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說衡權者,衡,平也,權,重也。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其道如底,以見準之正,繩之直,左旋見規,右折見矩。其在天上,佐助旋機,斟酌建指,以齊七政,故曰玉衡。……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者。


    自始皇帝統一度量衡後,曆朝曆代都在度量方麵蕭規曹隨,大唐自然也不例外。按照大唐的製度: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為龠,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升為大升,三鬥為大鬥,十大鬥為斛。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


    且延續了自漢以來重量單位命名有銖、兩--二十四銖、斤--十六兩、鉤--三十斤、石--四鉤等,以便於民間交易流通。


    國子監有一個學生,叫劉三柱,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他是個貧苦出身子弟。其父也正是在鄉裏走街串巷的小販,這種民間的小交易,一些人喜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但因為度量的問題,也時常發生口角。


    劉三柱在國子監求學之餘,參考了國子監中曆代的度量衡樣本,自己製作兩個小秤。


    第一種是“一錢半秤”,分度值為一厘,以錢、分、厘、毫為單位,采用十進製係統,其杆長一尺二、杆重一錢、錘重六分、盤重五分、初毫起量半錢、初毫分量一厘、初毫末量一錢半。


    另一種是“一兩秤”,分度值為一累,以兩、銖、累、黍為單位,屬於非十進製係統,其杆長一尺四、杆重一錢半、錘重六錢、盤重四錢、初毫分量五錢、初毫末量二十四銖。


    兩種小秤都是度量小單位的度量物,算是現在稱量精度最精密的秤。而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民間販賣的小重量物事需要這種秤,因度尺而求犛的計量問題,一直是工部技術的難題,有些大師並不是鍛造技術有多高超,而是人家的用量計量的好,這種經驗往往都是靠經驗積累出來的。而一旦有了這個,便可以填補計量上的不足之處,將計量、尺寸統一起來,可以完全做到標準化生產。


    李恪舉了一個通俗易懂的道理,去藥鋪抓藥,藥材都在牆壁的盒子,醫匠按方抓藥,每一味的多少,都要靠手上的估摸。經驗老道的師傅,可以抓的八九不離十,但學徒或者經驗尚缺者,卻總因為量的多寡,而造成藥性上的差異,進而影響病人治病,更為嚴重的甚至可以影響藥物的平衡,使之成為毒藥傷及性命!


    放下工部的匠作上說,因為計量的不夠準確,本身就事故頻發。而配發到軍隊的火器,屢屢因為這個原因,傷及士卒的身體,甚至性命!


    再說到普通百姓,過日子精打細算,針頭線腦裏錙銖必較,才是過日子。不算計,手指縫太寬,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所以,李恪認為這兩種小秤,雖然是小物件,但挑的卻是萬金重擔。東西雖小,卻是解決了國家的大問題。


    李恪引用了一個戰國時的故事: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不能得。..........,果然不出大臣所料.此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接連有好幾個人領著千裏馬來見國君。國君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千裏馬。


    大臣懸賞千金求馬,而花了五百金的買一匹病馬使國君達成心願。人才就好比是千裏馬!現在我們經常說人才難尋,其實隻要我們肯花大本錢,什麽樣的千裏馬都是能找到的。


    站在班首的太尉-長孫無忌舉笏言道:“陛下,老臣以為吳王引用的千金買馬骨,甚合人情,也合法理。”


    商鞅在秦國主持變法時,為取信於民,在南門豎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承諾會重賞將木頭搬至集市北門的人,待有一人將木頭搬至北門,商鞅立刻重賞了他。徙木立信之事,可知有法而不行,不但朝廷難見信於百姓,百姓對朝廷、律法的畏懼,也會漸漸消失。


    國朝要取信百姓,要用人才,要鼓勵發明創造,不能光靠嘴上說說,是要有實際行動的。對劉三柱,必須予以重賞,以達到徙木立信的效果,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朝廷的誠意。


    李承乾又看向高季輔:“高卿,你是言官的領袖,你覺得怎麽賞,才算妥當呢?”


    高季輔起身答道,賞賜無非兩種,一種賞官,一種賞錢財。朝廷要樹立榜樣,自然兩者缺一不可。而且,劉三柱是國子監的學生,本身學問就不錯。高季輔認為,可以讓他到工部任職,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麽!至於,賞多大的官,賞多少錢財,那就是天子該決定的事,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嘛!


    李承乾點點頭:“國家選用人才,不拘一格,不穩出身!說說容易,可能送到朕麵前的,可就不多了!”


    “賞必須得賞!這奏疏中寫著,他做這兩種秤的原因,是因為孝!覺得老父走街串巷已經很累了,再與人爭執更是會累。”


    “孝子,還這麽有能力,朕是一定要賞的!封他為四門博士,朝請郎,正七品上。賞千金,緞百匹。再賜他老父馬車一輛,算是朕的一點心意!”


    至於,為國舉賢的吳王,也得到了相應的賞賜。群臣對陛下的法理、人情兼顧的作法,很是讚同,紛紛出言,恭頌陛下聖明!


    李承乾擺了擺手:“朕英不英明,得看你們下去怎麽做。像劉三柱這樣的人才,朝廷是多多益善,朕不吝嗇官位、錢財!”


    千金買馬骨也好,徙木立信也罷,都不過是手段,關鍵是看朝廷用什麽取材的製度,關鍵朝臣們是否有足夠的心胸舉賢。


    人不能完全沒有私心,但李承乾希望他們記住,朝廷不是白白用他們舉賢的,求賢若渴,不吝賞賜,才是朝廷的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太子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逸並收藏大唐之最強太子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