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年貨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孫無忌停在原地,翻身下馬,攔住了一位農戶。
“這位兄弟,敢問這莊子上的人,都是去做什麽啊?”長孫無忌問道。
“哦,是這樣,這不要過年了嘛,主家正在給莊戶們發年貨呢,莊子上的人,每戶都有,一家六尺粗布,四個變蛋,還有半斤豚肉呢。”
“莊子上的主家發年貨?還每戶都有?”
“是啊,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前兩年都有,隻不過,過去不富裕,也就是意思意思,有給彩頭罷了,但是今年給的東西挺好,至少那六尺布,夠給家裏人做新衣裳了。”
“還有這變蛋,雖然也是莊子的作坊產的,但是這玩意兒在長安城裏賣的可貴著呢,我們這些普通莊戶人家,哪兒吃過這好東西?也就是要過年了,跟著主家一起沾光。”
“那如此的話,主家豈不是要花費一大筆錢。”長孫無忌說道:“我聽說,這邊莊子的主家,是涇陽郡王,而且,今年還得了五千戶的實封。”
“那都是今年才劃進來的,年貨沒有他們的份,我們都是一直跟著主家的老莊戶了。”那人說道。
“原來如此。”長孫無忌拱了拱手:“多謝告知。”
“不是什麽大事,沒什麽事的話,我就先走了。”那漢子笑道。
拿了這六尺的布,回去給老婆孩子做身過年的衣裳。
長孫無忌翻身上馬,來到了前麵,再次跟李世民他們走在了一起。
“問明白了?”李世民頭也不回的問道。
“問明白了,是涇陽郡王在給莊子上的莊戶們發年貨,說是年年都這樣,隻不過今年富裕了一些,給的東西比往年要多一點。”長孫無忌說道:“莊戶們看上去都很高興。”
“富裕了一些?哼,李複這小子,富裕了可不隻是一些啊。”
想起那十三萬貫,李世民的後槽牙都發緊了。
不過,他給莊子上的百姓發年貨,這事兒辦的倒是挺好。
這小子會掙錢,掉錢眼裏了,但是呢,他人也大方,對於自己人,也不吝嗇,在莊子上蓋房子,建作坊。
雖然也是為了給他自己掙錢,但是如同這小子說的,作坊蓋起來了,就需要用人,用人,就得給人家發工錢,給百姓提供了一份生計。
這是一個莊子的小道理,但是大唐,是成千上百的村落城池組成的,見微知著。
想讓百姓富裕起來,李複這樣的人,不能少。
若是大唐多一些李複這樣的人,百姓們不就都有能掙錢的生計了嗎?
李世民騎在馬背上,在思考這個問題......
如此的話,富民要靠商賈?
李世民想到這裏,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不,天下之本,重在農桑......
裏長的院子門口,莊子上的人都湊在這邊,門口支起了桌子,老周坐在一旁,他的身邊還坐了個賬房先生,桌子上放著名冊。
石頭則是在一邊幫著分發東西。
有人前來,便在名冊上找出他的名字,做好記錄之後,就可以到一旁領東西了。
裏長雖然年邁,但是精神很好,拄著拐杖,在門口忙著張羅,招呼著。
李世民一行人遠遠的看著這邊的熱鬧。
裏長的家門口,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他們也不打算上前。
“人還真是不少啊。”李世民說道:“玄齡啊,有件事,你上心一些,今年涇陽縣,就這一片地方,人口比之往年增加了多少,你查一下。”
“是。”房玄齡拱手應聲。
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不管是老周還是石頭,都在人堆裏忙活,並沒有注意到外圍的李世民他們。
“走吧,咱們去涇陽郡王的宅子,該見見正主了。”李世民笑道。
宅子裏,李複在廚房的院子裏看著底下的人忙活。
自然也沒忽略他們臉上那嫌棄的表情。
不管李複怎麽解釋,他們始終對豬下水能吃而感到懷疑。
這味兒,聞著就夠了,還吃?
這豬腸子,這味兒,跟吃屎有什麽區別。
怎麽自家郎君還好這口呢?
豬大腸被清理出來之後,味道也沒有才拿回來的時候那麽濃重了。
在院子裏忙活的人,這才能稍微接受一些,但是還是不明白,明明有更好吃的豚肉......
不都是肉嗎?
“你們繼續收拾,都收拾仔細了嗷,到時候吃的時候我不想看到餡兒。”李複叮囑著。
“郎君您放心吧。”廚子認真的說道:“這玩意兒,不處理幹淨了,真的......”
語氣裏都是嫌棄。
“行,那我先忙別的了。”李複點了點頭。
李複前腳剛出廚房的院子,前院的仆從就來了。
“郎君,宅子外來客人了。”仆從說道。
“客人?我不記得這兩天有收到帖子啊?”李複疑惑,隨後他一頓,不能是李世民帶著人來了吧?
“來者可報了名號?”李複問道。
“說是姓李,行二。”
得,真是李世民,李二陛下。
李複匆匆往外走,來了這麽一尊大佛,他得親自迎接啊。
宅子的大門外,李世民帶著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身後跟著四個護衛,就這樣輕裝簡行,來了涇陽縣,來了李複的莊子上。
李複來到門口,拱手相迎。
“二哥,中書令,長孫尚書,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郡王殿下。”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也拱手回禮。
“快快,裏麵請裏麵請。”李複一邊邀請他們進宅子,一邊讓門房去招呼人,出來將馬牽到馬廄去。
“你這莊子,很好。”李世民說道。
“陛下何出此言啊?”李複好奇問道。
“是這樣的,方才我們來莊子上,去村子裏走了走,正好見到你宅子裏的管家和護衛,在裏長那裏給莊戶們發年貨呢。”長孫無忌說道。
“這樣啊。”李複笑道:“以前也有這慣例,但是以前嘛,您也知道,我窮啊,所以大多隻是意思意思。”
“你啊,倒是挺舍得,這一點,很好。”李世民誇讚說道。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
“這位兄弟,敢問這莊子上的人,都是去做什麽啊?”長孫無忌問道。
“哦,是這樣,這不要過年了嘛,主家正在給莊戶們發年貨呢,莊子上的人,每戶都有,一家六尺粗布,四個變蛋,還有半斤豚肉呢。”
“莊子上的主家發年貨?還每戶都有?”
“是啊,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前兩年都有,隻不過,過去不富裕,也就是意思意思,有給彩頭罷了,但是今年給的東西挺好,至少那六尺布,夠給家裏人做新衣裳了。”
“還有這變蛋,雖然也是莊子的作坊產的,但是這玩意兒在長安城裏賣的可貴著呢,我們這些普通莊戶人家,哪兒吃過這好東西?也就是要過年了,跟著主家一起沾光。”
“那如此的話,主家豈不是要花費一大筆錢。”長孫無忌說道:“我聽說,這邊莊子的主家,是涇陽郡王,而且,今年還得了五千戶的實封。”
“那都是今年才劃進來的,年貨沒有他們的份,我們都是一直跟著主家的老莊戶了。”那人說道。
“原來如此。”長孫無忌拱了拱手:“多謝告知。”
“不是什麽大事,沒什麽事的話,我就先走了。”那漢子笑道。
拿了這六尺的布,回去給老婆孩子做身過年的衣裳。
長孫無忌翻身上馬,來到了前麵,再次跟李世民他們走在了一起。
“問明白了?”李世民頭也不回的問道。
“問明白了,是涇陽郡王在給莊子上的莊戶們發年貨,說是年年都這樣,隻不過今年富裕了一些,給的東西比往年要多一點。”長孫無忌說道:“莊戶們看上去都很高興。”
“富裕了一些?哼,李複這小子,富裕了可不隻是一些啊。”
想起那十三萬貫,李世民的後槽牙都發緊了。
不過,他給莊子上的百姓發年貨,這事兒辦的倒是挺好。
這小子會掙錢,掉錢眼裏了,但是呢,他人也大方,對於自己人,也不吝嗇,在莊子上蓋房子,建作坊。
雖然也是為了給他自己掙錢,但是如同這小子說的,作坊蓋起來了,就需要用人,用人,就得給人家發工錢,給百姓提供了一份生計。
這是一個莊子的小道理,但是大唐,是成千上百的村落城池組成的,見微知著。
想讓百姓富裕起來,李複這樣的人,不能少。
若是大唐多一些李複這樣的人,百姓們不就都有能掙錢的生計了嗎?
李世民騎在馬背上,在思考這個問題......
如此的話,富民要靠商賈?
李世民想到這裏,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不,天下之本,重在農桑......
裏長的院子門口,莊子上的人都湊在這邊,門口支起了桌子,老周坐在一旁,他的身邊還坐了個賬房先生,桌子上放著名冊。
石頭則是在一邊幫著分發東西。
有人前來,便在名冊上找出他的名字,做好記錄之後,就可以到一旁領東西了。
裏長雖然年邁,但是精神很好,拄著拐杖,在門口忙著張羅,招呼著。
李世民一行人遠遠的看著這邊的熱鬧。
裏長的家門口,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他們也不打算上前。
“人還真是不少啊。”李世民說道:“玄齡啊,有件事,你上心一些,今年涇陽縣,就這一片地方,人口比之往年增加了多少,你查一下。”
“是。”房玄齡拱手應聲。
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不管是老周還是石頭,都在人堆裏忙活,並沒有注意到外圍的李世民他們。
“走吧,咱們去涇陽郡王的宅子,該見見正主了。”李世民笑道。
宅子裏,李複在廚房的院子裏看著底下的人忙活。
自然也沒忽略他們臉上那嫌棄的表情。
不管李複怎麽解釋,他們始終對豬下水能吃而感到懷疑。
這味兒,聞著就夠了,還吃?
這豬腸子,這味兒,跟吃屎有什麽區別。
怎麽自家郎君還好這口呢?
豬大腸被清理出來之後,味道也沒有才拿回來的時候那麽濃重了。
在院子裏忙活的人,這才能稍微接受一些,但是還是不明白,明明有更好吃的豚肉......
不都是肉嗎?
“你們繼續收拾,都收拾仔細了嗷,到時候吃的時候我不想看到餡兒。”李複叮囑著。
“郎君您放心吧。”廚子認真的說道:“這玩意兒,不處理幹淨了,真的......”
語氣裏都是嫌棄。
“行,那我先忙別的了。”李複點了點頭。
李複前腳剛出廚房的院子,前院的仆從就來了。
“郎君,宅子外來客人了。”仆從說道。
“客人?我不記得這兩天有收到帖子啊?”李複疑惑,隨後他一頓,不能是李世民帶著人來了吧?
“來者可報了名號?”李複問道。
“說是姓李,行二。”
得,真是李世民,李二陛下。
李複匆匆往外走,來了這麽一尊大佛,他得親自迎接啊。
宅子的大門外,李世民帶著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身後跟著四個護衛,就這樣輕裝簡行,來了涇陽縣,來了李複的莊子上。
李複來到門口,拱手相迎。
“二哥,中書令,長孫尚書,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郡王殿下。”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也拱手回禮。
“快快,裏麵請裏麵請。”李複一邊邀請他們進宅子,一邊讓門房去招呼人,出來將馬牽到馬廄去。
“你這莊子,很好。”李世民說道。
“陛下何出此言啊?”李複好奇問道。
“是這樣的,方才我們來莊子上,去村子裏走了走,正好見到你宅子裏的管家和護衛,在裏長那裏給莊戶們發年貨呢。”長孫無忌說道。
“這樣啊。”李複笑道:“以前也有這慣例,但是以前嘛,您也知道,我窮啊,所以大多隻是意思意思。”
“你啊,倒是挺舍得,這一點,很好。”李世民誇讚說道。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