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宮湦初次聽聞,一度懷疑是長羽甲士搞錯。


    長羽甲士卻無比肯定。


    雪災之時,曹國子民曾流竄至宋國,盜取宋人家中糧食過活。


    宋公白曾以此為由,遣使當麵訓斥曹叔稚,言其縱容曹國子民為盜。


    曹叔稚非但不知悔改,反而下令撤走邊關駐守甲士,使曹國子民大批湧入宋國。


    宋公白礙於仁德之形象,隻能派人前去安置。


    一來二去,竟有半數曹國子民,選擇在宋國渡過雪災。


    宋人怨念極大,紛紛上書奏請宋公白,討伐曹叔稚如此無賴之行徑。


    姬宮湦此前調解宋翼兩國爭端,曾準許宋公白頒布討伐曹國,而且還特意頒布天子詔書為憑證。


    宋公白已有討伐詔書在手,為平息宋人憤怒,當即決定起兵討伐曹國。


    令人頗為費解的是,曹叔稚得知宋軍來犯,竟然絲毫沒有反抗之意。


    沿途曹國子民悉數恭迎宋軍,就連駐守甲士亦望風而降。


    宋公白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禦,便順利奪取曹國大部分疆土,最終僅剩曹國都邑。


    曹叔稚似乎早有預料,不等宋軍圍困曹國都邑,便親率曹國公族出城歸降。


    宋公白念在曹叔稚主動率眾歸降,便將其封為曹地大夫,繼續負責治理曹國舊地。


    曹國遺民,將頒發宋國照身,與普通宋人享受同等待遇。


    曹國,就這般滅亡。


    看起來頗為兒戲。


    據邦諜營探查,宋曹兩國從始至終並未真正交戰,即便出現少量傷亡,也是因為天氣過於嚴寒,導致雙方甲士被凍死。


    姬宮湦聽罷,不禁皺眉。


    “爾等以為,宋曹為何如此?”


    寺人尨道:“依小的之見,曹叔稚必然是知道難逃亡國之禍,是以不敢作任何抵抗。”


    姬宮湦搖搖頭:“曹國此前頗為強勢,不至於不戰而降。”


    內史伯朙起身拱手:“依臣之見,曹叔稚應當與宋公白達成密約,將曹國整體並入宋國,此前曹國罪過便會一並被免除。”


    姬宮湦頷首:“極有可能!”


    “而今曹叔稚依舊治理曹地,隻是名義爵級被降低,實則權柄並無多大差別。”


    “屆時再有曹國死士,曹叔稚與宋公白便可互相推脫,甚至以其等並無宋國照身為由,抵死不認其歸屬。”


    “臣若是沒有猜錯,宋公白應當是被曹叔稚蒙蔽。”


    “何出此言?”


    內史伯朙解釋:“宋國吞並曹國,看似開疆拓土,實則卻包藏極大隱患。宋公白為人仁德,最容易被人利用。”


    姬宮湦沉思片刻:“目前終歸隻是猜測,若想知曉其中真相,還需耐心等待些許時日。”


    寺人尨提議:“宋使皇甫蠡尚在王城,大王何不直接召見?”


    內史伯朙否決道:“此乃邦交大事,宋使皇甫蠡豈會知曉其中奧秘。即便其知曉奧秘,又怎會告知大王?”


    寺人尨道:“即便宋使皇甫蠡不願透露,大王亦可借此,趁機敲打宋國。”


    “宋國吞並曹國,乃大王親自所允,而今宋公白不過奉命行事,如何能敲打宋國?”


    “至少,可讓宋公白撤銷任命,嚴禁曹叔稚繼續治理曹地。與此同時,命宋國盡快頒布照身。往後由宋入周者,必須手持宋國照身。避免出事之時,曹叔稚與宋公白互相推諉。”


    內史伯朙道:“上述之事,大王隻需頒布王命詔書即可。”


    姬宮湦卻對此另有看法。


    “孤王現下無事,便召見宋使皇甫蠡,或有意外收獲。”


    內史伯朙不再勸諫。


    姬宮湦很清楚,一旦召見宋使皇甫蠡,接來下便難有空閑。


    衛國、陳國、魯國、齊國、楚國等駐使,始終在觀察周室邦交態度。


    宋國身為殷商後裔,已經蒙獲天子召見。


    同為姬姓宗親的衛國與魯國,自然不能落下。


    陳國、楚國及齊國等雖非姬姓,卻是效忠周室之諸侯。


    倘若不同等對待,各諸侯國必然會各懷心思。


    當下局勢,仍以維穩為主。


    對外擴張速度越快,各類隱患便會越多,慢慢蠶食方為上策。


    秦二世而亡,原因之一便是過快推行郡縣製。


    各郡縣缺乏能臣,導致帝國根基極為鬆散。


    對六國貴族並未嚴加防範,致使六國貴族輕鬆複辟。


    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後,深刻意識到這點,推行郡縣製與分封製並行策略。


    直至漢武帝劉徹繼位,采納主父偃建議,正式頒布推恩令,才使大漢帝國真正進入全麵郡縣製時代。


    姬宮湦如今推行郡縣製,優勢在於各國子民,大多對母國並無情愫。


    生存為第一要素。


    隻要能夠勉強活命,便會選擇擁戴所在地君主。


    一旦出現天災、戰亂等,倘若國君毫無作為,逃難避禍便是唯一選擇。


    至於那些為國捐軀者,大多是卿士貴族,與普通國人、野人及奴隸等毫無關係。


    正因如此,姬宮湦大肆招納流民,根本不用擔心其等造反。


    各郡縣屬寮隻需恪守不擾民國策,便相當於漢初推行黃老之術。


    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拚死拚活去當奴隸?


    反倒是大周遭受戰事時,各郡縣青壯均會積極響應,隻為保衛自家農莊草場。


    人人皆可從大周獲益,自然會拚命維護大周。


    這便是姬宮湦內心深處,最為樸素的治國之道。


    倘若受益者過於集中,甚至形成利益集團,結局自然會被百姓拋棄。


    縱觀前世史書曆朝曆代,無一不是因此滅亡。


    民心無需擔憂,姬宮湦唯一的困擾,便是缺乏治理郡縣的能臣。


    即便太博祭公墩已加快學政進度,短短數載之內,仍然無法補齊各郡縣屬寮。


    姬宮湦抬抬手:“今歲雪災似乎已到盡頭,召見各國駐使,恰好可以安撫其等,使大周能全心吞並蜀國。”


    寺人尨當即派人前去傳召。


    大約過去半個時辰,宋使皇甫蠡便匆忙走進大殿。


    “外臣皇甫蠡拜見天子!天子突然召見,不知所為何事?”


    姬宮湦道:“宋公遵照孤王詔書,以曹叔稚縱容子民入宋盜竊為由,將曹國輕鬆攻滅,宋使可知此事?”


    宋使皇甫蠡不敢隱瞞:“啟稟天子,外臣雖久駐王城,對此事卻頗為熟知。”


    “願聞其詳!”


    “曹叔稚深知,大周已將其視為仇敵,便遣使與宋公相商,讓曹國不戰而降,進而並入宋國,以徹底消除此前之罪。”


    “僅此而已?”


    “自然不是僅此而已,宋公早已探明,曹國多死士。而今吞並曹國,便需要對曹國死士所作所為負責。”


    姬宮湦頷首:“爾倒是據實而言!是以宋公打算如何應對?”


    宋使皇甫蠡拱手:“宋公將效仿大王,大舉修築農莊,將曹國遺民悉數分散安置,以避免其等再有作亂之機。”


    “曹叔稚對此作何反應?”


    “其本想勸說宋公,宋公卻斷然拒絕,並知會曹叔稚,倘若曹國遺民不願分散安置,那便退出曹國都邑,讓曹國社稷得以延續。”


    “結果如何?”


    “曹叔稚唯有答應,卻要求受封曹地大夫,企圖利用先前名望,凝聚曹國公族。然而曹叔稚卻錯估一點,其在曹國並無名望。”


    姬宮湦釋然:“簡而言之,便是曹叔稚本想利用宋國安然脫身。宋公卻揪住其命門,趁機將曹國遺民盡收麾下。”


    宋使皇甫蠡道:“而今曹國遺民盡數歸附宋國,天子往後行事,再也不用憂心,會有曹國死士從中作梗。”


    姬宮湦異常滿意:“宋公此舉,實屬大功也!”


    宋使皇甫蠡謙虛道:“全憑天子威嚴,宋國才能從中獲益,不敢自詡功勞也。”


    姬宮湦話鋒一轉:“孤王曾將宋國蘭陽之地,劃為翼國租界,翼伯喧是否已派兵進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螽斯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螽斯先生並收藏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