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武涉求見韓信。
“哪股香風把武先生吹來了?有失遠迎,失敬失敬,萬望恕罪。”
韓信和武涉一見麵就寒暄了起來。
武涉是項羽手下的謀士,今江蘇省淮安盱眙縣人。
武涉和韓信並沒多大的交情,當初韓信投奔項羽時見過武涉。
不過那時韓信還是無名之輩,像武涉這些在項羽身邊的謀士,根本沒注意到韓信的存在。
如今武涉主動找上門來,能有什麽事呢?
韓信心想:“這家夥肯定當說客來了,除了說服我背叛劉邦還能有其他什麽事?”
韓信沒猜錯,武涉也沒遮遮掩掩,直接了當說是奉霸王之命來說服韓信。
武涉說:“韓將軍,你跟著劉邦混以後沒有好日子過,你看看劉邦是個什麽東西?
楚霸王要是不憐憫劉邦,他家早被滅門了。
項王仁慈之心,換來的卻是劉邦瘋狂反撲,這種人沒有感恩之心。
假如劉邦得勝,有句話叫做臥榻之側豈能他人酣睡?將軍想一想,劉邦能放過你嗎?
韓信微微一笑道:“先生可能不知道我投奔項羽的經曆,我在項羽身邊多年,他根本沒正麵看我一眼,最後連個排長都沒混上。”
“武先生,還是別說項羽了,他聽過誰的話,我的計策他不用,對我的能力視而不見,因此我才背楚投漢的。”
韓信說的確是實話,當初韓信投奔了項羽,是項羽無識人之能,韓信明珠暗投白白耽誤了幾年光景。
萬般無奈之下,韓信轉投了劉邦。經過蕭何的推薦,劉邦拜韓信為元帥。
此時韓信滿懷感激道:“當時漢王不知道我能力有多大,但是他相信蕭何的眼光。
在我沒有戰績可參考情況下,漢王管我吃穿用度,放手讓我統領三軍,其信任和恩惠讓我永世難忘!”
韓信的原話是:“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向利背義乎?”
翻譯過來就是漢王待我不薄,他的華麗衣服先讓我先穿,他的美食讓我先品嚐,車子讓我隨便坐。
我常聽人說,讓你坐車的人,你要和人家共患難,穿人家的衣服,你要為人家排憂解難。
吃人家的美食,你要為人家擋槍西。
也就是說人家對你好,你要百倍報答人家,漢王對我這麽好,我能見利忘義嗎?
還別說,韓信是個知道感恩的男人,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君子。
韓信一番肺腑之言讓武涉沒法接話茬。
武涉一看挑撥離間這招不好使,讓韓信保持中立也行。
武涉不甘失敗,繼續做韓信的思想工作。
“將軍,如今天下大勢我算看明白了,將軍幫劉邦,劉邦勝。
將軍幫項羽,項羽勝。將軍保持中立誰也不幫,天下將三分,三分天下,將軍有其一。”
說完這些話,武涉望著韓信,意思是說保持中立誰也不幫是您最好的選擇,良心過得去,利益最大化。
對於保持中立,韓信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拒絕了武涉。
到了這種程度,武涉再說無益,隻好起身告辭而去。
那麽說了,韓信真的沒動心嗎?武涉說的這些話沒起任何作用嗎?
當然不是,韓信還沒想出萬全之策,另外武涉是項羽的謀士,有些話不可信。
另外人心隔肚皮。誰能保證武涉不把韓信要投靠項羽的話傳給劉邦呢?
韓信對武涉有所防備,肯定不會敞開心扉說出自己想保持中立這種話。
誰也別指責誰不夠忠誠,老人常說,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還是那句話,韓信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貪欲,是人就有踢開老大當老大的想法。
之所以韓信不背叛劉邦,是時機不到,當致命誘惑降臨時,韓信最終……
送走了武涉,韓信端起茶杯呷(xia)了一口茶水。
這時韓信的謀士蒯通從屋裏走了出來。
書中暗表,韓信與武涉的對話都被蒯通聽得一清二楚。
蒯通心說,武涉是項羽的謀士,說服韓信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
武涉做不到保持中立的觀點。也許我能說服韓信三分天下,蒯通決定試一試。
前麵我曾提到蒯通是西漢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差點把漢初變成三國。
說的就是他說服韓信保持中立這件事。
蒯通開始了表演,他和武涉單刀直入的對話方式有所不同,蒯通善於拐彎抹角達到目的。
蒯通道:“將軍,我有機密事要稟報。”韓信屏退左右下人。
蒯通還是不放心,韓信隻好領著蒯通到密室一談。
講真蒯通不能不防,他要勸韓信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這無疑是背叛劉邦自立門戶。
有道是“隔牆有耳”,蒯通一會說的話都是掉腦袋的話,不能不加倍小心。
“先生,在這裏說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以暢所欲言了!”韓信道。
蒯通幹咳了一聲,道:“將軍,以前我可是識人觀相的高人。”
“倒是聽說過,今天閑來無事,不妨給我相一相麵,預測一下我的未來?”韓信突然來了興致,韓信想聽一聽蒯通對他未來的分析。
蒯通從韓信與武涉對話時的眼神,解讀出韓信有自立的念頭,於是道:“從麵相來看,將軍位不過封侯。”
“等等,先生別忘了我是齊王。”韓信反駁道。
蒯通微微一笑道:“將軍莫急,你的齊王不會保留太久,早晚會被取消,能否保住侯爵都很危險。”
韓信聽罷驚詫不已。
蒯通話風一轉道:“將軍麵相一般,但背相貴不可言。”
韓信道:“這話怎講?”
蒯徹道:依我看來,將軍背有“麵南背北”之相。
什麽叫“麵南背北”之相呢?就是將來能當皇帝。
蒯通真敢忽悠,說這話可是殺頭“大逆不道”之罪。
韓信聽罷又驚又喜,很快擺手不讓蒯通繼續往深裏聊。
蒯通很執著,接著說:“現在情況是,項羽拉攏您,漢王忌憚您,將軍實力不輸劉項,但是靠向誰將來都容不下您。
將軍不要忘了功高蓋主這句話。蒯通步步緊逼。
有人可能會問,蒯通為何極力鼓動韓信自立門戶呢?從蒯通個人角度來說,韓信稱帝,將來蒯通就是相國,如果韓信在劉邦手下為王,蒯通始終是一個謀士。
請記住,無利不起早這句話。
“誰也容不下我,奈何?”韓信急問。
“為今之計自立門戶為上策,與劉項三分天下,將軍裂土為皇。”
注意!蒯通說的是三分天下為皇帝,意思是讓韓信保持中立,牽製劉項,維持平衡局麵乘機麵南背北。
蒯通意思是劉、項、韓誰也別想吃掉誰,三角形最穩定。
前麵在介紹蒯通的時候,我就說,如果韓信聽從蒯通的話,東漢三國模式將提前400年形成。
可惜韓信沒有曹劉孫的雄才大略,不知道利用局勢謀取霸業。
韓信與劉邦講義氣,無異與虎謀皮。
韓信感念劉邦知遇之恩,始終不肯背叛劉邦。
劉邦的小恩小惠和利用,使韓信一葉障目,他看不到得天下的好處遠大於劉邦的衣食和車子。
最終蒯通無法說服韓信。
“話已經說出去了,目的卻沒達到。”蒯通害怕韓信告發,佯裝瘋癲跑到別處當巫師去了。
蒯通離開後,韓信把自己關在密室裏,思想激烈鬥爭,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韓信最終放棄了“”自立為皇”。
韓信雖然沒有背叛劉邦,但也沒有帶兵進駐滎陽與劉邦共擊項羽,場麵變得很尷尬!
“哪股香風把武先生吹來了?有失遠迎,失敬失敬,萬望恕罪。”
韓信和武涉一見麵就寒暄了起來。
武涉是項羽手下的謀士,今江蘇省淮安盱眙縣人。
武涉和韓信並沒多大的交情,當初韓信投奔項羽時見過武涉。
不過那時韓信還是無名之輩,像武涉這些在項羽身邊的謀士,根本沒注意到韓信的存在。
如今武涉主動找上門來,能有什麽事呢?
韓信心想:“這家夥肯定當說客來了,除了說服我背叛劉邦還能有其他什麽事?”
韓信沒猜錯,武涉也沒遮遮掩掩,直接了當說是奉霸王之命來說服韓信。
武涉說:“韓將軍,你跟著劉邦混以後沒有好日子過,你看看劉邦是個什麽東西?
楚霸王要是不憐憫劉邦,他家早被滅門了。
項王仁慈之心,換來的卻是劉邦瘋狂反撲,這種人沒有感恩之心。
假如劉邦得勝,有句話叫做臥榻之側豈能他人酣睡?將軍想一想,劉邦能放過你嗎?
韓信微微一笑道:“先生可能不知道我投奔項羽的經曆,我在項羽身邊多年,他根本沒正麵看我一眼,最後連個排長都沒混上。”
“武先生,還是別說項羽了,他聽過誰的話,我的計策他不用,對我的能力視而不見,因此我才背楚投漢的。”
韓信說的確是實話,當初韓信投奔了項羽,是項羽無識人之能,韓信明珠暗投白白耽誤了幾年光景。
萬般無奈之下,韓信轉投了劉邦。經過蕭何的推薦,劉邦拜韓信為元帥。
此時韓信滿懷感激道:“當時漢王不知道我能力有多大,但是他相信蕭何的眼光。
在我沒有戰績可參考情況下,漢王管我吃穿用度,放手讓我統領三軍,其信任和恩惠讓我永世難忘!”
韓信的原話是:“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向利背義乎?”
翻譯過來就是漢王待我不薄,他的華麗衣服先讓我先穿,他的美食讓我先品嚐,車子讓我隨便坐。
我常聽人說,讓你坐車的人,你要和人家共患難,穿人家的衣服,你要為人家排憂解難。
吃人家的美食,你要為人家擋槍西。
也就是說人家對你好,你要百倍報答人家,漢王對我這麽好,我能見利忘義嗎?
還別說,韓信是個知道感恩的男人,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君子。
韓信一番肺腑之言讓武涉沒法接話茬。
武涉一看挑撥離間這招不好使,讓韓信保持中立也行。
武涉不甘失敗,繼續做韓信的思想工作。
“將軍,如今天下大勢我算看明白了,將軍幫劉邦,劉邦勝。
將軍幫項羽,項羽勝。將軍保持中立誰也不幫,天下將三分,三分天下,將軍有其一。”
說完這些話,武涉望著韓信,意思是說保持中立誰也不幫是您最好的選擇,良心過得去,利益最大化。
對於保持中立,韓信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拒絕了武涉。
到了這種程度,武涉再說無益,隻好起身告辭而去。
那麽說了,韓信真的沒動心嗎?武涉說的這些話沒起任何作用嗎?
當然不是,韓信還沒想出萬全之策,另外武涉是項羽的謀士,有些話不可信。
另外人心隔肚皮。誰能保證武涉不把韓信要投靠項羽的話傳給劉邦呢?
韓信對武涉有所防備,肯定不會敞開心扉說出自己想保持中立這種話。
誰也別指責誰不夠忠誠,老人常說,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還是那句話,韓信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貪欲,是人就有踢開老大當老大的想法。
之所以韓信不背叛劉邦,是時機不到,當致命誘惑降臨時,韓信最終……
送走了武涉,韓信端起茶杯呷(xia)了一口茶水。
這時韓信的謀士蒯通從屋裏走了出來。
書中暗表,韓信與武涉的對話都被蒯通聽得一清二楚。
蒯通心說,武涉是項羽的謀士,說服韓信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
武涉做不到保持中立的觀點。也許我能說服韓信三分天下,蒯通決定試一試。
前麵我曾提到蒯通是西漢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差點把漢初變成三國。
說的就是他說服韓信保持中立這件事。
蒯通開始了表演,他和武涉單刀直入的對話方式有所不同,蒯通善於拐彎抹角達到目的。
蒯通道:“將軍,我有機密事要稟報。”韓信屏退左右下人。
蒯通還是不放心,韓信隻好領著蒯通到密室一談。
講真蒯通不能不防,他要勸韓信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這無疑是背叛劉邦自立門戶。
有道是“隔牆有耳”,蒯通一會說的話都是掉腦袋的話,不能不加倍小心。
“先生,在這裏說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以暢所欲言了!”韓信道。
蒯通幹咳了一聲,道:“將軍,以前我可是識人觀相的高人。”
“倒是聽說過,今天閑來無事,不妨給我相一相麵,預測一下我的未來?”韓信突然來了興致,韓信想聽一聽蒯通對他未來的分析。
蒯通從韓信與武涉對話時的眼神,解讀出韓信有自立的念頭,於是道:“從麵相來看,將軍位不過封侯。”
“等等,先生別忘了我是齊王。”韓信反駁道。
蒯通微微一笑道:“將軍莫急,你的齊王不會保留太久,早晚會被取消,能否保住侯爵都很危險。”
韓信聽罷驚詫不已。
蒯通話風一轉道:“將軍麵相一般,但背相貴不可言。”
韓信道:“這話怎講?”
蒯徹道:依我看來,將軍背有“麵南背北”之相。
什麽叫“麵南背北”之相呢?就是將來能當皇帝。
蒯通真敢忽悠,說這話可是殺頭“大逆不道”之罪。
韓信聽罷又驚又喜,很快擺手不讓蒯通繼續往深裏聊。
蒯通很執著,接著說:“現在情況是,項羽拉攏您,漢王忌憚您,將軍實力不輸劉項,但是靠向誰將來都容不下您。
將軍不要忘了功高蓋主這句話。蒯通步步緊逼。
有人可能會問,蒯通為何極力鼓動韓信自立門戶呢?從蒯通個人角度來說,韓信稱帝,將來蒯通就是相國,如果韓信在劉邦手下為王,蒯通始終是一個謀士。
請記住,無利不起早這句話。
“誰也容不下我,奈何?”韓信急問。
“為今之計自立門戶為上策,與劉項三分天下,將軍裂土為皇。”
注意!蒯通說的是三分天下為皇帝,意思是讓韓信保持中立,牽製劉項,維持平衡局麵乘機麵南背北。
蒯通意思是劉、項、韓誰也別想吃掉誰,三角形最穩定。
前麵在介紹蒯通的時候,我就說,如果韓信聽從蒯通的話,東漢三國模式將提前400年形成。
可惜韓信沒有曹劉孫的雄才大略,不知道利用局勢謀取霸業。
韓信與劉邦講義氣,無異與虎謀皮。
韓信感念劉邦知遇之恩,始終不肯背叛劉邦。
劉邦的小恩小惠和利用,使韓信一葉障目,他看不到得天下的好處遠大於劉邦的衣食和車子。
最終蒯通無法說服韓信。
“話已經說出去了,目的卻沒達到。”蒯通害怕韓信告發,佯裝瘋癲跑到別處當巫師去了。
蒯通離開後,韓信把自己關在密室裏,思想激烈鬥爭,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韓信最終放棄了“”自立為皇”。
韓信雖然沒有背叛劉邦,但也沒有帶兵進駐滎陽與劉邦共擊項羽,場麵變得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