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講儒家經典
司馬曜還沒親政的時候,他就提議司馬曜學習儒家經典,為將來治理國家做準備。關於這個,《世說》裏有一個小故事:皇上要講習《孝經》,謝安就召集當時一些官員在自己家裏先溫習,到皇上那兒不能說錯了啊。這時車武子就對袁羊說,“我有什麽問題就使勁地問謝安他們,不問呢,怕有好的東西沒聽到,問呢,又怕他們嫌我麻煩。”這時袁羊說了句很絕妙的話:“你什麽時候看到明鏡怕被人頻繁地照,清澈的流水怕被和風吹拂呢?”
“被人當鏡子照”,也真是夠累,不過倒可以再次看到,當時人們對謝安,到底有多麽推崇。
第二件事:推薦儒學名士
既然學了儒家經典,身邊也得常有好老師,於是,謝安就給司馬曜推薦了徐邈和範寧,這個事兒我們上麵說了,這兩位,特別是徐邈,一直都很得司馬曜的看重。
第三件事:重修建康宮
這件事,就是一直爭議最大的了。謝安剛一執政,就想給皇上重修宮殿。然後好多人都不同意,特別那時候王彪之還在世,一聽謝安要修宮殿,立刻就急了。就說,宮室破舊,稍微修繕一下兒就行了,現在強寇在外,怎麽能做這種勞民傷財的事呢!王彪之是元老啊,謝安也拿他沒辦法,隻好算了。但是等王彪之一去世,轉了年,謝安就請司馬曜先住到會稽王府去,開始重修建康宮。不過,工程進行得很順利,安排得也合理,到了七月,就完工了,老百姓也沒有任何抱怨。
關於這件事兒,爭論很多。常見的說法是,因為謝安這個人一向喜歡奢華,重修宮殿也是他這種性格的反應。但要這麽說,就有一件事兒說不通,這曆來要重修宮殿的,可都是這個皇上自己,沒聽說哪個大權在握的執政大臣,死活非要給小皇上修宮室的,那宮室修得再好,也不是謝安來住啊。所以,這麽說也並不確切。謝安肯定是有他的意思。這裏,我們倒不妨參照一下兒《明成皇後》。那裏麵,大院君不是就死活要給皇帝修景福宮嗎,而且不惜勞民傷財,但為什麽呢?大院君有段兒獨白,很感人,還對比了我們紫禁城。總之意思就是,朝鮮是個小國,一座宏偉的宮殿,是這個皇室、這個國家最基本的象征啊。所以他才不惜力氣,一定要修那個景福宮。謝安在這裏,也很可能是這個意思噢。不過,他不是大院君那樣的狠人,建康宮的重建並沒有弄得勞民傷財,一切都很順利。所以,這個“重修建康宮”也很可能是他振皇權的一個步驟,隻是他不可能對別人說出來罷了。
建康宮的重修一直很順利,不想到了最後,卻出了點兒小麻煩。於是就有了那個十分經典的故事——王獻之拒題太極殿。
太極殿可是新宮裏最重要的宮室啦,不知是司馬曜的意思呢,還是謝安的意思,反正最後執行者是謝安,他命人把牌匾送到他最喜愛的長史王獻之那兒,讓他來題。王獻之一看,立刻就不樂意了,哈哈,那時的名士是很講骨氣的,“白眼向權貴”嘛,王獻之自己高興寫幅字送給你,沒關係。但你命令他幹這種為“世俗做粉飾”的事,他覺得謝安是瞧不起他。戴安道就曾經寧可把琴摔了也不彈給權貴聽。王獻之這一生氣,立刻把謝安劃到“權貴”那個行列裏去了。
他就對這來人說,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門外去!來人一瞧長史真厲害啊,隻好訕訕地給謝安抱回來了。謝安肯定是笑了半天,然後想,好啊,不聽話,行,你等著。沒過兩天,王獻之陪著謝安一起,路過太極殿,謝安忽然想起什麽,瞧著王獻之說,哎,子敬啊,你順著梯子爬上去,把字題了吧。從前魏朝的韋誕他們,可就是這麽幹的。王獻之氣得,半天說不出話,其實謝安是成心跟他開玩笑,他也不管了,恨恨地說,你知道為什麽魏國那麽快就亡了嗎!就是因為這個!然後就忿忿地走了。謝安瞧著他的背影,忽然覺得王獻之這話,也很有些道理啊。結果,王獻之這個太極殿就是沒題,謝安也沒再難為他,沒準兒最後就隻好自己寫了。
懷柔桓衝——上下同心
桓衝那邊兒我們好久沒說了。那麽淮南之戰後,桓衝那邊兒怎麽樣呢?他的日子不好過呀。主要是覺得心裏愧得慌。他退回江南,謝安給他送糧。他不救襄陽,謝安仍然什麽也沒說。而且他不出兵的理由是,秦兵強大,要保存實力。其實就是畏秦,再有,就是要保存桓家的實力。
但是,你再看看謝玄,說起來人家是個晚輩,都能臨危不懼,在關鍵時刻拚死保衛國家,你桓衝是國家的上將啊,卻又怎麽樣?他自覺臉上無光,越想越不是滋味,幹脆就上了道表,請求辭去荊州刺史的官職,連章節等等都一塊兒送到朝廷來了。
謝安立刻表示,不同意。然後還是啥也沒說,隻派了一個人到荊州,名義上是幫助桓衝參謀軍事。這個人就是曾經跟謝玄齊名的張玄。其實,這也算是他的一個表態了。桓衝要再這樣,可就不太好了。
桓衝心裏這個不舒服,謝安對他是仁之義盡,他這麽幹,也的確有點兒說不過去。我們謝太傅的以退為進的懷柔政策,終於又看到了效果。一段時間以後,桓衝竟然主動出兵了!很快,他就奪回了築陽和武當兩郡。不過,他還是覺得秦軍太多,想保存實力,這時候慕容垂他們又分頭進攻鄧城和新野,桓衝還生了病,結果又退回上明去了。
但無論如何,從此後,桓衝已經沒有退路了,再不積極出戰的話,那就隻剩丟人了。而且現在謝安如果有命令,他也一定會全力去支持,他心裏欠著人家的呀。這才有了後來,淝水之戰前,東晉上下遊團結一心,相互策應,牽製秦軍,終於取得了最後勝利。
這裏,跟我們謝太傅處理大局的態度關係很大噢,細想他對待桓衝的態度,他並沒有跟桓衝急,也沒說一句不滿的話,更沒想使什麽招兒製他。他還是那個思路,我不是逼著你怎麽樣,我會讓你主動去怎麽樣……又想起餘嘉錫先生那句評語:“至於謝(太)傅處置桓氏,實具苦心”,的確是這個意思呀。
第五章 清談與“誤國”
終於說到這個話題了。既然是說謝安,咱也不能光揀他好聽的說,有爭議的,也該拿來論一論,這樣這個人才完整啊。勿庸置疑,謝安是支持清談的,一個清談大家,一位清談領袖。王導也是如此。關於他的清談,故事也有一些,最有名的是兩個。
第一個:暢談《漁父》
支道林、許詢、謝安等等高僧和名士們都到王蒙他們家聚會,謝安環顧著大家,忽然有點兒傷感,就說:“今天真是高士會啊,既然時光這麽難以留住,這樣的盛會也不能常有,所以大家就一起暢所欲言,來抒發自己的情懷吧。”名士們一聽都說好,於是許詢就問王蒙,你有《莊子》嗎?(哈哈,廢話,那時候,這名士們的家裏,啥沒有也不能沒有《莊子》啊。)王蒙立刻拿來,隨手翻開,一看正是《漁父》這一篇,於是拿給謝安,讓他擬題。謝安擬好題,就請大家各自發揮,闡述自己的心得。高僧支道林第一個說話了,一談就談了七百多言(這是按字數論,就是700多字的意思),說得是既精致又優美,才思文辭都非常不一般,大家聽得這個佩服,人人讚不絕口。緊跟著,名士們都一一發了言。謝安是出題的,所以輪到最後才說。他等到大家都說的很盡興之後,才開始談他的看法。沒想到這一談,居然就一發不可收,一下兒就說了一萬多言。而且是才氣不凡,文采俊逸,再加上他意氣飛揚又從容灑脫的神情,竟讓滿座的賓客都聽得著了迷,覺得聽著都是種享受。支道林聽完,立刻讚歎說:你一言切中要旨,然後直入佳境,說得真是太好啦……讀了這個故事,謝安這“風神瀟灑”的氣度,真是如在眼前哪。
第二:與王羲之的爭論
這個故事很有名,也恰恰是通過這件事兒,我們謝太傅對“清談誤國”這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表態,弄得王羲之是毫無辦法。故事的大略是這樣兒:
那是他們倆都在建康的時候,有一天,倆人就一起到冶城(離建康很近)去遊玩兒。然後登上城頭,極目遠眺。這時王羲之一看謝安,隻見他沉默中望著遠方,漸漸現出了悠然暇想的神色,仿佛已經不再置身在這塵世間了一樣。王羲之是謝安最好的朋友,他是十分了解謝安的。謝安那滿腦子的老莊,他也清楚得很。
於是,他就由謝安推崇老莊,想到了名士們整天清談玄虛,越想越覺得心裏不舒服,然後就對謝安說,安石啊,你看,那大禹王為了勤勞政事,雙手雙腳都長滿了老繭;周文王為了國家而忙碌,老是忙到好晚好晚才吃上飯,即便這樣,他還覺得時間不夠用呢。可你再看看咱們現在這個國家,正是處在危難之中啊,難道不是人人都應該為國效力嗎!這些官員們整天清談,荒廢政務。文章倒都寫得不錯,可這對國家有什麽用外!這清談可不是現在應該提倡的呀!
其實王羲之為什麽非要對謝安說這些呢?他是指望謝安能接受他的“金玉良言”,然後率先廢了清談,謝安在名士中影響大呀,他要先幹了,其他的人不就好辦多了嗎?其實王羲之說得很好啊,沒有哪句不對,而且他是把謝安當成朋友,句句都是發自腑肺的真心話。
那麽再來瞧我們謝太傅是怎麽回答的。他也沒說好還是不好,隻是看看王羲之,然後淡淡地說,當年秦國任用商鞅,施行嚴厲的法製,秦朝後來又怎麽樣呢?兩世而亡。難道這也都是清談惹的禍?王羲之愣在那兒,半天說不出話來,心想,你這不是強辭奪理嗎!但無論如何,人家謝安的態度已經表明啦,你讓我不再清談?對不起,我不樂意。王羲之瞧著他,是一點轍也沒有,謝安不是個喜歡扯皮的人,這他知道,謝安要不想改,再說什麽都沒用。王羲之是除了閉嘴以外,別無選擇。
這件事兒大概是發生在謝安42歲到50歲之間,那時候,他的官還沒做大,王羲之也還在世。那麽,我們應該怎樣來看這件事兒呢?
應該說,謝安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在外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就會盡可能地追求自己心靈的自由和滿足,甚至不惜以物質條件來換取。在他看來,清談玄理,給他帶來了美好的心靈享受,這完全是他自己的事。這與你們外人又有什麽關係,我為什麽要改?
謝安可不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他也不想名垂青史。所以,不少史學家和朋友說他是晉室的“忠”臣,就總讓人覺得有點兒偏差。也許從他做的事兒來看,倒是個忠臣的路數兒,但是,他可不是為了“盡忠”才這麽做的。這說不上是抬高了他,還是貶低了他,因為這不是他的思路。其實他的思路也很簡單,那就是順應大局。而這個大局,其實就是自然。在他眼裏,山水是自然,廟堂同樣是自然。所以,雖然他不得已出山,不得已當官兒,不得已扛東晉的天下,但他總能夠調節自己去順應,能夠一生“風宇條暢”,並把一切都做到無懈可擊。山水和官場是一樣的。他把自己和外界的關係理順了,不讓任何事情處在鬥爭當中,所以外麵的事情可以做好,而自己也能快樂。這對一個有情有欲的“人”來說,何其難也!!這個,也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一種人生境界——出處同歸。
有這樣一件事,謝安去世之後,有一回,桓玄問謝道韞:“當年謝太傅高臥東山,沒有想作官的意思,後來為什麽又出山了呢?”謝道韞想了想,莊重回答說:“對亡叔來說,出山和不出山,又有什麽差別呢?”……道韞的確是她叔叔的知音啊。
當搞懂了謝安的思路之後,對他這個“清談”,還有後麵要說的“奢華”,也就能夠理解了,也就不會去指責他。但是,我們不從他這個角度去看,而是從對國家的影響來評價的話,卻又不能認同,反倒覺得王羲之被氣得怪可憐。關於太傅這個“清談”的事兒,其實,王安石的這首詩還是比較客觀的:
謝公功業自超群,誤長清談助世紛,秦晉區區等亡國,可能王衍勝商君?
第三:關於“清談”
這裏,多少該為“清談”正正名。一說起“清談”,大家立刻就會想到“清談誤國”,幾乎都快變成一個成語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說,“清談誤國”這個詞兒,其實它跟“紅顏禍水”的意思差不多。我們把後麵兩個字擋起來看,那麽“紅顏”是個好東西嗎?是的。它跟“禍水”並沒有必然的聯係。其實“清談”也是這樣。是因為當年西晉的大清談家兼宰相王衍同誌,因為“清談”誤了國,所以這個詞兒才流傳了下來。
那麽就來瞧瞧,這“清談”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首先,“清談”到底談的是什麽呢?是談“玄”,具體說就是《周易》《老子》《莊子》這“三玄”,還有用道家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它是非常好的哲學思考和討論,老莊思想到了那個時代才和人們的生活結合得這麽近。正是因為有了“清談”,有了玄學,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才會綻放得如此絢爛。實際上,“清談”這個活動,是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思想價值,甚至藝術價值的。
其次,“清談”有它一定的規則,可不是幾個人在那兒胡侃。而且清談的名士們,都非常看重為人的品質,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做“君子”,做光明磊落的人(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另說,但大家都有這個願望)。這對我們現在這個幾乎越“小人”越能得利的社會來說,是完全不能想像的。有時,“清談”起來,他們可能會爭得很厲害,但又都很虛心,一旦發現對方有理,就會很坦率地認輸。另外,“清談”是很講究引征和辯駁的,引征事例都是有理有據,他們都不會輕率地去褒貶人物和事物。
那麽“清談”到底誤不誤國呢?應該說,不誤。
如果你把國家的事兒料理好了,然後探討人生哲學,是很好的事啊,應該舉雙手讚成才對。
但是,如果你把該為國家做事兒的時間,都用來探討人生哲理了,那就是“誤”了。的確,在那個時代,是有一批這樣的官員,他們喜歡當“清官”,這個“清官”可不是指的清廉,而是指啥事兒也沒有,能天天混日子的那種。他們把這叫“清貴”,反而那些辛辛苦苦為國家做事兒的,他們卻看不起,倒把人家稱為“濁官”。不過有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這樣兒。他們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形成這種怪異風氣,原因也複雜著呢,這裏就不多羅索了。
總之,清談這事兒,其實是這樣:
第一個:“清談”的人,並不一定就是“誤國”的人。
第二個:“誤國”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清談”的人。(謝安答王羲之,就用的這條兒)
第三個:即“清談”又“誤國”的人,也就是這些個“清官”,他們的品質也不一定不好,甚至有些人還是很有品行的。
這裏麵挺複雜,甚至同一家族裏的兄弟,情況還都不一樣呢,所以,評論魏晉名士,要想拿著一把尺子一下兒都衡量下來,那肯定是不行的呀。
第六章 奢華與風流
如果說,挑謝安這一輩子,到底有什麽毛病的話,那麽第一個,就是上麵所說的“助長清談”,雖然他這樣做也並非不可理解,但是,也不該因此就認同。這裏我們就再來說說他另一個同樣一直被人們爭議的事兒,這就是奢華。
其實這個,跟“清談”那件事兒異曲同工,謝安是從不認為,自己有給別人做“表率”的義務,或者他覺得,那樣是對別人的輕視。他的一貫思路是:“每個人都應該為了自己的性情活著”……要了解他為什麽是這樣,還得從他的個性說起:
聖人自有情
謝安是個有情人。這看上去好像有點兒不可思議,看他處大事的風格,極其老道而且十分理智,跟他這個“有情”簡直就是正相反。不過,他的確是個有情人。而且,他還能把這個“有情”和這個“理智”十分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因為他“有情”,所以人們才都願意親近他;因為他“理智”,所以人們又都願意信賴他,這也是他無形中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東西。
那一陣兒名士們常年清談,自然就形成了不少“學術流派”,其中就有個著名的爭論,其焦點是:真正的聖人,到底是有感情的呢?還是四大皆空,心裏什麽都沒有呢?這個問題爭了好長時間。我們謝太傅,就是“聖人有情論”的堅定支持者。而且,他還認為,平常人和“聖人”之間,並沒有太遠的距離。這可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那是他還沒出山的時候,有一回帶著孩子們,到臨安那邊兒的山裏遊玩,周圍風景極好,謝安是心曠神怡,坐在山石邊兒,遙望著前麵幽浚的山穀,忽然就自己感歎起來了,這真是和伯夷沒什麽差別啊!“伯夷”在那時,可是被視為“聖人”的。謝安這心思,頗有點兒以“伯夷”自比了。他意猶未盡,轉臉就對孩子們說,其實,聖人跟咱們平常人之間,有時候差得並不遠哪。孩子們個個瞧著他訕笑,不以為然。他們想啊,叔叔(伯伯)雖然是很不一般的人了,但是要比起“聖人”,想來還是有點兒差距。謝安一看他們的神色,知道他們沒明白自己的心思,也不當回事兒,倒一下兒想起他一直比較認可的郗超來了,於是也不以為然地一笑說,郗超要聽了我的話,才不會像你們這樣,覺得不著邊跡呢。
謝安認為,人就該有情的,聖人也是要有情的。而且這個“情”,不光是“感情”,還是“性情”。要不,對“一往情深”的桓伊,沒有實幹但“任情”的謝萬,他怎麽會那麽喜歡呢。其實說到底,這就是人性的“真”,這才是他最推崇的東西。
"絲竹緩離愁”
好了,謝安是個有“情”人,追求真情,追求性情,那麽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由著性兒來一下兒怎麽了?人就應該這麽活著呀。於是,就有了他的清談,他的奢華。說起這個“奢華”,最有名的,就是他對絲竹歌舞近於依賴一般的愛好。
就在跟王羲之爭論“清談誤國”那段兒時間,他們倆還有過一回聊天兒,倒正好能讓我們看看,這個“絲竹”對我們這些士大夫來說,有多麽重要:
可能是謝安剛送走了朋友或親戚,有點兒憂鬱,就對王羲之感歎說,人到了中年,總是很容易感傷,每每有親友離別什麽的,就常常好幾天心裏難過。“喜聚不喜散”,這是不是也是人之常情呢。這時王羲之聽了,也頗有同感,就說,是啊。像我已經是桑榆之年啦,隻是就用絲竹音樂來排遣一下兒吧,又常常怕孩子們覺得我打擾了他們的快樂……
真是人生易逝啊。後來我們蘇學士對這事兒也十分感慨,寫詞說:“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這就是這“絲竹”對謝安的作用。謝萬死的時候,他四十剛過,心裏難受,就發了個毒誓,十年不再看歌舞。結果就真的堅持了十年。可等到這一開禁,卻一下兒收不住了,這時候他已經五十多,到尚書台當了吏部尚書。這回可好,什麽國喪家孝,一概都不問了,府裏頭是天天妓樂笙歌。
人們對這事兒也是議論紛紛,放心,謝安的毛病比誰的毛病傳得都快。不過時間一長,大家卻發現,無論別人說了什麽,謝安都跟沒聽見一樣,你們說你們的,我該怎麽著還怎麽著。士大夫們這一瞧,行啊,他是不想改啦。那好,我們也跟著幹。結果,明星人物又起了模範帶頭兒作用,整個兒建康是一下子歌舞生平。
正直的王坦之是真受不了了,一再地跑來勸謝安,當然了,沒有收到任何效果。不過他還真是兢兢業業,又給謝安寫信,大意是說,你是國家的重臣,這麽做不對呀,這根本就是違反禮法!謝安跟王坦之原本關係不錯,這回一瞧“禮法”這兩個字兒,他心裏就煩了。於是回信說,我知道你是十分憐惜我,才對我說這樣的話,我愛好的隻是音樂,認為順應人間的真性情,沒有什麽不能做的,我隻是為了自娛。如果你非要讓我遵守什麽規矩,崇奉什麽“禮法”,我不想做,也不屑去做。我原以為你多少能夠明白我的心意,但現在看,你的確沒有領會莊子那“濠上之樂”。看來人間真正的相知,實在不易得。王坦之一瞧,這謝安這麽固執啊,氣得他,立刻又回信,就跟謝安辯論起來了。兩人住一條巷子,還非要你一封我一封地寫信。結果幾個回合,誰也沒說服誰。王坦之這回也算領略了謝安的厲害,那是個不可說服的人哪,他想好要做的事,你讓他改,門兒也沒有。
其實這回爭論,說到底,還應該算作“儒道之爭”啊,倆人人生觀不一樣嘛。王坦之一向是崇尚儒家的,還曾經寫過一篇《廢莊論》呢。可在謝安眼裏,王坦之的那些規矩禮法,就是刻意追求,是違反自然之道的。所以,他一生氣,居然就用了“不屑”這個詞兒。其實對於儒士們,謝安一向是很包容,而且還能欣賞的,可這回,王坦之是幹涉到了他個人的東西,那他可就不會讓步了。
結果這事兒也就這麽著了,反正謝安非要這樣兒,也沒人能管他,再說,他也就是自己聽聽歌,看看舞,也不礙別人的事兒。時間一長,大家也就習慣了。不過,這個“期喪不廢妓樂”,可也從此成了士大夫們的風俗。
東山華墅
我們的故事說到兒,謝安已經到了60歲,這麽一算,那他出仕就是20年了。在這20年裏,的確是發生了很多事兒啊。不過無論如何,有一個東西,卻一直貫穿在謝安的生活裏。這就是,他的“東山之誌”。
每每,親戚朋友們向謝安提起當年東山的日子,都會引得他感歎一番。其實要說,也許對他來說,這輩子過得最好的日子,還真就是隱居那20年。有山水,有詩,有酒,有歌舞,有朋友,有一群小玉樹,還有傾慕他的姑娘。細想,那真是神仙一樣的日子呀。雖然在官場周旋,他也能把自己調整得很好,但是,他畢竟也是個“人”吧,總有七情六欲。所以,思念東山,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這個“東山別墅”,大概就是這種思念常年堆積的產物。離建康城10裏的地方正有一座土山,謝安就一下兒看上了。然後,他就讓人在這兒修別墅,然後照著當年東山的模樣,進行改造。哪兒有亭子,哪兒有竹林,都照著原樣兒來。很快,這個“小東山”就完工了。於是,謝安沒事兒時,就還像從前一樣,帶著孩子們到這邊來玩兒,當然,這時的“孩子們”都已經很大了,一般還都帶著他們的“孩子們”呢。
謝安就在“小東山”舉行家宴,他也真是夠豪華,一回盛宴,不是花上“百金”,就是耗費“萬錢”。孩子們也是個個“衣冠磊落”,從心裏到外表的高貴。這裏這個“萬錢”,大概跟我們現在的人民幣價值差不多,十萬錢可以買一處房子,幾十萬可以買一處很好的宅院。不好說,他這個花費到底有多奢侈,如果他們家有小一百人的話,吃一頓飯花一萬錢,好像也不多似的。不過,這真是屬於瞎分析了。
反正是,當時的人們都說他奢侈,一頓飯花一萬錢,真不像話。於是,大家就都暗地裏諷刺。沒事兒又拿出王導來比了,瞧人家王丞相,家裏沒餘糧,衣服沒幾件。你再瞧咱們謝相,那可真是怎麽舒服怎麽來,絕不讓自己受一點兒委屈。那謝安呢?他依然是跟沒聽見一樣,也從來不打算,要注意一下兒影響,要給國人做個表率。他還是那樣兒,當外界條件允許的時候,他就是要為自己活著。
不過,關於這個“東山墅”,還是有個問題得說說:
其實那年頭兒,士族們在建康周圍建別墅,是很常見的事兒,王導當年養的幾個愛妾,也都是放在他的別墅裏。(據說“別墅”這個詞兒,最早就是由王丞相這兒來的呢。)現在蘇州的虎丘,就是當時王珣和他弟弟王瑉的別墅。所以,謝安這個“東山墅”,在當時並不算什麽新鮮。有點兒新鮮的倒是,他為什麽偏要把這別墅弄得跟東山一個模樣?這裏可是有原因噢:
當然啦,他的確是很想念當年東山的,這肯定得說一下兒。但是,這不一定是主要原因。其實,他這個“小東山”,與其說是修給自己來玩兒的,不如說是修給別人來看的。想想啊,現在謝家和司馬家“共天下”,這關係微妙得很呢,司馬曜一天天地長大,再搭上謝安對他的一貫培養,那自主能力可是越來越強,隻要一不小心,就會弄出問題。謝安既然壓根兒不想反,那幹嘛不早點兒表明心思呢?這樣兒大家都過得踏實呀。但是,他又不能沒來由地跑到皇上那兒,去表白一通兒吧,那還不把司馬曜給嚇著。
現在,他修這個“小東山”,倒正好是在對皇室,也是在對所有的人說,你們不要猜疑,我不會反的,我最想的是東山,不是這個天下,我是早晚要回去的。實際就是為了表明心跡。甚至他執政後,表現得比以前更加思念東山,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啊。隻是不知道,司馬曜當時,是不是看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七章 女子貴真情
女子貴真情
這裏就來說說——謝安身邊的女人們。正好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兒,這位風流宰相,在他心裏,這個“好女人”,到底應該是個什麽樣兒。
要說謝安對女人的態度,其實也簡單得很,就一條:女子貴真情。
應該說這是他看所有人的態度,不論男女。他從不認為,你是女人,你就必須遵守更多的規矩。所以,我們就看到,謝安身邊的這些女性,一個個都聰明活潑,極富性情,還都頗有主見。謝道韞這個“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也跟謝安這個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啊。
先來說個關於謝安嫂子的故事。
可惜不為朝士見
這裏的這位“嫂子”,就是謝安二哥謝據的夫人,胡兒謝朗的媽。她原是王家的小姐,結果謝據死得早,她就一直守寡。有一回,幾位客人到謝安這兒來,一起談論人生義理,其中就有當時著名的高僧支道林。這時謝朗還小,病剛好了不久,但也參加了這回論辯。
結果他就跟支道林辯論起來了,還說得頭頭是道,跟支道林爭得很激烈。這時,王夫人不放心這孩子,就躲在屏風後偷聽,一聽胡兒跟人家爭起來了,就擔心他身體吃不消,然後派人跟謝安說,不如讓胡兒回房去。
謝安一看兩人正辯得精彩,想讓胡兒把他的話說完整,就回答說,再等等吧。這王夫人又聽了一會兒,心裏更加擔心,竟突然也不管什麽規矩禮儀了,就直接跑到了前堂。她瞧著謝安,忽然就哭了,流著眼淚說,你哥哥死得早,我一生的寄托,就都在這個孩子身上了!說著,再不理謝安,上前拉起胡兒,就走了。
謝安瞧著這嫂子,居然一下兒被她感動了。他轉頭就對客人們說:家嫂言辭慷慨動人,真是值得推崇的事啊,可惜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說完了“嫂子”,下麵我們就來說,謝安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女人——他的夫人劉氏。
醉裏吳音相媚好
劉夫人是跟著謝安過了一輩子,最後還死在了謝安之後。後來謝琰先為父親守孝三年,剛守完,他母親又去世了,他就隻好接著守。夫人死的時候,朝廷是按著謝安葬禮的規格安葬的,卻唯獨沒賞隻有皇帝和極少數大臣才能使用的“轀輬車”,謝琰對此十分不屑,就自己造了一架,給母親送葬去了。
就來看看著名的“謝公夫人”的精彩片斷和“語錄”:
(一)“我哥哥才沒有這樣的朋友”
夫人出身高門劉氏,是當時著名的大名士劉惔的妹妹。自從嫁到謝家,她的機智風趣就露出了端倪。在東山的時候,名士孫綽到謝安這兒來,謝安留他過夜。人家兩人徹夜談論義理,也不知夫人是心裏不樂意還是什麽的,就躲起來偷聽。第二天,孫綽走了。謝安知道她昨晚沒閑著,就問:你既然聽了這麽久,那就說說,這位客人到底怎麽樣吧。沒想到夫人一笑,不屑地說,這位孫綽思路混亂,論述不清,有什麽可推崇的。從前我哥哥劉惔,才沒有這樣的朋友呢。這就把謝安和孫綽一塊兒罵裏了。謝安是無可奈何,隻得苦笑認輸。
(二)“大丈夫難道不該如此”
謝安一直隱居,不想出仕。這時候,謝奕謝萬他們都當了官兒,常常就前呼後擁,這個氣派。日子一久,夫人就有點兒眼饞了。然後就跟謝安發牢騷,她卻又不直說,你也幹脆當官吧。偏說什麽,難道這大丈夫不應該像他們這樣嗎!反正就是,謝安你這麽幹就不是大丈夫,怎麽著都是我有理。沒想到謝安聽了這話,忽然就歎起氣來。這時謝萬已經變成了他們家的頂梁柱,他估計早晚是得出事兒,於是就感歎,唉,你別著急啊,恐怕早晚得有那一天啊!
(三)“怕傷了您的盛德”
司馬曜還沒親政的時候,他就提議司馬曜學習儒家經典,為將來治理國家做準備。關於這個,《世說》裏有一個小故事:皇上要講習《孝經》,謝安就召集當時一些官員在自己家裏先溫習,到皇上那兒不能說錯了啊。這時車武子就對袁羊說,“我有什麽問題就使勁地問謝安他們,不問呢,怕有好的東西沒聽到,問呢,又怕他們嫌我麻煩。”這時袁羊說了句很絕妙的話:“你什麽時候看到明鏡怕被人頻繁地照,清澈的流水怕被和風吹拂呢?”
“被人當鏡子照”,也真是夠累,不過倒可以再次看到,當時人們對謝安,到底有多麽推崇。
第二件事:推薦儒學名士
既然學了儒家經典,身邊也得常有好老師,於是,謝安就給司馬曜推薦了徐邈和範寧,這個事兒我們上麵說了,這兩位,特別是徐邈,一直都很得司馬曜的看重。
第三件事:重修建康宮
這件事,就是一直爭議最大的了。謝安剛一執政,就想給皇上重修宮殿。然後好多人都不同意,特別那時候王彪之還在世,一聽謝安要修宮殿,立刻就急了。就說,宮室破舊,稍微修繕一下兒就行了,現在強寇在外,怎麽能做這種勞民傷財的事呢!王彪之是元老啊,謝安也拿他沒辦法,隻好算了。但是等王彪之一去世,轉了年,謝安就請司馬曜先住到會稽王府去,開始重修建康宮。不過,工程進行得很順利,安排得也合理,到了七月,就完工了,老百姓也沒有任何抱怨。
關於這件事兒,爭論很多。常見的說法是,因為謝安這個人一向喜歡奢華,重修宮殿也是他這種性格的反應。但要這麽說,就有一件事兒說不通,這曆來要重修宮殿的,可都是這個皇上自己,沒聽說哪個大權在握的執政大臣,死活非要給小皇上修宮室的,那宮室修得再好,也不是謝安來住啊。所以,這麽說也並不確切。謝安肯定是有他的意思。這裏,我們倒不妨參照一下兒《明成皇後》。那裏麵,大院君不是就死活要給皇帝修景福宮嗎,而且不惜勞民傷財,但為什麽呢?大院君有段兒獨白,很感人,還對比了我們紫禁城。總之意思就是,朝鮮是個小國,一座宏偉的宮殿,是這個皇室、這個國家最基本的象征啊。所以他才不惜力氣,一定要修那個景福宮。謝安在這裏,也很可能是這個意思噢。不過,他不是大院君那樣的狠人,建康宮的重建並沒有弄得勞民傷財,一切都很順利。所以,這個“重修建康宮”也很可能是他振皇權的一個步驟,隻是他不可能對別人說出來罷了。
建康宮的重修一直很順利,不想到了最後,卻出了點兒小麻煩。於是就有了那個十分經典的故事——王獻之拒題太極殿。
太極殿可是新宮裏最重要的宮室啦,不知是司馬曜的意思呢,還是謝安的意思,反正最後執行者是謝安,他命人把牌匾送到他最喜愛的長史王獻之那兒,讓他來題。王獻之一看,立刻就不樂意了,哈哈,那時的名士是很講骨氣的,“白眼向權貴”嘛,王獻之自己高興寫幅字送給你,沒關係。但你命令他幹這種為“世俗做粉飾”的事,他覺得謝安是瞧不起他。戴安道就曾經寧可把琴摔了也不彈給權貴聽。王獻之這一生氣,立刻把謝安劃到“權貴”那個行列裏去了。
他就對這來人說,你把它拿走,不然我就扔到門外去!來人一瞧長史真厲害啊,隻好訕訕地給謝安抱回來了。謝安肯定是笑了半天,然後想,好啊,不聽話,行,你等著。沒過兩天,王獻之陪著謝安一起,路過太極殿,謝安忽然想起什麽,瞧著王獻之說,哎,子敬啊,你順著梯子爬上去,把字題了吧。從前魏朝的韋誕他們,可就是這麽幹的。王獻之氣得,半天說不出話,其實謝安是成心跟他開玩笑,他也不管了,恨恨地說,你知道為什麽魏國那麽快就亡了嗎!就是因為這個!然後就忿忿地走了。謝安瞧著他的背影,忽然覺得王獻之這話,也很有些道理啊。結果,王獻之這個太極殿就是沒題,謝安也沒再難為他,沒準兒最後就隻好自己寫了。
懷柔桓衝——上下同心
桓衝那邊兒我們好久沒說了。那麽淮南之戰後,桓衝那邊兒怎麽樣呢?他的日子不好過呀。主要是覺得心裏愧得慌。他退回江南,謝安給他送糧。他不救襄陽,謝安仍然什麽也沒說。而且他不出兵的理由是,秦兵強大,要保存實力。其實就是畏秦,再有,就是要保存桓家的實力。
但是,你再看看謝玄,說起來人家是個晚輩,都能臨危不懼,在關鍵時刻拚死保衛國家,你桓衝是國家的上將啊,卻又怎麽樣?他自覺臉上無光,越想越不是滋味,幹脆就上了道表,請求辭去荊州刺史的官職,連章節等等都一塊兒送到朝廷來了。
謝安立刻表示,不同意。然後還是啥也沒說,隻派了一個人到荊州,名義上是幫助桓衝參謀軍事。這個人就是曾經跟謝玄齊名的張玄。其實,這也算是他的一個表態了。桓衝要再這樣,可就不太好了。
桓衝心裏這個不舒服,謝安對他是仁之義盡,他這麽幹,也的確有點兒說不過去。我們謝太傅的以退為進的懷柔政策,終於又看到了效果。一段時間以後,桓衝竟然主動出兵了!很快,他就奪回了築陽和武當兩郡。不過,他還是覺得秦軍太多,想保存實力,這時候慕容垂他們又分頭進攻鄧城和新野,桓衝還生了病,結果又退回上明去了。
但無論如何,從此後,桓衝已經沒有退路了,再不積極出戰的話,那就隻剩丟人了。而且現在謝安如果有命令,他也一定會全力去支持,他心裏欠著人家的呀。這才有了後來,淝水之戰前,東晉上下遊團結一心,相互策應,牽製秦軍,終於取得了最後勝利。
這裏,跟我們謝太傅處理大局的態度關係很大噢,細想他對待桓衝的態度,他並沒有跟桓衝急,也沒說一句不滿的話,更沒想使什麽招兒製他。他還是那個思路,我不是逼著你怎麽樣,我會讓你主動去怎麽樣……又想起餘嘉錫先生那句評語:“至於謝(太)傅處置桓氏,實具苦心”,的確是這個意思呀。
第五章 清談與“誤國”
終於說到這個話題了。既然是說謝安,咱也不能光揀他好聽的說,有爭議的,也該拿來論一論,這樣這個人才完整啊。勿庸置疑,謝安是支持清談的,一個清談大家,一位清談領袖。王導也是如此。關於他的清談,故事也有一些,最有名的是兩個。
第一個:暢談《漁父》
支道林、許詢、謝安等等高僧和名士們都到王蒙他們家聚會,謝安環顧著大家,忽然有點兒傷感,就說:“今天真是高士會啊,既然時光這麽難以留住,這樣的盛會也不能常有,所以大家就一起暢所欲言,來抒發自己的情懷吧。”名士們一聽都說好,於是許詢就問王蒙,你有《莊子》嗎?(哈哈,廢話,那時候,這名士們的家裏,啥沒有也不能沒有《莊子》啊。)王蒙立刻拿來,隨手翻開,一看正是《漁父》這一篇,於是拿給謝安,讓他擬題。謝安擬好題,就請大家各自發揮,闡述自己的心得。高僧支道林第一個說話了,一談就談了七百多言(這是按字數論,就是700多字的意思),說得是既精致又優美,才思文辭都非常不一般,大家聽得這個佩服,人人讚不絕口。緊跟著,名士們都一一發了言。謝安是出題的,所以輪到最後才說。他等到大家都說的很盡興之後,才開始談他的看法。沒想到這一談,居然就一發不可收,一下兒就說了一萬多言。而且是才氣不凡,文采俊逸,再加上他意氣飛揚又從容灑脫的神情,竟讓滿座的賓客都聽得著了迷,覺得聽著都是種享受。支道林聽完,立刻讚歎說:你一言切中要旨,然後直入佳境,說得真是太好啦……讀了這個故事,謝安這“風神瀟灑”的氣度,真是如在眼前哪。
第二:與王羲之的爭論
這個故事很有名,也恰恰是通過這件事兒,我們謝太傅對“清談誤國”這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表態,弄得王羲之是毫無辦法。故事的大略是這樣兒:
那是他們倆都在建康的時候,有一天,倆人就一起到冶城(離建康很近)去遊玩兒。然後登上城頭,極目遠眺。這時王羲之一看謝安,隻見他沉默中望著遠方,漸漸現出了悠然暇想的神色,仿佛已經不再置身在這塵世間了一樣。王羲之是謝安最好的朋友,他是十分了解謝安的。謝安那滿腦子的老莊,他也清楚得很。
於是,他就由謝安推崇老莊,想到了名士們整天清談玄虛,越想越覺得心裏不舒服,然後就對謝安說,安石啊,你看,那大禹王為了勤勞政事,雙手雙腳都長滿了老繭;周文王為了國家而忙碌,老是忙到好晚好晚才吃上飯,即便這樣,他還覺得時間不夠用呢。可你再看看咱們現在這個國家,正是處在危難之中啊,難道不是人人都應該為國效力嗎!這些官員們整天清談,荒廢政務。文章倒都寫得不錯,可這對國家有什麽用外!這清談可不是現在應該提倡的呀!
其實王羲之為什麽非要對謝安說這些呢?他是指望謝安能接受他的“金玉良言”,然後率先廢了清談,謝安在名士中影響大呀,他要先幹了,其他的人不就好辦多了嗎?其實王羲之說得很好啊,沒有哪句不對,而且他是把謝安當成朋友,句句都是發自腑肺的真心話。
那麽再來瞧我們謝太傅是怎麽回答的。他也沒說好還是不好,隻是看看王羲之,然後淡淡地說,當年秦國任用商鞅,施行嚴厲的法製,秦朝後來又怎麽樣呢?兩世而亡。難道這也都是清談惹的禍?王羲之愣在那兒,半天說不出話來,心想,你這不是強辭奪理嗎!但無論如何,人家謝安的態度已經表明啦,你讓我不再清談?對不起,我不樂意。王羲之瞧著他,是一點轍也沒有,謝安不是個喜歡扯皮的人,這他知道,謝安要不想改,再說什麽都沒用。王羲之是除了閉嘴以外,別無選擇。
這件事兒大概是發生在謝安42歲到50歲之間,那時候,他的官還沒做大,王羲之也還在世。那麽,我們應該怎樣來看這件事兒呢?
應該說,謝安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在外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就會盡可能地追求自己心靈的自由和滿足,甚至不惜以物質條件來換取。在他看來,清談玄理,給他帶來了美好的心靈享受,這完全是他自己的事。這與你們外人又有什麽關係,我為什麽要改?
謝安可不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他也不想名垂青史。所以,不少史學家和朋友說他是晉室的“忠”臣,就總讓人覺得有點兒偏差。也許從他做的事兒來看,倒是個忠臣的路數兒,但是,他可不是為了“盡忠”才這麽做的。這說不上是抬高了他,還是貶低了他,因為這不是他的思路。其實他的思路也很簡單,那就是順應大局。而這個大局,其實就是自然。在他眼裏,山水是自然,廟堂同樣是自然。所以,雖然他不得已出山,不得已當官兒,不得已扛東晉的天下,但他總能夠調節自己去順應,能夠一生“風宇條暢”,並把一切都做到無懈可擊。山水和官場是一樣的。他把自己和外界的關係理順了,不讓任何事情處在鬥爭當中,所以外麵的事情可以做好,而自己也能快樂。這對一個有情有欲的“人”來說,何其難也!!這個,也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一種人生境界——出處同歸。
有這樣一件事,謝安去世之後,有一回,桓玄問謝道韞:“當年謝太傅高臥東山,沒有想作官的意思,後來為什麽又出山了呢?”謝道韞想了想,莊重回答說:“對亡叔來說,出山和不出山,又有什麽差別呢?”……道韞的確是她叔叔的知音啊。
當搞懂了謝安的思路之後,對他這個“清談”,還有後麵要說的“奢華”,也就能夠理解了,也就不會去指責他。但是,我們不從他這個角度去看,而是從對國家的影響來評價的話,卻又不能認同,反倒覺得王羲之被氣得怪可憐。關於太傅這個“清談”的事兒,其實,王安石的這首詩還是比較客觀的:
謝公功業自超群,誤長清談助世紛,秦晉區區等亡國,可能王衍勝商君?
第三:關於“清談”
這裏,多少該為“清談”正正名。一說起“清談”,大家立刻就會想到“清談誤國”,幾乎都快變成一個成語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說,“清談誤國”這個詞兒,其實它跟“紅顏禍水”的意思差不多。我們把後麵兩個字擋起來看,那麽“紅顏”是個好東西嗎?是的。它跟“禍水”並沒有必然的聯係。其實“清談”也是這樣。是因為當年西晉的大清談家兼宰相王衍同誌,因為“清談”誤了國,所以這個詞兒才流傳了下來。
那麽就來瞧瞧,這“清談”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首先,“清談”到底談的是什麽呢?是談“玄”,具體說就是《周易》《老子》《莊子》這“三玄”,還有用道家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它是非常好的哲學思考和討論,老莊思想到了那個時代才和人們的生活結合得這麽近。正是因為有了“清談”,有了玄學,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才會綻放得如此絢爛。實際上,“清談”這個活動,是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思想價值,甚至藝術價值的。
其次,“清談”有它一定的規則,可不是幾個人在那兒胡侃。而且清談的名士們,都非常看重為人的品質,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做“君子”,做光明磊落的人(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另說,但大家都有這個願望)。這對我們現在這個幾乎越“小人”越能得利的社會來說,是完全不能想像的。有時,“清談”起來,他們可能會爭得很厲害,但又都很虛心,一旦發現對方有理,就會很坦率地認輸。另外,“清談”是很講究引征和辯駁的,引征事例都是有理有據,他們都不會輕率地去褒貶人物和事物。
那麽“清談”到底誤不誤國呢?應該說,不誤。
如果你把國家的事兒料理好了,然後探討人生哲學,是很好的事啊,應該舉雙手讚成才對。
但是,如果你把該為國家做事兒的時間,都用來探討人生哲理了,那就是“誤”了。的確,在那個時代,是有一批這樣的官員,他們喜歡當“清官”,這個“清官”可不是指的清廉,而是指啥事兒也沒有,能天天混日子的那種。他們把這叫“清貴”,反而那些辛辛苦苦為國家做事兒的,他們卻看不起,倒把人家稱為“濁官”。不過有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這樣兒。他們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形成這種怪異風氣,原因也複雜著呢,這裏就不多羅索了。
總之,清談這事兒,其實是這樣:
第一個:“清談”的人,並不一定就是“誤國”的人。
第二個:“誤國”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清談”的人。(謝安答王羲之,就用的這條兒)
第三個:即“清談”又“誤國”的人,也就是這些個“清官”,他們的品質也不一定不好,甚至有些人還是很有品行的。
這裏麵挺複雜,甚至同一家族裏的兄弟,情況還都不一樣呢,所以,評論魏晉名士,要想拿著一把尺子一下兒都衡量下來,那肯定是不行的呀。
第六章 奢華與風流
如果說,挑謝安這一輩子,到底有什麽毛病的話,那麽第一個,就是上麵所說的“助長清談”,雖然他這樣做也並非不可理解,但是,也不該因此就認同。這裏我們就再來說說他另一個同樣一直被人們爭議的事兒,這就是奢華。
其實這個,跟“清談”那件事兒異曲同工,謝安是從不認為,自己有給別人做“表率”的義務,或者他覺得,那樣是對別人的輕視。他的一貫思路是:“每個人都應該為了自己的性情活著”……要了解他為什麽是這樣,還得從他的個性說起:
聖人自有情
謝安是個有情人。這看上去好像有點兒不可思議,看他處大事的風格,極其老道而且十分理智,跟他這個“有情”簡直就是正相反。不過,他的確是個有情人。而且,他還能把這個“有情”和這個“理智”十分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因為他“有情”,所以人們才都願意親近他;因為他“理智”,所以人們又都願意信賴他,這也是他無形中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東西。
那一陣兒名士們常年清談,自然就形成了不少“學術流派”,其中就有個著名的爭論,其焦點是:真正的聖人,到底是有感情的呢?還是四大皆空,心裏什麽都沒有呢?這個問題爭了好長時間。我們謝太傅,就是“聖人有情論”的堅定支持者。而且,他還認為,平常人和“聖人”之間,並沒有太遠的距離。這可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那是他還沒出山的時候,有一回帶著孩子們,到臨安那邊兒的山裏遊玩,周圍風景極好,謝安是心曠神怡,坐在山石邊兒,遙望著前麵幽浚的山穀,忽然就自己感歎起來了,這真是和伯夷沒什麽差別啊!“伯夷”在那時,可是被視為“聖人”的。謝安這心思,頗有點兒以“伯夷”自比了。他意猶未盡,轉臉就對孩子們說,其實,聖人跟咱們平常人之間,有時候差得並不遠哪。孩子們個個瞧著他訕笑,不以為然。他們想啊,叔叔(伯伯)雖然是很不一般的人了,但是要比起“聖人”,想來還是有點兒差距。謝安一看他們的神色,知道他們沒明白自己的心思,也不當回事兒,倒一下兒想起他一直比較認可的郗超來了,於是也不以為然地一笑說,郗超要聽了我的話,才不會像你們這樣,覺得不著邊跡呢。
謝安認為,人就該有情的,聖人也是要有情的。而且這個“情”,不光是“感情”,還是“性情”。要不,對“一往情深”的桓伊,沒有實幹但“任情”的謝萬,他怎麽會那麽喜歡呢。其實說到底,這就是人性的“真”,這才是他最推崇的東西。
"絲竹緩離愁”
好了,謝安是個有“情”人,追求真情,追求性情,那麽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由著性兒來一下兒怎麽了?人就應該這麽活著呀。於是,就有了他的清談,他的奢華。說起這個“奢華”,最有名的,就是他對絲竹歌舞近於依賴一般的愛好。
就在跟王羲之爭論“清談誤國”那段兒時間,他們倆還有過一回聊天兒,倒正好能讓我們看看,這個“絲竹”對我們這些士大夫來說,有多麽重要:
可能是謝安剛送走了朋友或親戚,有點兒憂鬱,就對王羲之感歎說,人到了中年,總是很容易感傷,每每有親友離別什麽的,就常常好幾天心裏難過。“喜聚不喜散”,這是不是也是人之常情呢。這時王羲之聽了,也頗有同感,就說,是啊。像我已經是桑榆之年啦,隻是就用絲竹音樂來排遣一下兒吧,又常常怕孩子們覺得我打擾了他們的快樂……
真是人生易逝啊。後來我們蘇學士對這事兒也十分感慨,寫詞說:“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這就是這“絲竹”對謝安的作用。謝萬死的時候,他四十剛過,心裏難受,就發了個毒誓,十年不再看歌舞。結果就真的堅持了十年。可等到這一開禁,卻一下兒收不住了,這時候他已經五十多,到尚書台當了吏部尚書。這回可好,什麽國喪家孝,一概都不問了,府裏頭是天天妓樂笙歌。
人們對這事兒也是議論紛紛,放心,謝安的毛病比誰的毛病傳得都快。不過時間一長,大家卻發現,無論別人說了什麽,謝安都跟沒聽見一樣,你們說你們的,我該怎麽著還怎麽著。士大夫們這一瞧,行啊,他是不想改啦。那好,我們也跟著幹。結果,明星人物又起了模範帶頭兒作用,整個兒建康是一下子歌舞生平。
正直的王坦之是真受不了了,一再地跑來勸謝安,當然了,沒有收到任何效果。不過他還真是兢兢業業,又給謝安寫信,大意是說,你是國家的重臣,這麽做不對呀,這根本就是違反禮法!謝安跟王坦之原本關係不錯,這回一瞧“禮法”這兩個字兒,他心裏就煩了。於是回信說,我知道你是十分憐惜我,才對我說這樣的話,我愛好的隻是音樂,認為順應人間的真性情,沒有什麽不能做的,我隻是為了自娛。如果你非要讓我遵守什麽規矩,崇奉什麽“禮法”,我不想做,也不屑去做。我原以為你多少能夠明白我的心意,但現在看,你的確沒有領會莊子那“濠上之樂”。看來人間真正的相知,實在不易得。王坦之一瞧,這謝安這麽固執啊,氣得他,立刻又回信,就跟謝安辯論起來了。兩人住一條巷子,還非要你一封我一封地寫信。結果幾個回合,誰也沒說服誰。王坦之這回也算領略了謝安的厲害,那是個不可說服的人哪,他想好要做的事,你讓他改,門兒也沒有。
其實這回爭論,說到底,還應該算作“儒道之爭”啊,倆人人生觀不一樣嘛。王坦之一向是崇尚儒家的,還曾經寫過一篇《廢莊論》呢。可在謝安眼裏,王坦之的那些規矩禮法,就是刻意追求,是違反自然之道的。所以,他一生氣,居然就用了“不屑”這個詞兒。其實對於儒士們,謝安一向是很包容,而且還能欣賞的,可這回,王坦之是幹涉到了他個人的東西,那他可就不會讓步了。
結果這事兒也就這麽著了,反正謝安非要這樣兒,也沒人能管他,再說,他也就是自己聽聽歌,看看舞,也不礙別人的事兒。時間一長,大家也就習慣了。不過,這個“期喪不廢妓樂”,可也從此成了士大夫們的風俗。
東山華墅
我們的故事說到兒,謝安已經到了60歲,這麽一算,那他出仕就是20年了。在這20年裏,的確是發生了很多事兒啊。不過無論如何,有一個東西,卻一直貫穿在謝安的生活裏。這就是,他的“東山之誌”。
每每,親戚朋友們向謝安提起當年東山的日子,都會引得他感歎一番。其實要說,也許對他來說,這輩子過得最好的日子,還真就是隱居那20年。有山水,有詩,有酒,有歌舞,有朋友,有一群小玉樹,還有傾慕他的姑娘。細想,那真是神仙一樣的日子呀。雖然在官場周旋,他也能把自己調整得很好,但是,他畢竟也是個“人”吧,總有七情六欲。所以,思念東山,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這個“東山別墅”,大概就是這種思念常年堆積的產物。離建康城10裏的地方正有一座土山,謝安就一下兒看上了。然後,他就讓人在這兒修別墅,然後照著當年東山的模樣,進行改造。哪兒有亭子,哪兒有竹林,都照著原樣兒來。很快,這個“小東山”就完工了。於是,謝安沒事兒時,就還像從前一樣,帶著孩子們到這邊來玩兒,當然,這時的“孩子們”都已經很大了,一般還都帶著他們的“孩子們”呢。
謝安就在“小東山”舉行家宴,他也真是夠豪華,一回盛宴,不是花上“百金”,就是耗費“萬錢”。孩子們也是個個“衣冠磊落”,從心裏到外表的高貴。這裏這個“萬錢”,大概跟我們現在的人民幣價值差不多,十萬錢可以買一處房子,幾十萬可以買一處很好的宅院。不好說,他這個花費到底有多奢侈,如果他們家有小一百人的話,吃一頓飯花一萬錢,好像也不多似的。不過,這真是屬於瞎分析了。
反正是,當時的人們都說他奢侈,一頓飯花一萬錢,真不像話。於是,大家就都暗地裏諷刺。沒事兒又拿出王導來比了,瞧人家王丞相,家裏沒餘糧,衣服沒幾件。你再瞧咱們謝相,那可真是怎麽舒服怎麽來,絕不讓自己受一點兒委屈。那謝安呢?他依然是跟沒聽見一樣,也從來不打算,要注意一下兒影響,要給國人做個表率。他還是那樣兒,當外界條件允許的時候,他就是要為自己活著。
不過,關於這個“東山墅”,還是有個問題得說說:
其實那年頭兒,士族們在建康周圍建別墅,是很常見的事兒,王導當年養的幾個愛妾,也都是放在他的別墅裏。(據說“別墅”這個詞兒,最早就是由王丞相這兒來的呢。)現在蘇州的虎丘,就是當時王珣和他弟弟王瑉的別墅。所以,謝安這個“東山墅”,在當時並不算什麽新鮮。有點兒新鮮的倒是,他為什麽偏要把這別墅弄得跟東山一個模樣?這裏可是有原因噢:
當然啦,他的確是很想念當年東山的,這肯定得說一下兒。但是,這不一定是主要原因。其實,他這個“小東山”,與其說是修給自己來玩兒的,不如說是修給別人來看的。想想啊,現在謝家和司馬家“共天下”,這關係微妙得很呢,司馬曜一天天地長大,再搭上謝安對他的一貫培養,那自主能力可是越來越強,隻要一不小心,就會弄出問題。謝安既然壓根兒不想反,那幹嘛不早點兒表明心思呢?這樣兒大家都過得踏實呀。但是,他又不能沒來由地跑到皇上那兒,去表白一通兒吧,那還不把司馬曜給嚇著。
現在,他修這個“小東山”,倒正好是在對皇室,也是在對所有的人說,你們不要猜疑,我不會反的,我最想的是東山,不是這個天下,我是早晚要回去的。實際就是為了表明心跡。甚至他執政後,表現得比以前更加思念東山,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啊。隻是不知道,司馬曜當時,是不是看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七章 女子貴真情
女子貴真情
這裏就來說說——謝安身邊的女人們。正好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兒,這位風流宰相,在他心裏,這個“好女人”,到底應該是個什麽樣兒。
要說謝安對女人的態度,其實也簡單得很,就一條:女子貴真情。
應該說這是他看所有人的態度,不論男女。他從不認為,你是女人,你就必須遵守更多的規矩。所以,我們就看到,謝安身邊的這些女性,一個個都聰明活潑,極富性情,還都頗有主見。謝道韞這個“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也跟謝安這個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啊。
先來說個關於謝安嫂子的故事。
可惜不為朝士見
這裏的這位“嫂子”,就是謝安二哥謝據的夫人,胡兒謝朗的媽。她原是王家的小姐,結果謝據死得早,她就一直守寡。有一回,幾位客人到謝安這兒來,一起談論人生義理,其中就有當時著名的高僧支道林。這時謝朗還小,病剛好了不久,但也參加了這回論辯。
結果他就跟支道林辯論起來了,還說得頭頭是道,跟支道林爭得很激烈。這時,王夫人不放心這孩子,就躲在屏風後偷聽,一聽胡兒跟人家爭起來了,就擔心他身體吃不消,然後派人跟謝安說,不如讓胡兒回房去。
謝安一看兩人正辯得精彩,想讓胡兒把他的話說完整,就回答說,再等等吧。這王夫人又聽了一會兒,心裏更加擔心,竟突然也不管什麽規矩禮儀了,就直接跑到了前堂。她瞧著謝安,忽然就哭了,流著眼淚說,你哥哥死得早,我一生的寄托,就都在這個孩子身上了!說著,再不理謝安,上前拉起胡兒,就走了。
謝安瞧著這嫂子,居然一下兒被她感動了。他轉頭就對客人們說:家嫂言辭慷慨動人,真是值得推崇的事啊,可惜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說完了“嫂子”,下麵我們就來說,謝安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女人——他的夫人劉氏。
醉裏吳音相媚好
劉夫人是跟著謝安過了一輩子,最後還死在了謝安之後。後來謝琰先為父親守孝三年,剛守完,他母親又去世了,他就隻好接著守。夫人死的時候,朝廷是按著謝安葬禮的規格安葬的,卻唯獨沒賞隻有皇帝和極少數大臣才能使用的“轀輬車”,謝琰對此十分不屑,就自己造了一架,給母親送葬去了。
就來看看著名的“謝公夫人”的精彩片斷和“語錄”:
(一)“我哥哥才沒有這樣的朋友”
夫人出身高門劉氏,是當時著名的大名士劉惔的妹妹。自從嫁到謝家,她的機智風趣就露出了端倪。在東山的時候,名士孫綽到謝安這兒來,謝安留他過夜。人家兩人徹夜談論義理,也不知夫人是心裏不樂意還是什麽的,就躲起來偷聽。第二天,孫綽走了。謝安知道她昨晚沒閑著,就問:你既然聽了這麽久,那就說說,這位客人到底怎麽樣吧。沒想到夫人一笑,不屑地說,這位孫綽思路混亂,論述不清,有什麽可推崇的。從前我哥哥劉惔,才沒有這樣的朋友呢。這就把謝安和孫綽一塊兒罵裏了。謝安是無可奈何,隻得苦笑認輸。
(二)“大丈夫難道不該如此”
謝安一直隱居,不想出仕。這時候,謝奕謝萬他們都當了官兒,常常就前呼後擁,這個氣派。日子一久,夫人就有點兒眼饞了。然後就跟謝安發牢騷,她卻又不直說,你也幹脆當官吧。偏說什麽,難道這大丈夫不應該像他們這樣嗎!反正就是,謝安你這麽幹就不是大丈夫,怎麽著都是我有理。沒想到謝安聽了這話,忽然就歎起氣來。這時謝萬已經變成了他們家的頂梁柱,他估計早晚是得出事兒,於是就感歎,唉,你別著急啊,恐怕早晚得有那一天啊!
(三)“怕傷了您的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