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侯在鄭晏舒被太子的暗衛悄悄綁走後一個月才知道,他那個孫兒怕是活不成了。他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紀,一生謹小慎微才能毫發無損地做個富貴侯爺到老,沒想到臨老了竟然被自己的親孫子招來如此大的禍事。
痛心疾首的老宣威侯如何不清楚自己的嫡孫就在太子手裏,但是他能做什麽?
去求皇上嗎?
他這個弟弟他最清楚不過,一生順風順水從沒受過什麽挫折,為人自負又清高,除了天山的神仙,能入他的眼的也隻有他的太子和他的何丞相。若皇上聽到有人向他稟告自己的繼承人是個斷袖——他都不敢想自己能死得有多快。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皇上不計較,他日太子登基,他也不敢想自己能死得有多慘。
但是讓他不管自己的嫡孫,為人祖父,他也做不到。
在宣威侯痛苦得抱腦袋揪胡子時,太子的人已經查到開封府的卷宗,虞家確實曾經報過次子失蹤案,但是次日便來銷案,言曰其子往袁府與袁家小七探討武藝忘記歸家了。
——這種無稽之談,這種荒謬的說法,怎麽能騙得了他鄭承恩?
但是這其中怎麽又扯上了督指揮使袁家呢?好哇,這袁淑妃不聲不響的,在他背後害他呢!難道老五也敢肖想大位嗎?簡直不知死活!
袁無錯原本隱在暗處,此刻也知道自己進入了太子的眼界內。既然查到自己身上,就怪不得他了。
在新科進士簪花遊街的喧囂落定,各家開始暗戳戳忙著選婿的時候,汴梁城陽光和煦,春風拂麵,花團錦簇。
這一日,一個身著錦袍卻渾身髒汙的男子在長街上狂奔,嘴裏大喊著“救命!我是宣威侯世孫,有人要殺我!救命!”
在後麵不遠處,幾個身著玄衣的殺手緊追不舍,眼看他闖入了人群之中,便急忙收刀回撤,沒有再追。
被嚇破膽的男子跑到大理寺門口,發了瘋一樣連滾帶爬地往裏衝,等大理寺少卿龔璵昊趕來時,那人被兩名司務看管起來,在角落縮著瑟瑟發抖。
此人正是宣威侯世孫鄭晏舒。在太子府西院有一個蒙麵人對他說,再不跑,太子肯定要把他扔小館裏去,讓他受盡折辱而死。
鄭晏舒既不想死,也不想做小倌。雖然明白逃走後要麵對的是太子滔天的怒火,但是總好過受盡折辱而死。
蒙麵人告訴他一直往大理寺跑,跑到大理寺卿秦耀冬麵前,小命便能保住了。
在蒙麵人的照應下,他悄無聲息地鑽出了西院,從一條溝渠裏拚命擠出了太子府,跑出去老遠都沒人追來,即便如此,他片刻都不敢停留,在快要跑到熟悉的長街時,太子的人果然追來了。
當他縮在大理寺正堂瑟瑟發抖時,太子正在西院大發雷霆。
“廢物!飯桶!孤要你們何用!”他被怒火燒得完全失去了平時都儀態,此刻暴怒地摔了一地瓷片,手上的鞭子甩得底下跪著的幾個護衛渾身都是血道子。這幾日看門的兩個小廝早已被拖出去打得皮開肉綻。
幕僚高先生在一旁瑟縮了半天,終於硬著頭皮道:“殿下,不過是個逃犯,叫大理寺交還就可以了,殿下看在天下黎民百姓的份上,也要保重身體啊。”
不知是高先生的勸慰還是“黎民百姓”四個字提醒了他,他是太子,他是太子,以後的君王,他不能這樣失了分寸。
不過少傾,他頭腦便冷靜下來,但有苦不能言的他依舊像頭暴怒的獅子一般,在廳內走來走去。
“把那兩個提來。”太子一屁股坐在太師椅裏。
不一會兒,被打得皮開肉綻的小廝被帶了上來,趴在地上低低哀嚎。
“說,誰走漏的風聲。”太子聲音此刻已經平穩得沒有一絲波瀾。
“殿下,不是奴才啊,真的不是奴才——”
“殿下,前幾日,側妃娘娘身邊的春桃來過西院,奴才們吃壞了肚子,春桃替小的們看過一陣門,奴才、奴才們回來的時候,看到側妃她剛剛離去,千真萬確啊殿下……”
在太子審問家奴的時候,汴梁城一時流言紛紛。
有人說宣威侯世孫因孌童被人記仇追殺,聽說有那富貴人家的男童被他所害,因此請了高手要買他的命;還有人說宣威侯世孫因爭小倌與當今太子反目,遭太子追殺;還有人說皇家子弟作風不正,視人命為草芥,當街互砍。
消息傳到銘軒帝耳中時,他氣得把手中的《上清經》摔在了案幾上:“來人,宣威侯呢,傳他馬上到朕這裏來!還有太子!”
不不多時,苦哈哈的宣威侯愁眉苦臉地弓著身子站在了銘軒帝麵前,另一邊是餘怒未消又滿麵驚惶的太子。
要是他做的荒唐事被父皇知道,不讓他做太子了怎麽辦?阿娘和外祖母都說,弟弟更有太祖皇帝之姿……
想到此處,他想用眼神對宣威侯威懾一番,但宣威侯就是弓著身子像是短了半截一般,隻留給他一個花白頭發的背影。
“你們是自己說,還是朕的人來說?”銘軒帝麵色看不出喜怒,但是他倆都知道,越是這種不喜不怒的狀態,越說明銘軒帝此刻已經不悅到了極點。
“皇上!臣、臣那個不爭氣的孫兒,不知因何事得罪了殿下,我恐他在汴梁再惹禍端,早已將他遠遠送至邊陲,誰知又突然回了都城。皇上啊!您是知道他的,他確實不成器,成日裏惹是生非,但臣以項上人頭擔保,我那孫兒實在沒有那個狗膽招惹太子殿下啊!殿下!求殿下看在老臣的麵上, 饒過他一條小命吧嗚嗚嗚……”
這幾個月宣威侯在焦慮憂愁夾攻之下迅速地衰老佝僂下來,此刻匍匐在禦書房的地上,老淚縱橫嗚咽出聲,作為弟弟的皇上突然間就有了那麽一丁點不忍心。他老大不忍地看一眼張大伴,張大伴立即上前扶起宣威侯:“侯爺這是作甚,哎呀,您這把年紀了,身體還是要當心些。”
皇上扶著額對著宣威侯和張大伴擺了擺手,張大伴立即使眼色讓人搬了把椅子過來。
宣威侯被扶著按在椅子上坐好,還不忘嗚咽著謝恩,坐下來用寬袍的袖子拭著淚。
皇上看著自己這位兄長風燭殘年的樣子,閉了閉眼,旋即一個眼刀飛向一旁對著宣威侯怒目而視的太子。這是他最疼愛的一個孩子,此刻一張與貴妃相似的臉上充斥著不合時宜的慍怒,好像他有天大的委屈。
“太子可有話說啊?”
太子鄭承恩撩袍子趕緊跪下:“父皇,兒臣沒有!請父皇明鑒!”
“那些流言又是從何而起?你為何,為何要把宣威侯世孫關起來!”
“兒臣,兒臣是為了管教於他,實在是誤會啊父皇。”
太子冷汗涔涔,隻覺得背後衣服濕成一片貼在背上讓他渾身緊繃。他額頭貼在地上,好似冰涼的地麵能讓他的頭腦冷靜些許。
天大的事都不如他的太子之位重要,今天這個悶虧隻能先吃下去。
“哼!你知錯?坊間傳聞朕的太子好男風,孌童!還因為爭男寵要殺人!晏舒好歹也是你的侄子,你怎的就如此的糊塗?你要管教,也要做得像個樣子!光天化日之下侍衛帶刀於長街追逐世孫,朕的太子,怎麽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帝王之怒,讓跪在下麵的太子咬著牙直發抖。
鄭!晏!舒! 太子咬著牙,想為自己申辯兩句,突然聽見宣威侯的聲音響起。
“皇上,太子他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平日裏從未見他荒唐行事,如此荒謬的傳聞定是有人蓄意陷害!太子為了管教臣那不成器的孫兒,著實是受委屈了,臣惶恐,臣有愧!”
宣威侯又一次跪下磕頭。
這個老狐狸,見自己遮掩辯駁,大事化小,轉彎倒是轉得極快。太子心下腹誹,依舊以頭貼地,絲毫不敢抬起來。
銘軒帝重重歎了口氣:“都起來吧。”
待二人站定,他對著張大伴道:“去查清楚,誰散布的流言,還有你!”
他指著太子:“你作為儲君,自當謹言慎行,不要再鬧出哪些荒唐是非出來,再有下次,朕絕不姑息!”
言畢又指著宣威侯:“還有你,朕知你一向穩妥,但是教育子孫當嚴苛, 不可放縱如斯,前些時日與武定侯世子爭女伎當街互毆,滿嘴胡言!昨日又滿身汙穢奔於長街!皇家體麵快被他丟了個幹淨!還帶累太子名聲!”
銘軒帝喘了一口氣繼續道:“他現在還在大理寺大鬧,滿口胡言亂語說太子要殺他!”
宣威侯一頭搶在金地上:“皇上,都是臣的錯!”
“你把他帶回去,好好管教,不許再出來胡鬧了!”
這便是讓他把鄭晏舒帶回去的意思了。不管太子以後如何,孫兒的小命到底是暫時保住了。
最後大理石對外宣告:太子管教侄子不許狎妓飲酒,雷霆手段讓世孫不堪忍受方才出逃,奔於長街。至於所及孌童,爭小倌等流言,皆為不實,若再有傳播者,當論其罪絕不姑息。
流言被暫時按下。鄭晏舒瘋瘋癲癲地回了府,整日躲在屋裏,任誰也無法將他叫出門來,宣威侯看著嚇得魂不守舍的世孫,捂著頭不斷歎氣。
太子回到府裏,暗衛查明那一日側妃確實是到過西院。他的拳頭捏的咯咯作響:他這個 太子可真是做得夠仁慈的,倒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在他頭上踩一腳了。
這日,太子妃方氏依舊在小佛堂,她肚子太大,手腳皆有些浮腫,早就不能久坐抄經。此刻正靠在一張矮榻上,手裏不住地撥著一串念珠,嘴裏低低念著普善咒。
九個月了,馬上就要瓜熟蒂落,從此以後在這困著她的如同枯井一樣的太子府裏,她也終於有了一個血親,一個相互依靠的人。
碧雲端了燕窩過來:“娘娘,該歇一歇了。”
話音未落,念珠毫無預兆啪的一聲斷裂開來,珠子跳得滿地都是。
“呀!娘娘別動,仔細踩到滑倒了。奴婢這就收拾幹淨!”碧雲邊放下漆盤,邊扶著已經愣住的太子妃坐下,忙喚人來收拾。
方氏沒由來地心慌起來,十分無措地被碧雲扶著坐下,心裏七上八下不知到底何處不對勁。她抬著頭滿屋子地看,直到看著佛龕中那尊白玉觀音像才停了下來。觀音手托玉淨瓶,微微垂目,麵含悲憫地看著她,似乎在同情她的遭遇,又似乎在寬慰她的不安。
“嬤嬤!嬤嬤呢?去請嬤嬤來!”方氏忽然心頭一緊,拉著碧雲急聲道。碧雲從未見過自家小姐如此慌張,連忙好生安慰道:“娘娘莫急,這就去請嬤嬤來。”隨即差小丫鬟去尋大廚房裏盯著太子妃晚膳的瞿嬤嬤。
一刻鍾時間,麵色慘白的小丫鬟帶著同樣麵色慘白的瞿嬤嬤進門來。“娘娘,娘娘你可好?”嬤嬤上下仔細打量了一番太子妃,見她除了麵帶憂慮之外沒有任何不妥,鬆了一口氣,便扶著方氏坐下,有些嗔怪道:“娘娘是雙身子的人,可不能再如此激動了。”
“嬤嬤,我方才佛珠珠串斷了,心裏慌得很,有些怕——”方氏話未說完,但間瞿嬤嬤臉色愈加青白,如同五雷轟頂一般。有孕之人原本就比普通人更加敏感,此刻方氏見嬤嬤如此情狀,不由得一顆心再次提到嗓子眼,連忙抓著她的手問:“出何事了?啊?”
嬤嬤白著臉輕撫著方氏的背,輕聲道:“娘娘,確實有點事,但是娘娘千萬不要著急。”她讓碧雲遣走所有下人,死死盯著門口。確認無人聽見之後,低頭思忖片刻,她抬頭悲憫地看著方氏,壓著嗓子說:“今日午後側妃娘娘去後花園賞荷,失足落水,沒了……”
她眼中蘊著些淚水,不知道是替死去的側妃林氏傷感,還是對自家主子的痛惜。
方氏此刻哪裏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三月,賞荷,失足落水,淹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方氏淚流滿麵,呼地站起來,扶著嬤嬤的手又哭又笑。“真是鐵血手腕,帝王心腸!如今竟殺到自己家眷頭上!他!”方氏有些瘋狂,直直地伸手指著東院方向:“他就算,把我們這些人當個門麵擺設,也不至於要下如此狠手!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她害了林氏,是因為她的愚蠢,把林氏拖進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枯井裏,害了她的人生,現在又害了她的命!
“娘娘,可小聲些,當心自個兒的肚子啊!”嬤嬤流著淚,緊緊地扶住方氏的手。此刻方氏氣喘籲籲,搖搖欲墜,整個人如同暴雨中的百合花,馬上就要伏倒在這鋪天蓋地的悔痛之中。
突然,她雙眼一閉昏了過去,身下有什麽東西嘩啦一下淌下來。
瞿嬤嬤驚得大叫:“來人!快來人!太子妃要生了!”
痛心疾首的老宣威侯如何不清楚自己的嫡孫就在太子手裏,但是他能做什麽?
去求皇上嗎?
他這個弟弟他最清楚不過,一生順風順水從沒受過什麽挫折,為人自負又清高,除了天山的神仙,能入他的眼的也隻有他的太子和他的何丞相。若皇上聽到有人向他稟告自己的繼承人是個斷袖——他都不敢想自己能死得有多快。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皇上不計較,他日太子登基,他也不敢想自己能死得有多慘。
但是讓他不管自己的嫡孫,為人祖父,他也做不到。
在宣威侯痛苦得抱腦袋揪胡子時,太子的人已經查到開封府的卷宗,虞家確實曾經報過次子失蹤案,但是次日便來銷案,言曰其子往袁府與袁家小七探討武藝忘記歸家了。
——這種無稽之談,這種荒謬的說法,怎麽能騙得了他鄭承恩?
但是這其中怎麽又扯上了督指揮使袁家呢?好哇,這袁淑妃不聲不響的,在他背後害他呢!難道老五也敢肖想大位嗎?簡直不知死活!
袁無錯原本隱在暗處,此刻也知道自己進入了太子的眼界內。既然查到自己身上,就怪不得他了。
在新科進士簪花遊街的喧囂落定,各家開始暗戳戳忙著選婿的時候,汴梁城陽光和煦,春風拂麵,花團錦簇。
這一日,一個身著錦袍卻渾身髒汙的男子在長街上狂奔,嘴裏大喊著“救命!我是宣威侯世孫,有人要殺我!救命!”
在後麵不遠處,幾個身著玄衣的殺手緊追不舍,眼看他闖入了人群之中,便急忙收刀回撤,沒有再追。
被嚇破膽的男子跑到大理寺門口,發了瘋一樣連滾帶爬地往裏衝,等大理寺少卿龔璵昊趕來時,那人被兩名司務看管起來,在角落縮著瑟瑟發抖。
此人正是宣威侯世孫鄭晏舒。在太子府西院有一個蒙麵人對他說,再不跑,太子肯定要把他扔小館裏去,讓他受盡折辱而死。
鄭晏舒既不想死,也不想做小倌。雖然明白逃走後要麵對的是太子滔天的怒火,但是總好過受盡折辱而死。
蒙麵人告訴他一直往大理寺跑,跑到大理寺卿秦耀冬麵前,小命便能保住了。
在蒙麵人的照應下,他悄無聲息地鑽出了西院,從一條溝渠裏拚命擠出了太子府,跑出去老遠都沒人追來,即便如此,他片刻都不敢停留,在快要跑到熟悉的長街時,太子的人果然追來了。
當他縮在大理寺正堂瑟瑟發抖時,太子正在西院大發雷霆。
“廢物!飯桶!孤要你們何用!”他被怒火燒得完全失去了平時都儀態,此刻暴怒地摔了一地瓷片,手上的鞭子甩得底下跪著的幾個護衛渾身都是血道子。這幾日看門的兩個小廝早已被拖出去打得皮開肉綻。
幕僚高先生在一旁瑟縮了半天,終於硬著頭皮道:“殿下,不過是個逃犯,叫大理寺交還就可以了,殿下看在天下黎民百姓的份上,也要保重身體啊。”
不知是高先生的勸慰還是“黎民百姓”四個字提醒了他,他是太子,他是太子,以後的君王,他不能這樣失了分寸。
不過少傾,他頭腦便冷靜下來,但有苦不能言的他依舊像頭暴怒的獅子一般,在廳內走來走去。
“把那兩個提來。”太子一屁股坐在太師椅裏。
不一會兒,被打得皮開肉綻的小廝被帶了上來,趴在地上低低哀嚎。
“說,誰走漏的風聲。”太子聲音此刻已經平穩得沒有一絲波瀾。
“殿下,不是奴才啊,真的不是奴才——”
“殿下,前幾日,側妃娘娘身邊的春桃來過西院,奴才們吃壞了肚子,春桃替小的們看過一陣門,奴才、奴才們回來的時候,看到側妃她剛剛離去,千真萬確啊殿下……”
在太子審問家奴的時候,汴梁城一時流言紛紛。
有人說宣威侯世孫因孌童被人記仇追殺,聽說有那富貴人家的男童被他所害,因此請了高手要買他的命;還有人說宣威侯世孫因爭小倌與當今太子反目,遭太子追殺;還有人說皇家子弟作風不正,視人命為草芥,當街互砍。
消息傳到銘軒帝耳中時,他氣得把手中的《上清經》摔在了案幾上:“來人,宣威侯呢,傳他馬上到朕這裏來!還有太子!”
不不多時,苦哈哈的宣威侯愁眉苦臉地弓著身子站在了銘軒帝麵前,另一邊是餘怒未消又滿麵驚惶的太子。
要是他做的荒唐事被父皇知道,不讓他做太子了怎麽辦?阿娘和外祖母都說,弟弟更有太祖皇帝之姿……
想到此處,他想用眼神對宣威侯威懾一番,但宣威侯就是弓著身子像是短了半截一般,隻留給他一個花白頭發的背影。
“你們是自己說,還是朕的人來說?”銘軒帝麵色看不出喜怒,但是他倆都知道,越是這種不喜不怒的狀態,越說明銘軒帝此刻已經不悅到了極點。
“皇上!臣、臣那個不爭氣的孫兒,不知因何事得罪了殿下,我恐他在汴梁再惹禍端,早已將他遠遠送至邊陲,誰知又突然回了都城。皇上啊!您是知道他的,他確實不成器,成日裏惹是生非,但臣以項上人頭擔保,我那孫兒實在沒有那個狗膽招惹太子殿下啊!殿下!求殿下看在老臣的麵上, 饒過他一條小命吧嗚嗚嗚……”
這幾個月宣威侯在焦慮憂愁夾攻之下迅速地衰老佝僂下來,此刻匍匐在禦書房的地上,老淚縱橫嗚咽出聲,作為弟弟的皇上突然間就有了那麽一丁點不忍心。他老大不忍地看一眼張大伴,張大伴立即上前扶起宣威侯:“侯爺這是作甚,哎呀,您這把年紀了,身體還是要當心些。”
皇上扶著額對著宣威侯和張大伴擺了擺手,張大伴立即使眼色讓人搬了把椅子過來。
宣威侯被扶著按在椅子上坐好,還不忘嗚咽著謝恩,坐下來用寬袍的袖子拭著淚。
皇上看著自己這位兄長風燭殘年的樣子,閉了閉眼,旋即一個眼刀飛向一旁對著宣威侯怒目而視的太子。這是他最疼愛的一個孩子,此刻一張與貴妃相似的臉上充斥著不合時宜的慍怒,好像他有天大的委屈。
“太子可有話說啊?”
太子鄭承恩撩袍子趕緊跪下:“父皇,兒臣沒有!請父皇明鑒!”
“那些流言又是從何而起?你為何,為何要把宣威侯世孫關起來!”
“兒臣,兒臣是為了管教於他,實在是誤會啊父皇。”
太子冷汗涔涔,隻覺得背後衣服濕成一片貼在背上讓他渾身緊繃。他額頭貼在地上,好似冰涼的地麵能讓他的頭腦冷靜些許。
天大的事都不如他的太子之位重要,今天這個悶虧隻能先吃下去。
“哼!你知錯?坊間傳聞朕的太子好男風,孌童!還因為爭男寵要殺人!晏舒好歹也是你的侄子,你怎的就如此的糊塗?你要管教,也要做得像個樣子!光天化日之下侍衛帶刀於長街追逐世孫,朕的太子,怎麽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帝王之怒,讓跪在下麵的太子咬著牙直發抖。
鄭!晏!舒! 太子咬著牙,想為自己申辯兩句,突然聽見宣威侯的聲音響起。
“皇上,太子他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平日裏從未見他荒唐行事,如此荒謬的傳聞定是有人蓄意陷害!太子為了管教臣那不成器的孫兒,著實是受委屈了,臣惶恐,臣有愧!”
宣威侯又一次跪下磕頭。
這個老狐狸,見自己遮掩辯駁,大事化小,轉彎倒是轉得極快。太子心下腹誹,依舊以頭貼地,絲毫不敢抬起來。
銘軒帝重重歎了口氣:“都起來吧。”
待二人站定,他對著張大伴道:“去查清楚,誰散布的流言,還有你!”
他指著太子:“你作為儲君,自當謹言慎行,不要再鬧出哪些荒唐是非出來,再有下次,朕絕不姑息!”
言畢又指著宣威侯:“還有你,朕知你一向穩妥,但是教育子孫當嚴苛, 不可放縱如斯,前些時日與武定侯世子爭女伎當街互毆,滿嘴胡言!昨日又滿身汙穢奔於長街!皇家體麵快被他丟了個幹淨!還帶累太子名聲!”
銘軒帝喘了一口氣繼續道:“他現在還在大理寺大鬧,滿口胡言亂語說太子要殺他!”
宣威侯一頭搶在金地上:“皇上,都是臣的錯!”
“你把他帶回去,好好管教,不許再出來胡鬧了!”
這便是讓他把鄭晏舒帶回去的意思了。不管太子以後如何,孫兒的小命到底是暫時保住了。
最後大理石對外宣告:太子管教侄子不許狎妓飲酒,雷霆手段讓世孫不堪忍受方才出逃,奔於長街。至於所及孌童,爭小倌等流言,皆為不實,若再有傳播者,當論其罪絕不姑息。
流言被暫時按下。鄭晏舒瘋瘋癲癲地回了府,整日躲在屋裏,任誰也無法將他叫出門來,宣威侯看著嚇得魂不守舍的世孫,捂著頭不斷歎氣。
太子回到府裏,暗衛查明那一日側妃確實是到過西院。他的拳頭捏的咯咯作響:他這個 太子可真是做得夠仁慈的,倒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在他頭上踩一腳了。
這日,太子妃方氏依舊在小佛堂,她肚子太大,手腳皆有些浮腫,早就不能久坐抄經。此刻正靠在一張矮榻上,手裏不住地撥著一串念珠,嘴裏低低念著普善咒。
九個月了,馬上就要瓜熟蒂落,從此以後在這困著她的如同枯井一樣的太子府裏,她也終於有了一個血親,一個相互依靠的人。
碧雲端了燕窩過來:“娘娘,該歇一歇了。”
話音未落,念珠毫無預兆啪的一聲斷裂開來,珠子跳得滿地都是。
“呀!娘娘別動,仔細踩到滑倒了。奴婢這就收拾幹淨!”碧雲邊放下漆盤,邊扶著已經愣住的太子妃坐下,忙喚人來收拾。
方氏沒由來地心慌起來,十分無措地被碧雲扶著坐下,心裏七上八下不知到底何處不對勁。她抬著頭滿屋子地看,直到看著佛龕中那尊白玉觀音像才停了下來。觀音手托玉淨瓶,微微垂目,麵含悲憫地看著她,似乎在同情她的遭遇,又似乎在寬慰她的不安。
“嬤嬤!嬤嬤呢?去請嬤嬤來!”方氏忽然心頭一緊,拉著碧雲急聲道。碧雲從未見過自家小姐如此慌張,連忙好生安慰道:“娘娘莫急,這就去請嬤嬤來。”隨即差小丫鬟去尋大廚房裏盯著太子妃晚膳的瞿嬤嬤。
一刻鍾時間,麵色慘白的小丫鬟帶著同樣麵色慘白的瞿嬤嬤進門來。“娘娘,娘娘你可好?”嬤嬤上下仔細打量了一番太子妃,見她除了麵帶憂慮之外沒有任何不妥,鬆了一口氣,便扶著方氏坐下,有些嗔怪道:“娘娘是雙身子的人,可不能再如此激動了。”
“嬤嬤,我方才佛珠珠串斷了,心裏慌得很,有些怕——”方氏話未說完,但間瞿嬤嬤臉色愈加青白,如同五雷轟頂一般。有孕之人原本就比普通人更加敏感,此刻方氏見嬤嬤如此情狀,不由得一顆心再次提到嗓子眼,連忙抓著她的手問:“出何事了?啊?”
嬤嬤白著臉輕撫著方氏的背,輕聲道:“娘娘,確實有點事,但是娘娘千萬不要著急。”她讓碧雲遣走所有下人,死死盯著門口。確認無人聽見之後,低頭思忖片刻,她抬頭悲憫地看著方氏,壓著嗓子說:“今日午後側妃娘娘去後花園賞荷,失足落水,沒了……”
她眼中蘊著些淚水,不知道是替死去的側妃林氏傷感,還是對自家主子的痛惜。
方氏此刻哪裏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三月,賞荷,失足落水,淹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方氏淚流滿麵,呼地站起來,扶著嬤嬤的手又哭又笑。“真是鐵血手腕,帝王心腸!如今竟殺到自己家眷頭上!他!”方氏有些瘋狂,直直地伸手指著東院方向:“他就算,把我們這些人當個門麵擺設,也不至於要下如此狠手!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她害了林氏,是因為她的愚蠢,把林氏拖進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枯井裏,害了她的人生,現在又害了她的命!
“娘娘,可小聲些,當心自個兒的肚子啊!”嬤嬤流著淚,緊緊地扶住方氏的手。此刻方氏氣喘籲籲,搖搖欲墜,整個人如同暴雨中的百合花,馬上就要伏倒在這鋪天蓋地的悔痛之中。
突然,她雙眼一閉昏了過去,身下有什麽東西嘩啦一下淌下來。
瞿嬤嬤驚得大叫:“來人!快來人!太子妃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