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忘了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二郎眼裏全是憧憬,他也想有一家自己的店,想做什麽糕點就做什麽糕點。
隻是很快他就回歸現實,先腳踏實地的學,再想後麵的事。
兩人又做了鹹口的板栗餅,鹹口的葉老大很喜歡。
兩人做了兩大盤子,給外公外婆送了一份,又給姑姑送了一份。
姑姑家的秀寶兩個多月,長的白白胖胖,很討人喜歡。
葉清隻要有時間,都會去孫家逗一會秀寶。
劉豹又來了一次,還是沒拿到木炭。裏正和葉清商量,下次來就給他。
隻是要控製量,最多每次給一車,一個月給四車。
要讓劉豹有敬畏心,才能長長久久做生意。
葉大郎不同意再賣給劉豹,葉清不同意葉大郎的想法。隻要劉豹不出幺蛾子,他賣多點,村裏就能多掙點。
第三次來,劉豹語氣急迫,態度謙和,就怕靠山村不賣給他。
柳媒婆的兒子陳旺從城西賣到城東,等城裏人都買了,他們今年冬天就不能大賺一筆。
葉清這次沒露麵,她和劉豹還有粉條生意,不適合出麵。
葉清的作坊還是沒有招到合適的人,從現在看,燒炭確實比作坊裏掙的多。
隨著生意的好轉,葉清給幹活的人漲了工錢,每個月三百文。
這天吃完晚飯,大舅舅家的鐵頭表哥過來,看著他吞吞吐吐的樣子,也知道有事情要說。
“鐵頭,你想說什麽直接說,在姑姑家還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周氏看不來男孩子做這個樣子。
鐵頭鼓起勇氣,說了出來。“清丫,聽說你的作坊在招人,我能去嗎。”
葉清很詫異,“鐵頭哥,你不是在讀書嗎,怎麽想去幹活。”
鐵頭撓撓頭,“私塾裏全是小蘿卜頭,大點的也都讀過書,我天天和六七歲的孩子一起讀書,不想再讀了。”
葉清不好說什麽,鐵頭哥十六歲,他不想去讀書,還是被舅舅趕去的,想讓他認點字。
“清丫,你放心,常用的字我都會。以後在家裏我自己學,隻要認字就行,又不用考功名。”
葉清覺得有道理,隻是不敢做主,看向周氏。
周氏也覺得大侄子這個想法好,這個年紀,馬上要說親了,要掙錢養家。
“你爹同意了嗎。”周氏想知道大哥的想法。
“我還沒給他說,如果清丫同意了,我馬上回去給他說。”鐵頭害怕周老大,畢竟他是會上手打孩子的。
周氏帶著鐵頭回了娘家,她要先問清家裏人的意見,再做決定。
其實周老大也沒想兒子能讀出什麽,最近也在和周外公商量鐵頭的出路。
聽了鐵頭的打算,正中下懷,交代了幾句好好幹,聽葉清的指揮。
隻是他也要年後來上工,私塾裏要有始有終,把年前的書讀完。
又等了半個月,商隊終於回來,葉清去接葉玄。
商隊又帶回來三十個犁頭,放到開春犁地的時候賣。
葉老三連著跑了兩趟,瘦了很多,不過也精神了,眼睛裏多了一份堅毅。
葉玄就差了點,精神有些萎靡,累的眼窩都是黑的。
他把一車海鮮交給葉清,就回去補覺。雖然車隊裏的人幫他看著,但他也不放心,晚上要經常起來看看。
葉清很看好葉玄,他能吃苦,肯上進。隻要給他個機會,他就能扶搖直上。
葉大郎幫著把海鮮拉回家,留下過年吃的,還有給作坊裏的福利,其他的都讓葉老大幫著送到酒樓。
晚上葉老三一家和葉老二一家,被喊到葉老大家吃飯。
出去了一個多月,葉老漢和李氏很擔心他,要親眼看著兒子,才能放下心來。
葉老三一進門,先給葉老漢和李氏磕頭。“爹,娘讓你們擔心了,年前商隊不出去了,我好好在你們跟前盡盡孝。”
心疼的李氏起身要扶兒子,葉大郎眼疾手快,先把葉三叔扶了起來。
葉老三給兩位老人,各帶了一塊布料,過年做新衣服穿。
三家人一起入座吃飯,衛欣幫著周氏端菜,葉汐姐妹三個幫著擺碗筷。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飯聊天,“三叔你們路上順利嗎。”
“順利,剛走完,路都還記得。就是上次那個土匪窩,我們又去了一次。”葉老三停話頭,吃了口菜。
“然後呢。”葉清想知道後續。
葉老三看著胃口吊的差不多了,接著說,“官府把裏麵的東西都帶走了,隻剩個屋子。我們打掃了一下,把那裏當做休息的地方,不用再急急忙忙的趕路。”
“拿的幹幹淨淨嗎,一點沒留。”葉清想知道的清楚一點。
“也不算,寨子周圍種的麥子,還在那裏,有三畝左右。”葉老三有些可惜,離村裏遠,糧食浪費了。
“我們可以夏收的時候,再去趟楊城,路過那裏,把麥子都收了。在寨子裏挖個地窖,留著當儲備糧。”葉大郎腦子轉的快。
“也隻能這樣,那個地方在山裏,外麵沒人帶路,不容易找到。以後外麵要是亂起來,我們還能一起進去躲起來。”葉老三想的更深。
又聊了會,大家把話題又轉回村裏,家裏的水塘快能收了,年前再賣一波魚。
葉老二家裏也忙,村裏又訂了三十個扶手,春耕前要做完。
葉辰聰去上工了,家裏沒人給他幫忙,隻能慢慢幹。
冬天天冷,讀書的孩子,又回到城裏院子住,休沐才會回來。
葉辰景回到家,先奔灶房,坐在灶台前,幫著燒火取暖,一路上手凍的通紅。
“五哥,灶裏麵有兩個紅薯,你扒出來嚐嚐,可甜了。”
葉辰景小心的扒拉出燒的黑乎乎的紅薯,放在外麵涼了一會,才剝開慢慢的吃。
烤紅薯的香味在冬天給人溫暖,太適合倒杯水慢慢吃。
葉辰景吃完一個紅薯,才有心情說話。“路上太冷了,先生說早放假,他要帶著家裏人去訪友。”
“早放假是什麽時候。”周氏問了一句。
“月中旬。清丫去年你答應我的事,是不是忘了。”葉辰景控訴的看著葉清。
葉清有些迷茫,忘了什麽事。
隻是很快他就回歸現實,先腳踏實地的學,再想後麵的事。
兩人又做了鹹口的板栗餅,鹹口的葉老大很喜歡。
兩人做了兩大盤子,給外公外婆送了一份,又給姑姑送了一份。
姑姑家的秀寶兩個多月,長的白白胖胖,很討人喜歡。
葉清隻要有時間,都會去孫家逗一會秀寶。
劉豹又來了一次,還是沒拿到木炭。裏正和葉清商量,下次來就給他。
隻是要控製量,最多每次給一車,一個月給四車。
要讓劉豹有敬畏心,才能長長久久做生意。
葉大郎不同意再賣給劉豹,葉清不同意葉大郎的想法。隻要劉豹不出幺蛾子,他賣多點,村裏就能多掙點。
第三次來,劉豹語氣急迫,態度謙和,就怕靠山村不賣給他。
柳媒婆的兒子陳旺從城西賣到城東,等城裏人都買了,他們今年冬天就不能大賺一筆。
葉清這次沒露麵,她和劉豹還有粉條生意,不適合出麵。
葉清的作坊還是沒有招到合適的人,從現在看,燒炭確實比作坊裏掙的多。
隨著生意的好轉,葉清給幹活的人漲了工錢,每個月三百文。
這天吃完晚飯,大舅舅家的鐵頭表哥過來,看著他吞吞吐吐的樣子,也知道有事情要說。
“鐵頭,你想說什麽直接說,在姑姑家還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周氏看不來男孩子做這個樣子。
鐵頭鼓起勇氣,說了出來。“清丫,聽說你的作坊在招人,我能去嗎。”
葉清很詫異,“鐵頭哥,你不是在讀書嗎,怎麽想去幹活。”
鐵頭撓撓頭,“私塾裏全是小蘿卜頭,大點的也都讀過書,我天天和六七歲的孩子一起讀書,不想再讀了。”
葉清不好說什麽,鐵頭哥十六歲,他不想去讀書,還是被舅舅趕去的,想讓他認點字。
“清丫,你放心,常用的字我都會。以後在家裏我自己學,隻要認字就行,又不用考功名。”
葉清覺得有道理,隻是不敢做主,看向周氏。
周氏也覺得大侄子這個想法好,這個年紀,馬上要說親了,要掙錢養家。
“你爹同意了嗎。”周氏想知道大哥的想法。
“我還沒給他說,如果清丫同意了,我馬上回去給他說。”鐵頭害怕周老大,畢竟他是會上手打孩子的。
周氏帶著鐵頭回了娘家,她要先問清家裏人的意見,再做決定。
其實周老大也沒想兒子能讀出什麽,最近也在和周外公商量鐵頭的出路。
聽了鐵頭的打算,正中下懷,交代了幾句好好幹,聽葉清的指揮。
隻是他也要年後來上工,私塾裏要有始有終,把年前的書讀完。
又等了半個月,商隊終於回來,葉清去接葉玄。
商隊又帶回來三十個犁頭,放到開春犁地的時候賣。
葉老三連著跑了兩趟,瘦了很多,不過也精神了,眼睛裏多了一份堅毅。
葉玄就差了點,精神有些萎靡,累的眼窩都是黑的。
他把一車海鮮交給葉清,就回去補覺。雖然車隊裏的人幫他看著,但他也不放心,晚上要經常起來看看。
葉清很看好葉玄,他能吃苦,肯上進。隻要給他個機會,他就能扶搖直上。
葉大郎幫著把海鮮拉回家,留下過年吃的,還有給作坊裏的福利,其他的都讓葉老大幫著送到酒樓。
晚上葉老三一家和葉老二一家,被喊到葉老大家吃飯。
出去了一個多月,葉老漢和李氏很擔心他,要親眼看著兒子,才能放下心來。
葉老三一進門,先給葉老漢和李氏磕頭。“爹,娘讓你們擔心了,年前商隊不出去了,我好好在你們跟前盡盡孝。”
心疼的李氏起身要扶兒子,葉大郎眼疾手快,先把葉三叔扶了起來。
葉老三給兩位老人,各帶了一塊布料,過年做新衣服穿。
三家人一起入座吃飯,衛欣幫著周氏端菜,葉汐姐妹三個幫著擺碗筷。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飯聊天,“三叔你們路上順利嗎。”
“順利,剛走完,路都還記得。就是上次那個土匪窩,我們又去了一次。”葉老三停話頭,吃了口菜。
“然後呢。”葉清想知道後續。
葉老三看著胃口吊的差不多了,接著說,“官府把裏麵的東西都帶走了,隻剩個屋子。我們打掃了一下,把那裏當做休息的地方,不用再急急忙忙的趕路。”
“拿的幹幹淨淨嗎,一點沒留。”葉清想知道的清楚一點。
“也不算,寨子周圍種的麥子,還在那裏,有三畝左右。”葉老三有些可惜,離村裏遠,糧食浪費了。
“我們可以夏收的時候,再去趟楊城,路過那裏,把麥子都收了。在寨子裏挖個地窖,留著當儲備糧。”葉大郎腦子轉的快。
“也隻能這樣,那個地方在山裏,外麵沒人帶路,不容易找到。以後外麵要是亂起來,我們還能一起進去躲起來。”葉老三想的更深。
又聊了會,大家把話題又轉回村裏,家裏的水塘快能收了,年前再賣一波魚。
葉老二家裏也忙,村裏又訂了三十個扶手,春耕前要做完。
葉辰聰去上工了,家裏沒人給他幫忙,隻能慢慢幹。
冬天天冷,讀書的孩子,又回到城裏院子住,休沐才會回來。
葉辰景回到家,先奔灶房,坐在灶台前,幫著燒火取暖,一路上手凍的通紅。
“五哥,灶裏麵有兩個紅薯,你扒出來嚐嚐,可甜了。”
葉辰景小心的扒拉出燒的黑乎乎的紅薯,放在外麵涼了一會,才剝開慢慢的吃。
烤紅薯的香味在冬天給人溫暖,太適合倒杯水慢慢吃。
葉辰景吃完一個紅薯,才有心情說話。“路上太冷了,先生說早放假,他要帶著家裏人去訪友。”
“早放假是什麽時候。”周氏問了一句。
“月中旬。清丫去年你答應我的事,是不是忘了。”葉辰景控訴的看著葉清。
葉清有些迷茫,忘了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