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拉攏袁崇煥?他會投靠大金嗎?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來搶朝鮮的糧食,補充大金的需求;二來打敗朝鮮,清除東江,改善我們的戰略地位,免得每次往西征戰都擔心後院起火。”
皇太極眼裏閃著希望的光,可突然流鼻血這件事破壞了這美好的氣氛。
“大汗,你鼻子出血了。”
“老四,你這酒量也太大了吧?”
“快去找薩滿!”
一瞬間,所有貝勒的注意力都被大汗的健康牽走了。
“沒事,就是老毛病,很快就會好的,不用擔心。”
皇太極故作輕鬆地說。
“那麽,決定好了嗎,打東江,攻朝鮮?”
幾個貝勒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達成了共識。
皇太極馬上開始安排:“大哥留在這裏坐鎮,二哥帶隊衝鋒,其餘各旗抽調精兵,跟我一起作為中軍,出征。”
“後方我來負責,但是大汗,你的身體……要不還是我代勞吧?”
代善顯得特別關心皇太極。
皇太極微笑著說:“我自己身體怎麽樣我心裏有數,真不行我自然會休息。”
其實他心裏暗暗想著:
老滑頭,要是讓你知道我身體不舒服,恐怕又要動什麽歪心思了。
代善離開皇宮,心裏琢磨:
你是真沒事,還是硬挺?
老四啊,你的心機太深,不得不提防。
要不要幫多爾袞他們一下?
有他們在前麵擋著,我的正紅、鑲紅旗也能少操心些。
畢竟現在八旗名義上是一家人,但實際上各旗的主子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皇太極雖然被尊為大汗。
但在這些大貝勒麵前,大事還是得大家一起商量著來。
不像後來征討明朝後,皇太極獨攬大權那樣。
“卑職李永芳參見大汗。”
李永芳俯身行禮。
“起來吧。”
皇太極就算對這位第一個向大金投降的明朝將軍沒多少好印象,也得承認,用李永芳確實順手。
特別是處理那些上不了桌麵的事情,賊好用!
“把這封信帶給遼東巡撫袁崇煥,想辦法讓他知道,朕有意和大明講和。”
“別讓人知道了,不然,你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陛下放心。”
李永芳深深鞠了個躬,收好信,悄悄離開了皇宮。
對於曾經是大明朝廷裏的人李永芳來說,把信送到袁崇煥那裏不難。
關鍵是要悄悄的,至少不能讓太多人知道。
想了又想,他想到了祖大壽,遼鎮的總兵!
隻有通過祖大壽,這事才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就算被發現了,以祖家在遼東的勢力也能捂得住。
李永芳相信,早些年,祖大壽可能會自己動手解決送信的人,提著人頭表忠誠。
五年前,幫不幫不一定,但絕對不會傷害送信的人。
現在呢,作為明朝官員的祖大壽,為了不得罪大金,肯定會幫忙。
如今的祖大壽,已經完全是個地方上的軍閥了,雖然依附大明,可也不敢隨便得罪大金。
按計劃,李永芳行動了,沒過多久,幾個特別的客人到了錦州。
見到送信的人,祖大壽的反應正和李永芳料想的一樣。
既沒有生氣要動手,也沒有馬上打發走,而是仔細打聽送信人的來龍去脈,生怕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祖大壽清楚,他的宅子周圍肯定有錦衣衛的眼線。
雖說錦衣衛在遼東受了重創,看似實力大減,但真要把他們連根拔起,祖大壽心裏明白,那不可能。
表麵上看,遼東的千戶所名存實亡。
甚至各個城裏也就剩下幾個不成氣候的百戶所,幹不了什麽大事。
但這並不妨礙錦衣衛還有潛伏者。
萬一做錯了什麽,自己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被皇太極知道了,也不是沒可能。
確定送信的人行事小心,沒引起別人注意後,祖大壽才問起目的。
“啥?讓我把皇太極的信轉交給袁巡撫?”
祖大壽嚇得差點叫出來。
好在他記得這次私下見麵不能暴露,強忍住了。
“是皇太極瘋了,還是我耳朵出問題了?”
“你們居然想私下聯係袁巡撫,還通過我來辦?”
送信的人臉色一變,嚴厲地說:
“大膽,怎麽敢對大汗不敬的!”
祖大壽更是狠狠地瞪回去:
“你再囉嗦一句試試,信不信我一句話,你就被砍成肉醬!”
“再者,我說皇太極怎麽了,這裏是錦州,老子的地盤,老子做主。”
送信的人意識到自己是在別人的地盤上,但他骨子裏的傲氣不願意低頭。
特別是祖大壽言語中對皇太極不敬。
這時候要是退縮,他自己的後果可想而知。
“隻要你不怕同時惹怒我們大汗,又不怕引起大明皇帝的懷疑,盡管試試看!”
祖大壽哼哼著說:“你以為老子真的不敢動你?”
“信不信老子一刀就把你解決了,提著你的人頭上交,這樣不僅能避開上麵的懷疑,我還能趁機立個功呢。”
那使者眼光犀利,一眼就看穿了祖大壽外強中幹的樣子,斷定他不敢輕舉妄動:
“那你幹嘛不動手呢?”
“那你解釋一下子,我一個小小的信使,怎麽就逛到你這秘密地盤來了?”
“如果你心裏沒鬼,就別囉嗦了,動手啊。”
“我要是皺一下眉頭,就算不上漢子。”
“但你得想清楚了,要是搞砸了大汗的大事,再讓大明朝的皇帝起了疑心,你這條命還想保得住嗎?”
祖大壽心裏怒火直冒,恨不得一聲令下就把這個刺頭給千刀萬剮了。
可一想到現在的處境和家族的將來,隻好勉強壓下怒氣,冷冷扔下一句:
“滾吧。”
使者嗤笑了一聲,壓低聲音說:
“算你懂事,有什麽話要帶給李永芳的?”
祖大壽冷冰冰地說:
“告訴他,下次再派隻會亂叫的狗來,我就剝了他的皮做鼓。”
使者一聽,先是一愣,隨即怒氣衝衝,哼了一聲,連告辭的禮節都省了,扭頭就走。
祖大壽坐了一會兒,像是下了什麽決心,高聲喊道:
“來人!”
“將軍!”
親衛隊長祖小四應聲而來。
祖大壽命令道:“傳下去,明朝的日本將領要來巡查各地的城防,同時和巡撫袁大人商量糧草的事。”
祖小四應承下來:“是,我馬上安排親衛隊準備。”
皇太極眼裏閃著希望的光,可突然流鼻血這件事破壞了這美好的氣氛。
“大汗,你鼻子出血了。”
“老四,你這酒量也太大了吧?”
“快去找薩滿!”
一瞬間,所有貝勒的注意力都被大汗的健康牽走了。
“沒事,就是老毛病,很快就會好的,不用擔心。”
皇太極故作輕鬆地說。
“那麽,決定好了嗎,打東江,攻朝鮮?”
幾個貝勒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達成了共識。
皇太極馬上開始安排:“大哥留在這裏坐鎮,二哥帶隊衝鋒,其餘各旗抽調精兵,跟我一起作為中軍,出征。”
“後方我來負責,但是大汗,你的身體……要不還是我代勞吧?”
代善顯得特別關心皇太極。
皇太極微笑著說:“我自己身體怎麽樣我心裏有數,真不行我自然會休息。”
其實他心裏暗暗想著:
老滑頭,要是讓你知道我身體不舒服,恐怕又要動什麽歪心思了。
代善離開皇宮,心裏琢磨:
你是真沒事,還是硬挺?
老四啊,你的心機太深,不得不提防。
要不要幫多爾袞他們一下?
有他們在前麵擋著,我的正紅、鑲紅旗也能少操心些。
畢竟現在八旗名義上是一家人,但實際上各旗的主子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皇太極雖然被尊為大汗。
但在這些大貝勒麵前,大事還是得大家一起商量著來。
不像後來征討明朝後,皇太極獨攬大權那樣。
“卑職李永芳參見大汗。”
李永芳俯身行禮。
“起來吧。”
皇太極就算對這位第一個向大金投降的明朝將軍沒多少好印象,也得承認,用李永芳確實順手。
特別是處理那些上不了桌麵的事情,賊好用!
“把這封信帶給遼東巡撫袁崇煥,想辦法讓他知道,朕有意和大明講和。”
“別讓人知道了,不然,你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陛下放心。”
李永芳深深鞠了個躬,收好信,悄悄離開了皇宮。
對於曾經是大明朝廷裏的人李永芳來說,把信送到袁崇煥那裏不難。
關鍵是要悄悄的,至少不能讓太多人知道。
想了又想,他想到了祖大壽,遼鎮的總兵!
隻有通過祖大壽,這事才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就算被發現了,以祖家在遼東的勢力也能捂得住。
李永芳相信,早些年,祖大壽可能會自己動手解決送信的人,提著人頭表忠誠。
五年前,幫不幫不一定,但絕對不會傷害送信的人。
現在呢,作為明朝官員的祖大壽,為了不得罪大金,肯定會幫忙。
如今的祖大壽,已經完全是個地方上的軍閥了,雖然依附大明,可也不敢隨便得罪大金。
按計劃,李永芳行動了,沒過多久,幾個特別的客人到了錦州。
見到送信的人,祖大壽的反應正和李永芳料想的一樣。
既沒有生氣要動手,也沒有馬上打發走,而是仔細打聽送信人的來龍去脈,生怕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祖大壽清楚,他的宅子周圍肯定有錦衣衛的眼線。
雖說錦衣衛在遼東受了重創,看似實力大減,但真要把他們連根拔起,祖大壽心裏明白,那不可能。
表麵上看,遼東的千戶所名存實亡。
甚至各個城裏也就剩下幾個不成氣候的百戶所,幹不了什麽大事。
但這並不妨礙錦衣衛還有潛伏者。
萬一做錯了什麽,自己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被皇太極知道了,也不是沒可能。
確定送信的人行事小心,沒引起別人注意後,祖大壽才問起目的。
“啥?讓我把皇太極的信轉交給袁巡撫?”
祖大壽嚇得差點叫出來。
好在他記得這次私下見麵不能暴露,強忍住了。
“是皇太極瘋了,還是我耳朵出問題了?”
“你們居然想私下聯係袁巡撫,還通過我來辦?”
送信的人臉色一變,嚴厲地說:
“大膽,怎麽敢對大汗不敬的!”
祖大壽更是狠狠地瞪回去:
“你再囉嗦一句試試,信不信我一句話,你就被砍成肉醬!”
“再者,我說皇太極怎麽了,這裏是錦州,老子的地盤,老子做主。”
送信的人意識到自己是在別人的地盤上,但他骨子裏的傲氣不願意低頭。
特別是祖大壽言語中對皇太極不敬。
這時候要是退縮,他自己的後果可想而知。
“隻要你不怕同時惹怒我們大汗,又不怕引起大明皇帝的懷疑,盡管試試看!”
祖大壽哼哼著說:“你以為老子真的不敢動你?”
“信不信老子一刀就把你解決了,提著你的人頭上交,這樣不僅能避開上麵的懷疑,我還能趁機立個功呢。”
那使者眼光犀利,一眼就看穿了祖大壽外強中幹的樣子,斷定他不敢輕舉妄動:
“那你幹嘛不動手呢?”
“那你解釋一下子,我一個小小的信使,怎麽就逛到你這秘密地盤來了?”
“如果你心裏沒鬼,就別囉嗦了,動手啊。”
“我要是皺一下眉頭,就算不上漢子。”
“但你得想清楚了,要是搞砸了大汗的大事,再讓大明朝的皇帝起了疑心,你這條命還想保得住嗎?”
祖大壽心裏怒火直冒,恨不得一聲令下就把這個刺頭給千刀萬剮了。
可一想到現在的處境和家族的將來,隻好勉強壓下怒氣,冷冷扔下一句:
“滾吧。”
使者嗤笑了一聲,壓低聲音說:
“算你懂事,有什麽話要帶給李永芳的?”
祖大壽冷冰冰地說:
“告訴他,下次再派隻會亂叫的狗來,我就剝了他的皮做鼓。”
使者一聽,先是一愣,隨即怒氣衝衝,哼了一聲,連告辭的禮節都省了,扭頭就走。
祖大壽坐了一會兒,像是下了什麽決心,高聲喊道:
“來人!”
“將軍!”
親衛隊長祖小四應聲而來。
祖大壽命令道:“傳下去,明朝的日本將領要來巡查各地的城防,同時和巡撫袁大人商量糧草的事。”
祖小四應承下來:“是,我馬上安排親衛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