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拜師禮
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 作者:裳星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天氣轉暖,漸有春雷。秦家人一整個冬天不曾停歇,立誌於挑選出最好的稻種,顆粒飽滿,立春後,找兩三天太陽好的日子,將裝在簸箕裏的稻種放院子裏暴曬。
聽爺爺秦木橋說,稻種曬曬太陽,就知道春天來了,要發芽了。
曬完再泡,也是為了讓稻種發芽,驚蟄前後,天氣漸暖,浸泡後的種子放到容器裏,端去二房屋裏頭,貓娃子那屋燒一個冬天的炭火,最是暖和。
秦石頭對育苗一事十分熱衷,他爭搶著要做,倒也沒引起家裏人的奇怪。
平日裏他就是如此,阿爺阿奶講讀書人金貴,不要他做太多活,多學習,他總是能說出一堆大道理,該幹的活照樣幹。
自從他休假在家,雞鴨都是他來喂,果然這次幫家裏育稻苗後,他的育苗技能再次得到提升,升到三級了。
技能提升後概率出現一些buff,但麵板並不會寫出來,而是靠他自己感覺。
一開始秦石頭也沒感到有什麽不同,還以為沒有出現額外技能。
誰知道驚蟄過後五六日功夫,家裏的稻種發芽,長成秧苗,秦木橋驚喜地發現,今年育的稻苗十分茁壯,大多數都成功發芽了。
又過幾日功夫,在大多數植物還沒發芽的時候,他去年扡插成活的月季苗呀開始發芽。
秦石頭有些激動,興許這就是育苗技能的正向buff,提升成活率和健康率?
樣本太少,他得不出來準確的結論,隻能寄希望於接下來的發展。
冬去春來,秦石頭拜師的事也該正式提上日程。幸好家中有了大王,能騰出人手,不然給他拜師還要耽誤一天春耕的時間。
秦木橋專門去村社找廟祝算了黃道吉日,挑在三月九號這天,也就是驚蟄後三日去拜師。
拜師要提前跟婁雨賢通通氣,總不能大清早一過去就說我要來拜師了,你趕緊接受一下。
古人重視規矩,這邊要拜師,東西準備好,師父也當然要準備一些東西。
這些規矩和禮節有大人幫著忙,秦石頭就負責走過場。
家裏提前把他的厚衣服洗幹淨,等衣服曬幹,拜師這日穿上幹淨衣服,然後帶著禮品前往白鶴灘婁雨賢家中。
婁家,一大清早石氏就開始拾掇院子,婁含真也幫著掃地,把落葉清掃幹淨,堆到家附近的樹林下邊。
一整個早晨,婁含真都在翹首以盼,等秦石頭來拜師。
石頭拜她爹為師,他們就是姐弟了,以後就有人陪她玩了。
秦家人帶著東西,趕在巳時前來到婁夫子家中,王立來也跟著來了,好多人,浩浩蕩蕩的。秦春富挑著扁擔,前後兩個籮筐裏裝的是糧食,籮筐外麵還掛著紅布。
秦冬財挑的則是六禮,有嫩的能恰出水的水芹,專門等天暖和長出水芹來才采回來的。其他的還有蓮子紅豆紅棗桂圓以及幹瘦肉條。
這麽些好東西,這麽大的陣仗,從他們進村起就吸引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這是幹啥的?給殷老爺拜年?怎的這時候才來?”
這都快出正月了!
有人看到隊伍是往婁雨賢家中去的,便問道:“該不會是找婁秀才拜師的吧?”
這個猜測倒是有幾分真實。
殷榮期正在家中用柳枝蘸鹽漱口,忽然聽到外麵有人交談:“你瞧見了嗎?有人到婁秀才家裏拜師,帶了好多禮物呢!”
“真的假的?不是說婁秀才這輩子隻能當個秀才嗎?誰找他拜師啊!”
“就算是個秀才也比咱們好,你還看不起秀才?”
“那我哪裏敢……”
聲音漸漸遠去,聽不清楚。
殷榮期連忙吐出口中鹽水,“誰?找婁雨賢拜師?”
言語中還有幾分不屑。婁雨賢這人沒什麽本事,性情又孤傲無比。靠著真才實學與他們這些殷姓秀才一同在殷家私塾教書,平日裏卻與他們來往不多。
殷榮期素來看不慣婁雨賢,叫來兒子讓他去村裏打聽打聽:“你去看看,誰找婁雨賢拜師了?”
沒過多久兒子就回來了:“爹,聽說是青牛村的一個農家小子,叫秦扶清,這名字還是婁雨賢給起的呢。”
“青牛村……”沒聽說過呀。
“原來不過是個弄假小子,”殷榮期嗤之以鼻:“估計是沒錢進私塾,隻能找婁雨賢拜師,成不了什麽氣候。”
婁家。
婁雨賢與秦石頭對麵而立。
婁雨賢今日穿著深藍色長衫,喜色衝去臉上的病容,瞧著精神多了。
秦石頭畢恭畢敬站在他麵前,他道:“《禮記》有雲,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這件衣服,是你師娘親自動手為你縫製,望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秦石頭忍住沒抬頭看師娘,按耐住內心的激動,伸出雙手接過衣服:“多謝師父、師娘!扶清謹遵教誨!”
婁雨賢露出笑意,就連一向冷淡的石氏,嘴角也微微勾起。
這個冬天,她天天聽家中父女兩個提起秦石頭,對他原本隻有模糊印象,如今也在慢慢加深。
她與婁雨賢多年夫妻,又豈能沒有一絲真情?不過是看不慣丈夫自怨自艾,連帶著覺得沒了希望。
若真是能好好教導學生,將來未必不會有新的成就。
接著就是行拜師禮,先拜孔子先師,再拜先生,這會兒,家裏提前準備的六禮便派上用場了。
等他拜完師父,婁含真早就準備好一盆水在旁等著,讓他洗手,嘴裏還唱喏道:“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洗手淨心,望他除去心中雜念,認真學習,發奮圖強。
秦石頭把手伸入盆中,婁含真朝他眨了眨眼,水是溫水,並不冷。
他嘴角勾起,也同樣希望自己能不忘初心。
拜師禮的最後一步是點痣。
《禮記》中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以點痣,代點智,朱砂點痣,望他目明心亮,開啟智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天氣轉暖,漸有春雷。秦家人一整個冬天不曾停歇,立誌於挑選出最好的稻種,顆粒飽滿,立春後,找兩三天太陽好的日子,將裝在簸箕裏的稻種放院子裏暴曬。
聽爺爺秦木橋說,稻種曬曬太陽,就知道春天來了,要發芽了。
曬完再泡,也是為了讓稻種發芽,驚蟄前後,天氣漸暖,浸泡後的種子放到容器裏,端去二房屋裏頭,貓娃子那屋燒一個冬天的炭火,最是暖和。
秦石頭對育苗一事十分熱衷,他爭搶著要做,倒也沒引起家裏人的奇怪。
平日裏他就是如此,阿爺阿奶講讀書人金貴,不要他做太多活,多學習,他總是能說出一堆大道理,該幹的活照樣幹。
自從他休假在家,雞鴨都是他來喂,果然這次幫家裏育稻苗後,他的育苗技能再次得到提升,升到三級了。
技能提升後概率出現一些buff,但麵板並不會寫出來,而是靠他自己感覺。
一開始秦石頭也沒感到有什麽不同,還以為沒有出現額外技能。
誰知道驚蟄過後五六日功夫,家裏的稻種發芽,長成秧苗,秦木橋驚喜地發現,今年育的稻苗十分茁壯,大多數都成功發芽了。
又過幾日功夫,在大多數植物還沒發芽的時候,他去年扡插成活的月季苗呀開始發芽。
秦石頭有些激動,興許這就是育苗技能的正向buff,提升成活率和健康率?
樣本太少,他得不出來準確的結論,隻能寄希望於接下來的發展。
冬去春來,秦石頭拜師的事也該正式提上日程。幸好家中有了大王,能騰出人手,不然給他拜師還要耽誤一天春耕的時間。
秦木橋專門去村社找廟祝算了黃道吉日,挑在三月九號這天,也就是驚蟄後三日去拜師。
拜師要提前跟婁雨賢通通氣,總不能大清早一過去就說我要來拜師了,你趕緊接受一下。
古人重視規矩,這邊要拜師,東西準備好,師父也當然要準備一些東西。
這些規矩和禮節有大人幫著忙,秦石頭就負責走過場。
家裏提前把他的厚衣服洗幹淨,等衣服曬幹,拜師這日穿上幹淨衣服,然後帶著禮品前往白鶴灘婁雨賢家中。
婁家,一大清早石氏就開始拾掇院子,婁含真也幫著掃地,把落葉清掃幹淨,堆到家附近的樹林下邊。
一整個早晨,婁含真都在翹首以盼,等秦石頭來拜師。
石頭拜她爹為師,他們就是姐弟了,以後就有人陪她玩了。
秦家人帶著東西,趕在巳時前來到婁夫子家中,王立來也跟著來了,好多人,浩浩蕩蕩的。秦春富挑著扁擔,前後兩個籮筐裏裝的是糧食,籮筐外麵還掛著紅布。
秦冬財挑的則是六禮,有嫩的能恰出水的水芹,專門等天暖和長出水芹來才采回來的。其他的還有蓮子紅豆紅棗桂圓以及幹瘦肉條。
這麽些好東西,這麽大的陣仗,從他們進村起就吸引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這是幹啥的?給殷老爺拜年?怎的這時候才來?”
這都快出正月了!
有人看到隊伍是往婁雨賢家中去的,便問道:“該不會是找婁秀才拜師的吧?”
這個猜測倒是有幾分真實。
殷榮期正在家中用柳枝蘸鹽漱口,忽然聽到外麵有人交談:“你瞧見了嗎?有人到婁秀才家裏拜師,帶了好多禮物呢!”
“真的假的?不是說婁秀才這輩子隻能當個秀才嗎?誰找他拜師啊!”
“就算是個秀才也比咱們好,你還看不起秀才?”
“那我哪裏敢……”
聲音漸漸遠去,聽不清楚。
殷榮期連忙吐出口中鹽水,“誰?找婁雨賢拜師?”
言語中還有幾分不屑。婁雨賢這人沒什麽本事,性情又孤傲無比。靠著真才實學與他們這些殷姓秀才一同在殷家私塾教書,平日裏卻與他們來往不多。
殷榮期素來看不慣婁雨賢,叫來兒子讓他去村裏打聽打聽:“你去看看,誰找婁雨賢拜師了?”
沒過多久兒子就回來了:“爹,聽說是青牛村的一個農家小子,叫秦扶清,這名字還是婁雨賢給起的呢。”
“青牛村……”沒聽說過呀。
“原來不過是個弄假小子,”殷榮期嗤之以鼻:“估計是沒錢進私塾,隻能找婁雨賢拜師,成不了什麽氣候。”
婁家。
婁雨賢與秦石頭對麵而立。
婁雨賢今日穿著深藍色長衫,喜色衝去臉上的病容,瞧著精神多了。
秦石頭畢恭畢敬站在他麵前,他道:“《禮記》有雲,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這件衣服,是你師娘親自動手為你縫製,望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秦石頭忍住沒抬頭看師娘,按耐住內心的激動,伸出雙手接過衣服:“多謝師父、師娘!扶清謹遵教誨!”
婁雨賢露出笑意,就連一向冷淡的石氏,嘴角也微微勾起。
這個冬天,她天天聽家中父女兩個提起秦石頭,對他原本隻有模糊印象,如今也在慢慢加深。
她與婁雨賢多年夫妻,又豈能沒有一絲真情?不過是看不慣丈夫自怨自艾,連帶著覺得沒了希望。
若真是能好好教導學生,將來未必不會有新的成就。
接著就是行拜師禮,先拜孔子先師,再拜先生,這會兒,家裏提前準備的六禮便派上用場了。
等他拜完師父,婁含真早就準備好一盆水在旁等著,讓他洗手,嘴裏還唱喏道:“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洗手淨心,望他除去心中雜念,認真學習,發奮圖強。
秦石頭把手伸入盆中,婁含真朝他眨了眨眼,水是溫水,並不冷。
他嘴角勾起,也同樣希望自己能不忘初心。
拜師禮的最後一步是點痣。
《禮記》中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以點痣,代點智,朱砂點痣,望他目明心亮,開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