把這些人殺了個一幹二淨,史稱“甘露之變”。唐文宗李昂經此大亂,抑鬱成疾。仇士良所幸就廢掉李昂的兒子,改立李昂的弟弟為帝,是為唐武宗。
唐武宗登基後,找到宰相李德裕來牽製仇士良。仇士良不動禁軍,嘩變渭城。此時唐武宗並非是庸弱之輩,害怕自己會被清算,於是就灰溜溜地辭官回家了。
李德裕是唐朝後期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他的輔佐下,唐武宗革除積弊,發展經濟,打壓宦官藩鎮僧侶勢力,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麵,史書上稱之為“會昌中興”。
然而唐武宗李炎也喜歡吃丹藥,33歲就駕崩了。宦官馬元贄擁立唐武宗的叔叔李忱為帝,是為唐宣宗。唐宣宗李忱繼位後,雖然也在打壓宦官勢力,但是宦官仍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公元859年,唐宣宗駕崩,宦官王宗實擁立唐宣宗的長子李漼稱帝,是為唐懿宗。
不知不覺間,已經是唐朝的第18位皇帝了。《盛唐風華》早已是昨日黃花,宦官、藩鎮兩大勢力成為唐朝皇帝們的夢魘,最終一起走向衰亡。
懿宗時期政治敗壞,宦官們已經無法無天,就連皇帝也不能控製了。
公元873年,唐懿宗駕崩,大太監田令孜立唐懿宗第五子李儇為皇帝,是為唐僖宗。沒過幾年就爆發了黃巢之亂,唐朝元氣大傷。
正如安史之亂使河朔藩鎮崛起那般,黃巢之亂除了重挫李唐皇室外,也讓朱溫、李克用等新一代藩鎮崛起,而專權100餘年的宦官終於走到了謝幕之時。
公元888年,唐僖宗李儇去世,大太監楊複恭擁立李儇之弟李曄為皇帝,也就是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唐昭宗。
15年後,朱溫率軍衝進長安皇宮,將700宦官血洗一空,自此困擾了唐朝147年的宦官專政問題徹底解決。然而唐昭宗也成了朱溫的傀儡,4年後即被朱溫所殺。
唐昭宗的兒子李柷成為大唐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在公元907年被迫下詔禪讓給梁王朱溫,唐朝宣告滅亡,中國曆史進入到群雄爭霸的五代十國時期。
——“以前因為李白,一直以為高力士是個很壞的宦官,了解了之後才發現,他是曆史上少有的賢宦。”
——“主要是太監掌兵權了,這就是有點恐怖了,原本他們這種人沒有後代其實不怕他們掌權的,結果皇帝們自己玩脫了那就沒辦法了。”
——“這幫皇帝這麽熱愛吃丹藥,會不會是藍色小藥丸的效果。”
【詳細解讀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曆史#亂世】
這是一個皇帝最不值錢的時代,就連穿越者都唯恐避之不及。盛世大唐過後的混亂時期,一共出現了五十六位皇帝,北方十四位,南方四十二位。
明君率很低,而非正常死亡率卻很高。五代十國的吃雞戰場中,最終會鹿死誰手?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詳細解讀這場黃泉吃雞大賽的全過程。
公元878年,黃巢之亂爆發,為李唐王朝敲響了最後的喪鍾。朱溫、李克用等人相繼崛起,拉開了五代爭霸的序幕。
與此同時,楊行密、王建也來到南方,開啟了十國割據的時代。朱溫出身貧寒,後來參加了黃巢叛軍,成為黃巢手下的大將。他見黃巢不能成事,就歸降了唐朝。
當時逃到四川的唐僖宗已是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朱溫是不是誠心歸降,直接把開封分給了他,還賜名為全忠,希望他能為大唐盡忠。
但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個名字簡直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朱全忠在討伐黃巢的過程中迅速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藩鎮之一。此外還有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實力也很強勁。
他們之間互相征伐,攻城略地,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皇帝也是有心無力。他不僅管不了這些藩鎮,就連身邊的宦官也管不了。
公元903年,朱溫率軍衝進了長安的皇宮,殺掉了700宦官,從根上根治了長達147年的宦官亂政問題,將唐昭宗徹底變成了自己的傀儡,還把首都遷到了洛陽。
朱溫擔心唐昭宗會聯絡其他藩鎮討伐自己,索性就殺了昭宗,立了小皇子李柷為帝。為了徹底掃清自己篡位的障礙,朱溫將朝中的士族官員清洗一空,拋屍到黃河裏,史稱白馬驛之禍。
高門士族也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再也無法對黃泉產生任何影響。
公元907年,唐哀帝李柷下詔禪讓給梁王朱溫,唐朝宣告滅亡。朱溫登基建立梁朝,定開封為東都,洛陽為西都,史稱後梁。
此時後梁實控領土僅入河南之地,南方的南漢、馬楚、吳越、閩國、南平,僅在名義上向後梁臣服,而四川的王建自行建立了前蜀,江淮的楊行密仍以大唐吳王自居,拒絕向後梁臣服。
在北方實力最強大的兩大藩鎮,晉王李克用、秦王李茂貞依然奉唐朝為正統,打著為唐昭宗報仇的名義討伐朱溫。朱溫氣不打一處來,唐朝還在的時候,你們也沒多尊敬唐昭宗,等到唐朝滅亡了,一個個全成了大唐忠臣。
李克用病逝後,長子李存勖繼承晉王之位。李存勖驍勇善戰,善於謀略,剛繼位就在潞州之戰中把朱溫殺了個大敗。
——“五代第一戰神來了,還是他爹留箭留少了,但凡多留兩支箭,給他找點事做,他也不至於整天唱戲,估計早就統一了。”
時年57歲的朱溫已經認識到在自己有生之年是難以統一北方的,因此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兒子身上。當時藩鎮們都有收養義子的習慣,李克用有11個親子、13個義子,號稱十三太保。
朱溫則有8個親子、5個義子。朱溫最喜歡的是義子朱友文以及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坊間傳聞朱溫與兒媳們有染。朱溫病重時想要傳位給朱友文,但是這個秘密被兒媳張氏告訴了丈夫朱友圭,也是朱溫最年長的親生兒子。
朱友圭知道父親不想傳位給自己後非常憤怒,帶兵衝進宮中,弑父登基,還矯詔賜死了朱友文。
然而朱友圭登基後荒淫無度,宗室武將都不服他,另一個親生兒子朱友貞趁機發動政變登基稱帝。經過這場內訌之後,後梁元氣大傷,而西麵的李存勖實力卻在不斷壯大。
公元923年,晉王李存勖稱帝,定國號為唐,五代進入到第二代後唐。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後世史書認為後唐是接替後梁的政權,但是在當時後唐還標榜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不承認後梁。
後唐攻占開封滅掉了後梁,隨後又吞並了李茂貞的岐國,消滅了川四的錢鏐,使後唐疆域達到鼎盛。李存勖誌得意滿,不思進取,整日與演戲的人混在一起,還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李天下。
打了一輩子仗,難道還不能享受享受嗎?
然而在強藩林立的五代,這實在是享受不了啊。公元926年,42歲的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李嗣源平亂繼位後,後唐元氣大傷。
——“唉,實在是太可惜了,看不良人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他了,沒想到死的那麽突然,實在有點難以接受。”
——“沒辦法,他曆史上死的就是那麽突然,小太宗啊,可惜了。”
李嗣源雖然在登基前夕還算得上是個明君,但是後期朝政混亂,大將孟知祥趁著後唐內亂割據四川,建立了後蜀。
李嗣源的三子李從厚即位,但不久李嗣源的義子李從珂就仿照義父起兵造反,廢掉了李從厚,成為了後唐的第四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任皇帝。
李從珂十分猜忌內府石敬瑭,石敬瑭索性起兵造反。但是由於自身實力不足,被後唐軍隊圍困在太原。石敬瑭為了當皇帝,竟派人去聯絡契丹,稱自己願意割讓燕雲十六州,任契丹皇帝做幹爹。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大喜,率軍南下支援石敬瑭滅掉了後唐,得到了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領土,中原王朝自此無險可守。
——“兒皇帝石敬瑭,這也是個臭不要臉的東西,就是因為他,中原再也無險可守。”
——“還好吧,他本來也不是漢人,所以人家挺無所謂的,自己爽了就行了,哪管後世洪水滔天。”
石敬瑭這一賣國求榮的舉措被後世唾罵了千年。公元936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晉國皇帝,中國進入五代十國中的第三代後晉。
同年,楊吳的實際統治者徐知誥稱帝,改國號為齊,不久又改為唐,史稱南唐,是十國政權中的第九個政權。在隨後的十幾年中,南唐相繼消滅了閩國、馬楚,成為南方最強大的割據政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皇帝中詩詞曲最好的南唐後主李煜就是徐知誥的孫子。而中原的後晉直接淪為了契丹的傀儡。石敬瑭對比自己小10歲的父皇帝耶律德光百依百順,恭敬有加。
後晉諸將指責他賣國求榮,紛紛起兵反叛。石敬瑭無力平叛,在憂鬱不安中去世,終年五十一歲。由於石敬瑭的親生兒子年紀太小,所以由養子石重貴繼位。
石重貴一反石敬瑭的恭敬態度,不想再向契丹稱臣。耶律德光南下進攻後晉,三年後契丹軍隊包圍後晉首都開封,石重貴開城投降,後晉滅亡。
耶律德光雖然想就此吞並後晉,然而遭到了中原百姓的強烈抵抗。後晉大將劉知遠稱帝自立,後晉舊將紛紛響應,耶律德光隻好帶兵北歸。途經殺胡林時病逝。
劉知遠則定都開封,改國號為漢,五代進入到第四代後漢。然而劉知遠稱帝不到一年就病逝了,他的兒子劉承佑登基後猜忌大將郭威,郭威起兵反叛,後漢滅亡。
後漢宗室劉崇在晉陽自立稱帝,史稱北漢,也就是十國中的第十國。
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定國號為周,史稱後周。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們全都被後漢所殺,所以郭威隻好立養子柴榮為繼承人。
——“柴榮也猛地一筆,也是能統一的猛人,可惜了,隻能說亂世中的遺憾太多了,”
——“確實南北朝時期有高歡,高澄,宇文泰等遺憾,五代十國有李存勖,柴榮等遺憾。”
經過半個世紀的混戰,到了後周世宗柴榮這裏終於迎來了統一的曙光。柴榮登基後,在6年的時間裏先後拿下後蜀四州、南唐十四州、遼國三關三州,奠定了統一基礎。
五代吃雞大賽即將決出最後的勝利者,然而這個勝利者不是柴榮,而是柴榮的好哥們兒趙匡胤。公元959年,柴榮病逝,年僅39歲,留下了7歲兒子柴宗訓繼承皇位。
次年正月初三就爆發了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周太後無奈之下隻好以柴宗訓的名義下詔禪讓。華夏曆史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宋朝。
此時政權中尚有北漢、南漢、南唐、南平、後蜀、吳越,趙匡胤能夠將他們一舉消滅嗎?
——“我大慫雖遲但到!”
——“東晉十六國,五代十國,自己選一個副本吧。”
——“唐朝到宋朝看著感覺幾筆阿年的樣子,其實就隔了四十幾年。”
——“四十幾年在那個時代已經是很多人的一生了,隻有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人才能知道那到底有多苦,日子有多漫長。”
——“其實想想,宋朝的製度也是有道理的,雖然打仗不行,但勝在穩定,五代十國實在是太亂了。”
——“不良人第五季劇情一下就清晰了許多。”
——“隋朝和宋朝是得天下最容易的,征戰那麽多年,他們來撿便宜。”
——“我在上廁所的時候刷到的,但是為了打破這個定律,我忍著沒看,起來後才看的!(狗頭)”
——“不懂就問,他們為什麽叫後梁,前蜀之類的,為什麽不叫前梁,後蜀呢?”
——“其實梁就是梁,蜀就是蜀,根本沒有前後之分,隻是咱們怕弄混,所以後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