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陽乘車就來到了長安,他沒有去拜見景帝,而是去了王信府上。
王信是誰呢?王信是王皇後的哥哥,又名王長君。
鄒陽想通過王信給景帝做思想工作,讓皇上大度一些,別盯著劉武不放。
本來是鄒陽求王信去辦事,應該好言相求,但是鄒陽有辦法逼著王信主動為他去說服皇上。
這就叫“請將不如激將!”
鄒陽拜見了王信,頭一句話就說:“王哥,你大禍臨頭了!”
鄒陽過去和王信認識,王信年長鄒陽5歲,二人兄弟相稱。
王信要的就是這種一驚一乍的效果。
他知道,對於王信這種大草包,沒有比嚇唬效果來得更快。
王信驚問,“鄒老弟,剛見麵就開這樣的玩笑,哥哥我膽小。”
“哥,真不是開玩笑。”
“老弟,我的禍端從何而來?”你給我說清楚。”
王信一臉的疑惑。
“您是皇後的哥哥,再大大不過國舅,您本來沒有什麽功勞,卻在皇上麵前說話比臣子們管用。”
鄒陽說這話沒毛病,國舅,當然說了算!
“老弟,我沒有得罪過誰,也沒犯法,何來禍端?”
王信反問道。
“你是沒犯法,但是梁王劉武犯了法,景帝記恨他刺殺了袁盎。”
“老弟,劉武犯法與我何幹?”
“哥,劉武犯法景帝記恨,景帝記恨太後就會傷心,太後傷心要拿人出氣,
拿誰出氣呢?拿無功勞又說了算的人出氣,王哥,你這不是惹禍上身了嗎?”
臥靠!鄒陽層層推進,三繞兩繞就把王信繞進去了。
鄒陽為進一步逼迫王信就範,接著道:
“王哥,您為人不謹慎,又好惹是生非,太後不找你的毛病找誰的毛病呢?”
鄒陽一席話嚇壞了王信,他差點跪下來求鄒陽想個辦法。
“老弟,看在兄弟一場,你不能見死不救,我該如何化解危機呢?”王信著急問道。
鄒陽等的就是這句話。
不過現在他還要繼續端著架子,故作漫不經心喝起了茶水。
王信一看鄒陽沉默不語,撲通跪下道:“哥求你了,想想辦法救我!”
鄒陽急忙扶起王信。
“王哥,為今之計,你隻要勸說景帝放下怨恨,然後讓劉武進宮認個錯,
他們一家人還像往常那樣其樂融融,你的禍端可免矣!”
王信豁然開朗,道:“勸說景帝不難,可我如何勸說呢?”
要不說王信智商堪憂,說什麽話都要鄒陽教。
“王哥,你把舜與弟弟象之間的故事講給皇上聽就行了,保準皇上心悅誠服還要賞賜你。”
隨後,鄒陽就把舜與象的故事講給王信聽……
王信不斷點頭,暗暗佩服鄒陽知識淵博。
到了第二天,王信找到景帝,勸說景帝與劉武和好,說兄弟和睦太後才能心安。
景帝心有所動。
王信緊接著說:“曆史上的舜是賢良的人,當年他有個異母兄弟象,特別頑劣,
象和他母親一起變著法害舜,不是挖坑埋舜,就是放火燒舜。
結果舜洪福齊天,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王信講得繪聲繪色。
他繼續說道:“舜知道弟弟和後母總想害他,但舜以寬廣的胸懷去感動象和後母,
最終蒼天不負有心人,弟弟象和後母幡然悔悟,一家人和和睦睦過上了好日子,
後來舜被人們推薦做了國君。”
王信最後強調稱:“皇上,梁王可沒象那麽頑劣,隻是一時糊塗做了錯事,該放手就放手吧!”
景帝從小就知道這個故事,驚訝王信對這個故事如此熟悉。
故事確實打動了景帝。
景帝表示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我們都應該向舜學習,隨手賞了王信千斤黃金。
王信大功告成,屁顛屁顛回去向鄒陽匯報戰果~~~
……
鄒陽打通了景帝這道關,太後這邊的不難說通,太後等著有人送梯子,她對劉武又疼又恨!
鄒陽找到了景帝的男寵周仁。
不知道是何原因?漢朝皇帝都好男色。
高祖劉邦有男寵籍孺。
漢惠帝劉盈有閎孺。
文帝劉恒有鄧通。
景帝劉啟有周仁。
周仁,今山東濟寧任城人。以醫術高明和沉穩少言,深受景帝寵信。
據說周仁從不對外說宮中秘事,景帝很信任他,
準許他出入後宮,景帝經常當著周仁的麵和後宮嬪妃嬉樂。
鄒陽找到周仁,讓他告訴太後,皇上已經不再記恨劉武。
周仁依言而行,轉述了鄒陽所教給的話,
太後轉悲為喜,馬上派人通知劉武進宮母子相見。
與此同時,鄒陽派人通知劉武,“一切進行的很順利,擇日來宮相聚。”
一直在梁國等信的劉武,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就在劉武動身前往長安時,門客司馬相如告訴劉武:
“王爺,到了長安郊外,務必讓車隊停下來待命,大王可乘一輛布車前往未央宮,
下車後,先拜見長公主,讓長公主帶大王去見太後和皇上,切記!”
劉武點頭稱是。
原來司馬相如要劉武低調進京,讓長公主從中穿針引線,這樣可避免尷尬。
還得說這些文人心思縝密,劉武慶幸有這一班文人墨客捧場。
書說簡短,劉武按照司馬相如所說的,未央宮門前負荊請罪,太後和皇上急忙上前扶起劉武……
一切都在無言中,經過這段波折,兄弟相見冰釋前嫌,太後更是歡喜異常。
長公主忙前跑後,一家人像從前一樣歡笑一堂……
……
周亞夫這個丞相當的有點憋屈,不討皇上的喜歡,還經常受太後的嗬斥。
這真是耗子進了風箱——兩頭受氣!
景帝廢太子劉榮時,亞夫反對,景帝不高興。
梁王劉武想當儲君時,亞夫反對。
加上七國之亂時劉武對亞夫不救的怨恨,可謂是“舊恨加新仇”。
梁王在太後和皇上麵前不斷詆毀亞夫。
你說太後和皇上對亞夫能有好感嗎?
前兩天,太後要景帝封王信,也就是王皇後的哥哥為侯時,亞夫反對。
他說高祖有規定,沒有功勞不能封侯。
還說景帝的舅舅竇長君,竇廣國沒封侯,說竇家兄弟可比王信有才能。
亞夫說的竇太後啞口無言。
竇太後之所以提議封王皇後的哥哥為侯,是為了回報王皇後伺候有方。
王皇後像個小媳婦一樣伺候的瞎婆婆舒舒坦坦,當婆婆的不得表現一下嗎?
太後的提議直接被亞夫否了,王信和太後能不記恨亞夫嗎?
掰著手指算一算:皇上、梁王、國舅、太後,這四位有能力的人都記恨亞夫。
你說亞夫能有好日子過嗎?
盡管危機重重,亞夫似乎沒有任何警惕,依然我行我素。
這就是武人沒有政治頭腦的表現。
王信是誰呢?王信是王皇後的哥哥,又名王長君。
鄒陽想通過王信給景帝做思想工作,讓皇上大度一些,別盯著劉武不放。
本來是鄒陽求王信去辦事,應該好言相求,但是鄒陽有辦法逼著王信主動為他去說服皇上。
這就叫“請將不如激將!”
鄒陽拜見了王信,頭一句話就說:“王哥,你大禍臨頭了!”
鄒陽過去和王信認識,王信年長鄒陽5歲,二人兄弟相稱。
王信要的就是這種一驚一乍的效果。
他知道,對於王信這種大草包,沒有比嚇唬效果來得更快。
王信驚問,“鄒老弟,剛見麵就開這樣的玩笑,哥哥我膽小。”
“哥,真不是開玩笑。”
“老弟,我的禍端從何而來?”你給我說清楚。”
王信一臉的疑惑。
“您是皇後的哥哥,再大大不過國舅,您本來沒有什麽功勞,卻在皇上麵前說話比臣子們管用。”
鄒陽說這話沒毛病,國舅,當然說了算!
“老弟,我沒有得罪過誰,也沒犯法,何來禍端?”
王信反問道。
“你是沒犯法,但是梁王劉武犯了法,景帝記恨他刺殺了袁盎。”
“老弟,劉武犯法與我何幹?”
“哥,劉武犯法景帝記恨,景帝記恨太後就會傷心,太後傷心要拿人出氣,
拿誰出氣呢?拿無功勞又說了算的人出氣,王哥,你這不是惹禍上身了嗎?”
臥靠!鄒陽層層推進,三繞兩繞就把王信繞進去了。
鄒陽為進一步逼迫王信就範,接著道:
“王哥,您為人不謹慎,又好惹是生非,太後不找你的毛病找誰的毛病呢?”
鄒陽一席話嚇壞了王信,他差點跪下來求鄒陽想個辦法。
“老弟,看在兄弟一場,你不能見死不救,我該如何化解危機呢?”王信著急問道。
鄒陽等的就是這句話。
不過現在他還要繼續端著架子,故作漫不經心喝起了茶水。
王信一看鄒陽沉默不語,撲通跪下道:“哥求你了,想想辦法救我!”
鄒陽急忙扶起王信。
“王哥,為今之計,你隻要勸說景帝放下怨恨,然後讓劉武進宮認個錯,
他們一家人還像往常那樣其樂融融,你的禍端可免矣!”
王信豁然開朗,道:“勸說景帝不難,可我如何勸說呢?”
要不說王信智商堪憂,說什麽話都要鄒陽教。
“王哥,你把舜與弟弟象之間的故事講給皇上聽就行了,保準皇上心悅誠服還要賞賜你。”
隨後,鄒陽就把舜與象的故事講給王信聽……
王信不斷點頭,暗暗佩服鄒陽知識淵博。
到了第二天,王信找到景帝,勸說景帝與劉武和好,說兄弟和睦太後才能心安。
景帝心有所動。
王信緊接著說:“曆史上的舜是賢良的人,當年他有個異母兄弟象,特別頑劣,
象和他母親一起變著法害舜,不是挖坑埋舜,就是放火燒舜。
結果舜洪福齊天,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王信講得繪聲繪色。
他繼續說道:“舜知道弟弟和後母總想害他,但舜以寬廣的胸懷去感動象和後母,
最終蒼天不負有心人,弟弟象和後母幡然悔悟,一家人和和睦睦過上了好日子,
後來舜被人們推薦做了國君。”
王信最後強調稱:“皇上,梁王可沒象那麽頑劣,隻是一時糊塗做了錯事,該放手就放手吧!”
景帝從小就知道這個故事,驚訝王信對這個故事如此熟悉。
故事確實打動了景帝。
景帝表示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我們都應該向舜學習,隨手賞了王信千斤黃金。
王信大功告成,屁顛屁顛回去向鄒陽匯報戰果~~~
……
鄒陽打通了景帝這道關,太後這邊的不難說通,太後等著有人送梯子,她對劉武又疼又恨!
鄒陽找到了景帝的男寵周仁。
不知道是何原因?漢朝皇帝都好男色。
高祖劉邦有男寵籍孺。
漢惠帝劉盈有閎孺。
文帝劉恒有鄧通。
景帝劉啟有周仁。
周仁,今山東濟寧任城人。以醫術高明和沉穩少言,深受景帝寵信。
據說周仁從不對外說宮中秘事,景帝很信任他,
準許他出入後宮,景帝經常當著周仁的麵和後宮嬪妃嬉樂。
鄒陽找到周仁,讓他告訴太後,皇上已經不再記恨劉武。
周仁依言而行,轉述了鄒陽所教給的話,
太後轉悲為喜,馬上派人通知劉武進宮母子相見。
與此同時,鄒陽派人通知劉武,“一切進行的很順利,擇日來宮相聚。”
一直在梁國等信的劉武,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就在劉武動身前往長安時,門客司馬相如告訴劉武:
“王爺,到了長安郊外,務必讓車隊停下來待命,大王可乘一輛布車前往未央宮,
下車後,先拜見長公主,讓長公主帶大王去見太後和皇上,切記!”
劉武點頭稱是。
原來司馬相如要劉武低調進京,讓長公主從中穿針引線,這樣可避免尷尬。
還得說這些文人心思縝密,劉武慶幸有這一班文人墨客捧場。
書說簡短,劉武按照司馬相如所說的,未央宮門前負荊請罪,太後和皇上急忙上前扶起劉武……
一切都在無言中,經過這段波折,兄弟相見冰釋前嫌,太後更是歡喜異常。
長公主忙前跑後,一家人像從前一樣歡笑一堂……
……
周亞夫這個丞相當的有點憋屈,不討皇上的喜歡,還經常受太後的嗬斥。
這真是耗子進了風箱——兩頭受氣!
景帝廢太子劉榮時,亞夫反對,景帝不高興。
梁王劉武想當儲君時,亞夫反對。
加上七國之亂時劉武對亞夫不救的怨恨,可謂是“舊恨加新仇”。
梁王在太後和皇上麵前不斷詆毀亞夫。
你說太後和皇上對亞夫能有好感嗎?
前兩天,太後要景帝封王信,也就是王皇後的哥哥為侯時,亞夫反對。
他說高祖有規定,沒有功勞不能封侯。
還說景帝的舅舅竇長君,竇廣國沒封侯,說竇家兄弟可比王信有才能。
亞夫說的竇太後啞口無言。
竇太後之所以提議封王皇後的哥哥為侯,是為了回報王皇後伺候有方。
王皇後像個小媳婦一樣伺候的瞎婆婆舒舒坦坦,當婆婆的不得表現一下嗎?
太後的提議直接被亞夫否了,王信和太後能不記恨亞夫嗎?
掰著手指算一算:皇上、梁王、國舅、太後,這四位有能力的人都記恨亞夫。
你說亞夫能有好日子過嗎?
盡管危機重重,亞夫似乎沒有任何警惕,依然我行我素。
這就是武人沒有政治頭腦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