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1891—1962)的主要著作,除專書外,生前死後的文字匯集是《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以上上海亞東圖書館版)、《胡適論學近著》(上海商務印書館版)、《胡適言論集甲編》、《胡適言論集乙編》(台北華國出版社版)、《胡適選集》(台北文星書店版)等。其他像《胡適的詩論一集》(北平六藝書局版)、《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台北自由中國出版社版)、《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版)等,比起以上諸書,或重出、或刪節,都不算是便利讀者的文字匯集。


    胡適一生的主要著作和文字匯集,既是浩瀚汪洋,難於盡讀,於是選本的編纂,也就有其必要。遠在四十年前,胡適自己就編了一本自選集,叫作《胡適文選》(上海亞東圖書館版)。他在序裏寫道:


    我在這十年之中,出版了三集胡適文存,約計有一百四五十萬字。我希望少年學生能讀我的書,故用報紙印刷,要使定價不貴。但現在三集的書價已在七元以上,貧寒的中學生已無力全買了。字數近百五十萬,也不是中學生能全讀的了。所以我現在從這三集裏選出了二十篇論文,印作一冊,預備給國內的少年朋友們做一種課外讀物。如有學校教師願意選我的文字做課本的,我也希望他們用這個選本。(《介紹我自己的思想》)


    可見胡適自己,遠在四十年前,就有了這一心願,不但有這一心願,他還把這一心願付諸了事實。


    但胡適編《胡適文選》的時候,是1930年(民國十九年),重編《胡適文選》後,到他在1962年(民國五十一年)去世,他還有三十二年的寫作生命。在這漫長的三十二年中,胡適自己沒有再續編《胡適文選》一類的選本,這對愛讀他的文字的讀者來說,是一件很大的缺憾。


    就通盤了解胡適思想的標準看,《胡適文選》和即使續編《胡適文選》一類的書,還是不夠,因為它們的基本缺點,乃在但求代表性的文章成單元,卻忽略了思想方麵的普遍選樣。結果是代表性的文章雖然完整了,可是代表性的思想卻遺漏得很厲害。


    為了免除思想上麵的遺漏,西方對才智之士的全部著作,有一種可叫做“雋語選粹”(ananthologyofwitticisms)式的收羅方法,分門別類,擷取才智之士的文章片段,綜合印行。像伊格奈(roberte.egner)編的《羅素短論集》(bertrandrussell’sbest)、沙諾姆斯基(f.b.czarnomski)編的《丘吉爾雄辯集》(theeloquenceofwinstonchurchill)等,都屬於這一類。這一“語粹”式的編法,把才智之士的全部著作,不論長篇大論也好、片語隻字也罷,都能一一擷取精華,巨細不遺,故對整個思想的選樣流傳,極有幫助。


    這本《胡適語粹》,就是比照上述編法而又略微詳贍一點的思想選集。它的內容以胡適一生的主要專書和文字匯集為基料,以“哲學·思想史”“宗教·迷信”“東西文化”“中國前途”“政治”“社會·經濟”“教育·知識人”“方法論·國故”“文學·語文”以及“人物”等大類,分別囊括這些基料,並且貫串這些基料。全部囊括的基料經貫串為五百個小單元,各加標題,以資醒目。


    在“哲學·思想史”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一、哲學史的三個目的


    二、中國哲學的地位


    三、中國哲學史的區分


    四、《中國古代哲學史》缺點


    五、中國古典思想


    六、九流


    七、中國思想史三期


    八、革命家之老子


    九、老子論天道


    一○、老子論無


    一一、老子論無為


    一二、老子人生哲學


    一三、儒


    一四、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一五、小人儒


    一六、殷


    一七、孝的哲學


    一八、觀象製器


    一九、春秋影響


    二○、尊孔


    二一、祭孔


    二二、孔家店


    二三、讀經


    二四、荀子論天


    二五、墨家名學


    二六、法家


    二七、法的哲學


    二八、道家


    二九、道家是雜家


    三○、道的觀念


    三一、與時推移


    三二、莊子生物進化論


    三三、楊朱為我論


    三四、鄧析


    三五、中國中古思想


    三六、中古思想史長編


    三七、中古哲學的前奏


    三八、賤身


    三九、暮氣哲學


    四○、征服自然


    四一、用眾智


    四二、以退為進


    四三、道先稱古


    四四、造假書


    四五、三聖說


    四六、符命


    四七、距師伐聖


    四八、中國近世思想


    四九、中國學術史的一大轉機


    五○、理學


    五一、理學運動


    五二、理之害


    五三、以理責人


    五四、以理殺人


    五五、格物


    五六、格物毛病


    五七、敬與靜


    五八、反玄學


    五九、義理


    六○、新理學與新經學


    六一、清朝的新理學


    六二、樸學


    六三、“清官”


    在“宗教·迷信”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六四、孝的宗教


    六五、孝的宗教與喪禮


    六六、喪禮


    六七、古代宗教成分


    六八、陰陽家


    六九、方士迷信


    七○、佛法與科學


    七一、地獄


    七二、禪學趨勢


    七三、頓悟


    七四、聖經


    七五、新理性主義


    七六、基督教


    七七、清教徒


    七八、傳教


    七九、教會教育


    八○、女青年會


    八一、名教


    八二、打倒


    八三、口號標語


    八四、丁文江的宗教


    在“東西文化”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八五、東西文化之別


    八六、物質文明是


    八七、所謂“精神文明”


    精神的


    八八、妖言


    八九、精神文明的基礎


    九○、物質的文明


    九一、西洋近代文明的特色


    九二、心靈上的要求


    九三、唯物屬誰


    九四、紙上文章與實際表現


    九五、新宗教


    九六、求知


    九七、東方人的“精神生活”


    九八、聖神


    九九、人力車


    一○○、認錯


    一○一、全盤西化


    一○二、文化變動


    一○三、中國本位


    一○四、文化背景


    一○五、文化交流


    一○六、科學成績


    一○七、模仿與創造


    一○八、日本人的模仿


    一○九、固有文化並不豐富


    一一○、舊道德


    一一一、道德的高明


    一一二、西洋也有臭蟲


    一一三、固有文化的三點


    一一四、發明


    長處


    一一五、中國思想的敗績


    在“中國前途”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一一六、中國急需之三術


    一一七、穩健派


    一一八、人擇


    一一九、造因


    一二○、造新因


    一二一、活馬作死馬醫


    一二二、現代化


    一二三、武化


    一二四、民國以來


    一二五、五四以後的方向


    一二六、五大仇敵


    一二七、貧窮


    一二八、疾病


    一二九、愚昧


    一三○、貪汙


    一三一、擾亂


    一三二、我們要建立的


    一三三、“反革命”


    一三四、老祖宗造孽


    一三五、九一八


    一三六、社會重心


    一三七、社會重心的條件


    一三八、全國人不知恥


    一三九、全國人反省


    一四○、悲觀與樂觀


    一四一、中國的進步


    一四二、瞎子牽著鼻


    子走


    一四三、等待


    一四四、防弊


    一四五、發展科學


    在“政治”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一四六、烏托邦


    一四七、國家與世界


    一四八、民族主義


    一四九、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


    一五○、國家思想


    一五一、國防


    一五二、禁書


    一五三、專製與建國


    一五四、專製與民族


    國家


    一五五、獨裁問題


    一五六、幼稚園的政治?一五七、武力統一


    一五八、訓政


    一五九、辛亥革命


    一六○、種族革命


    一六一、憲政根據


    一六二、不可懷疑憲政


    一六三、獨裁下的


    新奴隸


    一六四、無為政治


    一六五、無為史


    一六六、三無


    一六七、警察權


    一六八、急進革命與


    一六九、劃一與互異


    漸進的改革


    一七○、民主製度


    一七一、自由民主的


    一七二、逆流


    潮流


    一七三、政黨


    一七四、個人主義


    一七五、自由主義


    一七六、不革命主義


    一七七、革命和演進


    一七八、革命對象


    一七九、革命與武力


    一八○、解決武力


    一八一、帝國主義


    一八二、以夷製夷


    一八三、不列顛的誘惑


    一八四、紙老虎


    一八五、九國條約


    一八六、日本前途


    一八七、民族仇恨


    一八八、中日親善


    一八九、世界危機


    一九○、共產是理想


    一九一、共產主義的錯誤


    一九二、蘇聯


    一九三、國共合作


    一九四、洗腦


    一九五、共產滲入方法?一九六、盲動


    一九七、清算胡適


    一九八、“自由中國”


    一九九、“自由中國”


    的宗旨


    二○○、言論自由


    二○一、搜捕


    二○二、王製論殺


    二○三、我不會錯


    二○四、費城會議


    二○五、下馬說


    二○六、文治


    二○七、建設


    二○八、盲目的建設與


    害民建設


    二○九、建設標準


    二一○、考試製度


    在“社會·經濟”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二一一、資本主義


    二一二、社會主義


    二一三、一個懺悔


    二一四、社會化的經濟製度


    二一五、農村救濟


    二一六、慈善


    二一七、仁愛


    二一八、社會革命


    二一九、社會測量


    二二○、正統經濟思想


    二二一、稅


    二二二、家族


    二二三、擇偶之道


    二二四、處家


    二二五、無後


    二二六、“無後為大”的流弊?二二七、家庭


    二二八、中國婚製


    二二九、中國女子地位


    二三○、女子教育


    二三一、女子作品


    二三二、兩麵標準


    二三三、怕老婆故事


    二三四、姨太太


    二三五、我們怎樣待小孩子


    二三六、感謝帝國主義者


    二三七、慈幼問題


    在“教育·知識人”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二三八、好人


    二三九、亂世的飯桶


    二四○、新文化運動


    二四一、思想的變化


    二四二、北大幹政


    二四三、學生幹政


    二四四、變態社會


    二四五、救國


    二四六、民氣


    二四七、學潮


    二四八、大學畢業生


    二四九、功不唐捐


    二五○、學問


    二五一、教育史


    二五二、大學史


    二五三、書院


    二五四、白鹿洞


    二五五、傳教士教育


    二五六、中國公學


    二五七、同等學力


    二五八、訓育工具的


    大缺點


    二五九、領袖人才


    二六○、人格


    二六一、教育破產的


    救濟方法


    有“方法論·國故”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二六二、學問之道


    二六三、劄記


    二六四、名學淺說


    二六五、名學方法


    二六六、名詞爭論


    二六七、證據


    二六八、方法與材料


    二六九、成見


    二七○、四字訣


    二七一、概括論斷


    二七二、先信而後考


    二七三、不苟且


    二七四、沙狄的方法


    二七五、少年中國的邏輯


    二七六、疑古的態度


    二七七、述學


    二七八、原料


    二七九、副料


    二八○、史料的審定


    二八一、審定史料方法


    二八二、愚與誣


    二八三、校勘


    二八四、校勘之學


    二八五、中國校勘學


    二八六、訓詁


    二八七、訓詁之學


    二八八、貫通


    二八九、論考據學


    二九○、考證方法與


    二九一、考據方法與宗教


    思想訓練信仰


    二九二、歸納法


    二九三、歸納和演繹


    二九四、漢學方法


    二九五、論漢學方法之書


    二九六、漢學運動


    二九七、中國學


    二九八、國故


    二九九、“整理國故”


    三○○、索引式整理


    不過如此


    三○一、結賬式整理


    三○二、專史式整理


    三○三、比較的研究


    三○四、中學國故叢書


    三○五、論國故學


    三○六、經學


    三○七、說經


    三○八、宋儒注經


    三○九、史


    三一○、避諱


    三一一、言事不諱


    三一二、古史觀


    三一三、傳說


    三一四、箭垛式人物


    三一五、社會史料


    三一六、史料出現


    三一七、翻案


    三一八、正誼的火氣


    三一九、可能性


    三二○、丐辭


    三二一、思想係統


    三二二、思想線索


    三二三、文體不足據


    三二四、魔鬼的辯護士


    三二五、因聲求義


    三二六、年月日


    三二七、野有死麋


    三二八、清廟


    三二九、諫諍


    三三○、井田


    三三一、度量衡


    三三二、椅子


    三三三、反切


    三三四、實驗主義方


    三三五、實驗主義真理論


    三三六、實驗主義實在論


    法論


    三三七、目的熱與


    三三八、輸入學理


    三三九、文字障


    方法盲


    三四○、抽象戲法


    三四一、名詞戲法


    三四二、剪報


    三四三、雜誌


    三四四、報紙


    三四五、真姓名


    三四六、情報


    三四七、天經地義


    三四八、問題與主義


    三四九、清議


    三五○、變話


    三五一、低調


    三五二、獨立精神


    在“文學·語文”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三五三、死文言


    三五四、曆史進化的文學


    三五五、文學二派


    觀念


    三五六、曆史上的文學


    三五七、文學史公式


    三五八、白話文學史


    革命


    三五九、做文學史


    三六○、事實與看法


    三六一、中國文學來源


    三六二、文的形式


    三六三、文學忌抽象


    三六四、言近而旨遠


    三六五、活字死字


    三六六、古文


    三六七、國語與漢字


    三六八、漢字權威


    三六九、代替漢字


    三七○、文章達意的重要


    三七一、套語


    三七二、大眾語


    三七三、白話的字


    三七四、美文


    三七五、文腔革命


    三七六、中國方言文學


    三七七、方言文學


    三七八、實驗主義的文學觀


    三七九、最後之因


    三八○、人的文學


    三八一、在文學革命上的


    三八二、文學三病


    貢獻


    三八三、人不到四條


    三八四、言之有物


    三八五、不無病呻吟


    三八六、論用典


    三八七、陳言濫調


    三八八、不講對仗


    三八九、不摹仿古人


    三九○、不避俗語俗字


    三九一、中國文法學


    三九二、候補國語


    三九三、國語


    三九四、國音


    三九五、小百姓語言


    三九六、林琴南與古文


    三九七、文學之美


    三九八、逼人性


    三九九、懂得性


    四○○、文學革命與試驗


    四○一、門外漢


    四○二、戲台裏喝彩


    四○三、舊戲


    四○四、舊劇


    四○五、悲劇


    四○六、遺形物


    四○七、標點符號


    四○八、古文譯書


    四○九、論翻譯


    四一○、翻譯


    四一一、譯書辦法


    四一二、傳記文學


    四一三、中國傳記文學


    四一四、傳記文學不發達


    四一五、教科書


    不發達原因


    四一六、演說


    四一七、對於詩經的幾個


    四一八、楚辭


    基本概念


    四一九、忠臣教科書


    四二○、詞


    四二一、詞選


    四二二、元曲


    四二三、昆曲


    四二四、禁與刪


    四二五、八股


    四二六、短篇小說


    在“人物”方麵,小單元包括的有:


    四二七、老子與孔子


    四二八、陸賈


    四二九、叔孫通


    四三○、司馬遷


    四三一、王莽


    四三二、玄奘


    四三三、神會


    四三四、柳宗元


    四三五、李覯


    四三六、金聖歎


    四三七、顏元


    四三八、費經虞與費密


    四三九、戴震


    四四○、汪輝祖


    四四一、吳敬梓


    四四二、劉鶚


    四四三、王照


    四四四、嚴複


    四四五、林紓


    四四六、辜鴻銘


    四四七、曾樸


    四四八、梁啟超


    四四九、章炳麟


    四五○、高夢旦


    四五一、張元濟


    四五二、章士釗


    四五三、蔣孟鄰


    四五四、梁漱溟


    四五五、魯迅(周樹人)


    四五六、丁文江


    四五七、徐誌摩


    四五八、傅斯年


    四五九、胡風


    四六○、宣統皇帝(溥儀)


    四六一、曾琦


    四六二、林森


    四六三、汪精衛


    四六四、陳濟棠


    四六五、鄒魯


    四六六、張學良


    四六七、趙元任


    四六八、尼采


    四六九、達爾文


    四七○、詹姆士


    四七一、林肯


    四七二、愛默生


    四七三、阿克吞


    四七四、拜倫


    四七五、維多利亞


    四七六、易卜生


    四七七、歐亨利


    四七八、托爾斯泰


    四七九、荷馬李


    四八○、杜威


    四八一、威爾遜


    四八二、塔夫脫


    四八三、老羅斯福


    四八四、翟理斯


    四八五、羅素


    四八六、蕭伯納


    四八七、威爾斯


    四八八、興登堡


    四八九、羅斯福


    四九○、斯大林


    四九一、馬歇爾


    四九二、赫爾


    四九三、艾森豪威爾


    四九四、巴魯克


    四九五、弗勒斯納


    四九六、司徒雷登


    四九七、伊斯曼


    四九八、湯因比


    四九九、高本漢


    五○○、青木正兒


    從上麵這五百個小單元和它們所隸屬的大類裏,內行的人都不難察出:胡適主要思想的分類條目,大致都已具備。偶有五百個小單元以外的子題,表麵上雖沒列入,骨子裏卻可能藏在其他單元之下,稍微細心一點的讀者都不難找出來。當然這部“語粹”的選定,編者個人主觀的看法和能力的限度,自都難免,如有不當之處,自與胡適本人無關。


    胡適在《胡適文集》編印後十七年,自己本就感到個人文字有“分類編印”的必要,他曾說:


    ……大概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亞東圖書館因為缺乏資本,缺乏紙張,不能重印文存,所以把三部文存的紙版同版權出賣給商務印書館。當時我本想從這四部書,一百五十多萬字裏,選出一些文字來,分類編印出版。例如《中國舊小說考證》可以成一部小書,《中國佛教史研究》也可以成一部小書,《中國文學革命運動的史料與理論》也可以成一部小書,《中國思想史雜論》也可以成一部小書。但不久……國家淪陷到鐵幕裏,我當然沒有心緒想到這些個人小問題了。(《胡適文存》“四部合印本自序”)


    如今,二十二年又過去了。除了《胡適選集》外,我們還看不到“分類編印”胡適遺著的痕跡,更看不到詳細分類編印的痕跡。胡適本人早已墓草久宿,胡適遺著的分類編印,也早已不是他“個人小問題”。這部《胡適語粹》的編印,也許正是上述這一現象的一點抗議、一點功德。讀者看了本書,如果能悲憤這一抗議、體念這一功德,那麽對胡適而言,也正是“聖人不空出,賢者不虛生”了!1970年4月20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適與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敖並收藏胡適與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