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之根——坤元資生
剛才講到“此言元神之本來胞胎,即所謂坤元資生者也”,他說這裏所講的就是我們後天生命這個元神。元神的根本,比喻像嬰兒在胞胎一樣,嬰兒入胎的時候“即所謂坤元資生者也”。“元”是宇宙萬有根源,“資生”是幫助你生長。我們這個《易經》,是老祖宗幾千年來的學問,高明得很。現在講“坤元”就是胞胎,這也是科學的,雖然沒有那麽詳細,然而很對。他說,“元神之本來胞胎,即所謂坤元”,就變成我們這個肉體生命。這個“坤元資生者也”是這個“坤”的作用,陰的作用。純陽不生,純陰不長,一定要陰陽兩樣合攏來。
我們這個身體要返本還元,還得從這個上麵鍛煉。這個時候“坤元”靜極了,佛家叫做氣住脈停,韞養化生另一重生命。不能叫第二重,已經好多重了。“乾父剛而主施,不過施得一點真氣”,乾卦陽氣是屬於父親,“剛而主施”,就是放射出來。其實施個什麽?不過施出一點真氣,不是精蟲,精蟲隻是個現象,而真氣是推動精蟲的後麵那個生命力量,這個東西道家叫做真氣。我們用現代話來講,沒有別的名辭,隻好叫它生命能。
“坤母柔而主化”,坤卦屬於母體,母體是柔的,主變化不已。“須在中宮”,所以在這個中間而“時時滋育,方得成胎”,時時在培養養分,必須要借住母胎。待胞衣一破嬰兒生下來,臍帶剪斷,胞衣就不要了,胞衣歸胞衣,身體歸身體了。所以一層一層化生,懂得這個化生也就懂得修道的程序了。
所以他說《參同契》的原文“故曰,剛施而退,柔化以滋”,那個陽剛到了最高的頂要退。所以有時候觀想頭頂以外那個最高處,光明放射以後,不能盡住在那個境界。“柔化以滋”,到陰境界來了,什麽也沒有,光也不光了,身心柔軟,極陰的境界來了,不過中間一點靈明。這個時候滋養,口水津液都下來。“此言坎離會合”,這叫做坎離會合,就是這麽一個修道過程境界。
這不是你打坐光在那裏夢想能做得到的,你真要做工夫才行,老實講,需要功德的培養,要修一切善,這個很要緊。功德是真的,決不是騙人,我們大家讀道書,所謂仙佛之道叫你修功德行善,這一部分都是馬馬虎虎看過去了。就算是工夫做到的話,功德不夠善行不夠,莫名其妙地就會把你破壞掉,破壞的境界多得很。如果你積極修滿一切功德,不一定打坐也會到達,非常奇妙,絕對絕對不是騙人的。世上好多人學佛學道,這裏求工夫那裏求口訣,這裏修一個法那裏修個法,以為悟了,得道了。如果功德不圓滿,就算你那個道堆到蛋糕那麽高,馬上也就化掉,沒有用。這個是絕對的定律,在這裏我順便講到。
你做到坎離會合,“產出先天”的“元神”就是另外化身,禪宗來講是恢複自己本來麵目。產生先天的元神叫做“金丹妙用”,所以“成丹”不是說在肚子裏頭采丹,或者紅的、方的、長的,如果真有這麽一個東西就要開刀了。你說沒有這個東西嗎?有的,假使沒有,或者你沒有修成功,身體最終就會壞,人就必然會死,就是這個道理。
什麽是九還七返
下麵《參同契》的原文又加一段理論了。這一段我本來想把它跳過去,後來想想,還是講一下,怕你們將來看道書,碰到這些術語名辭搞不清楚。譬如說原文講“九還七返”,有些外麵傳道家氣功的,要把肛門提起來一轉,要九轉還丹,那是要命的事!什麽叫“九還七返”?什麽叫“八歸六居”?什麽叫“男白女赤”?還有“金火相拘,則水定火,五行之初”,這些你看丹經道書,隨時碰到。尤其是現在的人喜歡著書,大多數的理解連一點影子都沒有,為了出版銷書,為了自己出名,都不管因果。現在我們看一下朱雲陽祖師的注解。
“此節,言四象五行,混而為一炁也。”太極生兩儀,就是陰陽,兩儀生四象——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四象生八卦,八卦的每一個卦又有八個卦,一共八八六十四卦。這是我們中國傳統和《易經》對照下來所說的理論,講宇宙生 生不已的法則,永遠在演變下去。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是肺,木是肝,水是腎,土是脾胃,火是心髒,這是內在的五行。我們修道真正的元氣歸元了,學佛的講是氣住脈停,這個時候是四象五行混為一炁,這個是炁,不是氣,不是呼吸的氣。
上麵講到情來歸性,坎離交媾,這個就是靜定下來,氣脈打通了。“坎離既複為乾坤,則後天之四象五行,無不返本還原矣。”水火回到乾坤,差不多要接近先天了,後天的四象五行複返,“返本還原”,各歸本位。真正寧靜到極點,你人坐在這裏各歸本位了,肺是肺,心是心,肝是肝,鼻子就是鼻子,眼睛就是眼睛,耳朵是耳朵,寂然不動,歸本位去了。
“何以言之”,什麽理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北方之精也。”這是屬於數理了。“天一”是說宇宙萬有的開始,太空中不曉得什麽原因,有個旋轉的力量,旋轉形成一個氣團。這個氣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雲,隻是一股力量在轉動。慢慢這個氣團先形成了液體,再不曉得經過多少萬億年,這個液體攪動,漸漸凝結成塊的就成高山,沒有凍結的就是海洋,平麵的就是陸地,很久很久再慢慢出來人類。“天一生水”就是數理哲學,宇宙萬有,一切萬有,隻有一個數就是一,沒有二,二是兩個一。“地六成之”,有形的就六合了,東南西北上下,六樣合攏來,所以“地六成之”。有六有一,因此成七,所謂“九還七返”是這個意思,不是在身上轉了七圈。“北方之精也”,天一生水,水屬於北方。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南方之神也”,兩個一叫做二,地二生了火,就是地心有熱能。剛才講地六是東南西北上下。天怎麽是天七?五行加陰陽就是七。天一生水,這是生命的功能,現在有形的變成七。“地二生火”,又倒轉來了, “天七成之”,七加二得九,所以“九還七返”。九者是陽數之極點,單數是陽數。這個完全是用《易經》的數理說明。“南方之神”,所以思想都在身體南方(上方〉的腦部。道家所謂“還精補腦”,天一生水能夠補腦,長生不老,這是真的。人老了,精液也沒有了,是腦下垂體荷爾蒙幹枯,所以精神不夠,思想也遲鈍,動作不靈敏。能還精補腦,這個腦下垂體不再幹枯了,就永遠健旺。
“天三生木”,後天第三層屬木,木屬肝,東方;“地八成之”,地下有八方,“東方之魂也”。在身體裏,肝髒在右邊,這個西醫跟中醫過去爭得很厲害,認為中醫不科學。其實中醫所講的左右,不是以肉體為標準的左右。他這個是假定的方位,而且他是講肝氣,並不是講肝髒的位置,是說肝氣的根根發動在左邊。等於我們現在所講的精氣,腎髒明明在下麵,他說是上麵來的,天上降下來的,南講北,北講南,顛倒。實際上古書沒有錯,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這個神經是左右交叉的,中醫是治根,病在左者其治在右,病在右者其治在左,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象就去掉了。所以要融會貫通,大家不要有成見,要為人類的健康長壽而努力。
“地四生金”,地在西方生出金來,金是肺;“天九成之”,天九到了極點了,陽數到了極點就是九,九以外沒有陽了;“西方之魄也”,魄屬於西方,所以西方叫金精。“水火木金為四象,並中央戊己土為五行”,這些代名辭先搞清楚。“究竟所謂四象五行,隻是坎離兩物”,歸納起來,修道就是神跟氣兩樣事,也就是坎、離。
“坎卦從坤而出,北方之水屬陰,本數得六,加以天一之陽,便合成七數。離卦從乾而出,南方之火屬陽,本數得七,加以地二之陰,便合成九數”,所以叫“九還七返”,“火歸本位”這一句話,假使你《易經》沒有搞通,看丹經道書,以為又要轉九圈打七下。所以有些著相的修道人,呼吸要吸幾口,一定要向東方。我說北方不可以嗎?北方還有不空如來呢!不要著相,這都是執。
“今者北方之坎,返而歸乾,南方之離,還而歸坤,豈非九還七返之象乎。”你工夫到了這一步,各歸本位,寂然不動,所以“北方之一,歸於南方之七,共得八數。南方之二,歸於北方之六,亦得八數”,這個我們不多介紹了。“而獨雲居者,蓋北方之一,既歸於南,止存水之成數,居其所而不遷,恰好六數矣。”都是在數字上做遊戲。這個“豈非八歸六居之象乎,又須知四象原是兩物”,兩樣東西,卦名叫坎離。“既然九還七返,自然八歸六居矣。故《悟真篇》 單言還返”,到了宋朝以後,張紫陽真人著《悟真篇》,幹脆把這個七七八八九九六六都拿掉,“單言還返”,他說這樣一 來,倒是把它赤裸裸剝得很清楚,“益見造化之妙”,可見這個天地造化的奧妙。
千變萬化皆水火
“二與七並,配成西方之金,色轉為白”,“二與七並” 是五髒六腑都歸位了,所以你坐起來,開眼閉眼,“色轉為白”,一片光明,不僅是頭頂光明而已,自己整個身心內外成了琉璃光體。所以有一個琉璃光世界,東方藥師琉璃光, 如來就叫做延壽佛,那你當然長生不老,當然延壽了。“一與六並,配成南方之火,色轉為赤。白屬金,赤屬火,取西方之金,煉以南方之火”,這還是靠這個氣鍛煉,火代表熱,火也是“意”,所以道家有兩句話——“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意”就是雜念,一念不生就是溫火烹煎。意念一動,火工就沒有了,一開口神氣也散了,丹就煉不成了。
“故曰,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天一之水,從乾宮而出,原是太陽真火”,從上麵來到下麵,原來是太陽真火。“地二之火,從坤宮而出,原是太陰真水”,所以修密宗拙火要修到下麵發動,從坤宮來。所謂灌頂,金液還丹,玉液還丹, 頂輪脈打通就能夠降下來。“直到一返一還”,上麵甘露下降,下麵真陽元氣發動了,也就是三昧真火發動了,最後 “方得以水歸水,以火歸火,複其原初本體”。這個時候可以不飲不食了,不吃東西沒有關係,裏頭所謂自有源頭活水來,不喝水也沒有關係,中宮的元氣永遠充滿。這個就是原初本體,也就是情來歸性,真正定的境界。所以,“故曰,則水定火,五行之初”。“前雲金火又何以雲水火”,到這裏何以叫做“水火”呢?就是因為“蓋後天造化之妙,隻是一坎一離,而千變萬化,各異其名,以言乎坎離本位,則曰水火”。注意啊!道書講來講去許多名辭,隻是兩樣東西,性與情、神跟炁、心跟身,以及坎離、乾坤,還有什麽水火金木一大堆。你們沒有學過《易經》,所以就搞不清楚了。
“以言乎兩弦之炁,則曰金水”,以每月陰曆的上半月下半月做代表。“以言乎甲庚之用,則曰金木。以言乎伏煉之功,則曰金火,顛倒取用不可窮詰”。道家書上代名辭太多了,說到金木叫做“庚甲之用”,道家有一派專修甲子、庚申,有一派還很怪,六十天當中,碰到甲子或者庚申,說是天人下降,村莊的人都不敢施肥,因為肥料是廁所中來的。這兩個天幹是最重要的,其中有個妙用,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講了,講到陰陽五行那個學問再說。
“究隻是水火二物”,究竟隻是一個水一個火。火是打坐熱能發動,密宗講拙火,就是三昧真火動起來,在顯教就是四加行得暖。水呢,就是灌頂甘露來了,佛經上就叫做“醍醐灌頂”。“後天水火,雖分二物”,這個叫後天的水火,雖然分成兩樣東西,“究隻是先天一炁。坎離既已複為乾坤,即此便是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而化作先天一炁矣”,到了這個時候,返本還元了,總而言之講了半天,就是一念不生,歸到清淨,身心氣脈起了變化。這一步到了以後,下麵再作討論,再說怎麽樣修。
這一部《參同契》裏,所有的方法,前前後後都透露完了,大家不要去另外找老師,這部書就是老師了,研究一萬遍十萬遍,你就通了。有許多秘訣,他有時隻講一句,下麵不說了,又在別個地方再講一句。你把它一對起來,全部口訣都懂了,再用心去研究。
<hr>
剛才講到“此言元神之本來胞胎,即所謂坤元資生者也”,他說這裏所講的就是我們後天生命這個元神。元神的根本,比喻像嬰兒在胞胎一樣,嬰兒入胎的時候“即所謂坤元資生者也”。“元”是宇宙萬有根源,“資生”是幫助你生長。我們這個《易經》,是老祖宗幾千年來的學問,高明得很。現在講“坤元”就是胞胎,這也是科學的,雖然沒有那麽詳細,然而很對。他說,“元神之本來胞胎,即所謂坤元”,就變成我們這個肉體生命。這個“坤元資生者也”是這個“坤”的作用,陰的作用。純陽不生,純陰不長,一定要陰陽兩樣合攏來。
我們這個身體要返本還元,還得從這個上麵鍛煉。這個時候“坤元”靜極了,佛家叫做氣住脈停,韞養化生另一重生命。不能叫第二重,已經好多重了。“乾父剛而主施,不過施得一點真氣”,乾卦陽氣是屬於父親,“剛而主施”,就是放射出來。其實施個什麽?不過施出一點真氣,不是精蟲,精蟲隻是個現象,而真氣是推動精蟲的後麵那個生命力量,這個東西道家叫做真氣。我們用現代話來講,沒有別的名辭,隻好叫它生命能。
“坤母柔而主化”,坤卦屬於母體,母體是柔的,主變化不已。“須在中宮”,所以在這個中間而“時時滋育,方得成胎”,時時在培養養分,必須要借住母胎。待胞衣一破嬰兒生下來,臍帶剪斷,胞衣就不要了,胞衣歸胞衣,身體歸身體了。所以一層一層化生,懂得這個化生也就懂得修道的程序了。
所以他說《參同契》的原文“故曰,剛施而退,柔化以滋”,那個陽剛到了最高的頂要退。所以有時候觀想頭頂以外那個最高處,光明放射以後,不能盡住在那個境界。“柔化以滋”,到陰境界來了,什麽也沒有,光也不光了,身心柔軟,極陰的境界來了,不過中間一點靈明。這個時候滋養,口水津液都下來。“此言坎離會合”,這叫做坎離會合,就是這麽一個修道過程境界。
這不是你打坐光在那裏夢想能做得到的,你真要做工夫才行,老實講,需要功德的培養,要修一切善,這個很要緊。功德是真的,決不是騙人,我們大家讀道書,所謂仙佛之道叫你修功德行善,這一部分都是馬馬虎虎看過去了。就算是工夫做到的話,功德不夠善行不夠,莫名其妙地就會把你破壞掉,破壞的境界多得很。如果你積極修滿一切功德,不一定打坐也會到達,非常奇妙,絕對絕對不是騙人的。世上好多人學佛學道,這裏求工夫那裏求口訣,這裏修一個法那裏修個法,以為悟了,得道了。如果功德不圓滿,就算你那個道堆到蛋糕那麽高,馬上也就化掉,沒有用。這個是絕對的定律,在這裏我順便講到。
你做到坎離會合,“產出先天”的“元神”就是另外化身,禪宗來講是恢複自己本來麵目。產生先天的元神叫做“金丹妙用”,所以“成丹”不是說在肚子裏頭采丹,或者紅的、方的、長的,如果真有這麽一個東西就要開刀了。你說沒有這個東西嗎?有的,假使沒有,或者你沒有修成功,身體最終就會壞,人就必然會死,就是這個道理。
什麽是九還七返
下麵《參同契》的原文又加一段理論了。這一段我本來想把它跳過去,後來想想,還是講一下,怕你們將來看道書,碰到這些術語名辭搞不清楚。譬如說原文講“九還七返”,有些外麵傳道家氣功的,要把肛門提起來一轉,要九轉還丹,那是要命的事!什麽叫“九還七返”?什麽叫“八歸六居”?什麽叫“男白女赤”?還有“金火相拘,則水定火,五行之初”,這些你看丹經道書,隨時碰到。尤其是現在的人喜歡著書,大多數的理解連一點影子都沒有,為了出版銷書,為了自己出名,都不管因果。現在我們看一下朱雲陽祖師的注解。
“此節,言四象五行,混而為一炁也。”太極生兩儀,就是陰陽,兩儀生四象——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四象生八卦,八卦的每一個卦又有八個卦,一共八八六十四卦。這是我們中國傳統和《易經》對照下來所說的理論,講宇宙生 生不已的法則,永遠在演變下去。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是肺,木是肝,水是腎,土是脾胃,火是心髒,這是內在的五行。我們修道真正的元氣歸元了,學佛的講是氣住脈停,這個時候是四象五行混為一炁,這個是炁,不是氣,不是呼吸的氣。
上麵講到情來歸性,坎離交媾,這個就是靜定下來,氣脈打通了。“坎離既複為乾坤,則後天之四象五行,無不返本還原矣。”水火回到乾坤,差不多要接近先天了,後天的四象五行複返,“返本還原”,各歸本位。真正寧靜到極點,你人坐在這裏各歸本位了,肺是肺,心是心,肝是肝,鼻子就是鼻子,眼睛就是眼睛,耳朵是耳朵,寂然不動,歸本位去了。
“何以言之”,什麽理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北方之精也。”這是屬於數理了。“天一”是說宇宙萬有的開始,太空中不曉得什麽原因,有個旋轉的力量,旋轉形成一個氣團。這個氣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雲,隻是一股力量在轉動。慢慢這個氣團先形成了液體,再不曉得經過多少萬億年,這個液體攪動,漸漸凝結成塊的就成高山,沒有凍結的就是海洋,平麵的就是陸地,很久很久再慢慢出來人類。“天一生水”就是數理哲學,宇宙萬有,一切萬有,隻有一個數就是一,沒有二,二是兩個一。“地六成之”,有形的就六合了,東南西北上下,六樣合攏來,所以“地六成之”。有六有一,因此成七,所謂“九還七返”是這個意思,不是在身上轉了七圈。“北方之精也”,天一生水,水屬於北方。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南方之神也”,兩個一叫做二,地二生了火,就是地心有熱能。剛才講地六是東南西北上下。天怎麽是天七?五行加陰陽就是七。天一生水,這是生命的功能,現在有形的變成七。“地二生火”,又倒轉來了, “天七成之”,七加二得九,所以“九還七返”。九者是陽數之極點,單數是陽數。這個完全是用《易經》的數理說明。“南方之神”,所以思想都在身體南方(上方〉的腦部。道家所謂“還精補腦”,天一生水能夠補腦,長生不老,這是真的。人老了,精液也沒有了,是腦下垂體荷爾蒙幹枯,所以精神不夠,思想也遲鈍,動作不靈敏。能還精補腦,這個腦下垂體不再幹枯了,就永遠健旺。
“天三生木”,後天第三層屬木,木屬肝,東方;“地八成之”,地下有八方,“東方之魂也”。在身體裏,肝髒在右邊,這個西醫跟中醫過去爭得很厲害,認為中醫不科學。其實中醫所講的左右,不是以肉體為標準的左右。他這個是假定的方位,而且他是講肝氣,並不是講肝髒的位置,是說肝氣的根根發動在左邊。等於我們現在所講的精氣,腎髒明明在下麵,他說是上麵來的,天上降下來的,南講北,北講南,顛倒。實際上古書沒有錯,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這個神經是左右交叉的,中醫是治根,病在左者其治在右,病在右者其治在左,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象就去掉了。所以要融會貫通,大家不要有成見,要為人類的健康長壽而努力。
“地四生金”,地在西方生出金來,金是肺;“天九成之”,天九到了極點了,陽數到了極點就是九,九以外沒有陽了;“西方之魄也”,魄屬於西方,所以西方叫金精。“水火木金為四象,並中央戊己土為五行”,這些代名辭先搞清楚。“究竟所謂四象五行,隻是坎離兩物”,歸納起來,修道就是神跟氣兩樣事,也就是坎、離。
“坎卦從坤而出,北方之水屬陰,本數得六,加以天一之陽,便合成七數。離卦從乾而出,南方之火屬陽,本數得七,加以地二之陰,便合成九數”,所以叫“九還七返”,“火歸本位”這一句話,假使你《易經》沒有搞通,看丹經道書,以為又要轉九圈打七下。所以有些著相的修道人,呼吸要吸幾口,一定要向東方。我說北方不可以嗎?北方還有不空如來呢!不要著相,這都是執。
“今者北方之坎,返而歸乾,南方之離,還而歸坤,豈非九還七返之象乎。”你工夫到了這一步,各歸本位,寂然不動,所以“北方之一,歸於南方之七,共得八數。南方之二,歸於北方之六,亦得八數”,這個我們不多介紹了。“而獨雲居者,蓋北方之一,既歸於南,止存水之成數,居其所而不遷,恰好六數矣。”都是在數字上做遊戲。這個“豈非八歸六居之象乎,又須知四象原是兩物”,兩樣東西,卦名叫坎離。“既然九還七返,自然八歸六居矣。故《悟真篇》 單言還返”,到了宋朝以後,張紫陽真人著《悟真篇》,幹脆把這個七七八八九九六六都拿掉,“單言還返”,他說這樣一 來,倒是把它赤裸裸剝得很清楚,“益見造化之妙”,可見這個天地造化的奧妙。
千變萬化皆水火
“二與七並,配成西方之金,色轉為白”,“二與七並” 是五髒六腑都歸位了,所以你坐起來,開眼閉眼,“色轉為白”,一片光明,不僅是頭頂光明而已,自己整個身心內外成了琉璃光體。所以有一個琉璃光世界,東方藥師琉璃光, 如來就叫做延壽佛,那你當然長生不老,當然延壽了。“一與六並,配成南方之火,色轉為赤。白屬金,赤屬火,取西方之金,煉以南方之火”,這還是靠這個氣鍛煉,火代表熱,火也是“意”,所以道家有兩句話——“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意”就是雜念,一念不生就是溫火烹煎。意念一動,火工就沒有了,一開口神氣也散了,丹就煉不成了。
“故曰,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天一之水,從乾宮而出,原是太陽真火”,從上麵來到下麵,原來是太陽真火。“地二之火,從坤宮而出,原是太陰真水”,所以修密宗拙火要修到下麵發動,從坤宮來。所謂灌頂,金液還丹,玉液還丹, 頂輪脈打通就能夠降下來。“直到一返一還”,上麵甘露下降,下麵真陽元氣發動了,也就是三昧真火發動了,最後 “方得以水歸水,以火歸火,複其原初本體”。這個時候可以不飲不食了,不吃東西沒有關係,裏頭所謂自有源頭活水來,不喝水也沒有關係,中宮的元氣永遠充滿。這個就是原初本體,也就是情來歸性,真正定的境界。所以,“故曰,則水定火,五行之初”。“前雲金火又何以雲水火”,到這裏何以叫做“水火”呢?就是因為“蓋後天造化之妙,隻是一坎一離,而千變萬化,各異其名,以言乎坎離本位,則曰水火”。注意啊!道書講來講去許多名辭,隻是兩樣東西,性與情、神跟炁、心跟身,以及坎離、乾坤,還有什麽水火金木一大堆。你們沒有學過《易經》,所以就搞不清楚了。
“以言乎兩弦之炁,則曰金水”,以每月陰曆的上半月下半月做代表。“以言乎甲庚之用,則曰金木。以言乎伏煉之功,則曰金火,顛倒取用不可窮詰”。道家書上代名辭太多了,說到金木叫做“庚甲之用”,道家有一派專修甲子、庚申,有一派還很怪,六十天當中,碰到甲子或者庚申,說是天人下降,村莊的人都不敢施肥,因為肥料是廁所中來的。這兩個天幹是最重要的,其中有個妙用,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講了,講到陰陽五行那個學問再說。
“究隻是水火二物”,究竟隻是一個水一個火。火是打坐熱能發動,密宗講拙火,就是三昧真火動起來,在顯教就是四加行得暖。水呢,就是灌頂甘露來了,佛經上就叫做“醍醐灌頂”。“後天水火,雖分二物”,這個叫後天的水火,雖然分成兩樣東西,“究隻是先天一炁。坎離既已複為乾坤,即此便是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而化作先天一炁矣”,到了這個時候,返本還元了,總而言之講了半天,就是一念不生,歸到清淨,身心氣脈起了變化。這一步到了以後,下麵再作討論,再說怎麽樣修。
這一部《參同契》裏,所有的方法,前前後後都透露完了,大家不要去另外找老師,這部書就是老師了,研究一萬遍十萬遍,你就通了。有許多秘訣,他有時隻講一句,下麵不說了,又在別個地方再講一句。你把它一對起來,全部口訣都懂了,再用心去研究。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