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鑒,字孔昭,別號湛川,鄉諡貞惠,著名儒家。趙城、定興、遷安知縣,後升任太原同知,兼職督辦偏關軍餉。以清介廉潔,愛民如子,政聲四起,又善製器、通兵法、學識淵博,其事跡被記入《關學續編》,為關中理學名儒。
張鑒,隨叔父在甘州衛讀書,取為甘州衛學第一名,其文章雅正而湛有哲理,受到督學耿楚侗賞識,在戴中丞署內坐館講學,此後精研《易經》,著有《易傳發蒙說略》行世。以恩貢赴國子監讀書,國子監助教郭郛命其子郭九裏、郭九有從其受業,後來回到陝西,在耀州喬因阜家教門館講學授業。他的外甥明朝著名科學家、機械學家王徵人,就是他的出名弟子之一,期間有機會盡讀了小丘山房藏書,著有《曆代事實》、《荒歌》行世。
張鑒的才學受到了明政府的重視,赴吏部應選,授趙城縣知縣。不久因父親去世,辭職守孝,孝滿,補定興縣知縣,剛過一年,又連逢祖母及母親李氏去世,辭職歸裏,在家鄉創建先祠,給子弟講學。
後再次入京,補遷安縣知縣,縣城外為灤水,以往木筏過境,按十分之一抽稅,張鑒獨自隻抽二十分之一。他廉潔奉公,施惠百姓,教育士子,嚴懲奸佞,政績遠在諸縣之上,被薦為台諫。未及赴京,即應山西巡撫呂坤、文淵閣大學士王錫賞識並奏請,出任岢嵐州知州。他單車赴任,到任第一件事,就是通過調查,報請免除了十一種額外賦役,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第二年,他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祿購買耕牛,並召集逃亡百姓返回故土,當年回到本地的百姓達850戶。州城內的用水,以前全靠東門外的河水,而每當敵軍進犯,城門關閉,百姓常被渴死,他召集石匠在城內打井,從此城中不再缺水;州城內用的煤炭,以前都是從200裏外運來,他經過親自勘查,在附近找到了礦點,令窯戶就地開采,從此城中不再缺煤;州城內的陶瓷,以前都購自800裏外的興唐橋。他認為既已有了煤炭,就可以自己燒製,於是親自尋找到了陶土,令窯工就地燒製陶瓷器皿,不隻滿足了本州需要,還出售到了外地;州境的百姓不會織布,他購置了織布機,請來男女教師免費教習,不到三年,州內自織的布夠穿而外,還可以轉售充作賦稅。於是,荒僻貧困的岢嵐州煥然變色。
督禦史魏允貞令全省府、州、縣官會集都台,表彰張鑒為全省循良官吏第一名,親手斟酒三杯表示崇敬。第二年,升任大同府同知,督偏頭關千戶所軍餉。遇上饑荒年份,經他精心調劑,軍餉亦可不缺。任職6年中,為國家節省費用超過2萬貫,他還昭雪了營將陳某被誣之冤,折服了收稅宦官孫朝的囂張氣焰。在此期間,他利用政務之餘,創製了各色戰車、護城懸樓、翻車、易弩等作戰器械,受到了總督蕭大亨的讚賞,被下令部署在沿邊的關隘城池。
後來,張鑒因勞累和患病,決意告歸,朝廷依其功績,調任其為河東鹽運使,當時身邊隻有幾十兩銀子,服藥之外,終日與親朋故舊和門人講論性命之學。後在任上去世,葬於今嵯峨山東麓,終年60歲,一代名臣、吏部尚書孫丕揚親來悼念,並為他立諡號“貞惠”。
張鑒好學深思,詩、詞、古文皆成家,然其造詣最深的是洛、閩之學,他認為“聖學關鍵要在此心不欺”,主張從行事做起,問心無愧,反對“徒事語言”,故平生不多著述。在任上潔己慎獨,關心民命,五任之中,平反杜九子、李衝霄等冤案計47宗,有些連封疆大吏都猶豫不決、不敢去做的事,張鑒都屏棄私念,斷然行之,故官雖不逾五品,而功績卻甚為時人所稱。著有《天問詞》、《八陣推衍圖》、《六壬新解》、《哀思賦》、《詩文雜集》。
張鑒,隨叔父在甘州衛讀書,取為甘州衛學第一名,其文章雅正而湛有哲理,受到督學耿楚侗賞識,在戴中丞署內坐館講學,此後精研《易經》,著有《易傳發蒙說略》行世。以恩貢赴國子監讀書,國子監助教郭郛命其子郭九裏、郭九有從其受業,後來回到陝西,在耀州喬因阜家教門館講學授業。他的外甥明朝著名科學家、機械學家王徵人,就是他的出名弟子之一,期間有機會盡讀了小丘山房藏書,著有《曆代事實》、《荒歌》行世。
張鑒的才學受到了明政府的重視,赴吏部應選,授趙城縣知縣。不久因父親去世,辭職守孝,孝滿,補定興縣知縣,剛過一年,又連逢祖母及母親李氏去世,辭職歸裏,在家鄉創建先祠,給子弟講學。
後再次入京,補遷安縣知縣,縣城外為灤水,以往木筏過境,按十分之一抽稅,張鑒獨自隻抽二十分之一。他廉潔奉公,施惠百姓,教育士子,嚴懲奸佞,政績遠在諸縣之上,被薦為台諫。未及赴京,即應山西巡撫呂坤、文淵閣大學士王錫賞識並奏請,出任岢嵐州知州。他單車赴任,到任第一件事,就是通過調查,報請免除了十一種額外賦役,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第二年,他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祿購買耕牛,並召集逃亡百姓返回故土,當年回到本地的百姓達850戶。州城內的用水,以前全靠東門外的河水,而每當敵軍進犯,城門關閉,百姓常被渴死,他召集石匠在城內打井,從此城中不再缺水;州城內用的煤炭,以前都是從200裏外運來,他經過親自勘查,在附近找到了礦點,令窯戶就地開采,從此城中不再缺煤;州城內的陶瓷,以前都購自800裏外的興唐橋。他認為既已有了煤炭,就可以自己燒製,於是親自尋找到了陶土,令窯工就地燒製陶瓷器皿,不隻滿足了本州需要,還出售到了外地;州境的百姓不會織布,他購置了織布機,請來男女教師免費教習,不到三年,州內自織的布夠穿而外,還可以轉售充作賦稅。於是,荒僻貧困的岢嵐州煥然變色。
督禦史魏允貞令全省府、州、縣官會集都台,表彰張鑒為全省循良官吏第一名,親手斟酒三杯表示崇敬。第二年,升任大同府同知,督偏頭關千戶所軍餉。遇上饑荒年份,經他精心調劑,軍餉亦可不缺。任職6年中,為國家節省費用超過2萬貫,他還昭雪了營將陳某被誣之冤,折服了收稅宦官孫朝的囂張氣焰。在此期間,他利用政務之餘,創製了各色戰車、護城懸樓、翻車、易弩等作戰器械,受到了總督蕭大亨的讚賞,被下令部署在沿邊的關隘城池。
後來,張鑒因勞累和患病,決意告歸,朝廷依其功績,調任其為河東鹽運使,當時身邊隻有幾十兩銀子,服藥之外,終日與親朋故舊和門人講論性命之學。後在任上去世,葬於今嵯峨山東麓,終年60歲,一代名臣、吏部尚書孫丕揚親來悼念,並為他立諡號“貞惠”。
張鑒好學深思,詩、詞、古文皆成家,然其造詣最深的是洛、閩之學,他認為“聖學關鍵要在此心不欺”,主張從行事做起,問心無愧,反對“徒事語言”,故平生不多著述。在任上潔己慎獨,關心民命,五任之中,平反杜九子、李衝霄等冤案計47宗,有些連封疆大吏都猶豫不決、不敢去做的事,張鑒都屏棄私念,斷然行之,故官雖不逾五品,而功績卻甚為時人所稱。著有《天問詞》、《八陣推衍圖》、《六壬新解》、《哀思賦》、《詩文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