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居小看了劉恒,他以為匈奴進犯,長安空虛是造反的好時機。
錯了!劉恒仁慈寬厚不假,但是不傻也不缺智謀。
他怎麽能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裏呢?
在匈奴右賢王進犯大漢時,劉恒在去太原督戰前,已經安排好讓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
劉恒把漢軍分成兩支,一隊由丞相灌嬰統領,一支由大將軍柴武統領,他自己坐鎮太原負責調動。
分成兩隊就是為了應對京城突發事件。
所以說有備才能無患。
濟北王造反的消息傳到了劉恒耳中,差點把劉恒氣樂。
“奶奶滴!一筆寫不出兩個劉來,這不是窩裏反嗎?”
劉恒傳旨讓灌嬰統領10萬人馬去迎戰匈奴軍隊。
柴武則率領十萬兵馬,火速返回迎戰劉興居。
此時劉興居在謀士的攛掇下兵發滎陽。
他要效仿爺爺劉邦的做法,據守滎陽,占據敖倉。
當年楚漢戰爭時,劉邦聽從酈食其和張良的話,占領了這兩個地方,憑天時地利擊敗了項羽。
如今劉興居也想重走爺爺走過的路,一旦成功也想過過當皇帝的癮!
有道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今非昔比,柴武率軍先他一步到達了滎陽,然後和滎陽守軍一起加固城池。
漢軍以逸待勞等待叛軍的到來。
與此同時,文帝發布昭令:
“凡是跟隨劉興居造反的人,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現在停止作亂既往不咎,是官員的不受懲罰,官居原位……”
劉恒這一招果然厲害,直接瓦解了劉興居內部勢力。
剛開始跟著劉興居造反的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他說劉恒忘恩負義,大家一起推翻劉恒的統治……
隨著事情的明朗,跟隨劉興居造反的人後悔走錯了一步,
如今皇上給這些人留了後路,劉興居的造反人數一下子減少了一半~~~
柴武和滎陽郡守組織兵力開始反擊,劉興居扛不住往回撤兵。
有句話叫做“兵敗如山倒”,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嗓子:皇上和灌嬰大隊人馬趕了過來。
這更增加了叛軍的恐慌。
原來這是柴武實施的計謀,派士兵混進叛軍裏麵,趁機製造混亂。
叛軍不明就裏,驚慌失措造成了更大的混亂,柴武看準時機,率軍一路掩殺,叛軍大敗而逃。
劉興居帶著十幾名手下玩命奔逃,柴武緊追不舍,在一處斷橋前,
劉興居的手下被漢軍斬殺,其坐騎被柴武一箭射趴下。
劉興居直接被甩出兩丈多遠,還沒豐他爬起身,就被柴武的大刀砍為了兩段。
劉興居謀反被徹底平定。
此時皇上和灌嬰也凱旋回了朝。
文帝赦免及時懸崖勒馬的官員,將濟北國收歸漢朝中央,設置為郡。
劉興居的子孫被廢為庶民。
濟北王造反並沒掀起多大的浪花,一切歸於平靜。
通過這次平叛,文帝開始審視諸侯王割據稱雄這件事。
……
漢文帝四年六月,山東臨淄出了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
齊國有一個叫淳於意的官員被人誣陷被逮捕。
由於案件重大,監獄士卒要把他押送到長安處置。
淳於意有五個女兒,人稱五朵金花。
此時淳於意很傷悲說道:
“都說蕎麥不當糧,女兒不當秧,這話一點不假,家裏沒有男丁,有點急事誰來幫我呢?”
“爹爹,沒有兒子,你有女兒在,誰說女孩不如男孩?女兒願隨父去長安見皇上。”
說這話的是淳於意的小女兒,隻有10歲的緹縈。
淳於意苦笑一聲,不讓女兒跟著去長安。
淳於意被關進了囚車,緹縈就在後麵跟著囚車,一路跋涉走到了長安。
乖乖,10歲的小女孩,從齊國山東臨淄,一直步行到了長安,
押解淳於意的士卒驚奇不已,這女孩有多大的毅力啊!
別人家十歲的女孩還在媽媽懷裏撒嬌呢!
到了長安,緹縈花錢讓狀師寫了一份狀子,拿著狀子去見皇上。
文帝聽說女孩徒步走到的長安,十分驚奇,女孩年紀不大,竟有如此毅力和膽識!
“朕要見識一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孩。”
緹縈從沒有來到過這麽豪華城市,更沒進入過皇宮,更別提見到皇上了。
一般的老百姓,邁入皇宮的門雙腿就軟了。
緹縈顧不得想這麽多,他一心要救父親。
當她聽到狀師說父親有可能受到斷腿之刑時,她無法接受。
她要救父親,要父親是個健全的人。父親為官閑暇之餘,為周圍老百姓免費看病,
無意間得罪了哪些黑心醫生,終究遭到了這些人的陷害。
緹縈手捧狀紙跪在未央宮中央。
“下麵跪的可是緹縈?”文帝故意問道。
“正是小女”
“你有什麽冤屈要訴?”
未曾開口,緹縈流下了眼淚:
“皇上,我父親是冤枉的,被人陷害。
如果皇上不開恩,小女願托身為奴,以替代對父親的懲罰!”
緹縈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繼續說道:
“皇上,全國有多少人受到肉刑,人斷腿斷胳膊再不能複原,哪怕以後改過自新也是殘廢,難道一時犯錯要終身受罪嗎?”
緹縈說的沒錯,除了十惡不赦之徒承受刀剮之刑,一時衝動犯錯的人,應該給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
文帝深受觸動,想想也是,漢承秦製,秦始皇製定的刑罰特別沒人性,十分嚴苛,早就應該改一改了。
文帝了解到淳於意是被誣陷的,加上佩服緹縈救父的勇敢,當場命廷尉廢除肉刑,取而代之的是勞動改造和輕微的處罰。
文帝感慨道:“緹縈救父值得表揚,小女孩促進了法律的健全和完善。”
隨後文帝下詔淳於意無罪釋放,官複原職,並派車把父女二人送回了齊國。
此後“緹縈救父”的故事流傳了下來。
……
漢文帝四年八月,丞相灌嬰去世,其子灌阿承襲了穎陰侯爵位。
禦史大夫張蒼升遷繼任丞相,接替禦史大夫一職的是申屠嘉。
先介紹一下張蒼:
張蒼,陽武人,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東南人。
張蒼最初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禦史,後來犯了錯,為逃避懲罰,張蒼連夜逃回了老家。
恰好這年劉邦反秦,張蒼就加入了起義軍。
有句話叫做“人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誰知倒黴事總是讓他趕上了。
在一次戰鬥中,張蒼又犯了錯,然後被劉邦捆起來押解到了刑場。
就在開刀問斬時,監斬官王陵一看,張蒼光著脊梁露著細皮嫩肉的大肚子,和女人皮膚一樣光滑。
王陵感到奇怪,覺得一個大老爺們有這樣的皮膚肯定不是平常人。
於是請求劉邦放過張蒼。
劉邦心說,多殺一個,少殺一個無所謂,於是就給了王陵一個麵子。
就這樣張蒼死裏逃生,救命之恩不言謝,此後他把王陵當父親一樣對待。
張蒼跟著王陵、劉邦南征北戰立下了戰功,後被劉邦封為了北平侯,
鏟除諸呂時,張蒼協助周勃出力頗多,加上擁立文帝有功,這不文帝升遷他為禦史大夫。
張蒼是憑政績一點點做到的丞相,他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官員。
錯了!劉恒仁慈寬厚不假,但是不傻也不缺智謀。
他怎麽能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裏呢?
在匈奴右賢王進犯大漢時,劉恒在去太原督戰前,已經安排好讓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
劉恒把漢軍分成兩支,一隊由丞相灌嬰統領,一支由大將軍柴武統領,他自己坐鎮太原負責調動。
分成兩隊就是為了應對京城突發事件。
所以說有備才能無患。
濟北王造反的消息傳到了劉恒耳中,差點把劉恒氣樂。
“奶奶滴!一筆寫不出兩個劉來,這不是窩裏反嗎?”
劉恒傳旨讓灌嬰統領10萬人馬去迎戰匈奴軍隊。
柴武則率領十萬兵馬,火速返回迎戰劉興居。
此時劉興居在謀士的攛掇下兵發滎陽。
他要效仿爺爺劉邦的做法,據守滎陽,占據敖倉。
當年楚漢戰爭時,劉邦聽從酈食其和張良的話,占領了這兩個地方,憑天時地利擊敗了項羽。
如今劉興居也想重走爺爺走過的路,一旦成功也想過過當皇帝的癮!
有道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今非昔比,柴武率軍先他一步到達了滎陽,然後和滎陽守軍一起加固城池。
漢軍以逸待勞等待叛軍的到來。
與此同時,文帝發布昭令:
“凡是跟隨劉興居造反的人,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現在停止作亂既往不咎,是官員的不受懲罰,官居原位……”
劉恒這一招果然厲害,直接瓦解了劉興居內部勢力。
剛開始跟著劉興居造反的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他說劉恒忘恩負義,大家一起推翻劉恒的統治……
隨著事情的明朗,跟隨劉興居造反的人後悔走錯了一步,
如今皇上給這些人留了後路,劉興居的造反人數一下子減少了一半~~~
柴武和滎陽郡守組織兵力開始反擊,劉興居扛不住往回撤兵。
有句話叫做“兵敗如山倒”,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嗓子:皇上和灌嬰大隊人馬趕了過來。
這更增加了叛軍的恐慌。
原來這是柴武實施的計謀,派士兵混進叛軍裏麵,趁機製造混亂。
叛軍不明就裏,驚慌失措造成了更大的混亂,柴武看準時機,率軍一路掩殺,叛軍大敗而逃。
劉興居帶著十幾名手下玩命奔逃,柴武緊追不舍,在一處斷橋前,
劉興居的手下被漢軍斬殺,其坐騎被柴武一箭射趴下。
劉興居直接被甩出兩丈多遠,還沒豐他爬起身,就被柴武的大刀砍為了兩段。
劉興居謀反被徹底平定。
此時皇上和灌嬰也凱旋回了朝。
文帝赦免及時懸崖勒馬的官員,將濟北國收歸漢朝中央,設置為郡。
劉興居的子孫被廢為庶民。
濟北王造反並沒掀起多大的浪花,一切歸於平靜。
通過這次平叛,文帝開始審視諸侯王割據稱雄這件事。
……
漢文帝四年六月,山東臨淄出了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
齊國有一個叫淳於意的官員被人誣陷被逮捕。
由於案件重大,監獄士卒要把他押送到長安處置。
淳於意有五個女兒,人稱五朵金花。
此時淳於意很傷悲說道:
“都說蕎麥不當糧,女兒不當秧,這話一點不假,家裏沒有男丁,有點急事誰來幫我呢?”
“爹爹,沒有兒子,你有女兒在,誰說女孩不如男孩?女兒願隨父去長安見皇上。”
說這話的是淳於意的小女兒,隻有10歲的緹縈。
淳於意苦笑一聲,不讓女兒跟著去長安。
淳於意被關進了囚車,緹縈就在後麵跟著囚車,一路跋涉走到了長安。
乖乖,10歲的小女孩,從齊國山東臨淄,一直步行到了長安,
押解淳於意的士卒驚奇不已,這女孩有多大的毅力啊!
別人家十歲的女孩還在媽媽懷裏撒嬌呢!
到了長安,緹縈花錢讓狀師寫了一份狀子,拿著狀子去見皇上。
文帝聽說女孩徒步走到的長安,十分驚奇,女孩年紀不大,竟有如此毅力和膽識!
“朕要見識一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孩。”
緹縈從沒有來到過這麽豪華城市,更沒進入過皇宮,更別提見到皇上了。
一般的老百姓,邁入皇宮的門雙腿就軟了。
緹縈顧不得想這麽多,他一心要救父親。
當她聽到狀師說父親有可能受到斷腿之刑時,她無法接受。
她要救父親,要父親是個健全的人。父親為官閑暇之餘,為周圍老百姓免費看病,
無意間得罪了哪些黑心醫生,終究遭到了這些人的陷害。
緹縈手捧狀紙跪在未央宮中央。
“下麵跪的可是緹縈?”文帝故意問道。
“正是小女”
“你有什麽冤屈要訴?”
未曾開口,緹縈流下了眼淚:
“皇上,我父親是冤枉的,被人陷害。
如果皇上不開恩,小女願托身為奴,以替代對父親的懲罰!”
緹縈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繼續說道:
“皇上,全國有多少人受到肉刑,人斷腿斷胳膊再不能複原,哪怕以後改過自新也是殘廢,難道一時犯錯要終身受罪嗎?”
緹縈說的沒錯,除了十惡不赦之徒承受刀剮之刑,一時衝動犯錯的人,應該給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
文帝深受觸動,想想也是,漢承秦製,秦始皇製定的刑罰特別沒人性,十分嚴苛,早就應該改一改了。
文帝了解到淳於意是被誣陷的,加上佩服緹縈救父的勇敢,當場命廷尉廢除肉刑,取而代之的是勞動改造和輕微的處罰。
文帝感慨道:“緹縈救父值得表揚,小女孩促進了法律的健全和完善。”
隨後文帝下詔淳於意無罪釋放,官複原職,並派車把父女二人送回了齊國。
此後“緹縈救父”的故事流傳了下來。
……
漢文帝四年八月,丞相灌嬰去世,其子灌阿承襲了穎陰侯爵位。
禦史大夫張蒼升遷繼任丞相,接替禦史大夫一職的是申屠嘉。
先介紹一下張蒼:
張蒼,陽武人,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東南人。
張蒼最初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禦史,後來犯了錯,為逃避懲罰,張蒼連夜逃回了老家。
恰好這年劉邦反秦,張蒼就加入了起義軍。
有句話叫做“人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誰知倒黴事總是讓他趕上了。
在一次戰鬥中,張蒼又犯了錯,然後被劉邦捆起來押解到了刑場。
就在開刀問斬時,監斬官王陵一看,張蒼光著脊梁露著細皮嫩肉的大肚子,和女人皮膚一樣光滑。
王陵感到奇怪,覺得一個大老爺們有這樣的皮膚肯定不是平常人。
於是請求劉邦放過張蒼。
劉邦心說,多殺一個,少殺一個無所謂,於是就給了王陵一個麵子。
就這樣張蒼死裏逃生,救命之恩不言謝,此後他把王陵當父親一樣對待。
張蒼跟著王陵、劉邦南征北戰立下了戰功,後被劉邦封為了北平侯,
鏟除諸呂時,張蒼協助周勃出力頗多,加上擁立文帝有功,這不文帝升遷他為禦史大夫。
張蒼是憑政績一點點做到的丞相,他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