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賓吃完飯後,晃悠悠的回到了自己的教研室。


    而教研室裏麵,老唐跟老劉居然還沒下班,而是正在討論脈診。


    巧了這不。


    不過也很正常,之前老唐門診坐冷板凳,現在因為有李介賓給他當幕後黑手,他門診量多了起來,一旦臨床實踐起來,肯定會想方設法彌補自己的不足。


    作為一個中醫,他不會號脈……這是不能承認的,承認了就太沒麵子了。


    而老劉是會的,眾所周知,《傷寒論》是王叔和整理的,而王叔和的《脈經》又是第一部脈學專著,乃是石破天驚的存在。


    《傷寒論》裏麵,王叔和夾帶了不少自己的私貨,裏麵關於辨脈的內容,一直都有爭議到底是不是仲景原著。


    “阿賓,來了?快點說說,你怎麽看這脈法?”兩個人爭的麵紅耳赤,看到李介賓來了,仿佛看到了救星。


    李介賓看著兩個大教授,冷哼一聲:“拉拉扯扯,有辱斯文。”


    兩人這才坐直身體,目光炯炯的看著李介賓。


    “遠古脈法其實是來源於《黃帝內經素問》的......”老唐抬頭,老劉低頭。


    “我早就說了,《內經》才是醫學典範,你那《傷寒論》也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得來的。”


    李介賓下一刻說的話,打擊了老唐:“但是《黃帝內經》記錄了十二診法、三部九候診法、人迎寸口診法、尺寸診法......卻唯獨沒有獨取寸口診法。”


    老唐張大嘴巴,像掐著喉嚨了一樣。


    而老劉則是嘿嘿一笑,示意李介賓繼續。


    “獨取寸口是從《難經》開始的,而這《難經》是對《黃帝內經》的補充說明......”


    《難經》這個難字,其實念作為難的意思。


    又有《八十一難》的說法,因為這本書是用來為難《黃帝內經》的,裏麵針對於《黃帝內經》的疑問疏漏之處,進行了提問與分析。


    而《難經》專論脈學的部分就有二十二難,是《難經》首倡的“獨取寸口”,這一點得到了王叔和的大力推薦,特地編入了自己的《脈經》中,並且將脈象簡化成了二十四種。


    要知道,在《黃帝內經》裏麵可遠不止二十四種脈象!


    《黃帝內經》作為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經典,有如此的地位並不是因為最早,而在於經典二字。


    不是沒有比《黃帝內經》更早的,但是都是散碎不成體係的內容,因此難以稱之為經典。


    《內經》在對諸多古典醫論收集整理的同時,對脈診做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整理,它兼容並包收載了脈診的理論原則和多種脈診方法,將許多失傳的、方法各異的、不屬於一家的內容都囊括其中。


    《內經》的脈診是遍診法。


    涉及脈名和脈形甚多,有些是較明確的脈名,有些隻不過是一句話或者一段形容脈象的文字,也有因為年代久遠,有其名而含義概念難解的。


    “是嘛?我怎麽沒注意到呢?”某內經大教授搖頭晃腦的說道。


    李介賓嘴角一歪,開始報脈名:“浮、沉、大、小、滑、澀、細、疾、遲、代、鉤、盛、躁、喘、數、弦、濡、軟、弱、輕、虛、長、實、強、微、衰、急、散、毛、堅、營、石、搏、靜、緊、結、動、短、緩、絕、橫、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勁、洪、調......”


    “好了好了,別念了!我的頭都快要裂開了!”唐長老聽起來就跟緊箍咒一樣,他震驚的問道:“這是內經裏麵的東西?我怎麽不知道呢?”


    老劉嗤之以鼻,某內經教授說出這樣的話,羞不羞呀。


    “遠古脈法嘛,原始古樸一點很正常。”李介賓解釋道。


    在眾人的觀念之中,特別是在玄幻小說的世界設定裏,通常都會存在一種越是古老便越是強大的觀念。


    然而,這種觀點並非全然正確,其具體情況還需依據比較的對象來決定。


    例如,現代社會中的裝甲車無疑比起古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更為強大和先進,它們擁有更堅硬的裝甲以及更快的速度。


    然而,如果要求現代人去複製一輛那個時代的戰車,那麽結果可能並不如古人所製造的那樣出色。


    這其中牽涉到許多獨特的秘製技巧和傳統工藝,這些寶貴的知識已經伴隨著戰國戰車的衰落而逐漸消逝,取而代之的則是騎兵戰術的興起。而如今此起彼伏,馬術也變成少數人的特長了,李介賓就沒騎過馬,隻騎過驢,還差點被甩下來。


    有了這種眼光見識,再去看《內經》就能明白,其中一部分脈為後人所不知,一部分與後世含義又不同,特別是關於脈診操作與具體脈象的論述,既不規範也不完善,反映出來的就是一個新的技術在發明與發現階段尚未定型的情形,但是這為後世經典脈學的誕生堅定了基礎。


    《難經》獨取寸口,並且提出“寸口,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


    並且明確了“寸、關、尺”的概念,但是這裏的“關”,還不是現在認為的關脈,隻是作為寸與尺的界線。


    關者,關隘也。


    “原來是這麽個關啊。”老唐老劉恍然大悟,有種學到了的感覺。


    “然後就是《傷寒雜病論》裏麵的脈診了,張仲景的脈診並非獨取寸口,而是包含了扶陽、太溪脈,以推斷胃氣、腎氣的盛衰存亡。


    張仲景論理崇真,是辨證論治的典範,他記錄下了三十五種脈象,摒棄了《內經》中部分脈名,這是一大進步。”


    老劉鼓掌,說的好!這是傷寒論的勝利。


    “然後就是王叔和了,他總結脈學,寫就了《脈經》,從此脈診才變成了一門可以學習傳承的技術,而並非玄之又玄的東西。”李介賓感慨道:“在王叔和之前,有大大小小80多種脈名,大部分根本沒有確鑿的記述,有等於無。”


    “而王叔和竟然能將這些散亂的東西,最後梳理成法,使之流傳百世,其功不下仲景,曆史家太薄叔和,當給個脈聖的頭銜的!”


    老唐跟老劉聞之,肅然起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大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大濕並收藏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