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要生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花生放在鍋底,小火烤幹。芝麻也一樣做法,炒熟後,和花生一起搗碎。
又拿了點豬油,小心的化開,和準備好的料攪在一起。
餡料準備好,山楂糕也涼了。
葉辰銘用刀切了一小塊,先給妹妹嚐嚐。
葉清接過來,放到嘴裏,慢慢的嚼了兩下,“哥好吃,你快嚐嚐。”
葉辰銘看到妹妹的表現,提著的心放了下來。切了一塊,放到嘴裏,這味道酸酸甜甜的,確實好吃。
葉辰銘確實有點天賦,憑著說的幾句話,就研究出山楂糕。
兩人對山楂餅更有信心,先把山楂糕切成小塊,用盤子裝好,拿出去給李氏和周氏嚐嚐。
如願收到兩人的好評,兩人回去接著做山楂餅。
當然主要還是葉辰銘在做,她隻負責燒火和嚐味道。
烙了幾個餅,葉辰銘勤快的翻著麵,兩麵烤得金黃,散發著香味。
等第一個熟了,先遞給葉清。葉清用刀切成兩塊,兩人一人一半。
等山楂餅涼了,兩人趕緊咬了一口,麥香混著花生碎的香味,還帶著山楂的一點酸味,真的太好吃了。
晚上大家圍著桌子吃山楂餅,又把葉辰銘誇了一遍。
這孩子真的太適合幹廚子了,有手藝還能摸索新方子。
“二郎,這個你先別在外麵做,等學成找活幹的時候,能有個自己的絕活。”
大家聽了葉老漢這句話,一致讚同。鄭師傅手藝很好,名聲已經傳出去,少做兩種也不耽擱賺錢。
葉二郎考慮了一下,同意了。
剛吃完飯,葉老大在院子裏鋪了一張席子,大家坐著或躺著聊天。
“大哥你以後想做什麽。”葉清問葉大郎。
葉大郎想了一會說,“我沒什麽大的理想,就是想幫著家裏多掙點錢,以後你們想買什麽買什麽。”
周氏很感慨,兒子養的好,知道心疼父母。“大郎,家裏不缺吃不缺喝,你要有什麽想做的,就和家裏說,家裏還有你爹呢,你不要有壓力。”
葉老大也是這個想法,隻要孩子們都好,他們累點也高興。
家裏幾個小的,聽著也很感動,紛紛表示自己不用大哥養,他們想要什麽,可以自己賺錢買。
大家把目光轉向葉辰銘,“二哥你呢,以後想做什麽。”
葉辰銘心裏一直有個想法,“我以後想開糕點鋪子,還想開酒樓,讓更多的人吃到我做的東西。”
葉清覺得二哥的想法很容易實現,就憑烤鴨,以後也能開個烤鴨鋪子。
葉家幾個長輩雖然覺得有點不可能,但也沒掃興,紛紛鼓勵葉辰銘好好學。
葉辰景看著大家看向自己,也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考取功名,以後做個好官,讓逃荒這樣的事不再發生。”
“三郎,你這樣想很好,隻要你能考上,家裏怎麽都會讓你繼續讀的。”葉老漢看著大兒子家的小孫子,心裏不由得多了一份希望。
“清丫,你想做什麽。”葉辰景把話題引到葉清身上。
葉清的想法一直沒有變,“我想做個地主婆,吃喝不愁,天天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這個想法很接地氣,大家都想這樣。
“快回去睡覺,明天都還要早起。”周氏催著幾個孩子。
葉辰銘跟著牛車回店裏,葉清幫著把花生秧攤開。
葉清和李氏坐在陰涼裏,摘著花生秧上的花生。再把摘好的花生,攤在地上曬幹。
已經被紅薯占了一塊地方的院子,顯得更小了。
周氏去村裏找人幫忙,要給葉大郎做結婚用的被子。鋪綠蓋紅,要做三床,一床褥子,兩床被子。
做被子的人要是全福人,上有公婆,下有兒女,這也是討個好兆頭。
“嫂子在家嗎,葉秋要生了,家裏就我一個人在家。”孫奶奶著急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李氏心裏一急,連忙從板凳上站起來。“大妹子,是剛疼,還是疼了一會了。”
“剛疼,我看著這一會還好,才敢來喊你。”孫奶奶說完就往回走,家裏葉秋一個人,不放心。
李氏一聽剛疼,知道還要一會。先讓葉清去喊兩個兒媳幫忙,再去找村裏的接生婆子,去幫著接生。
葉清撒腿往外跑,路過二嬸和三嬸家,喊了她們去幫忙。
等跑到王婆子家,喘勻了氣,趕緊說明情況。
王婆子轉身進屋,拿著接生用的東西,跟著葉清往孫家走。
等快到門口的時候,知到李氏帶著兩個兒媳去幫忙。“清丫你回去吧,那邊用不到你,等生了你再去看。”
葉清也是王婆子接生的,是在眼皮底下長大的孩子,擔心小姑娘去了害怕,趕她回家。
葉清也不堅持,她去了就是添亂的,還要奶奶分心來看她。
她轉身去找周氏,多個人幫忙,那邊也能輕鬆一些。
周氏聽到消息,急急忙忙的往孫家趕。她和葉秋處的不錯,生孩子這麽大的事,怎麽能不去。
葉清一人在家著急,喊了葉汐來陪自己。
葉汐已經十三,家裏幾個弟弟妹妹出生,她還記得要吃什麽。帶著葉清先給姑姑煮一份飯,再給其他幾人做點飯。
一會送過去,讓她們吃點墊墊。
葉清沒見過這個場麵,葉汐怎麽指揮,她怎麽幹。
等做好所有的飯,她們裝到籃子裏,過去送飯。
快走到門口的時候,看到送豆腐回來的孫大柱。“姑父,姑姑要生了,接生婆已經去了。”
孫大柱早上出門的時候,還好好的,這就要生了。接過兩個人手裏的飯,急衝衝的往家趕。
兩人回到家,繼續做飯,還要給下地幹活的人做飯。
葉汐也沒回去,等葉老二回來,喊過來一起吃。
等葉老漢他們回來,孫家還沒有消息傳過來,大家都著急的很。
隻是家裏現在都是男人和孩子,都不方便過去,隻能等消息。
下午家裏人沒出去,葉老漢更是直接坐到門口,眼巴巴的看著孫家的方向。
葉清和葉汐兩人也擔心葉秋,兩人沒心思做針線,隻能先去把家裏的雞鴨和豬喂了,轉移一下注意力。
又拿了點豬油,小心的化開,和準備好的料攪在一起。
餡料準備好,山楂糕也涼了。
葉辰銘用刀切了一小塊,先給妹妹嚐嚐。
葉清接過來,放到嘴裏,慢慢的嚼了兩下,“哥好吃,你快嚐嚐。”
葉辰銘看到妹妹的表現,提著的心放了下來。切了一塊,放到嘴裏,這味道酸酸甜甜的,確實好吃。
葉辰銘確實有點天賦,憑著說的幾句話,就研究出山楂糕。
兩人對山楂餅更有信心,先把山楂糕切成小塊,用盤子裝好,拿出去給李氏和周氏嚐嚐。
如願收到兩人的好評,兩人回去接著做山楂餅。
當然主要還是葉辰銘在做,她隻負責燒火和嚐味道。
烙了幾個餅,葉辰銘勤快的翻著麵,兩麵烤得金黃,散發著香味。
等第一個熟了,先遞給葉清。葉清用刀切成兩塊,兩人一人一半。
等山楂餅涼了,兩人趕緊咬了一口,麥香混著花生碎的香味,還帶著山楂的一點酸味,真的太好吃了。
晚上大家圍著桌子吃山楂餅,又把葉辰銘誇了一遍。
這孩子真的太適合幹廚子了,有手藝還能摸索新方子。
“二郎,這個你先別在外麵做,等學成找活幹的時候,能有個自己的絕活。”
大家聽了葉老漢這句話,一致讚同。鄭師傅手藝很好,名聲已經傳出去,少做兩種也不耽擱賺錢。
葉二郎考慮了一下,同意了。
剛吃完飯,葉老大在院子裏鋪了一張席子,大家坐著或躺著聊天。
“大哥你以後想做什麽。”葉清問葉大郎。
葉大郎想了一會說,“我沒什麽大的理想,就是想幫著家裏多掙點錢,以後你們想買什麽買什麽。”
周氏很感慨,兒子養的好,知道心疼父母。“大郎,家裏不缺吃不缺喝,你要有什麽想做的,就和家裏說,家裏還有你爹呢,你不要有壓力。”
葉老大也是這個想法,隻要孩子們都好,他們累點也高興。
家裏幾個小的,聽著也很感動,紛紛表示自己不用大哥養,他們想要什麽,可以自己賺錢買。
大家把目光轉向葉辰銘,“二哥你呢,以後想做什麽。”
葉辰銘心裏一直有個想法,“我以後想開糕點鋪子,還想開酒樓,讓更多的人吃到我做的東西。”
葉清覺得二哥的想法很容易實現,就憑烤鴨,以後也能開個烤鴨鋪子。
葉家幾個長輩雖然覺得有點不可能,但也沒掃興,紛紛鼓勵葉辰銘好好學。
葉辰景看著大家看向自己,也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考取功名,以後做個好官,讓逃荒這樣的事不再發生。”
“三郎,你這樣想很好,隻要你能考上,家裏怎麽都會讓你繼續讀的。”葉老漢看著大兒子家的小孫子,心裏不由得多了一份希望。
“清丫,你想做什麽。”葉辰景把話題引到葉清身上。
葉清的想法一直沒有變,“我想做個地主婆,吃喝不愁,天天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這個想法很接地氣,大家都想這樣。
“快回去睡覺,明天都還要早起。”周氏催著幾個孩子。
葉辰銘跟著牛車回店裏,葉清幫著把花生秧攤開。
葉清和李氏坐在陰涼裏,摘著花生秧上的花生。再把摘好的花生,攤在地上曬幹。
已經被紅薯占了一塊地方的院子,顯得更小了。
周氏去村裏找人幫忙,要給葉大郎做結婚用的被子。鋪綠蓋紅,要做三床,一床褥子,兩床被子。
做被子的人要是全福人,上有公婆,下有兒女,這也是討個好兆頭。
“嫂子在家嗎,葉秋要生了,家裏就我一個人在家。”孫奶奶著急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李氏心裏一急,連忙從板凳上站起來。“大妹子,是剛疼,還是疼了一會了。”
“剛疼,我看著這一會還好,才敢來喊你。”孫奶奶說完就往回走,家裏葉秋一個人,不放心。
李氏一聽剛疼,知道還要一會。先讓葉清去喊兩個兒媳幫忙,再去找村裏的接生婆子,去幫著接生。
葉清撒腿往外跑,路過二嬸和三嬸家,喊了她們去幫忙。
等跑到王婆子家,喘勻了氣,趕緊說明情況。
王婆子轉身進屋,拿著接生用的東西,跟著葉清往孫家走。
等快到門口的時候,知到李氏帶著兩個兒媳去幫忙。“清丫你回去吧,那邊用不到你,等生了你再去看。”
葉清也是王婆子接生的,是在眼皮底下長大的孩子,擔心小姑娘去了害怕,趕她回家。
葉清也不堅持,她去了就是添亂的,還要奶奶分心來看她。
她轉身去找周氏,多個人幫忙,那邊也能輕鬆一些。
周氏聽到消息,急急忙忙的往孫家趕。她和葉秋處的不錯,生孩子這麽大的事,怎麽能不去。
葉清一人在家著急,喊了葉汐來陪自己。
葉汐已經十三,家裏幾個弟弟妹妹出生,她還記得要吃什麽。帶著葉清先給姑姑煮一份飯,再給其他幾人做點飯。
一會送過去,讓她們吃點墊墊。
葉清沒見過這個場麵,葉汐怎麽指揮,她怎麽幹。
等做好所有的飯,她們裝到籃子裏,過去送飯。
快走到門口的時候,看到送豆腐回來的孫大柱。“姑父,姑姑要生了,接生婆已經去了。”
孫大柱早上出門的時候,還好好的,這就要生了。接過兩個人手裏的飯,急衝衝的往家趕。
兩人回到家,繼續做飯,還要給下地幹活的人做飯。
葉汐也沒回去,等葉老二回來,喊過來一起吃。
等葉老漢他們回來,孫家還沒有消息傳過來,大家都著急的很。
隻是家裏現在都是男人和孩子,都不方便過去,隻能等消息。
下午家裏人沒出去,葉老漢更是直接坐到門口,眼巴巴的看著孫家的方向。
葉清和葉汐兩人也擔心葉秋,兩人沒心思做針線,隻能先去把家裏的雞鴨和豬喂了,轉移一下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