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主耐心地解釋:“就算有大船,也抵擋不住戰爭帶來的變數,遼東、朝鮮都在戰火中,風險大了很多。”


    “大爺,戰時的糧食價格,隻會漲不會跌。”有人提醒。


    孔家主臉色一沉:“價格高了沒人買,有什麽用?我們家的船隊被扣留,高價隻是空談有什麽好處?”


    大族老一聽這話,渾濁的眼睛猛地睜大,驚訝之中帶著怒氣,誰敢扣押孔家的船?


    “登萊的巡撫袁大人,勢力已經很大了,在他眼裏,孔家算不了什麽。”大族老說話間滿是憤怒。


    孔家主連忙解釋:“這事跟登萊沒關係,是東江鎮幹的。”


    “東江鎮?李成龍那時候就無視法紀,現在更是膽大包天,竟然敢扣我們孔家的船!”大族老大怒不已,“船上的人呢?難道全都沒了?”


    “還沒到最糟糕的地步,都被送到了濟州島開墾土地。”


    孔家主的聲音透著疲憊,就為了點糧食買賣,惹來這麽大的麻煩,扣船抓人,看來是不會輕易放回了。


    “扣船抓人,不能就這麽算了!趕快發消息過去,要他們放人放船,賠償損失,不然就上奏彈劾,別以為有宦官撐腰就能逍遙法外。”


    孔家主的臉上沒有一絲笑意。


    看著怒氣衝衝的族老們,孔家主覺得身心俱疲,家族內部的事還能掌控,一旦牽扯到外麵的事務,恐怕不是一份書信就能解決的。


    如果真的要彈劾,東江鎮以及它背後的人,孔家可能很難全身而退。


    孔家主沒心思多說,起身準備離開。


    “這個人,怎麽這麽沒禮貌!”家族裏有人不滿地說。


    “好了,”五族老出來打圓場,“先弄清楚情況,再作打算。”


    五族老望著孔家主遠去的背影,心裏漸漸升起擔憂。


    與此同時,在茫茫大海上,雨化田雨公公正站在船頭,率領艦隊破浪前進,勢不可擋。


    對於雨公公來說,執行上麵的命令是最重要的,至於扣的是哪家的船,雨公公並不在意。


    就在雨化田帶領著浩蕩的艦隊,破浪破浪,目標堅定地朝向登萊進發時,一場風暴正在悄無聲息地醞釀。


    對於援助朝鮮的問題,雨公公和袁巡撫達成了一個冷酷的共識。


    時至今日,任何救援的嚐試都近乎於白費力氣。


    朝鮮國王李綜逃到了一個小島上,繼續抵抗的力量,與其說是源自正規軍,倒不如說更多是來自於民間那種頑強不息的義勇精神。


    這一次,起義軍的聲勢浩大,比之前兩藍旗侵犯時還要猛烈,這是一群為了活下去,寧可死也不願屈服的人。


    糧倉裏的糧食日漸減少,但人們對生存的渴望卻越來越強烈。


    每一份糧食的爭奪,都是一場關乎生死的鬥爭。


    皇太極帶著他的六旗精銳部隊,如餓狼猛虎般撲來,不僅沒有來解救這片土地,反而把它變成了無休止掠奪的場所。


    百姓生活困苦,起義軍四處興起,反抗是死路一條,服從也難逃一死,雨化田根本無需煽風點火,戰火自然會蔓延開來,直至燃盡一切。


    雨公公在心裏算計著,無論是朝鮮義軍以命相搏,拖垮皇太極的六旗軍隊。


    還是八旗的鐵騎踏平朝鮮,用鮮血染紅稻田,換得充足的糧草,對他來說,這兩種結果都能接受。


    因為在這樣的消耗下,八旗想要強大將更加艱難,而大明則能獲得寶貴的喘息機會。


    此時此刻,雨化田正指揮著艦隊前往登萊整備,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因為遵循封鎖令,扣押了孔家的船隻,已經悄然為自己和背後的主子


    那就是朱由校!


    與孔府和魯藩之間種下了深深的仇恨。


    孔家主的怒火不僅僅是衝著雨化田,更是直接指向了紫禁城的主人,隨之魯藩也被卷入了這場暗潮湧動的恩怨漩渦。


    過去,孔府和魯藩作為魯地的兩大巨頭,雖然摩擦不斷,但總能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中各自保持勢力範圍。


    然而現在,隨著朱由校對皇族限製稍微放寬,那些長期居住在深宮中的皇親貴族,仿佛嗅到了金錢的香氣,紛紛把目光轉向了富饒的地方,特別是那條流淌著財富的運河。


    朱以海,在魯藩並不受寵,卻因為掌握了商稅司的大權,一時間風頭無二。


    在魯地,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急於改變命運的貧窮皇族。


    消息一傳開,眾多皇室成員便像潮水一般湧來,門庭若市。


    有了人手,行動便迫不及待,管它有沒有官方許可,這些人隻想先下手為強。


    在這場由信王不得不親自出麵應對的“盛宴”中,皇室成員的胃口被徹底激發出來。


    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支持,更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分割。


    麵對洶湧的民意,信王雖感無奈,但也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走,畢竟,對付幾個商人,應該不至於引起太大的風波。


    然而,正是這種輕率的態度,引發了一場巨大的風波。


    朱以海的行動不僅讓他在魯藩的地位迅速提升,還直接把矛頭對準了李家。


    這個曾經因為李三才,那位曾任漕運總督的顯赫人物,而一度風光無限的家族。


    盡管李家近年來行事低調,但李三才在職期間積累的財富和人脈,讓李家成為了眾人攻擊的目標。


    李總督在位時的業績外人不得而知,但他離任後李家的崛起卻是人盡皆知,上好的田地、繁華的店鋪,凡所欲求,無不被李家收入囊中。


    選擇李家作為目標,皇室成員的目的十分明顯:借助信王親自出馬的聲勢,不僅要大賺一筆,還要樹立權威,營造氣勢,以便今後行事更加順暢。


    在這場權力與貪婪交織的遊戲裏,李家成了風暴的中心,而這,隻不過是更大棋局中的一招險棋罷了。


    在如同滔滔白銀的擁戴和東林黨人的熱烈吹捧之下,李總督被描繪成了亂世中的一位智者。


    重要的不在於他身處何地,而是他本身清廉如水,更兼有平衡各方利益的高超手段,這就足以讓人們交口稱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