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奢侈的接風宴過後,徐謙單獨請王玄策到偏殿說話。


    “楚使一路舟車勞頓,實在辛苦,不如就在城內多歇幾日,就讓老臣代聖人好好接待你。”


    徐謙熱情地給王玄策倒上一杯上等清茶。


    “多謝徐老,貴國與大楚乃是世代邦交,無需這般客氣,既然聖人有事不便相見,那在下也該早些回去跟陛下複命了。”


    王玄策維持著外交禮儀,臉上始終保持著若有若無職業性微笑。


    徐謙聞言,笑著說道:“如今我吳國多事之秋,想來楚使一路行來也都看到了,早些離去也是好的。”


    頓了頓,他不由歎了口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王玄策:“徐老有什麽需求不妨直說,楚吳兩國邦交數世,若是貴國有難,楚國也不會坐視不理。”


    “唉,這讓我如何開口啊。”


    徐謙故作為難歎息一聲,端著茶盞搖了搖頭。


    王玄策:“徐老此舉莫非是不把我楚國當盟邦?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行告退。”


    說完,作勢就要起身離去。


    徐謙忙攔住他:“使臣留步,既然使臣這般問了,我要再藏著不說,倒也的確看輕了友邦,


    罷了,吳國今年遭遇百年難得一見水患,兩州耕田顆粒無收,受災百姓數以百萬計,


    我想,可不可以向貴國借調一些糧草來緩解災情擴張?”


    王玄策聞言,重新坐下,以略帶埋怨的口吻說道:“徐老為何不早說?這麽大的事如此拖遝,可不是為人之臣的道理啊。”


    徐謙點點頭:“貴使說的是,的確是我糊塗了,那借糧一事?”


    “事不宜遲,我明日即回京稟報陛下,陛下得知友邦困境,一定願意出糧馳援,以解貴國燃眉之急。”


    聽到王玄策準確答複,徐謙立馬起身向他行了一禮。


    “徐謙,代聖人,代百萬受災百姓先謝過貴國慷慨之舉!”


    王玄策回禮:“徐老不必如此,友邦有難,我楚國又豈會袖手旁觀?請放心,


    賑災糧定會加急運至貴國邊關,事態緊急,在下還得回館驛書寫奏疏,就不再叨擾徐老了,告辭。”


    徐謙目送王玄策離去後不久,朱能就從屏風後站了出來。


    “徐老,你為什麽要替高瞻向楚國借糧?萬一被聖人知道……”


    “聖人不會怪罪的,畢竟紫薇殿尚需二百三十萬兩銀子尾款未能湊齊,


    萬一年前無法竣工,聖人怪罪才真的擔待不起,本官這是替你收尾呐。”


    朱能恍然大悟:“多謝徐老幫襯,下官一定不負徐老厚望。”


    “嗯,等糧食到了,先劃一批到胡汝貞手中,畢竟流寇勢大,軍費斷不可短缺。”


    “下官會告知高瞻的。”


    ……


    王玄策出使吳國歸來之際,另一邊的金陵造船廠,經過三天考察後的戶部官吏集體啞了火。


    那鋼鐵銜接的船體,那體型比現有所有船隻都大上好幾倍的巨船,讓他們第一次體驗到了科技的震撼力。


    “怎麽樣諸位,這是陛下投資的造船廠,看完後都有什麽感想?”


    眾人啞口無言,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好。


    最後,還是跟沈浪關係親近的楊雄站出來說道:“敢問尚書大人,此船可航行幾海裏?”


    沈浪回道:“隻要船上燃料充足,近至黎國海域,遠至武昭以西,完全不成問題。”


    楊雄聞言心中默念一陣,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麽,驚道:“下官明白尚書大人的用意了。”


    “說說看。”


    “船體由鋼鐵鑄造,可防住海上惡劣氣候,遠行數千海裏,更可將我楚國特產外銷海外,


    從而促進海運商貿大幅流通,為我大楚獲取海量利益,隻此一舉,便可讓我大楚財政擴增至少三成,


    如此一來,約束國朝發展的錢糧問題得以解決,不出二十年,我楚國定然可以國富民殷。”


    沈浪很是欣慰:“楊侍郎果然有遠見,海運在未來勢必關係到我楚國國運進展,


    等海外貿易徹底展開,楚國眼下所麵臨的困境必然會迎刃而解,到時,工廠所產的物品可以源源不斷運輸海外,


    近而換來我朝急缺的金銀銅鐵以及其他所需的戰略資源,到了那時,所謂的鹽稅、農稅,在國庫占比也不再是舉足輕重了。”


    經沈浪這麽一說,戶部官員集體點頭稱是。


    不少人立刻掏出筆記,將今日聽到的一切都暗暗記下,好回頭找個機會向六部公開。


    這時,一名精衛司小旗氣喘籲籲跑到沈浪邊上。


    “鎮國公,陛下請您速速回宮,有要事商議。”


    “知道了,我馬上回去。”


    沈浪向戶部幾位官員行過一禮:“諸位,本官有事就先行一步了。”


    “既然陛下傳喚,尚書大人就趕緊回宮吧,不必管我等。”


    沈浪沒有再多說什麽,直接翻身上馬,隨小旗一道快速向未央宮行去。


    ……


    “阿浪,你看看這個,是王玄策從吳國送來的急件。”


    一回到水璿居,薑夢璿直接把王玄策發來的信件交到了沈浪手裏。


    沈浪一目十行看完後,把目光瞄向薑夢璿:“那你是怎麽想的?”


    薑夢璿:“吳國如今內亂四起,朝堂百官貪腐成風,君王迷戀修仙之道,絲毫不顧及黎民死活,


    傳承一千兩百載的吳國,如今也是到了亡國之時,我想借此機會再給吳國添把火,所以想聽聽你的意見。”


    沈浪微微一笑:“既然璿兒你都決定了,那就給他們再添把火吧,他們不是要糧食麽?給他們就是了。”


    薑夢璿聞言臉上一喜:“那你說給多少合適?


    我聽你的話,從春糧開收之季就大肆從糧商大戶手中低價收購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目前為止已經足足收了一千六萬石,為的就是不時之需,如今正好可以拿來賑災。”


    沈浪道:“這幾日我在戶部當職,特意查詢了下糧倉儲備,金陵糧倉府庫目前存糧還有八百萬石餘留暫時沒有用處,


    這還真多虧了林宇的功勞,要不是他當年頂替韓朝宗提出的儲備糧之策得以順利實施,這回吳國的事還真不好插手。”


    “秋糧已經開始征收,江南世家的產業清算也正在進行,既然如此,


    索性就拿出二百萬石糧食運往吳國邊關,就讓這把火燒的更旺一些,你覺得呢,阿浪?”


    薑夢璿眼中難掩一絲興奮之色,一眨不眨等著沈浪給出答案。


    “給三百萬石吧。”


    不想,沈浪卻是又加了一百萬石。


    “既然要做,那就索性一步到位,至少名義上,我們楚國也盡到了友邦的責任,不是麽?”


    “嗯,夫君你真好!”


    薑夢璿一把撲入沈浪懷中,將玉頰死死貼在他的胸膛。


    隻有在沈浪麵前,她才會展現如此小鳥依人的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拆家的二哈並收藏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