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邊塞,未時一刻,沙漠戈壁上除了零星的枯草,什麽也沒有。
長城上的守軍正在巡視,突然他似乎看見了什麽,停住腳步,三百步外一座幾十丈高的小丘嶺上,他發現了一個大約三栗米大小的黑影。
守軍眯起眼睛,仔細查看,風吹得他的眼睛生疼,但他的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那個黑影。終於,他看清了,那是一個騎馬的胡人斥侯!
他的心跳加速了,但聲音卻沉著冷靜,對著城下正在燒水的兵士喊道:“快,快去稟告總兵,發現胡人的斥侯了!”
城下的兵士大驚失色,他知道這消息的重要性。連忙拿起紙筆,在一張紙片上飛快地寫下幾個字,然後卷成一卷。他從鴿籠裏取出一隻白鴿,將紙卷放入鴿子腳上的小筒中,蓋好蓋子,輕輕一拋,鴿子便展翅飛向空中。
那訓練有素鴿子,像是懂得了這份軍報的緊急,它振翅疾飛,向著五裏外的總兵營帳趕去。
王總兵正坐在案前查閱公文,忽聽帳外鴿子咕嚕聲響起,站起身走出帳外。
一根丁字型的木架上,已經停了一隻鴿子,王總兵伸手取出鴿子腳上的小筒裏的字條,上書幾個小字:“急報,長城第九段發現敵軍斥侯!”
王總兵眉頭皺了起來,回帳踢醒磕睡的小吏,以一種不容置疑威嚴的聲音說道:“擂鼓聚將!”
小吏忙跳起來去命鼓擊鼓聚將。
鼓槌落下,鼓聲如雷,軍鼓聲洪亮通透震徹人心,一聲聲敲打在每個人的心頭,喚醒了整個軍營。這是集結的信號,是戰鬥的號角。
不消半刻,王總兵帳中就站滿了各個軍校。
諸軍行禮,王總兵舉手示意免禮。
他掃視一圈,諸軍到齊,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總兵的身上,等待著他的命令。
王總兵拿起長鞭挑開蒙著布的沙盤,沙盤上早已經部署好各部軍力,每一下小木牌都代表一支軍隊。
王總兵指著沙盤說道:
“左、中、右三位操守各領麾下三千兵士防守長城左段、中段和右段。
柳副總兵領軍三萬防守東城最東段。
吳參將領軍兩萬防守長城最西段。
趙參將領軍兩萬在長城左段牆外三裏駐紮。
胡參將領軍兩萬在長城右段牆外三裏駐紮。
劉千戶和王千戶各領一千兵士在長城中段兩翼的牆外一裏駐紮。
苟千戶、耿千戶、伍千戶、侯千戶、仇千戶、王千戶、盛千戶、葛千戶、單千戶九人各率一千兵士,列九方陣迎敵。
遊擊將軍,引輕兵五百去長城九段附近抓捕韃子的斥侯。
吳守備率軍兩萬守備長城左段,柳守備率軍兩萬守備長城中段,胡守備率軍兩萬守備長城右段。
我親率三萬精兵在中段備敵。
王鎮撫調運糧草,策應各部。
趙把總和王把總監察全鎮,以防敵軍奸細趁亂縱火破壞。”
諸軍齊道:“遵命!”
王總兵頓了頓,向坐在一旁的監軍問道:“王監軍,不知下官這樣部署,監軍可有異議?”
王監軍臉色慘白,用一方絲帕捂著嘴咳嗽了一番,嘴巴一張發出了女人的聲音:“本監軍來時就和總兵大人商量好了,本監軍負責內務,總兵大人負責軍務,軍事當由總兵大人作主,”又咳了幾聲說:“另外,本監軍身體不適,希望以後的軍務不要煩憂本監軍。皇上怪罪下來由本監軍一力承擔。”
王總兵欠身道:“是是是。那以後擂鼓聚將時監軍不必前來,下官整理好軍務細則送予監軍查閱。”
王監軍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容:“這樣甚好。那本監軍告辭了。”
“恭送監軍!”
送走了王監軍,王總兵再次環視四周,他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命令:“各位可有異議?沒有異議就立刻出戰!兩個時辰內我要看見各位都已到達指定位置!”
眾軍的聲音再次響起,堅定而有力:“無異議!”
“各位一定要嚴守軍令,違者斬立決!”王總兵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
“是!”眾軍的回答如同一人,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和忠誠。
隨著王總兵的一聲令下,整個軍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無形的力量,瞬間沸騰起來。士兵們的身影穿梭如一群群夜行的猛虎,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戰鼓的隆隆聲中,弓箭手們迅速地檢查著自己的箭矢,每一支箭都被小心翼翼地插入箭筒,每一張弓都被拉滿又鬆開,確保它們隨時都能發揮出致命的威力。
騎兵們則在馬廄旁忙碌著,他們輕拍著戰馬的頸項,低聲訴說著即將到來的戰鬥。戰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它們踏著蹄子,發出一聲聲低沉的嘶鳴,似乎在回應著士兵們的期待。
步兵們則在鎧甲的碰撞聲中穿戴整齊,一件件鐵甲被披掛在身,一頂頂頭盔被穩穩地戴在頭上。他們檢查著自己的刀劍,確保每一次揮舞都能準確無誤地擊中敵人的要害。
輜重兵們則在營地的另一邊忙碌著,他們將糧食、草料、藥品等物資迅速地裝上馬車,確保前線的士兵能夠得到充足的補給。
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堅毅和決心,他們知道,今夜胡人可能就到了,他們將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這片土地,去捍衛自己的家園。
王總兵站在點將台上,目光掃過每一個忙碌的身影。他知道,這些士兵,這些將領,都是他的驕傲,是大明的驕傲。
這兩個字如同晨鍾暮鼓,響徹整個軍營。士兵們齊聲應和,他們的身影開始移動,形成了一條條長龍,向著長城的方向進發。
馬蹄聲、腳步聲、鎧甲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雄壯的出征曲。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搖曳,照亮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遊擊將軍吳遠江率領他的五百精騎飛一般地朝長城九段塞口而去,不消一盞茶的時間,他們就如同一群狼一般衝出長城。往北奔馳了十五裏發現一裏外一座沙丘上發現韃靼人的斥侯小隊約四五十人,吳遠江命兩個百戶秘密從兩翼包抄,計算差不多了,他率領三百精騎往斥侯小隊慢跑過去。
馬蹄揚起的沙土引起了斥侯小隊的注意,他們停止休息,翻身上馬,立刻逃離。
吳遠江連忙命三百精騎疾馳追趕。
追了約二裏地,左右兩翼包抄的兩隊人馬已經攔住敵軍斥侯小隊戰在一起。
吳遠江三百精騎趕到時已經有半數被箭射翻在地,剩下的二十幾人還在頑強抵抗。
吳遠江張弓搭箭,三箭三殺,他策馬衝過去,一刀振掉斥侯小隊長的武器,橫在了小隊長脖子上。
吳遠江用韃靼語大喊道:“你們的首領已經被我所擒,快快下馬投降!”
韃靼人的身影在落日的餘暉中顯得格外淒涼,他們紛紛扔下手中的兵器,那金屬與地麵撞擊的聲音,是戰敗的沉重回響。他們下馬,受縛,如同秋天的落葉,無力而又無奈。
吳遠江站在韃靼斥侯小隊長麵前,他的影子在血色殘陽下拉得很長。
“你們是誰的部隊,這次有多少人來?什麽時候進攻?”吳遠江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肅殺凜烈的感覺,“說實話,就饒你一命。”
韃靼斥侯小隊長的臉色蒼白,他看著吳遠江,眼中眼睛裏滿是恐懼。
因為他聽說漢人抓住韃靼人都會剜眼挖心斬下頭顱,屍身扔到野外喂狼,十分恐怖!
“我們是白鹿王麾下,”小隊長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絲疲憊,“白鹿王領軍三萬,在五十裏外的青台原駐紮。”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此番前來,是因為草原大旱,瘟疫橫行,我們死了很多人,牲畜也成群成群的病死了。”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哀傷,一絲無奈:“若不是沒有活路,沒人願意與中原王朝為敵啊。”
吳遠江看著小隊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這三萬軍隊,都是什麽人?”吳遠江又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探究。
小隊長歎了口氣,他看著遠方,眼中閃過一絲迷茫:“有的是我們族中的勇士,有的是被瘟疫逼得走投無路的牧民,還有一半是老弱婦孺……”
吳遠江沉默了片刻,然後揮了揮手:“帶他下去。”
他想了想命令吳百戶:“帶著你的人,把這一幹人押送到總兵大人帳前。我再帶領這四百輕兵去查看一番,以防有詐!”
吳百戶領命道:“是!將軍小心!”
吳遠江點點頭,他轉身,望著天邊的殘陽,不到半刻天就要黑了。
吳遠江帶領人馬向北奔馳而去,宛如一陣風似的消失在一座小沙丘之後。
奔馳了一個時辰後天黑了,他們沒有點火靶,以防被敵軍發現。
天完全黑了,星光稀疏,沒有月光,但他們的眼力卻如同夜行的野獸,銳利而準確。先後發現了三隊巡邏兵,吳遠江令戰馬臥下,巧妙地躲過,就像是沙漠中的風,無痕無跡。
翻過一座小沙丘,終於發現了韃靼大軍的營地。
吳遠江數了數,大帳篷進進出去大約每個有十二人,小帳篷住的是老人女人和孩子,每個大約四五人,小帳篷約有三千,大帳篷約有一千五六百,合計了一下,精兵約有一萬八,老弱婦孺約有一萬五。營地北邊還有一座大圍欄,圈養著數萬頭牛羊。
星光稀疏,月光黯淡,王總兵望著烽燧,夜難眠。
當初他誇下海口,如果部署他的十數萬大軍,可當二十萬敵軍於長城之外。
然而,時間如白駒過隙,上一次擊敗胡人的五萬大軍,已是七年前的事了。歲月流轉,人事更迭,不知道這次胡人來犯的軍隊又有多少,是否還如當年那般強大。
夜深了,軍帳中燈火通明,王總兵仍在案前沉思,忽然帳外一陣騷動,打破了夜的寧靜。一條大漢闖了進來,如同夜裏的一股狂風,伏在案下,聲音急促而有力:“啟稟總兵官,末將探察敵軍歸來!”
王總兵揮手示意免禮,他的目光如炬,照亮了這條大漢堅毅的麵容。這條大漢,正是吳遠江。
吳遠江站起身,他的身軀挺拔,如同蒼鬆,他將所探軍情一一匯報,每個字都清晰有力,每個細節都詳盡無遺。
王總兵聽著,眉頭漸漸舒展,大喜道:“很好,叫你的人持續探察敵軍,若有異動立刻來報!”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一絲期待。
吳遠江站起身將所探軍情一一匯報。
王總兵大喜:“很好,叫你的人持續探察敵軍,若有異動立刻來報!”
吳遠江道:“是!”他的回答簡短而堅定,如同他的劍,鋒利而直接。
吳遠江吩咐三個百戶,輪番去探察敵情。
安排完軍務回了帳,吳遠江便疲憊地睡著了。他的睡姿並不優雅,卻透露出一種戰士標準的疲憊。在這個寂靜的夜晚,他終於可以放下緊繃的神經,享受片刻的安寧。
第二天,天剛破曉,軍營便已蘇醒。點卯的鼓聲在晨霧中回蕩,兵士們迅速集合,開始了新一天的刻苦操練。
操場上,軍官們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激蕩著士兵們的熱血。刀光劍影中,他們的身影快速移動,每一次揮劍,每一次擋格,都透露出對勝利的渴望。
吳遠江站在自己的營帳前,他的目光掃過這些刻苦訓練的士兵,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然後,他轉身進入帳內,遵照王總兵之命,開始細細地撰寫奏報。
筆尖在紙上舞動,墨跡如行雲流水,他將昨夜探察的軍情,一一詳細記錄下來。
奏報完成,吳遠江將其仔細折好,放入一個公函中。
他拿起公函,前往監軍的營帳。還未入帳,便聽見一陣陣咳嗽聲,那是王監軍的聲音,帶著一種病態的虛弱。
他走到監軍的帳前,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朗聲說道:“末將吳遠江,有緊急奏報呈送監軍大人。”
咳嗽聲停了停,然後一個沙啞的聲音從帳內傳出:“進來吧。”
吳遠江掀開帳簾,走了進去。帳內,王監軍臥在榻上,他的臉色蒼白,手中握著一方絲帕,不時捂著嘴咳嗽。
吳遠江上前行了一禮,然後將竹筒遞上:“監軍大人,昨日末將探察敵情的奏報,請大人閱覽。”
王監軍的咳嗽聲在帳內回蕩,如同殘葉在秋風中顫抖。他詳細閱讀了奏報,那雙曾經銳利如鷹的眼睛,此刻卻顯得有些黯淡。
“本監軍已經知曉,你退下吧。”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一絲沉重。
“監軍大人,末將告退。”他的聲音平靜,就像他的人,無論麵對何種風浪,總能保持冷靜。
吳遠江微微頷首,他的眼神中沒有多餘的情緒,轉身,退出帳外。
監軍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帳外,陽光已經穿透了晨霧,照亮了軍營的每一個角落。吳遠江走出帳外,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給他的皮甲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他抬頭望向天空,那裏,白雲悠悠,藍天如洗。但在他眼中,這片寧靜的天空下,卻隱藏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吳遠江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步向前走去。
吳遠江的腳步剛要跨出營門,卻被一聲刺耳的“慢著!”硬生生截住。他轉過頭,冷眼瞧去,隻見一個黃臉無須的太監,身著華服,卻掩飾不住那一臉的狡詐與貪婪。
太監的嘴角掛著一抹諂媚的笑,他的目光在吳遠江身上溜來溜去,仿佛一條伺機而動的蛇:“吳將軍,這麽急著走,是不是忘了點什麽?”
吳遠江眉頭一皺,這廝的惡名在軍中早已傳開,是個貪婪成性,專好敲詐勒索的小人。
吳遠江心中冷笑,與此等小人爭執,隻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麻煩。他淡淡地說:“我還有軍務在身,告辭!”
太監卻不依不饒,他上前一步,擋住了吳遠江的去路:“吳將軍,聽說將軍探察敵情有功,是不是也該表示表示?”
吳遠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明白了太監的意圖,原來是想訛些錢財。他冷冷地說:“軍中不比其他地方,我勸你還是收斂些好。”
太監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很快又被貪婪所取代:“吳將軍,你這是不給麵子了?若我在王監軍麵前揭發你謊報軍情,你可會得個斬首的下場。”
“在我看來,你不過是王監軍身邊的一條狗而已!”吳遠江的聲音冷冽,如同寒冰刺骨,帶著明顯的厭惡和不屑。
太監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暴躁起來:“你敢罵我是狗?好大的膽!”他的手指幾乎要指到吳遠江的鼻尖。
吳遠江不再理會他,他知道,與這樣的人多說無益。他冷哼一聲:“哼!你若再敢攔我,休怪我不客氣!”
太監被吳遠江的氣勢所懾,不由自主地退後了幾步。吳遠江趁機大步離去,留下太監在原地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長城上的守軍正在巡視,突然他似乎看見了什麽,停住腳步,三百步外一座幾十丈高的小丘嶺上,他發現了一個大約三栗米大小的黑影。
守軍眯起眼睛,仔細查看,風吹得他的眼睛生疼,但他的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那個黑影。終於,他看清了,那是一個騎馬的胡人斥侯!
他的心跳加速了,但聲音卻沉著冷靜,對著城下正在燒水的兵士喊道:“快,快去稟告總兵,發現胡人的斥侯了!”
城下的兵士大驚失色,他知道這消息的重要性。連忙拿起紙筆,在一張紙片上飛快地寫下幾個字,然後卷成一卷。他從鴿籠裏取出一隻白鴿,將紙卷放入鴿子腳上的小筒中,蓋好蓋子,輕輕一拋,鴿子便展翅飛向空中。
那訓練有素鴿子,像是懂得了這份軍報的緊急,它振翅疾飛,向著五裏外的總兵營帳趕去。
王總兵正坐在案前查閱公文,忽聽帳外鴿子咕嚕聲響起,站起身走出帳外。
一根丁字型的木架上,已經停了一隻鴿子,王總兵伸手取出鴿子腳上的小筒裏的字條,上書幾個小字:“急報,長城第九段發現敵軍斥侯!”
王總兵眉頭皺了起來,回帳踢醒磕睡的小吏,以一種不容置疑威嚴的聲音說道:“擂鼓聚將!”
小吏忙跳起來去命鼓擊鼓聚將。
鼓槌落下,鼓聲如雷,軍鼓聲洪亮通透震徹人心,一聲聲敲打在每個人的心頭,喚醒了整個軍營。這是集結的信號,是戰鬥的號角。
不消半刻,王總兵帳中就站滿了各個軍校。
諸軍行禮,王總兵舉手示意免禮。
他掃視一圈,諸軍到齊,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總兵的身上,等待著他的命令。
王總兵拿起長鞭挑開蒙著布的沙盤,沙盤上早已經部署好各部軍力,每一下小木牌都代表一支軍隊。
王總兵指著沙盤說道:
“左、中、右三位操守各領麾下三千兵士防守長城左段、中段和右段。
柳副總兵領軍三萬防守東城最東段。
吳參將領軍兩萬防守長城最西段。
趙參將領軍兩萬在長城左段牆外三裏駐紮。
胡參將領軍兩萬在長城右段牆外三裏駐紮。
劉千戶和王千戶各領一千兵士在長城中段兩翼的牆外一裏駐紮。
苟千戶、耿千戶、伍千戶、侯千戶、仇千戶、王千戶、盛千戶、葛千戶、單千戶九人各率一千兵士,列九方陣迎敵。
遊擊將軍,引輕兵五百去長城九段附近抓捕韃子的斥侯。
吳守備率軍兩萬守備長城左段,柳守備率軍兩萬守備長城中段,胡守備率軍兩萬守備長城右段。
我親率三萬精兵在中段備敵。
王鎮撫調運糧草,策應各部。
趙把總和王把總監察全鎮,以防敵軍奸細趁亂縱火破壞。”
諸軍齊道:“遵命!”
王總兵頓了頓,向坐在一旁的監軍問道:“王監軍,不知下官這樣部署,監軍可有異議?”
王監軍臉色慘白,用一方絲帕捂著嘴咳嗽了一番,嘴巴一張發出了女人的聲音:“本監軍來時就和總兵大人商量好了,本監軍負責內務,總兵大人負責軍務,軍事當由總兵大人作主,”又咳了幾聲說:“另外,本監軍身體不適,希望以後的軍務不要煩憂本監軍。皇上怪罪下來由本監軍一力承擔。”
王總兵欠身道:“是是是。那以後擂鼓聚將時監軍不必前來,下官整理好軍務細則送予監軍查閱。”
王監軍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容:“這樣甚好。那本監軍告辭了。”
“恭送監軍!”
送走了王監軍,王總兵再次環視四周,他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命令:“各位可有異議?沒有異議就立刻出戰!兩個時辰內我要看見各位都已到達指定位置!”
眾軍的聲音再次響起,堅定而有力:“無異議!”
“各位一定要嚴守軍令,違者斬立決!”王總兵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
“是!”眾軍的回答如同一人,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和忠誠。
隨著王總兵的一聲令下,整個軍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無形的力量,瞬間沸騰起來。士兵們的身影穿梭如一群群夜行的猛虎,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戰鼓的隆隆聲中,弓箭手們迅速地檢查著自己的箭矢,每一支箭都被小心翼翼地插入箭筒,每一張弓都被拉滿又鬆開,確保它們隨時都能發揮出致命的威力。
騎兵們則在馬廄旁忙碌著,他們輕拍著戰馬的頸項,低聲訴說著即將到來的戰鬥。戰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它們踏著蹄子,發出一聲聲低沉的嘶鳴,似乎在回應著士兵們的期待。
步兵們則在鎧甲的碰撞聲中穿戴整齊,一件件鐵甲被披掛在身,一頂頂頭盔被穩穩地戴在頭上。他們檢查著自己的刀劍,確保每一次揮舞都能準確無誤地擊中敵人的要害。
輜重兵們則在營地的另一邊忙碌著,他們將糧食、草料、藥品等物資迅速地裝上馬車,確保前線的士兵能夠得到充足的補給。
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堅毅和決心,他們知道,今夜胡人可能就到了,他們將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這片土地,去捍衛自己的家園。
王總兵站在點將台上,目光掃過每一個忙碌的身影。他知道,這些士兵,這些將領,都是他的驕傲,是大明的驕傲。
這兩個字如同晨鍾暮鼓,響徹整個軍營。士兵們齊聲應和,他們的身影開始移動,形成了一條條長龍,向著長城的方向進發。
馬蹄聲、腳步聲、鎧甲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雄壯的出征曲。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搖曳,照亮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遊擊將軍吳遠江率領他的五百精騎飛一般地朝長城九段塞口而去,不消一盞茶的時間,他們就如同一群狼一般衝出長城。往北奔馳了十五裏發現一裏外一座沙丘上發現韃靼人的斥侯小隊約四五十人,吳遠江命兩個百戶秘密從兩翼包抄,計算差不多了,他率領三百精騎往斥侯小隊慢跑過去。
馬蹄揚起的沙土引起了斥侯小隊的注意,他們停止休息,翻身上馬,立刻逃離。
吳遠江連忙命三百精騎疾馳追趕。
追了約二裏地,左右兩翼包抄的兩隊人馬已經攔住敵軍斥侯小隊戰在一起。
吳遠江三百精騎趕到時已經有半數被箭射翻在地,剩下的二十幾人還在頑強抵抗。
吳遠江張弓搭箭,三箭三殺,他策馬衝過去,一刀振掉斥侯小隊長的武器,橫在了小隊長脖子上。
吳遠江用韃靼語大喊道:“你們的首領已經被我所擒,快快下馬投降!”
韃靼人的身影在落日的餘暉中顯得格外淒涼,他們紛紛扔下手中的兵器,那金屬與地麵撞擊的聲音,是戰敗的沉重回響。他們下馬,受縛,如同秋天的落葉,無力而又無奈。
吳遠江站在韃靼斥侯小隊長麵前,他的影子在血色殘陽下拉得很長。
“你們是誰的部隊,這次有多少人來?什麽時候進攻?”吳遠江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肅殺凜烈的感覺,“說實話,就饒你一命。”
韃靼斥侯小隊長的臉色蒼白,他看著吳遠江,眼中眼睛裏滿是恐懼。
因為他聽說漢人抓住韃靼人都會剜眼挖心斬下頭顱,屍身扔到野外喂狼,十分恐怖!
“我們是白鹿王麾下,”小隊長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絲疲憊,“白鹿王領軍三萬,在五十裏外的青台原駐紮。”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此番前來,是因為草原大旱,瘟疫橫行,我們死了很多人,牲畜也成群成群的病死了。”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哀傷,一絲無奈:“若不是沒有活路,沒人願意與中原王朝為敵啊。”
吳遠江看著小隊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這三萬軍隊,都是什麽人?”吳遠江又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探究。
小隊長歎了口氣,他看著遠方,眼中閃過一絲迷茫:“有的是我們族中的勇士,有的是被瘟疫逼得走投無路的牧民,還有一半是老弱婦孺……”
吳遠江沉默了片刻,然後揮了揮手:“帶他下去。”
他想了想命令吳百戶:“帶著你的人,把這一幹人押送到總兵大人帳前。我再帶領這四百輕兵去查看一番,以防有詐!”
吳百戶領命道:“是!將軍小心!”
吳遠江點點頭,他轉身,望著天邊的殘陽,不到半刻天就要黑了。
吳遠江帶領人馬向北奔馳而去,宛如一陣風似的消失在一座小沙丘之後。
奔馳了一個時辰後天黑了,他們沒有點火靶,以防被敵軍發現。
天完全黑了,星光稀疏,沒有月光,但他們的眼力卻如同夜行的野獸,銳利而準確。先後發現了三隊巡邏兵,吳遠江令戰馬臥下,巧妙地躲過,就像是沙漠中的風,無痕無跡。
翻過一座小沙丘,終於發現了韃靼大軍的營地。
吳遠江數了數,大帳篷進進出去大約每個有十二人,小帳篷住的是老人女人和孩子,每個大約四五人,小帳篷約有三千,大帳篷約有一千五六百,合計了一下,精兵約有一萬八,老弱婦孺約有一萬五。營地北邊還有一座大圍欄,圈養著數萬頭牛羊。
星光稀疏,月光黯淡,王總兵望著烽燧,夜難眠。
當初他誇下海口,如果部署他的十數萬大軍,可當二十萬敵軍於長城之外。
然而,時間如白駒過隙,上一次擊敗胡人的五萬大軍,已是七年前的事了。歲月流轉,人事更迭,不知道這次胡人來犯的軍隊又有多少,是否還如當年那般強大。
夜深了,軍帳中燈火通明,王總兵仍在案前沉思,忽然帳外一陣騷動,打破了夜的寧靜。一條大漢闖了進來,如同夜裏的一股狂風,伏在案下,聲音急促而有力:“啟稟總兵官,末將探察敵軍歸來!”
王總兵揮手示意免禮,他的目光如炬,照亮了這條大漢堅毅的麵容。這條大漢,正是吳遠江。
吳遠江站起身,他的身軀挺拔,如同蒼鬆,他將所探軍情一一匯報,每個字都清晰有力,每個細節都詳盡無遺。
王總兵聽著,眉頭漸漸舒展,大喜道:“很好,叫你的人持續探察敵軍,若有異動立刻來報!”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一絲期待。
吳遠江站起身將所探軍情一一匯報。
王總兵大喜:“很好,叫你的人持續探察敵軍,若有異動立刻來報!”
吳遠江道:“是!”他的回答簡短而堅定,如同他的劍,鋒利而直接。
吳遠江吩咐三個百戶,輪番去探察敵情。
安排完軍務回了帳,吳遠江便疲憊地睡著了。他的睡姿並不優雅,卻透露出一種戰士標準的疲憊。在這個寂靜的夜晚,他終於可以放下緊繃的神經,享受片刻的安寧。
第二天,天剛破曉,軍營便已蘇醒。點卯的鼓聲在晨霧中回蕩,兵士們迅速集合,開始了新一天的刻苦操練。
操場上,軍官們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激蕩著士兵們的熱血。刀光劍影中,他們的身影快速移動,每一次揮劍,每一次擋格,都透露出對勝利的渴望。
吳遠江站在自己的營帳前,他的目光掃過這些刻苦訓練的士兵,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然後,他轉身進入帳內,遵照王總兵之命,開始細細地撰寫奏報。
筆尖在紙上舞動,墨跡如行雲流水,他將昨夜探察的軍情,一一詳細記錄下來。
奏報完成,吳遠江將其仔細折好,放入一個公函中。
他拿起公函,前往監軍的營帳。還未入帳,便聽見一陣陣咳嗽聲,那是王監軍的聲音,帶著一種病態的虛弱。
他走到監軍的帳前,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朗聲說道:“末將吳遠江,有緊急奏報呈送監軍大人。”
咳嗽聲停了停,然後一個沙啞的聲音從帳內傳出:“進來吧。”
吳遠江掀開帳簾,走了進去。帳內,王監軍臥在榻上,他的臉色蒼白,手中握著一方絲帕,不時捂著嘴咳嗽。
吳遠江上前行了一禮,然後將竹筒遞上:“監軍大人,昨日末將探察敵情的奏報,請大人閱覽。”
王監軍的咳嗽聲在帳內回蕩,如同殘葉在秋風中顫抖。他詳細閱讀了奏報,那雙曾經銳利如鷹的眼睛,此刻卻顯得有些黯淡。
“本監軍已經知曉,你退下吧。”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一絲沉重。
“監軍大人,末將告退。”他的聲音平靜,就像他的人,無論麵對何種風浪,總能保持冷靜。
吳遠江微微頷首,他的眼神中沒有多餘的情緒,轉身,退出帳外。
監軍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帳外,陽光已經穿透了晨霧,照亮了軍營的每一個角落。吳遠江走出帳外,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給他的皮甲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他抬頭望向天空,那裏,白雲悠悠,藍天如洗。但在他眼中,這片寧靜的天空下,卻隱藏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吳遠江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步向前走去。
吳遠江的腳步剛要跨出營門,卻被一聲刺耳的“慢著!”硬生生截住。他轉過頭,冷眼瞧去,隻見一個黃臉無須的太監,身著華服,卻掩飾不住那一臉的狡詐與貪婪。
太監的嘴角掛著一抹諂媚的笑,他的目光在吳遠江身上溜來溜去,仿佛一條伺機而動的蛇:“吳將軍,這麽急著走,是不是忘了點什麽?”
吳遠江眉頭一皺,這廝的惡名在軍中早已傳開,是個貪婪成性,專好敲詐勒索的小人。
吳遠江心中冷笑,與此等小人爭執,隻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麻煩。他淡淡地說:“我還有軍務在身,告辭!”
太監卻不依不饒,他上前一步,擋住了吳遠江的去路:“吳將軍,聽說將軍探察敵情有功,是不是也該表示表示?”
吳遠江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明白了太監的意圖,原來是想訛些錢財。他冷冷地說:“軍中不比其他地方,我勸你還是收斂些好。”
太監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很快又被貪婪所取代:“吳將軍,你這是不給麵子了?若我在王監軍麵前揭發你謊報軍情,你可會得個斬首的下場。”
“在我看來,你不過是王監軍身邊的一條狗而已!”吳遠江的聲音冷冽,如同寒冰刺骨,帶著明顯的厭惡和不屑。
太監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暴躁起來:“你敢罵我是狗?好大的膽!”他的手指幾乎要指到吳遠江的鼻尖。
吳遠江不再理會他,他知道,與這樣的人多說無益。他冷哼一聲:“哼!你若再敢攔我,休怪我不客氣!”
太監被吳遠江的氣勢所懾,不由自主地退後了幾步。吳遠江趁機大步離去,留下太監在原地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