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劉小科的應聘
女主播變身古代書院院長 作者:楊延昭09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彭二哥,你來的可真早啊!”劉小科笑著打招呼。
“那是,這可是個好機會,我早來占個好位置,爭取多幹點活兒,多掙點錢!”彭二林說著,拍了拍腰間的錢袋子,一臉的得意。
“彭二哥,你這是已經開工了?”劉小科有些驚訝。
“那可不,昨天去碼頭幫照因書院卸貨,幹了整整一天,你猜怎麽著,足足賺了三百文錢!”彭二林說著,伸出三個手指頭,在劉小科麵前晃了晃。
“這麽多!我也聽說了,隔壁張嬸兒當家的去幹活兒也是掙了不少。”劉小科也忍不住驚呼,這可比他們平時幹幾天活兒賺的錢多太多了。
“可不是嘛,照因書院的岑院長真是個大善人啊,給的工錢這麽高,還管吃管住,這活兒幹的,真是舒坦!”彭二林說著,忍不住感歎起來。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隻見一輛樸素簡約的馬車緩緩駛來,後麵跟著一隊身穿製服的護衛。人群頓時騷動起來,大家紛紛伸長脖子,想要一睹馬車裏的人的風采。
“快看,是照因書院的陳監院來了!”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大家頓時安靜下來,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那輛馬車。
馬車停下後,一個身穿青色長衫,手持折扇的年輕男子從馬車上走了下來。他麵容俊朗,氣質儒雅,隻是眉宇間隱隱透著一絲神秘。
“這位是?”劉小科小聲地問彭二林。
“噓,小聲點,這位可是照因書院的二把手,陳監院,聽說他和岑院長關係可不一般呐!”彭二林說著,語氣中帶著一絲敬畏。
陳秭歸目光掃視了一眼眾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各位,我是照因書院的監院,陳秭歸。這次奉岑院長之命,前來招募工匠,參與皇家祭祀的籌備工作。”
聽到“皇家祭祀”四個字,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皇家祭祀,那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盛事,能參與其中,那是莫大的榮耀啊!
“安靜!”陳秭歸輕咳一聲,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這次招募的工匠,必須技藝精湛,品行端正,能夠吃苦耐勞。當然,待遇方麵,岑院長也已經做了安排,隻要你們好好幹活,工錢當天結算,一日管午餐,晚餐,兩餐均有肉食。”
陳秭歸話音剛落,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歡呼聲。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在這次皇家祭祀中大顯身手,賺取豐厚的回報。
劉小科跟著人群往前挪動著,很快就輪到他登記信息。負責登記的是個瘦高個的書生,手裏捏著根細長的狼毫筆,尖尖的帽簷壓得他隻能微微抬頭,微妙莫測的打量著劉小科。
“姓名?”那書生輕微的嗓音問道。
“劉,劉小科。”劉小科緊張地回答,這書生看著斯斯文文的,怎麽眼神像刀子似的,看得他心裏直發毛。
“家庭住址?家中幾口人?”書生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來,讓劉小科更加緊張了,說話也開始結巴起來。
“家,家裏就住,住在城南,桔園街,目前就我和我娘……”
“桔園街?小兄弟,是這樣的,我們需要具體地址,畢竟這次祭祀大典事關重大,我們登記工作仔細一點,也避免之後給你們添麻煩。”那書生耐心的向小科解釋到。
“就,就是桔園街丁字三十一號,林石匠家旁邊……”
劉小科好不容易說完了地址後,還以為又要問他別的事情,可書生卻揮揮手示意他到旁邊去等候。
劉小科抹了抹額頭的汗,心裏暗自嘀咕,這照因書院招個工匠怎麽搞得跟科考似的,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秘密不成?
登記完信息後,劉小科被帶到一間擺滿文房四寶的房間,房間裏坐著幾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一個個文質彬彬,見他進來,都放下手中的毛筆,上下打量著他。
劉小科被看得心裏發慌,正想開口詢問,其中一個長相清秀的年輕人卻拿起筆,沾了沾墨,示意他站到房間中央。
“這位兄台莫怕,我們隻是奉命按規定行事而已,為你畫幅畫像,你無需緊張。”那年輕人笑著解釋道,其他幾人也紛紛附和。
“畫,畫像?”劉小科更加疑惑了,“招個工匠,為什麽要畫像?莫非是怕我跑了不成?”
“這……這我們也不清楚,隻是奉命行事罷了。”那年輕人尷尬地笑了笑,低頭繼續作畫,其他人也埋頭忙活起來。
劉小科被他們死死盯著,動也不敢動,隻能任由他們擺弄。他偷偷打量著周圍的人,發現他們畫技都十分了得,不一會兒就把他的樣貌神情描繪得栩栩如生。
畫像完成後,劉小科又被一個麵容嚴肅的中年人帶到一間密室。這間密室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讓人莫名地感到壓抑。
“姓名劉小科是吧。”那中年人坐在陰影中,聲音低沉而有力。
“對,小人,劉,劉小科……”
“家住在桔園街?”
“嗯,回稟阿叔,晚輩是住在城南桔園街。”
“對了,小兄弟。桔園街,前幾年韓大人提倡出海貿易,於是征用那片果園推掉,改成了船械所,你家有賠償款嗎?”
“阿叔,這事大概有五六年了,那個時候我還小,不過我知道這事兒是我阿爸去辦的,韓大人那個時候提出了兩套賠償方案,一是錢財賠償;二是家中沒有住宅的,由府衙統一在城南修建的聯排院落予以賠償。當時,我家房子還是草屋,所以阿爹就選了賠償房子,不管怎樣至少有個自己的窩。”
“嗯,對,我們了解的情況一致。”中年人的話,瞬間讓小科略顯緊張了起來。
劉小科被這一連串的審問弄得更加緊張,他感覺自己好像犯了什麽大錯,正在接受審判一般。
“小兄弟,你為何要來照因書院做工?”那中年人突然問道。
“我,我想賺錢,想給我娘治病……”劉小科的聲音越來越小,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解釋這些,但他本能地想要獲得這個中年人的認可。
“治病?什麽病?”中年人追問道。
“我娘,她,她的腿……”劉小科剛想解釋,突然意識到什麽,猛地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警惕,“你,你問這些做什麽?這和做工有什麽關係?”
那中年人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隻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從袖口中掏出一塊木牌,遞給他。
“拿著這塊木牌,明天一早,到城北的清風渡口報到,與巧匠科三組,一起設計製造浮橋。”
劉小科接過木牌,隻見上麵刻著“劉小科”三個字,字體娟秀,筆鋒淩厲,和剛才那瘦高個書生的字跡一模一樣。
“這,這是什麽意思?”劉小科握緊木牌,心中湧起一股不安的預感。
那中年人站起身,走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告。
“不該問的,就不要多問。記住,做好你的事,拿到工錢,好好陪你娘去醫治……”
中年人沒有再說下去,但那神秘的眼神卻讓劉小科猜不透,完全猜不透。
“那是,這可是個好機會,我早來占個好位置,爭取多幹點活兒,多掙點錢!”彭二林說著,拍了拍腰間的錢袋子,一臉的得意。
“彭二哥,你這是已經開工了?”劉小科有些驚訝。
“那可不,昨天去碼頭幫照因書院卸貨,幹了整整一天,你猜怎麽著,足足賺了三百文錢!”彭二林說著,伸出三個手指頭,在劉小科麵前晃了晃。
“這麽多!我也聽說了,隔壁張嬸兒當家的去幹活兒也是掙了不少。”劉小科也忍不住驚呼,這可比他們平時幹幾天活兒賺的錢多太多了。
“可不是嘛,照因書院的岑院長真是個大善人啊,給的工錢這麽高,還管吃管住,這活兒幹的,真是舒坦!”彭二林說著,忍不住感歎起來。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隻見一輛樸素簡約的馬車緩緩駛來,後麵跟著一隊身穿製服的護衛。人群頓時騷動起來,大家紛紛伸長脖子,想要一睹馬車裏的人的風采。
“快看,是照因書院的陳監院來了!”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大家頓時安靜下來,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那輛馬車。
馬車停下後,一個身穿青色長衫,手持折扇的年輕男子從馬車上走了下來。他麵容俊朗,氣質儒雅,隻是眉宇間隱隱透著一絲神秘。
“這位是?”劉小科小聲地問彭二林。
“噓,小聲點,這位可是照因書院的二把手,陳監院,聽說他和岑院長關係可不一般呐!”彭二林說著,語氣中帶著一絲敬畏。
陳秭歸目光掃視了一眼眾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各位,我是照因書院的監院,陳秭歸。這次奉岑院長之命,前來招募工匠,參與皇家祭祀的籌備工作。”
聽到“皇家祭祀”四個字,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皇家祭祀,那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盛事,能參與其中,那是莫大的榮耀啊!
“安靜!”陳秭歸輕咳一聲,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這次招募的工匠,必須技藝精湛,品行端正,能夠吃苦耐勞。當然,待遇方麵,岑院長也已經做了安排,隻要你們好好幹活,工錢當天結算,一日管午餐,晚餐,兩餐均有肉食。”
陳秭歸話音剛落,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歡呼聲。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在這次皇家祭祀中大顯身手,賺取豐厚的回報。
劉小科跟著人群往前挪動著,很快就輪到他登記信息。負責登記的是個瘦高個的書生,手裏捏著根細長的狼毫筆,尖尖的帽簷壓得他隻能微微抬頭,微妙莫測的打量著劉小科。
“姓名?”那書生輕微的嗓音問道。
“劉,劉小科。”劉小科緊張地回答,這書生看著斯斯文文的,怎麽眼神像刀子似的,看得他心裏直發毛。
“家庭住址?家中幾口人?”書生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來,讓劉小科更加緊張了,說話也開始結巴起來。
“家,家裏就住,住在城南,桔園街,目前就我和我娘……”
“桔園街?小兄弟,是這樣的,我們需要具體地址,畢竟這次祭祀大典事關重大,我們登記工作仔細一點,也避免之後給你們添麻煩。”那書生耐心的向小科解釋到。
“就,就是桔園街丁字三十一號,林石匠家旁邊……”
劉小科好不容易說完了地址後,還以為又要問他別的事情,可書生卻揮揮手示意他到旁邊去等候。
劉小科抹了抹額頭的汗,心裏暗自嘀咕,這照因書院招個工匠怎麽搞得跟科考似的,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秘密不成?
登記完信息後,劉小科被帶到一間擺滿文房四寶的房間,房間裏坐著幾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一個個文質彬彬,見他進來,都放下手中的毛筆,上下打量著他。
劉小科被看得心裏發慌,正想開口詢問,其中一個長相清秀的年輕人卻拿起筆,沾了沾墨,示意他站到房間中央。
“這位兄台莫怕,我們隻是奉命按規定行事而已,為你畫幅畫像,你無需緊張。”那年輕人笑著解釋道,其他幾人也紛紛附和。
“畫,畫像?”劉小科更加疑惑了,“招個工匠,為什麽要畫像?莫非是怕我跑了不成?”
“這……這我們也不清楚,隻是奉命行事罷了。”那年輕人尷尬地笑了笑,低頭繼續作畫,其他人也埋頭忙活起來。
劉小科被他們死死盯著,動也不敢動,隻能任由他們擺弄。他偷偷打量著周圍的人,發現他們畫技都十分了得,不一會兒就把他的樣貌神情描繪得栩栩如生。
畫像完成後,劉小科又被一個麵容嚴肅的中年人帶到一間密室。這間密室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讓人莫名地感到壓抑。
“姓名劉小科是吧。”那中年人坐在陰影中,聲音低沉而有力。
“對,小人,劉,劉小科……”
“家住在桔園街?”
“嗯,回稟阿叔,晚輩是住在城南桔園街。”
“對了,小兄弟。桔園街,前幾年韓大人提倡出海貿易,於是征用那片果園推掉,改成了船械所,你家有賠償款嗎?”
“阿叔,這事大概有五六年了,那個時候我還小,不過我知道這事兒是我阿爸去辦的,韓大人那個時候提出了兩套賠償方案,一是錢財賠償;二是家中沒有住宅的,由府衙統一在城南修建的聯排院落予以賠償。當時,我家房子還是草屋,所以阿爹就選了賠償房子,不管怎樣至少有個自己的窩。”
“嗯,對,我們了解的情況一致。”中年人的話,瞬間讓小科略顯緊張了起來。
劉小科被這一連串的審問弄得更加緊張,他感覺自己好像犯了什麽大錯,正在接受審判一般。
“小兄弟,你為何要來照因書院做工?”那中年人突然問道。
“我,我想賺錢,想給我娘治病……”劉小科的聲音越來越小,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解釋這些,但他本能地想要獲得這個中年人的認可。
“治病?什麽病?”中年人追問道。
“我娘,她,她的腿……”劉小科剛想解釋,突然意識到什麽,猛地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警惕,“你,你問這些做什麽?這和做工有什麽關係?”
那中年人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隻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從袖口中掏出一塊木牌,遞給他。
“拿著這塊木牌,明天一早,到城北的清風渡口報到,與巧匠科三組,一起設計製造浮橋。”
劉小科接過木牌,隻見上麵刻著“劉小科”三個字,字體娟秀,筆鋒淩厲,和剛才那瘦高個書生的字跡一模一樣。
“這,這是什麽意思?”劉小科握緊木牌,心中湧起一股不安的預感。
那中年人站起身,走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告。
“不該問的,就不要多問。記住,做好你的事,拿到工錢,好好陪你娘去醫治……”
中年人沒有再說下去,但那神秘的眼神卻讓劉小科猜不透,完全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