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說是熬年,可都是吃罷年夜飯沒多久,就點了旺火,放了爆竹,算把這個年過了。因為老夫人要早睡。可今年有了皇妃,鬧著誰也不讓睡,一會兒要打牌,一會兒要下棋。說起棋來,皇妃在開設女子學院之時,還真讓她把跳棋給研究出來了。其實也很簡單,跳棋棋子隻消她畫出圖形大小,就交給木匠去做了,做出後塗上不同顏色的油漆,就算大功告成。難的是要畫出跳棋的棋盤。她隻記得是從這邊跳往那邊,但具體的形狀卻十分模糊,因此很是費了一番腦筋。還是跟木匠多番溝通後,才勉強畫出來。當初也是為了讓學堂裏的活動盡可能的豐富多彩,以達到讓女眷們樂而忘返的目的。可沒想到根本沒排上用場。女眷們有美容這一項就足夠了。其餘時間吟詩作畫,品茶插花,後來又加了形體訓練,把個時間排得滿滿的,哪裏能分出身來做別的。皇妃一聽說要來義王府過年時,就琢磨著該準備些什麽活動,來度過這個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除夕夜。一想就想到了跳棋。因為她設計的就是四人跳棋,剛剛好。所以在吃完年夜飯,天兒也聊的差不多,老夫人開始打起哈欠的時候,她就不失時機的拿出了跳棋。
“這是些什麽東西?”老夫人看著這一堆顏色各異的木頭疙瘩問道。
“這是跳棋。”皇妃道,“可好玩了,我教你們。”
老夫人搖頭。她摸的骨牌都是玉石的,怎會玩這等小孩玩具。
“可好玩了,不信你玩一把試試嘛奶奶。”皇妃磨著老夫人道。她不好意思跟義王說,隻能對著老夫人下功夫。誰料,義王卻道:“既如此,就玩一回試試。隻是,既有輸贏,就需帶些彩頭,玩著才有興致。”
皇妃一聽義王主動要給她送銀子,高興的一跳道,“好啊!輸了可不許反悔!”
義王隻是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為了顯示公平公正的遊戲精神,皇妃耐心細致的把跳棋的玩法規則講了一遍,又補充說明了一遍,直到老夫人義王和應皇子都點頭,這才請他們先選顏色。
“我老婆子可是什麽都不會,隻是給你們湊個數。”老夫人年紀大了,喜歡豔麗的顏色,先選了紅色,一邊擺著棋子,嘴裏說道,“若是輸了,你們可不許笑。”又道,“不過是消磨時辰,一家子帶什麽彩頭!”
“不怕奶奶。”皇妃大包大攬的拍著胸口說道,“我會讓著你的。你要是輸了我替你出!”
剛開始還一切正常。大家你走一步我走一步,井然有序。皇妃還不時出言指點他們幾句:“你應該從這裏走。兩點之間直線最近嘛,你那樣就繞遠了。”“哎呀!這個可以連跳的,別人的棋子你也可以跳,你要學會搭橋借力。”
等到了中場混戰的時候,就再顧不得的別人了,話也顧不得說,偶爾出來一聲都是尖叫:“哎呀走錯了!”“唉不對不對!”
場上的局麵也是高低立現。皇妃教著別人借力,可她自己卻根本不會。隻會看見一步走一步。經常是拿著棋子,抓耳撓腮的,卻找不到一個落腳處。能一步一步走還算好的,很多時候都因為無路可走,隻得倒退,嘴裏還得自圓其說:“我這是戰略性倒退。”很快中場就隻剩下一窩她的黑子兒,不成陣勢。
皇妃不是肯服輸的人,哪裏能接受的了這個慘狀。便說是顏色沒選好,黑色不利於她,非要老夫人的紅色。想要重振旗鼓扳回一局。無奈四個顏色都過手了一遍,結局還是慘敗,屢戰屢敗。便賭氣的把棋子一推道:“不玩了,不玩了!”
連義王都忍不住嗬嗬的笑出了聲。故意問道:“可是說好要帶彩頭的?”
“是這般說的。”老夫人忙點頭。都說人老三不貴,貪財怕死不瞌睡。老夫人七八十歲了,自然不能免俗。尤其這是自己辛苦贏回來的,那更是意義非凡,眼巴巴的看著皇妃,等著她往出拿錢。
皇妃無奈,隻得把剛要到手的紅包又拿了出來。饒是如此,義王還道:“兩張銀票,四個人如何分法?”
“算我欠你們的行了吧?!”皇妃忿忿道。覺得這一家子都是老奸巨猾,說的不會不會,可玩起來一個比一個跑得快。誒?不對。她一一端詳著這祖孫三代,道,“你們不是在玩我吧?你們以前真不會?真沒玩過跳棋?”
“冰兒讓人做跳棋時,他們可說有見過此物?”應皇子道。
皇妃搖頭。
“既是匠人都沒有見過,我們又去哪裏玩得?”應皇子見義王和老夫人高興,便也順著皇妃說道。
“那你們一個個怎麽都玩的那麽溜?”皇妃仍是不信。
“這有何難。”應皇子笑,“比起圍棋來,這個簡直……”
應皇子想說簡直就是不值一提,可又怕皇妃難堪,就打住口沒有說下去。
說起圍棋,皇妃仍是心有餘悸,可嘴上卻不服氣的說道:“你們從小家裏就讓你們學圍棋啊?”
“這是在玩,怎麽還用學?”應皇子笑。
皇妃想起雀兒紫玉個個也都會下圍棋,知道應皇子說的是真的。可是怎麽會有這麽變態的童年?玩什麽不好,非要下什麽圍棋。既費腦子又沒什麽樂趣。她怎麽不記得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曆?
“應兒打小就聰明,不管是玩九連環,還是華容道,別人都比不過他。”老夫人道。
“啊?什麽是九連環啊?”皇妃大感興趣的問道。
“不過是些小孩子的玩具。”老夫人知道應皇子不愛提及童年的話題,便簡短的說道。說罷就要轉換話題,可皇妃卻非要看看究竟什麽是個九連環。好在不是什麽稀罕物,現在的人也還在玩,很快就拿來了。皇妃拿在手裏比劃了半天也沒個頭緒。應皇子見狀,便過來給皇妃一步一步教著。皇妃覺得簡直不可思議,怎麽會有人把這東西當成玩具的?這有什麽好玩的?完全就是一個燒腦工具好不好。她本來還想看看華容道的,可一看這個再想到圍棋,便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算了吧。反正她是甘拜下風。要是讓她小時候玩這些東西,她寧願放棄玩耍的權利。話說她小時候玩什麽來著?她怎麽一點也想不起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沒玩過這麽無聊的東西。
但是反過來說,古人的東西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而且身價倍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想啊,每天玩著這樣的燒腦玩具,怎麽可能不聰明嘛?你讓現在的人去寫個唐詩三百首試試!還有哪些古董字畫,那是一般人能做的出來的嗎?
義王府的下人習慣了早早的接完神,老夫人義王他們各自去睡覺。他們便可以放心大膽的賭錢喝酒盡情耍樂。因此都早早的等在院子裏,隻待屋裏一聲令下,他們便點旺火放爆竹。可等了半天,屋裏還是沒有一點動靜,一個個凍得縮著脖子不住的跺腳。實在扛不住了,就讓丫頭借著送茶水,不住的打探著屋裏的動靜。
“該是快了。我看見老夫人開始打哈欠了。”先出來的丫頭說道。
可等了半天,還是沒有一點動靜,又讓丫頭進去,出來說道:“早著呢!祖孫幾個在下棋呢?”
“那義王呢?”小廝們不相信的問道。
“義王也在下棋呀。”丫頭道。
小廝們麵麵相覷,義王下棋?還是跟應皇子瘋皇妃?在他們心目中,義王就似那廟裏的菩薩,如泥雕木塑,目空一切,不近人情。什麽時候見他這樣接地氣過?
等啊等,眼看著就要三更天了,可屋裏又要什麽九連環,沒一會兒就要吃的。他們便也隻能是回屋聽命了。
快要四更天了。老夫人已經坐著打了好幾個盹兒了。皇妃也困得淚眼朦朧。應皇子見狀便說道:“既是都困了,不如就接了神回屋歇息吧?”
應皇子說著看義王。義王依舊坐得挺直,隻是將後背靠在了椅背上。沒人說話,他也就閉目養神。聞聽應皇子說話,便睜開眼睛看向皇妃。他習慣了忍耐,倒也不覺得有多累,隻是怕老夫人身體吃不消。可是他有一種預感,不會再有這樣的時刻了,能陪著老夫人過年,這樣一家老小團團圓圓。所以,他才會這樣配合。
皇妃此刻也感覺到一種盛宴過後的悲涼。外麵仍是明光燦爛,可卻了無人聲。像是絢爛過後的沉寂,又像是煙花燃過徒留一地煙塵。這寂靜無聲的燦爛勾起了她腦海中久遠的記憶。她為了暖和,坐著一張小凳子守在爐子跟前,屈膝抱著雙腿,看著爐火嗶剝作響的爐火,幽幽說道:“在我小時候,每當熬年熬到這個時候,我困得支持不住了,我娘就跟我說,別睡,爐子裏烤的紅薯快熟了。我為了吃紅薯就強忍著瞌睡,一直等到天快亮了,家家戶戶都接起神來。”
這一番話說的幾個人都陷入了深深回憶之中。各自回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人從一生下來,就好像隻能奔著死一路往前走,行色匆匆,腳步不停。把童年,少年,青年,一路甩在身後,待到想起來時,已是滿頭白發,步履蹣跚。隻顧著長大,隻顧著變老,執拗的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到頭來才知道,不管走向哪裏,都隻能是離死亡更近一些,除此以外,什麽也留不下。
這一輩子,就這樣,走完了。
尤其是義王,此刻的感受更加強烈。他不是一個感性的人,一輩子都是受理智支配,遇山開路遇水架橋,遇到什麽解決什麽,不給自己傷春悲秋的時間。可此刻,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讓他怎能不感慨萬千。
“開始接神了!”皇妃耳尖,聽見外麵傳來爆竹聲,跳起來叫道。老夫人義王和應皇子這才從各自的思緒裏回過神來,都轉頭看向窗外,果然,天快亮了。
接神時的皇妃又變回了一個孩子,笑著,跳著,放鞭炮時差點嘣著手。老夫人多少年沒有身臨其境接神了,都是隔著窗戶看看了事。這一出來,冷風撲麵,鼻孔裏都是爆竹燃放的氣味,年味兒一下子就來了。她前前後後烤著旺火,還不住叫著皇妃,一會兒讓小心燒著衣服,一會兒又叫別摔著。皇妃玩的興起,把小的鞭炮拆下來,一個一個燃著了,丟向應皇子。看見義王在那裏矜然而立,也裝作失手向他丟一個。一時間院子裏躲的躲,叫的叫,笑的笑,歡聲笑語響成一片。連燒旺火的小廝也受感染,在一旁咧著嘴笑。
初一一早,應皇子和皇妃吃過水餃就打道回府了。老夫人卻得過了初七才能回去,這裏麵有講究,說人的神魂在三十那天離身而去,得到了初七小年夜才能回來,在哪裏走的就會又回到哪裏。要是挪了地方,它就有可能找不著了。這個說法尤其是針對老年人,和孩子,說他們本身就魂兒不全,禁不得再走丟了。皇妃也不知道這一個接神一個神去,究竟是不是說的一個神。反正這裏對她來說,不可理解的事情太多了,因此也沒有細問。
從義王府回來,應皇子就又搬回了內院。他的傷口已經基本痊愈了,隻是身體還有些虛弱。久別重逢,自然是兩情繾綣。皇妃擔心應皇子的身體,可架不住應皇子激情似火,稍作抵禦,便告投降。待從喘息中平複下來,仔細一推算時間,便說道:“看來今年要有個龍寶寶了。”
“什麽,龍寶寶?”應皇子猶喘息未定,問道。
“我們的寶寶呀。”皇妃道。
“我們的……”應皇子雖然不習慣這種說法,可還是反應了過來,問道,“你怎地知道?”
“猜的。”皇妃嫣然一笑道。
“這是些什麽東西?”老夫人看著這一堆顏色各異的木頭疙瘩問道。
“這是跳棋。”皇妃道,“可好玩了,我教你們。”
老夫人搖頭。她摸的骨牌都是玉石的,怎會玩這等小孩玩具。
“可好玩了,不信你玩一把試試嘛奶奶。”皇妃磨著老夫人道。她不好意思跟義王說,隻能對著老夫人下功夫。誰料,義王卻道:“既如此,就玩一回試試。隻是,既有輸贏,就需帶些彩頭,玩著才有興致。”
皇妃一聽義王主動要給她送銀子,高興的一跳道,“好啊!輸了可不許反悔!”
義王隻是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為了顯示公平公正的遊戲精神,皇妃耐心細致的把跳棋的玩法規則講了一遍,又補充說明了一遍,直到老夫人義王和應皇子都點頭,這才請他們先選顏色。
“我老婆子可是什麽都不會,隻是給你們湊個數。”老夫人年紀大了,喜歡豔麗的顏色,先選了紅色,一邊擺著棋子,嘴裏說道,“若是輸了,你們可不許笑。”又道,“不過是消磨時辰,一家子帶什麽彩頭!”
“不怕奶奶。”皇妃大包大攬的拍著胸口說道,“我會讓著你的。你要是輸了我替你出!”
剛開始還一切正常。大家你走一步我走一步,井然有序。皇妃還不時出言指點他們幾句:“你應該從這裏走。兩點之間直線最近嘛,你那樣就繞遠了。”“哎呀!這個可以連跳的,別人的棋子你也可以跳,你要學會搭橋借力。”
等到了中場混戰的時候,就再顧不得的別人了,話也顧不得說,偶爾出來一聲都是尖叫:“哎呀走錯了!”“唉不對不對!”
場上的局麵也是高低立現。皇妃教著別人借力,可她自己卻根本不會。隻會看見一步走一步。經常是拿著棋子,抓耳撓腮的,卻找不到一個落腳處。能一步一步走還算好的,很多時候都因為無路可走,隻得倒退,嘴裏還得自圓其說:“我這是戰略性倒退。”很快中場就隻剩下一窩她的黑子兒,不成陣勢。
皇妃不是肯服輸的人,哪裏能接受的了這個慘狀。便說是顏色沒選好,黑色不利於她,非要老夫人的紅色。想要重振旗鼓扳回一局。無奈四個顏色都過手了一遍,結局還是慘敗,屢戰屢敗。便賭氣的把棋子一推道:“不玩了,不玩了!”
連義王都忍不住嗬嗬的笑出了聲。故意問道:“可是說好要帶彩頭的?”
“是這般說的。”老夫人忙點頭。都說人老三不貴,貪財怕死不瞌睡。老夫人七八十歲了,自然不能免俗。尤其這是自己辛苦贏回來的,那更是意義非凡,眼巴巴的看著皇妃,等著她往出拿錢。
皇妃無奈,隻得把剛要到手的紅包又拿了出來。饒是如此,義王還道:“兩張銀票,四個人如何分法?”
“算我欠你們的行了吧?!”皇妃忿忿道。覺得這一家子都是老奸巨猾,說的不會不會,可玩起來一個比一個跑得快。誒?不對。她一一端詳著這祖孫三代,道,“你們不是在玩我吧?你們以前真不會?真沒玩過跳棋?”
“冰兒讓人做跳棋時,他們可說有見過此物?”應皇子道。
皇妃搖頭。
“既是匠人都沒有見過,我們又去哪裏玩得?”應皇子見義王和老夫人高興,便也順著皇妃說道。
“那你們一個個怎麽都玩的那麽溜?”皇妃仍是不信。
“這有何難。”應皇子笑,“比起圍棋來,這個簡直……”
應皇子想說簡直就是不值一提,可又怕皇妃難堪,就打住口沒有說下去。
說起圍棋,皇妃仍是心有餘悸,可嘴上卻不服氣的說道:“你們從小家裏就讓你們學圍棋啊?”
“這是在玩,怎麽還用學?”應皇子笑。
皇妃想起雀兒紫玉個個也都會下圍棋,知道應皇子說的是真的。可是怎麽會有這麽變態的童年?玩什麽不好,非要下什麽圍棋。既費腦子又沒什麽樂趣。她怎麽不記得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曆?
“應兒打小就聰明,不管是玩九連環,還是華容道,別人都比不過他。”老夫人道。
“啊?什麽是九連環啊?”皇妃大感興趣的問道。
“不過是些小孩子的玩具。”老夫人知道應皇子不愛提及童年的話題,便簡短的說道。說罷就要轉換話題,可皇妃卻非要看看究竟什麽是個九連環。好在不是什麽稀罕物,現在的人也還在玩,很快就拿來了。皇妃拿在手裏比劃了半天也沒個頭緒。應皇子見狀,便過來給皇妃一步一步教著。皇妃覺得簡直不可思議,怎麽會有人把這東西當成玩具的?這有什麽好玩的?完全就是一個燒腦工具好不好。她本來還想看看華容道的,可一看這個再想到圍棋,便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算了吧。反正她是甘拜下風。要是讓她小時候玩這些東西,她寧願放棄玩耍的權利。話說她小時候玩什麽來著?她怎麽一點也想不起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沒玩過這麽無聊的東西。
但是反過來說,古人的東西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而且身價倍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想啊,每天玩著這樣的燒腦玩具,怎麽可能不聰明嘛?你讓現在的人去寫個唐詩三百首試試!還有哪些古董字畫,那是一般人能做的出來的嗎?
義王府的下人習慣了早早的接完神,老夫人義王他們各自去睡覺。他們便可以放心大膽的賭錢喝酒盡情耍樂。因此都早早的等在院子裏,隻待屋裏一聲令下,他們便點旺火放爆竹。可等了半天,屋裏還是沒有一點動靜,一個個凍得縮著脖子不住的跺腳。實在扛不住了,就讓丫頭借著送茶水,不住的打探著屋裏的動靜。
“該是快了。我看見老夫人開始打哈欠了。”先出來的丫頭說道。
可等了半天,還是沒有一點動靜,又讓丫頭進去,出來說道:“早著呢!祖孫幾個在下棋呢?”
“那義王呢?”小廝們不相信的問道。
“義王也在下棋呀。”丫頭道。
小廝們麵麵相覷,義王下棋?還是跟應皇子瘋皇妃?在他們心目中,義王就似那廟裏的菩薩,如泥雕木塑,目空一切,不近人情。什麽時候見他這樣接地氣過?
等啊等,眼看著就要三更天了,可屋裏又要什麽九連環,沒一會兒就要吃的。他們便也隻能是回屋聽命了。
快要四更天了。老夫人已經坐著打了好幾個盹兒了。皇妃也困得淚眼朦朧。應皇子見狀便說道:“既是都困了,不如就接了神回屋歇息吧?”
應皇子說著看義王。義王依舊坐得挺直,隻是將後背靠在了椅背上。沒人說話,他也就閉目養神。聞聽應皇子說話,便睜開眼睛看向皇妃。他習慣了忍耐,倒也不覺得有多累,隻是怕老夫人身體吃不消。可是他有一種預感,不會再有這樣的時刻了,能陪著老夫人過年,這樣一家老小團團圓圓。所以,他才會這樣配合。
皇妃此刻也感覺到一種盛宴過後的悲涼。外麵仍是明光燦爛,可卻了無人聲。像是絢爛過後的沉寂,又像是煙花燃過徒留一地煙塵。這寂靜無聲的燦爛勾起了她腦海中久遠的記憶。她為了暖和,坐著一張小凳子守在爐子跟前,屈膝抱著雙腿,看著爐火嗶剝作響的爐火,幽幽說道:“在我小時候,每當熬年熬到這個時候,我困得支持不住了,我娘就跟我說,別睡,爐子裏烤的紅薯快熟了。我為了吃紅薯就強忍著瞌睡,一直等到天快亮了,家家戶戶都接起神來。”
這一番話說的幾個人都陷入了深深回憶之中。各自回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人從一生下來,就好像隻能奔著死一路往前走,行色匆匆,腳步不停。把童年,少年,青年,一路甩在身後,待到想起來時,已是滿頭白發,步履蹣跚。隻顧著長大,隻顧著變老,執拗的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到頭來才知道,不管走向哪裏,都隻能是離死亡更近一些,除此以外,什麽也留不下。
這一輩子,就這樣,走完了。
尤其是義王,此刻的感受更加強烈。他不是一個感性的人,一輩子都是受理智支配,遇山開路遇水架橋,遇到什麽解決什麽,不給自己傷春悲秋的時間。可此刻,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讓他怎能不感慨萬千。
“開始接神了!”皇妃耳尖,聽見外麵傳來爆竹聲,跳起來叫道。老夫人義王和應皇子這才從各自的思緒裏回過神來,都轉頭看向窗外,果然,天快亮了。
接神時的皇妃又變回了一個孩子,笑著,跳著,放鞭炮時差點嘣著手。老夫人多少年沒有身臨其境接神了,都是隔著窗戶看看了事。這一出來,冷風撲麵,鼻孔裏都是爆竹燃放的氣味,年味兒一下子就來了。她前前後後烤著旺火,還不住叫著皇妃,一會兒讓小心燒著衣服,一會兒又叫別摔著。皇妃玩的興起,把小的鞭炮拆下來,一個一個燃著了,丟向應皇子。看見義王在那裏矜然而立,也裝作失手向他丟一個。一時間院子裏躲的躲,叫的叫,笑的笑,歡聲笑語響成一片。連燒旺火的小廝也受感染,在一旁咧著嘴笑。
初一一早,應皇子和皇妃吃過水餃就打道回府了。老夫人卻得過了初七才能回去,這裏麵有講究,說人的神魂在三十那天離身而去,得到了初七小年夜才能回來,在哪裏走的就會又回到哪裏。要是挪了地方,它就有可能找不著了。這個說法尤其是針對老年人,和孩子,說他們本身就魂兒不全,禁不得再走丟了。皇妃也不知道這一個接神一個神去,究竟是不是說的一個神。反正這裏對她來說,不可理解的事情太多了,因此也沒有細問。
從義王府回來,應皇子就又搬回了內院。他的傷口已經基本痊愈了,隻是身體還有些虛弱。久別重逢,自然是兩情繾綣。皇妃擔心應皇子的身體,可架不住應皇子激情似火,稍作抵禦,便告投降。待從喘息中平複下來,仔細一推算時間,便說道:“看來今年要有個龍寶寶了。”
“什麽,龍寶寶?”應皇子猶喘息未定,問道。
“我們的寶寶呀。”皇妃道。
“我們的……”應皇子雖然不習慣這種說法,可還是反應了過來,問道,“你怎地知道?”
“猜的。”皇妃嫣然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