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劉邦怒目而視劉盈,隨後彎下腰,傾聽臨川侯劉清春的哭訴,“你果然有膽量!我們召你入宮,你非但未即刻前來,反去向我們的孫子訴苦!”他憤怒地繼續責斥,“今日,無人能救你!”
“皇帝祖先!”臨川侯劉清春抬起頭,淚水與汗水交織在一起,“微臣知錯矣。我實乃愚鈍,僅想為子孫遺留更多財富。然而,微臣並未料到,家仆竟敢假借微臣之名行不公正之事!”
“微臣清白!皇帝祖先,我實不知情,亦被那些仆人所誤導!”
咚咚的聲音在大廳中回響,那是臨川侯劉清春的頭部撞擊地麵的聲音。
“請皇帝祖先開恩,看在我相對忠誠的分上,饒恕這位老臣吧!”
劉慶注意到,盡管皇帝劉邦的憤怒已被控製,但當他聽到臨川侯劉清春一遍又一遍地懇求寬恕時,憤怒像被重新點燃的火焰,再次猛烈地爆發出來。
“你竟還敢辯解!”
砰!伴隨著一連串的響聲,老祖宗的腳踢向臨川侯劉清春,將他踹倒在地。然而,老祖宗的怒火並未因此平息,他抄起一旁的花瓶,猛力摔在地上,發出巨大的破裂聲。
哢嚓!花瓶應聲而碎,分成三片。
臨川侯劉清春頓時變得如同一個哭泣的破布,尾巴斷裂,鮮血流淌,他卻不敢有絲毫動彈,蜷縮在地上,隻求一線生機。
這一幕並未讓劉慶感到意外。盡管曆史上皇帝毆打功臣的行為頗為罕見,且顯得尤為失禮,但老祖宗是誰?他是這些功臣的領袖,他們的長者。
正如兄長在教訓弟弟時所做的那樣,老祖宗的行為不也是出於同樣的本能嗎?
再者,像臨川侯劉清春這樣的人,一旦受到責罵便立刻退縮,他本質上不過是老祖宗意誌的執行者。騎在別人頭上,揮舞棒子,這與打和踢又有何異?
“到了這個時候,你竟還敢與我爭辯,難道你是認為我老眼昏花了嗎?”皇帝劉邦的怒火仍未平息,他四處搜尋可發泄憤怒的對象,目光最終落在了一把檀香木椅上。他邁步走向它,氣勢洶洶。
“殿下,請冷靜!”劉盈連忙擋在了他的麵前。
花瓶已然碎成無數片,若是檀香椅被猛力摔落,臨川侯劉清春極有可能當場喪命。
“皇帝祖先,微臣知錯矣,皇帝祖先,皇帝祖先!”
“庶王,庶王,求您為本官說一句話,隻需一句話!”
“皇帝祖先,皇帝祖先……”
臨川侯劉清春的聲音逐漸微弱,房間內的三位劉家祖先保持了沉默。
劉慶,與此事無關,躲在屏風之後,靜靜聆聽著喧囂。
皇帝劉邦怒目圓睜,盯著劉盈,“你這小子,怎可如此沒有氣節?”
“並非兒子缺乏氣節;即便臨川侯確實有錯,也應由監察院、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審理。若殿下草率行事,導致他殘疾,恐怕會損害您的聲譽!”劉盈聲音洪亮地反駁。
“聲譽?”皇帝劉邦不屑地冷哼,“我一生從未追求過什麽美好聲譽!”他隨手丟下手中的斧頭,“那些家夥已經犯下足夠的錯誤;他們不配讓你為他們求情!”
“皇帝!”劉盈帶著苦澀的語氣懇求,“他畢竟是一位資深朝臣,請您寬宏大量!”
“哼!”皇帝劉邦皺起眉頭,“你以為我這是在胡亂打人嗎?”他繼續說道,“我已經下令給禁衛軍,要他們調查,看看是否有其他貴族也像臨川侯劉清春那樣貪婪和放縱。他們在家裏積累財富,還與平民爭奪利益。我們且看他們的仆人有多麽傲慢!”
此時,他後退了幾步,繼續說道:“這些家夥就像是夾著尾巴的狗,稍微給點顏色就以為自己能開染坊。如果你這個月對他們寬容,下個月你可能就是那個頭痛的人!”
“我對他們嚴厲,難道不是為了你嗎?”他突然指向劉慶,“難道不就是為了他嗎?”
“這些事情,你不必擔心。這幾天,肯定有很多人請求你的恩惠;你不必為他們操心!”
聽到這番話,劉慶明白劉盈已經主動承擔了責任。
老祖宗向來不容許胡言亂語,他自然會利用臨川侯劉清春的罪行作為一個契機,整頓宮廷中下官員、貴族以及旁係親屬中普遍存在的惡習。
“皇帝,兒子並無其他企圖;兒子並未意圖保護他們。兒子也清楚他們的私行,但是……”劉盈帶著苦澀的語氣懇求,“但是,這個月即將過去,您忙碌了如此之久。我們能否在這個月末享受到一段安寧的日子呢?”
“即便有事情,我們是否可以等到這個月過去再處理?”劉盈繼續勸說道,“現在是年底,為何要讓大家感到焦慮?為何要在這個月的這個時候動手打人?”
皇帝劉邦沉吟了片刻,然後問道:“動手之前還需要查看日曆嗎?”說完,他輕哼一聲,轉身離去。
隨著皇帝的離開,劉慶走近劉盈,準備聽取他的下一步指示。
“親愛的皇帝,這場衝突真的無法避免嗎?”
劉盈帶著迷茫的表情回答:“確實可以避免!”
“皇帝祖先的本意是要求動手嗎?”
“在這個月份,動手又有何意義!”劉盈帶著迷茫的表情說道,“皇帝祖先的遺言不過是一時憤怒之下的言辭!”
劉慶沉思片刻,接著問道:“你剛剛提到可以保護他,但為何臨川侯劉清春似乎是被正式押解到皇宮的大牢裏去了呢?”
“你這家夥,真是愚鈍!”劉盈輕敲了劉慶的額頭,“從皇宮大牢將他解救出來的恩惠,豈不比在這裏單純保護他更具意義?”
劉慶頓時恍然大悟,“當然,那實在是太過愚蠢了!”
不久,蜀王項李波皇帝請求覲見。
項李波皇帝比劉慶年長兩歲,平時在皇家學院接受教育,他在學術界的聲望頗高。雖然年紀尚輕,但他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皇子中並不突出,尤其是他的書法,雖然不及鍾科大那樣爐火純青,卻自有一番優雅,因而贏得了眾多學者的好評。
曆史上,項李波皇帝以其仁德和智慧著稱,以巨大的智慧和仁慈治理著他的封地。他孝順誠懇,以正直和法律為準則,治理著自己的領域。
然而,對於劉徹的迫害,他無法忍受。懷著絕望和憤怒,他堅決拒絕屈辱。他點燃了寵妾的住所,身披尊嚴的皇帝長袍,手持弓箭,騎馬衝入火海,寧願自焚也不願屈服。
他自然會向劉盈尋求幫助,而他也確實這麽做了,這並不出人所料。他是臨川侯劉清春的孫子,與劉家平日裏並不多交集。
“大哥!”劉波憤怒地叫喊,聲音中夾雜著一絲委屈。
坐在寶座上的劉盈正埋頭於堆積如山的文件之中,連頭也未曾抬起過。在他身旁,劉慶正由甄不忌照顧,專注於用筆書寫大字。
“大哥!”劉波提高了聲音,感到一股委屈湧上心頭。
劉盈從堆積如山的文件中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不耐煩,“王子高聲呼喚,有失身份!”
“大哥說得極是!”劉波擦去額頭的汗水,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唉!”劉盈重重地歎了口氣,將手中的文件灑脫地扔到桌子上,坦率地問道,“你有所耳聞了嗎?”
顯然,他指的是臨川侯的處境。
“兄弟聽聞此事,因此特地前來懇求你的援助!”劉波直言不諱地說,“兄弟也明白他觸怒了皇帝先祖……”
在他還未說完之際,劉盈打斷了他,“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劉波猶豫了片刻,語氣中帶著一絲膽怯地回答劉盈,“沒有人指使我前來;兄弟隻是看到妃子娘娘神情緊張地出汗洗臉,所以……”
瞬間,劉盈的眉頭緊鎖,顯得格外不悅。
“大哥,臨川侯是我的外戚!”劉波堅持懇求,“在貴族之中,臨川劉家本就不甚顯赫;此次,他們遭遇不幸……”劉波小心翼翼地詢問,“求你了,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他旁邊,一直專心致誌練習書法的劉慶突然放下手中的筆,留意到了劉盈的不悅。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深思。
“定是劉波的母親安排他前來的!”
劉慶心中立刻明白,劉盈的不悅並非因為兄弟的懇求,而是因為這次兄弟的到來背後,有著他們的母親——順妃娘娘的影子。
更確切地說,是順妃娘娘特意指示劉波來懇求劉盈,盡管她並未直接煽動劉波。
老祖宗早有定例,皇宮不得幹預朝政。按理說,順妃娘娘這位生母絕不會越俎代庖,公然插手此事。然而,為了守護自己的兒子,她竟不顧一切地讓自己的孫子成為使者。
順妃娘娘的這一舉動,雖然可以從家族情感的角度理解,但此舉無疑也將她的孫子,以及太子劉盈牽涉其中,間接地讓他們置於了尷尬的境地。
這種策略確實讓人感到不安。
果不其然,皇太後劉盈的語氣變得嚴厲,“誰讓你來的?說真話!”
劉波猶豫了片刻,才緩緩開口,“是我看到母親妃子憤怒地哭泣,追問之下才得知了真相!”
“你真孝順!”劉盈的語氣依舊嚴厲,諷刺地說,“知道為他人發聲!”
這句話讓劉波不禁低下頭,因為在皇室之中,王子們皆非等閑之輩,他們皆擁有銳利的洞察力。
“言歸正傳,兄弟!”劉盈語氣嚴肅地提醒道。
“謝謝大哥!”
“你能告訴我,我能為你做些什麽嗎,兄弟?”劉盈繼續追問,待劉波坐下後,“你是剛剛從皇宮大牢中被釋放出來的嗎?難道你把我當作傻瓜,把皇帝先祖的旨意當作兒戲嗎?”
“兄弟,我絕無此意!”劉波慌忙站起身,聲音中透露出滿滿的恐慌。
“我知道兄弟並非如此,但即便你的本意並非如此,旁人又會作何感想?”劉盈仍舊保持著嚴肅的態度,“再者,即便我此刻幫你,若其他王子的母家遭遇罪行,我難道也要一一庇護嗎?”
“兄弟,我絕無此敢!”劉波急切地回答。
“坐著說話,兄弟!”劉盈的語氣略有緩和,“甄不忌,給我的九弟端一杯咖啡來,再拿條冷毛巾給他擦擦脖子!”他對劉波嚴肅地說,“你已不再是個孩子;難道你不懂得在行動之前需要深思熟慮嗎?況且,作為皇族的一員,你應該不會因為些許困境就失措;這樣豈不是給他人樹立了錯誤的榜樣?”
劉波讓仆人們幫他擦拭掉脖子上的汗水,感激之餘,他不自覺地露出了感激的表情。
“我明白,臨川侯是你的母係親屬,對血緣親屬有感情是人之常情,”劉盈輕輕歎了口氣,誠摯地說,“但你也要考慮情況和對事件的看法!你知道他做了什麽嗎?”
“兄弟,我聽說過一些關於這件事的傳言!”劉波的脖子不禁微微泛紅。
“知道了便是足夠。”劉盈回答,“我國的老祖宗最是憎惡強者對弱者的欺淩,那種為所欲為的行為。看看近期,有多少貴族因類似的行徑在首都聲名狼藉?”他語氣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唯有親身感受到疼痛,才會知道何為教訓。你應當謹言慎行,以防不測,但一旦事出,你卻將兄弟我牽扯其中!”
劉波默默低下了頭,不再言語。
“在任何情況下,你必須保持冷靜!”劉盈繼續教導道,“即便是在懇求他的諒解,你也應該耐心等待。直到老祖宗的怒火平息之後,你再行動。你如此急切地前來,如此直接地開口,隻會加劇衝突,難道你不明白嗎?”
劉波點頭,虛心聆聽劉盈的教誨,“老祖宗的怒火確實會逐漸升高,我對此並無異議。但試想,如果他發現是你聽了別人的話,急切地來尋求我的幫助,他會作何感想?”
“而且,你是受誰之托前來的?你以為老祖宗真的不知情嗎?”
“以老祖宗的性子,他會無動於衷嗎?”
突然間,劉波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針氈之上,坐立難安。
“大哥,我……”
“無需解釋。”劉盈打斷了他的話,“記住,無論上層發生何種變故,你都不應魯莽行事,不加思索。如果你真的心急如焚,為何不先來找我商議?作為你的兄弟,我絕不會將你拒之門外,即便我心中有所不快。我會盡我所能為你排憂解難。你是我親弟弟,除了你,我還會援助誰?”
“但是,你如此直接地尋求我的幫助,而未加任何鋪墊,這讓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我幫助你,我恐怕會讓你失望;如果我幫助你,我可能也會對你造成傷害。這不僅可能引發老祖宗的不悅,對你和臨川侯也未必有益。你難道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嗎?”
“大哥說得有理;我確實是沒有深思熟慮。”劉波在反思之後,嚴肅地表示,“我會將大哥的教誨銘記於心!”
“不必如此謙虛!”劉盈輕笑,“你是我兄弟;弟弟向哥哥提出一些建議,怎能算作‘教誨’?”
劉波猶豫片刻,接著說:“那麽,大哥,我們該如何處理臨川侯的事務?我們應該公開討論這個問題,這樣我才能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心中才能安穩。否則,畢竟……”
聽到這些話,一直默默站在他們身邊的劉慶不禁搖了搖頭。
劉波確實是個性情純良的人。
劉盈已經盡可能地解釋了局勢,幾乎明示他們不宜插手此事。這件事並非如此嚴重,他們應當平靜地返回,靜待後續消息。
然而,劉波心中仍有許多關於此事的疑問。
“哼!”
劉盈也不禁感到煩躁,苦澀地搖了搖頭,“九弟,九弟!你真是……!”他話語一頓,接著又歎了口氣,“我們剛才所說的,這並非謀反之罪,你難道還不能領會嗎?”
頓時,劉波的脖頸因釋重負而變得通紅。
隻要不涉及謀反,他的生命便無虞。畢竟,臨川侯是一位有功的官員,亦是皇族分支的一員。
“然而,盡管免去了死刑,但輕微的懲處卻是免不了的!”劉盈的語氣再次一變,讓劉波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這並非小事!”劉盈嚴肅地強調,“更不是孤立的事件!”
這時,劉波再次痛苦地揪著自己的頭發。
劉盈起身,走到他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你是我的親弟弟,無論發生何事,我都會支持你。我實話告訴你,這件事的關鍵不在於我如何向老祖宗匯報,而在於臨川侯府內究竟發生了什麽。”
“大哥,我該如何是好?”劉波激動地站起身,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的情況。
“看看你的性子,如此衝動!”劉盈帶著一絲戲謔,將劉波按下座位,隨後壓低聲音問道,“那個欺淩他人、對臨川侯府官員指手畫腳的男人,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嗎?”
“將罪犯交給相關部門後,我們既不應保護他們,也不應推卸責任。你應該告訴當局如何調查,讓他們去完成工作,揭露那個無賴過去幾個月裏所犯的罪行!”
“一旦罪行被揭露,那些受害者應積極尋求賠償,任何不正當獲得的好處都應雙倍返還!”
“另外,讓臨川侯的孫子寫一份悔過書,公開承認錯誤並道歉。”
劉盈稍作停頓,續道:“在臨川侯府中,皇帝的赦免令和銅質證書也應存在。完成上述要求後,將這些證據交予相關部門。”
皇帝的赦免令和銅質證書?
一直在旁靜聽的劉慶突然顯得有些出神。這不過是又一例精英官員違法欺淩他人的事件,他們的家仆也囂張跋扈。這類事情在曆史上,在各個朝代都不鮮見。為何劉盈突然提及皇帝的赦免令和銅質證書?
在大漢王朝的早期,為了獎勵有功的將軍,開國皇帝賜予二十九位騎兵將軍丹書和銅質證書,也被稱為銀書和銅質證書。與野史中記載的銀質赦免不同,丹書和銅質證書並不能免除謀反等重罪,其使用次數有限,且不可繼承。
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劉慶幾乎忍不住要點頭讚同劉盈的觀點。
真是無恥之極!
坦白而言,曆史上劉家的丹書和銅質證書並未展現出多大的實效力。隻需回顧老祖宗最初的曆史例子——盡管那些人與劉家有所關聯,他們的罪行卻是相同的:謀反。
盡管老祖宗如今對有功的官員較為寬容,但劉盈已開始暗中綢繆。
思及老祖宗的性情,僅靠懲罰劉慶一人便想解決臨川侯府的紛爭,可能性微乎其微。他恐怕有意在都城中樹立幾個典範。
屆時,那些同樣欺淩弱小、專橫跋扈,犯下種種惡行的貴族們或許將不得不仿效臨川侯的舉措,交出他們的丹書和銅質證書,以此換取寬容和承認錯誤的機會。
長期以來,大臣們心知肚明,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老祖宗曾賜予他們莫大的恩惠,但如今他也可能收回那些令他感到不安的特權。
盡管不可能一股腦兒全部收回,但至少收回一部分總是好的。
劉盈表麵上溫和善良,但實際上他繼承了老祖宗的精明策略。無論他采取何種行動,總能一石二鳥,巧妙地利用每個機會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
劉波沉思了片刻,隨後帶著一絲笑意問道:“大哥,歸還丹書和銅質證書與這事情有何關聯?”
“那東西讓你感覺仿佛無敵,似乎無人能夠傷你!”劉盈語氣堅決地回答,“隻有當他們失去了那東西,他們才會明白在行動時必須小心翼翼!”
劉波又陷入了深思,隨後說道:“不過,大哥,我打算立刻將這個消息告知劉家人!”
“且慢!”劉盈再次打斷他,“你打算如何向他們透露此事?你會說是我想讓你說的嗎?”
劉波仍舊困惑不已,心中充滿了疑惑。
“你為何如此不明智?”劉盈厲聲問道,“你不能說是我的主意。你得留意他們的反應……”
劉波順著劉盈的思路,不假思索地說道:“大哥,你是用這兩隻眼睛偷聽皇上的私下話語嗎?”
“啊,確實如此!”
“大哥,這是在欺騙臨川侯嗎?畢竟,皇上也同樣是臨川侯,”劉波雙眼圓睜,神情驚恐地說。
“這算什麽欺騙?”劉盈回答,“劉家的人敢散布這種謠言嗎?即便消息泄露,大哥自會出麵解決。你何必擔憂?”
“大哥說得對,我完全依賴於大哥!”劉波言畢,鞠了一躬,隨後告辭離去。
“皇帝祖先!”臨川侯劉清春抬起頭,淚水與汗水交織在一起,“微臣知錯矣。我實乃愚鈍,僅想為子孫遺留更多財富。然而,微臣並未料到,家仆竟敢假借微臣之名行不公正之事!”
“微臣清白!皇帝祖先,我實不知情,亦被那些仆人所誤導!”
咚咚的聲音在大廳中回響,那是臨川侯劉清春的頭部撞擊地麵的聲音。
“請皇帝祖先開恩,看在我相對忠誠的分上,饒恕這位老臣吧!”
劉慶注意到,盡管皇帝劉邦的憤怒已被控製,但當他聽到臨川侯劉清春一遍又一遍地懇求寬恕時,憤怒像被重新點燃的火焰,再次猛烈地爆發出來。
“你竟還敢辯解!”
砰!伴隨著一連串的響聲,老祖宗的腳踢向臨川侯劉清春,將他踹倒在地。然而,老祖宗的怒火並未因此平息,他抄起一旁的花瓶,猛力摔在地上,發出巨大的破裂聲。
哢嚓!花瓶應聲而碎,分成三片。
臨川侯劉清春頓時變得如同一個哭泣的破布,尾巴斷裂,鮮血流淌,他卻不敢有絲毫動彈,蜷縮在地上,隻求一線生機。
這一幕並未讓劉慶感到意外。盡管曆史上皇帝毆打功臣的行為頗為罕見,且顯得尤為失禮,但老祖宗是誰?他是這些功臣的領袖,他們的長者。
正如兄長在教訓弟弟時所做的那樣,老祖宗的行為不也是出於同樣的本能嗎?
再者,像臨川侯劉清春這樣的人,一旦受到責罵便立刻退縮,他本質上不過是老祖宗意誌的執行者。騎在別人頭上,揮舞棒子,這與打和踢又有何異?
“到了這個時候,你竟還敢與我爭辯,難道你是認為我老眼昏花了嗎?”皇帝劉邦的怒火仍未平息,他四處搜尋可發泄憤怒的對象,目光最終落在了一把檀香木椅上。他邁步走向它,氣勢洶洶。
“殿下,請冷靜!”劉盈連忙擋在了他的麵前。
花瓶已然碎成無數片,若是檀香椅被猛力摔落,臨川侯劉清春極有可能當場喪命。
“皇帝祖先,微臣知錯矣,皇帝祖先,皇帝祖先!”
“庶王,庶王,求您為本官說一句話,隻需一句話!”
“皇帝祖先,皇帝祖先……”
臨川侯劉清春的聲音逐漸微弱,房間內的三位劉家祖先保持了沉默。
劉慶,與此事無關,躲在屏風之後,靜靜聆聽著喧囂。
皇帝劉邦怒目圓睜,盯著劉盈,“你這小子,怎可如此沒有氣節?”
“並非兒子缺乏氣節;即便臨川侯確實有錯,也應由監察院、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審理。若殿下草率行事,導致他殘疾,恐怕會損害您的聲譽!”劉盈聲音洪亮地反駁。
“聲譽?”皇帝劉邦不屑地冷哼,“我一生從未追求過什麽美好聲譽!”他隨手丟下手中的斧頭,“那些家夥已經犯下足夠的錯誤;他們不配讓你為他們求情!”
“皇帝!”劉盈帶著苦澀的語氣懇求,“他畢竟是一位資深朝臣,請您寬宏大量!”
“哼!”皇帝劉邦皺起眉頭,“你以為我這是在胡亂打人嗎?”他繼續說道,“我已經下令給禁衛軍,要他們調查,看看是否有其他貴族也像臨川侯劉清春那樣貪婪和放縱。他們在家裏積累財富,還與平民爭奪利益。我們且看他們的仆人有多麽傲慢!”
此時,他後退了幾步,繼續說道:“這些家夥就像是夾著尾巴的狗,稍微給點顏色就以為自己能開染坊。如果你這個月對他們寬容,下個月你可能就是那個頭痛的人!”
“我對他們嚴厲,難道不是為了你嗎?”他突然指向劉慶,“難道不就是為了他嗎?”
“這些事情,你不必擔心。這幾天,肯定有很多人請求你的恩惠;你不必為他們操心!”
聽到這番話,劉慶明白劉盈已經主動承擔了責任。
老祖宗向來不容許胡言亂語,他自然會利用臨川侯劉清春的罪行作為一個契機,整頓宮廷中下官員、貴族以及旁係親屬中普遍存在的惡習。
“皇帝,兒子並無其他企圖;兒子並未意圖保護他們。兒子也清楚他們的私行,但是……”劉盈帶著苦澀的語氣懇求,“但是,這個月即將過去,您忙碌了如此之久。我們能否在這個月末享受到一段安寧的日子呢?”
“即便有事情,我們是否可以等到這個月過去再處理?”劉盈繼續勸說道,“現在是年底,為何要讓大家感到焦慮?為何要在這個月的這個時候動手打人?”
皇帝劉邦沉吟了片刻,然後問道:“動手之前還需要查看日曆嗎?”說完,他輕哼一聲,轉身離去。
隨著皇帝的離開,劉慶走近劉盈,準備聽取他的下一步指示。
“親愛的皇帝,這場衝突真的無法避免嗎?”
劉盈帶著迷茫的表情回答:“確實可以避免!”
“皇帝祖先的本意是要求動手嗎?”
“在這個月份,動手又有何意義!”劉盈帶著迷茫的表情說道,“皇帝祖先的遺言不過是一時憤怒之下的言辭!”
劉慶沉思片刻,接著問道:“你剛剛提到可以保護他,但為何臨川侯劉清春似乎是被正式押解到皇宮的大牢裏去了呢?”
“你這家夥,真是愚鈍!”劉盈輕敲了劉慶的額頭,“從皇宮大牢將他解救出來的恩惠,豈不比在這裏單純保護他更具意義?”
劉慶頓時恍然大悟,“當然,那實在是太過愚蠢了!”
不久,蜀王項李波皇帝請求覲見。
項李波皇帝比劉慶年長兩歲,平時在皇家學院接受教育,他在學術界的聲望頗高。雖然年紀尚輕,但他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皇子中並不突出,尤其是他的書法,雖然不及鍾科大那樣爐火純青,卻自有一番優雅,因而贏得了眾多學者的好評。
曆史上,項李波皇帝以其仁德和智慧著稱,以巨大的智慧和仁慈治理著他的封地。他孝順誠懇,以正直和法律為準則,治理著自己的領域。
然而,對於劉徹的迫害,他無法忍受。懷著絕望和憤怒,他堅決拒絕屈辱。他點燃了寵妾的住所,身披尊嚴的皇帝長袍,手持弓箭,騎馬衝入火海,寧願自焚也不願屈服。
他自然會向劉盈尋求幫助,而他也確實這麽做了,這並不出人所料。他是臨川侯劉清春的孫子,與劉家平日裏並不多交集。
“大哥!”劉波憤怒地叫喊,聲音中夾雜著一絲委屈。
坐在寶座上的劉盈正埋頭於堆積如山的文件之中,連頭也未曾抬起過。在他身旁,劉慶正由甄不忌照顧,專注於用筆書寫大字。
“大哥!”劉波提高了聲音,感到一股委屈湧上心頭。
劉盈從堆積如山的文件中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不耐煩,“王子高聲呼喚,有失身份!”
“大哥說得極是!”劉波擦去額頭的汗水,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唉!”劉盈重重地歎了口氣,將手中的文件灑脫地扔到桌子上,坦率地問道,“你有所耳聞了嗎?”
顯然,他指的是臨川侯的處境。
“兄弟聽聞此事,因此特地前來懇求你的援助!”劉波直言不諱地說,“兄弟也明白他觸怒了皇帝先祖……”
在他還未說完之際,劉盈打斷了他,“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劉波猶豫了片刻,語氣中帶著一絲膽怯地回答劉盈,“沒有人指使我前來;兄弟隻是看到妃子娘娘神情緊張地出汗洗臉,所以……”
瞬間,劉盈的眉頭緊鎖,顯得格外不悅。
“大哥,臨川侯是我的外戚!”劉波堅持懇求,“在貴族之中,臨川劉家本就不甚顯赫;此次,他們遭遇不幸……”劉波小心翼翼地詢問,“求你了,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他旁邊,一直專心致誌練習書法的劉慶突然放下手中的筆,留意到了劉盈的不悅。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深思。
“定是劉波的母親安排他前來的!”
劉慶心中立刻明白,劉盈的不悅並非因為兄弟的懇求,而是因為這次兄弟的到來背後,有著他們的母親——順妃娘娘的影子。
更確切地說,是順妃娘娘特意指示劉波來懇求劉盈,盡管她並未直接煽動劉波。
老祖宗早有定例,皇宮不得幹預朝政。按理說,順妃娘娘這位生母絕不會越俎代庖,公然插手此事。然而,為了守護自己的兒子,她竟不顧一切地讓自己的孫子成為使者。
順妃娘娘的這一舉動,雖然可以從家族情感的角度理解,但此舉無疑也將她的孫子,以及太子劉盈牽涉其中,間接地讓他們置於了尷尬的境地。
這種策略確實讓人感到不安。
果不其然,皇太後劉盈的語氣變得嚴厲,“誰讓你來的?說真話!”
劉波猶豫了片刻,才緩緩開口,“是我看到母親妃子憤怒地哭泣,追問之下才得知了真相!”
“你真孝順!”劉盈的語氣依舊嚴厲,諷刺地說,“知道為他人發聲!”
這句話讓劉波不禁低下頭,因為在皇室之中,王子們皆非等閑之輩,他們皆擁有銳利的洞察力。
“言歸正傳,兄弟!”劉盈語氣嚴肅地提醒道。
“謝謝大哥!”
“你能告訴我,我能為你做些什麽嗎,兄弟?”劉盈繼續追問,待劉波坐下後,“你是剛剛從皇宮大牢中被釋放出來的嗎?難道你把我當作傻瓜,把皇帝先祖的旨意當作兒戲嗎?”
“兄弟,我絕無此意!”劉波慌忙站起身,聲音中透露出滿滿的恐慌。
“我知道兄弟並非如此,但即便你的本意並非如此,旁人又會作何感想?”劉盈仍舊保持著嚴肅的態度,“再者,即便我此刻幫你,若其他王子的母家遭遇罪行,我難道也要一一庇護嗎?”
“兄弟,我絕無此敢!”劉波急切地回答。
“坐著說話,兄弟!”劉盈的語氣略有緩和,“甄不忌,給我的九弟端一杯咖啡來,再拿條冷毛巾給他擦擦脖子!”他對劉波嚴肅地說,“你已不再是個孩子;難道你不懂得在行動之前需要深思熟慮嗎?況且,作為皇族的一員,你應該不會因為些許困境就失措;這樣豈不是給他人樹立了錯誤的榜樣?”
劉波讓仆人們幫他擦拭掉脖子上的汗水,感激之餘,他不自覺地露出了感激的表情。
“我明白,臨川侯是你的母係親屬,對血緣親屬有感情是人之常情,”劉盈輕輕歎了口氣,誠摯地說,“但你也要考慮情況和對事件的看法!你知道他做了什麽嗎?”
“兄弟,我聽說過一些關於這件事的傳言!”劉波的脖子不禁微微泛紅。
“知道了便是足夠。”劉盈回答,“我國的老祖宗最是憎惡強者對弱者的欺淩,那種為所欲為的行為。看看近期,有多少貴族因類似的行徑在首都聲名狼藉?”他語氣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唯有親身感受到疼痛,才會知道何為教訓。你應當謹言慎行,以防不測,但一旦事出,你卻將兄弟我牽扯其中!”
劉波默默低下了頭,不再言語。
“在任何情況下,你必須保持冷靜!”劉盈繼續教導道,“即便是在懇求他的諒解,你也應該耐心等待。直到老祖宗的怒火平息之後,你再行動。你如此急切地前來,如此直接地開口,隻會加劇衝突,難道你不明白嗎?”
劉波點頭,虛心聆聽劉盈的教誨,“老祖宗的怒火確實會逐漸升高,我對此並無異議。但試想,如果他發現是你聽了別人的話,急切地來尋求我的幫助,他會作何感想?”
“而且,你是受誰之托前來的?你以為老祖宗真的不知情嗎?”
“以老祖宗的性子,他會無動於衷嗎?”
突然間,劉波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針氈之上,坐立難安。
“大哥,我……”
“無需解釋。”劉盈打斷了他的話,“記住,無論上層發生何種變故,你都不應魯莽行事,不加思索。如果你真的心急如焚,為何不先來找我商議?作為你的兄弟,我絕不會將你拒之門外,即便我心中有所不快。我會盡我所能為你排憂解難。你是我親弟弟,除了你,我還會援助誰?”
“但是,你如此直接地尋求我的幫助,而未加任何鋪墊,這讓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我幫助你,我恐怕會讓你失望;如果我幫助你,我可能也會對你造成傷害。這不僅可能引發老祖宗的不悅,對你和臨川侯也未必有益。你難道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嗎?”
“大哥說得有理;我確實是沒有深思熟慮。”劉波在反思之後,嚴肅地表示,“我會將大哥的教誨銘記於心!”
“不必如此謙虛!”劉盈輕笑,“你是我兄弟;弟弟向哥哥提出一些建議,怎能算作‘教誨’?”
劉波猶豫片刻,接著說:“那麽,大哥,我們該如何處理臨川侯的事務?我們應該公開討論這個問題,這樣我才能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心中才能安穩。否則,畢竟……”
聽到這些話,一直默默站在他們身邊的劉慶不禁搖了搖頭。
劉波確實是個性情純良的人。
劉盈已經盡可能地解釋了局勢,幾乎明示他們不宜插手此事。這件事並非如此嚴重,他們應當平靜地返回,靜待後續消息。
然而,劉波心中仍有許多關於此事的疑問。
“哼!”
劉盈也不禁感到煩躁,苦澀地搖了搖頭,“九弟,九弟!你真是……!”他話語一頓,接著又歎了口氣,“我們剛才所說的,這並非謀反之罪,你難道還不能領會嗎?”
頓時,劉波的脖頸因釋重負而變得通紅。
隻要不涉及謀反,他的生命便無虞。畢竟,臨川侯是一位有功的官員,亦是皇族分支的一員。
“然而,盡管免去了死刑,但輕微的懲處卻是免不了的!”劉盈的語氣再次一變,讓劉波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這並非小事!”劉盈嚴肅地強調,“更不是孤立的事件!”
這時,劉波再次痛苦地揪著自己的頭發。
劉盈起身,走到他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你是我的親弟弟,無論發生何事,我都會支持你。我實話告訴你,這件事的關鍵不在於我如何向老祖宗匯報,而在於臨川侯府內究竟發生了什麽。”
“大哥,我該如何是好?”劉波激動地站起身,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的情況。
“看看你的性子,如此衝動!”劉盈帶著一絲戲謔,將劉波按下座位,隨後壓低聲音問道,“那個欺淩他人、對臨川侯府官員指手畫腳的男人,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嗎?”
“將罪犯交給相關部門後,我們既不應保護他們,也不應推卸責任。你應該告訴當局如何調查,讓他們去完成工作,揭露那個無賴過去幾個月裏所犯的罪行!”
“一旦罪行被揭露,那些受害者應積極尋求賠償,任何不正當獲得的好處都應雙倍返還!”
“另外,讓臨川侯的孫子寫一份悔過書,公開承認錯誤並道歉。”
劉盈稍作停頓,續道:“在臨川侯府中,皇帝的赦免令和銅質證書也應存在。完成上述要求後,將這些證據交予相關部門。”
皇帝的赦免令和銅質證書?
一直在旁靜聽的劉慶突然顯得有些出神。這不過是又一例精英官員違法欺淩他人的事件,他們的家仆也囂張跋扈。這類事情在曆史上,在各個朝代都不鮮見。為何劉盈突然提及皇帝的赦免令和銅質證書?
在大漢王朝的早期,為了獎勵有功的將軍,開國皇帝賜予二十九位騎兵將軍丹書和銅質證書,也被稱為銀書和銅質證書。與野史中記載的銀質赦免不同,丹書和銅質證書並不能免除謀反等重罪,其使用次數有限,且不可繼承。
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劉慶幾乎忍不住要點頭讚同劉盈的觀點。
真是無恥之極!
坦白而言,曆史上劉家的丹書和銅質證書並未展現出多大的實效力。隻需回顧老祖宗最初的曆史例子——盡管那些人與劉家有所關聯,他們的罪行卻是相同的:謀反。
盡管老祖宗如今對有功的官員較為寬容,但劉盈已開始暗中綢繆。
思及老祖宗的性情,僅靠懲罰劉慶一人便想解決臨川侯府的紛爭,可能性微乎其微。他恐怕有意在都城中樹立幾個典範。
屆時,那些同樣欺淩弱小、專橫跋扈,犯下種種惡行的貴族們或許將不得不仿效臨川侯的舉措,交出他們的丹書和銅質證書,以此換取寬容和承認錯誤的機會。
長期以來,大臣們心知肚明,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老祖宗曾賜予他們莫大的恩惠,但如今他也可能收回那些令他感到不安的特權。
盡管不可能一股腦兒全部收回,但至少收回一部分總是好的。
劉盈表麵上溫和善良,但實際上他繼承了老祖宗的精明策略。無論他采取何種行動,總能一石二鳥,巧妙地利用每個機會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
劉波沉思了片刻,隨後帶著一絲笑意問道:“大哥,歸還丹書和銅質證書與這事情有何關聯?”
“那東西讓你感覺仿佛無敵,似乎無人能夠傷你!”劉盈語氣堅決地回答,“隻有當他們失去了那東西,他們才會明白在行動時必須小心翼翼!”
劉波又陷入了深思,隨後說道:“不過,大哥,我打算立刻將這個消息告知劉家人!”
“且慢!”劉盈再次打斷他,“你打算如何向他們透露此事?你會說是我想讓你說的嗎?”
劉波仍舊困惑不已,心中充滿了疑惑。
“你為何如此不明智?”劉盈厲聲問道,“你不能說是我的主意。你得留意他們的反應……”
劉波順著劉盈的思路,不假思索地說道:“大哥,你是用這兩隻眼睛偷聽皇上的私下話語嗎?”
“啊,確實如此!”
“大哥,這是在欺騙臨川侯嗎?畢竟,皇上也同樣是臨川侯,”劉波雙眼圓睜,神情驚恐地說。
“這算什麽欺騙?”劉盈回答,“劉家的人敢散布這種謠言嗎?即便消息泄露,大哥自會出麵解決。你何必擔憂?”
“大哥說得對,我完全依賴於大哥!”劉波言畢,鞠了一躬,隨後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