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呢,應當是沒有察覺他的萬般心思,接過他手裏的燈籠說:“李判,你不是落下東西了嗎,快找找吧。”
他哦了聲,忙回身坐到書案前,抽開了底下的抽屜,裏麵正巧有兩頁作廢的公文,便裝模作樣疊起來,收進袖袋裏,煞有介事地說找到了,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找到就好。”說話間聽見有雨打窗欞的沙沙聲,明妝奇道,“先前天上還有月亮,怎麽忽然下雨了……”
因跨院到長廊有一段路,須得打傘才能過去,明妝便探身站在廊上喚,想讓守門的婆子送傘來。
然而這個時辰,是當值一天的婆子最鬆散的時候,先前進來就是院門半掩,也不知人上哪裏去了。現在喚了半天,還是不見蹤影,明妝嘴上嘀咕埋怨,心裏卻竊竊歡喜,“且再等等吧,看園子的婆子可能吃酒去了。”
那就再等等。
他看她把燈籠擱在一旁,斂裙在最高處的台階上坐了下來,這裏有出簷和竹簾遮擋,淋不著雨,她抱著兩條胳膊,背影看上去單薄纖麗,又讓他想起她小時候,院裏那樹棗子總不熟,她天天坐在台階上望眼欲穿。
心裏的重擔倏地鬆懈下來,他也學她的樣子坐下,人越長大,越有無數的教條束縛著,慢慢喪失了天性。在這雨夜,四下無人,就不必忌憚那麽多了。兩人之間隔著一盞燈籠,心裏空前安定,她看他一眼,笑得眉眼彎彎,他喜歡她無拘無束的模樣,這才是原本的她。
如果大將軍夫婦還在,她是他們心尖上的肉,應當不會過早說合親事,也許會留到十八九歲。他也荒唐地設想過,自己有沒有機會,答案是沒有。二十七八的男人太老了,大將軍夫婦看不上,即便軍功再高,爵位再高,終究還是配不上恩師的愛女。
細雨霏霏,那雨絲沒有分量,偶爾從簾底飛進來,落在她眼睫上。她偏頭問他,“李判,你打算什麽時候定親?聽說官家保了媒,小娘子是荊國大長公主的外孫女,那可是好尊貴的人啊,千萬不能慢待了。你不是剛買下沁園嗎,必定花了不少錢,若是下財禮不夠,一定告訴我一聲,我有錢,可以替你填補上。”
他不由失笑,她果真還像孩子一樣,沒什麽心眼,對親近的人掏心挖肺。
“我有錢,買園子花不了多少,再說我往年也有俸祿,娶個親足夠了。”他望著外麵的夜,望得出神,忽又道,“親事沒成,那位小娘子那裏,我已經登門謝過罪了,畢竟來日可能還要遠赴陝州,一去好幾年,不能讓人家姑娘枯等我。”
明妝頓時很為他惋惜,“那可是大長公主的外孫女啊,要是能結這門親,說不定你就不用去陝州了。”
他搖搖頭,也不知是不願意留在上京,還是不願意與人家結親。
明妝愛打探的勁頭又上來了,兩臂圈著膝頭,把下巴擱在臂彎上,小心翼翼追問:“是那位小娘子不好看嗎?所以你不喜歡?”
李宣凜說不是,“我不想定親,和人家好不好看無關,隻是覺得眼下時機未到罷了。”
明妝暗暗腹誹,都二十五了,還要等什麽時機!嘴上當然不敢說,迂回道:“那你拒了婚,官家和大長公主會不會覺得你不識抬舉?往後會不會為難你?”
他笑得很無謂,“或許會吧,但我謝罪的時候說得很誠懇,我想長公主也不願意外孫女守活寡,上京貴公子遍地,這門親事不成也沒什麽可惜。”
終究是被人拒絕了,作為女孩子,麵子上有點過不去,說不定梁子已經結下了。不過若論心,聽見他說婚事不成,她竟然偷偷一陣竊喜。細想之下很羞愧,自己定了親,卻不指望他有佳偶,這哪是平常心,分明過於自私了。
輕輕籲口氣,她說:“聖人讓宰相娘子傳話,後日召我入禁中。”
他聽了道好,“我會托人在禁中接應你,到時候不必慌亂,自會有人提點你。”
明妝卻說不必,“宰相娘子同我一起去,有她在,自然諸事替我周全。你不必托人,現如今朝局動蕩,別因這個弄出什麽風波來。還有高安郡王的事,我看芝圓擔心得很,你說……不會出大事吧?”
李宣凜垂眼思忖了下,“若是出了事,皇子中已弱冠,且沒有卷入是非的隻剩儀王一個,人過於拔尖不是什麽好事,屆時滿朝文武都會盯上他,就算是個完人,也能被人挑出錯漏。不過越是這樣,我料儀王越會想辦法保全高安郡王,除非證據確鑿,讓他沒有隱瞞的必要。”
明妝仍覺得懸心,“如果高安郡王收受賄賂是事實,那該怎麽辦?官家會降罪嗎?會不會牽連芝圓?”
李宣凜道:“官家是慈父,就算上回大皇子窺伺禦前,也不過降了爵,高安郡王犯事,至多效法大皇子故事。隻是永失承繼大統的機會,對於他們這些皇子來說,是最嚴厲的懲罰了。”
明妝不由悵惘,“我原以為芝圓會是過得最安穩的,不想她才出閣沒多久,就迎來這樣的風波。”
“帝王家,哪裏來的安穩。”他的眼裏帶上了一點嘲諷的味道,“待你嫁給儀王,會見識更多的爾虞我詐……我隻是有些擔心你,不知道你將來是否能夠應付。“
明妝無言地凝視黑洞洞的夜,半晌才道:“既然貪圖權力富貴,就得時刻準備付出代價。李判,我能走入禁中了,能觸到和爹爹有關的人和事了,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我再也不用時刻望著那座禁城,再也不用為了接近它絞盡腦汁了,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聽她這樣說,久久沉默下來,心裏隻是不斷追問著,真的值得嗎?
不過她有她的目標,也好,讓她放手去完成,反正善後有自己。一切都有安排,一切也都有條不紊,她是其中一環,少了她,好些事反而不能成了。
兩手扣著膝頭,不敢無所顧忌地正視她,便拿餘光包圍她。燭火照亮她的臉頰,她的眼神堅毅,麵龐卻有與之不相符的青澀稚氣,無一處不讓人憐愛。
大概是有些涼了,她抽出雙手撫了撫兩臂,結果他一時動作沒跟上腦子,嘴裏問著冷麽,手已經探過去握上了她的。
明妝呆住了,他也呆住了,腦中“嗡”地一聲響,他才發覺自己逾越了,狼狽甚至有些倉惶地忙把手縮了回來,“夜深了,別著涼,小娘子快回內院吧,我也該走了。”
他霍地站了起來,一麵說:“你稍待,我去找人送傘過來。”一麵頭也不回衝進了雨幕裏。
明妝立在簷下,滿心失落,見他果真走了,慢悠悠轉到屋角的小閣子前,打開閣門,取出了一把油紙傘。
撐開傘,水紅色的傘麵蕩出一片旖旎,她挑著燈籠走過僻靜的園子,淋濕的石板路上倒映出她的影子,一路無聲無息,像個孤魂野鬼。
李判是不是還拿她當孩子?她記得有一回自己去爹爹的校場,那時春寒料峭,她的鬥篷擋不住風,凍得人直打哆嗦,那時李判就站在她邊上,探過來摸了摸她的手,二話不說解下自己的鬥篷,披在了她身上。多年過去了,他好像還是保留著這個習慣,隻是沒有意識到她已經長大了,所以忽然醒悟,針紮了一樣。
她氣餒地低頭看看自己的手,她手上又沒長刺,幹嘛大驚小怪!
垮著雙肩回到自己的小院,院前商媽媽和趙嬤嬤已經在等著了,見她從邊路上過來,奇道:“午盞去送傘了,沒有遇見小娘子?”
明妝嗯了聲,“我找到一把傘,自己回來了。”
商媽媽和趙嬤嬤交換了下眼色,看她無精打采的,也不便問她內情,先把人迎進了院裏。屋子正中間的桌上擺放著今日下定送來的東西,普通人家三件金銀首飾,到了儀王這裏,十來樣款兒,樣樣紮實厚重。
商媽媽說:“小娘子,這些首飾都收進妝盒裏吧,平時還可以拿出來佩戴。”
明妝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大秤砣一樣,戴著顯胖。”
這意思就是全部收起來,收進高閣裏,日後有興趣了,可以改成別的款。商媽媽會意了,重新把匣子的蓋兒蓋好,和烹霜煎雪一起,把盒子搬進內室鎖好,從裏間出來複又叮囑:“熱水已經備好了,小娘子洗漱洗漱,快些上床歇了吧。”
明妝點點頭,拖著沉重的步子邁進了耳房。
趙嬤嬤從外麵進來,晦澀地看了商媽媽一眼,自我寬解般喃喃:“往後見麵的機會應該不多,不要緊的。”
商媽媽兩手抄在衣襟下,唏噓著:“緣分要是沒斷,有的是機會見麵。”
見麵也就罷了,還要支開貼身伺候的人,李判如今辦事也不如以前穩妥了。這是在自己府裏,沒人往外傳,要是在外頭落了別人的眼,叫人怎麽議論?儀王的臉麵還要不要?
東耳房裏傳來嘩嘩的水聲,兩個人在門前站著,趙嬤嬤又朝商媽媽遞遞眼色,示意她進去,見縫插針地提點提點。
商媽媽腦袋搖得撥浪鼓一樣,上回自討沒趣,險些惹得小娘子發怒,這回要是再去,隻怕傷了彼此間的情分,讓小娘子愈發對她不滿。
“那可怎麽辦。”趙嬤嬤長籲短歎,“要是大娘子還在就好了,母女之間好說話,小娘子自然聽她的。”
商媽媽悲戚地皺起了眉,“若是大娘子還在,小娘子也不至於這麽難。”
可是做奴婢的,又能幫上什麽忙呢,那些兒女私情是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唯有盡心服侍罷了。
不多會兒小娘子穿著明衣從裏間出來,一陣風似的旋上了床,一眨眼工夫就鑽進了被窩裏。
商媽媽上前,輕聲問:“小娘子,睡前可要喝一碗安神湯?”
明妝說不必,“今日累了,不用安神也能睡得很好。”
可是待屋裏侍立的人都退出去,她卻睡意全無,聽著窗外雨聲直發呆。原來情竇初開不都是美好的,就譬如她,窩在心裏誰也不能告訴,怕說出來丟人,更怕讓那個人知道了,會看不起她。
伸出那隻被他觸過的手,舉在眼前端詳了半晌,多可惜,連滋味都不曾品砸出來,他就慌忙躲開了。現在倒開始懷念那晚的酒後無德,要是剛才也有那樣大無畏的精神,那就好了。
第55章
可惜那點野望也隻是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 若是見到李判,她必定照舊天下太平,哪裏敢表露半點覬覦之心。
糾結了半個時辰,後來不知不覺睡著了, 一夜無夢可做, 更別提再在夢裏放肆一回了。
第 二日一睜眼,天已經亮了, 雨沒停, 淅淅瀝瀝下著, 上京的春日就是這樣, 雨水很多,滋養著亟待萌發的春草春樹。
女使伺候她起身洗漱,吃過了晨食便上高安郡王府拜訪芝圓,彼時芝圓打扮停當,在上房正襟危坐著, 見她進門起身相迎, 愁眉苦臉說:“你來了?我正在想, 要不要進宮一趟, 求貴妃娘娘再想想辦法。”
這就是有夫之婦的現狀,再不是閨中無憂無慮的姑娘了。明妝從沒見過她如此長籲短歎的模樣, 牽了她的手坐下,切切安慰著:“這時入禁中拜見貴妃, 恐怕沒有什麽用, 官家既然下令嚴辦, 就算貴妃娘娘也說不上話。你越走動, 越叫人捏住把柄, 到時候反而解釋不清。一動不如一靜吧, 且再等等,看看有什麽新消息再說。”
芝圓慘然看了看她,“你不知道,我急得火燒屁股一樣,哪裏在家坐得住!爹爹也替我們四下打點呢,可惜有勁使不上,這案子在二哥手裏,誰敢隨意沾染……你與二哥提了嗎?他怎麽說?”
明妝愛莫能助地望了望她,“昨日他送我回去,我在路上就同他說了,他的意思是官家正拿這事試探他,他能保證的就是秉公辦理,不會冤枉了郡王。至於旁的,他不鬆口,我也沒辦法。我就說了,朝政方麵的事,我恐怕幫不上忙……”說著握了握芝圓的手,“對不住啊,有負你所托了。”
芝圓卻慶幸不已,“我等的就是這句話,隻要沒人陷害四哥,二哥那裏定查不出什麽來。”言罷齜牙衝她笑了笑,“我是不是說得太不委婉了?其實我心裏的想法是,隻要二哥不針對四哥,我們就有一條活路。你看帝王家多可悲,兄弟手足間就是這樣自相殘殺的,你還記得大哥嗎?莫名卷進宮人墜樓案裏,說他什麽逼奸窺視,其實我們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他不是那樣的人。如今輪到四哥了,我很害怕,怕一樣的境遇也落到四哥頭上,那我的榮華富貴怎麽辦?我才開始打算好好喜歡他,他要是貶了爵,我就得跟他一起嚼鹽芥,想想都不是人過的日子……你知道的,我是個隻能同富貴的人嘛。”
前半段說得很好,後半截就開始原形畢露,明妝暗歎,芝圓不愧是芝圓。
不過好朋友,不能嫌棄她的耿直,忙安慰她,“不會的,郡王是個穩當人,你要相信他。況且當初大皇子的案子是儀王辦的,現在郡王的案子也落到他手上,他就算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能捏造事實,構陷郡王。”
芝圓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但也越聽越不是滋味,“你和他已經定親了,可你怎麽好像一點都不向著他?”
明妝噎了下,隻好訕訕應道:“因為比起他,我更在乎你。”
芝圓立刻大為感動,伸長手臂抱住她,親昵地蹭了蹭她道:“般般,以後不管他們兄弟怎麽樣,我們倆的情義不能斷。你記著我說過的話,誰當上皇後,一定照拂另一個,他日我要是落難了,你不能隻管吃香喝辣的,把我忘在腦後,記著了嗎?”
明妝失笑,“那你若是當上了皇後,也不能忘了我,我還想沾你的光,在上京城裏作威作福呢。”
兩個人口無遮攔說這些犯大忌的話,還好內外侍立的人都遣走了,說到最後才猛然意識到,忙伸舌捂住了嘴。
“我們成親之後,我是沒見過四哥往家運東西,除非他有外宅,運到別處去了。”想了想,可能性也不大,芝圓托腮說,“算了,聽天由命吧,反正我看他也不著急,還讓我莫慌呢。我已經想好了,若是落了難就投奔娘家,讓他做上門郎子。”
明妝服了她的天馬行空,“哪裏就到那樣的地步了,你別瞎想。”
芝圓伸著兩腿無奈地歎息,“原想著嫁了皇子,好歹風光兩年,結果還不到兩個月,就要跟著提心吊膽。所以嫁進帝王家有什麽好,還不如找個普通富貴人家,當一輩子閑人。”說著忽然想起了昨日那位慶國公,頓時興致大增,拿肩頂了頂明妝,“你和慶國公之間,可是發生過什麽?易般般,看你小小年紀,手段卻不一般,左手儀王,右手慶國公,這全上京的貴女,哪個也比不上你。”
明妝紅了臉,嘟囔道:“別胡說,讓人聽見了要鬧笑話的。我和他沒什麽,不過是我爹爹過世之前托他看顧我,他這人重情義,彼此常來常往罷了。”
話說得合情合理,但芝圓並不相信,她摟著明妝的胳膊說:“你別騙我,你那副驚慌的小模樣,能瞞過我的眼睛?快說,你們究竟是怎麽回事,若是敢隱瞞,我就要咯吱你了!”
明妝沒辦法,連連說別,最後隻得妥協,“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大概總是得他照顧,我好像有些喜歡他,隻是不敢說出來,如今也不能說出來了。就像小時候買蜜煎,吃了蜜金橘,又覺得蜜李子更好,人心哪有足意的時候。”語畢又搖了芝圓兩下,“你不許說出去,就連郡王麵前也不能說,說了我可要和你絕交的,除非你不要我這朋友了。”
芝圓說哪能呢,“哪個少女不懷春,不過你沒懷在二哥身上罷了。放心,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的,四哥更不會,他憑什麽知道我們閨閣中的秘密!不過你不同他說,這是對的,不說還能兄妹一樣相處,說了就連往日的交情也沒有了。畢竟你已經和二哥定親了,二哥這樣的身份地位,慶國公八成沒有這個膽子得罪。”說著無能為力地攤攤手,“人嘛,誰還沒有三心二意的時候,我那時還悄悄喜歡過襄王家的小四公子呢。”
明妝有些意外,“小四公子?襄王的孫子麽?那個十三歲考上貢士的奇才?”
芝圓忙來捂她的嘴,“小聲點,四哥拷問了我好幾遍,問我是不是心裏念著小四公子,因他也行四,才勉強嫁給他,我當然不能承認!你看,我也曾經空念了人家一場,最後還不是嫁了個腦袋空空的家夥。所以你也要振作起來,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喜歡過一陣子,忘了就忘了,肚子吃飽,身上穿好,才是快意的人生,知道麽?”
明妝受教地點頭,心裏隻管悲傷起來,芝圓對於小四公子的戀慕,是小女孩對聰明腦袋的戀慕,自己和她不一樣。李判是真真實實的人,曾經夠到過,感受過溫暖,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後來從郡王府出來,她還是忍不住吩咐前麵趕車的馬阿兔:“去惠和坊。”
一旁的午盞納罕,“小娘子去惠和坊幹什麽?”
明妝說:“那裏有個沁園,離咱們家很近,卻從來沒有機會路過門前,這次去看一看。”
午盞不明就裏,“沁園,就是那個幽州富商的別業?小娘子是打算和陳家做買賣嗎?”
明妝說不是,打起門上簾子往前看,隨口應道:“李判買下了沁園,這兩日正準備搬進去呢。咱們過去看看,看有沒有哪裏能幫上忙。”
午盞一聽很興起,“那倒是近得很,和咱們的院子就隔著一個打瓦尼寺。”
於是馬車篤篤轉上了舊曹門街,再往前一程,老遠就看見一座氣派的庭院,據說這園林布局是出自將作監李明仲之手。當年陳家鼎盛的時候,府裏收藏了很多古畫,掛畫盛行之初,沁園內整日文人雅士出入,這園子也曾名噪一時。可惜後來漸漸式微,明妝和阿娘回到上京時,沁園門庭已經冷落了,最終難逃轉手的命運。不過倒騰一下也好,換了個主人,園子重新換了氣韻,“富”過了,後麵就輪到“貴”了。
馬車慢慢停下,她坐在車內探身朝外看,隻見家仆忙進忙出,幾個隨行官站在門廊上指派,吩咐將東西運進園內。
趙燈原不經意一回頭,正好看清了馬車內的人,忙押著佩劍迎上來行禮,喚了聲小娘子。
明妝問:“一切都順利嗎?”
趙燈原說是,“新雇了好些家仆婆子,幫著打理庭院。小娘子可要進去看看?園子大得很,景致也不錯,前頭的家主把宅子保存得很好,換了床榻,再重新添上幾樣家私,就能住進去了。”
明妝道:“眼下正忙,我就不進去添麻煩了,等整理好再說吧!李判不在嗎?又在衙門忙公務?”
“可不是。”趙燈原道,“控鶴司兩萬餘人,每日大事小情不斷,連置辦宅邸都顧不上回來,全交代給卑職了。”
他哦了聲,忙回身坐到書案前,抽開了底下的抽屜,裏麵正巧有兩頁作廢的公文,便裝模作樣疊起來,收進袖袋裏,煞有介事地說找到了,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找到就好。”說話間聽見有雨打窗欞的沙沙聲,明妝奇道,“先前天上還有月亮,怎麽忽然下雨了……”
因跨院到長廊有一段路,須得打傘才能過去,明妝便探身站在廊上喚,想讓守門的婆子送傘來。
然而這個時辰,是當值一天的婆子最鬆散的時候,先前進來就是院門半掩,也不知人上哪裏去了。現在喚了半天,還是不見蹤影,明妝嘴上嘀咕埋怨,心裏卻竊竊歡喜,“且再等等吧,看園子的婆子可能吃酒去了。”
那就再等等。
他看她把燈籠擱在一旁,斂裙在最高處的台階上坐了下來,這裏有出簷和竹簾遮擋,淋不著雨,她抱著兩條胳膊,背影看上去單薄纖麗,又讓他想起她小時候,院裏那樹棗子總不熟,她天天坐在台階上望眼欲穿。
心裏的重擔倏地鬆懈下來,他也學她的樣子坐下,人越長大,越有無數的教條束縛著,慢慢喪失了天性。在這雨夜,四下無人,就不必忌憚那麽多了。兩人之間隔著一盞燈籠,心裏空前安定,她看他一眼,笑得眉眼彎彎,他喜歡她無拘無束的模樣,這才是原本的她。
如果大將軍夫婦還在,她是他們心尖上的肉,應當不會過早說合親事,也許會留到十八九歲。他也荒唐地設想過,自己有沒有機會,答案是沒有。二十七八的男人太老了,大將軍夫婦看不上,即便軍功再高,爵位再高,終究還是配不上恩師的愛女。
細雨霏霏,那雨絲沒有分量,偶爾從簾底飛進來,落在她眼睫上。她偏頭問他,“李判,你打算什麽時候定親?聽說官家保了媒,小娘子是荊國大長公主的外孫女,那可是好尊貴的人啊,千萬不能慢待了。你不是剛買下沁園嗎,必定花了不少錢,若是下財禮不夠,一定告訴我一聲,我有錢,可以替你填補上。”
他不由失笑,她果真還像孩子一樣,沒什麽心眼,對親近的人掏心挖肺。
“我有錢,買園子花不了多少,再說我往年也有俸祿,娶個親足夠了。”他望著外麵的夜,望得出神,忽又道,“親事沒成,那位小娘子那裏,我已經登門謝過罪了,畢竟來日可能還要遠赴陝州,一去好幾年,不能讓人家姑娘枯等我。”
明妝頓時很為他惋惜,“那可是大長公主的外孫女啊,要是能結這門親,說不定你就不用去陝州了。”
他搖搖頭,也不知是不願意留在上京,還是不願意與人家結親。
明妝愛打探的勁頭又上來了,兩臂圈著膝頭,把下巴擱在臂彎上,小心翼翼追問:“是那位小娘子不好看嗎?所以你不喜歡?”
李宣凜說不是,“我不想定親,和人家好不好看無關,隻是覺得眼下時機未到罷了。”
明妝暗暗腹誹,都二十五了,還要等什麽時機!嘴上當然不敢說,迂回道:“那你拒了婚,官家和大長公主會不會覺得你不識抬舉?往後會不會為難你?”
他笑得很無謂,“或許會吧,但我謝罪的時候說得很誠懇,我想長公主也不願意外孫女守活寡,上京貴公子遍地,這門親事不成也沒什麽可惜。”
終究是被人拒絕了,作為女孩子,麵子上有點過不去,說不定梁子已經結下了。不過若論心,聽見他說婚事不成,她竟然偷偷一陣竊喜。細想之下很羞愧,自己定了親,卻不指望他有佳偶,這哪是平常心,分明過於自私了。
輕輕籲口氣,她說:“聖人讓宰相娘子傳話,後日召我入禁中。”
他聽了道好,“我會托人在禁中接應你,到時候不必慌亂,自會有人提點你。”
明妝卻說不必,“宰相娘子同我一起去,有她在,自然諸事替我周全。你不必托人,現如今朝局動蕩,別因這個弄出什麽風波來。還有高安郡王的事,我看芝圓擔心得很,你說……不會出大事吧?”
李宣凜垂眼思忖了下,“若是出了事,皇子中已弱冠,且沒有卷入是非的隻剩儀王一個,人過於拔尖不是什麽好事,屆時滿朝文武都會盯上他,就算是個完人,也能被人挑出錯漏。不過越是這樣,我料儀王越會想辦法保全高安郡王,除非證據確鑿,讓他沒有隱瞞的必要。”
明妝仍覺得懸心,“如果高安郡王收受賄賂是事實,那該怎麽辦?官家會降罪嗎?會不會牽連芝圓?”
李宣凜道:“官家是慈父,就算上回大皇子窺伺禦前,也不過降了爵,高安郡王犯事,至多效法大皇子故事。隻是永失承繼大統的機會,對於他們這些皇子來說,是最嚴厲的懲罰了。”
明妝不由悵惘,“我原以為芝圓會是過得最安穩的,不想她才出閣沒多久,就迎來這樣的風波。”
“帝王家,哪裏來的安穩。”他的眼裏帶上了一點嘲諷的味道,“待你嫁給儀王,會見識更多的爾虞我詐……我隻是有些擔心你,不知道你將來是否能夠應付。“
明妝無言地凝視黑洞洞的夜,半晌才道:“既然貪圖權力富貴,就得時刻準備付出代價。李判,我能走入禁中了,能觸到和爹爹有關的人和事了,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我再也不用時刻望著那座禁城,再也不用為了接近它絞盡腦汁了,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聽她這樣說,久久沉默下來,心裏隻是不斷追問著,真的值得嗎?
不過她有她的目標,也好,讓她放手去完成,反正善後有自己。一切都有安排,一切也都有條不紊,她是其中一環,少了她,好些事反而不能成了。
兩手扣著膝頭,不敢無所顧忌地正視她,便拿餘光包圍她。燭火照亮她的臉頰,她的眼神堅毅,麵龐卻有與之不相符的青澀稚氣,無一處不讓人憐愛。
大概是有些涼了,她抽出雙手撫了撫兩臂,結果他一時動作沒跟上腦子,嘴裏問著冷麽,手已經探過去握上了她的。
明妝呆住了,他也呆住了,腦中“嗡”地一聲響,他才發覺自己逾越了,狼狽甚至有些倉惶地忙把手縮了回來,“夜深了,別著涼,小娘子快回內院吧,我也該走了。”
他霍地站了起來,一麵說:“你稍待,我去找人送傘過來。”一麵頭也不回衝進了雨幕裏。
明妝立在簷下,滿心失落,見他果真走了,慢悠悠轉到屋角的小閣子前,打開閣門,取出了一把油紙傘。
撐開傘,水紅色的傘麵蕩出一片旖旎,她挑著燈籠走過僻靜的園子,淋濕的石板路上倒映出她的影子,一路無聲無息,像個孤魂野鬼。
李判是不是還拿她當孩子?她記得有一回自己去爹爹的校場,那時春寒料峭,她的鬥篷擋不住風,凍得人直打哆嗦,那時李判就站在她邊上,探過來摸了摸她的手,二話不說解下自己的鬥篷,披在了她身上。多年過去了,他好像還是保留著這個習慣,隻是沒有意識到她已經長大了,所以忽然醒悟,針紮了一樣。
她氣餒地低頭看看自己的手,她手上又沒長刺,幹嘛大驚小怪!
垮著雙肩回到自己的小院,院前商媽媽和趙嬤嬤已經在等著了,見她從邊路上過來,奇道:“午盞去送傘了,沒有遇見小娘子?”
明妝嗯了聲,“我找到一把傘,自己回來了。”
商媽媽和趙嬤嬤交換了下眼色,看她無精打采的,也不便問她內情,先把人迎進了院裏。屋子正中間的桌上擺放著今日下定送來的東西,普通人家三件金銀首飾,到了儀王這裏,十來樣款兒,樣樣紮實厚重。
商媽媽說:“小娘子,這些首飾都收進妝盒裏吧,平時還可以拿出來佩戴。”
明妝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大秤砣一樣,戴著顯胖。”
這意思就是全部收起來,收進高閣裏,日後有興趣了,可以改成別的款。商媽媽會意了,重新把匣子的蓋兒蓋好,和烹霜煎雪一起,把盒子搬進內室鎖好,從裏間出來複又叮囑:“熱水已經備好了,小娘子洗漱洗漱,快些上床歇了吧。”
明妝點點頭,拖著沉重的步子邁進了耳房。
趙嬤嬤從外麵進來,晦澀地看了商媽媽一眼,自我寬解般喃喃:“往後見麵的機會應該不多,不要緊的。”
商媽媽兩手抄在衣襟下,唏噓著:“緣分要是沒斷,有的是機會見麵。”
見麵也就罷了,還要支開貼身伺候的人,李判如今辦事也不如以前穩妥了。這是在自己府裏,沒人往外傳,要是在外頭落了別人的眼,叫人怎麽議論?儀王的臉麵還要不要?
東耳房裏傳來嘩嘩的水聲,兩個人在門前站著,趙嬤嬤又朝商媽媽遞遞眼色,示意她進去,見縫插針地提點提點。
商媽媽腦袋搖得撥浪鼓一樣,上回自討沒趣,險些惹得小娘子發怒,這回要是再去,隻怕傷了彼此間的情分,讓小娘子愈發對她不滿。
“那可怎麽辦。”趙嬤嬤長籲短歎,“要是大娘子還在就好了,母女之間好說話,小娘子自然聽她的。”
商媽媽悲戚地皺起了眉,“若是大娘子還在,小娘子也不至於這麽難。”
可是做奴婢的,又能幫上什麽忙呢,那些兒女私情是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唯有盡心服侍罷了。
不多會兒小娘子穿著明衣從裏間出來,一陣風似的旋上了床,一眨眼工夫就鑽進了被窩裏。
商媽媽上前,輕聲問:“小娘子,睡前可要喝一碗安神湯?”
明妝說不必,“今日累了,不用安神也能睡得很好。”
可是待屋裏侍立的人都退出去,她卻睡意全無,聽著窗外雨聲直發呆。原來情竇初開不都是美好的,就譬如她,窩在心裏誰也不能告訴,怕說出來丟人,更怕讓那個人知道了,會看不起她。
伸出那隻被他觸過的手,舉在眼前端詳了半晌,多可惜,連滋味都不曾品砸出來,他就慌忙躲開了。現在倒開始懷念那晚的酒後無德,要是剛才也有那樣大無畏的精神,那就好了。
第55章
可惜那點野望也隻是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 若是見到李判,她必定照舊天下太平,哪裏敢表露半點覬覦之心。
糾結了半個時辰,後來不知不覺睡著了, 一夜無夢可做, 更別提再在夢裏放肆一回了。
第 二日一睜眼,天已經亮了, 雨沒停, 淅淅瀝瀝下著, 上京的春日就是這樣, 雨水很多,滋養著亟待萌發的春草春樹。
女使伺候她起身洗漱,吃過了晨食便上高安郡王府拜訪芝圓,彼時芝圓打扮停當,在上房正襟危坐著, 見她進門起身相迎, 愁眉苦臉說:“你來了?我正在想, 要不要進宮一趟, 求貴妃娘娘再想想辦法。”
這就是有夫之婦的現狀,再不是閨中無憂無慮的姑娘了。明妝從沒見過她如此長籲短歎的模樣, 牽了她的手坐下,切切安慰著:“這時入禁中拜見貴妃, 恐怕沒有什麽用, 官家既然下令嚴辦, 就算貴妃娘娘也說不上話。你越走動, 越叫人捏住把柄, 到時候反而解釋不清。一動不如一靜吧, 且再等等,看看有什麽新消息再說。”
芝圓慘然看了看她,“你不知道,我急得火燒屁股一樣,哪裏在家坐得住!爹爹也替我們四下打點呢,可惜有勁使不上,這案子在二哥手裏,誰敢隨意沾染……你與二哥提了嗎?他怎麽說?”
明妝愛莫能助地望了望她,“昨日他送我回去,我在路上就同他說了,他的意思是官家正拿這事試探他,他能保證的就是秉公辦理,不會冤枉了郡王。至於旁的,他不鬆口,我也沒辦法。我就說了,朝政方麵的事,我恐怕幫不上忙……”說著握了握芝圓的手,“對不住啊,有負你所托了。”
芝圓卻慶幸不已,“我等的就是這句話,隻要沒人陷害四哥,二哥那裏定查不出什麽來。”言罷齜牙衝她笑了笑,“我是不是說得太不委婉了?其實我心裏的想法是,隻要二哥不針對四哥,我們就有一條活路。你看帝王家多可悲,兄弟手足間就是這樣自相殘殺的,你還記得大哥嗎?莫名卷進宮人墜樓案裏,說他什麽逼奸窺視,其實我們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他不是那樣的人。如今輪到四哥了,我很害怕,怕一樣的境遇也落到四哥頭上,那我的榮華富貴怎麽辦?我才開始打算好好喜歡他,他要是貶了爵,我就得跟他一起嚼鹽芥,想想都不是人過的日子……你知道的,我是個隻能同富貴的人嘛。”
前半段說得很好,後半截就開始原形畢露,明妝暗歎,芝圓不愧是芝圓。
不過好朋友,不能嫌棄她的耿直,忙安慰她,“不會的,郡王是個穩當人,你要相信他。況且當初大皇子的案子是儀王辦的,現在郡王的案子也落到他手上,他就算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能捏造事實,構陷郡王。”
芝圓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但也越聽越不是滋味,“你和他已經定親了,可你怎麽好像一點都不向著他?”
明妝噎了下,隻好訕訕應道:“因為比起他,我更在乎你。”
芝圓立刻大為感動,伸長手臂抱住她,親昵地蹭了蹭她道:“般般,以後不管他們兄弟怎麽樣,我們倆的情義不能斷。你記著我說過的話,誰當上皇後,一定照拂另一個,他日我要是落難了,你不能隻管吃香喝辣的,把我忘在腦後,記著了嗎?”
明妝失笑,“那你若是當上了皇後,也不能忘了我,我還想沾你的光,在上京城裏作威作福呢。”
兩個人口無遮攔說這些犯大忌的話,還好內外侍立的人都遣走了,說到最後才猛然意識到,忙伸舌捂住了嘴。
“我們成親之後,我是沒見過四哥往家運東西,除非他有外宅,運到別處去了。”想了想,可能性也不大,芝圓托腮說,“算了,聽天由命吧,反正我看他也不著急,還讓我莫慌呢。我已經想好了,若是落了難就投奔娘家,讓他做上門郎子。”
明妝服了她的天馬行空,“哪裏就到那樣的地步了,你別瞎想。”
芝圓伸著兩腿無奈地歎息,“原想著嫁了皇子,好歹風光兩年,結果還不到兩個月,就要跟著提心吊膽。所以嫁進帝王家有什麽好,還不如找個普通富貴人家,當一輩子閑人。”說著忽然想起了昨日那位慶國公,頓時興致大增,拿肩頂了頂明妝,“你和慶國公之間,可是發生過什麽?易般般,看你小小年紀,手段卻不一般,左手儀王,右手慶國公,這全上京的貴女,哪個也比不上你。”
明妝紅了臉,嘟囔道:“別胡說,讓人聽見了要鬧笑話的。我和他沒什麽,不過是我爹爹過世之前托他看顧我,他這人重情義,彼此常來常往罷了。”
話說得合情合理,但芝圓並不相信,她摟著明妝的胳膊說:“你別騙我,你那副驚慌的小模樣,能瞞過我的眼睛?快說,你們究竟是怎麽回事,若是敢隱瞞,我就要咯吱你了!”
明妝沒辦法,連連說別,最後隻得妥協,“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大概總是得他照顧,我好像有些喜歡他,隻是不敢說出來,如今也不能說出來了。就像小時候買蜜煎,吃了蜜金橘,又覺得蜜李子更好,人心哪有足意的時候。”語畢又搖了芝圓兩下,“你不許說出去,就連郡王麵前也不能說,說了我可要和你絕交的,除非你不要我這朋友了。”
芝圓說哪能呢,“哪個少女不懷春,不過你沒懷在二哥身上罷了。放心,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的,四哥更不會,他憑什麽知道我們閨閣中的秘密!不過你不同他說,這是對的,不說還能兄妹一樣相處,說了就連往日的交情也沒有了。畢竟你已經和二哥定親了,二哥這樣的身份地位,慶國公八成沒有這個膽子得罪。”說著無能為力地攤攤手,“人嘛,誰還沒有三心二意的時候,我那時還悄悄喜歡過襄王家的小四公子呢。”
明妝有些意外,“小四公子?襄王的孫子麽?那個十三歲考上貢士的奇才?”
芝圓忙來捂她的嘴,“小聲點,四哥拷問了我好幾遍,問我是不是心裏念著小四公子,因他也行四,才勉強嫁給他,我當然不能承認!你看,我也曾經空念了人家一場,最後還不是嫁了個腦袋空空的家夥。所以你也要振作起來,喜歡又不能當飯吃,喜歡過一陣子,忘了就忘了,肚子吃飽,身上穿好,才是快意的人生,知道麽?”
明妝受教地點頭,心裏隻管悲傷起來,芝圓對於小四公子的戀慕,是小女孩對聰明腦袋的戀慕,自己和她不一樣。李判是真真實實的人,曾經夠到過,感受過溫暖,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後來從郡王府出來,她還是忍不住吩咐前麵趕車的馬阿兔:“去惠和坊。”
一旁的午盞納罕,“小娘子去惠和坊幹什麽?”
明妝說:“那裏有個沁園,離咱們家很近,卻從來沒有機會路過門前,這次去看一看。”
午盞不明就裏,“沁園,就是那個幽州富商的別業?小娘子是打算和陳家做買賣嗎?”
明妝說不是,打起門上簾子往前看,隨口應道:“李判買下了沁園,這兩日正準備搬進去呢。咱們過去看看,看有沒有哪裏能幫上忙。”
午盞一聽很興起,“那倒是近得很,和咱們的院子就隔著一個打瓦尼寺。”
於是馬車篤篤轉上了舊曹門街,再往前一程,老遠就看見一座氣派的庭院,據說這園林布局是出自將作監李明仲之手。當年陳家鼎盛的時候,府裏收藏了很多古畫,掛畫盛行之初,沁園內整日文人雅士出入,這園子也曾名噪一時。可惜後來漸漸式微,明妝和阿娘回到上京時,沁園門庭已經冷落了,最終難逃轉手的命運。不過倒騰一下也好,換了個主人,園子重新換了氣韻,“富”過了,後麵就輪到“貴”了。
馬車慢慢停下,她坐在車內探身朝外看,隻見家仆忙進忙出,幾個隨行官站在門廊上指派,吩咐將東西運進園內。
趙燈原不經意一回頭,正好看清了馬車內的人,忙押著佩劍迎上來行禮,喚了聲小娘子。
明妝問:“一切都順利嗎?”
趙燈原說是,“新雇了好些家仆婆子,幫著打理庭院。小娘子可要進去看看?園子大得很,景致也不錯,前頭的家主把宅子保存得很好,換了床榻,再重新添上幾樣家私,就能住進去了。”
明妝道:“眼下正忙,我就不進去添麻煩了,等整理好再說吧!李判不在嗎?又在衙門忙公務?”
“可不是。”趙燈原道,“控鶴司兩萬餘人,每日大事小情不斷,連置辦宅邸都顧不上回來,全交代給卑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