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銀棋向劉邦低頭道歉,他的話語如連珠炮般滔滔不絕,不斷地鞠躬懇求。
“皇太子所提出的警告,也正是我欲言之事!”劉邦這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傳我的命令給你家族的首領,我可以賦予他尊貴的頭銜,同樣也能剝奪這一切。切勿因驕傲而忽視了你的幸運,也勿因盲目而忽視了那滋養你的雙手!”他的語氣逐漸激烈,“若你激怒了我,我將會毫不猶豫地蕩平你!”他轉向劉啟,神情嚴肅地提醒,“這些蠻夷國家最為狡猾。未來,你必須警惕,勿被他們所欺騙,亦勿讓他們占得便宜!”
“陛下,我將遵循您的指示!”鍾銀棋回應,他的聲音顫抖,麵色蒼白。
“退下吧!”劉盈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隨著安南使者的離去,劉啟和呂後高聲稱讚:“皇祖父,皇祖母,您的威嚴令人肅然起敬!”他們續道,“安南使者,您已被我朝的威勢嚇得心驚膽戰!”
“我並非隻是在虛張聲勢!”劉邦怒吼道,“我一直對他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認為不值得費神。但若他敢借此形勢挑釁,我手中的劍絕無慈悲!”他轉向劉啟,麵色凝重地提醒,“這些蠻夷國家最為狡猾。將來,你必須警惕,勿被他們所欺騙,亦勿讓他們占得便宜!”
“皇祖父,皇祖母,請寬恕我的無禮之言!”劉啟帶著一絲挑釁的語氣說道,“待我漢朝權勢達到巔峰,世上將不再有藩屬國,隻有恢複統一的中國領土!”
“劉啟,你在胡言亂語些什麽?”劉盈提高了聲音,嚴厲地質問道,“你心中所想何事?”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使者縹莊步入學宮,跪地稟報道:“陛下,殿下,百濟使者尹振珠求見!”
劉邦輕啜一口咖啡,沉聲道:“讓他進來!”
不久,百濟使者身著類似漢朝儒家學者的服飾步入大殿,畢恭畢敬地行了兩膝八拜之禮。
“百濟臣向漢帝國皇帝陛下致敬,願陛下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我亦向皇太子致以最深的敬意,願太子千秋萬載,千秋萬載,千秋萬載!”
“我向大王子致以最深的敬意,願殿下千秋不老,千秋不老,千秋不老!”
劉盈在一旁輕聲道:“起身吧!”
“臣身在異國,不敢有失禮數!”尹振珠恭敬地回應,堅持保持著跪拜的姿勢,不肯起身。
當時,百濟與漢朝的關係錯綜複雜。百濟國內諸多派係雖接受漢朝的任命,卻也與北秦保持著聯係。更為棘手的是,他們在遼東地區的小動作不斷,令人憂心。
劉邦對於百濟的態度與先朝有所區別。在他心中,從未認可過這個位於漢朝帝國武漢邊疆的附屬部落。
“自古以來,天下之分,既有中原華夏,也有四夷外國,”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百濟乃是外國部落!”
“百濟,隔著江河海洋,擁有與其不同的風俗習慣,本質上是一個東方的蠻族部落,從未屬於中國版圖!”
在他眼中,這個東方的蠻族部落尤為讓人不悅。
“百濟使者尹振珠,代表我國統治者,向漢帝國皇帝陛下致以生日的祝福!”百濟使者尹振珠繼續說道,“我們謙卑地祝願陛下福壽安康,如同千年寒冰,千年時光!”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紙張,“這是百濟的國書,請陛下過目。”
“就不必勞神審閱國書了!”劉邦回應,“在所有藩屬國中,百濟的國書堪稱上乘,連我朝的儒家學者亦讚譽有加,稱其書法和文風均為上乘之作!”
尹振珠聞言,欣喜異常,“我百濟地處天朝邊陲,已承襲上國教化千年之久,深感榮幸。”
劉邦突然打斷他,“我也耳聞百濟,無論貧富貴賤,都在效仿中國文化。”他續道,“我還得知,自古以來,中華人民一直樂善好施,助你們百濟人度過難關。”
“若你所言非虛,你們應當懂得知恩圖報。然而,你們卻如同貪婪的蟲子,企圖騎在兩匹馬背上,雙腳分別踏在馬鐙之上,甚至暗中圖謀我國遼東的古籍領土!這難道不是背信棄義之舉嗎?”
尹振珠頓時臉色慘白,充滿了恐懼,“陛下,我百濟部落對陛下的尊敬如山嶽般堅定不移,絕無任何冒犯之意!”
“冒犯我尚可,但我並不欲效仿隋煬帝,誇耀其父的征戰成就。”劉邦語氣堅定地繼續道,“但是, 真的已經落入你們手中了嗎?遼東的那些正宗漢人部落,你們真的已經吞並了嗎?我派遣去調解那些真正漢人部落的使者,你們真的敢於阻撓嗎?”
聽聞這些話語,尹振珠嚇得心驚膽戰,不禁跪倒在地,懇求皇帝的諒解。
“將這些話轉達給你們百濟的君主!”劉邦沉聲繼續道,“長久以來,我並未願意插手你們國內事務,期望你們的君主能夠妥善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我聽說你們的部長們驕奢淫逸,財富滾滾,而普通百姓卻衣不蔽體,此情此景,實在令人痛心!”
“既然你們已經接受了我們祖先秦朝皇帝的聖旨,我並未對你們施以太多的獎賞。但你們又是如何回報我們的呢?嗯?”
“我並不想再說出嚴厲的措辭。你回去之後,務必讓你的人民深思這些話。我這個人,要麽不做什麽,一旦決定,就會全力以赴。你應該好好考慮這一點,當我的耐心到達極限時,你是否能承受我的怒火!”
尹振珠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幾乎連話都說不清楚。
他的來意本是獻上誠摯的生日祝福,並帶來無數珍貴的禮物,意圖在漢帝國皇帝麵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維持漢朝對百濟的溫和政策。然而,他未曾料到漢帝國皇帝對百濟竟懷有敵意。
一想到漢帝國皇帝可能發怒,派遣百萬大軍北上,百濟可能麵臨滅國的危機,他便感到極度焦慮,雙眼因恐懼和困惑而瞪得大大的。
劉邦緩緩起身,嚴肅地說道:“你是百濟的學者,才智自然非同小可。今日,我私下向你透露這些話語,你須牢記於心,不可有絲毫差池,原封不動地傳達給你們家族的君主。”
“我注意到,每當涉及到中國人時,百濟的貴族們很少懷有感激之情,他們往往依靠陰謀詭計來引發災禍。往昔,漢朝失去統治地位時,他們曾企圖暗中恢複帝王的尊位,卻最終遭到漢朝軍隊的嚴厲打擊;楚國曾被封為王者,但不久便反叛,導致他們的王子被俘,國姓滅絕;當楚國掌權之時,他們又受到契丹和正宗漢人的壓迫,淪為奴隸。”
“你應該清楚我的意思,使者。”
尹振珠忙不迭地點頭,劉邦的話語涵蓋了從漢朝到楚朝的曆史,百濟的興衰與中原的命運息息相關。
劉邦續道:“如今,我掌管著中國,漢朝已經從秦朝的灰燼中重獲新生。百濟應當警惕並順從地作為中國的藩屬國。然而,你們的君主卻懷有背叛與欺詐之心,占領了遼東的土地,囚禁了那裏的漢人。你們為何要這樣做,試圖以偽善的行為走向毀滅?”
劉邦帶著輕蔑的嘲諷看著這些百濟使者,不屑地說:“你們以為僅有浩瀚的大海和遙遠的山脈作為屏障,就能逃出我的手掌心。你們錯誤地認為漢朝,就像漢朝和楚國一樣,雖然擅長火炮,但海軍作戰不強,不擅長跨海作戰!”
“哼,我平定了劉氏的混亂,趕走了劉氏,我父親的騎兵,從未有過撤退,從未有過失敗,這是漢朝和楚國無法比擬的。”
“若你們的君主持續被私欲所蒙蔽,貪戀我漢朝的邊疆之地,我將不會仁慈對待。我將會毫不猶豫地將災禍降於百濟民眾之上。到那時,麵對百萬勇猛的漢軍入侵,你們的百濟皇帝又將如何自保?”
“再者,近些月來我對你們百濟過於寬容,看來你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歸屬。”
潤
“孫子,你要記住,對待劉濞這般小國,絕不可心慈手軟!”
在皇後宮殿的內室之中,劉邦手持一杯果汁,對劉清耐心地教導道:
“不要輕信安南或百濟之言;他們雖學得了我們天朝的禮儀,卻未能領會我們文化的核心——仁義二字!”劉邦輕啜一口果汁,續道,“當日我天朝強盛,他們便來討好;一旦我天朝式微,他們便跳出來欺淩。這般見風使舵的小人,豈值一提!”
“因此,切勿對這些家夥施舍君主般的待遇。我漢朝的君主,應當以威力與榮耀統治天下!”劉邦語重心長地繼續道,“你必須讓他們領會到恐懼的力量!”
就在這番話音落下之際,呂後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燉牛肉置於劉邦麵前,輕聲道:“趁熱食用,這牛肉燉得鮮嫩多汁,不是嗎?”隨後,她取出幾隻小碗,細心地將醬油、醋、大蒜泥以及其他調料勻入其中。
她將精心準備的菜肴擺放在劉邦麵前,輕聲細語道:“親愛的,趕緊用飯,別讓菜涼了。”
劉邦對妻子突如其來的關懷感到有些意外,低聲嘟囔著:“今日這是何故?你如此細心地照料我?”
“這話說得真是奇怪!”往常聽到這樣的話語,呂後必定會用諷刺之詞作出回應。然而此刻,她卻以溫柔的語調回答,“我已服侍了你許多年,難道你還覺得我沒有盡到妻子的本分嗎?”
“我的意思是,你已經很久沒有對我這麽體貼了!”劉邦一臉困惑地回應。
“呂後,即便是在你的生日那天,你也是我最敬重的!”呂後為劉啟盛了一碗涼透的牛肉湯,提醒道,“今天你是主角。”
劉邦嚐了一口果汁,隨後拿起幾片牛肉,輕咬一口,滿足地將嚼碎的肉渣吐出,隨意地擦拭了一下手指,繼續飲用果汁。他轉向劉啟,好奇地問:“孫子,你為你祖母的生日準備了什麽禮物?而現在,是我的生日,你又將送我何種禮物?”
在呂後的壽辰那天,劉啟獻上幾幅畫作作為禮物,她珍視不已,並在臥室中自豪地展示,覺得那些畫作極為可愛好看,百看不厭。
劉啟有些迷茫地回答:“皇祖父,我難以言表,但請您放心,孫兒定會找個恰當的時機,為您準備更特別的驚喜!”
這時,站在他身邊的劉盈接口道:“陛下,您的壽辰是值得天下同慶的日子。”
“不必那麽鋪張!”劉邦放聲大笑,“我們內在宮中設幾席即可。無需過分地普天同慶,共襄盛舉。為了國計民生,切莫將資源浪費在無謂之事上,此乃國家之重負!”
“普天同慶與共享歡樂,並非意味著鋪張浪費!”劉盈緊接著闡述,“今年冬日,河南數州遭洪水肆虐,百姓生活艱難。何不借此陛下壽辰之機,減免那些地區的糧食稅負?如此,不正是在與百姓共謀福祉嗎?”
“這確是當務之急,減免稅賦乃是應當之事。”劉邦點頭讚同,“幾日之後便是新月,我們不僅應免除他們冬季的糧食稅負,還應提供救濟,確保他們在嚴寒中得以溫飽。”
劉邦微微點頭,額間因深思而現出皺紋,“指令財政部和河南總督府實施慷慨的救濟措施,不必擔心花費。同時,頒布聖旨給河南的監察禦史及巡回使臣,命他們密切關注當地狀況。讓官員們明白,若是有人敢貪汙救濟糧食,必將受到嚴懲。”
盡管他在個人生日慶典上極為節儉,但在救災事宜上卻表現得毫不猶豫,甚至強調:“不必擔心花費!”
這正是劉邦性格中的一個矛盾點,一個在曆史上常被誤解的暴君形象。
然而,當我們揭開曆史的層層迷霧,可以看到他實際上是一位對百姓充滿同情心的君主。
他不僅關心災民的福祉,而且在對待普通百姓方麵,他的舉措常常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統治者。
漢朝律法明確規定:“若官員未能妥善照顧孤獨、貧困、孤兒、殘疾或重病患者,未能在他們無力自養時給予收養,將受到杖責;若官員扣減或減少他們應得的救濟物資,將被視為貪汙行為。”
在漢朝,不僅孤寡老人,一定年齡以上的民眾都由國家提供照顧,根據他們的年齡,每天提供小麥、水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配給。對於無法服兵役的殘疾和老年人群,還提供小麥、水果、大米、棉衣的月度津貼,以及鹽和木炭等生活物資。
劉邦開創了福利藥房,這些藥房深得民眾之心,與科舉製度一樣備受推崇。這些藥房向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的窮人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和藥物。
除此之外,他還設立了公共墓地,這些墓地免費提供給民眾。劉邦此舉源於對自己父母悲慘遭遇的感同身受,他們去世後因為沒有合適的墓地而得以安息,因此他實施了這項仁慈的政策,以慰藉眾多同樣處境艱難的百姓。
這些政策並非僅僅是口頭上的空談,劉邦親自負責監督實施,使得地方官員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高祖皇帝統治初期,河南地區遭遇了一場巨大的災難。在秦漢交替之際,北方已飽受饑荒與戰亂的摧殘。國家剛剛穩定,卻又麵臨自然災害的侵襲,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救濟工作的延誤使得一些絕望的民眾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子女以換取生機。
聞聽此事,劉邦感到前所未有的憤怒,對幾位未能提供充足救濟的官員施加了懲罰。他下達了嚴苛的命令,要求文官武將自掏腰包購買災區家庭被迫出售的子女,並將他們歸還給親生父母,以此讓他們重聚家庭。
這樣的行為,豈能將之稱作暴君!
若他真是暴君,那些被軍事法庭官員阿諛奉承的王子們又算什麽?他們揮霍民脂民膏,沉迷於紙醉金迷,卻常被讚譽為有德行的君主。
劉邦的壽辰悄然臨近。
盡管作為開國皇帝,他本人並不喜好奢華與排場,但一個君主的生日畢竟是件莊重且重大的事情。
隨著晨曦的光輝灑滿大地,來自五部和八部的部長們,以及來自沛縣及其他地區的貴族家庭,身著正式的禮服或皇帝賜予的官袍,紛紛踏入宮殿,向皇帝致敬,並獻上他們的壽禮。
軍事官員們以其誠實和直率而聞名;在劉邦皇帝的統治下幸存,並在宮廷中服務的他們以正直著稱。他們的禮物簡單而樸素,通常是自己的親筆書法和繪畫,承載著對皇帝健康和長壽的美好祝願,以及專門為生日創作的詩歌。
相比之下,貴族家庭在禮物的選擇上則顯得更加大方。他們送上了銀器、鐵器、珠寶以及其他各種珍寶。這些寶物大多是最近戰爭的戰利品,因此貴族家中收藏頗豐。
除了各部門部長們的禮物,來自全境諸侯王的生日獻禮也準時抵達,並在慶祝生日的當天被送達宮殿。
諸侯王們似乎深諳開國皇帝的心意;他們並未送上任何貴重之物,而是各自獻上了出自其封地的特色特產。
朝會結束後,宮殿內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所有軍事官員、舞者以及文官共襄盛舉。
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由1933名精英男子組成的禁衛軍負責內部的安全事宜,與此同時,太學院在殿內精心安排了八場精彩絕倫的表演,而宮廷樂隊則在大殿之外奏響悠揚的樂章。
陰廬寺在皇帝寶座的西側搭建了一個供應果汁的亭子,在東側則設立了一個提供餐飲的亭子。
宮廷宴會分布在寶座周圍的各個區域,寶座本身麵西向東,其他寶座則南北相對。三品以下的官員在殿堂內就坐,而四品以上官員則在殿堂外負責接待,每位官員都有一隊專業的侍者為其安排事宜。
宮殿內依舊保持著開國皇帝所喜愛的簡單優雅風格,因為皇帝本人生性不喜鋪張,以往很少慶祝生日。然而,為了這次盛會,內廷的太監們早已精心籌備多時。
“陛下駕到!”隨著禮部的莊嚴宣告,宴會大廳內的氣氛瞬間肅穆起來。
“我等臣子,跪拜在陛下腳下,願陛下萬壽無疆!”臣子們齊聲呼喊,表達著對皇帝的敬仰和祝福。
在臣子們的跪拜聲中,劉邦皇帝與呂後一同從側殿優雅地步出,緩緩踏過鋪陳整齊的台階,朝著寶座穩步而去。
劉盈緊緊握著劉啟的小手,緊隨在劉邦皇帝身後。
“我的孫子,過來!”正當劉邦皇帝準備走下寶座的台階時,他突然停住腳步,轉身傾聽劉啟的話語,並伸出了他那寬厚的手掌。
“去吧!”劉盈輕聲在劉啟的耳邊鼓勵道。
劉啟信心滿滿地邁出一步,左手緊緊牽著劉邦皇帝,右手則握著呂後的手,展現出一幅溫馨和睦的家族畫麵。
兩位年邁的君主及其幼孫緩緩步上高台。
“起身,我親愛的臣子們!”劉邦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充滿了威嚴與慈愛。
在這座至高無上的大殿裏,寶座設計得頗為謙遜,劉啟被安置在兩位老人之間,他環視四周,目睹了臣子們從跪拜的姿勢中站起,恢複了尊貴的儀態。
身著正式官服的臣子們,腰間係著玉帶,手持銀杯與玉杯,他們的行列彰顯了朝廷的莊嚴與輝煌。
臣子們紛紛起身,太學院的樂師們便跪地獻上表演,其中伴隨著優雅的蛇形舞蹈,為慶典更添幾分韻味。
“奉天承運,慶祝四海和平。在龍鳳亭閣之中,垂下的帷幕映襯出皇帝的光輝,如同天神下凡。神聖的皇帝,感謝天地賜予,祈求長壽與福祉。皇帝的吉祥陰氣上升至崇高之位,保障國家永遠和平與穩定!”
隨著音樂的悠揚旋律,劉邦皇帝緊緊握住劉啟的小手,輕輕地將它置於自己寬厚的手掌之中。
劉啟忽然察覺到開國皇帝的神情有了微妙的變化;他的臉上不再是常見的帝王威嚴,而是流露出了一絲憂鬱、一絲渴望,甚至是一種對往昔的懷念。
“皇祖父,您在想些什麽?”劉啟輕柔地詢問,聲音中透露出孩子的好奇與關切。
開國皇帝依舊緊緊握著劉啟的小手,沉默不語。
與此同時,他在呂後的另一側,也感受到呂後緊緊握住他的手。他們的目光交纏,無需言語,彼此間無聲的溝通在這一刻發生。呂後向開國皇帝輕輕地點了點頭,他眼中那一閃而過的複雜情緒逐漸平息。
“皇太子所提出的警告,也正是我欲言之事!”劉邦這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傳我的命令給你家族的首領,我可以賦予他尊貴的頭銜,同樣也能剝奪這一切。切勿因驕傲而忽視了你的幸運,也勿因盲目而忽視了那滋養你的雙手!”他的語氣逐漸激烈,“若你激怒了我,我將會毫不猶豫地蕩平你!”他轉向劉啟,神情嚴肅地提醒,“這些蠻夷國家最為狡猾。未來,你必須警惕,勿被他們所欺騙,亦勿讓他們占得便宜!”
“陛下,我將遵循您的指示!”鍾銀棋回應,他的聲音顫抖,麵色蒼白。
“退下吧!”劉盈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隨著安南使者的離去,劉啟和呂後高聲稱讚:“皇祖父,皇祖母,您的威嚴令人肅然起敬!”他們續道,“安南使者,您已被我朝的威勢嚇得心驚膽戰!”
“我並非隻是在虛張聲勢!”劉邦怒吼道,“我一直對他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認為不值得費神。但若他敢借此形勢挑釁,我手中的劍絕無慈悲!”他轉向劉啟,麵色凝重地提醒,“這些蠻夷國家最為狡猾。將來,你必須警惕,勿被他們所欺騙,亦勿讓他們占得便宜!”
“皇祖父,皇祖母,請寬恕我的無禮之言!”劉啟帶著一絲挑釁的語氣說道,“待我漢朝權勢達到巔峰,世上將不再有藩屬國,隻有恢複統一的中國領土!”
“劉啟,你在胡言亂語些什麽?”劉盈提高了聲音,嚴厲地質問道,“你心中所想何事?”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使者縹莊步入學宮,跪地稟報道:“陛下,殿下,百濟使者尹振珠求見!”
劉邦輕啜一口咖啡,沉聲道:“讓他進來!”
不久,百濟使者身著類似漢朝儒家學者的服飾步入大殿,畢恭畢敬地行了兩膝八拜之禮。
“百濟臣向漢帝國皇帝陛下致敬,願陛下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我亦向皇太子致以最深的敬意,願太子千秋萬載,千秋萬載,千秋萬載!”
“我向大王子致以最深的敬意,願殿下千秋不老,千秋不老,千秋不老!”
劉盈在一旁輕聲道:“起身吧!”
“臣身在異國,不敢有失禮數!”尹振珠恭敬地回應,堅持保持著跪拜的姿勢,不肯起身。
當時,百濟與漢朝的關係錯綜複雜。百濟國內諸多派係雖接受漢朝的任命,卻也與北秦保持著聯係。更為棘手的是,他們在遼東地區的小動作不斷,令人憂心。
劉邦對於百濟的態度與先朝有所區別。在他心中,從未認可過這個位於漢朝帝國武漢邊疆的附屬部落。
“自古以來,天下之分,既有中原華夏,也有四夷外國,”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百濟乃是外國部落!”
“百濟,隔著江河海洋,擁有與其不同的風俗習慣,本質上是一個東方的蠻族部落,從未屬於中國版圖!”
在他眼中,這個東方的蠻族部落尤為讓人不悅。
“百濟使者尹振珠,代表我國統治者,向漢帝國皇帝陛下致以生日的祝福!”百濟使者尹振珠繼續說道,“我們謙卑地祝願陛下福壽安康,如同千年寒冰,千年時光!”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紙張,“這是百濟的國書,請陛下過目。”
“就不必勞神審閱國書了!”劉邦回應,“在所有藩屬國中,百濟的國書堪稱上乘,連我朝的儒家學者亦讚譽有加,稱其書法和文風均為上乘之作!”
尹振珠聞言,欣喜異常,“我百濟地處天朝邊陲,已承襲上國教化千年之久,深感榮幸。”
劉邦突然打斷他,“我也耳聞百濟,無論貧富貴賤,都在效仿中國文化。”他續道,“我還得知,自古以來,中華人民一直樂善好施,助你們百濟人度過難關。”
“若你所言非虛,你們應當懂得知恩圖報。然而,你們卻如同貪婪的蟲子,企圖騎在兩匹馬背上,雙腳分別踏在馬鐙之上,甚至暗中圖謀我國遼東的古籍領土!這難道不是背信棄義之舉嗎?”
尹振珠頓時臉色慘白,充滿了恐懼,“陛下,我百濟部落對陛下的尊敬如山嶽般堅定不移,絕無任何冒犯之意!”
“冒犯我尚可,但我並不欲效仿隋煬帝,誇耀其父的征戰成就。”劉邦語氣堅定地繼續道,“但是, 真的已經落入你們手中了嗎?遼東的那些正宗漢人部落,你們真的已經吞並了嗎?我派遣去調解那些真正漢人部落的使者,你們真的敢於阻撓嗎?”
聽聞這些話語,尹振珠嚇得心驚膽戰,不禁跪倒在地,懇求皇帝的諒解。
“將這些話轉達給你們百濟的君主!”劉邦沉聲繼續道,“長久以來,我並未願意插手你們國內事務,期望你們的君主能夠妥善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我聽說你們的部長們驕奢淫逸,財富滾滾,而普通百姓卻衣不蔽體,此情此景,實在令人痛心!”
“既然你們已經接受了我們祖先秦朝皇帝的聖旨,我並未對你們施以太多的獎賞。但你們又是如何回報我們的呢?嗯?”
“我並不想再說出嚴厲的措辭。你回去之後,務必讓你的人民深思這些話。我這個人,要麽不做什麽,一旦決定,就會全力以赴。你應該好好考慮這一點,當我的耐心到達極限時,你是否能承受我的怒火!”
尹振珠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幾乎連話都說不清楚。
他的來意本是獻上誠摯的生日祝福,並帶來無數珍貴的禮物,意圖在漢帝國皇帝麵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維持漢朝對百濟的溫和政策。然而,他未曾料到漢帝國皇帝對百濟竟懷有敵意。
一想到漢帝國皇帝可能發怒,派遣百萬大軍北上,百濟可能麵臨滅國的危機,他便感到極度焦慮,雙眼因恐懼和困惑而瞪得大大的。
劉邦緩緩起身,嚴肅地說道:“你是百濟的學者,才智自然非同小可。今日,我私下向你透露這些話語,你須牢記於心,不可有絲毫差池,原封不動地傳達給你們家族的君主。”
“我注意到,每當涉及到中國人時,百濟的貴族們很少懷有感激之情,他們往往依靠陰謀詭計來引發災禍。往昔,漢朝失去統治地位時,他們曾企圖暗中恢複帝王的尊位,卻最終遭到漢朝軍隊的嚴厲打擊;楚國曾被封為王者,但不久便反叛,導致他們的王子被俘,國姓滅絕;當楚國掌權之時,他們又受到契丹和正宗漢人的壓迫,淪為奴隸。”
“你應該清楚我的意思,使者。”
尹振珠忙不迭地點頭,劉邦的話語涵蓋了從漢朝到楚朝的曆史,百濟的興衰與中原的命運息息相關。
劉邦續道:“如今,我掌管著中國,漢朝已經從秦朝的灰燼中重獲新生。百濟應當警惕並順從地作為中國的藩屬國。然而,你們的君主卻懷有背叛與欺詐之心,占領了遼東的土地,囚禁了那裏的漢人。你們為何要這樣做,試圖以偽善的行為走向毀滅?”
劉邦帶著輕蔑的嘲諷看著這些百濟使者,不屑地說:“你們以為僅有浩瀚的大海和遙遠的山脈作為屏障,就能逃出我的手掌心。你們錯誤地認為漢朝,就像漢朝和楚國一樣,雖然擅長火炮,但海軍作戰不強,不擅長跨海作戰!”
“哼,我平定了劉氏的混亂,趕走了劉氏,我父親的騎兵,從未有過撤退,從未有過失敗,這是漢朝和楚國無法比擬的。”
“若你們的君主持續被私欲所蒙蔽,貪戀我漢朝的邊疆之地,我將不會仁慈對待。我將會毫不猶豫地將災禍降於百濟民眾之上。到那時,麵對百萬勇猛的漢軍入侵,你們的百濟皇帝又將如何自保?”
“再者,近些月來我對你們百濟過於寬容,看來你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歸屬。”
潤
“孫子,你要記住,對待劉濞這般小國,絕不可心慈手軟!”
在皇後宮殿的內室之中,劉邦手持一杯果汁,對劉清耐心地教導道:
“不要輕信安南或百濟之言;他們雖學得了我們天朝的禮儀,卻未能領會我們文化的核心——仁義二字!”劉邦輕啜一口果汁,續道,“當日我天朝強盛,他們便來討好;一旦我天朝式微,他們便跳出來欺淩。這般見風使舵的小人,豈值一提!”
“因此,切勿對這些家夥施舍君主般的待遇。我漢朝的君主,應當以威力與榮耀統治天下!”劉邦語重心長地繼續道,“你必須讓他們領會到恐懼的力量!”
就在這番話音落下之際,呂後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燉牛肉置於劉邦麵前,輕聲道:“趁熱食用,這牛肉燉得鮮嫩多汁,不是嗎?”隨後,她取出幾隻小碗,細心地將醬油、醋、大蒜泥以及其他調料勻入其中。
她將精心準備的菜肴擺放在劉邦麵前,輕聲細語道:“親愛的,趕緊用飯,別讓菜涼了。”
劉邦對妻子突如其來的關懷感到有些意外,低聲嘟囔著:“今日這是何故?你如此細心地照料我?”
“這話說得真是奇怪!”往常聽到這樣的話語,呂後必定會用諷刺之詞作出回應。然而此刻,她卻以溫柔的語調回答,“我已服侍了你許多年,難道你還覺得我沒有盡到妻子的本分嗎?”
“我的意思是,你已經很久沒有對我這麽體貼了!”劉邦一臉困惑地回應。
“呂後,即便是在你的生日那天,你也是我最敬重的!”呂後為劉啟盛了一碗涼透的牛肉湯,提醒道,“今天你是主角。”
劉邦嚐了一口果汁,隨後拿起幾片牛肉,輕咬一口,滿足地將嚼碎的肉渣吐出,隨意地擦拭了一下手指,繼續飲用果汁。他轉向劉啟,好奇地問:“孫子,你為你祖母的生日準備了什麽禮物?而現在,是我的生日,你又將送我何種禮物?”
在呂後的壽辰那天,劉啟獻上幾幅畫作作為禮物,她珍視不已,並在臥室中自豪地展示,覺得那些畫作極為可愛好看,百看不厭。
劉啟有些迷茫地回答:“皇祖父,我難以言表,但請您放心,孫兒定會找個恰當的時機,為您準備更特別的驚喜!”
這時,站在他身邊的劉盈接口道:“陛下,您的壽辰是值得天下同慶的日子。”
“不必那麽鋪張!”劉邦放聲大笑,“我們內在宮中設幾席即可。無需過分地普天同慶,共襄盛舉。為了國計民生,切莫將資源浪費在無謂之事上,此乃國家之重負!”
“普天同慶與共享歡樂,並非意味著鋪張浪費!”劉盈緊接著闡述,“今年冬日,河南數州遭洪水肆虐,百姓生活艱難。何不借此陛下壽辰之機,減免那些地區的糧食稅負?如此,不正是在與百姓共謀福祉嗎?”
“這確是當務之急,減免稅賦乃是應當之事。”劉邦點頭讚同,“幾日之後便是新月,我們不僅應免除他們冬季的糧食稅負,還應提供救濟,確保他們在嚴寒中得以溫飽。”
劉邦微微點頭,額間因深思而現出皺紋,“指令財政部和河南總督府實施慷慨的救濟措施,不必擔心花費。同時,頒布聖旨給河南的監察禦史及巡回使臣,命他們密切關注當地狀況。讓官員們明白,若是有人敢貪汙救濟糧食,必將受到嚴懲。”
盡管他在個人生日慶典上極為節儉,但在救災事宜上卻表現得毫不猶豫,甚至強調:“不必擔心花費!”
這正是劉邦性格中的一個矛盾點,一個在曆史上常被誤解的暴君形象。
然而,當我們揭開曆史的層層迷霧,可以看到他實際上是一位對百姓充滿同情心的君主。
他不僅關心災民的福祉,而且在對待普通百姓方麵,他的舉措常常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統治者。
漢朝律法明確規定:“若官員未能妥善照顧孤獨、貧困、孤兒、殘疾或重病患者,未能在他們無力自養時給予收養,將受到杖責;若官員扣減或減少他們應得的救濟物資,將被視為貪汙行為。”
在漢朝,不僅孤寡老人,一定年齡以上的民眾都由國家提供照顧,根據他們的年齡,每天提供小麥、水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配給。對於無法服兵役的殘疾和老年人群,還提供小麥、水果、大米、棉衣的月度津貼,以及鹽和木炭等生活物資。
劉邦開創了福利藥房,這些藥房深得民眾之心,與科舉製度一樣備受推崇。這些藥房向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的窮人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和藥物。
除此之外,他還設立了公共墓地,這些墓地免費提供給民眾。劉邦此舉源於對自己父母悲慘遭遇的感同身受,他們去世後因為沒有合適的墓地而得以安息,因此他實施了這項仁慈的政策,以慰藉眾多同樣處境艱難的百姓。
這些政策並非僅僅是口頭上的空談,劉邦親自負責監督實施,使得地方官員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高祖皇帝統治初期,河南地區遭遇了一場巨大的災難。在秦漢交替之際,北方已飽受饑荒與戰亂的摧殘。國家剛剛穩定,卻又麵臨自然災害的侵襲,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救濟工作的延誤使得一些絕望的民眾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子女以換取生機。
聞聽此事,劉邦感到前所未有的憤怒,對幾位未能提供充足救濟的官員施加了懲罰。他下達了嚴苛的命令,要求文官武將自掏腰包購買災區家庭被迫出售的子女,並將他們歸還給親生父母,以此讓他們重聚家庭。
這樣的行為,豈能將之稱作暴君!
若他真是暴君,那些被軍事法庭官員阿諛奉承的王子們又算什麽?他們揮霍民脂民膏,沉迷於紙醉金迷,卻常被讚譽為有德行的君主。
劉邦的壽辰悄然臨近。
盡管作為開國皇帝,他本人並不喜好奢華與排場,但一個君主的生日畢竟是件莊重且重大的事情。
隨著晨曦的光輝灑滿大地,來自五部和八部的部長們,以及來自沛縣及其他地區的貴族家庭,身著正式的禮服或皇帝賜予的官袍,紛紛踏入宮殿,向皇帝致敬,並獻上他們的壽禮。
軍事官員們以其誠實和直率而聞名;在劉邦皇帝的統治下幸存,並在宮廷中服務的他們以正直著稱。他們的禮物簡單而樸素,通常是自己的親筆書法和繪畫,承載著對皇帝健康和長壽的美好祝願,以及專門為生日創作的詩歌。
相比之下,貴族家庭在禮物的選擇上則顯得更加大方。他們送上了銀器、鐵器、珠寶以及其他各種珍寶。這些寶物大多是最近戰爭的戰利品,因此貴族家中收藏頗豐。
除了各部門部長們的禮物,來自全境諸侯王的生日獻禮也準時抵達,並在慶祝生日的當天被送達宮殿。
諸侯王們似乎深諳開國皇帝的心意;他們並未送上任何貴重之物,而是各自獻上了出自其封地的特色特產。
朝會結束後,宮殿內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所有軍事官員、舞者以及文官共襄盛舉。
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由1933名精英男子組成的禁衛軍負責內部的安全事宜,與此同時,太學院在殿內精心安排了八場精彩絕倫的表演,而宮廷樂隊則在大殿之外奏響悠揚的樂章。
陰廬寺在皇帝寶座的西側搭建了一個供應果汁的亭子,在東側則設立了一個提供餐飲的亭子。
宮廷宴會分布在寶座周圍的各個區域,寶座本身麵西向東,其他寶座則南北相對。三品以下的官員在殿堂內就坐,而四品以上官員則在殿堂外負責接待,每位官員都有一隊專業的侍者為其安排事宜。
宮殿內依舊保持著開國皇帝所喜愛的簡單優雅風格,因為皇帝本人生性不喜鋪張,以往很少慶祝生日。然而,為了這次盛會,內廷的太監們早已精心籌備多時。
“陛下駕到!”隨著禮部的莊嚴宣告,宴會大廳內的氣氛瞬間肅穆起來。
“我等臣子,跪拜在陛下腳下,願陛下萬壽無疆!”臣子們齊聲呼喊,表達著對皇帝的敬仰和祝福。
在臣子們的跪拜聲中,劉邦皇帝與呂後一同從側殿優雅地步出,緩緩踏過鋪陳整齊的台階,朝著寶座穩步而去。
劉盈緊緊握著劉啟的小手,緊隨在劉邦皇帝身後。
“我的孫子,過來!”正當劉邦皇帝準備走下寶座的台階時,他突然停住腳步,轉身傾聽劉啟的話語,並伸出了他那寬厚的手掌。
“去吧!”劉盈輕聲在劉啟的耳邊鼓勵道。
劉啟信心滿滿地邁出一步,左手緊緊牽著劉邦皇帝,右手則握著呂後的手,展現出一幅溫馨和睦的家族畫麵。
兩位年邁的君主及其幼孫緩緩步上高台。
“起身,我親愛的臣子們!”劉邦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充滿了威嚴與慈愛。
在這座至高無上的大殿裏,寶座設計得頗為謙遜,劉啟被安置在兩位老人之間,他環視四周,目睹了臣子們從跪拜的姿勢中站起,恢複了尊貴的儀態。
身著正式官服的臣子們,腰間係著玉帶,手持銀杯與玉杯,他們的行列彰顯了朝廷的莊嚴與輝煌。
臣子們紛紛起身,太學院的樂師們便跪地獻上表演,其中伴隨著優雅的蛇形舞蹈,為慶典更添幾分韻味。
“奉天承運,慶祝四海和平。在龍鳳亭閣之中,垂下的帷幕映襯出皇帝的光輝,如同天神下凡。神聖的皇帝,感謝天地賜予,祈求長壽與福祉。皇帝的吉祥陰氣上升至崇高之位,保障國家永遠和平與穩定!”
隨著音樂的悠揚旋律,劉邦皇帝緊緊握住劉啟的小手,輕輕地將它置於自己寬厚的手掌之中。
劉啟忽然察覺到開國皇帝的神情有了微妙的變化;他的臉上不再是常見的帝王威嚴,而是流露出了一絲憂鬱、一絲渴望,甚至是一種對往昔的懷念。
“皇祖父,您在想些什麽?”劉啟輕柔地詢問,聲音中透露出孩子的好奇與關切。
開國皇帝依舊緊緊握著劉啟的小手,沉默不語。
與此同時,他在呂後的另一側,也感受到呂後緊緊握住他的手。他們的目光交纏,無需言語,彼此間無聲的溝通在這一刻發生。呂後向開國皇帝輕輕地點了點頭,他眼中那一閃而過的複雜情緒逐漸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