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激情對話
你要光榮還是夢想(我的人生筆記) 作者:石鍾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章 激情年代從生活中走來
向讀者宣泄情感
李:你最初的文學創作是詩歌和散文,後來為什麽選擇小說作為自己的表達方式?
石:我們那個年代成長過來的人,絕大部分都會受到舒婷和北島的朦朧詩的影響。我最後選擇寫小說是因為有許多話要說,有許多情感要向讀者宣泄,如果僅僅靠詩歌去分句、分行說的話,讀者完全不能體會出你想說的話。當我的思維不需要跳躍,需要很直接地把道理告訴讀者的時候,就有了小說創作的衝動。
李:寫詩的感覺像做音樂,寫小說的感覺又是什麽呢?
石:寫小說不可能每句話、每個段落都斟字酌句,但首先得有個骨架和基礎的東西,不容做作,完全是內心流淌出來的東西。對創作來說,各種文體你都應去嚐試,最後選定最適合你的方式。
李:有的人在寫小說的時候就為將來的影視劇本改編做準備,你是嗎?
石:其實作家沒有選擇傳媒的權力,事實上是影視創作來選擇你。如果你天天做夢,想著自己的小說一定能改編成影視劇,那你的小說肯定寫不好。現在的製片人開始注重文學品位,而市場也逼迫他們跟作家隊伍聯姻。好的小說注定了其影視劇的成功,好小說必定有好的人物形象,好的故事,好的對話。當文學納入到影視當中,就會使故事更豐滿,更戲劇化,有時比小說更好看。
李:因為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你做了一回“東方之子”,這種出名的速度隻有通過與影視聯姻才會出現,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石:莫言名聲大噪,是通過電影《紅高梁》。張藝謀的《活著》使餘華名氣更大。池莉所以被老百姓喜歡,電視劇《來來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莫言和池莉是在文學藝術方興未艾的時候出名的,大家很容易記住這些作家,而現在,文學處於一種飽和狀態,媒體又如此發達,大家關注的不再僅僅是作家和小說。小說如果不是跟影視搭界的話,作家很難走出去。
李:新作《玫瑰綻放的年代》在宣傳上說你在寫女“石光榮”,是這樣嗎?
石:《玫瑰》是寫母親的,但是和“父親係列”屬於同類題材。要很概念化地說它講述了一個女“石光榮”的家庭和成長、情感經曆,這是廣告的噱頭。我在寫“父親係列”的時候就有種感覺,就是我忽略了那個年代母親的形象,雖然我寫了褚琴、秋英,但她們不是那個時代的母親形象的代表。那個時代的母親形象的代表是走在生活第一線的,是叱吒風雲的女人,她們從貧困走向部隊,從部隊走向戰爭,戰爭之後又走向和平,由和平而走向家庭,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在說婦女是社會的半邊天,其實也是我們家庭的半邊天,我們情感的半邊天。我想既然有了父親這樣的典型形象,希望我的筆下能把那個年代的母親形象再塑造一下。
生活曆練曲折人生
李:你作品裏的生活味道特別濃,生活中瑣碎的事情讓你編織得別有味道。
石:這些其實都是源於生活。我7歲的時候,父母被打成右派去了新疆,他們把我寄養在吉林農村的親戚家,一直到我16歲參軍才離開農村。我想一個人的成長時期非常重要,在我意識形態形成的時候,我就是很平靜地這麽生活過來的,所以我的作品裏注定了這種平民情感。
李:父親在你的創作裏占了很大成分,他對你的一生到底有多大影響?
石:當我二十多歲時,父親已經從新疆回來,此時正是我在部隊麵臨升學和提幹的人生最關鍵的時刻,特別需要父親的關照和幫忙。但是父親沒幫,就像《激情》裏反映出來的,因而與父親產生了重大隔膜。現在回過頭來看,對於我的創作而言,其實這是最大的幫助。
李:父親不幫你的理由是什麽?
石:按照我父親的那種思維邏輯,就是“我13歲當兵,還沒有槍高,我這麽個人我靠誰了?我就是靠著黨,相信黨,隻要你努力了,有這個能力,黨不會不用你”。後來一想,他說這話也對。但當時我肯定不理解,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我的親生父親,自然不自然地在心裏不能接受他,覺得他跟自己有距離,甚至現在也有。我曾試圖把這個距離找回來,但他現在反而按照自己的固定生活習慣排斥你去接近他。
李:現在你沒當上指揮員,卻做了拿筆搞創作的人,他又怎麽看你?
石:他一直希望我有出息,隻要我站在第一線就不是吃閑飯的,就是有用的人。部隊的新聞幹事、宣傳幹事在他心中一點位置也沒有,他看我這樣,就覺得這孩子已經沒出息了。這不僅僅是代溝的問題,還是一種文化的問題。因為他也在琢磨我,我也得琢磨他,互相琢磨對方到底是個什麽人。
低調自我純粹生活
李:文學是研究人的,作為作家,你有著怎樣的一種心態?
石:當我十幾歲看到自己的親人離我而去的時候,那時對生死認識得非常清晰,知道生和死是很痛苦的事情,我們死跟我們生是一個樣子的。我一直有種人生如夢的感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奔生活,隻不過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走過的路不一樣而已,奔生活的結果就是都想過好日子。我是懷著永遠感激生活的心態,永遠不會去抱怨生活。
李:寫作過程最享受的是什麽?
石:我搞了二十多年創作,寫作的這種習慣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搞文學的話會覺得無所事事。我覺得最幸福的過程就是寫作的那段時間,那是過得最有意思、最充實的一個過程。我每寫完一部長篇就要調整一段時間,在調整的過程當中我會覺得身心憔悴,過得非常失落,心裏一點底兒都沒有,因為精神支柱不在這裏。可以說,寫作的時候精神上是幸福的,身體上是痛苦的,在痛苦和幸福之間煎熬著。
李:也許你寫了一輩子,塑造了眾多人物,就隻有石光榮最精彩?
石:我想不會。石光榮隻是某個時代的一個代表人物,也許過五六年,我還有別的人物去取代他。作為一個作家,一輩子做成一件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我會遵循文學的創作規律,紮紮實實去寫,但最後能達到一個什麽程度的影響力,則包含許多左右的因素。
李:你是軍人,軍人的情懷會不會永遠滲透到你的作品當中?
石:肯定永遠會有的。父母這方麵就不說了,自己16歲到部隊,一直到1997年離開。9年後又回到了部隊,其間一直在用這個情結支撐著自己,包括氣質、人文關懷和情感的東西。雖然我不穿著軍裝,但時時刻刻骨子裏自然、不自然地注入在創作過程當中。現在回過頭統計,我的作品跟軍人沾親帶故、有瓜葛的占60%多。我想這點在我一生當中是避不開的。
李:你是手寫還是用電腦寫作?
石:手寫。我覺得寫小說講究一個營造的氛圍,鋪一疊稿紙,放一杯茶,點一支煙,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的時候,你就像一個農民麵對著自己芬芳的土地在耕耘。我在電腦前一坐,自然不自然地有種焦灼感,電腦開著,屏幕一閃一閃的,要是不寫的話,覺得那是浪費,在扼殺生命。我做過對比,用電腦寫出的小說跟我手寫的小說,感覺不一樣。用手寫出來的東西看著很水靈,很鮮活;電腦寫出的東西很規正,缺乏那種有生命力的東西,缺乏人氣兒,後來我就拒絕了。
李:到目前為止,你的獲獎作品不多。
石:寫作太具目的性就束縛你的手腳,最後這個小說肯定寫不好。另外文學本身是很純粹的,它愉悅自己,然後也愉悅別人。我想自己盡量追求這種純淨的東西。
向讀者宣泄情感
李:你最初的文學創作是詩歌和散文,後來為什麽選擇小說作為自己的表達方式?
石:我們那個年代成長過來的人,絕大部分都會受到舒婷和北島的朦朧詩的影響。我最後選擇寫小說是因為有許多話要說,有許多情感要向讀者宣泄,如果僅僅靠詩歌去分句、分行說的話,讀者完全不能體會出你想說的話。當我的思維不需要跳躍,需要很直接地把道理告訴讀者的時候,就有了小說創作的衝動。
李:寫詩的感覺像做音樂,寫小說的感覺又是什麽呢?
石:寫小說不可能每句話、每個段落都斟字酌句,但首先得有個骨架和基礎的東西,不容做作,完全是內心流淌出來的東西。對創作來說,各種文體你都應去嚐試,最後選定最適合你的方式。
李:有的人在寫小說的時候就為將來的影視劇本改編做準備,你是嗎?
石:其實作家沒有選擇傳媒的權力,事實上是影視創作來選擇你。如果你天天做夢,想著自己的小說一定能改編成影視劇,那你的小說肯定寫不好。現在的製片人開始注重文學品位,而市場也逼迫他們跟作家隊伍聯姻。好的小說注定了其影視劇的成功,好小說必定有好的人物形象,好的故事,好的對話。當文學納入到影視當中,就會使故事更豐滿,更戲劇化,有時比小說更好看。
李:因為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你做了一回“東方之子”,這種出名的速度隻有通過與影視聯姻才會出現,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石:莫言名聲大噪,是通過電影《紅高梁》。張藝謀的《活著》使餘華名氣更大。池莉所以被老百姓喜歡,電視劇《來來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莫言和池莉是在文學藝術方興未艾的時候出名的,大家很容易記住這些作家,而現在,文學處於一種飽和狀態,媒體又如此發達,大家關注的不再僅僅是作家和小說。小說如果不是跟影視搭界的話,作家很難走出去。
李:新作《玫瑰綻放的年代》在宣傳上說你在寫女“石光榮”,是這樣嗎?
石:《玫瑰》是寫母親的,但是和“父親係列”屬於同類題材。要很概念化地說它講述了一個女“石光榮”的家庭和成長、情感經曆,這是廣告的噱頭。我在寫“父親係列”的時候就有種感覺,就是我忽略了那個年代母親的形象,雖然我寫了褚琴、秋英,但她們不是那個時代的母親形象的代表。那個時代的母親形象的代表是走在生活第一線的,是叱吒風雲的女人,她們從貧困走向部隊,從部隊走向戰爭,戰爭之後又走向和平,由和平而走向家庭,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在說婦女是社會的半邊天,其實也是我們家庭的半邊天,我們情感的半邊天。我想既然有了父親這樣的典型形象,希望我的筆下能把那個年代的母親形象再塑造一下。
生活曆練曲折人生
李:你作品裏的生活味道特別濃,生活中瑣碎的事情讓你編織得別有味道。
石:這些其實都是源於生活。我7歲的時候,父母被打成右派去了新疆,他們把我寄養在吉林農村的親戚家,一直到我16歲參軍才離開農村。我想一個人的成長時期非常重要,在我意識形態形成的時候,我就是很平靜地這麽生活過來的,所以我的作品裏注定了這種平民情感。
李:父親在你的創作裏占了很大成分,他對你的一生到底有多大影響?
石:當我二十多歲時,父親已經從新疆回來,此時正是我在部隊麵臨升學和提幹的人生最關鍵的時刻,特別需要父親的關照和幫忙。但是父親沒幫,就像《激情》裏反映出來的,因而與父親產生了重大隔膜。現在回過頭來看,對於我的創作而言,其實這是最大的幫助。
李:父親不幫你的理由是什麽?
石:按照我父親的那種思維邏輯,就是“我13歲當兵,還沒有槍高,我這麽個人我靠誰了?我就是靠著黨,相信黨,隻要你努力了,有這個能力,黨不會不用你”。後來一想,他說這話也對。但當時我肯定不理解,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我的親生父親,自然不自然地在心裏不能接受他,覺得他跟自己有距離,甚至現在也有。我曾試圖把這個距離找回來,但他現在反而按照自己的固定生活習慣排斥你去接近他。
李:現在你沒當上指揮員,卻做了拿筆搞創作的人,他又怎麽看你?
石:他一直希望我有出息,隻要我站在第一線就不是吃閑飯的,就是有用的人。部隊的新聞幹事、宣傳幹事在他心中一點位置也沒有,他看我這樣,就覺得這孩子已經沒出息了。這不僅僅是代溝的問題,還是一種文化的問題。因為他也在琢磨我,我也得琢磨他,互相琢磨對方到底是個什麽人。
低調自我純粹生活
李:文學是研究人的,作為作家,你有著怎樣的一種心態?
石:當我十幾歲看到自己的親人離我而去的時候,那時對生死認識得非常清晰,知道生和死是很痛苦的事情,我們死跟我們生是一個樣子的。我一直有種人生如夢的感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奔生活,隻不過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走過的路不一樣而已,奔生活的結果就是都想過好日子。我是懷著永遠感激生活的心態,永遠不會去抱怨生活。
李:寫作過程最享受的是什麽?
石:我搞了二十多年創作,寫作的這種習慣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搞文學的話會覺得無所事事。我覺得最幸福的過程就是寫作的那段時間,那是過得最有意思、最充實的一個過程。我每寫完一部長篇就要調整一段時間,在調整的過程當中我會覺得身心憔悴,過得非常失落,心裏一點底兒都沒有,因為精神支柱不在這裏。可以說,寫作的時候精神上是幸福的,身體上是痛苦的,在痛苦和幸福之間煎熬著。
李:也許你寫了一輩子,塑造了眾多人物,就隻有石光榮最精彩?
石:我想不會。石光榮隻是某個時代的一個代表人物,也許過五六年,我還有別的人物去取代他。作為一個作家,一輩子做成一件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我會遵循文學的創作規律,紮紮實實去寫,但最後能達到一個什麽程度的影響力,則包含許多左右的因素。
李:你是軍人,軍人的情懷會不會永遠滲透到你的作品當中?
石:肯定永遠會有的。父母這方麵就不說了,自己16歲到部隊,一直到1997年離開。9年後又回到了部隊,其間一直在用這個情結支撐著自己,包括氣質、人文關懷和情感的東西。雖然我不穿著軍裝,但時時刻刻骨子裏自然、不自然地注入在創作過程當中。現在回過頭統計,我的作品跟軍人沾親帶故、有瓜葛的占60%多。我想這點在我一生當中是避不開的。
李:你是手寫還是用電腦寫作?
石:手寫。我覺得寫小說講究一個營造的氛圍,鋪一疊稿紙,放一杯茶,點一支煙,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的時候,你就像一個農民麵對著自己芬芳的土地在耕耘。我在電腦前一坐,自然不自然地有種焦灼感,電腦開著,屏幕一閃一閃的,要是不寫的話,覺得那是浪費,在扼殺生命。我做過對比,用電腦寫出的小說跟我手寫的小說,感覺不一樣。用手寫出來的東西看著很水靈,很鮮活;電腦寫出的東西很規正,缺乏那種有生命力的東西,缺乏人氣兒,後來我就拒絕了。
李:到目前為止,你的獲獎作品不多。
石:寫作太具目的性就束縛你的手腳,最後這個小說肯定寫不好。另外文學本身是很純粹的,它愉悅自己,然後也愉悅別人。我想自己盡量追求這種純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