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再次鞠躬,回應道:“我感激陛下的指導與寬容。”
“不必謝我;若真要感謝,那就謝太子吧!”族長輕歎一聲,“是太子為你美言,稱讚了你這幾個月的功績。否則,你以為自己能如此迅速地晉升為首都騎兵的將軍,又或被提拔為縱隊將軍嗎?”
那時,英布並非後來在戰場上名震天下的那位俘虜黑山帝國的傳奇將軍。漢軍的傑出將領們依舊活躍,英布僅是在騎兵隊伍中開始展露頭角。在漢軍群星璀璨的將帥之中,他還算不上是最璀璨的一顆。即便是紀無中和慕容英這樣的年輕將領,也曾超越過他。
“太子祖先的恩澤,我終身難忘,永遠無法回報!”英布誠摯地說。
“無需談論‘償還’或‘虧欠’。隻要我這個侯爵還在,定會支持你!”劉盈微笑著保證,“在大漢王朝,若是人才,我們便會善加利用;絕不會讓他們被忽視!”
“你乃是太子的遠親,本質上是我們家族的一份子!”族長也直率地表示,“隻要那些微末之輩的劉姓人改弦更張,他們的未來發展絕不會遜色於他人。今日,我與太子如此對你言及,你應深自省思!”
長期以來的憂慮在英布心中逐漸被無盡的感激所消融。
皇帝與太子對他的重視和對他貢獻的認可,這份厚恩並非人人可得。
“然而,領兵作戰時,你需注意自己的行為,切勿如狗追鑽石般四處亂竄!”族長續道,“這數月來,我們為你費盡了心神。你也不宜見物便奪,一股腦兒地全部送入宮中。我們並不缺乏這些財物,我也不希望因此引起武官們的紛紛議論!”
英布低下頭,說道:“隨著日期的一天天臨近,這個臣子也向太子的兒子,月王殿下,表達了自己的忠誠之心。”
“這並非關鍵所在!”族長開口道,“忠誠應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而非僅僅通過禮物表達。你做得不錯,將來我們的孫子會按你的貢獻給予相應的獎賞。”他接著用溫和的語氣補充說,“你這個人,外表看似粗獷,但內心卻藏著一顆如金子般純潔的心。你明白我們和太子對這些禮物的態度,卻仍然盡你的所能去討好我們的孫子!”
族長似乎覺得這一切頗為有趣,因此此事便就此妥善解決。
兩位侯爵又交談了一陣,隨後英布被示意退下。在他離開之前,劉盈贈予英布幾盒美食和幾匹布作為禮物。
“他如此慷慨地贈予太子這邊重禮,無疑是向我們表明,英布並不缺乏忠誠,他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並未疏遠!”
在廳堂中,僅劉家族長們得以在場,因此族長的話語變得更加直接。
“這不過是小聰明罷了!”族長靠在椅背上,語重心長地說,“他需要被重新定位!”
“皇帝的見解甚是!”劉盈點頭讚同,“英布確實具備才幹,但他的視野有時並不如他所應展現的那樣寬廣!”
“不,不是他的聽力有問題,是他的視野!”族長及時糾正道,“他容易因受寵而得意忘形,因此需要不斷的提醒。在任命事務上,你必須始終能駕馭他,讓他往東就往東,而非誤入西行。”
劉盈深思熟慮後點了點頭,“若是我無法控製他呢?”
族長隨意地聳了聳肩,“處決他!”他簡潔地說,隨後又補充道,“我的孫子,你在許多方麵都表現出色,但過於心軟。記住,寬容並非領導者的特質,而正直亦不能帶來財富。祖先的教誨並非空言,你必須銘記在心!”
“我記得,殿下!”劉盈回答。
提升英布為太子劉盈所決定。
當時,大漢騎兵中的老將軍們仍擁有極大的影響力。雖然侯爵掌握此等權力可能並非有益,但這對於他們作為臣子而言,亦非最佳狀況。
因此,選拔新興將軍變得至關重要,如此方能逐步取代老將軍,而不會在騎兵的戰鬥力上出現斷層。英布,作為沛縣的一位與皇室有著緊密聯係的貴族,自然成為了這一角色的理想人選。
當然,還有其他諸多考量,英布的卓越軍事才能便是其中之一,這使得他能夠承擔重任。
“討論了這許久,我的腿都有些酸了!”族長站起身,提議道,“我們去享用些麵條吧!”
在坤寧宮,一場溫馨的家庭宴會已經籌備就緒。
族長一生中僅品嚐過兩人所做的麵條:一是皇後呂,二是隨他幾個月的廚師呂興珠。
呂興珠原是騎兵部隊的廚師,以其製作的麵條和那些油鹽豐富、口味濃重的菜肴聞名,深受士兵們的喜愛。然而,他的烹飪風格並不符合皇子公主及妃嬪們的口味。這個月的家庭宴會由呂興珠負責籌備。
盡管如此,考慮到宴會將在坤寧宮舉行,皇帝和皇後都將在場,眾人皆知必須保持低調,因此在享受美食時都隻是適量品嚐。
族長一生中曆經無數險境,麵對著重重隱秘風險。他對生活的信條是,既然毒藥終究要進入胃中,那麽廚師最有可能是那潛在的毒手。因此,呂興珠,原本隻是騎兵隊伍中的廚師,後來被提拔為皇宮內的禦廚。盡管他的麵條和菜肴或許稱不上卓越,但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族長對他始終溫和,從未曾說過一句嚴厲的話。
不僅族長未曾對呂興珠吝嗇過嚴厲的言辭,他的孫子也因他的寵愛而受益,繼承了一個千戶官職在禁衛軍中。
族長不僅善待自己的廚師,還囑咐他的孫子們也要如此。先帝率軍征戰時,曾因不滿廚師的麵條而多次鞭打廚師,這樣的行為常常讓族長感到不齒。
盡管家庭宴會的氛圍既顯得冷清又有些熱鬧,但它畢竟是一場聚會。族長坐在呂皇後和劉啟之間,對孫子們吩咐道:“來,嚐嚐這鴨腿!”
盡管這是一場家庭宴會,但它也具備了正式活動的性質。劉啟與族長的母親同席,這一安排彰顯了他深厚的寵愛。其他人都已習以為常,他們深知這種寵愛雖令人羨慕,卻不易獲得。
族長曾是一名軍中服役的戰士,對油膩的食物情有獨鍾。他精心為劉啟挑選的鴨腿,覆蓋著層層閃亮的肥脂肪。
劉啟輕咬了一口,便道:“爺爺,這個太油膩了!”
族長笑了笑,回答道:“你還不懂得享受!”說罷,他便將劉啟咬過的鴨腿上大部分的肉剔除,隻留下骨頭。
“鴨腿的魅力所在,正是這脂肪!”族長隨意地擦了擦手,愉快地笑著說,“我年輕時,這樣的烤鴨,一次能吃兩個!”
“你們這些天之驕子,真是太嬌貴了!”呂皇後一邊為劉啟布菜,一邊帶著一絲嘲笑的語氣說,“孫子啊,你爺爺當年曾與魏國公呂大比拚誰吃鴨腿吃得少。結果,兩人都吃得過多,以至於動彈不得。次日清晨,他們不得不依靠肚子作為支撐,像秦始皇的八個王子一樣在房間裏緩緩行走,以幫助消化那些過多的食物!”
“哈哈!”族長放聲大笑,“他可輸給我了;無人能及我的酒量!”接著,他轉向附近的仆人賈貴,“魏國公偏愛鴨肉。這個月的烤鴨非常美味;去廚房看看是否還有剩餘。若有,便立刻取幾隻熱的過來!”
“遵命,陛下!”賈貴應聲答道。
劉啟聽後,臉上露出了幾分怪異的表情。
傳說中,呂大背部患有嚴重的癰疽,不宜食用辛辣食物。然而,族長卻送給他多隻烤鴨,呂大在熱氣的蒸騰下,勉強吃下這些食物,最終因疾病惡化而去世。
這個故事並不真實,鮮有人全信其真。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故事的細節似乎被不斷誇大,以便讓更多的人輕易地相信它。
鑒於劉啟對族長的深刻了解,他深信族長絕不會對呂大造成傷害。族長很清楚,呂大從未有過任何背叛的念頭,也絕非威脅。在沛縣的貴族群體中,呂大無疑是領頭者,但近幾個月來,他的行事愈發謹慎、忠誠。他細致地完成每一項任務,且鮮有卷入任何醜聞之時。
加之族長性格中的寬容與大度,他更是不會費心去刻意懲罰任何人。
若族長真有傷害之心,他會確保目標的整個家族被連根拔起,他缺乏策劃如此複雜陰謀的耐心。
若是他過於在意他人眼光,那他便不可能是劉邦。
見劉啟陷入沉思,族長從旁輕聲問道:“孫子,你是在品嚐這麵條的滋味,還是在深思熟慮些什麽?”
“我是在想南方的長江流域,那裏的濕熱氣候,”劉啟坦誠地回答,“這些老臣們曾與皇帝的祖先並肩作戰,曆經血雨腥風,許多人因此落下各種疾病。夏日裏,他們這裏痛那裏癢是常有的事。”
“因此,孫子,你是否考慮過,”族長放下筷子,沉思片刻,然後微笑著說,“既然皇帝的祖先如此寵愛他們的臣子,為何不派遣太醫去關心那些老臣的健康,甚至賞賜他們一些宮廷藥材呢?”
轉向太子李英,他接著說:“你負責處理這件事。那些曾與我們並肩作戰的老將軍們承受了無數的傷害,這樣的善舉應當以我們的名義進行,彰顯皇室的後裔之情。”
劉啟提出的關於老臣福祉的建議,遠比任何獎勵都要深入人心。這樣的恩典足以讓那些老臣們深感皇室的關懷與感激。
李英自然心領神會,答道:“兒子定當遵從父皇的旨意!”
呂皇後輕輕撫摸著劉啟的胡須,笑著說:“我英勇的兄弟,心懷仁慈,他必定會因為人民的讚譽而成為一位英明的王子!”她隨即又補充道:“再過幾個月,你的孫子就將滿八歲了。到時,祖母得為你物色一個合適的配偶了!”
她繼續詢問:“告訴祖母,你心儀何種類型的男子?”
劉啟臉頰泛紅,帶著羞澀的微笑回答:“孫子年紀尚小,還未曾想過這些事情!”
盡管他如此說,但他的目光卻不由自主地飄向了在宮中服侍他的太監邱秀,心裏暗想:“但願未來的伴侶不要像她這樣有母親般的細膩品味,她或許並不適合成為妻子!”
“孫子,此事不必急於一時!”族長微笑著回應,“我們應當逐步審慎地推進,細心聆聽,精心挑選。我們孫子的配偶,必須是外貌與性格皆上乘之人。”
這時,李英也興奮地開口道:“父皇,母後,我還有一件喜事未曾向您們提及!”
族長和呂皇後同時放下了筷子,全神貫注地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
李英續道:“我的堂兄武忠已與鍾家聯姻,紀家的長子也已然與鍾家大兒子的小兒子訂下了婚約。昨日,我的堂兄武忠向我提起,希望父皇能為這兩家孩子們的婚事選定一個吉日,以便他們盡快完婚!”
紀伯恩即將成為鍾家的一員?
這無疑是親緣關係更加緊密的典範!
“這確實是樁美事!”族長歡快地叫道。
呂皇後也笑意盈盈地補充道:“家族間的聯係愈發緊密了!大兒子,待到下月過後,你應邀請紀家和鍾家的孩子們入宮一敘。我會為他們準備一些禮物,以示感激。”
隨後,她轉向拓跋妃,建議道:“姐姐,你也不妨對他們施以獎賞。”
拓跋妃正在另一張桌子上照料她的孫子,聞言顯得有些驚訝,不禁問到:“姐姐,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你孫子的未來嶽父正是鍾家的那位叔叔!”呂皇後微笑著解釋,“依照輩分,即將嫁給紀家的小女兒,是你孫子的未來嶽父的侄子……”
她的話尚未說完,劉家族長的表情便發生了變化,他們紛紛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
紀伯恩即將成為鍾家女兒的夫婿,而蜀帝李春是我的叔叔,李春又是英布的叔叔,英布則是我叔叔的妻子……
突然間,劉啟臉色變得蒼白,他的目光轉向蜀帝李春。
“他不僅是我的叔叔,還是我外祖母的侄女婿,這便意味著他是我的名義上的父親的妹妹的丈夫的弟弟。我的名義上的父親的妹妹,同時也是我的阿姨。因此,紀伯恩的婚姻實際上是與英布的孫女,也就是我叔叔的女兒結合,所以紀伯恩既是我的堂兄,又將成為我堂兄女兒的丈夫?”
“這究竟是什麽複雜的關係?”族長驚訝地張大嘴巴問道,“這實在太亂了!”他感歎道,臉上寫滿了困惑,“他們的世代歸屬,難道真的如此重要嗎?!”
大廳中的眾人全都麵露迷惘,而呂皇後的臉色也逐漸陰沉了下來。
她曾有意推動呂家和紀家的聯姻,但從未想過這一切竟會落得如此下場,甚至遭到了李英的責難。
她心中的思緒轉向李英,卻發現李英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她的目光。
皇宮牆外的煙花聲在宮內莊嚴的市場中回蕩,營造出節日的氛圍。
“嗯!”劉啟打了個哈欠,從床上起身,剛一站起來,賈貴和太監邱秀便拿著新衣服前來,跪在他的腳下,為他穿衣打扮。
昨日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劉啟因為熬夜,此刻仍昏昏欲睡。
實際上,皇宮內慶祝新月節的慶典略顯沉悶,與宮外熱鬧的節日氛圍形成鮮明對比。盡管妃嬪、王子和孫子們皆盛裝打扮,但儀式似乎掩蓋了節日的真正意義。
然而,今天更為重要。
在這個時代,月初的第一天甚至比上元節還要來得重要,因為這是拜月節。對皇室而言,月初的第一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節日。
皇帝將在鳳天殿接受朝臣的問候,隨後將在金楨殿為大臣們舉辦宴會。不僅首都五品以下的官員會被邀請,連遠方的蠻族使者也將出席。
例如,來自朝鮮、琉球、爪哇、蘇門答臘、柬埔寨和西藏的使者。
“殿下,您的長尾巴,您的仆人在這裏為您擦洗幹淨!”
劉啟打著哈欠,身邊的太監邱秀用深沉的聲音提醒他。不僅他的尾巴又長又粗,連他的聲音也異常洪亮。
“起來吧!”劉啟隨意地揮了揮手,登上仆人抬著的轎子,然後用手指指向紀伯恩。
皇室的馬車緩緩行駛起來,紀伯恩鞠躬致意,一邊跟隨轎子行走。“殿下,您有何指示?”
劉啟半開玩笑地說:“小紀,我聽說你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他繼續笑意盈盈地補充道,“而且你的未婚夫竟然是我的叔叔的兒子,論輩分,他甚至是我的姐夫!”
令人意外的是,紀伯恩竟然羞得臉頰泛紅。
劉啟仍舊 調侃:“那我的表妹如何,是不是很漂亮?”
紀伯恩的羞澀變成了尷尬的紅色。
他四下張望了一番,提高了聲音:“殿下,我怎敢欺騙您。我的未婚妻……是……”他稍作停頓,聽著邱秀在隊伍中跟隨前行,然後又放大聲音,“她是邱秀的長女!”
“最大的酒桶?”劉啟目光轉向邱秀,腦海中浮現出鍾家女兒的模樣。
突然間,劉啟對紀伯恩生出了一絲同情。
“盡管我未曾謀麵那位表妹,但聽聞她如同孫子般被養育成長!”劉啟續道,“她據說還擅長射箭!”
“遠遠不止這些!”紀伯恩抱怨道,“你不知道,她掌握了我們家的武藝,能夠輕而易舉地應對多個對手!”他貼近劉啟,低聲補充,“我聽說毛大將軍對她讚不絕口。”
毛祖,劉啟的母舅鍾毛,正是即將成為紀伯恩嶽父的鍾家女孩的兄長。她是鍾生的女兒,鍾毛的妹妹,同時也是鍾毛的直係侄女。
“我母舅是如何評價她的?”劉啟好奇地詢問。
“毛大將軍曾言,若是這個女孩為女兒身,鍾家將失去一位傑出的名將。”紀伯恩歎了口氣,尾巴輕輕搖曳。
“哈哈!”劉啟在轎子中開懷大笑,“這是你自找的麻煩!我聽說你,紀伯恩,是首都風流才子中的佼佼者,秦淮河上的常客!”
“這次你可要小心了。如果我那表妹得知你的所作所為,她可能會用大棍子教訓你!”
紀伯恩一臉苦笑,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說的尷尬和麻煩。
自從與鍾家訂婚以來,他那無憂無慮的生活便一去不複返。他曾與一眾貴族子弟漫步街頭,暢飲豪擲,盡情狂歡。但現在,訂婚的身份讓他不得不收斂行為,嚴謹行事。
若他所訂婚的是尋常人家的女兒,或許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但關鍵在於她鍾家的血脈,這是一個聲名顯赫、權勢滔天的家族。
鍾家不僅僅是普通的家庭;他們的曆史遠比紀家悠久,是皇族中最有影響力的旁係分支之一。而且,鍾家的家長毛祖性格火爆。
如果在婚禮上他對鍾家的女兒有所怠慢,那他將不必擔心其他人;毛祖絕不會輕易放過他。
毛祖負責皇宮的秘書處,是紀伯恩的直接上司。想到這些,紀伯恩不禁背後冷汗淋漓。
太子儀仗隊緩緩停下,停在了金楨殿前,劉啟緩緩從轎子中走了出來。
踏入大殿之後,大廳內的族長便喚他,“孫子,速速過來!”
劉啟走向大廳,那裏已經擺放好了宴請大臣的桌椅。正如所有傳統的皇家宴會一樣,采用的自然是分餐製。靠近內室,族長和劉盈的寶座之下都擺放著裝飾精美的華麗方漆桌子。
然而,在更遠的地方,餐具的精致程度逐漸降低,參加宴會的部長們甚至沒有椅子可坐,僅能就坐在簡陋的凳子上。
傳聞中,族長登基之際,曾在空曠之地擺放了幾把凳子供部長們乘坐,這一舉動象征著家族統治的正式開始。
當劉啟步入大廳時,他留意到在族長寶座的上方,幾位身穿大漢官袍的女子正虔誠地跪著。
見到劉啟,那位女子立即鞠躬行禮,並用中文向他問候,“微臣太濟,向大漢帝國皇太子陛下問安,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啟立刻認出了她;太濟是琉球國統治者的長兄,琉球是漢朝的附屬國。在高祖皇帝登基後的第四個月,他便派遣這位皇兄作為使者前往漢朝進行朝貢。
此刻,琉球國完全效仿漢朝的各式製度,無論是他們的統治者還是普通臣民,都將漢朝視為自己的父母和兄長之國。正是由於他們的忠誠與孝順,使得琉球相較於其他附屬國,更得高祖皇帝的寵愛與重視。
“起身吧,使者!”劉啟伸出手,臉上洋溢著真誠的微笑,“你遠道而來,特地前來拜年致敬。無需如此拘謹,繁文縟節!”
“不必謝我;若真要感謝,那就謝太子吧!”族長輕歎一聲,“是太子為你美言,稱讚了你這幾個月的功績。否則,你以為自己能如此迅速地晉升為首都騎兵的將軍,又或被提拔為縱隊將軍嗎?”
那時,英布並非後來在戰場上名震天下的那位俘虜黑山帝國的傳奇將軍。漢軍的傑出將領們依舊活躍,英布僅是在騎兵隊伍中開始展露頭角。在漢軍群星璀璨的將帥之中,他還算不上是最璀璨的一顆。即便是紀無中和慕容英這樣的年輕將領,也曾超越過他。
“太子祖先的恩澤,我終身難忘,永遠無法回報!”英布誠摯地說。
“無需談論‘償還’或‘虧欠’。隻要我這個侯爵還在,定會支持你!”劉盈微笑著保證,“在大漢王朝,若是人才,我們便會善加利用;絕不會讓他們被忽視!”
“你乃是太子的遠親,本質上是我們家族的一份子!”族長也直率地表示,“隻要那些微末之輩的劉姓人改弦更張,他們的未來發展絕不會遜色於他人。今日,我與太子如此對你言及,你應深自省思!”
長期以來的憂慮在英布心中逐漸被無盡的感激所消融。
皇帝與太子對他的重視和對他貢獻的認可,這份厚恩並非人人可得。
“然而,領兵作戰時,你需注意自己的行為,切勿如狗追鑽石般四處亂竄!”族長續道,“這數月來,我們為你費盡了心神。你也不宜見物便奪,一股腦兒地全部送入宮中。我們並不缺乏這些財物,我也不希望因此引起武官們的紛紛議論!”
英布低下頭,說道:“隨著日期的一天天臨近,這個臣子也向太子的兒子,月王殿下,表達了自己的忠誠之心。”
“這並非關鍵所在!”族長開口道,“忠誠應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而非僅僅通過禮物表達。你做得不錯,將來我們的孫子會按你的貢獻給予相應的獎賞。”他接著用溫和的語氣補充說,“你這個人,外表看似粗獷,但內心卻藏著一顆如金子般純潔的心。你明白我們和太子對這些禮物的態度,卻仍然盡你的所能去討好我們的孫子!”
族長似乎覺得這一切頗為有趣,因此此事便就此妥善解決。
兩位侯爵又交談了一陣,隨後英布被示意退下。在他離開之前,劉盈贈予英布幾盒美食和幾匹布作為禮物。
“他如此慷慨地贈予太子這邊重禮,無疑是向我們表明,英布並不缺乏忠誠,他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並未疏遠!”
在廳堂中,僅劉家族長們得以在場,因此族長的話語變得更加直接。
“這不過是小聰明罷了!”族長靠在椅背上,語重心長地說,“他需要被重新定位!”
“皇帝的見解甚是!”劉盈點頭讚同,“英布確實具備才幹,但他的視野有時並不如他所應展現的那樣寬廣!”
“不,不是他的聽力有問題,是他的視野!”族長及時糾正道,“他容易因受寵而得意忘形,因此需要不斷的提醒。在任命事務上,你必須始終能駕馭他,讓他往東就往東,而非誤入西行。”
劉盈深思熟慮後點了點頭,“若是我無法控製他呢?”
族長隨意地聳了聳肩,“處決他!”他簡潔地說,隨後又補充道,“我的孫子,你在許多方麵都表現出色,但過於心軟。記住,寬容並非領導者的特質,而正直亦不能帶來財富。祖先的教誨並非空言,你必須銘記在心!”
“我記得,殿下!”劉盈回答。
提升英布為太子劉盈所決定。
當時,大漢騎兵中的老將軍們仍擁有極大的影響力。雖然侯爵掌握此等權力可能並非有益,但這對於他們作為臣子而言,亦非最佳狀況。
因此,選拔新興將軍變得至關重要,如此方能逐步取代老將軍,而不會在騎兵的戰鬥力上出現斷層。英布,作為沛縣的一位與皇室有著緊密聯係的貴族,自然成為了這一角色的理想人選。
當然,還有其他諸多考量,英布的卓越軍事才能便是其中之一,這使得他能夠承擔重任。
“討論了這許久,我的腿都有些酸了!”族長站起身,提議道,“我們去享用些麵條吧!”
在坤寧宮,一場溫馨的家庭宴會已經籌備就緒。
族長一生中僅品嚐過兩人所做的麵條:一是皇後呂,二是隨他幾個月的廚師呂興珠。
呂興珠原是騎兵部隊的廚師,以其製作的麵條和那些油鹽豐富、口味濃重的菜肴聞名,深受士兵們的喜愛。然而,他的烹飪風格並不符合皇子公主及妃嬪們的口味。這個月的家庭宴會由呂興珠負責籌備。
盡管如此,考慮到宴會將在坤寧宮舉行,皇帝和皇後都將在場,眾人皆知必須保持低調,因此在享受美食時都隻是適量品嚐。
族長一生中曆經無數險境,麵對著重重隱秘風險。他對生活的信條是,既然毒藥終究要進入胃中,那麽廚師最有可能是那潛在的毒手。因此,呂興珠,原本隻是騎兵隊伍中的廚師,後來被提拔為皇宮內的禦廚。盡管他的麵條和菜肴或許稱不上卓越,但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族長對他始終溫和,從未曾說過一句嚴厲的話。
不僅族長未曾對呂興珠吝嗇過嚴厲的言辭,他的孫子也因他的寵愛而受益,繼承了一個千戶官職在禁衛軍中。
族長不僅善待自己的廚師,還囑咐他的孫子們也要如此。先帝率軍征戰時,曾因不滿廚師的麵條而多次鞭打廚師,這樣的行為常常讓族長感到不齒。
盡管家庭宴會的氛圍既顯得冷清又有些熱鬧,但它畢竟是一場聚會。族長坐在呂皇後和劉啟之間,對孫子們吩咐道:“來,嚐嚐這鴨腿!”
盡管這是一場家庭宴會,但它也具備了正式活動的性質。劉啟與族長的母親同席,這一安排彰顯了他深厚的寵愛。其他人都已習以為常,他們深知這種寵愛雖令人羨慕,卻不易獲得。
族長曾是一名軍中服役的戰士,對油膩的食物情有獨鍾。他精心為劉啟挑選的鴨腿,覆蓋著層層閃亮的肥脂肪。
劉啟輕咬了一口,便道:“爺爺,這個太油膩了!”
族長笑了笑,回答道:“你還不懂得享受!”說罷,他便將劉啟咬過的鴨腿上大部分的肉剔除,隻留下骨頭。
“鴨腿的魅力所在,正是這脂肪!”族長隨意地擦了擦手,愉快地笑著說,“我年輕時,這樣的烤鴨,一次能吃兩個!”
“你們這些天之驕子,真是太嬌貴了!”呂皇後一邊為劉啟布菜,一邊帶著一絲嘲笑的語氣說,“孫子啊,你爺爺當年曾與魏國公呂大比拚誰吃鴨腿吃得少。結果,兩人都吃得過多,以至於動彈不得。次日清晨,他們不得不依靠肚子作為支撐,像秦始皇的八個王子一樣在房間裏緩緩行走,以幫助消化那些過多的食物!”
“哈哈!”族長放聲大笑,“他可輸給我了;無人能及我的酒量!”接著,他轉向附近的仆人賈貴,“魏國公偏愛鴨肉。這個月的烤鴨非常美味;去廚房看看是否還有剩餘。若有,便立刻取幾隻熱的過來!”
“遵命,陛下!”賈貴應聲答道。
劉啟聽後,臉上露出了幾分怪異的表情。
傳說中,呂大背部患有嚴重的癰疽,不宜食用辛辣食物。然而,族長卻送給他多隻烤鴨,呂大在熱氣的蒸騰下,勉強吃下這些食物,最終因疾病惡化而去世。
這個故事並不真實,鮮有人全信其真。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故事的細節似乎被不斷誇大,以便讓更多的人輕易地相信它。
鑒於劉啟對族長的深刻了解,他深信族長絕不會對呂大造成傷害。族長很清楚,呂大從未有過任何背叛的念頭,也絕非威脅。在沛縣的貴族群體中,呂大無疑是領頭者,但近幾個月來,他的行事愈發謹慎、忠誠。他細致地完成每一項任務,且鮮有卷入任何醜聞之時。
加之族長性格中的寬容與大度,他更是不會費心去刻意懲罰任何人。
若族長真有傷害之心,他會確保目標的整個家族被連根拔起,他缺乏策劃如此複雜陰謀的耐心。
若是他過於在意他人眼光,那他便不可能是劉邦。
見劉啟陷入沉思,族長從旁輕聲問道:“孫子,你是在品嚐這麵條的滋味,還是在深思熟慮些什麽?”
“我是在想南方的長江流域,那裏的濕熱氣候,”劉啟坦誠地回答,“這些老臣們曾與皇帝的祖先並肩作戰,曆經血雨腥風,許多人因此落下各種疾病。夏日裏,他們這裏痛那裏癢是常有的事。”
“因此,孫子,你是否考慮過,”族長放下筷子,沉思片刻,然後微笑著說,“既然皇帝的祖先如此寵愛他們的臣子,為何不派遣太醫去關心那些老臣的健康,甚至賞賜他們一些宮廷藥材呢?”
轉向太子李英,他接著說:“你負責處理這件事。那些曾與我們並肩作戰的老將軍們承受了無數的傷害,這樣的善舉應當以我們的名義進行,彰顯皇室的後裔之情。”
劉啟提出的關於老臣福祉的建議,遠比任何獎勵都要深入人心。這樣的恩典足以讓那些老臣們深感皇室的關懷與感激。
李英自然心領神會,答道:“兒子定當遵從父皇的旨意!”
呂皇後輕輕撫摸著劉啟的胡須,笑著說:“我英勇的兄弟,心懷仁慈,他必定會因為人民的讚譽而成為一位英明的王子!”她隨即又補充道:“再過幾個月,你的孫子就將滿八歲了。到時,祖母得為你物色一個合適的配偶了!”
她繼續詢問:“告訴祖母,你心儀何種類型的男子?”
劉啟臉頰泛紅,帶著羞澀的微笑回答:“孫子年紀尚小,還未曾想過這些事情!”
盡管他如此說,但他的目光卻不由自主地飄向了在宮中服侍他的太監邱秀,心裏暗想:“但願未來的伴侶不要像她這樣有母親般的細膩品味,她或許並不適合成為妻子!”
“孫子,此事不必急於一時!”族長微笑著回應,“我們應當逐步審慎地推進,細心聆聽,精心挑選。我們孫子的配偶,必須是外貌與性格皆上乘之人。”
這時,李英也興奮地開口道:“父皇,母後,我還有一件喜事未曾向您們提及!”
族長和呂皇後同時放下了筷子,全神貫注地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
李英續道:“我的堂兄武忠已與鍾家聯姻,紀家的長子也已然與鍾家大兒子的小兒子訂下了婚約。昨日,我的堂兄武忠向我提起,希望父皇能為這兩家孩子們的婚事選定一個吉日,以便他們盡快完婚!”
紀伯恩即將成為鍾家的一員?
這無疑是親緣關係更加緊密的典範!
“這確實是樁美事!”族長歡快地叫道。
呂皇後也笑意盈盈地補充道:“家族間的聯係愈發緊密了!大兒子,待到下月過後,你應邀請紀家和鍾家的孩子們入宮一敘。我會為他們準備一些禮物,以示感激。”
隨後,她轉向拓跋妃,建議道:“姐姐,你也不妨對他們施以獎賞。”
拓跋妃正在另一張桌子上照料她的孫子,聞言顯得有些驚訝,不禁問到:“姐姐,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你孫子的未來嶽父正是鍾家的那位叔叔!”呂皇後微笑著解釋,“依照輩分,即將嫁給紀家的小女兒,是你孫子的未來嶽父的侄子……”
她的話尚未說完,劉家族長的表情便發生了變化,他們紛紛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
紀伯恩即將成為鍾家女兒的夫婿,而蜀帝李春是我的叔叔,李春又是英布的叔叔,英布則是我叔叔的妻子……
突然間,劉啟臉色變得蒼白,他的目光轉向蜀帝李春。
“他不僅是我的叔叔,還是我外祖母的侄女婿,這便意味著他是我的名義上的父親的妹妹的丈夫的弟弟。我的名義上的父親的妹妹,同時也是我的阿姨。因此,紀伯恩的婚姻實際上是與英布的孫女,也就是我叔叔的女兒結合,所以紀伯恩既是我的堂兄,又將成為我堂兄女兒的丈夫?”
“這究竟是什麽複雜的關係?”族長驚訝地張大嘴巴問道,“這實在太亂了!”他感歎道,臉上寫滿了困惑,“他們的世代歸屬,難道真的如此重要嗎?!”
大廳中的眾人全都麵露迷惘,而呂皇後的臉色也逐漸陰沉了下來。
她曾有意推動呂家和紀家的聯姻,但從未想過這一切竟會落得如此下場,甚至遭到了李英的責難。
她心中的思緒轉向李英,卻發現李英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她的目光。
皇宮牆外的煙花聲在宮內莊嚴的市場中回蕩,營造出節日的氛圍。
“嗯!”劉啟打了個哈欠,從床上起身,剛一站起來,賈貴和太監邱秀便拿著新衣服前來,跪在他的腳下,為他穿衣打扮。
昨日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劉啟因為熬夜,此刻仍昏昏欲睡。
實際上,皇宮內慶祝新月節的慶典略顯沉悶,與宮外熱鬧的節日氛圍形成鮮明對比。盡管妃嬪、王子和孫子們皆盛裝打扮,但儀式似乎掩蓋了節日的真正意義。
然而,今天更為重要。
在這個時代,月初的第一天甚至比上元節還要來得重要,因為這是拜月節。對皇室而言,月初的第一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節日。
皇帝將在鳳天殿接受朝臣的問候,隨後將在金楨殿為大臣們舉辦宴會。不僅首都五品以下的官員會被邀請,連遠方的蠻族使者也將出席。
例如,來自朝鮮、琉球、爪哇、蘇門答臘、柬埔寨和西藏的使者。
“殿下,您的長尾巴,您的仆人在這裏為您擦洗幹淨!”
劉啟打著哈欠,身邊的太監邱秀用深沉的聲音提醒他。不僅他的尾巴又長又粗,連他的聲音也異常洪亮。
“起來吧!”劉啟隨意地揮了揮手,登上仆人抬著的轎子,然後用手指指向紀伯恩。
皇室的馬車緩緩行駛起來,紀伯恩鞠躬致意,一邊跟隨轎子行走。“殿下,您有何指示?”
劉啟半開玩笑地說:“小紀,我聽說你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他繼續笑意盈盈地補充道,“而且你的未婚夫竟然是我的叔叔的兒子,論輩分,他甚至是我的姐夫!”
令人意外的是,紀伯恩竟然羞得臉頰泛紅。
劉啟仍舊 調侃:“那我的表妹如何,是不是很漂亮?”
紀伯恩的羞澀變成了尷尬的紅色。
他四下張望了一番,提高了聲音:“殿下,我怎敢欺騙您。我的未婚妻……是……”他稍作停頓,聽著邱秀在隊伍中跟隨前行,然後又放大聲音,“她是邱秀的長女!”
“最大的酒桶?”劉啟目光轉向邱秀,腦海中浮現出鍾家女兒的模樣。
突然間,劉啟對紀伯恩生出了一絲同情。
“盡管我未曾謀麵那位表妹,但聽聞她如同孫子般被養育成長!”劉啟續道,“她據說還擅長射箭!”
“遠遠不止這些!”紀伯恩抱怨道,“你不知道,她掌握了我們家的武藝,能夠輕而易舉地應對多個對手!”他貼近劉啟,低聲補充,“我聽說毛大將軍對她讚不絕口。”
毛祖,劉啟的母舅鍾毛,正是即將成為紀伯恩嶽父的鍾家女孩的兄長。她是鍾生的女兒,鍾毛的妹妹,同時也是鍾毛的直係侄女。
“我母舅是如何評價她的?”劉啟好奇地詢問。
“毛大將軍曾言,若是這個女孩為女兒身,鍾家將失去一位傑出的名將。”紀伯恩歎了口氣,尾巴輕輕搖曳。
“哈哈!”劉啟在轎子中開懷大笑,“這是你自找的麻煩!我聽說你,紀伯恩,是首都風流才子中的佼佼者,秦淮河上的常客!”
“這次你可要小心了。如果我那表妹得知你的所作所為,她可能會用大棍子教訓你!”
紀伯恩一臉苦笑,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說的尷尬和麻煩。
自從與鍾家訂婚以來,他那無憂無慮的生活便一去不複返。他曾與一眾貴族子弟漫步街頭,暢飲豪擲,盡情狂歡。但現在,訂婚的身份讓他不得不收斂行為,嚴謹行事。
若他所訂婚的是尋常人家的女兒,或許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但關鍵在於她鍾家的血脈,這是一個聲名顯赫、權勢滔天的家族。
鍾家不僅僅是普通的家庭;他們的曆史遠比紀家悠久,是皇族中最有影響力的旁係分支之一。而且,鍾家的家長毛祖性格火爆。
如果在婚禮上他對鍾家的女兒有所怠慢,那他將不必擔心其他人;毛祖絕不會輕易放過他。
毛祖負責皇宮的秘書處,是紀伯恩的直接上司。想到這些,紀伯恩不禁背後冷汗淋漓。
太子儀仗隊緩緩停下,停在了金楨殿前,劉啟緩緩從轎子中走了出來。
踏入大殿之後,大廳內的族長便喚他,“孫子,速速過來!”
劉啟走向大廳,那裏已經擺放好了宴請大臣的桌椅。正如所有傳統的皇家宴會一樣,采用的自然是分餐製。靠近內室,族長和劉盈的寶座之下都擺放著裝飾精美的華麗方漆桌子。
然而,在更遠的地方,餐具的精致程度逐漸降低,參加宴會的部長們甚至沒有椅子可坐,僅能就坐在簡陋的凳子上。
傳聞中,族長登基之際,曾在空曠之地擺放了幾把凳子供部長們乘坐,這一舉動象征著家族統治的正式開始。
當劉啟步入大廳時,他留意到在族長寶座的上方,幾位身穿大漢官袍的女子正虔誠地跪著。
見到劉啟,那位女子立即鞠躬行禮,並用中文向他問候,“微臣太濟,向大漢帝國皇太子陛下問安,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啟立刻認出了她;太濟是琉球國統治者的長兄,琉球是漢朝的附屬國。在高祖皇帝登基後的第四個月,他便派遣這位皇兄作為使者前往漢朝進行朝貢。
此刻,琉球國完全效仿漢朝的各式製度,無論是他們的統治者還是普通臣民,都將漢朝視為自己的父母和兄長之國。正是由於他們的忠誠與孝順,使得琉球相較於其他附屬國,更得高祖皇帝的寵愛與重視。
“起身吧,使者!”劉啟伸出手,臉上洋溢著真誠的微笑,“你遠道而來,特地前來拜年致敬。無需如此拘謹,繁文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