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韓信在“濰水之戰”擊敗了龍且和周蘭。龍且被殺,周蘭被擒,遠在廣武山上的項羽為之震驚!劉邦則拍手稱快。


    隨同龍且一起作戰的齊王田廣一看大事不妙,“三十六計走為上”,帶上一隊人馬棄高密直奔博陽而去。


    田廣很務實,打不過就跑。齊軍一看當領導的都跑了,咱們傻不拉嘰為他守城幹嘛!紛紛放下武器投降了漢軍。


    田廣奔向博陽(今泰安)是齊丞相田橫占據的地方。


    田廣策馬狂奔,一邊回頭張望,生怕韓信攆上來。


    “上天保佑,韓信千萬別來!”田廣心中不停的禱告。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剛跑出十裏地,田廣就被韓信手下的鐵騎追上押了回來。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時候也就不講什麽君王麵子了!”田廣跪在韓信麵前,祈求放他一馬。


    “韓將軍,咱們遠日無怨近日無仇,你就當我是個屁——放了吧,你舒服我也舒服!”還別說,齊王真會逗哏。


    “齊王,忘了你是怎樣烹殺酈食其的?要不你也嚐嚐油鍋的滋味?”不知什麽原因,韓信最近幾個晚上總夢到酈食其,不由自主提起了酈食其。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韓信做了對不起酈食其的事,心中自責才夜有所夢。”


    韓信害怕酈食其晚上再來騷擾,不顧齊王的哀求,扔到油鍋裏把他炸了,算是為酈食其報了仇。


    隨後韓信讓和尚誦經三日,送走了酈食其的魂魄,此後韓信再沒夢到“大忽悠”。


    韓信從高密率軍進入齊國都城臨淄前,分派灌嬰帶一隊人馬進攻博陽,曹參帶一隊人馬攻打膠東,他倆誰先完成任務誰有賞。


    話說占據博陽的齊國丞相田橫,聞聽齊王被韓信炸成了油餅,落了幾滴眼淚。


    為了收羅齊王的殘兵敗將,田橫豎起大旗,自立為齊王,以田光為相,加強守備,準備迎戰漢軍。


    毋庸置疑,田橫是個狠人,別看田氏兄弟都是“”黑社會”分子。但是相比灌嬰還差點。


    灌嬰是劉邦手下三大將之一,另兩位是周勃和樊噲。


    灌嬰,睢陽縣人,漢初的睢陽,就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這個地方。


    沒跟隨劉邦鬧革命前,灌嬰是個安分守己的生意人,以販賣絲綢為生,即便這樣的生意人,在暴秦統治下都無法生存。跟隨劉邦造反後,逐漸以驍勇善戰而聞名。


    田橫率軍迎戰灌嬰。


    在西漢初年,敵我雙方較量不是兵對兵、將對將,像電影電視劇三國那樣,雙方將領打上幾百個回合。


    漢初不是這樣的,多數戰鬥是大家一起上相互纏鬥。你見過打群架的嗎?兩者差不多。


    一交手田橫算是明白了,“我不是灌嬰的對手!”


    老祖宗說的好,“打不過就跑”,田橫心想我又不是頭一次跑路。這回田橫玩了一個花招,他讓同族兄弟田吸斷後。


    這分明是讓田吸拖住灌嬰,也可以說是讓田吸當替死鬼。


    結果灌嬰一刀劈死了田吸,田橫借機向東南方向逃竄。


    田橫逃亡梁地,投奔魏相彭越去了。


    說回曹參。


    曹參奉命帶一路人馬攻打膠東,膠東是指現在的青島、威海、煙台等地,都城即墨。


    即墨守城大將田既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曹參的軍隊團團包圍。漢軍幾次攻城均失敗。曹參下令困守即墨。


    意思是我們攻不下城池,耗也要耗死你們。田既為了讓城中百姓有條活路,無奈選擇了投降。


    在韓信安排指揮下,各路人馬歸來報捷。


    公元前203年十二月,齊國滅!


    ……


    韓信誌得意滿站在城頭,俯瞰全城,突然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是啊!有哪位將軍能在兩年時間內消滅了五個國家?


    “平魏國,滅代、趙兩國,接著說服燕國投降,最後一鼓作氣滅掉齊國。”韓信幹的這些驚天大事,如行雲流水般舉重若輕。


    韓信擅長大兵團作戰,被後人譽為“兵仙”,其功績卓著,彪炳史冊,至今無人能及!


    您想一想,韓信從最初一個流落街頭乞討之人,經過短時間奮鬥,逆襲成了世人矚目的戰神,他是不是要追求相應的配置呢?如此才能凸顯出牛叉身份!


    比如戲子和生意人出名或掙到了錢!第一時間都是換坐騎。不是換勞斯萊斯就是換掉糟糠之妻,就連老農民多收了三五鬥都想找個相好的。


    麵對榮譽和功勳,韓信是人不是神,他也有想法,也可稱其為他的夢想,那就是裂土封王。


    韓信心想:在我攻滅的五個國家中,齊國最強大,土地麵積數它遼闊。


    想那周武王分封時,為感謝丞相薑子牙鞠躬盡瘁的輔佐,他把齊地封給子牙,後來齊國也叫“薑齊”或“呂齊”。


    我韓信輔佐漢王不輸薑子牙輔佐周武王,我也應該享受薑尚這樣的封賞。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韓信長歎一聲,心中道:“誰知不開眼的漢王一直沒有封賞的意思,之前不是多次要封諸侯嗎?現在該封卻不封了。急死人也!”


    “既然漢王不封我,我討封,委婉地討封。”韓信主意已定。


    他提起筆,“刷刷刷”給劉邦寫了一封信。


    信的大致意思是:“漢王,齊國被我滅了,國不能一日無主,不如讓我當假齊王。


    這樣一來,項羽就不敢覬覦齊國,再說沒有君王管理,齊國南邊靠近項羽都城,萬一投降項羽可就麻煩了!”


    韓信封好信口,命手下飛馬快遞給劉邦。


    韓信的信就送到了劉邦手上,展開一看,是韓信請封假齊王。


    當時劉邦火冒三丈,心說老子在滎陽和項羽對峙,你韓信滅齊後,商定好的共擊項羽,如今你待在臨淄按兵不動,把共擊項羽的計劃拋諸腦後,現在還有臉討封齊王。


    劉邦越想越氣,氣得把信拍在書案上。


    張良瞄了一眼那封信,立刻明白了什麽事。偷偷用腳踢了劉邦一下,然後向劉邦擠擠眼,附耳低語道:“此時不可惹煩韓信,正是用他出力時。”


    劉邦猛然醒悟,看到韓信派來的信使還站在門口處,他的大腦高速運轉著,cpu計算著彌補方案。


    突然劉邦話風一轉,說道:“要封就封真齊王,封什麽假齊王!男子大丈夫應該有魄力和雄心壯誌。”


    劉邦為了防止自己發火的動作傳到韓信耳中,十分機智把這句話變成了另一種意思。表明自己誠心誠意封韓信為齊王。


    劉邦心中暗罵韓信:“別他娘的試探我,我也會演戲。老子還需要你打項羽,過後咱再算總賬!”


    為了讓韓信盡快出兵攻打項羽,劉邦命張良把齊國大印送到臨淄韓信手上。


    劉邦讓張良親自出馬有雙層意思,一是顯示劉邦對加封韓信為齊王的重視,二是讓張良催促韓信按原來計劃進行——共擊項羽。


    不怪劉邦生氣,劉邦在成皋養箭傷剛痊愈,前幾天邀請韓信共同進攻項羽,韓信滅齊過去了一個月仍沒動靜,這不得不令劉邦擔憂。


    正在劉邦著急上火時,韓信不看眉眼高低,請封齊王的信送到了劉邦手上,於是出現了劉邦真實發火,虛情假意封齊王一幕。


    縱觀曆史,韓信打仗水平無可挑剔,但是政治水平不敢恭維。


    不管怎樣吧?劉邦封了韓信,,張良也送去了大印,韓信也很滿意了,下一步該出兵攻擊項羽了吧?


    就在這時,韓信手下衛兵通報:“元帥,外麵有一個自稱武涉的人求見。”


    “他來幹什麽了?武涉是項羽的幕僚,莫非是項羽派來的說客?”


    韓信心頭一震,“我何不聽聽武涉說些什麽?”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