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奪宮 奪嫡之爭
易中天中華史:女皇武則天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人想過武則天會當皇帝,包括她自己。這不僅因為她既非皇族又是女人,更因為她接手的大唐江山其實本是李世民的。太宗皇帝是那樣勵精圖治和深得人心,如果不是出了差錯,他的政權怎麽會被顛覆,又有誰能夠顛覆?
差錯出在接班人。
接班人原本不是問題,因為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而且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都是長孫皇後嫡出。皇後為人賢德,威望極高,太宗皇帝對她也十分敬重。因此於情於理於法,儲君都非嫡長子李承乾莫屬。時年八歲的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後兩個月就被立為太子,便是證明。
◎李世民的兒子們 皇後長孫氏 皇長子李承乾 封恒山王。八歲封皇太子,成年後謀反被廢。 皇四子李泰 封宜都王,後改封越王、魏王等。謀反,死於33歲。 皇九子李治 封晉王。後繼承皇位,即為唐高宗 。 楊妃(煬帝女) 皇三子李恪 封蜀王,後改吳王。有聲望。冤死於房遺愛謀反案。 皇六子李愔 封梁王,後改蜀王。田獵無度,因房遺愛案被貶流放。 燕妃 皇八子李貞 封漢王,後改越王。有才幹。起兵反武失敗自盡。 皇十一子李囂 封江王,早薨,諡曰殤。 陰妃 皇五子李祐 封宜陽王,後改楚王等。遊冶無度,叛亂被貶。 韋妃 皇十子李慎 封申王,後改紀王。懦弱無能。死於流放途中。 楊妃 皇十三子李福 封趙王。平庸無奇。得善終。 楊氏 皇十四子李明 封曹王。謀反被貶,被逼自殺 。 王氏 皇七子李惲 封郯王,後改蔣王。被告謀反,惶懼自殺。 無名宮女 皇次子李寬 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 皇十二子李簡 封代王,早薨,無後。
唐太宗共生有皇子十四名,其中僅兩人(李福、李治)得以善終,令讀史者唏噓不已。《舊唐書》感歎:“子弟作藩,磐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
可惜這位太子實在不爭氣。太宗皇帝為他先後聘請了數位名師進行教導都無濟於事,以至於徹底失望。他自己則在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下謀反,事敗被廢,流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兩年後孤獨地死去。[14]
依照宗法,儲君之位便輪到皇四子魏王李泰。
李泰比承乾隻小一歲,而且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是父皇一直比較喜歡和看好的。事實上廢太子李承乾鋌而走險,與李世民偏心眼,以及李泰氣焰囂張和步步緊逼不無關係。兵變失敗後,承乾曾對太宗作結案陳述:兒臣貴為太子,還能有什麽圖謀?隻不過為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為儲君,那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15]
唐太宗心裏不免咯噔一下。
朝中重臣也反對李泰,尤其是已故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和諫議大夫褚遂良。他們主張立皇九子晉王李治。李治時年十六歲,雖不失為仁愛孝悌的良善青年,卻是出了名的糯米團子,一點魄力都沒有。唐太宗就曾對長孫無忌憂心忡忡地說:你們都勸我立治兒,可是治兒懦弱,奈何?[16]
然而長孫無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李治的溫厚文弱和一無所長。也許,他們伺候李世民已經很累,不想再來一位“雄主”。更重要的是,元老派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李泰身邊卻集結了一大批以功臣子弟為主的少壯派。這個班底就是他的“小艦隊”和小朝廷,隨時準備搶班奪權,改天換地。這可是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17]
相比較而言,李治就要好控製得多。他沒有黨羽,沒有能力,也沒有經驗,隻能躲在元老派的大樹下,實現唐太宗和魏徵一貫主張的君臣共治。至於性格的柔弱或懦弱,則是可以非常善意地正麵理解為“仁孝”的。
這個算盤打得並不錯,隻是沒把武則天算進去。長孫無忌也好,褚遂良也罷,都不可能想到李治身邊會出現蛇一樣的女人。他們當然也想不到,李治雖然好控製,卻不是控製在他們手裏,而是控製在武則天手裏。結果,他們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卻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們整了下去。
當然,這是後話。
李泰這邊也屢犯錯誤。他為了討得父皇歡心,奪取儲君之位,竟信誓旦旦地對唐太宗說:臣隻有一個兒子。將來兒臣壽盡之日,一定為陛下把他殺了,傳位給晉王。
這話實在太假,精明過人的唐太宗卻信以為真,滿心歡喜地告訴了褚遂良。他說:父子之愛,本是天性。泰兒為了遂朕心願,居然提出作此犧牲,實在讓朕感動。
褚遂良立即警覺。沒錯,正因為父子之情是天性,所以李泰必是作偽。於是上前一步對李世民說:陛下失言。請問天底下,哪有殺了愛子傳位給弟弟的?何況承乾謀反,不就因為太子之外另有奪嫡之人嗎?如果陛下要立魏王,那就非處置晉王不可,否則魏王和社稷都沒有安全。
如此一來,事情就嚴重了。其實動動腦筋就能明白:魏王現在是隻有一個兒子。將來呢?不再生了?如果像父皇李世民一樣,也生出十個八個來,難道統統殺了?就算李泰自己說話算數,他的兒子難道就坐以待斃?如果十幾個兒子都隻有死路一條,難道不會聯合起來對付晉王李治?
李治這邊也有問題。李泰已經許願死後讓位,李治難道就不緊不慢地等著哥哥去死?他難道就不會對哥哥之死做點什麽促進工作?如果李泰死前來不及殺掉那些侄子,他又將如之何?難道親自動手或者刀兵相見?都不可預料。
可以預料的是,按照李泰提出的方案,太宗皇帝百年之後必有一場骨肉相殘的血光之災。而且,由於預設了先後兩位儲君,朝中大臣必定會分為兩派。到時候,兩派都會參加到宮廷鬥爭中來,就連國家都有分裂的可能。因此,如果要立魏王李泰為儲,那就隻有現在就殺了晉王李治。
唐太宗也明白了。他淚流滿麵地說:我不能。[18]
李泰卻繼續上躥下跳,甚至對李治進行恐嚇:你平時跟漢王李元昌關係最好,現在他參與太子謀反被砍了頭,你就不害怕嗎?李治本來就膽小怕事,聞言果然愁眉苦臉,在父皇麵前也戰戰兢兢。隻不過李泰沒有想到,他的自作聰明反倒提醒了李世民:如果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有危險。隻有立李治,才能保證三個兒子一生平安。[19]
於是,太宗皇帝毅然決定將太子和魏王同時廢黜,後者也被打發到了均州(今湖北省均縣)。事實證明,保全三個兒子的想法得到了實現:李治對兩個哥哥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甚至由於擔心他們衣服不夠,飲食不好,還特地請求父皇下令沿途有關部門給予特別關照。[20]
李治確實孝悌。
承乾和李泰的奪嫡之爭終於偃旗息鼓,太宗皇帝卻感到筋疲力盡甚至心灰意冷。他私下對幾個心腹大臣說,你們看朕這三個兒子一個弟弟(漢王李元昌)都幹了些什麽!想想活著真沒意思。說完拔出佩刀,竟然要自盡。
大臣們立即上前攔腰抱住。
褚遂良則一把奪過佩刀,交給了李治。
長孫無忌馬上就看懂了褚遂良的這個動作,他自己也不願意錯過機會,於是當即問李世民:陛下究竟要立誰?
太宗皇帝脫口而出:我想還是立晉王。
長孫無忌立即表態: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皇帝隻好對李治說:拜謝你舅舅吧!
李治就地向長孫無忌單膝跪下。
太宗皇帝又說:不知輿論會怎麽樣?
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孝,天下歸心已久。懇請陛下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見。如果有不同意的,臣萬死不辭。
太宗皇帝批準了這個提議,並在太極殿召見六品以上的官員。李世民說:承乾悖逆,泰亦凶險,皆不可立。朕打算在皇子當中另選一人為儲君,諸位說誰最合適?
殿中一片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立為儲。
懦弱的李治,就這樣成為太子。[21]
其實,這個戲劇性的場麵十分可疑,因為太宗皇帝很快就反悔了,打算改立吳王李恪,結果又理所當然地被長孫無忌阻止。可以說,此刻的太子,後來的高宗,其實是被元老派推上台的。他們能夠這樣,一方麵固然因為唐太宗強調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另方麵也因為貞觀後期權力轉移:褚遂良掌握了動議權,長孫無忌則掌握了決策權。[22]
太宗皇帝的心軟和退讓,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也許,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到了晚年也英雄氣短。他隻想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長孫無忌等人則隻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沒想到會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大唐王朝差一點就丟了江山,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則丟了性命。
天上掉下的餡餅卻既是李治的,也是武則天的。因為女人雖然不能當皇帝,卻可以當皇後。
[14]見兩《唐書》之李承乾傳。
[15]擔任過李承乾老師的先後有李綱、於誌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等,均為一時之選。以上李承乾事見兩《唐書》之李承乾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
[16]見《新唐書·濮王泰傳》。
[17]請參看雷家驥《武則天傳》。
[18]見兩《唐書》之褚遂良傳。
[19]見《新唐書·濮王泰傳》。
[20]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貞觀十七年五月條。
[21]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貞觀十七年四月條,同時請參看兩《唐書》之長孫無忌傳。
[22]見《新唐書·鬱林王恪傳》,並請參看趙克堯、許道勳《唐太宗傳》。
差錯出在接班人。
接班人原本不是問題,因為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而且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都是長孫皇後嫡出。皇後為人賢德,威望極高,太宗皇帝對她也十分敬重。因此於情於理於法,儲君都非嫡長子李承乾莫屬。時年八歲的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後兩個月就被立為太子,便是證明。
◎李世民的兒子們 皇後長孫氏 皇長子李承乾 封恒山王。八歲封皇太子,成年後謀反被廢。 皇四子李泰 封宜都王,後改封越王、魏王等。謀反,死於33歲。 皇九子李治 封晉王。後繼承皇位,即為唐高宗 。 楊妃(煬帝女) 皇三子李恪 封蜀王,後改吳王。有聲望。冤死於房遺愛謀反案。 皇六子李愔 封梁王,後改蜀王。田獵無度,因房遺愛案被貶流放。 燕妃 皇八子李貞 封漢王,後改越王。有才幹。起兵反武失敗自盡。 皇十一子李囂 封江王,早薨,諡曰殤。 陰妃 皇五子李祐 封宜陽王,後改楚王等。遊冶無度,叛亂被貶。 韋妃 皇十子李慎 封申王,後改紀王。懦弱無能。死於流放途中。 楊妃 皇十三子李福 封趙王。平庸無奇。得善終。 楊氏 皇十四子李明 封曹王。謀反被貶,被逼自殺 。 王氏 皇七子李惲 封郯王,後改蔣王。被告謀反,惶懼自殺。 無名宮女 皇次子李寬 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 皇十二子李簡 封代王,早薨,無後。
唐太宗共生有皇子十四名,其中僅兩人(李福、李治)得以善終,令讀史者唏噓不已。《舊唐書》感歎:“子弟作藩,磐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
可惜這位太子實在不爭氣。太宗皇帝為他先後聘請了數位名師進行教導都無濟於事,以至於徹底失望。他自己則在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下謀反,事敗被廢,流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兩年後孤獨地死去。[14]
依照宗法,儲君之位便輪到皇四子魏王李泰。
李泰比承乾隻小一歲,而且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是父皇一直比較喜歡和看好的。事實上廢太子李承乾鋌而走險,與李世民偏心眼,以及李泰氣焰囂張和步步緊逼不無關係。兵變失敗後,承乾曾對太宗作結案陳述:兒臣貴為太子,還能有什麽圖謀?隻不過為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為儲君,那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15]
唐太宗心裏不免咯噔一下。
朝中重臣也反對李泰,尤其是已故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和諫議大夫褚遂良。他們主張立皇九子晉王李治。李治時年十六歲,雖不失為仁愛孝悌的良善青年,卻是出了名的糯米團子,一點魄力都沒有。唐太宗就曾對長孫無忌憂心忡忡地說:你們都勸我立治兒,可是治兒懦弱,奈何?[16]
然而長孫無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李治的溫厚文弱和一無所長。也許,他們伺候李世民已經很累,不想再來一位“雄主”。更重要的是,元老派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李泰身邊卻集結了一大批以功臣子弟為主的少壯派。這個班底就是他的“小艦隊”和小朝廷,隨時準備搶班奪權,改天換地。這可是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17]
相比較而言,李治就要好控製得多。他沒有黨羽,沒有能力,也沒有經驗,隻能躲在元老派的大樹下,實現唐太宗和魏徵一貫主張的君臣共治。至於性格的柔弱或懦弱,則是可以非常善意地正麵理解為“仁孝”的。
這個算盤打得並不錯,隻是沒把武則天算進去。長孫無忌也好,褚遂良也罷,都不可能想到李治身邊會出現蛇一樣的女人。他們當然也想不到,李治雖然好控製,卻不是控製在他們手裏,而是控製在武則天手裏。結果,他們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卻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們整了下去。
當然,這是後話。
李泰這邊也屢犯錯誤。他為了討得父皇歡心,奪取儲君之位,竟信誓旦旦地對唐太宗說:臣隻有一個兒子。將來兒臣壽盡之日,一定為陛下把他殺了,傳位給晉王。
這話實在太假,精明過人的唐太宗卻信以為真,滿心歡喜地告訴了褚遂良。他說:父子之愛,本是天性。泰兒為了遂朕心願,居然提出作此犧牲,實在讓朕感動。
褚遂良立即警覺。沒錯,正因為父子之情是天性,所以李泰必是作偽。於是上前一步對李世民說:陛下失言。請問天底下,哪有殺了愛子傳位給弟弟的?何況承乾謀反,不就因為太子之外另有奪嫡之人嗎?如果陛下要立魏王,那就非處置晉王不可,否則魏王和社稷都沒有安全。
如此一來,事情就嚴重了。其實動動腦筋就能明白:魏王現在是隻有一個兒子。將來呢?不再生了?如果像父皇李世民一樣,也生出十個八個來,難道統統殺了?就算李泰自己說話算數,他的兒子難道就坐以待斃?如果十幾個兒子都隻有死路一條,難道不會聯合起來對付晉王李治?
李治這邊也有問題。李泰已經許願死後讓位,李治難道就不緊不慢地等著哥哥去死?他難道就不會對哥哥之死做點什麽促進工作?如果李泰死前來不及殺掉那些侄子,他又將如之何?難道親自動手或者刀兵相見?都不可預料。
可以預料的是,按照李泰提出的方案,太宗皇帝百年之後必有一場骨肉相殘的血光之災。而且,由於預設了先後兩位儲君,朝中大臣必定會分為兩派。到時候,兩派都會參加到宮廷鬥爭中來,就連國家都有分裂的可能。因此,如果要立魏王李泰為儲,那就隻有現在就殺了晉王李治。
唐太宗也明白了。他淚流滿麵地說:我不能。[18]
李泰卻繼續上躥下跳,甚至對李治進行恐嚇:你平時跟漢王李元昌關係最好,現在他參與太子謀反被砍了頭,你就不害怕嗎?李治本來就膽小怕事,聞言果然愁眉苦臉,在父皇麵前也戰戰兢兢。隻不過李泰沒有想到,他的自作聰明反倒提醒了李世民:如果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有危險。隻有立李治,才能保證三個兒子一生平安。[19]
於是,太宗皇帝毅然決定將太子和魏王同時廢黜,後者也被打發到了均州(今湖北省均縣)。事實證明,保全三個兒子的想法得到了實現:李治對兩個哥哥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甚至由於擔心他們衣服不夠,飲食不好,還特地請求父皇下令沿途有關部門給予特別關照。[20]
李治確實孝悌。
承乾和李泰的奪嫡之爭終於偃旗息鼓,太宗皇帝卻感到筋疲力盡甚至心灰意冷。他私下對幾個心腹大臣說,你們看朕這三個兒子一個弟弟(漢王李元昌)都幹了些什麽!想想活著真沒意思。說完拔出佩刀,竟然要自盡。
大臣們立即上前攔腰抱住。
褚遂良則一把奪過佩刀,交給了李治。
長孫無忌馬上就看懂了褚遂良的這個動作,他自己也不願意錯過機會,於是當即問李世民:陛下究竟要立誰?
太宗皇帝脫口而出:我想還是立晉王。
長孫無忌立即表態: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皇帝隻好對李治說:拜謝你舅舅吧!
李治就地向長孫無忌單膝跪下。
太宗皇帝又說:不知輿論會怎麽樣?
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孝,天下歸心已久。懇請陛下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見。如果有不同意的,臣萬死不辭。
太宗皇帝批準了這個提議,並在太極殿召見六品以上的官員。李世民說:承乾悖逆,泰亦凶險,皆不可立。朕打算在皇子當中另選一人為儲君,諸位說誰最合適?
殿中一片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立為儲。
懦弱的李治,就這樣成為太子。[21]
其實,這個戲劇性的場麵十分可疑,因為太宗皇帝很快就反悔了,打算改立吳王李恪,結果又理所當然地被長孫無忌阻止。可以說,此刻的太子,後來的高宗,其實是被元老派推上台的。他們能夠這樣,一方麵固然因為唐太宗強調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另方麵也因為貞觀後期權力轉移:褚遂良掌握了動議權,長孫無忌則掌握了決策權。[22]
太宗皇帝的心軟和退讓,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也許,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到了晚年也英雄氣短。他隻想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長孫無忌等人則隻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沒想到會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大唐王朝差一點就丟了江山,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則丟了性命。
天上掉下的餡餅卻既是李治的,也是武則天的。因為女人雖然不能當皇帝,卻可以當皇後。
[14]見兩《唐書》之李承乾傳。
[15]擔任過李承乾老師的先後有李綱、於誌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等,均為一時之選。以上李承乾事見兩《唐書》之李承乾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
[16]見《新唐書·濮王泰傳》。
[17]請參看雷家驥《武則天傳》。
[18]見兩《唐書》之褚遂良傳。
[19]見《新唐書·濮王泰傳》。
[20]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貞觀十七年五月條。
[21]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貞觀十七年四月條,同時請參看兩《唐書》之長孫無忌傳。
[22]見《新唐書·鬱林王恪傳》,並請參看趙克堯、許道勳《唐太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