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阿敏,不聽軍令,死!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後他們攻城掠地,一路順風順水,直到打到京城才碰了壁。
還好有薊鎮的總兵趙率教英勇犧牲,讓天聰汗挽回了些麵子,證明了八旗鐵騎的威力,之前的挫折隻是因為地勢不利。
到了平地上,八旗鐵騎無人能敵,相比之下,大明的騎兵就遜色多了。
皇太極表麵上冷靜,英氣不減。
但心裏卻是懊惱得很,知道自己這次進京,沒撈到好處就回來了。
大明一旦穩住了京城,肯定會再跟八旗鬧起來,他們在北京周邊盤踞,已經不能長久了。
以前,皇太極哪裏會怕大明搞什麽小動作,現在不一樣了,大明的軍隊可以和八旗相抗衡。
如果不先動手,等大明先發難,後悔都來不及。
“四弟,什麽事這麽急,我這營裏的事還多著呢。”
阿敏帶著兩藍旗的將領走進大帳,臉上有點不高興,問起來。
這兩藍旗命運挺坎坷的,第一個進京,沒得到什麽好處。
反而和大明的精兵硬碰硬,損失慘重,又被蒙古的騎兵偷襲,阿敏狼狽逃出城,收拾殘局,照顧傷員。
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皇太極卻叫他來開會,阿敏心裏自然不痛快。
“阿敏,怎麽來得這麽晚?”
皇太極臉色陰沉,語氣嚴厲,像是在責怪他不遵守軍紀。
“四哥,大家聚在這兒是幹啥?營裏一堆事等著處理,沒時間磨蹭,有話快說吧。”
阿敏不管皇太極的臉色,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經很久了,今天這事,不過是問題的一小部分。
皇太極的臉更黑了,整個帳篷裏都籠罩著一股壓抑的氣氛。
莽古爾泰連忙出來打圓場:“阿敏,別急,汗王要說什麽,盡管說,營地裏確實忙,阿敏說得有道理。”
“阿敏沒錯,難道錯的是我?”
皇太極冷冷地說,“私自帶兵進城,這是什麽道理?”
阿敏微微一愣,馬上回嘴:“好機會擺在眼前,怎麽能錯過?作為貝勒,我有自己的判斷。”
“你把大汗的命令放在哪裏?”皇太極質問。
“四哥,雖說你是大汗,但實際上各旗權利相當,我們八旗兄弟,誰也不比誰高一等。”
阿敏硬氣說道,小事兒可以讓,但涉及到貝勒的權益,立場就得堅定,守護貝勒的尊嚴,誰也不能動搖。
皇太極猛地把手裏的酒杯往地上一砸,那清脆的破裂聲,就像是在無聲地責問阿敏。
“阿敏,你把八旗的精兵不當回事,讓我們大軍受挫,你說,我該怎麽對付你?”
他的話冷得像是能穿過帳篷,凍到骨頭裏。
阿敏冷笑一聲,眉毛一挑,滿眼都是輕蔑。
“想找個罪名,還怕找不到借口嗎?就憑一個酒杯碎的聲音,就想讓我害怕?”
“難道你以為,你這是在演《三國演義》裏的摔杯為號?隻怕你跟漢人混久了,腦袋都被他們的詭計糊住了。”
阿敏心裏一直對皇太極不按老汗王對漢人的那套來耿耿於懷,暗暗嘲笑:漢人的那幾本書,能比得上我們大金的鐵騎?
“怎麽,我用用不行?”
皇太極的語氣平和,卻透著不容反駁的堅決。
“你敢嗎?不怕這樣會讓八旗內部亂起來?”
阿敏反問回去,“四弟,你的聰明無人能及,但也正因為這樣,你太小心了,絕不會做這麽冒險的事。”
“再聰明的人也會有失算的時候。也許今天,我就要衝動一次,做回蠢事,來個摔杯為號,怎麽樣?”
皇太極的聲音低沉而悠長,就像是一場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
正當兩人劍拔弩張之時,帳篷外突然響起急促而密集的腳步聲,帳篷裏的人臉色大變。
阿敏身體一震,剛想動手,心裏琢磨著,皇太極雖然戰場經驗豐富,但他那肥胖的身體哪有自己靈活?
可還沒等阿敏出手,帳篷門就被猛地撞開,一臉絡腮胡子、眼神如炬的鼇拜提著大斧頭,不顧一切地衝了進來。
後麵跟著皇太極的貼身衛隊,他們身穿胸甲,像鋼鐵洪流一樣湧入帳篷,對兩個藍旗的將領展開了無情的清洗。
一時間,帳篷裏血肉橫飛,慘叫聲四起,兩個白旗的將領嚇得瑟瑟發抖,緊緊擠在莽古爾泰身邊,後者已經慌了神。
他們眼睜睜看著兩個藍旗將領遭受殘酷的清除,嚇得連話都不敢說,生怕皇太極怒極之下,連兩個白旗一起收拾了。
阿敏還沒靠近皇太極,就被鼇拜一斧頭重重地劈在背上,劇痛之下,他發出一聲悲鳴,吐出一口血,癱倒在地。
皇太極麵不改色,慢慢抽出一條錦緞手帕,擦去臉上的血跡,那手帕很快就染成了深紅色。
上麵沾的不隻有他的血,還有阿敏的。
“皇太極,你弑母弑兄,天理不容!我先走一步,在黃泉路上等你!”
阿敏用最後一點力氣詛咒,那怨恨的眼神即使在他閉眼的那一刻,也緊緊盯著皇太極,不敢相信這位平時智計百出的四弟,竟然會做出這種魯莽的舉動。
皇太極對阿敏那充滿仇恨的眼神視而不見,繼續他緩慢而有條不紊的擦拭,好像周圍的血腥和混亂都跟他沒關係似的。
“外麵清理好了嗎?沒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吧?”
“都處理好了,這裏是兩黃旗的地盤,沒人敢多嘴。”
鼇拜回答,心裏暗自得意。
皇太極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可見自己在大汗心中的分量,這份認可足以讓他這個尚未立穩腳跟的人驕傲好一陣子。
皇太極轉向表情複雜的莽古爾泰。
“阿敏無視君主,導致大軍受損,到現在還不知悔改,我實在是沒辦法,才用了這下策。”
“莽古爾泰,你覺得我這麽做,合適嗎?”
“大汗英明!”
莽古爾泰的回答有些猶豫,不光是阿敏沒想到,就連他自己也沒料到皇太極會突然發難,上演了一場真實的“摔杯為號”。
他心裏清楚,現在隻能順從,不然下一個被“處理”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畢竟上次自己已經經曆過一遭。
就在一刻鍾前,莽古爾泰還信心滿滿,覺得一切盡在掌握。
現在,那份自信已經煙消雲散。
還好有薊鎮的總兵趙率教英勇犧牲,讓天聰汗挽回了些麵子,證明了八旗鐵騎的威力,之前的挫折隻是因為地勢不利。
到了平地上,八旗鐵騎無人能敵,相比之下,大明的騎兵就遜色多了。
皇太極表麵上冷靜,英氣不減。
但心裏卻是懊惱得很,知道自己這次進京,沒撈到好處就回來了。
大明一旦穩住了京城,肯定會再跟八旗鬧起來,他們在北京周邊盤踞,已經不能長久了。
以前,皇太極哪裏會怕大明搞什麽小動作,現在不一樣了,大明的軍隊可以和八旗相抗衡。
如果不先動手,等大明先發難,後悔都來不及。
“四弟,什麽事這麽急,我這營裏的事還多著呢。”
阿敏帶著兩藍旗的將領走進大帳,臉上有點不高興,問起來。
這兩藍旗命運挺坎坷的,第一個進京,沒得到什麽好處。
反而和大明的精兵硬碰硬,損失慘重,又被蒙古的騎兵偷襲,阿敏狼狽逃出城,收拾殘局,照顧傷員。
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皇太極卻叫他來開會,阿敏心裏自然不痛快。
“阿敏,怎麽來得這麽晚?”
皇太極臉色陰沉,語氣嚴厲,像是在責怪他不遵守軍紀。
“四哥,大家聚在這兒是幹啥?營裏一堆事等著處理,沒時間磨蹭,有話快說吧。”
阿敏不管皇太極的臉色,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經很久了,今天這事,不過是問題的一小部分。
皇太極的臉更黑了,整個帳篷裏都籠罩著一股壓抑的氣氛。
莽古爾泰連忙出來打圓場:“阿敏,別急,汗王要說什麽,盡管說,營地裏確實忙,阿敏說得有道理。”
“阿敏沒錯,難道錯的是我?”
皇太極冷冷地說,“私自帶兵進城,這是什麽道理?”
阿敏微微一愣,馬上回嘴:“好機會擺在眼前,怎麽能錯過?作為貝勒,我有自己的判斷。”
“你把大汗的命令放在哪裏?”皇太極質問。
“四哥,雖說你是大汗,但實際上各旗權利相當,我們八旗兄弟,誰也不比誰高一等。”
阿敏硬氣說道,小事兒可以讓,但涉及到貝勒的權益,立場就得堅定,守護貝勒的尊嚴,誰也不能動搖。
皇太極猛地把手裏的酒杯往地上一砸,那清脆的破裂聲,就像是在無聲地責問阿敏。
“阿敏,你把八旗的精兵不當回事,讓我們大軍受挫,你說,我該怎麽對付你?”
他的話冷得像是能穿過帳篷,凍到骨頭裏。
阿敏冷笑一聲,眉毛一挑,滿眼都是輕蔑。
“想找個罪名,還怕找不到借口嗎?就憑一個酒杯碎的聲音,就想讓我害怕?”
“難道你以為,你這是在演《三國演義》裏的摔杯為號?隻怕你跟漢人混久了,腦袋都被他們的詭計糊住了。”
阿敏心裏一直對皇太極不按老汗王對漢人的那套來耿耿於懷,暗暗嘲笑:漢人的那幾本書,能比得上我們大金的鐵騎?
“怎麽,我用用不行?”
皇太極的語氣平和,卻透著不容反駁的堅決。
“你敢嗎?不怕這樣會讓八旗內部亂起來?”
阿敏反問回去,“四弟,你的聰明無人能及,但也正因為這樣,你太小心了,絕不會做這麽冒險的事。”
“再聰明的人也會有失算的時候。也許今天,我就要衝動一次,做回蠢事,來個摔杯為號,怎麽樣?”
皇太極的聲音低沉而悠長,就像是一場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
正當兩人劍拔弩張之時,帳篷外突然響起急促而密集的腳步聲,帳篷裏的人臉色大變。
阿敏身體一震,剛想動手,心裏琢磨著,皇太極雖然戰場經驗豐富,但他那肥胖的身體哪有自己靈活?
可還沒等阿敏出手,帳篷門就被猛地撞開,一臉絡腮胡子、眼神如炬的鼇拜提著大斧頭,不顧一切地衝了進來。
後麵跟著皇太極的貼身衛隊,他們身穿胸甲,像鋼鐵洪流一樣湧入帳篷,對兩個藍旗的將領展開了無情的清洗。
一時間,帳篷裏血肉橫飛,慘叫聲四起,兩個白旗的將領嚇得瑟瑟發抖,緊緊擠在莽古爾泰身邊,後者已經慌了神。
他們眼睜睜看著兩個藍旗將領遭受殘酷的清除,嚇得連話都不敢說,生怕皇太極怒極之下,連兩個白旗一起收拾了。
阿敏還沒靠近皇太極,就被鼇拜一斧頭重重地劈在背上,劇痛之下,他發出一聲悲鳴,吐出一口血,癱倒在地。
皇太極麵不改色,慢慢抽出一條錦緞手帕,擦去臉上的血跡,那手帕很快就染成了深紅色。
上麵沾的不隻有他的血,還有阿敏的。
“皇太極,你弑母弑兄,天理不容!我先走一步,在黃泉路上等你!”
阿敏用最後一點力氣詛咒,那怨恨的眼神即使在他閉眼的那一刻,也緊緊盯著皇太極,不敢相信這位平時智計百出的四弟,竟然會做出這種魯莽的舉動。
皇太極對阿敏那充滿仇恨的眼神視而不見,繼續他緩慢而有條不紊的擦拭,好像周圍的血腥和混亂都跟他沒關係似的。
“外麵清理好了嗎?沒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吧?”
“都處理好了,這裏是兩黃旗的地盤,沒人敢多嘴。”
鼇拜回答,心裏暗自得意。
皇太極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可見自己在大汗心中的分量,這份認可足以讓他這個尚未立穩腳跟的人驕傲好一陣子。
皇太極轉向表情複雜的莽古爾泰。
“阿敏無視君主,導致大軍受損,到現在還不知悔改,我實在是沒辦法,才用了這下策。”
“莽古爾泰,你覺得我這麽做,合適嗎?”
“大汗英明!”
莽古爾泰的回答有些猶豫,不光是阿敏沒想到,就連他自己也沒料到皇太極會突然發難,上演了一場真實的“摔杯為號”。
他心裏清楚,現在隻能順從,不然下一個被“處理”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畢竟上次自己已經經曆過一遭。
就在一刻鍾前,莽古爾泰還信心滿滿,覺得一切盡在掌握。
現在,那份自信已經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