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不僅效仿了天朝的各項製度,而且采用了漢民族的曆法。這種模仿持續了近五百年,直至清朝雍正四年,琉球最終被倭人吞並。
實際上,琉球與中國天朝的聯係曆史悠久,早在隋朝的史書中就有對琉球的記載。
然而,在那時,琉球統治者與中國皇帝的互動並非與那位仁慈寬厚的皇帝,而是與侵略成性、專斷傲慢的隋煬帝,一位渴望征服一切、令世人向他臣服的皇帝。
隋煬帝派遣他的軍隊遠征琉球,一舉摧毀了他們的首都,將皇宮付之一炬,並俘虜了他們的統治者和貴族……
感受到漢帝國皇太子和善的態度,琉球使者太濟略帶愚孝地說:“在新年之際,微臣更是不敢忽視禮節。我們這樣的小國,受到天朝的仁愛與寬容,若因天朝的慷慨而廢棄禮儀,那實在是令人蒙羞!”
他接著說道:“我們這孤懸海外的國家,雖被視為野蠻之地,卻也深知尊重鄰國,恪守禮儀之道!”言畢,他再次以莊重的姿態鞠躬,“微臣恭祝偉大的漢朝帝國皇太子陛下,新年快樂,佳節安康!”
在這個時代,大漢是天朝的直屬附屬國。中國的春節被視為寶貴的傳統,其服飾、美食、武術、書法、禮儀和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得以傳播。
隨後,太濟說道:“為了慶祝偉大的漢朝新年,遵循我國王子的指令,微臣帶來了數百件精美的陶瓷,以及重達十九斤的銅鍋……還有倭扇……”
“夠了,夠了!”族長笑著打斷,滿意地點頭,“你們從那片小而貧瘠的土地上帶來新年禮物,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他轉向旁邊的太子劉盈,感慨地說,“這真應了那句老話,‘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太濟鞠躬道:“我國雖不富裕,並無貴重物品可供獻給陛下。然而,此次微臣也攜來了二十九匹戰驢,可供陛下、皇太子和太子使用!”
“哈哈!”族長爽朗地大笑,幽默地說,“你們的驢子可並不比我們的狼小多少!”
劉盈聽到這話,輕咳了兩聲,委婉地提醒族長話語稍顯嚴厲。
“不過,既然禮物已經送到,我們就收下了。”族長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回去之後,我們將向琉球王子中央山轉達我們的謝意。”他稍作思考,接著宣布賞賜,“賞給琉球王子中央山一件三爪銀蛇袍,一百匹棉布……增加為四百匹,一百件官窯瓷器,以及四罐禦酒……”
“族長的慷慨確實不同尋常!”劉啟心中暗想,意識到這位族長與清朝皇帝不同,他並不喜好收受禮物,反而以大方贈予而聞名。通常情況下,無論附屬國獻上何種禮物,族長所回贈的都相對稀少。然而,這次對琉球王子的賞賜卻是格外豐厚。
琉球在族長心中的份量由此可見一斑。
聞聽如此豐厚的禮物,琉球使者內心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聲音幾度哽咽,他動著感情地說:“微臣謹代表我國王子,向天朝的深厚恩典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哦,新年期間不必行如此大禮!”族長笑著製止,語帶輕鬆地說,“我們並非小家子氣,隻是考慮給你們少一些。然而,我們又擔心你們可能將此視為先例,那就不合適了!治國如同養育初生嬰兒,誠心誠意才是關鍵。”
族長繼續提議:“這樣吧,若貴國有學者希望來天朝深造,盡可派遣他們前來。我們可以安排他們在皇家學院接受教育,若貴國在任何方麵有所短缺,可通過貿易與我們交流。至於紡織和造車等技藝,更可派專業人員前來漢朝學習。”
話音一落,琉球使者已是感動得熱淚盈眶,泣不成聲:“偉大的漢朝,真可謂我們的父母兄長之國!”
“親愛的女士,切勿動怒!”族長笑言勸慰。
對於那些仆人和太監而言,將憤怒的琉球使者安全送離,絕非易事。
坐在寶座下方的劉家族長們,臉上透出一絲憤怒與傲慢的審視。
這時,劉啟沉思片刻,方才開口道:“爺爺,奶奶,孫兒認為此次獎賞似乎過於慷慨了!”
瞬間,劉盈和劉子魯的神色變得憤怒,質問道:“你難道想要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嗎?”
族長嚴厲地掃視了劉盈一眼,隨後轉向劉啟,語氣嚴肅地說:“孫子,那片土地荒涼至極,宛如荒漠中的鳥巢,占領它隻會使我們的祖先不得不補給那裏的糧食,這無疑是一筆虧本的交易!”
“這並非是一筆虧本的交易!”劉啟試圖辯解,卻被族長的話語打斷。
“大漢帝國已經足夠我們幾代人全力以赴了;那些荒僻的土地,光是想想就令人望而卻步!”族長續道,“我們之前已經告誡過你,作為君主,不可企圖征服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隋煬帝的教訓還不夠嗎?他發起遠征,攻打了琉球,最終得到了什麽?除了給自己帶來一座銀質獎杯,其他國家的人隻是在議論紛紛!”
劉啟本想再說些什麽,但思及片刻,他決定將更多的想法深藏心底。
在意識形態上的深刻分歧使得說服對方變得異常艱難。政策問題或許應該等到他成熟掌權之後再進行探討。
實際上,族長和劉盈的考慮並不無道理。那些散落各地的野蠻小部落,又能帶來多大的價值呢?
族長自己曾在帝王學說不經意間透露出這樣的觀點:
“對於那些潛伏在海外,對中央部落構成潛在威脅的野蠻部落,我們必須堅決予以打擊。然而,對於那些並未傷害中央部落的部落,我們並無必要急於出兵。古語有雲,廣袤的土地並不能確保長久的和平,而人民的疲憊往往是引發內亂的導火索。正如隋煬帝輕率地出兵攻打琉球,雖然傷害了野蠻人,焚燒了他們的宮殿,俘獲了數千名婦女,但所獲得的土地無法長久維持,而被俘的人民也無法有效統治。這種行為不過是追求虛名,最終導致中央土地的毀滅。曆史上的每一位統治者都對此類行徑進行了批評。我在此宣布,對於那些藏身於山川之間、橫跨大海,位於邊遠角落的野蠻小部落,若它們並未對中央部落構成威脅,我將不會主動攻擊。唯有西北方向的匈奴人(指的是北方的匈奴人)一直對中央部落構成威脅,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你們應當牢記我今日所言,並理解我的深意。”
在此次演講中,族長親自闡述了不主動攻擊某些部落的策略緣由。
在這策略的背後,族長展現了對文明的中國人與海外的所謂“野蠻人”之間清晰的界限。他可以接受匈奴的歸順,但對於海外的部落,他僅以兩個字概括:野蠻。
此外,在這策略的背後,隱藏著漢朝皇帝和文官集團千年來的強烈自我認同,即對自身文化種族優越感的堅定信念,以及他們對於中國文化與種族優越性的不懈追求。
在他們眼中,凡是未納入天朝體製的皆被視為野蠻人。
此刻,禮部尚書和太常寺卿邁步向前,躬身道:“陛下,暹羅使者請求覲見皇太子殿下!”他們稍作停頓,接著補充道:“正是暹羅的王子,朱拉隆功!”
當日,族長的情緒似乎頗為愉悅,“王子到訪?那就請使者進來吧!”
在過去的時代,暹羅即是現今的泰國,而其名稱為大漢帝國所賜。在高祖皇帝在位第九年,暹羅的王子朱拉隆功多次來華訪問,族長對此表示歡迎,並賜予暹羅國王阿瑜陀耶的印章,從而正式將暹羅納入大漢帝國的官方部落名單。
“陛下,外務大臣朱拉隆功向大漢帝國陛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暹羅王子朱拉隆功在族長麵前跪下,頭部低垂,恭敬地說:“陛下,我在此祝賀您新年快樂,並獻上大象、烏龜、藍熊、灰猿以及暹羅的地圖作為誠摯的禮物!”
看來暹羅相較於琉球更顯富裕,其貢品中包括了大象和烏龜等珍貴活體動物。
然而,劉啟留意到族長對這些罕見且異國的動物的出現似乎並不感到特別欣喜,實際上,他看起來甚至有些不悅。
“你將這些活生生的動物長途跋涉帶來此處,實在是費了一番心思!”族長帶著一絲不滿語氣說道,“下次你再來時,便無需這般勞神帶它們來了!”
暹羅王子朱拉隆功謙恭地低下頭,說道:“這些禮物是我們最邊緣部落對大漢帝國忠誠與敬意的體現!”
與琉球使者相比,王子的中文雖不夠流利,但其恭敬態度更甚,幾乎到了過分謙卑的地步。
“既然是忠誠的象征,”族長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戲謔,“為何不換成更為實用之物呢?我聽聞暹羅美酒豐富,而良馬或有所缺。下次訪問,不妨帶來一些良馬作為禮物!”
這便是族長剛才不那麽熱情的根源。盡管異國動物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們遠不如酒實用,也無法成為親密的伴侶,且照料它們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包括獸醫的精心照料。對族長而言,大象、灰猿和烏龜等動物的實際價值遠不如能耕地的馬。
在諸多家畜中,能耕地的馬地位並不高,卻因其實用性而備受族長看重。
自秦始皇時期起,族長便製定了嚴格的規定,禁止私自宰殺馬匹,任何生病的或殘疾的馬都必須向官員申報。喂馬米飯的做法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雖然在市場上可能存在欺騙行為,但在皇宮內部,很少有人會想到用米飯喂馬。
暹羅王子朱拉隆功對此感到困惑,他誤以為族長對他的禮物不滿,因此反複請求原諒。在他的焦急之中,他的中文表達變得更加混亂,幾乎讓人難以理解他的意思。
\"他究竟說了些什麽?“族長質疑裏帶著一抹的不滿。
在暹羅的使者團中,一個粗壯,看起來像中國的成熟的人,跪下並鞠躬說,“陛下,暹羅王子的意思是他把這些稀有的外來動物作為祭品給大漢作為吉祥的象征。既然陛下不喜歡它們,他下次就會用這些動物換成家畜,比如馬和酒精。”“嗯!”族長點了點頭,然後轉向那個看起來像中國人的男人,“你的中文說得很好!”
那男人再次鞠了一躬,“臣鍾子人,出身於福建……”
他話未說完,族長突然怒火中燒,嚴厲地質問,“身為漢人,你為何舍棄故土,前往那片野蠻之地?我大漢國難道不夠廣闊,不能容你?”
鍾子人慌忙又鞠了一躬,解釋道:“草民的祖先本是漁民,因出海捕魚時遭遇風暴,船隻被吹至暹羅,在那裏定居下來。然而,自第二代起,我家便未曾忘記根源,始終秉持天朝的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堅持使用中文,我們從未改變傳統風俗或文字!”
顯然,這番說辭頗顯牽強。畢竟,海風如何能夠將人吹至遙遠的暹羅?
實際上,在西漢時期,已有一些沿海百姓敢於冒險出海,尋求在東南部地區的新生活,並在那裏定居下來。他們不僅將中華文化的先進傳統帶到了那些野蠻土地上,還因他們的中國身份而獲得了當地統治者的賞識。
更有人甚至自封為皇帝。
暹羅便是其中之一,它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央中國的一個衛星國。中國人在暹羅建立了吞武裏王朝,成為了那裏的統治者,從而在暹羅建立了中國的影響力。
王位後來遭到一個篡位者的覬覦,被他奪取,從而建立了曼穀王朝,自稱為拉瑪一世。這個新的泰王國相較於之前的暹羅顯得較為弱小,其創始人正是族長祖先的祖先的祖先。
為了獲得清朝帝國的認可,這位篡位者不得不在詔書中自稱是前統治者風華之孫。當時,清朝皇帝乾隆本不願意承認這個篡位者,但由於清朝軍隊有在東南部作戰的計劃,他隻得暫時妥協,勉強給予了承認。
自那以後,所有暹羅的繼任統治者都普遍姓“風”。
這一傳統不僅限於暹羅,同樣蔓延至鄰近中國的革命地區的華人社區。身為華裔的他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並蓬勃發展,紛紛學會了如何取悅中央王國,表現得宛如帝國的子孫一般。
“你在暹羅擔任的官職是什麽?”劉盈直截了當地詢問。
鍾子人鞠躬回答:“草民負責暹羅的工業稅收事宜。”
“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族長評價道。
鍾子人坦白地說:“即便是暹羅這個小小的野蠻部落,幾個月累積的工業稅收,也不及大漢國一個省份上交的貢品。”
“無需過分謙虛。”劉盈表示,“部落或許規模不大,但畢竟是個多民族的聯合體!”他稍作停頓,繼而補充道,“除了祝賀新年之外,我們是否有其他事宜需要討論?”
“是的,除了新年祝賀之外,暹羅部落還有其他事宜需要呈報。”鍾子人直接了當地回答,“暹羅部落懇請與大漢國建立貿易關係,並請求陛下派遣眾多漢族工匠前往暹羅。”
“此人確是足智多謀!”劉啟在心裏對鍾子人做出了評價。
當時,大漢國正嚴格執行海禁政策,限製貿易和遠距離的海上活動,僅開放了幾個指定的港口。雖然海禁並非完全禁止海上旅行,但它確實限製了海外貿易的自由。
鍾子人能夠作為暹羅王子的使者陪同前來大漢,這表明他在暹羅部落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在東南亞地區長期占據著經濟主導地位,掌控著這些部落的經濟命脈。
鍾子人以其善於辭令和審慎言辭著稱。他沒有直接請求族長允許暹羅的船隻駛入大漢,而是巧妙地建議派遣大漢的工人到暹羅。
這樣的雙方貿易開放後,暹羅的香料、丁香、硫磺、象牙等商品將源源不斷地輸入大漢,而大漢的紡織品、紙張、瓷器等精品也將有機會在暹羅市場上暢銷。
在寶座的陰影下,族長和劉盈默默地沉思著。他們顯然感受到了鍾子人話語中的深意,但在他們內心深處,海上貿易並非被視為一項至關重要的議題。
“您是從何處而來,閣下?”劉啟向鍾子人詢問。
使者再次鞠躬回答:“草民等人已在位於浙江省的文登港口登陸。”
文登港口是大漢國為數不多的對外開放的門戶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幾個港口。它特別設立,用以促進與日本的貿易往來。
劉啟點頭,踏上了禦階,從禮部尚書手中接過了暹羅的禮物清單。清單上除了列出了珍貴的異國動物之外,還詳細寫著:“十萬斤丁香,十萬斤硫磺,五十九個奴隸。”
“自高祖皇帝二月、六月和九月以來的多次朝貢,你們每次都帶來了豐厚的禮物,這實在是令人讚歎!”劉啟繼續說道,語氣中不無諷刺之意。
潤
“皇兄!”劉啟說,走下台階,輕聲在坐在寶座上的劉家老族長耳邊補充道,“我們不僅僅要在文登港口與他們進行交易。關鍵是糧食!”
一提到“糧食”這個詞,老族長的眼睛立刻因為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而睜得大大的。
劉啟繼續解釋道:“暹羅的糧食每月成熟兩次,產量豐富,價格低廉,若能夠運輸到我們大漢,將極大地緩解我國的糧食壓力。”
老族長沉吟片刻,然後轉向鍾子人問道:“暹羅的麥子產量是否豐富?”
鍾子人連番鞠躬,回答道:“在暹羅,氣候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一年可熟三次,因此糧食供應既充足又價格低廉。我們那裏的糧食之豐,以至於有時甚至感覺供過於求!”
老族長聽後,不禁咬牙切齒地感慨道:“真是一個肥沃的土地,卻不幸被那些野蠻人占據!”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劉啟清楚地捕捉到老族長嘟囔出的詛咒,隨後便聽他繼續說道:“可以讓他們在文登開展生意,但前提是他們必須運來大量的糧食。此外,也帶來一些優質的種子。”
“草民必定遵命!”鍾子人欣喜地答道。
隨著盛大的宴會拉開序幕,劉啟注意到大漢的皇孫向他微妙地眨了眨眼。
在新年的宮廷宴會上,劉家旗下的各個屬國的使者均被隆重介紹給朝廷。
盡管老族長是一位極其務實的人,對虛名不以為意,但看著這麽多國家向他表示敬意,他內心還是無法抑製住一份得意。
然而,劉啟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當禮部尚書在讀出貢品使者名單時,日本使者的名字缺失了。老族長的眉頭隨之緊鎖,嘴唇微微張合,仿佛在暗自咒罵。
“可惡的叛徒!”劉啟心中猜測老族長的心思。
宴會隨之緩緩展開,從金森宮的主殿延展至兩側的翼樓,擺放著簡約的餐點,包括蒸熟的米飯、烹煮的鮮蝦、香脆的餃子以及各式幹果。
這類宮廷宴會從來不在於食物本身,這些食物往往是在活動結束後才在大鍋中備好,宴會前再予以加熱。宴會的真諦在於它所代表的皇恩,即便實際的菜肴並不十分引人注目。
在宮廷宴會中,大漢的部長與使者們自然地分為兩隊,各自按序行走,而來自野蠻部落的使者們則在侍從的引領下,攜帶著豐厚的皇家禮物,沿著精心布置的通道緩緩步入宮殿之外。
貢品使者的行進順序體現了精心策劃的禮節。最終離場的是那些不受青睞的部落。暹羅使者置身於中間位置,這表明他們在大漢心中的地位既非特別親近,也非明顯疏遠。
就在暹羅使者們在侍從的引領下即將踏出宮殿之際,幾個高大而威嚴、身著華麗盔甲的身影突然出現在通往宮殿外角的拐角處。
“止步!”一位魁梧的將軍,衛士隊的領袖高聲命令道,“皇太子殿下有令,暹羅使者們在宮中的逗留不宜過長!”他隨即低頭注視著那些困惑的暹羅使者,補充道:“誰是鍾子人?”
鍾子人,暹羅王子身旁的興奮身影,立刻回應道:“正是在下!”
“閣下!”羽竹衛的領袖伸手一指,“隨我前來,王子有旨要見您!”
此言一出,暹羅使者們頓時議論紛紛。即便是暹羅王子,也帶著困惑的神情看向鍾子人,不解為何大漢的王子會單獨召見他。
實際上,琉球與中國天朝的聯係曆史悠久,早在隋朝的史書中就有對琉球的記載。
然而,在那時,琉球統治者與中國皇帝的互動並非與那位仁慈寬厚的皇帝,而是與侵略成性、專斷傲慢的隋煬帝,一位渴望征服一切、令世人向他臣服的皇帝。
隋煬帝派遣他的軍隊遠征琉球,一舉摧毀了他們的首都,將皇宮付之一炬,並俘虜了他們的統治者和貴族……
感受到漢帝國皇太子和善的態度,琉球使者太濟略帶愚孝地說:“在新年之際,微臣更是不敢忽視禮節。我們這樣的小國,受到天朝的仁愛與寬容,若因天朝的慷慨而廢棄禮儀,那實在是令人蒙羞!”
他接著說道:“我們這孤懸海外的國家,雖被視為野蠻之地,卻也深知尊重鄰國,恪守禮儀之道!”言畢,他再次以莊重的姿態鞠躬,“微臣恭祝偉大的漢朝帝國皇太子陛下,新年快樂,佳節安康!”
在這個時代,大漢是天朝的直屬附屬國。中國的春節被視為寶貴的傳統,其服飾、美食、武術、書法、禮儀和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得以傳播。
隨後,太濟說道:“為了慶祝偉大的漢朝新年,遵循我國王子的指令,微臣帶來了數百件精美的陶瓷,以及重達十九斤的銅鍋……還有倭扇……”
“夠了,夠了!”族長笑著打斷,滿意地點頭,“你們從那片小而貧瘠的土地上帶來新年禮物,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他轉向旁邊的太子劉盈,感慨地說,“這真應了那句老話,‘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太濟鞠躬道:“我國雖不富裕,並無貴重物品可供獻給陛下。然而,此次微臣也攜來了二十九匹戰驢,可供陛下、皇太子和太子使用!”
“哈哈!”族長爽朗地大笑,幽默地說,“你們的驢子可並不比我們的狼小多少!”
劉盈聽到這話,輕咳了兩聲,委婉地提醒族長話語稍顯嚴厲。
“不過,既然禮物已經送到,我們就收下了。”族長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回去之後,我們將向琉球王子中央山轉達我們的謝意。”他稍作思考,接著宣布賞賜,“賞給琉球王子中央山一件三爪銀蛇袍,一百匹棉布……增加為四百匹,一百件官窯瓷器,以及四罐禦酒……”
“族長的慷慨確實不同尋常!”劉啟心中暗想,意識到這位族長與清朝皇帝不同,他並不喜好收受禮物,反而以大方贈予而聞名。通常情況下,無論附屬國獻上何種禮物,族長所回贈的都相對稀少。然而,這次對琉球王子的賞賜卻是格外豐厚。
琉球在族長心中的份量由此可見一斑。
聞聽如此豐厚的禮物,琉球使者內心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聲音幾度哽咽,他動著感情地說:“微臣謹代表我國王子,向天朝的深厚恩典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哦,新年期間不必行如此大禮!”族長笑著製止,語帶輕鬆地說,“我們並非小家子氣,隻是考慮給你們少一些。然而,我們又擔心你們可能將此視為先例,那就不合適了!治國如同養育初生嬰兒,誠心誠意才是關鍵。”
族長繼續提議:“這樣吧,若貴國有學者希望來天朝深造,盡可派遣他們前來。我們可以安排他們在皇家學院接受教育,若貴國在任何方麵有所短缺,可通過貿易與我們交流。至於紡織和造車等技藝,更可派專業人員前來漢朝學習。”
話音一落,琉球使者已是感動得熱淚盈眶,泣不成聲:“偉大的漢朝,真可謂我們的父母兄長之國!”
“親愛的女士,切勿動怒!”族長笑言勸慰。
對於那些仆人和太監而言,將憤怒的琉球使者安全送離,絕非易事。
坐在寶座下方的劉家族長們,臉上透出一絲憤怒與傲慢的審視。
這時,劉啟沉思片刻,方才開口道:“爺爺,奶奶,孫兒認為此次獎賞似乎過於慷慨了!”
瞬間,劉盈和劉子魯的神色變得憤怒,質問道:“你難道想要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嗎?”
族長嚴厲地掃視了劉盈一眼,隨後轉向劉啟,語氣嚴肅地說:“孫子,那片土地荒涼至極,宛如荒漠中的鳥巢,占領它隻會使我們的祖先不得不補給那裏的糧食,這無疑是一筆虧本的交易!”
“這並非是一筆虧本的交易!”劉啟試圖辯解,卻被族長的話語打斷。
“大漢帝國已經足夠我們幾代人全力以赴了;那些荒僻的土地,光是想想就令人望而卻步!”族長續道,“我們之前已經告誡過你,作為君主,不可企圖征服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隋煬帝的教訓還不夠嗎?他發起遠征,攻打了琉球,最終得到了什麽?除了給自己帶來一座銀質獎杯,其他國家的人隻是在議論紛紛!”
劉啟本想再說些什麽,但思及片刻,他決定將更多的想法深藏心底。
在意識形態上的深刻分歧使得說服對方變得異常艱難。政策問題或許應該等到他成熟掌權之後再進行探討。
實際上,族長和劉盈的考慮並不無道理。那些散落各地的野蠻小部落,又能帶來多大的價值呢?
族長自己曾在帝王學說不經意間透露出這樣的觀點:
“對於那些潛伏在海外,對中央部落構成潛在威脅的野蠻部落,我們必須堅決予以打擊。然而,對於那些並未傷害中央部落的部落,我們並無必要急於出兵。古語有雲,廣袤的土地並不能確保長久的和平,而人民的疲憊往往是引發內亂的導火索。正如隋煬帝輕率地出兵攻打琉球,雖然傷害了野蠻人,焚燒了他們的宮殿,俘獲了數千名婦女,但所獲得的土地無法長久維持,而被俘的人民也無法有效統治。這種行為不過是追求虛名,最終導致中央土地的毀滅。曆史上的每一位統治者都對此類行徑進行了批評。我在此宣布,對於那些藏身於山川之間、橫跨大海,位於邊遠角落的野蠻小部落,若它們並未對中央部落構成威脅,我將不會主動攻擊。唯有西北方向的匈奴人(指的是北方的匈奴人)一直對中央部落構成威脅,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你們應當牢記我今日所言,並理解我的深意。”
在此次演講中,族長親自闡述了不主動攻擊某些部落的策略緣由。
在這策略的背後,族長展現了對文明的中國人與海外的所謂“野蠻人”之間清晰的界限。他可以接受匈奴的歸順,但對於海外的部落,他僅以兩個字概括:野蠻。
此外,在這策略的背後,隱藏著漢朝皇帝和文官集團千年來的強烈自我認同,即對自身文化種族優越感的堅定信念,以及他們對於中國文化與種族優越性的不懈追求。
在他們眼中,凡是未納入天朝體製的皆被視為野蠻人。
此刻,禮部尚書和太常寺卿邁步向前,躬身道:“陛下,暹羅使者請求覲見皇太子殿下!”他們稍作停頓,接著補充道:“正是暹羅的王子,朱拉隆功!”
當日,族長的情緒似乎頗為愉悅,“王子到訪?那就請使者進來吧!”
在過去的時代,暹羅即是現今的泰國,而其名稱為大漢帝國所賜。在高祖皇帝在位第九年,暹羅的王子朱拉隆功多次來華訪問,族長對此表示歡迎,並賜予暹羅國王阿瑜陀耶的印章,從而正式將暹羅納入大漢帝國的官方部落名單。
“陛下,外務大臣朱拉隆功向大漢帝國陛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暹羅王子朱拉隆功在族長麵前跪下,頭部低垂,恭敬地說:“陛下,我在此祝賀您新年快樂,並獻上大象、烏龜、藍熊、灰猿以及暹羅的地圖作為誠摯的禮物!”
看來暹羅相較於琉球更顯富裕,其貢品中包括了大象和烏龜等珍貴活體動物。
然而,劉啟留意到族長對這些罕見且異國的動物的出現似乎並不感到特別欣喜,實際上,他看起來甚至有些不悅。
“你將這些活生生的動物長途跋涉帶來此處,實在是費了一番心思!”族長帶著一絲不滿語氣說道,“下次你再來時,便無需這般勞神帶它們來了!”
暹羅王子朱拉隆功謙恭地低下頭,說道:“這些禮物是我們最邊緣部落對大漢帝國忠誠與敬意的體現!”
與琉球使者相比,王子的中文雖不夠流利,但其恭敬態度更甚,幾乎到了過分謙卑的地步。
“既然是忠誠的象征,”族長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戲謔,“為何不換成更為實用之物呢?我聽聞暹羅美酒豐富,而良馬或有所缺。下次訪問,不妨帶來一些良馬作為禮物!”
這便是族長剛才不那麽熱情的根源。盡管異國動物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們遠不如酒實用,也無法成為親密的伴侶,且照料它們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包括獸醫的精心照料。對族長而言,大象、灰猿和烏龜等動物的實際價值遠不如能耕地的馬。
在諸多家畜中,能耕地的馬地位並不高,卻因其實用性而備受族長看重。
自秦始皇時期起,族長便製定了嚴格的規定,禁止私自宰殺馬匹,任何生病的或殘疾的馬都必須向官員申報。喂馬米飯的做法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雖然在市場上可能存在欺騙行為,但在皇宮內部,很少有人會想到用米飯喂馬。
暹羅王子朱拉隆功對此感到困惑,他誤以為族長對他的禮物不滿,因此反複請求原諒。在他的焦急之中,他的中文表達變得更加混亂,幾乎讓人難以理解他的意思。
\"他究竟說了些什麽?“族長質疑裏帶著一抹的不滿。
在暹羅的使者團中,一個粗壯,看起來像中國的成熟的人,跪下並鞠躬說,“陛下,暹羅王子的意思是他把這些稀有的外來動物作為祭品給大漢作為吉祥的象征。既然陛下不喜歡它們,他下次就會用這些動物換成家畜,比如馬和酒精。”“嗯!”族長點了點頭,然後轉向那個看起來像中國人的男人,“你的中文說得很好!”
那男人再次鞠了一躬,“臣鍾子人,出身於福建……”
他話未說完,族長突然怒火中燒,嚴厲地質問,“身為漢人,你為何舍棄故土,前往那片野蠻之地?我大漢國難道不夠廣闊,不能容你?”
鍾子人慌忙又鞠了一躬,解釋道:“草民的祖先本是漁民,因出海捕魚時遭遇風暴,船隻被吹至暹羅,在那裏定居下來。然而,自第二代起,我家便未曾忘記根源,始終秉持天朝的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堅持使用中文,我們從未改變傳統風俗或文字!”
顯然,這番說辭頗顯牽強。畢竟,海風如何能夠將人吹至遙遠的暹羅?
實際上,在西漢時期,已有一些沿海百姓敢於冒險出海,尋求在東南部地區的新生活,並在那裏定居下來。他們不僅將中華文化的先進傳統帶到了那些野蠻土地上,還因他們的中國身份而獲得了當地統治者的賞識。
更有人甚至自封為皇帝。
暹羅便是其中之一,它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央中國的一個衛星國。中國人在暹羅建立了吞武裏王朝,成為了那裏的統治者,從而在暹羅建立了中國的影響力。
王位後來遭到一個篡位者的覬覦,被他奪取,從而建立了曼穀王朝,自稱為拉瑪一世。這個新的泰王國相較於之前的暹羅顯得較為弱小,其創始人正是族長祖先的祖先的祖先。
為了獲得清朝帝國的認可,這位篡位者不得不在詔書中自稱是前統治者風華之孫。當時,清朝皇帝乾隆本不願意承認這個篡位者,但由於清朝軍隊有在東南部作戰的計劃,他隻得暫時妥協,勉強給予了承認。
自那以後,所有暹羅的繼任統治者都普遍姓“風”。
這一傳統不僅限於暹羅,同樣蔓延至鄰近中國的革命地區的華人社區。身為華裔的他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並蓬勃發展,紛紛學會了如何取悅中央王國,表現得宛如帝國的子孫一般。
“你在暹羅擔任的官職是什麽?”劉盈直截了當地詢問。
鍾子人鞠躬回答:“草民負責暹羅的工業稅收事宜。”
“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族長評價道。
鍾子人坦白地說:“即便是暹羅這個小小的野蠻部落,幾個月累積的工業稅收,也不及大漢國一個省份上交的貢品。”
“無需過分謙虛。”劉盈表示,“部落或許規模不大,但畢竟是個多民族的聯合體!”他稍作停頓,繼而補充道,“除了祝賀新年之外,我們是否有其他事宜需要討論?”
“是的,除了新年祝賀之外,暹羅部落還有其他事宜需要呈報。”鍾子人直接了當地回答,“暹羅部落懇請與大漢國建立貿易關係,並請求陛下派遣眾多漢族工匠前往暹羅。”
“此人確是足智多謀!”劉啟在心裏對鍾子人做出了評價。
當時,大漢國正嚴格執行海禁政策,限製貿易和遠距離的海上活動,僅開放了幾個指定的港口。雖然海禁並非完全禁止海上旅行,但它確實限製了海外貿易的自由。
鍾子人能夠作為暹羅王子的使者陪同前來大漢,這表明他在暹羅部落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在東南亞地區長期占據著經濟主導地位,掌控著這些部落的經濟命脈。
鍾子人以其善於辭令和審慎言辭著稱。他沒有直接請求族長允許暹羅的船隻駛入大漢,而是巧妙地建議派遣大漢的工人到暹羅。
這樣的雙方貿易開放後,暹羅的香料、丁香、硫磺、象牙等商品將源源不斷地輸入大漢,而大漢的紡織品、紙張、瓷器等精品也將有機會在暹羅市場上暢銷。
在寶座的陰影下,族長和劉盈默默地沉思著。他們顯然感受到了鍾子人話語中的深意,但在他們內心深處,海上貿易並非被視為一項至關重要的議題。
“您是從何處而來,閣下?”劉啟向鍾子人詢問。
使者再次鞠躬回答:“草民等人已在位於浙江省的文登港口登陸。”
文登港口是大漢國為數不多的對外開放的門戶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幾個港口。它特別設立,用以促進與日本的貿易往來。
劉啟點頭,踏上了禦階,從禮部尚書手中接過了暹羅的禮物清單。清單上除了列出了珍貴的異國動物之外,還詳細寫著:“十萬斤丁香,十萬斤硫磺,五十九個奴隸。”
“自高祖皇帝二月、六月和九月以來的多次朝貢,你們每次都帶來了豐厚的禮物,這實在是令人讚歎!”劉啟繼續說道,語氣中不無諷刺之意。
潤
“皇兄!”劉啟說,走下台階,輕聲在坐在寶座上的劉家老族長耳邊補充道,“我們不僅僅要在文登港口與他們進行交易。關鍵是糧食!”
一提到“糧食”這個詞,老族長的眼睛立刻因為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而睜得大大的。
劉啟繼續解釋道:“暹羅的糧食每月成熟兩次,產量豐富,價格低廉,若能夠運輸到我們大漢,將極大地緩解我國的糧食壓力。”
老族長沉吟片刻,然後轉向鍾子人問道:“暹羅的麥子產量是否豐富?”
鍾子人連番鞠躬,回答道:“在暹羅,氣候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一年可熟三次,因此糧食供應既充足又價格低廉。我們那裏的糧食之豐,以至於有時甚至感覺供過於求!”
老族長聽後,不禁咬牙切齒地感慨道:“真是一個肥沃的土地,卻不幸被那些野蠻人占據!”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劉啟清楚地捕捉到老族長嘟囔出的詛咒,隨後便聽他繼續說道:“可以讓他們在文登開展生意,但前提是他們必須運來大量的糧食。此外,也帶來一些優質的種子。”
“草民必定遵命!”鍾子人欣喜地答道。
隨著盛大的宴會拉開序幕,劉啟注意到大漢的皇孫向他微妙地眨了眨眼。
在新年的宮廷宴會上,劉家旗下的各個屬國的使者均被隆重介紹給朝廷。
盡管老族長是一位極其務實的人,對虛名不以為意,但看著這麽多國家向他表示敬意,他內心還是無法抑製住一份得意。
然而,劉啟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當禮部尚書在讀出貢品使者名單時,日本使者的名字缺失了。老族長的眉頭隨之緊鎖,嘴唇微微張合,仿佛在暗自咒罵。
“可惡的叛徒!”劉啟心中猜測老族長的心思。
宴會隨之緩緩展開,從金森宮的主殿延展至兩側的翼樓,擺放著簡約的餐點,包括蒸熟的米飯、烹煮的鮮蝦、香脆的餃子以及各式幹果。
這類宮廷宴會從來不在於食物本身,這些食物往往是在活動結束後才在大鍋中備好,宴會前再予以加熱。宴會的真諦在於它所代表的皇恩,即便實際的菜肴並不十分引人注目。
在宮廷宴會中,大漢的部長與使者們自然地分為兩隊,各自按序行走,而來自野蠻部落的使者們則在侍從的引領下,攜帶著豐厚的皇家禮物,沿著精心布置的通道緩緩步入宮殿之外。
貢品使者的行進順序體現了精心策劃的禮節。最終離場的是那些不受青睞的部落。暹羅使者置身於中間位置,這表明他們在大漢心中的地位既非特別親近,也非明顯疏遠。
就在暹羅使者們在侍從的引領下即將踏出宮殿之際,幾個高大而威嚴、身著華麗盔甲的身影突然出現在通往宮殿外角的拐角處。
“止步!”一位魁梧的將軍,衛士隊的領袖高聲命令道,“皇太子殿下有令,暹羅使者們在宮中的逗留不宜過長!”他隨即低頭注視著那些困惑的暹羅使者,補充道:“誰是鍾子人?”
鍾子人,暹羅王子身旁的興奮身影,立刻回應道:“正是在下!”
“閣下!”羽竹衛的領袖伸手一指,“隨我前來,王子有旨要見您!”
此言一出,暹羅使者們頓時議論紛紛。即便是暹羅王子,也帶著困惑的神情看向鍾子人,不解為何大漢的王子會單獨召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