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l nehru,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出生於印度婆羅門家庭,身份尊貴,早年間赴英國留學,隨後回到印度,獨立運動之後,成為印度立國的第一位總理。
尼赫魯一直致力於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與周恩來總理一起提出處理國際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中印關係的基礎。尼赫魯還是不結盟運動和萬隆會議的倡導者之一,為第三世界國家的聯合鬥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印度和中國曾有過一段友好時光,但自1951年起,印度一反常態,開始挑釁中國邊疆領土,麵對侵略,我國一讓再讓,希望印度及時改過自新,可無奈並無用處,中印自衛反擊戰還是爆發了,也正是這場戰爭,葬送了尼赫魯的執政生涯。
一、生平簡介
1、早年經曆
1889年11月14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以下簡稱:尼赫魯)出生於安拉阿巴德市(今屬北方邦)。“賈瓦哈拉爾”,意思是“紅寶石”。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從字麵上翻譯中文意為“運河的紅寶石”。
尼赫魯是家中僅有的男孩,從很小開始,父親就按照培養印度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路子培養這個家族的接班人。在家庭教師布魯克的引導下,少年尼赫魯逐漸對印度教哲理產生了興趣,並開始閱讀印度教典籍,加入通神學會。
14歲時,母親對小尼赫魯講了多年前他的幾個家人因誤會險些被英國士兵吊死的故事。從那時起,尼赫魯失去了對英國人的好感,並開始關注身邊的社會。尼赫魯幼小的心靈裏產生了對異族統治的反感。
2、學習生涯
1905年,尼赫魯遠赴英倫,進入英國貴族子弟學府哈羅公學學習。起初,因為尼赫魯的年齡稍大,又不懂拉丁文,被學校編到低年級。
1907年10月,尼赫魯提前考入劍橋大學,主修自然科學,但劍橋的學術氛圍使得他將更多時間投入對曆史、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研究,經常與同學談論尼采、蕭伯納,甚至兩性問題。在劍橋期間所讀的書對他的政治觀影響很大,從西德尼·希魯克的新著《新愛爾蘭》中,他得出了“乞求與哀鳴不能從英國得到任何東西”的結論。平日裏對政治涉足很深,3年後,尼赫魯攻讀律師專業,並成功拿到律師執照。
3、從政經曆
長期留學海外,讓尼赫魯受到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熏陶,他的思想形態發生了變化。回到印度後,他開始追隨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爭取印度獨立。
1916年,尼赫魯參加國大黨年會,在會上第一次遇到甘地,甘地堅持反英鬥爭的行動使他很感動。1918年,尼赫魯任國大黨全國委員會委員。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發生後,尼赫魯參加國大黨組織的調查委員會。1920年,尼赫魯參加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次年被捕入獄。印度獨立前先後8次被捕,在獄中度過9年。
1923年,尼赫魯任國大黨總書記。1926—1927年,尼赫魯遊曆了歐洲和蘇聯,受到馬克思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
1927年,尼赫魯連任國大黨總書記。1928年,尼赫魯與鮑斯共同建立全印獨立同盟。1929年,尼赫魯當選為國大黨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國大黨拉合爾會議提出印度完全獨立的政治鬥爭目標。此後成為全國知識分子和青年的領袖,並多次當選為國大黨主席。
1946年9月,英國初步移交政權,成立印度臨時政府,英印總督兼任總理,尼赫魯任副總理。
1947年3月,蒙巴頓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為自治領獨立、尼赫魯任總理。1948年,甘地被刺殺,兩年後,尼赫魯的政治對手薩達爾病逝,這無疑讓他成為印度最高政治權威。
1954年6月,尼赫魯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共同提出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尼赫魯參與發起並參加了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萬隆亞非會議。1961年,在尼赫魯、鐵托和納賽爾的發起下,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次舉行。
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病逝。
二、為政舉措
1、政治方麵
尼赫魯執政之初的主要任務是清除英殖民主義勢力,削弱封建主義的影響,以鞏固印度的統一,發展資本主義,尤其是發展工業。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重新進行行政區劃。英國統治時期的印度行政區劃還帶有割據的色彩。在1950年印度憲法中,全國劃分為28個邦,分為三等。然而,這一劃分不盡人意,未能消除印度長期以來行政區劃與語言區域交錯的現象。1955年11月,印度重新劃分為14個邦和6個中央直轄區,並成立了地區委員會,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第二,恢複印度人的印度。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政府內文官大多是英國人。尼赫魯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建立起印度行政官製以代替英國文官製度,培養印度人擔任各級行政官員。此外,印度軍隊以往高層領導大多是英國人,尼赫魯在軍隊裏改組了領導機構,廢除陸軍總司令兼管海、空軍的製度,實行三軍分立,由印度總統擔任三軍最高統帥,同時培訓和提拔大批印度人任中、下級軍官,高級軍官也逐漸由印度人接替。
第三,實行土地改革。獨立前,印度仍實行封建土地所有製。尼赫魯搞“土改”的主要內容有:廢除柴明達法定地主製,實行租佃改革,規定土地持有最高限額等。其中以廢除柴明達地主製較有成效。然而,各邦議會又利用手中權限,對這些法令做了很多變動,削弱了這一改革的意義。
2、經濟方麵
1947年,印度在“新型的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優先發展重工業與基礎工業,實施進口替代戰略;采取國營經濟主導、與私營經濟相互配合的混合經濟模式;在具體做法上,不排斥采用計劃經濟的某些手段。而上述種種做法的主要目的在於形成完備的工業體係,快速實現工業的現代化。
在“中間道路”模式下,尼赫魯采取了諸多類似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的手段。1948年,印度新政府出台了《1948年工業政策決議》,這是印度獨立後第一個係統的工業政策決議。這一決議基於當時印度的經濟現狀,將工業領域劃分為四大領域,並規定了各自領域的活動範圍。決議提出,印度工業化的主要目標在於建立一個公私經濟共同發展、但由公有經濟主導的的混合經濟體製。
1950年,印度又仿效蘇聯做法,成立了國家計劃委員會,由尼赫魯擔任主席。1951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直到2014年6月,印度仍在實施其“五年計劃”政策,中間從未中斷,這在非社會主義國家極為少見。
此外,尼赫魯也主張實行進口替代戰略。他認為,印度要實現真正的工業化,必須通過獨立自主的方式完成。為此,需要大力發展進口替代,從而減少對外國的依賴。尼赫魯也提出,要大力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工業,這一想法在《1956年工業政策決議》中得到了明確體現。
《1956年工業政策決議》將工業領域從1948年決議時的四大類調整為三大類。對於各大類工業領域,印度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比如,調整後的第一類工業領域主要包括軍火武器、原子能、鐵路運輸、能源、航空、電力、通信等,這些領域一般隻能由政府壟斷經營或者興建。第二類工業領域也主要由政府負責興建。隻有第三類工業領域才對私人開放。
在尼赫魯主政的17年間,印度一直沿著其製定的經濟路線發展。仿效蘇聯式的計劃經濟模式,盡管後來漸生弊端,但在當時給印度帶來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印度在建國後,較快地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工業體係,並且累積了重工業方麵的實力,為印度的大國計劃奠定了基礎。此外,這一經濟發展模式,也激發了印度人建設國家的熱情。據統計,自1950年到80年代初,印度工業生產年均增長達到5.7%,已然改變了經濟受製於西方的局麵。但實際上尼赫魯執政時期印度的工業化效果並不好,農業生產長期不足,日用品極度匱乏,物價不穩,貧富懸殊。在他執政期間:國民收入增加42%,工業生產增加94%,農業生產增加41%,其中糧食增長46%。
3、外交方麵
尼赫魯提倡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他說印度外交政策的目標是謀求和平,不是通過與任何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而是通過對每一衝突或糾紛采取獨立立場。他積極反對殖民主義,收複法國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飛地。但同時也承襲英國的特權。對周圍的一些小國保持”宗主權“。
印度除通過倡導不結盟而發展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之外,還努力維護同中國的關係。中國在印度爭取民族獨立期間曾給了印度人民有力的聲援,尼赫魯是第一批承認新中國的人之一。尼赫魯支持恢複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54年6月28日,尼赫魯總理同周恩來總理一起在中印的聯合公報中第一次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1955年,又和中國一起參加了亞非會議,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和平、反帝、反霸的力量。
在萬隆會議上,尼赫魯積極主張加強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支持亞非各國人民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的鬥爭,並堅持以五項原則指導國際關係。這時的尼赫魯在國內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4、野心膨脹
尼赫魯在50年代力推不結盟運動,在美蘇兩大國之間不選邊不站隊,而且牽頭召開亞非拉新近獲得獨立和解放國家參與的萬隆會議,風頭直上九霄,印度的名頭在世界上越來越響亮。
尼赫魯在國際社會上搞外交活動,逢人必提印度的曆史傳統,說除了中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的語言、文化、曆史能追溯到3000年以前,那些曾經侵略過印度的外來文化,留在印度的都印度同化了,離開印度的也被印度文化深深打上了烙印。
就算對中國,尼赫魯也不忘秀一下優越感,說印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要大於中國對印度文化的影響。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子狂勁兒。而且隨著印度獨立十年後經濟建設有了起色,尼赫魯自我感覺越來越良好,逐漸向不該伸手的地方伸手了。他的手段開始獨斷專行、高傲自負,急不可耐地想要對外入侵。
5、挑起中印邊境戰爭
尼赫魯對外擴張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印度突然公開宣布,要把中國軍隊從印度領土上驅逐出去!所謂的印度領土,是指當年英國不負責任地劃了一道麥克馬洪線,尼赫魯根據這道荒唐的線,把大片中國領土說成是印度的。
邊境線上的騷亂、頻繁的騷動,都隻是霸權主義的苗頭,麵對印方的挑釁,中國多次提出合理、和平的解決方法。然而,麵對我國的克製,印度反而更加得意忘形,以為中國不過一團棉花,1962年,印度再次發起邊境衝突,開槍傷人,我國終於不再忍耐,引起對印自衛反擊戰。戰爭以印度慘敗告終,隨後,中國將其設立在境內的據點全部清除,並且發表聲明宣布停火,主動向後撤軍,還把繳獲的武器、物資,全部歸還了印度,不僅如此,在1963年,3900多名俘虜也被釋放回國。
這場對印反擊戰,在維護了我國領土完整、國家尊嚴的同時,狠狠打擊了尼赫魯的霸權思想,將他的“大印度聯邦”夢也打醒了。1962年後,尼赫魯政府也改變了外交策略,“不結盟政策”成為泡影,開始迅速向美國靠攏。並且還與蘇聯簽訂了雙邊條約。
三、風光不再鬱鬱而終
隨著中印戰爭的失敗同樣受到重挫的,還有尼赫魯。印度立國獨立,曾將尼赫魯的雄心壯誌宣揚全球,他甚至在演講中說:“印度將日益成為亞洲的軸心”。作為亞洲第一個,邁入鐵路時代的國家,這樣的未來似乎翹首以待。
可在戰爭後,他的國際威望已然不在,國內的聲望也急速下跌,麵對國會議員們的指責,時常心情低落,在1963年,他在國大黨會議上曾說:“印度從這場戰爭中,學到了世界容不下弱國,我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這句話充滿懊悔、自責,與之前的自負驕傲產生了巨大反差。
1964年,麵對終日裏巨大的精神壓力,尼赫魯終於堅持不住,在布巴內斯瓦爾召開國大黨年會時,尼赫魯突然中風,經治療後仍舊左側癱瘓。同年5月,尼赫魯離開人世。
可以說,麵對嶄新的中國,一向自信的印度並未有多大了解,我們一步又一步的忍讓,並非是因為膽小怯懦,而是在足夠的實力下,給印度一次又一次機會,尼赫魯卻一廂情願的認為中國弱小好欺負,到了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付出了生命。
尼赫魯一直致力於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與周恩來總理一起提出處理國際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中印關係的基礎。尼赫魯還是不結盟運動和萬隆會議的倡導者之一,為第三世界國家的聯合鬥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印度和中國曾有過一段友好時光,但自1951年起,印度一反常態,開始挑釁中國邊疆領土,麵對侵略,我國一讓再讓,希望印度及時改過自新,可無奈並無用處,中印自衛反擊戰還是爆發了,也正是這場戰爭,葬送了尼赫魯的執政生涯。
一、生平簡介
1、早年經曆
1889年11月14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以下簡稱:尼赫魯)出生於安拉阿巴德市(今屬北方邦)。“賈瓦哈拉爾”,意思是“紅寶石”。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從字麵上翻譯中文意為“運河的紅寶石”。
尼赫魯是家中僅有的男孩,從很小開始,父親就按照培養印度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路子培養這個家族的接班人。在家庭教師布魯克的引導下,少年尼赫魯逐漸對印度教哲理產生了興趣,並開始閱讀印度教典籍,加入通神學會。
14歲時,母親對小尼赫魯講了多年前他的幾個家人因誤會險些被英國士兵吊死的故事。從那時起,尼赫魯失去了對英國人的好感,並開始關注身邊的社會。尼赫魯幼小的心靈裏產生了對異族統治的反感。
2、學習生涯
1905年,尼赫魯遠赴英倫,進入英國貴族子弟學府哈羅公學學習。起初,因為尼赫魯的年齡稍大,又不懂拉丁文,被學校編到低年級。
1907年10月,尼赫魯提前考入劍橋大學,主修自然科學,但劍橋的學術氛圍使得他將更多時間投入對曆史、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研究,經常與同學談論尼采、蕭伯納,甚至兩性問題。在劍橋期間所讀的書對他的政治觀影響很大,從西德尼·希魯克的新著《新愛爾蘭》中,他得出了“乞求與哀鳴不能從英國得到任何東西”的結論。平日裏對政治涉足很深,3年後,尼赫魯攻讀律師專業,並成功拿到律師執照。
3、從政經曆
長期留學海外,讓尼赫魯受到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熏陶,他的思想形態發生了變化。回到印度後,他開始追隨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爭取印度獨立。
1916年,尼赫魯參加國大黨年會,在會上第一次遇到甘地,甘地堅持反英鬥爭的行動使他很感動。1918年,尼赫魯任國大黨全國委員會委員。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發生後,尼赫魯參加國大黨組織的調查委員會。1920年,尼赫魯參加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次年被捕入獄。印度獨立前先後8次被捕,在獄中度過9年。
1923年,尼赫魯任國大黨總書記。1926—1927年,尼赫魯遊曆了歐洲和蘇聯,受到馬克思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
1927年,尼赫魯連任國大黨總書記。1928年,尼赫魯與鮑斯共同建立全印獨立同盟。1929年,尼赫魯當選為國大黨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國大黨拉合爾會議提出印度完全獨立的政治鬥爭目標。此後成為全國知識分子和青年的領袖,並多次當選為國大黨主席。
1946年9月,英國初步移交政權,成立印度臨時政府,英印總督兼任總理,尼赫魯任副總理。
1947年3月,蒙巴頓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為自治領獨立、尼赫魯任總理。1948年,甘地被刺殺,兩年後,尼赫魯的政治對手薩達爾病逝,這無疑讓他成為印度最高政治權威。
1954年6月,尼赫魯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共同提出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尼赫魯參與發起並參加了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萬隆亞非會議。1961年,在尼赫魯、鐵托和納賽爾的發起下,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次舉行。
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病逝。
二、為政舉措
1、政治方麵
尼赫魯執政之初的主要任務是清除英殖民主義勢力,削弱封建主義的影響,以鞏固印度的統一,發展資本主義,尤其是發展工業。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重新進行行政區劃。英國統治時期的印度行政區劃還帶有割據的色彩。在1950年印度憲法中,全國劃分為28個邦,分為三等。然而,這一劃分不盡人意,未能消除印度長期以來行政區劃與語言區域交錯的現象。1955年11月,印度重新劃分為14個邦和6個中央直轄區,並成立了地區委員會,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第二,恢複印度人的印度。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政府內文官大多是英國人。尼赫魯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建立起印度行政官製以代替英國文官製度,培養印度人擔任各級行政官員。此外,印度軍隊以往高層領導大多是英國人,尼赫魯在軍隊裏改組了領導機構,廢除陸軍總司令兼管海、空軍的製度,實行三軍分立,由印度總統擔任三軍最高統帥,同時培訓和提拔大批印度人任中、下級軍官,高級軍官也逐漸由印度人接替。
第三,實行土地改革。獨立前,印度仍實行封建土地所有製。尼赫魯搞“土改”的主要內容有:廢除柴明達法定地主製,實行租佃改革,規定土地持有最高限額等。其中以廢除柴明達地主製較有成效。然而,各邦議會又利用手中權限,對這些法令做了很多變動,削弱了這一改革的意義。
2、經濟方麵
1947年,印度在“新型的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優先發展重工業與基礎工業,實施進口替代戰略;采取國營經濟主導、與私營經濟相互配合的混合經濟模式;在具體做法上,不排斥采用計劃經濟的某些手段。而上述種種做法的主要目的在於形成完備的工業體係,快速實現工業的現代化。
在“中間道路”模式下,尼赫魯采取了諸多類似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的手段。1948年,印度新政府出台了《1948年工業政策決議》,這是印度獨立後第一個係統的工業政策決議。這一決議基於當時印度的經濟現狀,將工業領域劃分為四大領域,並規定了各自領域的活動範圍。決議提出,印度工業化的主要目標在於建立一個公私經濟共同發展、但由公有經濟主導的的混合經濟體製。
1950年,印度又仿效蘇聯做法,成立了國家計劃委員會,由尼赫魯擔任主席。1951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直到2014年6月,印度仍在實施其“五年計劃”政策,中間從未中斷,這在非社會主義國家極為少見。
此外,尼赫魯也主張實行進口替代戰略。他認為,印度要實現真正的工業化,必須通過獨立自主的方式完成。為此,需要大力發展進口替代,從而減少對外國的依賴。尼赫魯也提出,要大力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工業,這一想法在《1956年工業政策決議》中得到了明確體現。
《1956年工業政策決議》將工業領域從1948年決議時的四大類調整為三大類。對於各大類工業領域,印度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比如,調整後的第一類工業領域主要包括軍火武器、原子能、鐵路運輸、能源、航空、電力、通信等,這些領域一般隻能由政府壟斷經營或者興建。第二類工業領域也主要由政府負責興建。隻有第三類工業領域才對私人開放。
在尼赫魯主政的17年間,印度一直沿著其製定的經濟路線發展。仿效蘇聯式的計劃經濟模式,盡管後來漸生弊端,但在當時給印度帶來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印度在建國後,較快地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工業體係,並且累積了重工業方麵的實力,為印度的大國計劃奠定了基礎。此外,這一經濟發展模式,也激發了印度人建設國家的熱情。據統計,自1950年到80年代初,印度工業生產年均增長達到5.7%,已然改變了經濟受製於西方的局麵。但實際上尼赫魯執政時期印度的工業化效果並不好,農業生產長期不足,日用品極度匱乏,物價不穩,貧富懸殊。在他執政期間:國民收入增加42%,工業生產增加94%,農業生產增加41%,其中糧食增長46%。
3、外交方麵
尼赫魯提倡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他說印度外交政策的目標是謀求和平,不是通過與任何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而是通過對每一衝突或糾紛采取獨立立場。他積極反對殖民主義,收複法國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飛地。但同時也承襲英國的特權。對周圍的一些小國保持”宗主權“。
印度除通過倡導不結盟而發展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之外,還努力維護同中國的關係。中國在印度爭取民族獨立期間曾給了印度人民有力的聲援,尼赫魯是第一批承認新中國的人之一。尼赫魯支持恢複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54年6月28日,尼赫魯總理同周恩來總理一起在中印的聯合公報中第一次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1955年,又和中國一起參加了亞非會議,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和平、反帝、反霸的力量。
在萬隆會議上,尼赫魯積極主張加強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支持亞非各國人民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的鬥爭,並堅持以五項原則指導國際關係。這時的尼赫魯在國內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4、野心膨脹
尼赫魯在50年代力推不結盟運動,在美蘇兩大國之間不選邊不站隊,而且牽頭召開亞非拉新近獲得獨立和解放國家參與的萬隆會議,風頭直上九霄,印度的名頭在世界上越來越響亮。
尼赫魯在國際社會上搞外交活動,逢人必提印度的曆史傳統,說除了中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的語言、文化、曆史能追溯到3000年以前,那些曾經侵略過印度的外來文化,留在印度的都印度同化了,離開印度的也被印度文化深深打上了烙印。
就算對中國,尼赫魯也不忘秀一下優越感,說印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要大於中國對印度文化的影響。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子狂勁兒。而且隨著印度獨立十年後經濟建設有了起色,尼赫魯自我感覺越來越良好,逐漸向不該伸手的地方伸手了。他的手段開始獨斷專行、高傲自負,急不可耐地想要對外入侵。
5、挑起中印邊境戰爭
尼赫魯對外擴張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印度突然公開宣布,要把中國軍隊從印度領土上驅逐出去!所謂的印度領土,是指當年英國不負責任地劃了一道麥克馬洪線,尼赫魯根據這道荒唐的線,把大片中國領土說成是印度的。
邊境線上的騷亂、頻繁的騷動,都隻是霸權主義的苗頭,麵對印方的挑釁,中國多次提出合理、和平的解決方法。然而,麵對我國的克製,印度反而更加得意忘形,以為中國不過一團棉花,1962年,印度再次發起邊境衝突,開槍傷人,我國終於不再忍耐,引起對印自衛反擊戰。戰爭以印度慘敗告終,隨後,中國將其設立在境內的據點全部清除,並且發表聲明宣布停火,主動向後撤軍,還把繳獲的武器、物資,全部歸還了印度,不僅如此,在1963年,3900多名俘虜也被釋放回國。
這場對印反擊戰,在維護了我國領土完整、國家尊嚴的同時,狠狠打擊了尼赫魯的霸權思想,將他的“大印度聯邦”夢也打醒了。1962年後,尼赫魯政府也改變了外交策略,“不結盟政策”成為泡影,開始迅速向美國靠攏。並且還與蘇聯簽訂了雙邊條約。
三、風光不再鬱鬱而終
隨著中印戰爭的失敗同樣受到重挫的,還有尼赫魯。印度立國獨立,曾將尼赫魯的雄心壯誌宣揚全球,他甚至在演講中說:“印度將日益成為亞洲的軸心”。作為亞洲第一個,邁入鐵路時代的國家,這樣的未來似乎翹首以待。
可在戰爭後,他的國際威望已然不在,國內的聲望也急速下跌,麵對國會議員們的指責,時常心情低落,在1963年,他在國大黨會議上曾說:“印度從這場戰爭中,學到了世界容不下弱國,我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這句話充滿懊悔、自責,與之前的自負驕傲產生了巨大反差。
1964年,麵對終日裏巨大的精神壓力,尼赫魯終於堅持不住,在布巴內斯瓦爾召開國大黨年會時,尼赫魯突然中風,經治療後仍舊左側癱瘓。同年5月,尼赫魯離開人世。
可以說,麵對嶄新的中國,一向自信的印度並未有多大了解,我們一步又一步的忍讓,並非是因為膽小怯懦,而是在足夠的實力下,給印度一次又一次機會,尼赫魯卻一廂情願的認為中國弱小好欺負,到了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付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