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晴笑著說,“您怎麽也得是徐茂公啊。”


    劉大爺大笑。


    這位畫遺像的老爺子為方晴開了張以後,生意竟然漸漸多起來——方晴猥瑣地想,就像老家某些嬸子大娘,多年無子,過繼或者撿了個孩子,然後自己就“開了和”,一拉串地生起了孩子,“畫遺像”這事原來還有這作用……


    到一個月頭兒上,方晴把賺的錢數了數,除了這一個月嚼裹,竟然還略有盈餘,真是……方晴趕緊把感慨自憐的心掐死在口袋裏,一有機會,這廝就要冒出來作祟,簡直討厭極了。


    如此,方晴也算步入了正軌。每日早起,略墊墊就跟劉大爺去南市出攤,看劉大爺神乎其技的算卦相麵,上癮地追老頭兒講的書,間或接到幾單畫像生意。


    “遺像”是方晴畫的大宗,有些是先頭兒那老爺子介紹來的,被介紹來的人又介紹給別人,來方晴這兒畫張像,漸漸成了南市附近老人們的一件時髦事。


    天氣和暖了,來閑逛的覺得好玩讓畫一幅的也有。


    方晴跟著劉大爺不白混,看人相麵的功夫有長進。若是那穿長衫的,就要講求些意境;若是西式打扮,則要多問一句是不是畫一幅素描;女士一律要畫得年輕些漂亮些;一臉苦相的就要減些皺紋,耷拉的眉眼也要稍微“拾掇”一下……這麽費盡心機地討好顧客們,倒也能打發得多數人滿意。


    第24章 做客姨媽家


    一混就好幾個月,馮璋再也沒來過。


    方晴每日為生活奔波,應付各樣的客人,間或被人嫌棄,也遇見幾回歪纏的,漸漸學會打點出各種麵目應對,唯唯諾諾賠笑臉已經做得駕輕就熟,客串潑婦虎臉叉腰大聲嚷嚷“讓大家評理”的技能還需要再修煉。偶爾也想打退堂鼓,狠狠地抹著淚,“老子不幹了,回老家去”,第二天又爬起來往南市趕。


    這種生活也有好處,避免了悲春傷秋。一天混下來,回來累得像狗,晚間趴在床上一覺到天明,夢都少做。


    方晴依舊喜歡讀報紙,在馮家那幾年隻回娘家的時候才能看,新聞豈止變成了舊聞,簡直都快成曆史了。現在,方晴又可以隨心所欲地看報紙了。


    南市報攤不少,許是因為離著報館近的緣故。聽說南市廣興大街有不少報館,方晴沒去那邊兒轉過,隻閑了便去附近報攤兒買份兒報紙。


    劉大爺老花眼,方晴便把報紙上的人生百態講給劉大爺聽,爺兒倆時而憂國憂民,時而驚詫不已,時而捧腹噴飯……這讓方晴時常想起自己的父親。


    方晴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家裏寫封信,貼上印花,走挺遠的路,去郵局寄掉。當然信裏也是春秋筆法隻說好不說歹的,好在不是當麵說話,不怕被問露底。若是讓爹娘知道他們的閨女即將成為棄婦,還拋頭露麵出來擺攤兒……方晴都不敢想。


    父親也時常有信寄給方晴,間或隨寄的還有母親的針線。


    暮春時候,方晴終於去拜訪大姨,穿著白底兒繡迎春花的軟緞旗袍,手裏捧著個扇子匣,很像個出門做客的樣子。


    這件旗袍是方晴最貴的嫁妝衣裳了,在鄉下沒機會穿,這會兒穿出去見見光。


    至於扇子匣裏,則裝著四把從南市程記扇莊定做的扇子。


    程記很有些名氣,據說徐世昌在京當大總統的時候還專門派人回天津買程記的扇子。方晴買的這幾把,扇骨據說是湘妃竹和玉竹的,都是沒雕刻沒鑲嵌的,饒是這樣也花得方晴肉疼。


    為著這樣的旗袍,這樣的扇子,方晴咬咬牙坐人力車。


    坐上人力車,方晴慨歎自己真是英明——路真遠啊,走過去勢必灰頭土臉。


    看見前麵車夫小褂上的汗漬,方晴心虛之餘想起前兩天兩個學者名流在報紙上掐架,其中一個諷刺另外一個,“每天都說人權民生平等博愛,卻恨不能如個廁都坐黃包車!”又俗氣又生動,難為他怎麽想出來的。


    然而方晴卻又覺得他批判得好像也不大對,何以坐黃包車就是不“平等博愛”呢?大家都不坐,拉車的豈不要餓死?


    方晴恰恰覺得,不把拉黃包車的看低才算真平等。然而在“生而平等”已經寫進法律的西方,也未見得就真的眾生平等了。


    大吳氏家在維多利亞道上。這是一條毗鄰倫敦道的小街,與倫敦道上風格各異的洋房不同,維多利亞道上則是一模一樣的白色二層小樓,小院都圍著西洋款式鐵柵欄,若不是有門牌號,院內植種的花草也不盡相同,怕是很容易走錯的。


    透過鐵柵欄,方晴看到樓前的綠草坪和西洋雕像,卻看不到人,不禁犯愁——沒有門房,難道要直著嗓子喊大姨?萬一找錯地方呢?正躊躇間,身後有人問,“您找誰?”


    方晴回頭,大舒一口氣,“文馥妹妹。”


    表妹文馥長高不少,幾與方晴平齊,蘋果臉也變成了鴨蛋臉,穿件白襯衫和背帶裙子,腳下踏一雙淺口皮鞋,真是個美麗的少女。


    文馥見到方晴頗為高興,挽著方晴的手臂,一起走進家門。大狗卻好像不大願意回家,老想往外跑,“回家,回家,拉維,你都玩野了。”


    “拉維?”


    “就是生活。”文馥笑道。


    方晴笑,“哈,這麽哲學的名字。”看看那隻皮毛油亮神情活潑的肥壯大狗,方晴覺得,生活得像狗,蠻好的——不知道這是不是表妹給狗命名的初衷。


    “媽——媽——你看誰來了?”文馥進了廳門,踢掉鞋子,一邊給狗解脖套,一邊大聲喊。


    對這樣的豪放做派,方晴隻是微笑。又打量大姨家,果真豪闊,連帳幔都是不知什麽綢子的,擺設是西洋樣式的,像雜誌畫片。方晴看自己的布鞋踩在泛光的木地板上,不由得有些縮手縮腳。


    不見大吳氏出來,文馥臉上的笑便斂起來。


    方晴微挑眉。


    文馥歎口氣說,“你先坐一坐,我洗個手帶你上去見她,晴姐姐。”


    方晴跟文馥上二樓。


    文馥推開頂頭兒一間屋子的門,屋裏光線有點暗,薄煙繚繞,有一股奇怪的香氣,大吳氏穿著絲綢睡衣,半躺在榻上,正就著煙燈抽da煙。方晴再沒想到竟然看到這一幕。


    “是小晴啊,你先在外麵坐會兒。文馥招待你姐姐。”大吳氏略抬抬手示意她們出去。


    方晴和文馥沉默無言地下了樓。


    文馥招呼女傭人上茶果,又強笑招待方晴,“如今天熱了,晴姐姐吃點菠蘿。”


    “你不要客氣。”


    又沉默片刻,文馥才說,“她內心苦悶,又胃疼,被個黑心的招得抽上了這個,爸也不勸她,反而支持,說也不是抽不起,如今好些太太都好這個呢。”


    “到底傷身體,這不是治病的正途啊。”


    “我何嚐不知道呢,也時常勸,勸得甚了,就跟我發脾氣,或者幹脆哭起來。”


    方晴不知道說什麽好,拍拍文馥的手。


    “晴姐姐,我時常想,若是家裏還像我小時那樣過平常日子,該多好。如今是有錢了,但你看,抽da煙的抽da煙,養姨太太的養姨太太……這樣的舊家庭我恨不得早早離開。”文馥說著眼圈便紅了。


    方晴勸慰了好一會子,文馥才回轉過來,“你看,你難得來,我盡跟你說這個。其實媽這癮不算大的,平時精神也好,飯量也好,也不總鬧著這兒疼那兒疼了。”文馥似寬慰方晴,又似寬慰自己。


    正說著,大吳氏笑著走下樓來,“小晴?來,讓大姨看看。”


    方晴也打量大吳氏。大吳氏顯是重新打扮過了,燙過的頭發用個紅寶石卡子別住,穿件窄身寶藍色絲絨旗袍,精神很好,笑意盈盈的,隻是臉越發地幹瘦,臉上的粉浮起來,眼角的皺紋也愈發地多,血紅的兩片薄嘴唇讓方晴覺得觸目驚心。


    “大姨……”麵對這樣的大姨,方晴不知說什麽好。


    大吳氏拉住方晴,問什麽時候來天津,說方晴“瘦了”,又親自拿小銀叉子給方晴叉果子吃。文馥也恢複了有說有笑的樣子。


    方晴獻上扇子做禮物。


    大吳氏和文馥看著扇子上的“仕女圖”都笑了。文馥笑歎,“哎呀,我也成扇麵美人兒了。”


    吳氏拿過文馥的扇子,又看看文馥,“我看比你本人還標誌些。”


    “媽——”文馥笑著皺眉跺腳,又笑問,“晴姐姐,你的畫工怎麽這麽好?”


    “不練好了,哪敢畫你這花容月貌?”方晴打趣道。


    “那倒是……”文馥一本正經地點頭。讓大吳氏用手指頭點一下。


    文馥又品評大吳氏的扇子,娘兒仨又說笑一回。


    評完扇子便繼續話家常。說完了方晴母親的偏頭疼和方旭讀書有點鑽牛角尖以後,便說方晴現在的生活。


    方晴把平時用春秋筆法給父母寫的家書內容重複一下,許是因為第二遍,竟然很是自然流利。方晴不由暗歎自己有當騙子的潛質,以後不畫畫兒了,還可以給人當托兒混口飯吃。


    然而“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大吳氏似發覺了什麽,也或者隻是聯想到自己,拍拍方晴的手,歎口氣,“男人沒出息固然不好,有出息了卻也不一定是好事。女人啊,最靠得住的還是孩子。我——若不是她們姐妹倆,這日子怎麽熬?”


    “媽,你怎麽又說這個,晴姐姐和姐夫都是新青年。”文馥嗔怪地打斷。


    “我一說,你就不愛聽,男男女女這點事,不管新舊,都那個樣兒。你以為上新學堂喝洋墨水的男人就個個兒都是好的?小姑娘的想法!”


    看文馥還要跟大吳氏強,方晴忙笑道,“大姨是為我好。”


    大吳氏拍拍方晴的膝蓋,歎口氣。


    方晴低下頭,看著大姨的手,已瘦骨嶙峋,偏帶了個很大的紅寶石戒指,有一種豔色的悲涼。方晴暗想,自己跟著馮璋,最最多也就是第二個大姨罷?或許還不如她。


    中午吃了個豐盛的午餐後,大姨歇晌兒,方晴和文馥說話兒。雖不是一起長大的,但到底是親表姐妹,又年紀相仿,聊著聊著便知心起來。


    “爸在外麵十天半月回家一趟,他們原來還吵,現在客客氣氣地像陌生人。我記得小時候,他們總是有說有笑的。感情這事,真是易變。”文馥用胳膊摟著腿,把臉擱在膝蓋上。


    “誰說不是呢。”方晴輕歎一口氣,手無意識地在小皮沙發上畫著圈。


    “我看她抽那個,恨不得立時離了這裏,可轉念又惦記她。為著她,我都沒有投考燕京大學,”看方晴同情的樣子,文馥笑道,“當然,考也不一定能考上,燕京很難考的。”


    方晴笑道,“你現在的學校怎麽樣?”


    文馥在南開讀英文,“這所大學雖時間不是很長,但教授們學問是很好的,德行也好。我們的係主任薑老夫子,終身未婚,致力教育,是個很讓人敬佩的人。”


    “這不是挺好嗎?”


    “是挺好,”歪頭調皮一笑,“說說你和姐夫吧,姐夫對你好嗎?怎麽沒帶他過來?”


    聽了那麽多大姨家的“密辛”,自己那點兒事再藏著掖著未免不大地道,再說回頭“被休”的消息傳過來,大姨那兒還可用“不讓長輩擔心”糊弄,表妹這……是吧?但方晴實在沒有心力講一遍來龍去脈,便一言以蔽之,“他有新歡。”


    文馥瞪大眼睛。


    方晴平靜地說,“也沒有什麽——最壞不過就是下堂。這種事,從詩經時代就有,幾千年下來,怕比河裏的沙子還多。”


    文馥愣半晌才說,“這世道真是讓人失望至極。”


    方晴緩緩歎口氣,忽而公正起來,“也怨不得世道,許是因為我自己不夠好,不美,不機靈,不是新女性。”


    “他答應娶你時,你就是這樣的,豈能改悔?”


    “所以說人心易變啊。”


    “一個兩個都這樣,女人真不應該結婚。”


    方晴笑,“也不是,也有幸福的。不離不棄,攜手白頭。”


    “我算是失望透了,媽和爸這個樣,你和表姐夫這個樣,也隻有我姐姐覺得幸福。別看我姐姐打扮得像荷裏活女明星,其實最守舊不過了,現在一心地相夫教子做賢惠太太,我上次碰到姐夫和一個女人很親密,告訴她,她還替他辯護,說那個女人隻是秘書,讓我別瞎想。”


    方晴苦笑著搖搖頭。


    文馥道,“晴姐姐,我覺得你很有新女性的樣子,不訴苦,不抱怨。”


    方晴笑,“這就新女性了?我也想訴苦,隻是怕訴苦多了會漸漸上癮,便成了人人厭惡的哭臉婆。”


    文馥想了想,深以為然。


    倆人又親親密密地說了一陣子話,聽得外麵有人聲,便一同出來。


    第25章 方晴的畫兒


    客廳裏站的赫然是姨父朱茂生和表姐文馨,後麵跟著奶媽子抱著個小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棄婦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櫻桃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櫻桃糕並收藏民國棄婦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