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上午。
蕭問劍在醫院給林夕打完針後,背著書包,騎著共享單車,來到了上官明睿奶奶家的住所,敲完了半天門之後,正以為沒人準備離開時,門開了,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睡眼朦朧,畫著誇張的妝容,手上指甲也做得稀奇古怪,一副小鎮中二少女形象,小女孩問:“你找誰?”
蕭問劍抓了一下後腦勺,說:“我找上官明睿醫生的奶奶”。
小女孩打了哈欠,說:“你到底找我哥,還是找我奶奶?”
蕭問劍解釋說:“找奶奶”。
中二少女說了一句:“買菜去了去吧,你等會再來。”然後咣當一下關上大門。
蕭問劍又敲開門,說:“你哥呢?”
中二少女打開門,說了一句:“不知道”,又是咣當一下關上大門。
蕭問劍顯然缺少對付中二少女的經驗,無奈地從二樓走下,坐到一樓到二樓的樓梯轉折之間,從書包裏拿出一本昨天從律所借的法律書,看起來。
快一個小時左右,奶奶的身影終於出現在樓梯中,蕭問劍連忙站起,一邊將書放到書包中,一邊說:“奶奶好”,然後跑向奶奶。
楊木蘭看到蕭問劍跑過來,驚訝地說:“是你,小夥子!”
蕭問劍說:“奶奶,我來幫您拿吧,您這是買菜去了?”
楊木蘭將手中的袋子遞給蕭問劍,說:“小夥子,麻煩你了,你吃早餐沒有?我買了早餐。”
蕭問劍將左手中的袋子遞到右手中,用左手扶著奶奶上樓,說:“我吃過了,謝謝奶奶。”
蕭問劍看到奶奶走了兩三步之後,問道:“奶奶,您的腿有點不方便?”
楊木蘭驚喜地說:“小夥子,高手啊,看我走了兩三步,就能看出問題,你學中醫多長時間了?”
蕭問劍老實回答:“我從八歲開始就住到師父家了,不過也是上學為主,隻是在業餘時間跟著師父學一下。”
楊木蘭笑著說:“那也時間不短了,難怪呢,上次你一眼就看出我孫媳婦懷孕了,這次一眼看出我的腿有問題,你師父也一定是個高人。”
蕭問劍扶著奶奶慢慢向上走,說:“我師父這一支,是江北肖縣明光堂。”
楊木蘭大吃一驚,說:“明光堂?是不是以骨科見長的陵州明光堂?”
蕭問劍也吃了一驚,說:“奶奶,您聽說過明光堂?我師父是第三代傳人。”
兩人到了門口,楊木蘭問道:“你師父是傳人,還是明光正?”
蕭問劍大吃一驚,說:“奶奶,您這也知道?我師父是第二代明光正,第三代傳人。”
楊木蘭用鑰匙打開門,說:“明光公高瞻遠矚,訂下明光正這個製度,可以說是我們搞中醫的楷模。你師父既然是明光正,肯定有獨到的學問。小夥子,進來吧,我們好好聊聊。”
兩人進了門,蕭問劍脫了鞋子,說:“奶奶,您腿不方便,坐下吧,我給您倒杯水。”
楊木蘭說:“小夥子,你第一次到我家,哪有讓你倒水的道理。我的腿隻是在上樓的時候,有點不方便,在平地走路,沒有問題。我給你倒杯水吧。”
蕭問劍將菜拿到廚房,將肉類和魚放到冷藏室,然後將早點放到餐桌,走到客廳說:“奶奶,肉和魚我先放到冷藏室了,青菜就放在外麵。這些早點是給孫女準備的?”
楊木蘭倒了一杯水,說:“小夥子,先喝口水吧。我這個孫女,不提也罷。你貴姓?”
蕭問劍接過水,喝了一口,說:“謝謝奶奶,免貴,我姓蕭,草肅蕭,蕭問劍,望聞問切的問,刻舟救劍的劍,奶奶,您叫我小劍吧,我的長輩都這麽叫我。我祖上是江北省蕭陽縣蕭山村人,祖上主要以采藥為生,後來,藥不容易采了,就主要以種藥為生。我高祖希望後代能夠當真正的中藥,就以望聞問切為輩分排行,我爺爺是望字輩,今年八十歲了,還在蕭山村種藥。”
楊木蘭拿出一些茶點,說:“我也八十歲了,與你爺爺同年。”
楊木蘭拿起水壺準備燒水,蕭問劍接過來,說:“這麽巧?奶奶,您坐,我來吧!”
蕭問劍看到桶裝水,上麵有一個電動馬達之類的東西,將其出口對準熱水壺之後,試著按一下,很快出水,再按了一下,出水停了。感歎道:“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些小東西,現在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方便。”
楊木蘭感慨地說:“現在是年輕人的世界了,我這種老家夥,使用這個東西,都要孩子們教了好久,你看一眼,沒人教就會使用!”
蕭問劍將水壺放到底座上,打開電源,開始燒水,說:“奶奶,也不能這樣說,我師父常說,當年毛主席要老中輕三結合,意思就是說老年人中年人年經人各有優缺點,沒有完人。”
楊木蘭說:“你這孩子,太會說話。小劍,你上大學沒有?”
蕭問劍說:“我今年才參加高考,我姐孩子住院了,上次還是明睿醫生幫忙做的手術,我來這裏幫忙照看幾天。”
楊木蘭問了一下林夕的情況,一老一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楊木蘭又問:“你這麽小,就到師父家,家裏人不擔心嗎?”
蕭問劍回答:“我爺爺年齡大了,我父親因為車禍意外去世,我媽改嫁了,沒有來往了。到師父家裏學藝,是我自己主動要求的。師父家與我老家隔一個蕭山,直線距離隻有十來公裏,兩家有上百年的交情了。”
楊木蘭看著蕭問劍,久久沒有說話,歎了一口氣,說:“與我們家明睿的情況差不多。”
蕭問劍也愣住了,不知說什麽好。水開了,蕭問劍從包麵拿出茶葉,說:“奶奶,嚐嚐我自製的茶葉,上次送您的是綠茶,這次是紅茶。我爺爺種的茶樹。”然後開始泡茶。
楊木蘭看著蕭問劍,說:“你小小年齡,手藝還挺多的,我嚐嚐你的手藝。現在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太少了,你看我這小孫女,初中剛畢業,天天在家裏睡大覺,他爸爸媽媽都管不了。”
蕭問劍泡好茶葉,對楊木蘭倒了一小杯,說:“您嚐嚐,其實讀書也很辛苦,剛畢業,睡幾天也很正常,睡好了自然起來。”
楊木蘭看到蕭問劍是直接喝,說:“我看人家都洗茶,你為什麽沒有洗?”
蕭問劍解釋,說:“洗茶固然可以洗掉部分灰塵和農藥,但也會損失很多物質。我爺爺自己種的茶,沒有使用農藥,有點灰塵,問題不大,損失初泡的濃鬱和醇厚,就可惜了。”
楊木蘭驚訝地說:“你還懂茶道?”
蕭問劍說:“我不知道什麽是茶道,隻是經常種茶製茶喝茶,有點體會而已。”
楊木蘭感慨:“道法自然,才是真正得道。跟人學的道,還不算真正得道。醫術也一樣,有些人學得再多,考試得再好,還是不能治病救人。有些人隻看了基本的原理,或者學得很少,就能治病救人。”
蕭問劍驚呆了,說:“喝茶還能和學醫聯係到一起?”
楊木蘭說:“小劍,你和我到診所一趟吧,我家老二開了小診所。”
蕭問劍連說:“好,好,我正好參加一下。”
一老一少下了樓,蕭問劍觀察老太太下樓時的腿也有點問題,隻是比上樓時輕一點,說:“奶奶,遠嗎?我叫個車吧!”
奶奶說:“我有一個小三輪,平時買菜和接小孫子都用它。”說完走向三輪車。
蕭問劍說:“我來騎!”
楊木蘭說:“好吧!”
蕭問劍扶老奶奶上了三輪,騎著三輪慢悠悠地走,邊走邊和老奶奶聊,可能老奶奶比較孤獨,和蕭問劍聊得非常開心。很快兩人就到了小診所。
小診所外麵是一個大廳,有好幾個人在輸液,護士不知到哪裏去了,小孩哭大人叫,蕭問劍對老奶奶說:“奶奶,這裏和我師父的診所相似,我能幫忙嗎?”
楊木蘭點點頭,走進裏麵坐下。
蕭問劍飛快地換藥,並給一個手上被打腫了的孩子重新打針,安慰孩子,兩個小孩子很快不哭了。
楊木蘭靜靜地看著,沒有說什麽。
蕭問劍看到熟悉的藥櫃,說:“奶奶,我能看一下藥嗎?”
楊木蘭點點,說:“隨便看吧!”
蕭問劍走進櫃台,打開藥櫃,一個個箱子看,有時摸一下,有時聞一下,有時還嚐嚐,差不多用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完。
楊木蘭身邊出現兩個人,楊木蘭介紹:“這是蕭問劍,陵州明光堂的人,小名小劍,我今天帶來交流一下。”
然後對蕭問劍說:“小劍,這是我的老二,上官弘義,弘揚的弘,義氣的義,這家店的負責人。這是弘義的徒弟李陳小龍,也是我二兒媳的侄兒。”
蕭問劍雙手合拜,說:“二叔好,小龍兄好,打擾了。”
上官弘義說:“小劍,我這些藥怎麽樣?”
蕭問劍說:“承蒙奶奶恩準,我剛才參觀一下,有三百六十七味藥材,比我師父的店多二十多味藥材,有七八味藥材,我是第一次見到實物。”
上官弘義客氣地說:“哦,明光堂隻比我少二十多味藥,不容易。”
蕭問劍更客氣地說:“南方氣候悶熱,藥材容易受潮失效,上官堂能夠準備這麽多不常用的藥材,更不容易!二叔大氣,小劍受教了。”說完還鞠了一躬。
上官弘義臉上閃過一絲難看,又擠出笑容,說:“小劍,你看我店裏的藥,藥效如何?”
蕭問劍點點頭,說道:“二叔不忘初心,能夠讓更多的窮人用上藥,值得敬佩。二叔的藥,藥效快有同仁堂一半,價格隻有同仁堂的四分之一左右,二叔是個實在人!”
上官弘義臉上閃過更難看的顏色,然後努力擠出笑容,說:“現在什麽都講性能,價格,對,性能價格比,你說我這裏比同仁堂的性能價格比高,實在是謬讚,謬讚!”
蕭問劍點點頭,說:“現在人心不古,都向錢看。我聽師父說,三十年前,一個小工一天隻能掙十塊,哪像現在,一個小工一天就可以掙兩三百元。二叔能夠堅持古法,讓更多的窮人用上藥,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上官弘義臉上更難看了,連笑容都擠不出來了。
蕭問劍拱拱手,輕描淡寫地說:“二叔,小劍年少無知,說得不對的地方,請您斧正!”
楊木蘭平靜地點點頭,說:“小劍,你和我上樓,我們看看針灸!”
蕭問劍跟著楊木蘭上樓了,說:“奶奶,您什麽時候有空,我帶您到明睿老師那裏檢查一下吧。”
樓下,陳小龍給上官弘義倒了一杯茶,說:“師父,您臉色為什麽這麽難看,剛才小劍,一直都在誇您!”
上官弘義歎了一口氣,說:“你這個笨蛋,他剛才都在罵我,隻是沒有說一句難聽的話,這人小小年齡,可怕。”
陳小龍說:“我怎麽沒有聽出來?”
上官弘義說:“他第一句說什麽?”
“他說我們藥材品種多,比他們店多二十多種,他有七八種第一次見到。”
“然後呢?”
“然後說南方氣候悶熱,藥材容易受潮失效,上官堂能夠準備這麽多不常用的藥材,不容易!”
“這是說,我們淨搞些平時不用的藥材,受潮失效,白白損失錢。”
“那藥效不是說,比同仁堂的性能價格比更高嗎?這也是罵人?”
“後麵還有一句話,現在一個小工一天都能掙兩三百元了,他的意思是說,如果能提高藥效,讓病人早好兩天,這點藥錢早就掙回來了。”
“啊,他這麽小的年齡,為什麽說話這麽繞?為什麽不直說!”
“這是古訓,到了別人的店,隻能說好話,即使是難聽的話,也要繞著說。大家都是混飯吃,不要太得罪人。例如,明明知道某種藥材是假,也要說,這個藥我看不準,這是給雙方都留條退路,不會往死裏得罪人。”
蕭問劍跟著楊木蘭上樓,已經有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媽和一個一臉病容的憂鬱美女在喝茶並等待,憂鬱美女笑著對楊木蘭說:“奶奶好,麻煩幫我家婆做個推拿,她的腰肩盤突出又犯了!”
楊木蘭笑著打招呼說:“顧奶奶,顧夫人,好久不見你們了。這是我的一個晚輩蕭問劍,小名小劍。”
楊木蘭轉頭對蕭問劍說:“小劍,你幫忙顧奶奶看看。”
蕭問劍朝兩人頭頭點,說:“顧奶奶,您坐過來,我先幫您把脈!”
楊木蘭朝顧奶奶點點頭,顧奶奶走到辦公桌前的椅子坐下,蕭問劍坐下,給顧奶奶脈診和舌診之後,問:“顧奶奶,您有沒有最近的醫院檢查報告,x光照片也行?”
顧奶奶有點吃驚,說:“你是中醫還是西醫,為什麽看檢查報告和x光照片?有,但這個今天沒有帶來。”
蕭問劍說:“沒事,下次帶來就行,我再檢查一下。”然後走到顧奶奶後麵,給顧奶奶檢查後背,又讓顧奶奶站起來走了幾步,又按了幾個。
蕭問劍對顧奶奶和楊木蘭說:“我檢查的結果,確實是腰椎肩盤突出,需要做推拿,每周做兩至三次,大至需要二到三個月左右的療程,具體需要看您和醫生的時間安排。”
顧奶奶說:“你能做嗎?”
蕭問劍看著楊木蘭,楊木蘭點點頭,蕭問劍說:“我今天先給您做一次吧。”
蕭問劍給顧奶奶推拿完,送顧奶奶出來,看到顧夫人愁眉不展,又看看楊木蘭,楊木蘭說:“小媛,你讓小劍給你也看看吧,你不是一直懷不上嗎?”
顧夫人說:“他行嗎?”
蕭問劍說:“我先給你看看吧,請坐。”
顧夫人坐下後,蕭問劍把脈、看舌苔,問了幾句,說:“顧夫人,你最近有沒有到醫院檢查?”
顧夫人如實說:“有!”
蕭問劍繼續問:“有沒有帶檢查報告?”
顧夫人皺了皺眉,說:“有,但是沒有帶!”
蕭問劍又說:“檢查報告有沒有說有什麽問題?”
顧奶奶不高興地了,說:“你到底會不會看病?沒有問題,兩公婆在一起一兩年了,還沒有懷孕,難道沒有問題?”
蕭問劍看了楊木蘭一眼,楊木蘭說:“顧奶奶,氣大傷身,要不我們倆過去喝杯茶?”
顧奶奶提高聲音,說:“我兒媳婦看病,我還不能跟著?”
楊木蘭拍拍顧奶奶的手,說:“當然能,我年紀大了,站著受累,想過去喝杯茶,您去嗎?”
顧奶奶這才不情願地走到一邊的沙發,坐下來喝茶。
蕭問劍小聲繼續問道:“顧夫人,請如實和我講。”
顧夫人搖搖頭。
蕭問劍小聲說:“我沒有查出您有什麽大問題,您這個身體,更像藥物中毒,建議暫停一切藥物。我送給您一餅白茶,是我家裏種的,您回家每天加點紅糖和生薑煮幾分鍾,然後當茶水喝。另外,最好帶您先生也到醫院檢查一下,或者通過楊奶奶約我看看。”
顧夫人驚訝地說:“您讓我先生也檢查一下?”
顧夫人聲音大了一點,顧奶奶生氣地站起來,跑過說:“你是什麽庸醫?女人不生孩子,關男人什麽事,我兒子一米九,體重兩百斤,怎麽會是我兒子的事?”
然後不由分說,拉著顧夫人的手下樓了。
陳小龍跑上樓,問楊木蘭,說:“奶奶,怎麽收費?”
楊木蘭說:“一個推拿,一個中醫門診費,沒有藥。”
蕭問劍將茶葉交給陳小龍,說:“這是我送給顧夫人,你讓她煮紅糖生薑水喝。”
陳小龍點點頭,拿起茶葉跑下樓了。
蕭問劍又做了一個推拿,剛出來,一個小女孩跑上來,吃驚地說:“是你?你是那個男護士?”
蕭問劍看著這個瘦瘦的小女孩,說:“你是30號病房的?”
小女孩開心地笑了,說:“對,我叫宋芊芊。”
楊木蘭說:“你們認識?”
蕭問劍說:“他是明睿老師他們醫院骨科的病人,住在我姐姐女兒病房對麵,他們病房的一個病人,是警察,也是我帶到醫院住院。”
楊木蘭說:“那好,這孩子做過幹細胞移植手術,手術後的效果,不是非常好,明睿建議對頸椎部分進行針灸。”
蕭問劍吃了一驚,說:“白血藥?”
楊木蘭點點頭,蕭問劍又說:“對頸椎進行針灸?能夠改善病情?”
楊木蘭歎了一口氣,說:“我也不知道,明睿是這樣建議的。”
蕭問劍又問:“如何針灸?”
上官弘義聽到聲音,走上來,對蕭問劍說:“沒做過針灸?你才多大年齡,很正常?你剛才給顧奶奶和顧夫人說什麽了?將她們氣走了?”
蕭問劍看著楊木蘭,楊木蘭說:“顧夫人的事,小劍沒有錯,我都看到了。針灸你做過嗎?小劍。”
蕭問劍說:“針灸做過,沒有對白血病患者的頸椎做過,如何做針灸,才能改善白血病的病情?原理又是什麽?”
上官弘義剛要開口,楊木蘭說:“老二,你先下去,我和小劍聊聊。芊芊坐,我們馬上開始。”
楊木蘭和蕭問劍聊了幾句,蕭問劍說:“那我試試。”
楊木蘭讓宋芊芊脫了上衣躺下,又用衣服蓋上部分身體,蕭問劍看到宋芊芊的後背,有很多小紅點,對楊木蘭說:“這孩子的後背為什麽有這麽多小紅點?是以前就有,還是針灸之後才有?”
宋芊芊回答:“以前沒有,針灸之後才有。”
蕭問劍問道:“是過敏嗎?有沒有做過過敏測試?”
楊木蘭笑了,說:“你們明光堂有過敏測試嗎?”
蕭問劍拿起銀針,對宋芊芊說:“芊芊,我在你的手背上紮一下,試一下你是否過敏。”
宋芊芊好奇地說:“痛嗎?”
蕭問劍說:“比醫院打針輕多了,馬上就好。”
宋芊芊說:“那你來吧!”
蕭問劍用銀針紮了幾下,宋芊芊的手背很快起了幾個紅點,蕭問劍說:“芊芊先將衣服穿起來吧,你應該是過敏。”說完走到外麵。
蕭問劍和宋芊芊楊木蘭走下樓,一個三十多歲左右男人走過來,說:“怎麽這麽快?”
宋芊芊伸出手背,說:“劉叔叔,小劍叔叔說我過敏,今天暫時先不做針灸。”
上官弘義走過來,說:“過敏?開什麽玩笑?中醫有過敏這一說法嗎?小劍,這個年齡,不會看病很正常,不會沒關係,但不能亂講。”
宋芊芊不高興了,伸出手背,指著紅點說:“小劍叔叔用銀針給我紮了幾下,就有了小紅點,這不是過敏嗎?”
上官弘義笑著說:“小朋友,中醫不是每個人都會的,有些人看了幾本書,尾巴翹上天,有幾個小紅點怎麽了?良藥苦口利於病,沒事的,我來給你針灸!”
劉叔叔看看了紅點,說:“還真有紅點,你是小劍?我是老劉,是芊芊媽媽的朋友,幸會幸會!”說完,伸出雙手和蕭問劍握手。
蕭問劍和老劉握手,說:“我目前不知道是原因過敏,也許是銀針中有些雜質,也許是芊芊對鋼質過敏,我換一種材質的銀針試試。”
上官弘義鄙視地說:“小劍,你這孩子,別鬧了,銀針不都是不鏽鋼做的嗎?難道還有銀質的?”
蕭問劍也不說話,拿出手機,看了一會又點了幾下,說:“我訂購了銀質的銀針,是明天下午到貨,到時再試試吧。今天我先給這孩子推拿一下,行嗎?”
老劉說:“好,麻煩了!”
蕭問劍給宋芊芊推拿之後,和楊木蘭一起出來。宋芊芊跑下樓,和老劉走了,樓上的沙發有一個病人等著,楊木蘭說:“這個病人需要針灸,小劍你來?”
蕭問劍給病人推拿之後針灸,楊木蘭看了之後,說:“明光堂果然名不虛傳!”
三人下樓之後,楊木蘭說:“小劍,今天中午就到這裏吃點便飯吧。”
蕭問劍還沒有回答,自己的手機響了。
蕭問劍在醫院給林夕打完針後,背著書包,騎著共享單車,來到了上官明睿奶奶家的住所,敲完了半天門之後,正以為沒人準備離開時,門開了,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睡眼朦朧,畫著誇張的妝容,手上指甲也做得稀奇古怪,一副小鎮中二少女形象,小女孩問:“你找誰?”
蕭問劍抓了一下後腦勺,說:“我找上官明睿醫生的奶奶”。
小女孩打了哈欠,說:“你到底找我哥,還是找我奶奶?”
蕭問劍解釋說:“找奶奶”。
中二少女說了一句:“買菜去了去吧,你等會再來。”然後咣當一下關上大門。
蕭問劍又敲開門,說:“你哥呢?”
中二少女打開門,說了一句:“不知道”,又是咣當一下關上大門。
蕭問劍顯然缺少對付中二少女的經驗,無奈地從二樓走下,坐到一樓到二樓的樓梯轉折之間,從書包裏拿出一本昨天從律所借的法律書,看起來。
快一個小時左右,奶奶的身影終於出現在樓梯中,蕭問劍連忙站起,一邊將書放到書包中,一邊說:“奶奶好”,然後跑向奶奶。
楊木蘭看到蕭問劍跑過來,驚訝地說:“是你,小夥子!”
蕭問劍說:“奶奶,我來幫您拿吧,您這是買菜去了?”
楊木蘭將手中的袋子遞給蕭問劍,說:“小夥子,麻煩你了,你吃早餐沒有?我買了早餐。”
蕭問劍將左手中的袋子遞到右手中,用左手扶著奶奶上樓,說:“我吃過了,謝謝奶奶。”
蕭問劍看到奶奶走了兩三步之後,問道:“奶奶,您的腿有點不方便?”
楊木蘭驚喜地說:“小夥子,高手啊,看我走了兩三步,就能看出問題,你學中醫多長時間了?”
蕭問劍老實回答:“我從八歲開始就住到師父家了,不過也是上學為主,隻是在業餘時間跟著師父學一下。”
楊木蘭笑著說:“那也時間不短了,難怪呢,上次你一眼就看出我孫媳婦懷孕了,這次一眼看出我的腿有問題,你師父也一定是個高人。”
蕭問劍扶著奶奶慢慢向上走,說:“我師父這一支,是江北肖縣明光堂。”
楊木蘭大吃一驚,說:“明光堂?是不是以骨科見長的陵州明光堂?”
蕭問劍也吃了一驚,說:“奶奶,您聽說過明光堂?我師父是第三代傳人。”
兩人到了門口,楊木蘭問道:“你師父是傳人,還是明光正?”
蕭問劍大吃一驚,說:“奶奶,您這也知道?我師父是第二代明光正,第三代傳人。”
楊木蘭用鑰匙打開門,說:“明光公高瞻遠矚,訂下明光正這個製度,可以說是我們搞中醫的楷模。你師父既然是明光正,肯定有獨到的學問。小夥子,進來吧,我們好好聊聊。”
兩人進了門,蕭問劍脫了鞋子,說:“奶奶,您腿不方便,坐下吧,我給您倒杯水。”
楊木蘭說:“小夥子,你第一次到我家,哪有讓你倒水的道理。我的腿隻是在上樓的時候,有點不方便,在平地走路,沒有問題。我給你倒杯水吧。”
蕭問劍將菜拿到廚房,將肉類和魚放到冷藏室,然後將早點放到餐桌,走到客廳說:“奶奶,肉和魚我先放到冷藏室了,青菜就放在外麵。這些早點是給孫女準備的?”
楊木蘭倒了一杯水,說:“小夥子,先喝口水吧。我這個孫女,不提也罷。你貴姓?”
蕭問劍接過水,喝了一口,說:“謝謝奶奶,免貴,我姓蕭,草肅蕭,蕭問劍,望聞問切的問,刻舟救劍的劍,奶奶,您叫我小劍吧,我的長輩都這麽叫我。我祖上是江北省蕭陽縣蕭山村人,祖上主要以采藥為生,後來,藥不容易采了,就主要以種藥為生。我高祖希望後代能夠當真正的中藥,就以望聞問切為輩分排行,我爺爺是望字輩,今年八十歲了,還在蕭山村種藥。”
楊木蘭拿出一些茶點,說:“我也八十歲了,與你爺爺同年。”
楊木蘭拿起水壺準備燒水,蕭問劍接過來,說:“這麽巧?奶奶,您坐,我來吧!”
蕭問劍看到桶裝水,上麵有一個電動馬達之類的東西,將其出口對準熱水壺之後,試著按一下,很快出水,再按了一下,出水停了。感歎道:“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些小東西,現在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方便。”
楊木蘭感慨地說:“現在是年輕人的世界了,我這種老家夥,使用這個東西,都要孩子們教了好久,你看一眼,沒人教就會使用!”
蕭問劍將水壺放到底座上,打開電源,開始燒水,說:“奶奶,也不能這樣說,我師父常說,當年毛主席要老中輕三結合,意思就是說老年人中年人年經人各有優缺點,沒有完人。”
楊木蘭說:“你這孩子,太會說話。小劍,你上大學沒有?”
蕭問劍說:“我今年才參加高考,我姐孩子住院了,上次還是明睿醫生幫忙做的手術,我來這裏幫忙照看幾天。”
楊木蘭問了一下林夕的情況,一老一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楊木蘭又問:“你這麽小,就到師父家,家裏人不擔心嗎?”
蕭問劍回答:“我爺爺年齡大了,我父親因為車禍意外去世,我媽改嫁了,沒有來往了。到師父家裏學藝,是我自己主動要求的。師父家與我老家隔一個蕭山,直線距離隻有十來公裏,兩家有上百年的交情了。”
楊木蘭看著蕭問劍,久久沒有說話,歎了一口氣,說:“與我們家明睿的情況差不多。”
蕭問劍也愣住了,不知說什麽好。水開了,蕭問劍從包麵拿出茶葉,說:“奶奶,嚐嚐我自製的茶葉,上次送您的是綠茶,這次是紅茶。我爺爺種的茶樹。”然後開始泡茶。
楊木蘭看著蕭問劍,說:“你小小年齡,手藝還挺多的,我嚐嚐你的手藝。現在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太少了,你看我這小孫女,初中剛畢業,天天在家裏睡大覺,他爸爸媽媽都管不了。”
蕭問劍泡好茶葉,對楊木蘭倒了一小杯,說:“您嚐嚐,其實讀書也很辛苦,剛畢業,睡幾天也很正常,睡好了自然起來。”
楊木蘭看到蕭問劍是直接喝,說:“我看人家都洗茶,你為什麽沒有洗?”
蕭問劍解釋,說:“洗茶固然可以洗掉部分灰塵和農藥,但也會損失很多物質。我爺爺自己種的茶,沒有使用農藥,有點灰塵,問題不大,損失初泡的濃鬱和醇厚,就可惜了。”
楊木蘭驚訝地說:“你還懂茶道?”
蕭問劍說:“我不知道什麽是茶道,隻是經常種茶製茶喝茶,有點體會而已。”
楊木蘭感慨:“道法自然,才是真正得道。跟人學的道,還不算真正得道。醫術也一樣,有些人學得再多,考試得再好,還是不能治病救人。有些人隻看了基本的原理,或者學得很少,就能治病救人。”
蕭問劍驚呆了,說:“喝茶還能和學醫聯係到一起?”
楊木蘭說:“小劍,你和我到診所一趟吧,我家老二開了小診所。”
蕭問劍連說:“好,好,我正好參加一下。”
一老一少下了樓,蕭問劍觀察老太太下樓時的腿也有點問題,隻是比上樓時輕一點,說:“奶奶,遠嗎?我叫個車吧!”
奶奶說:“我有一個小三輪,平時買菜和接小孫子都用它。”說完走向三輪車。
蕭問劍說:“我來騎!”
楊木蘭說:“好吧!”
蕭問劍扶老奶奶上了三輪,騎著三輪慢悠悠地走,邊走邊和老奶奶聊,可能老奶奶比較孤獨,和蕭問劍聊得非常開心。很快兩人就到了小診所。
小診所外麵是一個大廳,有好幾個人在輸液,護士不知到哪裏去了,小孩哭大人叫,蕭問劍對老奶奶說:“奶奶,這裏和我師父的診所相似,我能幫忙嗎?”
楊木蘭點點頭,走進裏麵坐下。
蕭問劍飛快地換藥,並給一個手上被打腫了的孩子重新打針,安慰孩子,兩個小孩子很快不哭了。
楊木蘭靜靜地看著,沒有說什麽。
蕭問劍看到熟悉的藥櫃,說:“奶奶,我能看一下藥嗎?”
楊木蘭點點,說:“隨便看吧!”
蕭問劍走進櫃台,打開藥櫃,一個個箱子看,有時摸一下,有時聞一下,有時還嚐嚐,差不多用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完。
楊木蘭身邊出現兩個人,楊木蘭介紹:“這是蕭問劍,陵州明光堂的人,小名小劍,我今天帶來交流一下。”
然後對蕭問劍說:“小劍,這是我的老二,上官弘義,弘揚的弘,義氣的義,這家店的負責人。這是弘義的徒弟李陳小龍,也是我二兒媳的侄兒。”
蕭問劍雙手合拜,說:“二叔好,小龍兄好,打擾了。”
上官弘義說:“小劍,我這些藥怎麽樣?”
蕭問劍說:“承蒙奶奶恩準,我剛才參觀一下,有三百六十七味藥材,比我師父的店多二十多味藥材,有七八味藥材,我是第一次見到實物。”
上官弘義客氣地說:“哦,明光堂隻比我少二十多味藥,不容易。”
蕭問劍更客氣地說:“南方氣候悶熱,藥材容易受潮失效,上官堂能夠準備這麽多不常用的藥材,更不容易!二叔大氣,小劍受教了。”說完還鞠了一躬。
上官弘義臉上閃過一絲難看,又擠出笑容,說:“小劍,你看我店裏的藥,藥效如何?”
蕭問劍點點頭,說道:“二叔不忘初心,能夠讓更多的窮人用上藥,值得敬佩。二叔的藥,藥效快有同仁堂一半,價格隻有同仁堂的四分之一左右,二叔是個實在人!”
上官弘義臉上閃過更難看的顏色,然後努力擠出笑容,說:“現在什麽都講性能,價格,對,性能價格比,你說我這裏比同仁堂的性能價格比高,實在是謬讚,謬讚!”
蕭問劍點點頭,說:“現在人心不古,都向錢看。我聽師父說,三十年前,一個小工一天隻能掙十塊,哪像現在,一個小工一天就可以掙兩三百元。二叔能夠堅持古法,讓更多的窮人用上藥,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上官弘義臉上更難看了,連笑容都擠不出來了。
蕭問劍拱拱手,輕描淡寫地說:“二叔,小劍年少無知,說得不對的地方,請您斧正!”
楊木蘭平靜地點點頭,說:“小劍,你和我上樓,我們看看針灸!”
蕭問劍跟著楊木蘭上樓了,說:“奶奶,您什麽時候有空,我帶您到明睿老師那裏檢查一下吧。”
樓下,陳小龍給上官弘義倒了一杯茶,說:“師父,您臉色為什麽這麽難看,剛才小劍,一直都在誇您!”
上官弘義歎了一口氣,說:“你這個笨蛋,他剛才都在罵我,隻是沒有說一句難聽的話,這人小小年齡,可怕。”
陳小龍說:“我怎麽沒有聽出來?”
上官弘義說:“他第一句說什麽?”
“他說我們藥材品種多,比他們店多二十多種,他有七八種第一次見到。”
“然後呢?”
“然後說南方氣候悶熱,藥材容易受潮失效,上官堂能夠準備這麽多不常用的藥材,不容易!”
“這是說,我們淨搞些平時不用的藥材,受潮失效,白白損失錢。”
“那藥效不是說,比同仁堂的性能價格比更高嗎?這也是罵人?”
“後麵還有一句話,現在一個小工一天都能掙兩三百元了,他的意思是說,如果能提高藥效,讓病人早好兩天,這點藥錢早就掙回來了。”
“啊,他這麽小的年齡,為什麽說話這麽繞?為什麽不直說!”
“這是古訓,到了別人的店,隻能說好話,即使是難聽的話,也要繞著說。大家都是混飯吃,不要太得罪人。例如,明明知道某種藥材是假,也要說,這個藥我看不準,這是給雙方都留條退路,不會往死裏得罪人。”
蕭問劍跟著楊木蘭上樓,已經有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媽和一個一臉病容的憂鬱美女在喝茶並等待,憂鬱美女笑著對楊木蘭說:“奶奶好,麻煩幫我家婆做個推拿,她的腰肩盤突出又犯了!”
楊木蘭笑著打招呼說:“顧奶奶,顧夫人,好久不見你們了。這是我的一個晚輩蕭問劍,小名小劍。”
楊木蘭轉頭對蕭問劍說:“小劍,你幫忙顧奶奶看看。”
蕭問劍朝兩人頭頭點,說:“顧奶奶,您坐過來,我先幫您把脈!”
楊木蘭朝顧奶奶點點頭,顧奶奶走到辦公桌前的椅子坐下,蕭問劍坐下,給顧奶奶脈診和舌診之後,問:“顧奶奶,您有沒有最近的醫院檢查報告,x光照片也行?”
顧奶奶有點吃驚,說:“你是中醫還是西醫,為什麽看檢查報告和x光照片?有,但這個今天沒有帶來。”
蕭問劍說:“沒事,下次帶來就行,我再檢查一下。”然後走到顧奶奶後麵,給顧奶奶檢查後背,又讓顧奶奶站起來走了幾步,又按了幾個。
蕭問劍對顧奶奶和楊木蘭說:“我檢查的結果,確實是腰椎肩盤突出,需要做推拿,每周做兩至三次,大至需要二到三個月左右的療程,具體需要看您和醫生的時間安排。”
顧奶奶說:“你能做嗎?”
蕭問劍看著楊木蘭,楊木蘭點點頭,蕭問劍說:“我今天先給您做一次吧。”
蕭問劍給顧奶奶推拿完,送顧奶奶出來,看到顧夫人愁眉不展,又看看楊木蘭,楊木蘭說:“小媛,你讓小劍給你也看看吧,你不是一直懷不上嗎?”
顧夫人說:“他行嗎?”
蕭問劍說:“我先給你看看吧,請坐。”
顧夫人坐下後,蕭問劍把脈、看舌苔,問了幾句,說:“顧夫人,你最近有沒有到醫院檢查?”
顧夫人如實說:“有!”
蕭問劍繼續問:“有沒有帶檢查報告?”
顧夫人皺了皺眉,說:“有,但是沒有帶!”
蕭問劍又說:“檢查報告有沒有說有什麽問題?”
顧奶奶不高興地了,說:“你到底會不會看病?沒有問題,兩公婆在一起一兩年了,還沒有懷孕,難道沒有問題?”
蕭問劍看了楊木蘭一眼,楊木蘭說:“顧奶奶,氣大傷身,要不我們倆過去喝杯茶?”
顧奶奶提高聲音,說:“我兒媳婦看病,我還不能跟著?”
楊木蘭拍拍顧奶奶的手,說:“當然能,我年紀大了,站著受累,想過去喝杯茶,您去嗎?”
顧奶奶這才不情願地走到一邊的沙發,坐下來喝茶。
蕭問劍小聲繼續問道:“顧夫人,請如實和我講。”
顧夫人搖搖頭。
蕭問劍小聲說:“我沒有查出您有什麽大問題,您這個身體,更像藥物中毒,建議暫停一切藥物。我送給您一餅白茶,是我家裏種的,您回家每天加點紅糖和生薑煮幾分鍾,然後當茶水喝。另外,最好帶您先生也到醫院檢查一下,或者通過楊奶奶約我看看。”
顧夫人驚訝地說:“您讓我先生也檢查一下?”
顧夫人聲音大了一點,顧奶奶生氣地站起來,跑過說:“你是什麽庸醫?女人不生孩子,關男人什麽事,我兒子一米九,體重兩百斤,怎麽會是我兒子的事?”
然後不由分說,拉著顧夫人的手下樓了。
陳小龍跑上樓,問楊木蘭,說:“奶奶,怎麽收費?”
楊木蘭說:“一個推拿,一個中醫門診費,沒有藥。”
蕭問劍將茶葉交給陳小龍,說:“這是我送給顧夫人,你讓她煮紅糖生薑水喝。”
陳小龍點點頭,拿起茶葉跑下樓了。
蕭問劍又做了一個推拿,剛出來,一個小女孩跑上來,吃驚地說:“是你?你是那個男護士?”
蕭問劍看著這個瘦瘦的小女孩,說:“你是30號病房的?”
小女孩開心地笑了,說:“對,我叫宋芊芊。”
楊木蘭說:“你們認識?”
蕭問劍說:“他是明睿老師他們醫院骨科的病人,住在我姐姐女兒病房對麵,他們病房的一個病人,是警察,也是我帶到醫院住院。”
楊木蘭說:“那好,這孩子做過幹細胞移植手術,手術後的效果,不是非常好,明睿建議對頸椎部分進行針灸。”
蕭問劍吃了一驚,說:“白血藥?”
楊木蘭點點頭,蕭問劍又說:“對頸椎進行針灸?能夠改善病情?”
楊木蘭歎了一口氣,說:“我也不知道,明睿是這樣建議的。”
蕭問劍又問:“如何針灸?”
上官弘義聽到聲音,走上來,對蕭問劍說:“沒做過針灸?你才多大年齡,很正常?你剛才給顧奶奶和顧夫人說什麽了?將她們氣走了?”
蕭問劍看著楊木蘭,楊木蘭說:“顧夫人的事,小劍沒有錯,我都看到了。針灸你做過嗎?小劍。”
蕭問劍說:“針灸做過,沒有對白血病患者的頸椎做過,如何做針灸,才能改善白血病的病情?原理又是什麽?”
上官弘義剛要開口,楊木蘭說:“老二,你先下去,我和小劍聊聊。芊芊坐,我們馬上開始。”
楊木蘭和蕭問劍聊了幾句,蕭問劍說:“那我試試。”
楊木蘭讓宋芊芊脫了上衣躺下,又用衣服蓋上部分身體,蕭問劍看到宋芊芊的後背,有很多小紅點,對楊木蘭說:“這孩子的後背為什麽有這麽多小紅點?是以前就有,還是針灸之後才有?”
宋芊芊回答:“以前沒有,針灸之後才有。”
蕭問劍問道:“是過敏嗎?有沒有做過過敏測試?”
楊木蘭笑了,說:“你們明光堂有過敏測試嗎?”
蕭問劍拿起銀針,對宋芊芊說:“芊芊,我在你的手背上紮一下,試一下你是否過敏。”
宋芊芊好奇地說:“痛嗎?”
蕭問劍說:“比醫院打針輕多了,馬上就好。”
宋芊芊說:“那你來吧!”
蕭問劍用銀針紮了幾下,宋芊芊的手背很快起了幾個紅點,蕭問劍說:“芊芊先將衣服穿起來吧,你應該是過敏。”說完走到外麵。
蕭問劍和宋芊芊楊木蘭走下樓,一個三十多歲左右男人走過來,說:“怎麽這麽快?”
宋芊芊伸出手背,說:“劉叔叔,小劍叔叔說我過敏,今天暫時先不做針灸。”
上官弘義走過來,說:“過敏?開什麽玩笑?中醫有過敏這一說法嗎?小劍,這個年齡,不會看病很正常,不會沒關係,但不能亂講。”
宋芊芊不高興了,伸出手背,指著紅點說:“小劍叔叔用銀針給我紮了幾下,就有了小紅點,這不是過敏嗎?”
上官弘義笑著說:“小朋友,中醫不是每個人都會的,有些人看了幾本書,尾巴翹上天,有幾個小紅點怎麽了?良藥苦口利於病,沒事的,我來給你針灸!”
劉叔叔看看了紅點,說:“還真有紅點,你是小劍?我是老劉,是芊芊媽媽的朋友,幸會幸會!”說完,伸出雙手和蕭問劍握手。
蕭問劍和老劉握手,說:“我目前不知道是原因過敏,也許是銀針中有些雜質,也許是芊芊對鋼質過敏,我換一種材質的銀針試試。”
上官弘義鄙視地說:“小劍,你這孩子,別鬧了,銀針不都是不鏽鋼做的嗎?難道還有銀質的?”
蕭問劍也不說話,拿出手機,看了一會又點了幾下,說:“我訂購了銀質的銀針,是明天下午到貨,到時再試試吧。今天我先給這孩子推拿一下,行嗎?”
老劉說:“好,麻煩了!”
蕭問劍給宋芊芊推拿之後,和楊木蘭一起出來。宋芊芊跑下樓,和老劉走了,樓上的沙發有一個病人等著,楊木蘭說:“這個病人需要針灸,小劍你來?”
蕭問劍給病人推拿之後針灸,楊木蘭看了之後,說:“明光堂果然名不虛傳!”
三人下樓之後,楊木蘭說:“小劍,今天中午就到這裏吃點便飯吧。”
蕭問劍還沒有回答,自己的手機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