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烤全羊、山雞燉蘑菇火鍋、土豆燒牛腩火鍋等幾道硬菜繼續上場,引得眾人不停叫好。


    宴席的氣氛開始慢慢升溫了,幾個年長的王爺開始爭先恐後地拍馬屁。


    齊王腦子最靈光,搶先替老朱切了一塊孜然羊排,率先去拍老朱的馬屁。


    “嗯,香酥可口!”


    老朱象征性地嚐了一口,連聲稱好。


    楚王感覺被齊王搶了風頭,連忙也起身替老朱舀了一碗雞湯,不料卻舀起一根人參來。


    老朱不由皺了皺眉頭,遲遲不肯下筷子。


    不久前還被修理過的楚王也尷尬地僵在那裏,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馬屁到底拍錯在哪裏了。


    傳膳太監在一旁看得又是膽戰心驚,隻好把求救的眼神瞅向遼王。


    剛剛上的幾道硬菜,雖說主要還是禦廚們做的,但都是按遼王要求下的猛料。


    那南洋和西洋的香料和長白山的人參好像不要錢的生薑、蘿卜似的,往鍋裏猛扔,像極了遼王在戰場上集中火力打殲滅戰。


    當時大家都覺得,這遼王也太狠了,如果讓一向節儉的皇帝知道,該如何解釋?


    遼王知道泥腿子出身的老朱還是貧窮限製了他的習慣,心疼這湯裏的人參,隻好再次上前解圍道:“陛下!這天下萬物,都是物以稀為貴。這人參放到遼東就如同這雞湯的蘑菇一個價,香料放到南洋如同枯木樹葉,並不值錢。太子上次巡視遼東,吃的雞蛋都是我用人參喂的雞下的哩!”


    遼王說的其實是半真半假。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是真的。但是即使放在遼東,人參也比蘑菇貴多了,那怕被稱為長白山林芝的蘑菇價格也不到尋常人參價格的十分之一。


    隻不過擔心老朱又沒見過世麵,他隻好信口開河,誇張地貶損人參。


    “撲!”


    這下輪到寧貴妃把喝到嘴的湯給噴了出來,板著臉對遼王說道:“植兒啊,陛下一直說,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還是不要這麽浪費的好。”


    寧貴妃常年受老朱耳濡目染,也是保持了一貫的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教訓起遼王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遼王見貴妃生氣了,連忙又給寧貴妃倒了一杯玉米汁,解釋一番:


    “母妃啊,你看這香料以前在國內要三百文一斤,能換十幾斤豬肉,但在南洋還不到六文錢一斤。”


    “還有今天用到的辣椒叫小米辣,剛剛在遼東試種成功,現在賣兩百文一斤,到了明年產量上來了,隻要一百文一斤,不出五年,也就是十來文錢一斤,和生薑一個價。”


    “我每年讓沈家多往南洋跑一趟,兩斤米就能換一斤香料,現在遼東家家都用香料醃肉,已經降到一百文一斤了。”


    “還有這人參,隻是一根十年的人參,在應天能賣到五兩甚是十兩銀子,但在遼東還值不到半兩銀子。”


    “所以啊,孩子今天告訴您老人家一個過日子的真理,這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隻要您老人家高興,那海底的人參,南洋的燕窩,孩兒都能給你弄出來,還不費錢。”


    遼王說著說著,竟然給大家講起如何掙錢持家的道理來了。


    幾個年長的王爺一邊喝著奢侈的雞湯,一邊若有所思。他們也在琢磨,如何也能像遼王這樣過上囂張跋扈的好日子。


    遼王的話剛落,宮女們又端來兩碗海參湯,分別放到老朱和遼王妃麵前。


    遼王於是又笑著對寧貴妃介紹道:“母妃,這就是遼東金州海底下長的人參,人稱海參。雖說不能長生不老,但是喝了至少能讓你老人家多活十年。”


    寧貴妃說了聲:“就你會哄我”,還是高興地一飲而盡。


    老朱見狀,也不再端著架子,連忙也將那碗海參喝得碗朝天,臉上也露出喜色。


    這時候小十二湘王朱柏也壯著膽子跟著起哄道:“十五弟,咱們兄弟一場,難道就不能分一杯羹麽?”


    遼王答道:“遼東送來的食材本來是夠的。可惜弟弟我好久沒下廚,手藝生疏了,把送來的這些食材快浪費完了,才製成這兩碗海參湯。要不,等我回遼東後,讓人給你送一批去?就害怕送到荊州就臭了。”


    殿中諸王、世子一聽遼王又開始調侃起湘王,不約而同哄笑起來。


    湘王卻不惱怒,說道:“那我明日就住到你遼王府上去,不讓我吃滿意了,我就不走。”


    見孩子們嘻笑起來,老朱也跟著笑了起來。這才是像家宴嘛!不吵不鬧不熱鬧!


    不一會,宮女們又上了兩碗燕窩粥,還是放到老朱和遼王妃麵前。


    湘王一臉鄙視地瞅著遼王。不用說,這肯定是遼王為老朱和寧貴妃量身定製的稀罕食材。


    看來今年中秋節的馬屁都讓這個看似一身刺兒的遼王給都拍完了。


    但又有什麽辦法呢?誰叫這麽多皇子,隻有人家小十五會這一手呢?上得了戰場,也進得了廚房!真是指揮千軍萬馬若烹小鮮,做大餐如指揮千軍萬馬。真是藝多不壓身。


    老朱見狀,笑著問遼王道:“這食材原本又是夠一人一碗的,可惜又被你浪費了,隻剩下這兩碗?”


    遼王連忙笑道:“陛下英明!不過中秋一過,遼東照例要派人下南洋順便采購燕窩。到時候,給各位兄弟姐妹們都送上一些。”


    老朱剛想喝下,一聽這食材名字怪怪的,連忙問道:“你說這燕窩到底是什麽稀奇之物?”


    遼王隻好說道:“在南洋海島懸崖峭壁之上,棲有一鳥叫金絲燕,每年春季會用這唾液混合自身羽絨築巢,當地采集後稱之為燕窩,主要有滋陰潤肺功效。”


    老朱一聽這食材竟然是燕子用口水和羽毛做的,心裏有些膈應,於是將自己的一碗也推到寧貴妃旁邊,說道:“既然是滋陰的,還是給你吃吧。”


    寧貴妃想了想,說道:“植兒派人遠涉重洋,辛辛苦苦采來著實不易。但妾身身體還好,連這一碗一起端給偏殿的臨安公主和永嘉公主吧。”


    臨安公主是老朱長女,嫁給了宰相李善長的兒子李祺。


    李善長被誅殺後,老朱看在女兒的麵子上,留下女婿李祺的性命,但是將其流放於江北的江浦。


    臨安公主倒也倔強,堅持夫唱婦隨,跟著李祺去了江浦,自力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過得很是艱辛,經常咳嗽,又得不到及時醫治,所以落下病根。


    永嘉公主則是寧貴妃的親生女兒,自從和駙馬郭鎮生下兒子郭珍後,因常年牽掛在遼東的郭鎮,也是落下咳嗽的病根。


    華夏的中秋節其實是父母節。當父母的都盼著孩子們會在這一天回到自己的身邊,老朱和寧貴妃也不例外。


    這一次中秋節,臨安公主夫婦和永嘉公主夫婦回到宮中過節,老朱和寧貴妃也很是高興,將他們和其他公主、駙馬一起安排在偏殿。


    太監和宮女們又陸陸續續上了許多菜肴,這基本上是禦廚自己的功勞了。


    諸王和王世子們平時吃慣了、也吃膩了這些東西,慢慢就把興致放到這酒上了,開始輪流給老朱和寧貴妃敬酒。


    老朱的酒量其實是不錯的,平時經常用喝酒考驗臣子,看他們會不會酒後失言、酒後失德、酒後亂性。


    但是今天,他卻要獨自接受孩子們的考驗。


    都說酒場如戰場,在遼王的指揮下,周王帶著諸王敬過一波後,皇太孫又帶著皇孫們敬了一波,駙馬梅殷帶著駙馬們又敬了一波,臨安又帶著公主們敬了一波……


    瞧瞧遼王這戰術,真是梯次分明,節奏緊湊,火力強勁,進攻持續,算是把打帖木兒的水平拿出來打老朱了。


    自太子走後,老朱也從來沒有今天這麽高興過,來者不拒,終於喝美了,也喝醉了,最後連他自己和孩子們說的啥話也不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