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墨知道。”


    “你向來讓我放心。”章嚴維輕笑道。“下次來,把你那一對兒女也帶上讓我看看。”


    提起小寧頌和小寧悠,寧硯眉眼間都亮堂了起來,點頭應了聲“好”。


    接下來章嚴維又和寧硯聊了一些他在金陵的所見所聞所為,既有關懷的意思在,也有考察提點的意思在。


    “還有,你有多大的把握能夠籌集到五倍於金陵兌票務的錢?”章嚴維正色問道。


    寧硯回答道:“這要等我上任後,在戶部看一下全國三十六州府的情況後我才給出一個答案,不過這個數額肯定不會小,五倍隻是一個保守的數額。”


    章嚴維聽後,沉吟了一會兒才繼續說到:“我也不瞞你,陛下如此看重兌票,為的是抗擊匈奴和倭寇。大涼邊境常年受兩族侵擾,禍患不除,遲早有一天會成大患。”


    “精兵法施行以來,大涼的軍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要打仗,國庫很可能虛耗不起,所以你的兌票會成為軍費很重要的一個來源。”


    “我知道了,我會盡全力做好的。”說完,寧硯頓了一會兒猶疑道:“章公,我還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章嚴維頷首。“但說無妨。”


    “自大涼開國以來,就一直是重文輕於武,天下萬民也都多學文而疏於武。軍中官職,大半由世蔭承襲,其餘從行伍選拔。”


    “但大涼除邊境之外再無戰事,而且也都是以守城為主,所以行伍選拔極少,武將基本上都是高門子弟承襲,我覺的這也是大涼長期以來兵弱將不強的一個緣由。”


    “那你的意思是?”


    “何不借鑒科舉去設置‘武舉’,考察兵法謀略,對戰武功,以此來選拔將才,充實軍隊。”


    在他原來的世界,武舉從唐朝創立,之後一直延續。雖然沒有重視文舉那樣重視,經常會出現時舉行時不舉行的狀況,但畢竟還是一直延續著,可見它還是有它的用處的。


    尤其是到宋朝時,對兵法理念的重視已經超過了憑借弓馬選將帥,有了很大的進步性。這樣選出來的人,文武並重,比一些出身行伍的人更適合為將為帥。


    但寧硯對武舉了解的也不是很多,隻是有這麽一個理論在而已,在大涼能不能行得通,怎麽去實施他都不怎麽清楚,所以他才用了“不成熟”這三個字。


    “你說的也不失為一個方法。但要施行牽連甚廣,我需要好好想想此法到底合不合適。你回去後,寫……”


    章嚴維的話還沒說完,便被響起的開門聲打斷了,一個小腦袋探了進來。小人兒在房間內掃了一眼,看到寧硯時,眼裏亮起了光芒。


    之後才移開視線,看著章嚴維說到:“祖父,父親讓我來取《黃石公三略》這本書。”


    三年多沒見,章友朗的麵貌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寧硯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背著章嚴維悄悄招了招手。


    章友朗一下就笑了起來,但到底比前兩年穩重了許多,沒有直接撲過來抱寧硯,隻是站在那裏笑。


    章嚴維哼了一聲,板著臉道:“我看借書是假,借人才是真吧。”


    章友朗還是很怕章嚴維的,低著頭站在那裏不說話了。


    章嚴維又掃了寧硯一眼。“還愣著幹什麽,都來請你了還不過去。”


    寧硯這下也笑了,笑嗬嗬的說到:“那清墨這就告退了。”說完,寧硯就起身和章友朗一起退出了書房。


    出來後,寧硯將手搭在章友朗的肩膀上笑道:“朗哥兒,幾年不見,我都不知道你長這麽高了。”


    章友朗有些靦腆道:“我開始和父親練武,所以比別人都長的快一些。”


    “嗯,也穩重了。換作以前,剛才在書房你就撲到我懷裏了。”


    寧硯的調侃讓章友朗紅了臉,但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去反駁。但不可否認,幾年不見的些許生疏感在這隻言片語之間已經散去。


    “走吧,去看世叔和嬸姨去。”


    “好!”


    “清墨哥哥,娘說我有小侄子和小侄女了是嗎?”


    “有了,一個小侄子,一個小侄女。”


    “那我能去看看他們嗎?”


    “當然啊。一會兒你就跟我回家,我帶你去看。再讓你秋歌嫂嫂做一桌你愛吃的菜。”


    ……


    第60章


    “送走了?”


    寧硯看著走回來的隨從郭全問道。


    郭全微微欠身回到:“已經送走了。”


    寧硯舒了一口氣, 然後靠到椅子背上捏了捏額角, 無奈道:“這都是今天的第幾波人了?”


    “第六波了。”


    “我都不知道我還認識這麽多人。”寧硯調侃的說到。“幸好我現在還隻是正四品的戶部侍郎, 不然還不知道今天要見多少人呢。”


    “大人您現在可是陛下麵前的紅人,誰不知道陛下器重您, 許多人都說您未來肯定會入閣,所以都想著提前巴結你呢。”


    寧硯笑著說到:“入閣?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他們哪兒來的信心。”說完, 寧硯站起身,指著堂外放的東西說到:


    “叫上柴浪和秦貴,把這些東西放到庫房裏去。”


    “是。”郭全應到。


    剛等寧硯走出正堂, 準備往後院走時, 秦貴又領著一個人走了進來,寧硯見此, 隻能頭疼的又走了回去。


    “坐吧。”寧硯對進來的女人說到。


    微胖的女人堆著滿臉討好的笑容。“大人, 民婦隻是一介草民,怎麽敢坐呢,民婦站著就行。”


    寧硯也知道階級這個東西不是那麽容易打破的, 見此也就不再說讓她坐下的話。“那你有事說就行。”


    “大人,民婦是來說媒的。”


    “咳咳~”寧硯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你是媒婆?那你不知道我兒子如今還不到四歲,女兒就更不用說了,周禮尚且未辦, 而且我也沒準備定什麽娃娃親。”


    媒婆哭笑不得的說到:“大人您說笑了, 娃娃親民婦可沒有說過。民婦是來說您的媒的。”


    孰不知寧硯更是哭笑不得。“這玩笑可開不得, 我早已成親, 如今膝下兒女雙全,還用得著你給我說媒?”


    “大人,您雖然有正妻,但是一個妾都沒有啊。”媒婆笑容滿麵道。“城北的巨賈黃家有位小娘子,年方二九,生的那叫一個花容月貌。”


    “黃家老爺非常敬重大人您的為人,就想將女兒送到您府上來。黃家老爺說了,他願意用城內的四處旺鋪,城外的一座莊子帶良田六百畝,再加六十八抬當作嫁妝。”


    這樣的陪嫁,怕是大多數的官員都會動心,反正就是納一個妾,又能得人還能得財,這種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媒婆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接到委托後,樂顛顛的就收了錢來說媒了。卻不想她實在是找錯了人。


    “那你有沒有認識的三四十歲的婦人?要會做飯的。”


    寧硯的一句話讓媒婆愣住了,在心裏嘀咕到:難道這位大人是那種有古怪癖好的人,不愛年輕的,卻喜歡年齡大的?


    不過她說了這麽多年的媒,什麽沒見過,別說喜歡年齡大的了,就是喜歡同為男子的都見過,所以早就見怪不怪了。


    這樣想著,媒婆看了看左右,然後壓低的聲音說到:“大人,有倒是有,就是這個年齡的多半都是成了親後守寡的人,您看這個……”


    “成過親的好啊。”寧硯說到。


    媒婆:“啊?”


    “那做飯的手藝肯定不會差。”


    媒婆:“啊??”


    “你啊什麽。”寧硯忍著笑,麵上一本正經的說到:“平時家裏都是我做飯,但明天我就要去赴任了,所以就想找一個做飯的人,你要是有認識的人,就幫我請一個,錢不會少了你的。”


    “啊???”媒婆的嘴張的更大了。做飯?這位大人?難道在這位大人這裏陰陽是顛倒的?那這媒還能說成?


    “還有,我得提醒你一件事。我夫人最恨別人給我送女人說小妾的。上次有個人要將女兒買給我為婢女,結果最後被我夫人讓人亂棍趕出去了,聽說腿都被打折了。”


    媒婆大張的嘴一下就閉上了,縮著脖子說到:“大人,民婦這就回去給您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人。”


    說完,也不等寧硯點頭同意,就急急忙忙的走了,看那背影,跟逃命的似的,一隻手還有意無意的護著自己的一條腿。


    寧硯等媒婆的身影消失後,搖頭道:“給我說媒?來之前都不會打聽打聽我是什麽樣的人嗎?”


    “秦貴,以後這樣的人就不要往家裏領了,直接就打發了。”


    “小的記住了。”


    “還有,今天也不早了,直接閉門,之後不見客了。”交待完後,寧硯就悠哉悠哉的去後院看陸秋歌和孩子去了。


    至於白淑蘭,隨著年齡越來越長,她也日漸開始信佛起來。寧硯也不覺得這是什麽壞事,因為他曾經有個老師說過,人有信仰是好事。


    隻要不是大搞什麽封建迷信,佛法還能幫人修身養性,還有助於延年益壽,洞察事實。寧硯自己都有點信佛的。


    所以寧硯就專門騰出了一間廂房給白淑蘭修了一個小佛堂,在金陵有,回到上元府也有。


    白淑蘭一天有近半的時間都是在佛堂裏度過的。寧硯和陸秋歌有時候也會進去陪著禮一會兒佛。


    當寧硯懷裏抱著寶貝女兒,腿邊趴著寶貝兒子,身邊坐著看話本的嫻靜妻子時,心裏樂著默道:


    納妾?那純粹是給自己,給這個家找不快。他家很圓滿,不需要外人來插足。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那位能說會道的媒婆的四處宣揚之下,“河東獅”一詞正式產生。


    有小兒街頭歌曰:


    庖廚男兒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侍郎掩麵心茫然。


    史載,一日寧硯聽到此兒歌後,說了一句沒人能聽懂的話:吾竟取龍丘居士而代之耶?


    龍丘居士是誰也成了後世之人一直探尋卻無果的謎。


    **


    第二天寧硯上任之時,正好是雙日上朝的日子。時隔三年多,寧硯再次站在了太極殿的地上,不同的是,他的位置又往前挪了挪。


    不過五六年的光陰,他就從文官隊伍的最末尾到了如今中前方的位置,還是一個能影響天下財權的位置。


    因為皇帝還沒有到,所以有的官員就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小聲的談論著政事。寧硯也就和溫梅芷聚在了一起小聲的談論起來。


    “你上次和我說的針對部分窮苦之人可以免除田賦的事情,我已經得到了內閣的準許。


    接下來我準備先在上元、隆德、河間、大定四府先進行施行,如果行得通的話,再稟明陛下和內閣,再行全國實施。”


    “嗯。”寧硯點了點頭。“到時候監察必須要到位,不能讓一些不需要免賦的人鑽了空子,富裕之家卻成了免賦的窮苦之人。”


    “這點我清楚,你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之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佛龍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佛龍象並收藏科舉之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