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舊曆除夕,登基之前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日益臨近新帝陳懷安的登基大典,金陵城內外也變得越發熱鬧喧囂,各地官員武將,番邦屬國使臣齊聚金陵。
太後徐若雲,承襲晉王爵位的小王爺陳龍象,也趕在臘月二十八這天抵達金陵城,等待參加即將於正月初四,在金陵紫金山舉行的新帝陳懷安的登基大典和祭天儀式。
這段時間以來,新朝中的一切也在按部就班的推進著。
總體來說,新帝陳懷安在登基之前雖然隻推行了幾項新政,但每一項都是涉及頗廣,影響極大。
無論推行是科舉改革,還是決定新朝水師遠征高句麗和倭國,於滿朝文武而言都是“驚世駭俗”之舉。
所以,在這朝堂之上自然也會招致反對之聲,認為此舉乃是勞民傷財。
在私底下,更是有前朝的腐朽舊臣,將新帝陳懷安看作和前朝二世帝趙乾一樣,是個好大喜功的暴君。
這些前朝舊臣的言論,皆被龍城內衛整理成冊,送到了新帝陳懷安的案桌前。
對此,陳懷安依舊采取的是“拖字訣”。
就像他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收拾朝中的驕兵悍將一樣,他也在等待新朝的首次科舉之後,能湧現出足夠的有才之士接替這些腐朽文臣的位置之時,再動手清理這些文臣。
對了,在這期間還有一件令陳懷安如鯁在喉的事情。
那就是關於他和太後之間的來往書信內容,被藏在暗中的幕後黑手故意散播一事。
時至今日,龍城內衛副指揮使羅玉成,依舊沒能調查出任何頭緒。
由此可見,那幕後黑手隱藏之深,勢力之大。
這件事,也猶如一把懸在陳懷安頭頂的利劍,讓他不得不時刻繃緊神經,更是責成羅玉成不惜一切代價限期破案。
臘月二十八這天,陳懷安一家終於金陵城團聚。
因舊曆臘月二十九便是除夕夜,新帝陳懷安將在太和殿,宴請前來參加登基大典的各番邦屬國使臣。
故而,他隻有臘月二十八這天有時間和家人團聚,算是提前過個團圓年吧!
這也是陳懷安自龍城起兵以後,與家人過的第一個團圓年。
乾清宮內,禦膳房的太監早已經為皇上一家,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
酉時。
處理完當日政務的陳懷安,在換上了一身便裝之後便匆忙趕往乾清宮與家人團聚。
而太後徐若雲、三代目晉王陳龍象、兩位公主劉書君和月綺羅,早已經換上盛裝在乾清宮等候多時。
“皇上駕到——”
伴隨著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那拖得長長的尖銳通報聲,乾清宮內的眾人皆是起身相迎,不約而同的望向門外。
片刻之後,身穿一襲象牙白華服的新帝陳懷安便龍行虎步而來。
更是搶在眾人向他行禮之前,爽朗的大笑著說道:“今日乃是家宴,不必行那些繁文縟節之禮——”
“現在,這裏沒有什麽皇上,隻有兒子、哥哥和、和夫君!”
當然了,陳懷安話雖這麽說,但除了太後徐若雲和大大咧咧的三代目晉王陳龍象之外,劉書君和月綺羅還是俏臉緋紅著,異口同聲的向陳懷安行禮問好。
“皇上吉祥!”
陳懷安笑著點了點頭,招呼眾人坐下:“都別傻愣著了,坐吧!”
隨後,他又扭頭向母後徐若雲問好,道:“母後,這一路舟車勞動,辛苦了吧?”
“哥,不辛苦——”
徐若雲還沒說話呢,坐在邊上的陳龍象便急不可耐的說道:“哥,你是不知道,我和母後自龍城前往金陵這一路上,各地的百姓都對你感恩戴德,母後這一路上可高興著呢!”
“母後還說了,要是這開年能抱上倆大胖孫子,她更高興哩!”
說完,陳龍象那一雙透著精明的小眼睛,還一邊滴溜溜的轉著,一邊偷摸摸的瞄向二位嫂嫂的腹部。
這可是讓劉書君和月綺羅二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一張俏臉緋紅得像是能滴出水一樣。
啪!
下一刻,一記響亮的巴掌聲在乾清宮內響起。
是緊挨著陳龍象的太後徐若雲,毫不客氣的一巴掌拍在了小兒子的腦袋上,怒目相視,道:“龍象,成何體統?”
“一點規矩都沒有!”
說著,徐若雲又換了一副慈愛的麵孔,看向坐在對麵的劉書君和月綺羅二人,笑著道:“書君,綺羅,你們別往心裏去啊!”
“龍象還是個孩子,嘴上沒個把門的,說話沒大沒小......”
咳咳!
陳懷安也幹咳了兩聲,用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說起來也挺給穿越者丟臉的,他這皇上當得比穿越前在大廠996還累就算了,可在這皇宮之中,麵對兩個傾國傾城的公主,他也是享受不了那齊人之福啊!
到現在為止,陳懷安都還沒有翻過二位公主的牌子,依舊孑然一身熬過了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
就這實際情況,母後徐若雲能抱上倆大胖孫子才怪哩!
另一邊,挨了一巴掌的陳龍象嘟嘟囔囔的說著:“本來就是嘛,我今年都十五了,哪裏還是小孩兒!”
“陳龍象,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徐若雲一瞪眼,陳龍象果然不敢在說瞎話了,一個人生悶氣似的埋頭幹飯,轉眼間就吃得滿嘴流油。
這個時候當個幹飯人,好像也挺好的。
經過陳龍象這個活寶這麽一鬧,這頓團圓年夜飯桌上的氣氛,似乎就變得有些微妙起來,變成了一問三答的模式。
太後徐若雲一個人問,陳懷安和兩位公主劉書君、月綺羅作答。
一度讓陳懷安產生錯覺,這年夜飯吃得咋有點像是在審犯人咧?
好不容易熬到飯局結束,太後徐若雲拉著劉書君和月綺羅到一邊說悄悄話去了,陳懷安這才長籲了一口氣,把小弟陳龍象叫到了身邊。
“龍象,你給哥說,這新的一年是想繼續陪在母後身邊,還是想回龍虎山去找你的牛鼻子老道師傅啊?”
聞言,陳龍象兩手一攤,癟著嘴一臉委屈的說道:“哥,我能不能兩個都不選?”
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哥,你現在都當皇上了,你弟我好歹也是第三代晉王殿下,你就不能讓我到軍中去;”
“像父皇,像你一樣在馬背上建立功勳嗎?”
“哥,開年以後我都十六了,我可不想被別人說是,躺在父皇和你的功德簿上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
說著,陳龍象的那雙小眼睛中精光一閃,帶著幾分期許的神情說道:“哥,要不你給我一支軍隊,讓我沿著西域絲路一直往西打下去;”
“我保證,西征大軍鐵蹄所到之處皆為漢土!”
哈哈!
陳懷安終於還是沒忍住,撲哧一下笑出了聲。
看著眼前個頭已經躥得快趕上自己,眉宇間也有了些大人模樣的弟弟,他也覺得是時候該放他出去曆練曆練了。
晉王府陳家的男丁,就應該在馬背上去建立功勳,到疆場去奮勇殺敵。
但,陳懷安也沒有忘記,那龍城鳳鳴山上棲霞寺內的黑袍老和尚東方孝,曾給弟弟陳龍象算過命,說他是大鵬金翅雕下凡曆劫,不能濫造殺孽的告誡。
不過,陳懷安轉念一想,如果是讓龍象去收拾那倭國那些連人都算不上的倭寇,應該不屬於造殺孽的範疇。
隨即,陳懷安目光如炬的看著陳龍象,一字一句的問道:“龍象,你真的想像父皇和為兄這樣,在馬背上建立功勳?”
嗯!
陳龍象重重的點了點頭,眼神中飽含期待。
陳懷安道:“既然如此,待到為兄的登基儀式和封禪祭天大典結束後,你就到新朝的水師艦隊中任職,到水師提督戚繼光的帳下當個先鋒將軍;”
“替為兄遠征高句麗,蕩平倭國四島!”
“哥,真的嗎?”
陳龍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著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陳懷安。
陳懷安點了點,道:“君無戲言!”
哈哈哈!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陳龍象終於忍不住放聲開懷大笑起來。
一邊笑,一邊還蹦蹦跳跳的高喊著:“我要當大將軍嘍,要效命疆場上陣殺敵去嘍!”
“龍象,你說什麽呢,什麽大將軍?”
這時,陳龍象得意忘形的呼喊,引起了乾清宮內剛剛結束和兩位兒媳談心的太後徐若雲的注意。
她一左一右的牽著劉書君和月綺羅的手,便來到了陳懷安、陳龍象兄弟倆的身邊。
見狀,原本還高興得又蹦又跳的陳龍象,當即躲到了陳懷安的身後,將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大哥陳懷安。
不難看出,在陳懷安離開王府征戰疆場的這兩年,一直留在母後徐若雲身邊陪伴她的陳龍象,可是沒少受母後的嘮叨。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並未第一時間回答母後的問題,而是對劉書君和月綺羅說道:“書君,綺羅,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我再陪母後到禦花園散散步!”
“是,皇上!”
劉書君、月綺羅二人,又和太後徐若雲打過招呼後,便很識趣的退出了乾清宮內,把空間留給皇上一家。
陳懷安又道:“龍象,你也早點回去休息!”
額——
盡管不情不願,但陳龍象還是選擇聽從大哥的命令。
畢竟,自己能不能成為新朝水師的先鋒主將,還全仰仗著大哥呢。
待到眾人離去之後,偌大的乾清宮內便隻剩下陳懷安母子。
他開門見山的說道:“母後,待到兒臣的登基儀式和封禪祭天大典過後,兒臣準備把龍象調到新朝的水師艦隊中去當個先鋒將軍;”
“龍象開年就16歲了,也是時候該讓他到軍中曆練一下了;”
“晉王府陳家的男丁,不能隻是永遠躺在父輩的功德簿上過日子,必須得讓他去經曆戰火和生死的考驗;”
“隻有這樣,他才能真正的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頓了頓,陳懷安繼續道:“所以,兒臣事先沒有和母後商量,便決定讓龍象代替兒臣,跟隨水師提督戚繼光遠征高句麗,蕩平倭寇四島!”
說完,陳懷安便一臉坦然的看向母後徐若雲,等待接受來自母後的怒火和批評。
在陳懷安的印象中,母後對小兒子陳龍象那是相當溺愛的。
當初,在龍象十歲時就要被先皇送到龍虎山修道時,向來溫良恭儉讓的母後徐若雲,甚至還和先皇陳破虜大吵了一架。
在陳龍象被送往龍虎山的幾年,母後徐若雲以淚洗麵的次數也不少。
所以,他今兒個擅自做主,決定把陳龍象送到新朝水師中去曆練,而且是要遠征高句麗和倭島四國;
這一去,可不僅是要麵對長時間的分離,更是還有戰火和生死的考驗(事實上,以龍城水師艦隊的戰鬥力,還有陳龍象的天生神力,壓根不存在生死考驗!)
恐怕,母後在得知此消息後,一定會遷怒於陳懷安。
然而,出乎陳懷安意料的是,母後徐若雲在得知此消息後,並未有任何動怒的跡象,反倒是一臉平靜的說道:“兒啊,這事兒母後支持你!”
“自古以來,長兄如父,你爹不在了,你這個當哥哥的必然也得肩負起培養和教育龍象的責任;”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母後支持你的做法,龍象也這麽大了,也是時候該讓他去曆練成長了,總不能讓他一輩子都活在我們的庇護之下吧?”
嗯!
陳懷安點了點頭,道:“母後所言極是!”
徐若雲又道:“兒啊,這龍象的事情是安排好了,你的事情呢?”
嗯?
陳懷安眉毛一挑,裝傻充愣道:“母後所指何事?”
誒——
徐若雲一聲歎息,搖了搖頭道:“你啊,總是要和母後揣著明白裝糊塗,母後所指的還能是何事?”
“當然是,什麽時候能讓母後抱上大胖孫子啊!”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隨後道:“母後,兒臣還以為,你是想問我該立誰為新朝皇後一事呢!”
哼!
徐若雲冷哼一聲,反問道:“兒啊,這兩件事難道不是一件嗎?”
陳懷安一愣,母後這個問題還真把他難住了。
是啊,這看似是兩個問題,但實際上還真是同一個問題!
太後徐若雲,承襲晉王爵位的小王爺陳龍象,也趕在臘月二十八這天抵達金陵城,等待參加即將於正月初四,在金陵紫金山舉行的新帝陳懷安的登基大典和祭天儀式。
這段時間以來,新朝中的一切也在按部就班的推進著。
總體來說,新帝陳懷安在登基之前雖然隻推行了幾項新政,但每一項都是涉及頗廣,影響極大。
無論推行是科舉改革,還是決定新朝水師遠征高句麗和倭國,於滿朝文武而言都是“驚世駭俗”之舉。
所以,在這朝堂之上自然也會招致反對之聲,認為此舉乃是勞民傷財。
在私底下,更是有前朝的腐朽舊臣,將新帝陳懷安看作和前朝二世帝趙乾一樣,是個好大喜功的暴君。
這些前朝舊臣的言論,皆被龍城內衛整理成冊,送到了新帝陳懷安的案桌前。
對此,陳懷安依舊采取的是“拖字訣”。
就像他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收拾朝中的驕兵悍將一樣,他也在等待新朝的首次科舉之後,能湧現出足夠的有才之士接替這些腐朽文臣的位置之時,再動手清理這些文臣。
對了,在這期間還有一件令陳懷安如鯁在喉的事情。
那就是關於他和太後之間的來往書信內容,被藏在暗中的幕後黑手故意散播一事。
時至今日,龍城內衛副指揮使羅玉成,依舊沒能調查出任何頭緒。
由此可見,那幕後黑手隱藏之深,勢力之大。
這件事,也猶如一把懸在陳懷安頭頂的利劍,讓他不得不時刻繃緊神經,更是責成羅玉成不惜一切代價限期破案。
臘月二十八這天,陳懷安一家終於金陵城團聚。
因舊曆臘月二十九便是除夕夜,新帝陳懷安將在太和殿,宴請前來參加登基大典的各番邦屬國使臣。
故而,他隻有臘月二十八這天有時間和家人團聚,算是提前過個團圓年吧!
這也是陳懷安自龍城起兵以後,與家人過的第一個團圓年。
乾清宮內,禦膳房的太監早已經為皇上一家,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
酉時。
處理完當日政務的陳懷安,在換上了一身便裝之後便匆忙趕往乾清宮與家人團聚。
而太後徐若雲、三代目晉王陳龍象、兩位公主劉書君和月綺羅,早已經換上盛裝在乾清宮等候多時。
“皇上駕到——”
伴隨著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那拖得長長的尖銳通報聲,乾清宮內的眾人皆是起身相迎,不約而同的望向門外。
片刻之後,身穿一襲象牙白華服的新帝陳懷安便龍行虎步而來。
更是搶在眾人向他行禮之前,爽朗的大笑著說道:“今日乃是家宴,不必行那些繁文縟節之禮——”
“現在,這裏沒有什麽皇上,隻有兒子、哥哥和、和夫君!”
當然了,陳懷安話雖這麽說,但除了太後徐若雲和大大咧咧的三代目晉王陳龍象之外,劉書君和月綺羅還是俏臉緋紅著,異口同聲的向陳懷安行禮問好。
“皇上吉祥!”
陳懷安笑著點了點頭,招呼眾人坐下:“都別傻愣著了,坐吧!”
隨後,他又扭頭向母後徐若雲問好,道:“母後,這一路舟車勞動,辛苦了吧?”
“哥,不辛苦——”
徐若雲還沒說話呢,坐在邊上的陳龍象便急不可耐的說道:“哥,你是不知道,我和母後自龍城前往金陵這一路上,各地的百姓都對你感恩戴德,母後這一路上可高興著呢!”
“母後還說了,要是這開年能抱上倆大胖孫子,她更高興哩!”
說完,陳龍象那一雙透著精明的小眼睛,還一邊滴溜溜的轉著,一邊偷摸摸的瞄向二位嫂嫂的腹部。
這可是讓劉書君和月綺羅二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一張俏臉緋紅得像是能滴出水一樣。
啪!
下一刻,一記響亮的巴掌聲在乾清宮內響起。
是緊挨著陳龍象的太後徐若雲,毫不客氣的一巴掌拍在了小兒子的腦袋上,怒目相視,道:“龍象,成何體統?”
“一點規矩都沒有!”
說著,徐若雲又換了一副慈愛的麵孔,看向坐在對麵的劉書君和月綺羅二人,笑著道:“書君,綺羅,你們別往心裏去啊!”
“龍象還是個孩子,嘴上沒個把門的,說話沒大沒小......”
咳咳!
陳懷安也幹咳了兩聲,用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說起來也挺給穿越者丟臉的,他這皇上當得比穿越前在大廠996還累就算了,可在這皇宮之中,麵對兩個傾國傾城的公主,他也是享受不了那齊人之福啊!
到現在為止,陳懷安都還沒有翻過二位公主的牌子,依舊孑然一身熬過了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
就這實際情況,母後徐若雲能抱上倆大胖孫子才怪哩!
另一邊,挨了一巴掌的陳龍象嘟嘟囔囔的說著:“本來就是嘛,我今年都十五了,哪裏還是小孩兒!”
“陳龍象,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徐若雲一瞪眼,陳龍象果然不敢在說瞎話了,一個人生悶氣似的埋頭幹飯,轉眼間就吃得滿嘴流油。
這個時候當個幹飯人,好像也挺好的。
經過陳龍象這個活寶這麽一鬧,這頓團圓年夜飯桌上的氣氛,似乎就變得有些微妙起來,變成了一問三答的模式。
太後徐若雲一個人問,陳懷安和兩位公主劉書君、月綺羅作答。
一度讓陳懷安產生錯覺,這年夜飯吃得咋有點像是在審犯人咧?
好不容易熬到飯局結束,太後徐若雲拉著劉書君和月綺羅到一邊說悄悄話去了,陳懷安這才長籲了一口氣,把小弟陳龍象叫到了身邊。
“龍象,你給哥說,這新的一年是想繼續陪在母後身邊,還是想回龍虎山去找你的牛鼻子老道師傅啊?”
聞言,陳龍象兩手一攤,癟著嘴一臉委屈的說道:“哥,我能不能兩個都不選?”
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哥,你現在都當皇上了,你弟我好歹也是第三代晉王殿下,你就不能讓我到軍中去;”
“像父皇,像你一樣在馬背上建立功勳嗎?”
“哥,開年以後我都十六了,我可不想被別人說是,躺在父皇和你的功德簿上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
說著,陳龍象的那雙小眼睛中精光一閃,帶著幾分期許的神情說道:“哥,要不你給我一支軍隊,讓我沿著西域絲路一直往西打下去;”
“我保證,西征大軍鐵蹄所到之處皆為漢土!”
哈哈!
陳懷安終於還是沒忍住,撲哧一下笑出了聲。
看著眼前個頭已經躥得快趕上自己,眉宇間也有了些大人模樣的弟弟,他也覺得是時候該放他出去曆練曆練了。
晉王府陳家的男丁,就應該在馬背上去建立功勳,到疆場去奮勇殺敵。
但,陳懷安也沒有忘記,那龍城鳳鳴山上棲霞寺內的黑袍老和尚東方孝,曾給弟弟陳龍象算過命,說他是大鵬金翅雕下凡曆劫,不能濫造殺孽的告誡。
不過,陳懷安轉念一想,如果是讓龍象去收拾那倭國那些連人都算不上的倭寇,應該不屬於造殺孽的範疇。
隨即,陳懷安目光如炬的看著陳龍象,一字一句的問道:“龍象,你真的想像父皇和為兄這樣,在馬背上建立功勳?”
嗯!
陳龍象重重的點了點頭,眼神中飽含期待。
陳懷安道:“既然如此,待到為兄的登基儀式和封禪祭天大典結束後,你就到新朝的水師艦隊中任職,到水師提督戚繼光的帳下當個先鋒將軍;”
“替為兄遠征高句麗,蕩平倭國四島!”
“哥,真的嗎?”
陳龍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著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陳懷安。
陳懷安點了點,道:“君無戲言!”
哈哈哈!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陳龍象終於忍不住放聲開懷大笑起來。
一邊笑,一邊還蹦蹦跳跳的高喊著:“我要當大將軍嘍,要效命疆場上陣殺敵去嘍!”
“龍象,你說什麽呢,什麽大將軍?”
這時,陳龍象得意忘形的呼喊,引起了乾清宮內剛剛結束和兩位兒媳談心的太後徐若雲的注意。
她一左一右的牽著劉書君和月綺羅的手,便來到了陳懷安、陳龍象兄弟倆的身邊。
見狀,原本還高興得又蹦又跳的陳龍象,當即躲到了陳懷安的身後,將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大哥陳懷安。
不難看出,在陳懷安離開王府征戰疆場的這兩年,一直留在母後徐若雲身邊陪伴她的陳龍象,可是沒少受母後的嘮叨。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並未第一時間回答母後的問題,而是對劉書君和月綺羅說道:“書君,綺羅,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我再陪母後到禦花園散散步!”
“是,皇上!”
劉書君、月綺羅二人,又和太後徐若雲打過招呼後,便很識趣的退出了乾清宮內,把空間留給皇上一家。
陳懷安又道:“龍象,你也早點回去休息!”
額——
盡管不情不願,但陳龍象還是選擇聽從大哥的命令。
畢竟,自己能不能成為新朝水師的先鋒主將,還全仰仗著大哥呢。
待到眾人離去之後,偌大的乾清宮內便隻剩下陳懷安母子。
他開門見山的說道:“母後,待到兒臣的登基儀式和封禪祭天大典過後,兒臣準備把龍象調到新朝的水師艦隊中去當個先鋒將軍;”
“龍象開年就16歲了,也是時候該讓他到軍中曆練一下了;”
“晉王府陳家的男丁,不能隻是永遠躺在父輩的功德簿上過日子,必須得讓他去經曆戰火和生死的考驗;”
“隻有這樣,他才能真正的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頓了頓,陳懷安繼續道:“所以,兒臣事先沒有和母後商量,便決定讓龍象代替兒臣,跟隨水師提督戚繼光遠征高句麗,蕩平倭寇四島!”
說完,陳懷安便一臉坦然的看向母後徐若雲,等待接受來自母後的怒火和批評。
在陳懷安的印象中,母後對小兒子陳龍象那是相當溺愛的。
當初,在龍象十歲時就要被先皇送到龍虎山修道時,向來溫良恭儉讓的母後徐若雲,甚至還和先皇陳破虜大吵了一架。
在陳龍象被送往龍虎山的幾年,母後徐若雲以淚洗麵的次數也不少。
所以,他今兒個擅自做主,決定把陳龍象送到新朝水師中去曆練,而且是要遠征高句麗和倭島四國;
這一去,可不僅是要麵對長時間的分離,更是還有戰火和生死的考驗(事實上,以龍城水師艦隊的戰鬥力,還有陳龍象的天生神力,壓根不存在生死考驗!)
恐怕,母後在得知此消息後,一定會遷怒於陳懷安。
然而,出乎陳懷安意料的是,母後徐若雲在得知此消息後,並未有任何動怒的跡象,反倒是一臉平靜的說道:“兒啊,這事兒母後支持你!”
“自古以來,長兄如父,你爹不在了,你這個當哥哥的必然也得肩負起培養和教育龍象的責任;”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母後支持你的做法,龍象也這麽大了,也是時候該讓他去曆練成長了,總不能讓他一輩子都活在我們的庇護之下吧?”
嗯!
陳懷安點了點頭,道:“母後所言極是!”
徐若雲又道:“兒啊,這龍象的事情是安排好了,你的事情呢?”
嗯?
陳懷安眉毛一挑,裝傻充愣道:“母後所指何事?”
誒——
徐若雲一聲歎息,搖了搖頭道:“你啊,總是要和母後揣著明白裝糊塗,母後所指的還能是何事?”
“當然是,什麽時候能讓母後抱上大胖孫子啊!”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隨後道:“母後,兒臣還以為,你是想問我該立誰為新朝皇後一事呢!”
哼!
徐若雲冷哼一聲,反問道:“兒啊,這兩件事難道不是一件嗎?”
陳懷安一愣,母後這個問題還真把他難住了。
是啊,這看似是兩個問題,但實際上還真是同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