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乾心裏很受用,嘴上說著一些謙虛的話。
曾勁國湊到鄭乾的耳邊,小聲問到:“小鄭,你啥時候學的這些,你說的那什麽輯裏湖絲,連我都不知道。”
鄭乾回答說:“說起來,也是受你們影響啊,上次鑒定那枚民國雙旗幣之後,我也對這種事情感興趣,所以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呢。”
曾勁國本來對鄭乾有好感buff,他這麽一說,也沒怎麽懷疑,又是一個勁的誇讚,順便瞪了兒子一眼。
曾藩算是看出來了,隻要他和鄭乾一起出現在老爺子麵前,就會獲得挨罵受批的debuff。
正巧這時,門外進來一人,也是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
“老吳,聽到你說有文徵明的作品現世,我中飯都沒來得及吃就趕過來了,快讓我看看!”
“你呀,還是來的慢了,已經有小友鑒別出來了,喏!”吳館長說著,嘴朝鄭乾這邊一努。
吳館長給鄭乾他們介紹,說這位是之前說的,專門研究文徵明作品的聞老先生。
鄭乾朝這位老人家點點頭打招呼,說道:“就是瞎說幾句,在專家麵前可不敢班門弄斧。”
蔣老插話:“老聞,拿出你十足的勁頭來,給我們這些老的長長臉。”
聞老沒做聲,直勾勾的盯著鋪在桌麵上的幾幅字,眼放精光。
由於不敢動那些綢緞,於是隻能趴著,從吳館長手中拿過放大鏡,逐字逐字的甄別。
“筆骨強健,筆鋒剛利,清秀飄逸且溫潤典雅,這麽秀麗靈動的小楷,確實是文徵明所書!”
然後又轉向行書的那一段:“嗯,空靈疏朗,曲直互參,轉折並施,隨勢而變,的確也是他的風格!”
“草書也是遒勁有力,渾灑自如,自成一體,有懷素的影子!”
聞老端著放大鏡,一邊看一邊評價,看得出來,確實是對文徵明的作品如數家珍。
鄭乾也在內心歎服這位老先生,是有真學識,不像自己,隻會利用係統裝杯。
聞老勘驗完畢,直起身,將放大鏡還給吳館長,刻意別過了吳館長渴求真相的眼神,而是看向鄭乾。
“這位小友,剛聽聞你也識得衡山居士墨跡,那你可否能辨得,這是他什麽時期的作品?”
此言一出,現場氛圍有些變化了。
或許是蔣老剛才那句話,激發了老先生的好勝之心,此刻出言詢問,也有較量的意思了。
鄭乾心裏也不虛,畢竟在鑒定文徵明的書法時,係統也將他的生平都灌輸給鄭乾了。
文徵明的作品,在不同時期,風格是不一樣的。89歲高壽的他,卻是在花甲之年後,才迎來書畫發展的黃金期,而且越往後,作品越是臻於完美。
所以對其作品研究得透的話,就能從他不同時期的作品,大致推斷他的年齡。
鄭乾不卑不亢的解釋道:“衡山居士,早年應付科舉,其後有短暫仕途,五十歲之後才醉心於書畫,六十歲融會貫通,在七十歲高齡才算臻於圓滿,所以這幾副字無論運筆還是意境,均已渾然天成,所以我猜測,這些作品是在他70歲,也就是嘉靖十八年所創作。”
聞老聽聞此言,眼神中驚駭之色絲毫不掩蓋,抓著鄭乾的手,問道:“敢問小友,師承何人?”
鄭乾本想說無門無派,無師自通,但想想太那啥了,所以隻能說,是上學時期就喜歡文徵明的作品,後來有一段時間潛心研究過,所以稍微知道一點。
聞老得知是自學,眼珠子一轉,說道:“你我今日也算有緣,可否願意做我學生,必傾囊相授,你的造詣肯定會更高!”
啥?一言不合直接收徒?
這把鄭乾整不會了。
有係統的無敵鑒定術傍身,還要什麽師傅?
“承蒙聞老厚愛,隻是我學習這個也是一時興趣,沒想著搞出什麽名堂,所以……”
鄭乾委婉拒絕著,這時蔣老直言道:“小鄭老弟,老聞可是業界份量極重的泰鬥,你不再考慮考慮?”
鄭乾心說,這個蔣老還真是不拘一格,喊自己老弟,要是自己真拜了師,輩分還能壓他一頭呢。
“我有幾斤幾兩,自己心裏還是清楚的,確實吃不了那碗飯呐。”鄭乾委婉說道。
聞老略有失望,不過很快也恢複情緒,說道:“鄭小友所言極是,跟我的推測差不多,如今是不服老不行了,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鄭小友,以後有機會,可以繼續切磋切磋哦。”
說著,主動過來跟鄭乾互留了聯係方式。
吳館長心中有數了,說道:“如此看來,這幅墨寶,確實是文徵明先生的真跡無疑,這裏我代表文學界和書法界,對鄭乾同誌表示感謝,感謝你的發現,為我國文學界和書法界,增添了可貴財富!”
鄭乾一聽這話,感覺味不對。
這是開始上價值了?
一頂高帽子就讓他給戴上了?
鄭乾口中說著謝謝,心想還是趕緊離開這裏再說。
於是準備伸手,將那些輕飄飄的綢緞收起來。
“鄭小友,你這是?”吳館長明知故問。
“您叫我鄭乾就好了,謝謝您花費時間精力幫我做這些,說實話,最應該感謝的是您,不然的話,這些文物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重見天日呢。我們就先不打擾您的時間了,改日一定重謝!”
“言過其實啦,幫這些文物恢複原來的麵貌,本來就是我們的義務,不用言謝!隻是,我有幾句話,要跟你說。”
蔣老見狀,心裏門清,說道:“你們聊吧,我先出去透透氣,悶死了。”
說著,邁著步子直接就走了,聞老緊跟其後,也出去了。
曾勁國看了看鄭乾,得到鄭乾的肯定眼神後,說道:“我們在外麵等你,有事叫我。”也拉著曾藩出去了。
屋子裏隻剩下鄭乾和吳館長。
“吳館長,您有話直說無妨。”
“鄭乾,這十幅墨寶真跡,確實是文學界的重大發現,價值不言而喻,而且這些絲綢,也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所以我代表博物館,也代表文學界,由衷懇請鄭乾先生你,將這些墨寶捐贈國家,供後人研究學習,也是大功德一件!”
“捐給國家?”
“對,你放心,捐贈之後,會有相應的補償給你,而且這些文物以後參展,都會注明是由鄭乾先生無償捐贈。”
“額。。。請問是什麽補償?”
“我會以省博物館的名義,補償你5千元的現金,另外還有捐贈文物的榮譽證書。”
“好的吳館長,您說的這個事,我清楚了。”
“然後呢?”
“然後我準備收好它,再帶回去鎖進保險櫃裏。”
曾勁國湊到鄭乾的耳邊,小聲問到:“小鄭,你啥時候學的這些,你說的那什麽輯裏湖絲,連我都不知道。”
鄭乾回答說:“說起來,也是受你們影響啊,上次鑒定那枚民國雙旗幣之後,我也對這種事情感興趣,所以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呢。”
曾勁國本來對鄭乾有好感buff,他這麽一說,也沒怎麽懷疑,又是一個勁的誇讚,順便瞪了兒子一眼。
曾藩算是看出來了,隻要他和鄭乾一起出現在老爺子麵前,就會獲得挨罵受批的debuff。
正巧這時,門外進來一人,也是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
“老吳,聽到你說有文徵明的作品現世,我中飯都沒來得及吃就趕過來了,快讓我看看!”
“你呀,還是來的慢了,已經有小友鑒別出來了,喏!”吳館長說著,嘴朝鄭乾這邊一努。
吳館長給鄭乾他們介紹,說這位是之前說的,專門研究文徵明作品的聞老先生。
鄭乾朝這位老人家點點頭打招呼,說道:“就是瞎說幾句,在專家麵前可不敢班門弄斧。”
蔣老插話:“老聞,拿出你十足的勁頭來,給我們這些老的長長臉。”
聞老沒做聲,直勾勾的盯著鋪在桌麵上的幾幅字,眼放精光。
由於不敢動那些綢緞,於是隻能趴著,從吳館長手中拿過放大鏡,逐字逐字的甄別。
“筆骨強健,筆鋒剛利,清秀飄逸且溫潤典雅,這麽秀麗靈動的小楷,確實是文徵明所書!”
然後又轉向行書的那一段:“嗯,空靈疏朗,曲直互參,轉折並施,隨勢而變,的確也是他的風格!”
“草書也是遒勁有力,渾灑自如,自成一體,有懷素的影子!”
聞老端著放大鏡,一邊看一邊評價,看得出來,確實是對文徵明的作品如數家珍。
鄭乾也在內心歎服這位老先生,是有真學識,不像自己,隻會利用係統裝杯。
聞老勘驗完畢,直起身,將放大鏡還給吳館長,刻意別過了吳館長渴求真相的眼神,而是看向鄭乾。
“這位小友,剛聽聞你也識得衡山居士墨跡,那你可否能辨得,這是他什麽時期的作品?”
此言一出,現場氛圍有些變化了。
或許是蔣老剛才那句話,激發了老先生的好勝之心,此刻出言詢問,也有較量的意思了。
鄭乾心裏也不虛,畢竟在鑒定文徵明的書法時,係統也將他的生平都灌輸給鄭乾了。
文徵明的作品,在不同時期,風格是不一樣的。89歲高壽的他,卻是在花甲之年後,才迎來書畫發展的黃金期,而且越往後,作品越是臻於完美。
所以對其作品研究得透的話,就能從他不同時期的作品,大致推斷他的年齡。
鄭乾不卑不亢的解釋道:“衡山居士,早年應付科舉,其後有短暫仕途,五十歲之後才醉心於書畫,六十歲融會貫通,在七十歲高齡才算臻於圓滿,所以這幾副字無論運筆還是意境,均已渾然天成,所以我猜測,這些作品是在他70歲,也就是嘉靖十八年所創作。”
聞老聽聞此言,眼神中驚駭之色絲毫不掩蓋,抓著鄭乾的手,問道:“敢問小友,師承何人?”
鄭乾本想說無門無派,無師自通,但想想太那啥了,所以隻能說,是上學時期就喜歡文徵明的作品,後來有一段時間潛心研究過,所以稍微知道一點。
聞老得知是自學,眼珠子一轉,說道:“你我今日也算有緣,可否願意做我學生,必傾囊相授,你的造詣肯定會更高!”
啥?一言不合直接收徒?
這把鄭乾整不會了。
有係統的無敵鑒定術傍身,還要什麽師傅?
“承蒙聞老厚愛,隻是我學習這個也是一時興趣,沒想著搞出什麽名堂,所以……”
鄭乾委婉拒絕著,這時蔣老直言道:“小鄭老弟,老聞可是業界份量極重的泰鬥,你不再考慮考慮?”
鄭乾心說,這個蔣老還真是不拘一格,喊自己老弟,要是自己真拜了師,輩分還能壓他一頭呢。
“我有幾斤幾兩,自己心裏還是清楚的,確實吃不了那碗飯呐。”鄭乾委婉說道。
聞老略有失望,不過很快也恢複情緒,說道:“鄭小友所言極是,跟我的推測差不多,如今是不服老不行了,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鄭小友,以後有機會,可以繼續切磋切磋哦。”
說著,主動過來跟鄭乾互留了聯係方式。
吳館長心中有數了,說道:“如此看來,這幅墨寶,確實是文徵明先生的真跡無疑,這裏我代表文學界和書法界,對鄭乾同誌表示感謝,感謝你的發現,為我國文學界和書法界,增添了可貴財富!”
鄭乾一聽這話,感覺味不對。
這是開始上價值了?
一頂高帽子就讓他給戴上了?
鄭乾口中說著謝謝,心想還是趕緊離開這裏再說。
於是準備伸手,將那些輕飄飄的綢緞收起來。
“鄭小友,你這是?”吳館長明知故問。
“您叫我鄭乾就好了,謝謝您花費時間精力幫我做這些,說實話,最應該感謝的是您,不然的話,這些文物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重見天日呢。我們就先不打擾您的時間了,改日一定重謝!”
“言過其實啦,幫這些文物恢複原來的麵貌,本來就是我們的義務,不用言謝!隻是,我有幾句話,要跟你說。”
蔣老見狀,心裏門清,說道:“你們聊吧,我先出去透透氣,悶死了。”
說著,邁著步子直接就走了,聞老緊跟其後,也出去了。
曾勁國看了看鄭乾,得到鄭乾的肯定眼神後,說道:“我們在外麵等你,有事叫我。”也拉著曾藩出去了。
屋子裏隻剩下鄭乾和吳館長。
“吳館長,您有話直說無妨。”
“鄭乾,這十幅墨寶真跡,確實是文學界的重大發現,價值不言而喻,而且這些絲綢,也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所以我代表博物館,也代表文學界,由衷懇請鄭乾先生你,將這些墨寶捐贈國家,供後人研究學習,也是大功德一件!”
“捐給國家?”
“對,你放心,捐贈之後,會有相應的補償給你,而且這些文物以後參展,都會注明是由鄭乾先生無償捐贈。”
“額。。。請問是什麽補償?”
“我會以省博物館的名義,補償你5千元的現金,另外還有捐贈文物的榮譽證書。”
“好的吳館長,您說的這個事,我清楚了。”
“然後呢?”
“然後我準備收好它,再帶回去鎖進保險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