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王在家裏帶娃期間,雖然大部分事情交給項目經理去幹,但是他畢竟是遼東最大的地主,總是擔心下麵的長工會偷下懶,有時候還是要四處溜達溜達,監監工,否則也真對不起婉清她們送給他一個黃世仁的美稱。


    一天,他抱著大葫蘆到處轉悠,不知不覺就轉到了物理研究所。


    婉君平時看起來要比婉清稍微低調那麽一點點,但是行動卻比婉清高調得多,和蒯富生的孩子比大葫蘆還要大一個月。


    遼王進來的時候,婉君正在大大咧咧地敞著懷奶孩子。


    遼王雖說現在也是見多識廣、閱人無數,還是忍不住偷瞄了一眼,感覺那規模和明月的差不多,這才收回目光,一本正經地提醒道:“婉君啊,這研究所進進出出的人多了去了,要注意影響。”


    婉君其實早也發現遼王偷瞄了,鄙夷道:“別假裝正經了。我這裏進進出出都是小姑娘,就你一個人是流氓。”


    遼王答道:“怎麽隻有我一個流氓呢?那蒯大木頭不流氓了?他要不流氓,怎麽比朱大能還能,比我還能?我看啦,還是你設計的那什麽罩罩啟蒙了他,結的果比我還早。”


    婉君白了遼王一眼,說道:“別跟你打仗似的,吃在碗裏,還看在鍋裏。你無事不登三寶殿,就說還想讓喜兒還給你幹啥?”


    遼王隻好拿眼瞅著別處,心虛地答道:“我也隻是隨便轉轉,看看你們在幹啥。”


    婉君哼了一聲道:“莫不是擔心我們偷懶不成?還真不枉我們送你一個黃世仁的稱號!連產假都不給我放。”


    遼王訕訕道:


    “仙子英明!我隻是想提醒你,把物理研究所的研發重點放在研製發電機上,事情盡量都交給學生們做,千萬別累著了。你今後就像我這樣,抱著孩子,隨便指導一下就是了。”


    “雖然我物理不行,但也知道那個發電機原理其實非常簡單,隨便找個小塑料桶、幾個葉片,一截電線,造一個拳頭大的電機,再找一處能流水的小水溝,就能發出電來。”


    “造風力發電機更容易,連水溝都不用找,往山頭杵個杆子,裝幾個葉片就行。”


    遼王雖然物理很少及格過,但是後世在某音、某度上也多少看過一些巧妙的電機設計,總覺得搞什麽發電設備並不是很難。


    婉君就懟他:“就你說的簡單!電死人不償命嗎?發電機用的銅線到容易找,絕緣材料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沒有安全保障,誰敢做試驗?”


    婉君一發飆,懷中的孩子受到驚嚇,就哇哇地哭了起來。


    遼王隻好尷尬地說道:“那你就悠著點吧,還是安全第一。”


    很快,遼王又轉身跑到婉清那裏,繼續囉嗦:


    “你那化學研究所還是把重點放在發明絕緣電線材料上吧,婉君的發電機早就研究出來了,可是等著用哩。”


    “還有,我要到大慶挖石油去。你快點想辦法,石油采出來後,要如何存放,如何提煉。”


    婉清就說道:“你不要那麽功利好不好?就知道石油。我和婉君現在帶的學生很有創造力的,發明的東西也很有實用價值。”


    遼王就來了興趣:“是嗎?什麽時候展示給我看看。”


    一個月後,婉清和婉君精心策劃了第一屆“我愛發明”大賽,各個興趣小組的學生們紛紛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


    有的改進了彈簧,有的發明了新型鎖,有的發明了手扶式播種機,有的發明風力揚場機,有的發明新的傳動裝置,提高機械工作效率,有的發明三級火箭,還有的竟然發明了拉鏈……


    這些小發明無一不帶有革命性,還帶有巨大推廣價值和經濟價值。


    你就說那個播種神器吧,在一個獨輪車側麵加裝一個大漏鬥,專門盛裝玉米、黃豆、花生種子,輪子上麵按照株距加裝若幹金屬嘴,人扶車走,省去了探穴,點種,覆土等多個環節。


    在後世,這算是很簡單的設計了,但是在這裏絕對算是一個神器,播種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止五倍。


    如果這個神器推廣下來,遼東農民基本上不用種二休一了,甚至種一休一了,每年都把田地種得滿滿的,反正一年隻種一季,地力恢複得也快。


    還有那個彈簧一改進,不僅能夠滿足多種機械需求,還能夠承受更大的衝擊力,好多機械可以更加精巧,生產新型槍械也有了可能……


    遼王大喜過望,除了給予豐厚的物質獎勵以外,他還從這些遼東自主培養的小工匠中破格晉升了四名甲級工匠,十五名乙級工匠。


    這也讓他覺得,還是應該先發展遼東職業教育,再推進遼東工業化進程。


    發電機啊,石油啊,不行就往後放一放吧。培養人才比這些東西更重要。


    在這次比賽之後不久,他派人到內地專門探尋各種有發明創造天分的少年,又讓蒯貴在沈陽城籌建遼東第一所職業教育學堂:自立學堂,專門為撫順各大兵工廠和機械廠輸送專業技工。


    遼東的數學研究所和天文研究所成立相對較晚。


    遼王對數學和天文也不太精通,但是他知道這兩個所平時成績不顯山露水,但抓基礎、管長遠,對遼東的海外貿易與海外征戰幫助也最大。


    元代以來,大海航行主要靠指南針指明方向,如果船上有人會利用牽星術導航,那絕對是稀缺人才。


    牽星術需要一定的天文基礎,利用星辰位置、牽星板和手指頭比劃,判斷距離,修正航向,繪製航海針經,也就是航海圖。由於會這門手藝的人寥寥無幾,因此掌握牽星術的人往往會聘為海船火長也就是負責導航的副船長。


    但是,這樣的導航很不準確,不同火長之間因為存在經驗的長短,算術水平的高低,指頭的粗細等差異,得出的結果往往也相差數百裏甚至上千裏。


    所以,遼王千方百計尋找大數學家朱世傑和大天文學家郭守敬的後人。


    他先是讓郭鎮陸陸續續把鬆庭書院從揚州異地搬遷安置到了沈陽,成立了數學研究所;接著又和老朱作了交易,把回回司天監監正馬亦黑兄弟這兩個天文學家,從京城挖到沈陽,立即成立了天文研究所。


    隨著遼東陸陸續續建立了物理、化學、數學、天文、醫學等五個研究所,遼王重新明確了研究所的級別待遇,並做到一視同仁。


    馬亦黑在京城雖說是回回司天監的監正,也隻是正五品級別。一到遼東,遼王就對他高看一眼,厚愛三分,讓他和蒯富一樣,掛了個安東中護衛指揮同知的頭銜,享受從三品的待遇。


    他兄弟馬哈麻也是正四品指揮僉事的待遇。即使郭氏後人,水平有些退化,遼王也給了個正五品千戶的待遇。用遼王的話說,這叫千金買馬骨。


    而當時大明的各省布政使,也叫藩台,相當於後世的省長,也才是正三品。


    什麽叫尊重人才?遼王這就叫尊重人才,所有研究所的所長都是從三品,相當於副部級待遇了。


    國內有不少天文愛好者,知道馬哈麻受重用後,也紛紛來到遼東,共同觀測星象,修正星象圖。


    更重要的是,天文研究所有一個好夥伴,由鬆庭書院改成的數學研究所,方便二者之間相互促進。


    自古以來天文和數學都是如影相隨的孿生兄弟,研究天文離不開數學。


    在遼王的支持下,天文研究所取得的成績也是不俗的。僅僅成立一年時間,就根據遼王和婉君的一些提示,製造出了一批精確到十分之一毫米以下的六分儀,還和數學研究所聯合培養了五十多名熟練掌握數學知識和使用六分儀的測繪和領航人員。


    遼王規定,數學研究所和天文研究所對遼東各艦船負責領航的原有的火長進行輪訓,必須熟練辨別主要星辰,使用六分儀,才能持證上崗。


    所以張石才有恃無恐地遠征波斯灣。


    遼王還送給兩位所長一個畫得稀奇古怪的地球儀:“這就是人類居住的這個世界的模型,大明每年派出軍艦、商船去探索其他地方,並需要他們培養的人才修正具體方位……”


    將《遼東地理》列入學堂教材也是遼王的主意。


    閑下來的時候,他指導秘書完成了《遼東地理》簡易教材的編寫和校訂工作,準備代替黃湜原來編寫的《遼東史誌》進入各個學堂。


    搞盟旗試驗也是遼王自己的主意,自然得他親力親為。


    他把阿紮失裏、老哈拉章、海蘭察都召到沈陽來,耳提麵命一番,教他們如何籌建盟旗。


    他計劃,以泰寧衛為主,將西遼河兩岸的蒙古各部整合為一盟八旗,哈拉溫山以東的哈拉章和賴臘武舊部整合為一盟八旗,小哈拉溫山以南的林中百姓和福餘衛整合為一盟五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