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劉啟當上了皇帝,第一步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團隊,劉啟肯定要用自己的人。


    晁錯曾是他的貼身管家,官稱“太子家令”。


    文帝活著時,劉啟極力推薦晁錯。


    “父皇,晁錯是個人才,不妨讓他到朝廷裏任職。”


    “行吧,我先試試他幾斤幾兩,然後給他一個合適的官職。”


    文帝要考考晁錯。


    還好,晁錯在文帝麵前表現的相當棒。


    他為文帝提了三四份策略,包括邊境問題,發展農業生產問題和削弱諸侯勢力問題。


    前兩項文帝采納了。


    後一項“削藩”建議,文帝覺得為時尚早,打算等宗親之間出了“五服”再削藩。


    文帝怕削藩太早逼反劉氏宗親們~~~


    就在晁錯略感失望之時,文帝“掛”了,太子劉啟做了皇帝。


    晁錯彈冠相慶,他建議劉啟加封七個兒子為諸侯王,借此增加皇室的地方力量,形成拱衛長安的局勢。


    劉啟欣然接受。


    劉啟一共有十四個兒子。


    在他繼位當皇帝的時候,有七個兒子到了封王的年齡。


    經晁錯一提醒,景帝隨即封了七個兒子:


    封次子劉德為河間王,封地河間國,都城獻縣。


    封三子劉閼於為臨江王。


    封四子劉餘為魯恭王。


    封五子劉非為江都王。


    封六子劉發為長沙王。


    封七子劉彭祖為趙王。


    ……


    詔令一出,有位孟姓大臣看著加封詔書冷笑了幾聲。


    “我說老孟,你是不是有病了,看著詔書傻笑個什麽勁?”


    眾同僚不解。


    “哥幾個,看到了吧?皇上要廢後了。”老孟悠悠說道。


    “老孟,可別瞎說,皇上剛上任不可能這樣做,薄太皇太後可是叮囑他的。”


    “老哥哥,從皇上封子為王這份詔書,你也能解讀出廢後這件事。”


    “老孟,你還是別拐彎抹角了,給我們解讀一下吧。”


    一位上林尉道。


    “哥幾個,你看皇上把成年的兒子都封了個遍,唯獨沒封庶長子劉榮,這不是擺明要封劉榮為太子嗎?”


    老孟得意道。


    “耶!你還別說,真沒劉榮的名字!皇上果然有所準備!”


    老孟接口道:


    “假如有一天劉榮做了太子,他的生母,也是景帝寵愛的栗妃,一定會升為皇後。”


    眾同僚經老孟一分析,終於明白了景帝的用心所在。


    “皇上肯定是先廢後,然後立太子,接著再封後。”


    號稱“鬼難拿”的李姓大臣分析道。


    “牛批,咱們在這把皇上分析透了!”


    ——哈哈,天機不可泄露,在老孟解讀下,還是泄露了。


    眾臣子各做盤算,都想在關鍵時刻表現一番~~~


    不過現在還是讓晁錯表現一番吧!他比這些人更牛批。


    話說晁錯屁顛屁顛把“削藩”之策呈給了景帝。


    “皇上,隻有吾皇是英明神武的!削藩是早晚的事,逃避不是辦法!


    皇上!這些諸侯王不吃好草:


    今削之也反!


    不削也反!


    削之,其反急,禍小!


    不削,其反遲,禍大!”


    晁錯把自己上書的核心內容,活靈活現表演給景帝。


    “臥靠!愛卿言之有理,這些諸侯王各自為政,不聽朝廷的指令,


    如任其發展,恐怕將來更難收拾。”


    景帝和他爹的想法不一樣,很讚賞晁錯的《削藩》之策。


    “沒說的,自己人必須提拔。”隨即景帝提拔晁錯為內史。


    內史是什麽官?你可以理解是皇上的秘書。


    負責為皇上製定詔書,發布命令,提議官員的任免,等等。


    晁錯之前是劉啟的家臣,劉啟做了皇上,他一步登天成了新皇的紅人。


    對此晁錯很爽!


    不過有人不爽,誰呢?那些跟著先皇幹革命的老臣們不爽!


    簡直無法接受現實。


    “奶奶滴!老子跟著文帝混的時候,你晁錯還在家裏務農,如今搖身一變,爬到老子頭上了!”


    廷尉張歐看不上晁錯。


    理由很簡單,張歐心軟仁慈,和晁錯三觀不同。


    另外他認為削藩不可操之過急,認為大多數諸侯王是好的。


    還說削藩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外放的官員也反對晁錯。


    比如前法院最高院長張釋之,他認為晁錯激進做法,會引起動亂和社會不穩定。


    出任吳相的袁盎,聽到消息後,上書景帝遠離晁錯,說晁錯將把大漢江山葬送……


    要說最恨晁錯的人,還得說是丞相申屠嘉。


    自從晁錯做了內史以後,景帝把他當成了丞相使用,申屠嘉直接做了冷板凳。


    如果從真才實學來說,晁錯確實完勝申屠嘉。


    你看晁錯短時間內,無論是在先皇麵前,還是在新君麵前,各種策論和建議紛紛出爐。


    申屠嘉根本沒有提出什麽好建議。


    有比較就有傷害,申屠嘉嫉妒晁錯的才能,總想找機會教訓一下晁錯。


    就在申屠嘉睜大眼睛找晁錯毛病時,晁錯自己撞槍口上了。


    事情是這樣的:晁錯升任內史後,景帝給他配置了一間“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的門口,正對著一麵短牆,晁錯出入要繞過這堵牆,很不方便。


    他就命手下拆了這堵短牆。


    晁錯不知道這堵牆是皇家祭祀場所的牆。


    皇家的東西神聖不可侵犯!


    尤其是祭祀、陵墓這類東西,觸犯或者冒犯是對皇上的大不敬,是要掉腦袋的!


    嫉妒晁錯的人就告訴了申屠嘉。


    “丞相,晁錯這回死定了,拆了祭祀場所的牆頭!”


    申屠嘉一聽心中暗喜。


    “明天我上朝奏晁錯一本,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申屠嘉心中高興,心說總算抓住晁錯的小辮子了,不往死裏整他更待何時?


    不是你丞相有朋友,晁錯也有。與此同時,有人提醒晁錯:


    “內史大人,你攤上大事了,那堵牆是皇家祭祀場所的牆,拆不得!”


    晁錯一聽嚇得魂飛天外,“我也不知道這是皇家重地,我沒別的想法,就是為了出入方便。”


    這時他的手下劉生安慰道:“大人,不知不為怪也。


    為今之計,您馬上去皇上那裏講清楚,我算到皇上會給你找個理由的,此事不宜耽擱。”


    晁錯聽從劉生的建議,一刻不停去找皇上。


    這時已經是晚上八點鍾了~~~


    “怎麽!晁錯找我?這麽晚了有啥急事?”


    景帝很納悶,問稟報的太監。


    太監心說,我咋知道。


    景帝答應過晁錯隨時都可以向他匯報工作。


    “——有請晁錯。”太監亮開嗓門喊道。


    晁錯急急忙忙跪在景帝麵前說道:“罪臣該死,無意冒犯了神靈!”


    晁錯就把拆牆頭的事說了一遍。


    景帝一聽哈哈大笑道:“晁錯,我以為是什麽大事,不過是一堵牆罷了,回去吧,我自有道理。”


    “多謝萬歲,有皇上一句話,我今夜高枕無憂矣!”


    ……


    到了第二天上朝,申屠嘉上奏皇上晁錯冒犯神靈。


    景帝早就想好了詞,說那堵牆不在皇家祭祀場所範圍內,早就該拆了。


    申屠嘉一聽傻眼了,這才知道晁錯先行一步和皇上套好了話。


    回到家裏,申屠嘉越想越氣,氣皇上為晁錯打掩護,氣自己沒及時出手斬了晁錯。


    申屠嘉氣性很大,沒受過這等窩囊氣,明明晁錯觸犯了神靈,該判死罪,居然安然無恙。


    申屠嘉一夜沒睡,腦子裏胡思亂想,到了天明,申屠嘉昏昏沉沉起床,剛要去廁所方便,


    頓感天旋地轉,“哇”地吐出幾口鮮血,“撲通”栽倒在地,一蹬腿,死了!


    申屠嘉被晁錯活活氣死,他成了史上第一個被氣死的丞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