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將軍王涉,刺殺王莽的計劃形成,單等國師劉歆的預測場景出現就動手。
此時王莽渾然不知危險已迫近,依然縱欲在與嬪妃尋歡作樂中~~~
一日,早朝散去,大司空崔發,悄悄遞給王莽一份奏折。
“陛下,這是隴西郡守上呈的一份折子。”
王莽接過來打開一看,裏麵有一份傳單,傳單的內容讓他勃然大怒。
“瑪德!汙蔑!全是胡說八道!”
他憤怒的把折子擲於地,起身離去。
原來這份傳單,是甘肅一帶,反王莽領袖隗囂的“討莽檄文”。
前麵曾介紹過成紀人隗囂,他在叔叔、伯伯支持下聚眾造反,
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整個大西北,除了關中,都被“隗家軍”所占領。
“討莽檄文”就出自隗囂之手。
崔發急忙撿起傳單一看。上麵列舉了王莽十大罪狀,第一條就是“毒殺平帝”。
他急忙收拾好折子藏了起來,防止其他臣子看到。
崔發心中思忖:“隗囂也是一個狠人,單憑毒殺平帝這一條,就要了王莽的老命。”
傳單所到之處,人們揭竿而起。
地方告急的文書,如雪片一般飛進了未央宮。
“報皇上,東海郡刁民聚眾造反。”
“報皇上,會稽郡賊人聚眾造反。”
“報皇上,”
“瑪德給我滾!又是哪裏造反了?”王莽把太監罵的一愣。
太監諾諾道:“報皇上,是起武侯孫汲求見。”
“啊?原來是孫大人,讓他進來吧。”
孫汲一進殿,“撲通”就跪在了王莽腳下。
“罪臣孫汲該死。”
說著話,老孫左右開弓扇自己的耳光。
“啪啪……”
“孫汲,有什麽事說事,怎麽一上來就自扇耳光呢?”
“陛下,不好了,大司馬董忠要造反。”
“呀!你待怎講?”王莽驚道。
“陛下,千真萬確,大司馬董忠,夥同衛將軍王涉、國師劉歆,三人預謀要造反!”
王莽一聽勃然大怒道,“奶奶滴!外麵反也就算了,窩裏也反了!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來人,把董忠給我叫來。
王莽到現在不相信董忠會造反,想先問清楚再說~~
那麽,孫汲是怎麽知道董忠要謀反的?
原來他是董忠的軍事參謀,二人關係很鐵,董忠有什麽話都給他說。
董忠答應參與王涉謀反,於是把這事就告訴了孫汲。
孫汲膽小怕事,回到家越想越害怕,他異樣的舉動,就被他老婆“花牡丹”看了出來。
“老孫,這幾天你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在外麵找了野女人?”
“老婆,你冤枉我了,真沒有。”
“你瞞不了我,看你整天低頭耷拉腦袋的。”
孫汲心裏藏不住事,就把謀反之事說了一遍。
花牡丹一聽,“啪啪”扇了孫汲兩耳光。
“你打我幹嘛?”
“我打醒你這個渾人,你知不知道謀反是誅三族之罪。”
“可我沒辦法呀!大司馬要這樣幹。”
“大司馬是你爹啊?”
花牡丹要老孫去自首揭發董忠,爭取立功受賞。
“夫人,這樣做不夠義氣吧?”
老孫覺得董忠對他不錯,不願意出賣朋友。
花牡丹就把自家哥哥叫來了。“哥,老孫要造反。”
大舅哥聽罷開數落孫汲,逼著老孫去舉報,否則他就去朝廷舉報,
無奈之下,孫汲這才進宮求見王莽,和盤托出了謀反之事。
王莽派去的人,通知董忠馬上進宮。
“皇上急召,大司馬趕緊進宮議事。”董忠心頭一震。
馬上鎮定道:“你先回去告訴皇上,我換好衣服馬上就到。”
來人前腳走,董忠的手下,護軍王鹹勸道:
“大司馬,謀反之事一直遲遲沒行動,難免不走漏風聲,
當斷不斷,自取其亂,速通知王將軍造反為上策。”
董忠卻說,“國師說太白金星襲月才能動手。”
“我的大司馬,你咋這麽死心眼,劉歆迂腐,壞事就壞在了他身上。
大司馬,我敢肯定,隻要你了,就回不來!”
董忠不聽,認為沒有泄露消息,執意去宮中見王莽。
結果可想而知,有孫汲指證,他不承認也不行,最後董忠被斬首。
衛將軍王涉和國師劉歆聽說董忠被殺,知道事情敗露了,雙雙在家飲毒酒自殺身亡。
可惜了大國師,一輩子精通圖讖,到死也沒推測出自己會是這樣的下場。
看來“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說的不是他。
道士西門君惠想逃跑,還沒來得及,就被獄吏抓住關進監獄。
到了晚上,獄吏執行王莽的命令,就地把西門君惠砍了頭,就地挖深坑,
然後把西門君惠,王涉,和劉歆三人的屍體,埋在了監獄地底下。
王莽怕臣子們效仿王涉、劉歆這幾個人的行為,不敢聲張,悄悄處理完畢。
處理完這事,王莽像是被抽了筋一樣疲軟。心中暗罵:“內憂外患,這是要我的老命!”
……
王莽還沒喘口氣,地方官府派使者紛紛上報:
“報皇上,蜀郡太守公孫述,成都起兵造反。”
“報皇上,鍾武侯劉望,汝南起兵造反。”(汝南位於今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
“報皇上, 析縣人鄧曄、於匡率眾造反。”(析縣在今河南西峽縣。)
“等等,析縣人也反了?”
王莽對於蜀地公孫述造反沒啥反應,畢竟四川成都離長安很遠,一時半會威脅不到朝廷。
但是析縣人鄧曄、於匡就不同了,王莽知道,從析縣往西進攻,拿下武關,長安就無險可憑了。
奶奶滴!河南都成造反窩點了。這都是赤眉軍,綠林軍,舂陵軍起得壞作用,
“先消滅這三支隊伍!然後消滅隗家軍。”王莽下了命令。
隨後,他急召王邑、張邯、崔發、苗?四大臣回宮議事。
就在前兩天,王莽重新組閣了核心領導班子,大司馬董忠因謀反被殺,王莽封王邑為大司馬,
封張邯為大司徒,
封崔發為大司空,
封苗?為大國師。
這四位朝廷頂梁柱,很快來到了未央宮前殿,跪在地上不敢吱聲,
此時都知道王莽心情不好,保持沉默最保險。
“各位,我請你們來吊孝來了?”王莽沒好氣道。
大司馬王邑不得不開口。
他主管軍事,現在召他們四個人來,不就是讓他們出主意鎮壓各地起義嗎?
“陛下,為今之計,就是組織京城裏的衛戍部隊,開赴河南鎮壓起義軍。”
“大司馬,誰帶隊前往呢?”
“陛下,臣願往。”王邑道。
“不不,你在京城負責保衛朕,哪也不能去。”
隨後,王莽根據西周軍事編製,拜北軍九名將領為“九虎”將,讓九虎將帶領一萬人馬出發了。
王莽心眼特壞,他把九虎將的妻兒,以保護名義接到宮裏,實則是以此為人質,命令九虎將隻許勝不許敗。
另外,王莽為每位將領發放四千金,嗬嗬!這點薪水還不夠將領養家呢?
王莽摳摳搜搜,你說誰會為他賣命?
當時國庫裏還有不少錢,王莽舍不得給將領。
這老東西是個守財奴,早晚把錢都留給起義軍不可!
此時王莽渾然不知危險已迫近,依然縱欲在與嬪妃尋歡作樂中~~~
一日,早朝散去,大司空崔發,悄悄遞給王莽一份奏折。
“陛下,這是隴西郡守上呈的一份折子。”
王莽接過來打開一看,裏麵有一份傳單,傳單的內容讓他勃然大怒。
“瑪德!汙蔑!全是胡說八道!”
他憤怒的把折子擲於地,起身離去。
原來這份傳單,是甘肅一帶,反王莽領袖隗囂的“討莽檄文”。
前麵曾介紹過成紀人隗囂,他在叔叔、伯伯支持下聚眾造反,
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整個大西北,除了關中,都被“隗家軍”所占領。
“討莽檄文”就出自隗囂之手。
崔發急忙撿起傳單一看。上麵列舉了王莽十大罪狀,第一條就是“毒殺平帝”。
他急忙收拾好折子藏了起來,防止其他臣子看到。
崔發心中思忖:“隗囂也是一個狠人,單憑毒殺平帝這一條,就要了王莽的老命。”
傳單所到之處,人們揭竿而起。
地方告急的文書,如雪片一般飛進了未央宮。
“報皇上,東海郡刁民聚眾造反。”
“報皇上,會稽郡賊人聚眾造反。”
“報皇上,”
“瑪德給我滾!又是哪裏造反了?”王莽把太監罵的一愣。
太監諾諾道:“報皇上,是起武侯孫汲求見。”
“啊?原來是孫大人,讓他進來吧。”
孫汲一進殿,“撲通”就跪在了王莽腳下。
“罪臣孫汲該死。”
說著話,老孫左右開弓扇自己的耳光。
“啪啪……”
“孫汲,有什麽事說事,怎麽一上來就自扇耳光呢?”
“陛下,不好了,大司馬董忠要造反。”
“呀!你待怎講?”王莽驚道。
“陛下,千真萬確,大司馬董忠,夥同衛將軍王涉、國師劉歆,三人預謀要造反!”
王莽一聽勃然大怒道,“奶奶滴!外麵反也就算了,窩裏也反了!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來人,把董忠給我叫來。
王莽到現在不相信董忠會造反,想先問清楚再說~~
那麽,孫汲是怎麽知道董忠要謀反的?
原來他是董忠的軍事參謀,二人關係很鐵,董忠有什麽話都給他說。
董忠答應參與王涉謀反,於是把這事就告訴了孫汲。
孫汲膽小怕事,回到家越想越害怕,他異樣的舉動,就被他老婆“花牡丹”看了出來。
“老孫,這幾天你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在外麵找了野女人?”
“老婆,你冤枉我了,真沒有。”
“你瞞不了我,看你整天低頭耷拉腦袋的。”
孫汲心裏藏不住事,就把謀反之事說了一遍。
花牡丹一聽,“啪啪”扇了孫汲兩耳光。
“你打我幹嘛?”
“我打醒你這個渾人,你知不知道謀反是誅三族之罪。”
“可我沒辦法呀!大司馬要這樣幹。”
“大司馬是你爹啊?”
花牡丹要老孫去自首揭發董忠,爭取立功受賞。
“夫人,這樣做不夠義氣吧?”
老孫覺得董忠對他不錯,不願意出賣朋友。
花牡丹就把自家哥哥叫來了。“哥,老孫要造反。”
大舅哥聽罷開數落孫汲,逼著老孫去舉報,否則他就去朝廷舉報,
無奈之下,孫汲這才進宮求見王莽,和盤托出了謀反之事。
王莽派去的人,通知董忠馬上進宮。
“皇上急召,大司馬趕緊進宮議事。”董忠心頭一震。
馬上鎮定道:“你先回去告訴皇上,我換好衣服馬上就到。”
來人前腳走,董忠的手下,護軍王鹹勸道:
“大司馬,謀反之事一直遲遲沒行動,難免不走漏風聲,
當斷不斷,自取其亂,速通知王將軍造反為上策。”
董忠卻說,“國師說太白金星襲月才能動手。”
“我的大司馬,你咋這麽死心眼,劉歆迂腐,壞事就壞在了他身上。
大司馬,我敢肯定,隻要你了,就回不來!”
董忠不聽,認為沒有泄露消息,執意去宮中見王莽。
結果可想而知,有孫汲指證,他不承認也不行,最後董忠被斬首。
衛將軍王涉和國師劉歆聽說董忠被殺,知道事情敗露了,雙雙在家飲毒酒自殺身亡。
可惜了大國師,一輩子精通圖讖,到死也沒推測出自己會是這樣的下場。
看來“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說的不是他。
道士西門君惠想逃跑,還沒來得及,就被獄吏抓住關進監獄。
到了晚上,獄吏執行王莽的命令,就地把西門君惠砍了頭,就地挖深坑,
然後把西門君惠,王涉,和劉歆三人的屍體,埋在了監獄地底下。
王莽怕臣子們效仿王涉、劉歆這幾個人的行為,不敢聲張,悄悄處理完畢。
處理完這事,王莽像是被抽了筋一樣疲軟。心中暗罵:“內憂外患,這是要我的老命!”
……
王莽還沒喘口氣,地方官府派使者紛紛上報:
“報皇上,蜀郡太守公孫述,成都起兵造反。”
“報皇上,鍾武侯劉望,汝南起兵造反。”(汝南位於今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
“報皇上, 析縣人鄧曄、於匡率眾造反。”(析縣在今河南西峽縣。)
“等等,析縣人也反了?”
王莽對於蜀地公孫述造反沒啥反應,畢竟四川成都離長安很遠,一時半會威脅不到朝廷。
但是析縣人鄧曄、於匡就不同了,王莽知道,從析縣往西進攻,拿下武關,長安就無險可憑了。
奶奶滴!河南都成造反窩點了。這都是赤眉軍,綠林軍,舂陵軍起得壞作用,
“先消滅這三支隊伍!然後消滅隗家軍。”王莽下了命令。
隨後,他急召王邑、張邯、崔發、苗?四大臣回宮議事。
就在前兩天,王莽重新組閣了核心領導班子,大司馬董忠因謀反被殺,王莽封王邑為大司馬,
封張邯為大司徒,
封崔發為大司空,
封苗?為大國師。
這四位朝廷頂梁柱,很快來到了未央宮前殿,跪在地上不敢吱聲,
此時都知道王莽心情不好,保持沉默最保險。
“各位,我請你們來吊孝來了?”王莽沒好氣道。
大司馬王邑不得不開口。
他主管軍事,現在召他們四個人來,不就是讓他們出主意鎮壓各地起義嗎?
“陛下,為今之計,就是組織京城裏的衛戍部隊,開赴河南鎮壓起義軍。”
“大司馬,誰帶隊前往呢?”
“陛下,臣願往。”王邑道。
“不不,你在京城負責保衛朕,哪也不能去。”
隨後,王莽根據西周軍事編製,拜北軍九名將領為“九虎”將,讓九虎將帶領一萬人馬出發了。
王莽心眼特壞,他把九虎將的妻兒,以保護名義接到宮裏,實則是以此為人質,命令九虎將隻許勝不許敗。
另外,王莽為每位將領發放四千金,嗬嗬!這點薪水還不夠將領養家呢?
王莽摳摳搜搜,你說誰會為他賣命?
當時國庫裏還有不少錢,王莽舍不得給將領。
這老東西是個守財奴,早晚把錢都留給起義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