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天快要黑了,莫連山趕緊把剩下的茶都喝完。
有了下一步的目標後,莫連山知道不能耽誤太久,而且前期盡量不得出現在曹操和呂布的勢力範圍。
“老人家,這是茶錢。天快黑了,您早點收攤吧。”莫連山與茶攤老人提了一句。
恰在這時,主神的提示在腦海響起:“符合陳到的行為作風,完成度1%”
這則提示,在莫連山意料之中。
因為從陳到的記憶中,莫連山可以看到許多挑燈夜讀的身影,而那身影手中的書,不是關羽看的《春秋》,而是《論語》。
陳到雖是獵人,但每到夜晚時,他酷愛讀書,孔孟之道和兵家鬼穀子之道,是他常讀的內容。
陳到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自身能力強大,但待人卻是和善,不然也不會成為“仁愛”劉皇叔的親衛統領。
有教養的人,待人不分高低貴賤,態度不分強與弱。
一個人教養的高低,不是表現在他對待上司、朋友的態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不如他”的人。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通過欺負弱者來抬高自己的。
反過來說,越是喜歡欺負弱小的,在比他強的人麵前越慫。
這種通過對待弱小的態度,來識別人物的方法,成功率有九成以上。
最後一成的例外,是類似張飛那種混不吝!
張飛的勇武,還在關羽之上,張飛是個強者無疑。
張飛喜歡欺負弱小,鞭打士兵是張飛的愛好。
但張飛在比他強的呂布麵前,可從來不慫!
不管是史書還是演義,對陳到的描述都特別少。
要想了解陳到的為人,莫連山能依據的是兩點:一為腦海裏保留的陳到的一些記憶,二為識人術。
莫連山要做的,就是通過識人術,先把記憶中的陳到認識清楚,察覺行為動機和價值理念的來源,然後通過行動來驗證。
對待茶攤老人的小小舉動,一句話一個關心,就能體現出陳到的部分為人,獲得1%完成度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當莫連山離開小沛城門百步,還在繼續遠離時,新的主神提示響起:“放棄投奔劉備,不符合陳到的價值觀,完成度扣20%,當前完成度-15%”
莫連山腳步一頓,但還是繼續向著北方而去,他的目標是河北鄴城。
趕路的莫連山,開始對照著識人術,一條一條分析著陳到的各種價值觀。
為未來作準備。“話少的人往往是兩個極端,要麽真的簡單,要麽深不可測。”陳到是一個話不算多的人,可能從小與父母在深山打獵,接觸的人不多,陳到慢慢習慣了少說。
那麽陳到,是真的簡單?還是深不可測呢?
陳到武藝高深,尤其擅長陷阱捕獵,他對環境的觀察和利用,往往能達到極致。
從陳到的記憶裏看到,陳到的這些本事是從他的父親那裏學來的。
陳到不僅武藝強,還熟讀《論語》和《鬼穀子》,那麽這樣的人,就不能算簡單,而是深不可測了!
“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通常也不喜歡被別人麻煩。”陳到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從小的打獵生活中,關於狩獵,他自己能做好的事,從來不需要父親幫忙。
這樣的人,做一個獨行俠很好,但就不適合與太多人打交到,因為這樣的性格,很難維持住複雜多變的人情往來。
這也是陳到一生不攬權、不爭權奪利的原因。到死,他的直屬統帥部隊的人數都不多。
對於他來說,兵貴精不貴多。
在夷陵之戰時,陳到統領的七百白毦兵為劉備殺出血路,損耗殆盡。
但後來,陳到依然沒有大肆擴招他的部隊。
作為劉備的親兵,他統領的人數一直在一千人左右。
陳到是一個不願麻煩,怕麻煩的人。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在演義裏,怕麻煩的他,把劉備的安全顧及得妥妥當當,一次又一次擊退各方的刺客。
那麽莫連山想要符合陳到的這點作風,就得多觀察,細致一點,做個完美主義者,把麻煩扼殺在搖籃裏。
“做事能屈能伸,會彎腰低頭的人,往往都是有胸懷的人”關於記憶中,陳到能屈能伸的故事,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可能是因為陳到是完美主義者,他不會讓自己陷入不利境界。
“喜歡抱怨的人,通常都是聽不見別人意見。”反過來說,不抱怨的人,才更容易虛懷若穀。
沉默少說話,做事又嚴謹追求完美的陳到,你要找到他的過錯是比較難的。
如果找到了並當麵提出來,陳到多半都會虛心接受並佩服你。
這一點行為準則,莫連山留意了。將來這種事肯定會發生,做好了,肯定能提升任務完成度。
“越是沒有威嚴的人,越是喜歡用發怒來解決問題。”目前的陳到,還沒統過兵,還沒展示威嚴的時候。但沉默少言、又身懷強大武力和智慧的人,是不會用發怒來解決問題的。
張飛那種人,由於缺少智慧和手段,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喜歡通過發怒來宣泄自己的不滿。但這種作風,是不會出現在陳到身上的。
“說話平和的人,通常都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陳到就是這種說話平和的人,他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這來源於自身的強大力量和過人的見識。
現於今雖然隻有20歲,但作為獵人的陳到,人生經曆卻是不少,造就了他內心的強大。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有一顆平靜的內心,有一顆溫柔的心腸,有一顆智慧的頭腦。一定經曆過狂風暴雨,體驗過高山低穀,也見識過人生百態。
惟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何種境遇都能充滿智慧的剛強壯膽,成為內心強大的人。
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強者通常平靜如水,並且相對平和。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自然內心不夠平靜。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都會被無限放大。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
不夠強大,意味著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通常表現為:要麽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要麽活在他人的眼目口舌之中。從而失去獨立的判斷能力,變得搖擺不定和坐立不安。
有了下一步的目標後,莫連山知道不能耽誤太久,而且前期盡量不得出現在曹操和呂布的勢力範圍。
“老人家,這是茶錢。天快黑了,您早點收攤吧。”莫連山與茶攤老人提了一句。
恰在這時,主神的提示在腦海響起:“符合陳到的行為作風,完成度1%”
這則提示,在莫連山意料之中。
因為從陳到的記憶中,莫連山可以看到許多挑燈夜讀的身影,而那身影手中的書,不是關羽看的《春秋》,而是《論語》。
陳到雖是獵人,但每到夜晚時,他酷愛讀書,孔孟之道和兵家鬼穀子之道,是他常讀的內容。
陳到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自身能力強大,但待人卻是和善,不然也不會成為“仁愛”劉皇叔的親衛統領。
有教養的人,待人不分高低貴賤,態度不分強與弱。
一個人教養的高低,不是表現在他對待上司、朋友的態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不如他”的人。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通過欺負弱者來抬高自己的。
反過來說,越是喜歡欺負弱小的,在比他強的人麵前越慫。
這種通過對待弱小的態度,來識別人物的方法,成功率有九成以上。
最後一成的例外,是類似張飛那種混不吝!
張飛的勇武,還在關羽之上,張飛是個強者無疑。
張飛喜歡欺負弱小,鞭打士兵是張飛的愛好。
但張飛在比他強的呂布麵前,可從來不慫!
不管是史書還是演義,對陳到的描述都特別少。
要想了解陳到的為人,莫連山能依據的是兩點:一為腦海裏保留的陳到的一些記憶,二為識人術。
莫連山要做的,就是通過識人術,先把記憶中的陳到認識清楚,察覺行為動機和價值理念的來源,然後通過行動來驗證。
對待茶攤老人的小小舉動,一句話一個關心,就能體現出陳到的部分為人,獲得1%完成度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當莫連山離開小沛城門百步,還在繼續遠離時,新的主神提示響起:“放棄投奔劉備,不符合陳到的價值觀,完成度扣20%,當前完成度-15%”
莫連山腳步一頓,但還是繼續向著北方而去,他的目標是河北鄴城。
趕路的莫連山,開始對照著識人術,一條一條分析著陳到的各種價值觀。
為未來作準備。“話少的人往往是兩個極端,要麽真的簡單,要麽深不可測。”陳到是一個話不算多的人,可能從小與父母在深山打獵,接觸的人不多,陳到慢慢習慣了少說。
那麽陳到,是真的簡單?還是深不可測呢?
陳到武藝高深,尤其擅長陷阱捕獵,他對環境的觀察和利用,往往能達到極致。
從陳到的記憶裏看到,陳到的這些本事是從他的父親那裏學來的。
陳到不僅武藝強,還熟讀《論語》和《鬼穀子》,那麽這樣的人,就不能算簡單,而是深不可測了!
“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通常也不喜歡被別人麻煩。”陳到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從小的打獵生活中,關於狩獵,他自己能做好的事,從來不需要父親幫忙。
這樣的人,做一個獨行俠很好,但就不適合與太多人打交到,因為這樣的性格,很難維持住複雜多變的人情往來。
這也是陳到一生不攬權、不爭權奪利的原因。到死,他的直屬統帥部隊的人數都不多。
對於他來說,兵貴精不貴多。
在夷陵之戰時,陳到統領的七百白毦兵為劉備殺出血路,損耗殆盡。
但後來,陳到依然沒有大肆擴招他的部隊。
作為劉備的親兵,他統領的人數一直在一千人左右。
陳到是一個不願麻煩,怕麻煩的人。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在演義裏,怕麻煩的他,把劉備的安全顧及得妥妥當當,一次又一次擊退各方的刺客。
那麽莫連山想要符合陳到的這點作風,就得多觀察,細致一點,做個完美主義者,把麻煩扼殺在搖籃裏。
“做事能屈能伸,會彎腰低頭的人,往往都是有胸懷的人”關於記憶中,陳到能屈能伸的故事,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可能是因為陳到是完美主義者,他不會讓自己陷入不利境界。
“喜歡抱怨的人,通常都是聽不見別人意見。”反過來說,不抱怨的人,才更容易虛懷若穀。
沉默少說話,做事又嚴謹追求完美的陳到,你要找到他的過錯是比較難的。
如果找到了並當麵提出來,陳到多半都會虛心接受並佩服你。
這一點行為準則,莫連山留意了。將來這種事肯定會發生,做好了,肯定能提升任務完成度。
“越是沒有威嚴的人,越是喜歡用發怒來解決問題。”目前的陳到,還沒統過兵,還沒展示威嚴的時候。但沉默少言、又身懷強大武力和智慧的人,是不會用發怒來解決問題的。
張飛那種人,由於缺少智慧和手段,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喜歡通過發怒來宣泄自己的不滿。但這種作風,是不會出現在陳到身上的。
“說話平和的人,通常都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陳到就是這種說話平和的人,他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這來源於自身的強大力量和過人的見識。
現於今雖然隻有20歲,但作為獵人的陳到,人生經曆卻是不少,造就了他內心的強大。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有一顆平靜的內心,有一顆溫柔的心腸,有一顆智慧的頭腦。一定經曆過狂風暴雨,體驗過高山低穀,也見識過人生百態。
惟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何種境遇都能充滿智慧的剛強壯膽,成為內心強大的人。
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強者通常平靜如水,並且相對平和。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自然內心不夠平靜。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都會被無限放大。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
不夠強大,意味著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通常表現為:要麽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要麽活在他人的眼目口舌之中。從而失去獨立的判斷能力,變得搖擺不定和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