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迷藥之風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一張紙都是有價值的,不可能真當垃圾處置,何況紙上還有文字。
葛寅接過來一看,上麵隻有五個字。
飛鴻,守家,秦。
是秦景本人的字跡。
葛家的糧鋪開在齊州城內主幹道上,秦景是知道的,大軍行經必然路過。
軍情緊急,才借紙條傳信。
秦景和段曉棠都不是在軍中湊數的邊緣人物,怎會讓他們去押運糧草?
葛寅:“主將是何人,兵員有多少?”
孫印:“是世子身邊的中郎將,兵馬長得望不到頭,少說有一萬多人。”
衛欽不同意,“他們馬多,軍士應該隻有幾千人。”但看起來都是精兵。
孫印:“馬匹可能是帶去黎陽拉糧食的。”
葛寅隱約覺得不對勁,秦景是孫文宴的人,怎會跟長安的兩衛的人一起行動。
葛寅:“不是說世子明天也要來齊州麽,我們一塊去看看熱鬧。”
秦景雖讓守家,但目前事態還沒到不能出田莊的地步。
齊州刺史羅辛可不是葛寅這些野路子,打從看到吳越和孫文宴共同簽發的公文起,就知道肯定出事了。
吳越雖不似孫文宴,被焊死在東萊。但現在西南風起,正該揚帆北向的時候,怎會再去黎陽乞糧。
退一萬步說,哪怕兩座大營的糧倉都被淹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們也餓不死。實在不行,就食高句麗。
次日下午,葛寅三人坐在酒樓同樣的位置,等待吳越率領大軍進城。
衛欽:“世子今晚不在城內休息?”吳越留在城裏,他們是不是又要交一批糧食?
孫印:“世子派來的信使沒讓安排住的地方。”單純借道。
葛寅冷眼瞧著樓下快速經過的騎兵隊列,與昨日不同,裏頭多是單騎,同樣隻打南衙兩衛的旗幟。
葛營知道,真出事了。
上次兩衛經過浩浩蕩蕩,是因為其中有運糧的民夫,實際兵力隻有萬餘人。
不算昨天,隻今天從齊州過境的騎兵就不止一萬人。
吳越哪來那麽多兵力,隻能是江南大營的人手。
葛寅眼尖,騎兵隊伍中許多人的衣料曾經見過,年後秦景回來時,親兵穿的就是這種衣裳。
這裏頭一半是江南大營的人,眾所周知,江南大營的任務是從海上進攻高句麗,怎會抽調大批人馬黎陽?
吳越上次離開時乘坐馬車,這次卻全程騎馬,隊伍除了雙馬拉載的輜重車,再無其他車架。
哪裏是去要糧,分明是出兵。
葛寅急忙說道:“景初,你快回自家莊子,近來不要出門行走。阿印你也是,不要出城。”
“若要聯係,派下人來找我便是。”
不論哪裏打仗,都是一環扣一環。一地亂了,周邊也不會安寧。
羅辛看的比葛寅更清楚,心知是兩衛和江南大營合兵過境,往後還有兩批,說是民夫,就當是民夫了。
吳越和孫文宴願意拿一份稀裏糊塗的公文糊弄人,就證明他們不想把事情鬧大,羅辛自然裝作不知。
當官麽,難得糊塗。
隻私下派出心腹,仔細查探黎陽方麵的消息。
黎陽位於中原地帶,洛陽、長安、東萊,遼東距離依次增加。
加上黎衛懷三州未必所有人都願意跟著楊胤幹,趁機逃至洛陽報信。
時間撥回幾日前,對洛陽留守官員而言,千裏外的東萊真相管不著,但近在咫尺的楊胤真的造反了。
以黎陽和洛陽的距離,駿馬疾馳兩日便至,幸好還有黃河天險。
難道楊胤不會渡河麽?
洛陽留守的一眾官員,立刻加強周邊城池關隘的防守,一邊急報長安,同時試圖向遼東報信。
但也隻能試試,楊胤作亂的地方,正好卡在洛陽和遼東中間。
在衛王作亂的次日,長安終於接到明確的楊胤造反的消息。
衛王是個軟過頭,被抓後稍微嚇一嚇,全招了。
的確是楊胤鼓動他謀反並許諾,隻要能奪下長安,擁護衛王稱帝,牛家也是楊胤的人。
不管楊胤的目的是擁立衛王稱帝,做攝政權臣,還是卸磨殺驢,自己登基稱帝。
總之目的之中少不了一條,讓長安亂起來。
現在他的目的的確達到一部分,右武衛右屯衛徹底動不了。
長安的武裝力量,僅剩四軍三衛,不到十萬人。
趙王和吳嶺及諸位長安重臣,在隔壁房間全程聽完對前衛王未來庶人吳韜的審問,心底難免一沉。
楊家門生故吏遍布朝堂,誰敢說和楊胤沒有半分幹係。
你沒有,難道親友也沒有?
不說其他,之前因為瘋傳孫文宴謀反之事,派人將孫家圍住,才知道其次子孫安軒早前去黎陽投奔楊胤。
同去的還有兩都幾十個紈絝子弟。
現在輪到這些紈絝家庭,是惋惜自己教子不嚴,還是擔憂被打為楊胤同黨被抄家滅族。
於長安的留守團隊而言,殺是大動幹戈,但用肯定不敢真用。
誰知道你家是不是兩頭下注,關鍵時候把長安賣了怎麽辦?
趙王還是老樣子,手絹捂住唇咳嗽一陣,才能緩口氣說話,“去太醫院取些不傷身的迷藥來,給本王堂弟服下。”
衛王謀反,稱呼王爵不合適,直呼其名又沒有被廢。索性宗籍還在,照親戚稱呼。
這人不能自殺,也不能被自殺。必須留到皇帝從遼東回來,親自處置才能泄心頭之恨。
趙王正大光明的將那兩個字說出口,迷藥的風終於吹到了皇宮。
吳嶺連眉毛都沒動一下,範成明幹的事和他有什麽關係。
眾人回到政事堂,接到洛陽的奏報,最後那層窗戶紙捅破了。
商議一番洛陽的人事安排,看起來倒像是能守住的陣容。
但隻能守,沒法攻。
東征高句麗,關中和中原的精兵都抽去遼東,江南的兵調去東萊,哪裏還能找出人來。
東征已經從民間征調過一批軍士和民夫,此時再征,不說能找出多少人,送去洛陽又要耽擱多久。恐怕民怨沸騰反受其害。
葛寅接過來一看,上麵隻有五個字。
飛鴻,守家,秦。
是秦景本人的字跡。
葛家的糧鋪開在齊州城內主幹道上,秦景是知道的,大軍行經必然路過。
軍情緊急,才借紙條傳信。
秦景和段曉棠都不是在軍中湊數的邊緣人物,怎會讓他們去押運糧草?
葛寅:“主將是何人,兵員有多少?”
孫印:“是世子身邊的中郎將,兵馬長得望不到頭,少說有一萬多人。”
衛欽不同意,“他們馬多,軍士應該隻有幾千人。”但看起來都是精兵。
孫印:“馬匹可能是帶去黎陽拉糧食的。”
葛寅隱約覺得不對勁,秦景是孫文宴的人,怎會跟長安的兩衛的人一起行動。
葛寅:“不是說世子明天也要來齊州麽,我們一塊去看看熱鬧。”
秦景雖讓守家,但目前事態還沒到不能出田莊的地步。
齊州刺史羅辛可不是葛寅這些野路子,打從看到吳越和孫文宴共同簽發的公文起,就知道肯定出事了。
吳越雖不似孫文宴,被焊死在東萊。但現在西南風起,正該揚帆北向的時候,怎會再去黎陽乞糧。
退一萬步說,哪怕兩座大營的糧倉都被淹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們也餓不死。實在不行,就食高句麗。
次日下午,葛寅三人坐在酒樓同樣的位置,等待吳越率領大軍進城。
衛欽:“世子今晚不在城內休息?”吳越留在城裏,他們是不是又要交一批糧食?
孫印:“世子派來的信使沒讓安排住的地方。”單純借道。
葛寅冷眼瞧著樓下快速經過的騎兵隊列,與昨日不同,裏頭多是單騎,同樣隻打南衙兩衛的旗幟。
葛營知道,真出事了。
上次兩衛經過浩浩蕩蕩,是因為其中有運糧的民夫,實際兵力隻有萬餘人。
不算昨天,隻今天從齊州過境的騎兵就不止一萬人。
吳越哪來那麽多兵力,隻能是江南大營的人手。
葛寅眼尖,騎兵隊伍中許多人的衣料曾經見過,年後秦景回來時,親兵穿的就是這種衣裳。
這裏頭一半是江南大營的人,眾所周知,江南大營的任務是從海上進攻高句麗,怎會抽調大批人馬黎陽?
吳越上次離開時乘坐馬車,這次卻全程騎馬,隊伍除了雙馬拉載的輜重車,再無其他車架。
哪裏是去要糧,分明是出兵。
葛寅急忙說道:“景初,你快回自家莊子,近來不要出門行走。阿印你也是,不要出城。”
“若要聯係,派下人來找我便是。”
不論哪裏打仗,都是一環扣一環。一地亂了,周邊也不會安寧。
羅辛看的比葛寅更清楚,心知是兩衛和江南大營合兵過境,往後還有兩批,說是民夫,就當是民夫了。
吳越和孫文宴願意拿一份稀裏糊塗的公文糊弄人,就證明他們不想把事情鬧大,羅辛自然裝作不知。
當官麽,難得糊塗。
隻私下派出心腹,仔細查探黎陽方麵的消息。
黎陽位於中原地帶,洛陽、長安、東萊,遼東距離依次增加。
加上黎衛懷三州未必所有人都願意跟著楊胤幹,趁機逃至洛陽報信。
時間撥回幾日前,對洛陽留守官員而言,千裏外的東萊真相管不著,但近在咫尺的楊胤真的造反了。
以黎陽和洛陽的距離,駿馬疾馳兩日便至,幸好還有黃河天險。
難道楊胤不會渡河麽?
洛陽留守的一眾官員,立刻加強周邊城池關隘的防守,一邊急報長安,同時試圖向遼東報信。
但也隻能試試,楊胤作亂的地方,正好卡在洛陽和遼東中間。
在衛王作亂的次日,長安終於接到明確的楊胤造反的消息。
衛王是個軟過頭,被抓後稍微嚇一嚇,全招了。
的確是楊胤鼓動他謀反並許諾,隻要能奪下長安,擁護衛王稱帝,牛家也是楊胤的人。
不管楊胤的目的是擁立衛王稱帝,做攝政權臣,還是卸磨殺驢,自己登基稱帝。
總之目的之中少不了一條,讓長安亂起來。
現在他的目的的確達到一部分,右武衛右屯衛徹底動不了。
長安的武裝力量,僅剩四軍三衛,不到十萬人。
趙王和吳嶺及諸位長安重臣,在隔壁房間全程聽完對前衛王未來庶人吳韜的審問,心底難免一沉。
楊家門生故吏遍布朝堂,誰敢說和楊胤沒有半分幹係。
你沒有,難道親友也沒有?
不說其他,之前因為瘋傳孫文宴謀反之事,派人將孫家圍住,才知道其次子孫安軒早前去黎陽投奔楊胤。
同去的還有兩都幾十個紈絝子弟。
現在輪到這些紈絝家庭,是惋惜自己教子不嚴,還是擔憂被打為楊胤同黨被抄家滅族。
於長安的留守團隊而言,殺是大動幹戈,但用肯定不敢真用。
誰知道你家是不是兩頭下注,關鍵時候把長安賣了怎麽辦?
趙王還是老樣子,手絹捂住唇咳嗽一陣,才能緩口氣說話,“去太醫院取些不傷身的迷藥來,給本王堂弟服下。”
衛王謀反,稱呼王爵不合適,直呼其名又沒有被廢。索性宗籍還在,照親戚稱呼。
這人不能自殺,也不能被自殺。必須留到皇帝從遼東回來,親自處置才能泄心頭之恨。
趙王正大光明的將那兩個字說出口,迷藥的風終於吹到了皇宮。
吳嶺連眉毛都沒動一下,範成明幹的事和他有什麽關係。
眾人回到政事堂,接到洛陽的奏報,最後那層窗戶紙捅破了。
商議一番洛陽的人事安排,看起來倒像是能守住的陣容。
但隻能守,沒法攻。
東征高句麗,關中和中原的精兵都抽去遼東,江南的兵調去東萊,哪裏還能找出人來。
東征已經從民間征調過一批軍士和民夫,此時再征,不說能找出多少人,送去洛陽又要耽擱多久。恐怕民怨沸騰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