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可否容我插一句嘴?”
薑楠抬頭見到陸閆都快四十歲了,下巴上的胡子隨著他的情緒都要飛起。
而她低頭又見高萱飲酒不止,其他人也默不作聲,便主動打破僵局。
“薑姑娘說便是了,我這兒時常有通辯,不用擔心他們會鬧別扭。”沈一正解釋道。
薑楠點了點頭,“我覺得,你們說得都對,但考慮的有點多。”
“怎麽說?”商歸適當的搭腔,讓薑楠沒這麽尷尬。
“我覺得,大家既然有將教育推行到基層的想法,那就去實行。現在考慮文字做什麽,新版的文字才改編出一千個左右,難不成還要等到文字落成了再推行教育?”
高萱飲了一口烈酒,氣得她說起了大白話,“我們在談的是,未來要不要推行新文字。我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為何不直接去教化。”
“高萱,我問你,如果你與我初遇,你會覺得我是文盲麽?”
“自然不會。因為薑姑娘說話有條理、明事理,會用詞藻也會用詩句。”
“是啊,我從一開始便說了,我不是文盲,我隻是不認識你們這兒的字。說白了就是,我們那兒的字與你們這兒不一樣。可是,我們現在交流毫無問題。因為什麽?因為語言啊!所以我認為隻要語言不變,文字如果在合理範圍內保留其意境韻味進行改變都是正常的,畢竟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文字定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化繁為簡。”
高萱聽罷放下了酒壺,“薑姑娘認為,文字改變和教化沒有聯係?”
“事情不能說得如此絕對,我覺得應該會有。但是改變文字,又不是改變語言,也不是改變意思,而是將文字換一個方式書寫而已。”
“所以阿正,改變文字並非是改變製度,就像是用法棄儒並非是遺忘師傅教誨。”坐在人群裏的一灰須長者緩緩起身而來,他看著沈一正,雙眸裏似有慈祥,他反問:“是麽?”
在場的所有人除了薑楠以外都在起身行禮,尤其是沈一正,乖巧的模樣薑楠壓根沒見過。
沈一正和路閆齊齊喊著:“師兄。”
而高萱、商歸、韓子路等人喊的則是:“師伯。”
傅藹揮了揮手,走近這張桌子。隻不過這張桌子周圍圍滿了人,還是商歸有眼力,他撐著大腿慢慢地起身給傅藹讓位。
薑楠見狀,也趕忙起來。
隻不過她正坐坐得久了,小腿發麻,迫使她一時起不來反倒支在方桌上。她酸痛地麵目扭曲,嘶了一聲。
高萱問起:“薑姑娘這是怎麽了?”
“腿、腿麻了。”
在一旁的沈一正搖了搖頭,“若不會,盤腿便好,何必強迫自己。”
“老夫倒覺得姑娘有前人之風。”傅藹撫著他的灰白胡子,在薑楠的不解神色下,繼續道:
“人與禽獸不同,便是懂規則,知禮節,明仁義。姑娘方才的話便是懂規則,姑娘久坐會麻,卻仍舊不動,這就是知禮節,三者占二,我想姑娘也一定是明仁義之人。”
“師兄這話說的,師弟怎麽覺得每一條都在點我呢。”沈一正說著。
“阿正若不是心虛,又怎會覺得我在點你?”傅藹反問。
另一邊。
高萱伸出手扶著薑楠起身離開,韓子路也無聲地跟隨。
薑楠驚訝發現,在場的大部分人都在默默地離開,瞿大夫也走了,甚至連受傷的商歸也在緩慢地遠離。
“怎麽回事?”薑楠低聲詢問。
“神仙打架。”高萱低聲為她解惑。
“薑姑娘不如留下與老夫再多聊幾句。”
這時,在他們身後,老者的聲音如似洪鍾。
還不等薑楠反應或者回答拒絕,她那隻被高萱攙扶著的手臂,便被其一放。
高萱又低聲同情說道:“好自為之。”
接著便與韓子路頭也不回地跑遠。
薑楠僵持在原地,她小腿發麻,此刻是弓著身。她尷尬地扭過頭看了一眼正坐在方桌前的老者。
薑楠揚起笑臉,討巧道:“我是小輩,還是不了吧。”
她心中暗暗吐槽:你們是打麻將三缺一麽?要不你們還是自己鬥地主吧!
“難不成姑娘是瞧不起老夫麽?要不然為何老夫一來,你就要離開?”
“我……”
沈一正歎氣,“師兄何必要為難一個外人。”
“老夫不過是想要探討一番,怎麽是為難了?”
“師兄若想借她來點我,不如直說吧。”
傅藹也不示弱,反駁道:“沈監禦史現在的語氣,好是神氣啊!”
路閆揉了揉太陽穴,抬眸一指薑楠,道:“你過來坐下,而你們別吵了!”
薑楠指了指自己,無辜道:“憑什麽呀?”
路閆終於是不正形的喊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求薑姑娘救救我!”
沈一正聽笑了,他本著拉所有人下水的想法,道:“既然薑楠回來坐下,那其他人也給我回來,商歸、高萱、韓子路!你們就回來一起聽聽師兄的訓誡。”
現在的這個四方亭倒是清淨了許多。
原本有著不少門客的地方,現今就剩下一張方桌前圍著的幾人。
傅藹坐在主位,路閆坐在次位,接著是沈一正,最後才是四位並排正坐的男男女女。
坐在主位的傅藹不苟言笑、神色嚴肅,他看向眼前坐在最旁邊的薑楠。
“我記得姑娘方才說的話中有個詞,叫‘基層’,這個詞姑娘何解?”
在薑楠身旁的商歸和商歸另一邊的高萱同時擔心地瞧了一眼薑楠。
坐在高萱另一邊的韓子路則是依舊端正沉默,事不關己的開始放空。
“基層,就是……就是字麵意思啊。”
薑楠的這個回答,商歸和高萱又同時為她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傅藹非常推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他看來,薑楠把百姓們稱作基層,並不是不對,而是在當時的語境之下,他覺得這樣稱呼百姓的人有些高高在上。
傅藹麵色微微暗下,“為何這般稱呼?”
“因為方才不是說對百姓們的教化問題麽,我當時想到了一句話:欲築室者,先治其基。”
短短的一句話,終是讓傅藹的神色緩和不少,他拂著胡子,欣賞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他將視線投向了高萱——
薑楠抬頭見到陸閆都快四十歲了,下巴上的胡子隨著他的情緒都要飛起。
而她低頭又見高萱飲酒不止,其他人也默不作聲,便主動打破僵局。
“薑姑娘說便是了,我這兒時常有通辯,不用擔心他們會鬧別扭。”沈一正解釋道。
薑楠點了點頭,“我覺得,你們說得都對,但考慮的有點多。”
“怎麽說?”商歸適當的搭腔,讓薑楠沒這麽尷尬。
“我覺得,大家既然有將教育推行到基層的想法,那就去實行。現在考慮文字做什麽,新版的文字才改編出一千個左右,難不成還要等到文字落成了再推行教育?”
高萱飲了一口烈酒,氣得她說起了大白話,“我們在談的是,未來要不要推行新文字。我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為何不直接去教化。”
“高萱,我問你,如果你與我初遇,你會覺得我是文盲麽?”
“自然不會。因為薑姑娘說話有條理、明事理,會用詞藻也會用詩句。”
“是啊,我從一開始便說了,我不是文盲,我隻是不認識你們這兒的字。說白了就是,我們那兒的字與你們這兒不一樣。可是,我們現在交流毫無問題。因為什麽?因為語言啊!所以我認為隻要語言不變,文字如果在合理範圍內保留其意境韻味進行改變都是正常的,畢竟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文字定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化繁為簡。”
高萱聽罷放下了酒壺,“薑姑娘認為,文字改變和教化沒有聯係?”
“事情不能說得如此絕對,我覺得應該會有。但是改變文字,又不是改變語言,也不是改變意思,而是將文字換一個方式書寫而已。”
“所以阿正,改變文字並非是改變製度,就像是用法棄儒並非是遺忘師傅教誨。”坐在人群裏的一灰須長者緩緩起身而來,他看著沈一正,雙眸裏似有慈祥,他反問:“是麽?”
在場的所有人除了薑楠以外都在起身行禮,尤其是沈一正,乖巧的模樣薑楠壓根沒見過。
沈一正和路閆齊齊喊著:“師兄。”
而高萱、商歸、韓子路等人喊的則是:“師伯。”
傅藹揮了揮手,走近這張桌子。隻不過這張桌子周圍圍滿了人,還是商歸有眼力,他撐著大腿慢慢地起身給傅藹讓位。
薑楠見狀,也趕忙起來。
隻不過她正坐坐得久了,小腿發麻,迫使她一時起不來反倒支在方桌上。她酸痛地麵目扭曲,嘶了一聲。
高萱問起:“薑姑娘這是怎麽了?”
“腿、腿麻了。”
在一旁的沈一正搖了搖頭,“若不會,盤腿便好,何必強迫自己。”
“老夫倒覺得姑娘有前人之風。”傅藹撫著他的灰白胡子,在薑楠的不解神色下,繼續道:
“人與禽獸不同,便是懂規則,知禮節,明仁義。姑娘方才的話便是懂規則,姑娘久坐會麻,卻仍舊不動,這就是知禮節,三者占二,我想姑娘也一定是明仁義之人。”
“師兄這話說的,師弟怎麽覺得每一條都在點我呢。”沈一正說著。
“阿正若不是心虛,又怎會覺得我在點你?”傅藹反問。
另一邊。
高萱伸出手扶著薑楠起身離開,韓子路也無聲地跟隨。
薑楠驚訝發現,在場的大部分人都在默默地離開,瞿大夫也走了,甚至連受傷的商歸也在緩慢地遠離。
“怎麽回事?”薑楠低聲詢問。
“神仙打架。”高萱低聲為她解惑。
“薑姑娘不如留下與老夫再多聊幾句。”
這時,在他們身後,老者的聲音如似洪鍾。
還不等薑楠反應或者回答拒絕,她那隻被高萱攙扶著的手臂,便被其一放。
高萱又低聲同情說道:“好自為之。”
接著便與韓子路頭也不回地跑遠。
薑楠僵持在原地,她小腿發麻,此刻是弓著身。她尷尬地扭過頭看了一眼正坐在方桌前的老者。
薑楠揚起笑臉,討巧道:“我是小輩,還是不了吧。”
她心中暗暗吐槽:你們是打麻將三缺一麽?要不你們還是自己鬥地主吧!
“難不成姑娘是瞧不起老夫麽?要不然為何老夫一來,你就要離開?”
“我……”
沈一正歎氣,“師兄何必要為難一個外人。”
“老夫不過是想要探討一番,怎麽是為難了?”
“師兄若想借她來點我,不如直說吧。”
傅藹也不示弱,反駁道:“沈監禦史現在的語氣,好是神氣啊!”
路閆揉了揉太陽穴,抬眸一指薑楠,道:“你過來坐下,而你們別吵了!”
薑楠指了指自己,無辜道:“憑什麽呀?”
路閆終於是不正形的喊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求薑姑娘救救我!”
沈一正聽笑了,他本著拉所有人下水的想法,道:“既然薑楠回來坐下,那其他人也給我回來,商歸、高萱、韓子路!你們就回來一起聽聽師兄的訓誡。”
現在的這個四方亭倒是清淨了許多。
原本有著不少門客的地方,現今就剩下一張方桌前圍著的幾人。
傅藹坐在主位,路閆坐在次位,接著是沈一正,最後才是四位並排正坐的男男女女。
坐在主位的傅藹不苟言笑、神色嚴肅,他看向眼前坐在最旁邊的薑楠。
“我記得姑娘方才說的話中有個詞,叫‘基層’,這個詞姑娘何解?”
在薑楠身旁的商歸和商歸另一邊的高萱同時擔心地瞧了一眼薑楠。
坐在高萱另一邊的韓子路則是依舊端正沉默,事不關己的開始放空。
“基層,就是……就是字麵意思啊。”
薑楠的這個回答,商歸和高萱又同時為她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傅藹非常推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他看來,薑楠把百姓們稱作基層,並不是不對,而是在當時的語境之下,他覺得這樣稱呼百姓的人有些高高在上。
傅藹麵色微微暗下,“為何這般稱呼?”
“因為方才不是說對百姓們的教化問題麽,我當時想到了一句話:欲築室者,先治其基。”
短短的一句話,終是讓傅藹的神色緩和不少,他拂著胡子,欣賞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他將視線投向了高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