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他的生意,劉保中也是感慨萬千。


    “我們剛來的時候,什麽也不懂,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生意,這裏又比較偏遠,很多人因為無法拉貨放棄了購買”。


    “當時我們就想,如果我們能提供送貨上門,會不會使生意變得好一點”。


    “你還別說,剛一推出,就有了生意,這年頭的人都比較實在,都願意買便宜的舊貨,這一來二去的,生意也變得好了起來”。


    “我們現在是分工合作,有人負責收舊貨,有人負責配送,我負責看店,生意馬馬虎虎,混口飯吃…”。


    看來生意做得還不錯,劉保中說起他們的生意時也是神采奕奕。


    “劉老板,有沒有想過把生意擴大?這潘家園可是上百家鋪麵,要是所有的店鋪都提供送貨服務,你想想那生意不比你現在的舊貨生意小…”。


    譚震試探著問道。


    “小兄弟說笑了,就這舊貨生意我們還勉強維持,想要壟斷潘家園的配送,那資金和人手可是個問題,我們可沒那個財力…”,劉保中笑著回答道。


    “如果我能給你提供資金呢?”譚震突然說道。


    “你提供資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小兄弟,你是說真的?”


    劉保中看著眼前的小少年,心中充滿了疑慮。


    譚震也是很無奈,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如果沒有重量級人物背書,估計很難獲得劉保中的信任。


    “資金不是問題,我認識一些香港大老板,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隻要你們有這個意願,這都不是事”。


    劉保中看了譚震一眼,猶豫著問道:


    “冒昧的問一句,小哥在哪高就呀?”


    譚震這才想起,自己忘了自我介紹。


    他趕緊拿出自己的學生證,遞給劉保中,說道:


    “重新認識一下,我叫譚震,燕大經濟係學生!”


    “原來是燕大的高材生呀,失敬失敬!”


    劉保中看了譚震的學生證,瞬間對譚震是肅然起敬。


    譚震看了劉保中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


    “劉大哥,我們的國家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經濟也正在變革,選擇很重要”。


    “就好比77年的高考,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不是經常有,有些東西,錯過了就再也不會有了”。


    “我明白,你放心,等我的那些兄弟回來,我就跟他們商量,有了結果我第一時間通知你”。


    劉保中一臉鄭重的回答道。


    譚震是真的想在潘家園的的物流配送服務中掘“一桶金”。


    這個行業看起來不起眼,但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物流配送現在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這個時候進場也是最合適的。


    以目前潘家園的交易量,招聘數百工人,購置上百台人力三輪車就可以了。


    前期投入也不大,而且現在人力成本低,城市勞動力富足,招聘工人也容易。


    這種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行為政府也是支持的。


    燕京是國之首都,天子腳下,譚震也是慎之又慎。


    他也做好了計劃,首先成立一個勞動服務公司。


    工人與公司簽訂貸款協議,由公司提供貸款。


    購買車輛供工人使用,購車款在工人每個月的工資中分月扣除。


    將所有的人力車全部掛在工人的名下,以此規避國家有關規定的風險。


    當然,這隻是譚震的一個初步計劃。


    具體實施方案還要等文智林和梁山到了燕京以後再和劉保中一起商談。


    有了劉保中這個“熟人”,譚震買古典家具自然是順風順水。


    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譚震也是豪橫了一把。


    他接著又在劉保中的貨場買了明朝的官帽椅,圈椅,還買了一套鹹豐年間的屏風。


    就連民國時期的仿古家具,也買了不少。


    種類五花八門,有桌有椅有凳還有茶幾。


    材質也是有很多種,有檀香木的,有紅木、黃花梨、還有酸棗木,雞翅木。


    這裏隨便一件,放在後世都是萬元起步。


    反正譚震現在也不差錢,一個字就是“買買買…”。


    結果到最後一算賬,居然整整花了他一萬多元。


    劉保中在一旁樂開了花。


    拋開其他的不說,單就今天這些家具的盈利,就足夠他們幾個兄弟過個肥年了。


    這也讓他見識了譚震的財力。


    說實話,這年頭一個人花一萬多元買這麽多古典家具的。


    不是沒有,但著實少見。


    旁邊店鋪的老板看的是眼冒金星,嫉妒不已。


    恨不得把譚震搶到他們店裏來。


    買了這麽多的家具,配送費劉保中也大方的免了。


    隻不過這麽多的家具,估計小貨車也需要好幾次配送才能完成。


    譚震的房子還在裝修,他也不急,哪怕月底以後再送也無所謂。


    “小哥,你的住址麻煩填寫一下,明天我好安排司機送過去,可能需要跑三趟,你明天記得安排人手接收一下”。


    劉保中拿了一個工作簿要譚震留下地址和聯係方式。


    譚震寫下了自己在文津路四合院的地址。


    劉保中接過來一看,眼睛猛的一縮。


    好家夥!這可是北海公園的邊緣。


    挨著故宮的“中心地帶”,旁邊可是中央政府機關。


    作為一個老燕京人,他自然知道。


    在這一片居住和購買房產的人毫無疑問會被有關部門“留意”的。


    沒有一定的資質,是不會允許你在那裏居住的。


    這可是妥妥的皇城根下呀,燕京人最向往的地方。


    也就是說,在那裏居住的,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最起碼也是世家清白的子弟。


    劉保中看向譚震的眼神裏除了崇敬和羨慕,更多了一絲忌憚。


    譚震也不多做解釋,有時候保持一定的“神秘”也是有好處的。


    人家很自然的就會“禮敬三分”,用不著多餘的浪費口舌。


    交接好家具的手續,譚震又向劉保中問了市場的一些所謂的“秘聞”。


    也算是側麵了解了潘家園裏麵的規矩。


    俗話說國有國法,行有行規。


    潘家園作為燕京城最大的舊貨古玩市場,自然也是有它的秘密行規。


    不了解裏麵的道道,是很容易吃虧的。


    總結了一下,有那麽幾條。


    第一,不能直接說東西是假貨。


    潘家園是燕京古玩集散地,裏麵的東西真真假假。


    你要在裏麵買東西,考的就是眼力。


    遇到仿古的東西,你隻能說看不準,人家老板自然心知肚明。


    可要是你要說是假貨,人家以為你是來砸場子的,那就會為了名聲跟你掰次掰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夜打更人胖胖並收藏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