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孩子不傻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有了新動物,周明遠和周明畫端著水和粟米過來喂它們。
小鵪鶉們被麵前巨大的人類嚇得不輕,雙腿顫抖的厲害。
周明書看了看感覺不妙,她買的是剛出生一周的的崽兒,不會養不活吧?!
但買都買了,就隻能先這樣養著。
“你們倆出去玩吧,嚇著它們了,等它們長大一些你們再陪它們玩。”
兩個小家夥很聽勸,嘻嘻哈哈著轉移了陣地。
時間還不到正午,周老大和劉氏就回來了。
看樣子今日的生意很好。
“哎呀,你們是沒看見,攤子裏裏外外被圍了足足有三圈,要不是遇到熟人嘮了一會嗑兒我們還能來得早一些。”
周老大笑著從車上跳下來,慢慢從車上往下搬東西。
“哈哈,生意好就行,昨天你們殺了這麽多隻,我還怕賣不完呢。”
周老太太抱著周明修,輕聲哄著他睡覺。
“沒事兒,再來二十隻也能賣得完,家裏怎麽這麽香?你們做的什麽好吃的。”
“是三丫做的小食,我們還沒開始做飯呢。”周老二回話笑道,閨女這一早上就沒閑下來過。
看著比大姐二姐都要忙。
“其他幾個丫頭怎麽不在?”
“都去隔壁做肥皂去了,大誌和小傑都在隔壁。”
怪不得大院裏那麽少的人,少了幾個孩子就少了幾分熱鬧。
“大伯,我鹵的鴨翅鴨頭,等會兒就好了,中午咱們加餐。”
“哈哈行,三丫做的必然好吃。”光聞著就覺著不得了了。
周老大風塵卜卜趕了這一路,拉過板凳喝了兩口茶歇了歇。
劉氏是一會兒都不想閑著,在後院轉悠了一圈,扯出來幾張床單在井邊清洗。
現在還不到正午,洗好床單正好可以做飯,到臨睡前正好就幹了。。
另一邊,朱氏和馮氏剛把新剝出來的鴨腸處理好,端著盆子從河邊回來。
“娘,我和二嫂在河邊洗鴨腸,旁邊幾個洗衣服的嫂子都問咱家還要不要鴨子了?”
“要啊,哪能不要,誰家要是有就讓她們拎過來,咱家不嫌多。”
“好,我這就去告訴她們一聲。”
放下盆子,馮氏腳步轉了一個彎兒就出去了。
“哎呦,這鴨腸可真難洗,誰洗誰知道,我說那幾個孩子今日怎麽那麽自覺跑到小院去做肥皂去了,原來是不想洗這鴨腸。”
朱氏此言一出,旁邊的幾人都哈哈大笑。
“說明孩子不傻,餓了知道吃,困了知道睡,下雨了還知道往屋子裏躲哈哈哈。”
什麽活兒不累就搶著做哪個,哪個活兒要是糟心了,那就離得遠遠的。
朱氏將洗好的鴨腸用木板刮了刮,用白酒白醋泡上了。
家裏的鹽巴精貴,她不舍得放,就放了一勺。
“阿娘,你多放點鹽巴,要不然不幹淨。”
朱氏又抖了抖手,舀了兩勺進去。
周明書看了一下,行吧,這應該是阿娘敢放的最大的量了。
係統裏的精鹽才一塊錢一斤,她有時間把鹽罐子加滿!
現在鹽罐子裏的鹽都是大鹽粒子,炒菜的時候也不好融化,每次都得翻炒多次。
她本就打算放一些細鹽的,但奈何鹽罐子裏的粗鹽還沒吃完。
家裏鹵了這鴨貨,鹽巴就用的快了,後麵再加也好。
到了正午,劉氏和朱氏做了幾盤菜,再加上周明書鹵的鴨貨,大家啃得別提有多歡快了。
“這小味兒真的是杠杠的,保準一吃一個喜歡。”
“是呀,配上點花生米,妥妥的下酒菜。”
“這鴨腸難洗的要死,但吃起來是真的很好吃呀!”
大家一邊啃一邊讚美,口中的滋味兒是回味無窮。
這鴨頭鴨爪之類的鹵肉,就算嚼上個一兩斤在肚子裏也不占地方,所以大家就是嗦它的味道。
啃好了鴨貨,大家才拿了饃饃正式的吃午飯。
“昨天殺了二十隻鴨子都不夠賣,我看今天得再多殺幾隻。”
“行,剛才又收了十隻,差不多夠。”
“這麽多鴨子能不能收拾的出來?要不然喊個人來幫忙吧?”
周老太太看了看院子裏的東西,又看了看兒子們。
這又要殺鴨又要清理這些鴨內髒,還是很費時間的。
“那我等會兒去看看柳青有沒有時間,喊他過來幫忙。”周老三答話。
楊柳青昨日殺了幾隻,已經不用他們再教了,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好,要是柳青沒空,你就去叫一下你二叔,說不定有時間。”
午飯吃完。
周明書收拾了一下早上剛洗出來的鴨內髒,分批次丟進鹵湯中熟煮,等明日就可以和烤鴨一起去鎮上賣了。
找出一塊大小合適的布料,她將這些鴨貨的價格寫了上去。
鴨頭一文、鴨脖兩文、鴨翅每對兩文、鴨掌每對兩文、其餘每串一文。
周明書看了看,這價格還算公道,畢竟街上的下酒菜還沒有這麽便宜的。
“大伯,我把鴨貨的價格都寫上去了,明天你掛在攤子上就可以了。”
周老大認識的字不多,但上麵的一文兩文這幾個簡單的字他還是認得的。
周明書將其餘的字認真的教了他幾遍,就記的差不多了。
這涉及到生意的字他記得快,要是平時上課的時候學,他還真記不住。
老周家在收鴨子的事情很快就在良林村傳開了。
前幾個月很多人家跟著老周家學著養鴨子除草,這鴨子養到現在正好可以出欄。
怕賣不到好價錢,很多人連忙提著鴨子過來賣。
周老太太把小孫子讓馮氏看著,她去應付賣鴨子的村民。
“我們隻收四斤重的鴨子,超重了的還是二十文一隻,隻要不覺著虧都可以賣,不足四斤的價格就低一些,你們提前稱好我們也好省事兒。”
周老太太提溜著稱,從鴨群裏隨便挑了幾隻鴨子稱,遇到不合格的她直接不要。
做生意講究一個誠信,雖然自家的生意賺錢,但也不能當冤大頭。
這人一多,周老太太便有些忙不過來。
周明書將鍋下的火撥出來一些,連忙出來幫忙。
“今天我們隻收五十隻鴨,後來的可以先回去了,明天再來。”
一次性收那麽多也殺不完,不如什麽時候需要什麽時候收。
這樣對大家都合適。
小鵪鶉們被麵前巨大的人類嚇得不輕,雙腿顫抖的厲害。
周明書看了看感覺不妙,她買的是剛出生一周的的崽兒,不會養不活吧?!
但買都買了,就隻能先這樣養著。
“你們倆出去玩吧,嚇著它們了,等它們長大一些你們再陪它們玩。”
兩個小家夥很聽勸,嘻嘻哈哈著轉移了陣地。
時間還不到正午,周老大和劉氏就回來了。
看樣子今日的生意很好。
“哎呀,你們是沒看見,攤子裏裏外外被圍了足足有三圈,要不是遇到熟人嘮了一會嗑兒我們還能來得早一些。”
周老大笑著從車上跳下來,慢慢從車上往下搬東西。
“哈哈,生意好就行,昨天你們殺了這麽多隻,我還怕賣不完呢。”
周老太太抱著周明修,輕聲哄著他睡覺。
“沒事兒,再來二十隻也能賣得完,家裏怎麽這麽香?你們做的什麽好吃的。”
“是三丫做的小食,我們還沒開始做飯呢。”周老二回話笑道,閨女這一早上就沒閑下來過。
看著比大姐二姐都要忙。
“其他幾個丫頭怎麽不在?”
“都去隔壁做肥皂去了,大誌和小傑都在隔壁。”
怪不得大院裏那麽少的人,少了幾個孩子就少了幾分熱鬧。
“大伯,我鹵的鴨翅鴨頭,等會兒就好了,中午咱們加餐。”
“哈哈行,三丫做的必然好吃。”光聞著就覺著不得了了。
周老大風塵卜卜趕了這一路,拉過板凳喝了兩口茶歇了歇。
劉氏是一會兒都不想閑著,在後院轉悠了一圈,扯出來幾張床單在井邊清洗。
現在還不到正午,洗好床單正好可以做飯,到臨睡前正好就幹了。。
另一邊,朱氏和馮氏剛把新剝出來的鴨腸處理好,端著盆子從河邊回來。
“娘,我和二嫂在河邊洗鴨腸,旁邊幾個洗衣服的嫂子都問咱家還要不要鴨子了?”
“要啊,哪能不要,誰家要是有就讓她們拎過來,咱家不嫌多。”
“好,我這就去告訴她們一聲。”
放下盆子,馮氏腳步轉了一個彎兒就出去了。
“哎呦,這鴨腸可真難洗,誰洗誰知道,我說那幾個孩子今日怎麽那麽自覺跑到小院去做肥皂去了,原來是不想洗這鴨腸。”
朱氏此言一出,旁邊的幾人都哈哈大笑。
“說明孩子不傻,餓了知道吃,困了知道睡,下雨了還知道往屋子裏躲哈哈哈。”
什麽活兒不累就搶著做哪個,哪個活兒要是糟心了,那就離得遠遠的。
朱氏將洗好的鴨腸用木板刮了刮,用白酒白醋泡上了。
家裏的鹽巴精貴,她不舍得放,就放了一勺。
“阿娘,你多放點鹽巴,要不然不幹淨。”
朱氏又抖了抖手,舀了兩勺進去。
周明書看了一下,行吧,這應該是阿娘敢放的最大的量了。
係統裏的精鹽才一塊錢一斤,她有時間把鹽罐子加滿!
現在鹽罐子裏的鹽都是大鹽粒子,炒菜的時候也不好融化,每次都得翻炒多次。
她本就打算放一些細鹽的,但奈何鹽罐子裏的粗鹽還沒吃完。
家裏鹵了這鴨貨,鹽巴就用的快了,後麵再加也好。
到了正午,劉氏和朱氏做了幾盤菜,再加上周明書鹵的鴨貨,大家啃得別提有多歡快了。
“這小味兒真的是杠杠的,保準一吃一個喜歡。”
“是呀,配上點花生米,妥妥的下酒菜。”
“這鴨腸難洗的要死,但吃起來是真的很好吃呀!”
大家一邊啃一邊讚美,口中的滋味兒是回味無窮。
這鴨頭鴨爪之類的鹵肉,就算嚼上個一兩斤在肚子裏也不占地方,所以大家就是嗦它的味道。
啃好了鴨貨,大家才拿了饃饃正式的吃午飯。
“昨天殺了二十隻鴨子都不夠賣,我看今天得再多殺幾隻。”
“行,剛才又收了十隻,差不多夠。”
“這麽多鴨子能不能收拾的出來?要不然喊個人來幫忙吧?”
周老太太看了看院子裏的東西,又看了看兒子們。
這又要殺鴨又要清理這些鴨內髒,還是很費時間的。
“那我等會兒去看看柳青有沒有時間,喊他過來幫忙。”周老三答話。
楊柳青昨日殺了幾隻,已經不用他們再教了,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好,要是柳青沒空,你就去叫一下你二叔,說不定有時間。”
午飯吃完。
周明書收拾了一下早上剛洗出來的鴨內髒,分批次丟進鹵湯中熟煮,等明日就可以和烤鴨一起去鎮上賣了。
找出一塊大小合適的布料,她將這些鴨貨的價格寫了上去。
鴨頭一文、鴨脖兩文、鴨翅每對兩文、鴨掌每對兩文、其餘每串一文。
周明書看了看,這價格還算公道,畢竟街上的下酒菜還沒有這麽便宜的。
“大伯,我把鴨貨的價格都寫上去了,明天你掛在攤子上就可以了。”
周老大認識的字不多,但上麵的一文兩文這幾個簡單的字他還是認得的。
周明書將其餘的字認真的教了他幾遍,就記的差不多了。
這涉及到生意的字他記得快,要是平時上課的時候學,他還真記不住。
老周家在收鴨子的事情很快就在良林村傳開了。
前幾個月很多人家跟著老周家學著養鴨子除草,這鴨子養到現在正好可以出欄。
怕賣不到好價錢,很多人連忙提著鴨子過來賣。
周老太太把小孫子讓馮氏看著,她去應付賣鴨子的村民。
“我們隻收四斤重的鴨子,超重了的還是二十文一隻,隻要不覺著虧都可以賣,不足四斤的價格就低一些,你們提前稱好我們也好省事兒。”
周老太太提溜著稱,從鴨群裏隨便挑了幾隻鴨子稱,遇到不合格的她直接不要。
做生意講究一個誠信,雖然自家的生意賺錢,但也不能當冤大頭。
這人一多,周老太太便有些忙不過來。
周明書將鍋下的火撥出來一些,連忙出來幫忙。
“今天我們隻收五十隻鴨,後來的可以先回去了,明天再來。”
一次性收那麽多也殺不完,不如什麽時候需要什麽時候收。
這樣對大家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