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嬤嬤見她疑惑,忙道:“那位二夫人是丹陽郡王生母,一家子兩位都封了誥命的,您忘了?”
周大娘子這才恍然大悟,“怪道呢,我說怎麽稱二夫人。”忙朝外傳話,“快請到花廳奉茶,我這就來。”
抿抿頭,整整衣冠,周大娘子快步出了上房。如今朝中局勢明朗,李宣凜因平叛有功又加封了郡王,官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誰還敢小看了他的生母!於是邁進花廳便堆起笑,上前親熱地攜了手,“今日什麽風,把二位吹來了?”客氣地引人坐下,又喚女使,“先頭不是剛到了兩筐‘陳紫’嗎,快拿冰渥了送上來。”
女使領命去辦了,姚氏笑道:“冒昧來打攪大娘子,很是失禮,怎麽好意思再讓大娘子勞煩。”
周大娘子道:“快別這麽說,因兩府往來不多,我也沒有機會結交娘子,今日娘子能登我的門,我高興都來不及呢,哪裏說得上勞煩。”
童大娘子也含笑斡旋,“我早說周大娘子和氣,姚娘子這下總放心了吧!”
姚氏噯了聲,“因我是內宅的人,平時不出來結交,胡亂到樞使府上,唯恐自己莽撞了。”
周大娘子聽她這麽說,料想是有什麽事要托付,便拿眼色詢問童大娘子。
童大娘子順勢接了話頭,“是這麽回事,郡王如今不是到了婚配的年紀了嗎,先前一直在陝州,不曾關心自己的親事,現在留京任職,須得找個當家的娘子,家才像個家。原本這種事,理當是開國子府上主母出麵,可惜那位大娘子……”說著隱晦地笑了笑,搖頭道,“不提也罷。今日姚娘子找到我門上,托我來向大娘子陳個情,是想請大娘子做冰人,替郡王保個大媒。”
替郡王做媒,那可是很有麵子的事,周大娘子自然應承,“這是瞧得起我啊,我還有不答應的道理?”
笑談間女使端了冰盆進來,隻見削得細細的碎冰間擺放著鮮紅的荔枝和阿驛1,看上去明豔喜人。周大娘子命女使一個個剝了,侍奉貴客嚐上幾個,複傳人端水來淨了手,才又言歸正傳。
“郡王是朝中新貴,又得官家信任,不知哪家的千金有這樣好福氣?”
姚氏抿唇笑了笑,看向童大娘子,童大娘子忙道:“不是旁人,正是大娘子的幹女兒,易小娘子。聽聞昨日易小娘子獲封了縣君,如此一來愈發登對了,大娘子說呢?”
周大娘子原還笑著,這下笑不出來了,“你們是說……易小娘子?”
姚氏應了聲是,“就是易小娘子。當初我們二郎在易公手下任副將,就與易小娘子結識了,後來易公病重,臨終托付二郎照應小娘子,兩個人之間可算很有淵源。我想著,早前易小娘子定了儀王,咱們不便說什麽,如今小娘子身上沒了婚約,若是能夠,撮合了他們倆,也好讓二郎完成易公的囑托,大娘子以為呢?”
周大娘子彷徨起來,心道這可怎麽好,真真對手從天而降。
鶴卿本來就不積極,自己恨不得捶死他,丹陽郡王和般般是故交,又是眼下炙手可熱的權臣,他要是一插手,問題可就大了。
姚氏與童大娘子看她猶豫,不由交換了下眼色,童大娘子問:“難道易小娘子那頭,已經說定別的親事了嗎?”
畢竟八字還沒一撇,這種事不好渾說,周大娘子也是個直爽的性子,索性告知了她們,“請我說合,我自然不好推辭,不過裏頭有個巧宗……犬子也還沒有定親,昨日我已經當著聖人的麵,和袁老夫人提親了。”
這麽一來就尷尬了,一時大家無話,過了好半晌才聽見童大娘子生硬地打圓場,“果真一家女百家求,可見易小娘子是個多好的姑娘,樞使府和郡王府都願意結親。”
周大娘子說可不是,頓了頓又道:“眼下我們也是才提親,不敢說十拿九穩,還得看孩子們的意思。姚娘子今日既來托付我,我一定替娘子把話帶到,畢竟明娘子也是我的幹女兒,一切以她自己的想法為重。”
姚氏難堪地點頭,喃喃說:“真是沒想到,咱們兩家竟想到一塊兒去了……”說罷勉強笑了笑,“那就看他們自己的緣分吧。”
說實話,周大娘子十分沒有把握,心道老大難的鶴卿,這回怕是又要滯銷了。就算將來混個國舅爺,人家已經是郡王了,爵位上頭肯定拚不過,他還三心二意的,這事就愈發懸了。
後來大家又寒暄了幾句,方把童大娘子和姚氏送走。人一離開,周大娘子就直發愁,好容易捱到申末,打發人去衙門,把鶴卿提溜了回來。
“你猜今日誰來了?”周大娘子歎息。
鶴卿在圈椅裏坐了下來,“不會是表姑母吧?”
周大娘子白了他一眼,“是丹陽郡王的母親,來托我給她兒子和般般說合親事。”
鶴卿一聽,頓時兩眼放光,“竟有這種……事?”好字終究沒敢說出口。
周大娘子扶額說是啊,“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你看看求娶般般的都是什麽人,你還稀裏糊塗,姻緣就不是你的了。”
鶴卿霍地站了起來,“我這就上易園去!”
周大娘子見狀頓時一喜,感慨著這小子終於知道著急了,忙朝外傳話:“快給公子備車。”
鶴卿說不必,“我騎馬去。”轉身便出了上房。他母親在身後喊,外麵熱雲雲,他也顧不上了。
一路疾馳到了易園,等著門房上進去傳話,不一會兒明妝就從裏麵迎了出來,奇道:“天都要黑了,你怎麽來了?”
鶴卿隨她進園子,邊走邊道:“昨日我阿娘說要來提親,所以我今日趕來和你說話。”
明妝知道他心裏喜歡的是信陽縣君,便有意打趣,“看來你是同意幹娘的想法,打算和我談婚論嫁了。那鶴卿哥哥,你什麽時候來下定?”
鶴卿慌了,結結巴巴說:“那個……我不能給你下聘……”
“為什麽?”明妝道,“是我哪裏不好,鶴卿哥哥不喜歡我嗎?”
她一臉純質地望著他,鶴卿頓時紅了臉,“不是、不是……”左思右想,終於老實坦誠了心裏話,“我有喜歡的人了,所以不能向你提親,更不能耽誤你一輩子。”
明妝笑起來,“初一那日我就問你喜歡誰,你說以後告訴我,後來就沒消息了,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喜歡穎國公家的信陽縣君,是不是?”
鶴卿駭然,“你怎麽知道?”
明妝說:“你別管我怎麽知道的,反正自有人告訴我。我隻想問你,你是單戀啊,還是兩情相悅?”
鶴卿倒也沒想瞞她,低頭道:“我們偷著見過兩回麵,她擺脫身邊的女使不容易,每次都是匆匆說上幾句話,就又分開了。”
明妝悵惘不已,隻怪兩家結了怨,弄得有情人不敢正大光明來往。
“可這樣總不是辦法,家裏會逼婚的,咱們還能商量,她那頭呢?萬一穎國公夫婦收了聘禮,那可怎麽辦?”
鶴卿也苦惱得直撓頭,“我原本想同我爹娘說的,可前陣子兩家不是又為些雞毛蒜皮的事鬧得不大愉快麽,溫如說,等儀王案過去了再同家裏提,眼下兩家家主都忙,火上澆油怕不能成事。”
明妝頷首,轉而又問:“要是家裏不答應呢?”
鶴卿道:“溫如說了,了不得咱們私奔……”
這倒嚇著明妝了,忙說不行,“她那樣的貴女,千萬不能因此自毀名聲。鶴卿哥哥,你就拿出男子漢的氣概來,上穎國公府去求婚,就算是跪,也要把人家明媒正娶迎回來。”
還是女孩子懂得女孩子的難處,鶴卿點頭不迭,“說私奔隻是一時氣話罷了,我哪能這麽委屈她。”說完看了她一眼,“般般,我不能向你下聘,你不生我的氣吧?”
明妝失笑,“我又不喜歡你,為什麽要生氣?”
“那你喜歡誰?”鶴卿探著脖子問,“你喜歡李宣凜嗎?”
明妝乍聽這個名字,心頭激跳了下,暗想難道自己的秘密被泄露出去了,怎麽連鶴卿都知道了?
結果鶴卿接下來的話更讓她錯愕,“今日開國子府上姚娘子登了我家的門,想托我阿娘替李二郎說合親事,要不你考慮考慮他吧,當朝新貴,長得不錯,人品也好,最重要的是你們原先就相熟,將來相處起來應該也不難。”
明妝呆住了,一顆心悠悠懸起來,幾乎吊上了嗓子眼,顫聲問:“這是真的?他母親讓幹娘為我們說合嗎?”
鶴卿也愣住了,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易般般,以前雖然時時有笑容,但他看得出來,她其實沒有真正高興過。這回不一樣,那雙眼睛竟熠熠生輝,他就明白過來,原來她和自己一樣,早就心有所屬了。
鶴卿開始得了便宜賣乖,咧嘴笑道,“你看我真是拿你當親妹妹,一有消息就忙著來告訴你,般般妹妹,你該謝謝我。”
明妝才知自己失態了,忙整了整臉色道:“我謝你什麽?不是你該謝我麽?我要是一口答應了幹娘提親,我看你怎麽辦。”
鶴卿立刻敗下陣來,忙拱手朝她長長作了一揖,“多謝妹妹成全我。”
可明妝又有些發愁,絞著帕子嘀咕:“這是他阿娘的主意,還是他的主意……萬一是他阿娘自作主張,那豈不空歡喜一場嗎。”
鶴卿大手一揮,“隻要親事能成,管他誰的主意,先答應了再說。”想了想又道,“你若是不放心,我幫你試他一試,到時候就見分曉了。”
明妝的心突突直跳,那種快樂不是無端的,是真正待嫁的忐忑與歡喜。鶴卿說願意替她試一試,那再好不過,如果能斷定李判對她也有意,那麽她就敢放膽了。
兩個人在花廳合計了一番,待商議妥當,鶴卿便告辭了。明妝心神不寧地回到臥房,腦子裏混沌沌地,隻記得一樁事,姚娘子托幹娘提親了!簡短的幾個字,也在舌尖心上翻滾了好幾遍,越想越羞赧,忙捧住了臉。
因鶴卿來訪,明妝身邊的人怕他們有話要說,都遠遠站著,沒在跟前伺候,所以並不知道內情。商媽媽見小娘子坐在那裏直犯迷糊,空了的茶盞也端起來喝,臉上神情時愁時喜,心裏便有些惴惴的。
“小娘子……”她挨過去,小心翼翼問,“先前鶴卿公子同你說什麽了?你怎麽……”
明妝一頭便撲進了商媽媽懷裏,使勁膩了膩,“媽媽,這門親事真好,我想應下了。”
作者有話說:
1阿驛:無花果。
第74章
商媽媽失笑, “我們小娘子今日是怎麽了?同鶴卿公子說上兩句話,就那麽高興嗎?”
明妝模棱兩可應了,暫且不能把心裏所想的事告訴商媽媽,隻管摟著商媽媽的脖子, 像小時候那樣撒嬌粘人。
商媽媽溫存地輕撫她的脊背, 感慨道:“緣分這東西,真是玄妙得緊呢, 咱們回上京三年, 隻與樞密使府上來往得多, 你和鶴卿公子相識很久了, 卻從來沒有往那上頭想過。也是巧了,這回周大娘子忽然萌生了這樣的念頭,我的小娘子,合該你往後平平順順的了。湯家多好啊,人口不複雜, 隻一位公子, 一位小娘子, 家裏又全是周大娘子說了算, 小娘子有這樣一位婆母疼愛著,還愁往後不和美嗎。你願意應下親事, 當然是極好的,老太太知道了必定也高興。”
明妝含糊地嗯了聲, “既要應下親事, 那往後就得自省了, 媽媽回頭吩咐午盞她們一聲, 那些不相幹的人, 能攔便攔住了吧, 不用報到我麵前來了。”
商媽媽遲疑了下,“小娘子說的不相幹的人,是指誰?”
明妝也沒有明說,偎在商媽媽懷裏道:“外男能不見的,就都替我擋了吧!畢竟和儀王定親在先,湯家沒有嫌棄我,我自己也應當惜福。”
商媽媽很快就明白過來,小娘子說的外男,其實是指李判。也對,人長大了,是要懂得男女有別,雖然李判與易園有很深的淵源,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人生走到分叉口,該當各奔東西的時候,就做個了斷吧。
先前商媽媽心裏也嘀咕過,小娘子真是過分依賴李判了,像大夜裏單獨走回來這種事,要是落了別人的眼,不知會生出多少閑話來。若是小娘子能與李判有個結果,她們當然樂見其成,比起和湯家的親事,李判更為妥帖,也是商媽媽心裏最好的郎子人選。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兩下裏遲遲沒有進展,可見是緣分未到,既然如此,就不必強求了。
多的話不用說了,商媽媽道好,“外麵接迎的是馬阿兔和任嬤嬤,等我囑咐任嬤嬤一聲就是了。”
從內院退出來後,直去了門房上。把小娘子的意思告知了前院的人,馬阿兔挨在門邊上問:“別人能不見,丹陽郡王也不見嗎?”
好像闔府都覺得李判往來是順理成章的,說起外男,第 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商媽媽不好說破,掖著兩手道:“橫豎小娘子就是這麽吩咐的,咱們照辦就是了。”
馬阿兔哦了聲,下意識朝門外看了眼,“這兩日沁園的馬車都從咱們巷子經過,我以為十字街上修路來著,昨日經過那裏看了眼,並沒有啊……”
商媽媽隨口應了聲,“想是這裏好走些,十字街上有鬼市子,馬車穿街過巷不方便。”
馬阿兔聽罷,納罕地眨了眨眼,心道界身南巷是個小巷子,比起十字街可窄多了,況且東華門與十字街在一條直線上,非要從界身南巷走,還繞路了呢。
不過主家的意思,他們這些當差的不該有二話,第 二日馬阿兔舉著笤帚清掃門廊的時候,眼看著沁園的馬車又從這裏經過,這回看明白郡王在車裏坐著,半打起的窗簾沒有遮擋他的視線,朝著門上望了一眼,那眼神孤孤寂寂的,一閃而過。
馬阿兔撐著笤帚站住了,扭頭看了任嬤嬤一眼,“嬤嬤,你說郡王這一天天的,在想什麽?怎麽還不來我們府上提親?”
任嬤嬤呸了聲,“渾說什麽,人家不過打門前經過,你就想那許多,讓趙嬤嬤知道了,小心揭你的皮!”
馬阿兔吐了吐舌頭,不敢再胡言亂語了,但目光飄忽,又追隨上那輛馬車,看著車轍蜿蜒,一路往冬藏庫方向去了。
今日是雙日,不必上朝,儀王叛亂之後,衙門裏連著忙了好幾日,直到今天還有些零碎活兒沒有完成。李宣凜坐在幽深的堂上,窗口被新添置的大書架擋住了半邊,日光從櫃壁斜照進來,一片金芒閃耀,看久了隻覺眼花。
筆提在手裏,卻想不起來要寫什麽,昨日他母親灰心喪氣回來,把湯家向般般提親的消息告訴了他,他的心就木木的,一直從昨天迷茫到現在。
他想不明白,為什麽會這麽快,才一日而已,湯家怎麽就向她提親了。自己顧忌儀王的案子才出不久,怕把般般頂在杠頭上,湯家卻半點也不忌諱,竟直接在皇後麵前提及了。原本他母親做主張羅,他那顆枯槁的心因為有了希望逐漸活過來,可誰知那麽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眼前的一切便都黯了,他開始心煩意亂……煩透了,簡直痛恨這糟爛的世界!
麵前手冊上的蠅頭小楷也不耐煩看,他歎息著合了起來,站起身思量,打算上金吾衛衙門看看。
恰在這時,衙役領著一個身穿甲胄的人進來,那人手裏捧著一摞名冊,恭恭敬敬送到他麵前,朗聲道:“金吾節奉湯鶴卿,奉命向郡王呈敬金吾衛諸班直名冊。”
湯鶴卿這個名字,讓堂上的人微微一怔,“你就是湯樞使府上公子?”一麵問,一麵抬指示意衙役接過名冊,自己卻探究地審視了他兩眼。
鶴卿說是,交接了名冊複又向他叉手行禮,笑著說:“卑職早就想結識郡王了,奈何一直沒有機會。上回舍妹出閣,倒是見郡王駕臨了,本來想攀談兩句,但因那日事忙,就錯過了。”
李宣凜冷眉冷眼打量他,要說長相,這湯鶴卿也算得上一表人才,但不知為什麽,總覺這人眼裏有股少年人的輕浮,渾身也充斥著一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傲勁。他知道,自己如今對人家滿是偏見,但他不打算糾正,就是越看他越覺得不順眼。般般需要一個沉穩的人來小心嗬護,這種少年郎,自己都立身不穩,將來怎麽讓她依靠!
鶴卿呢,自然察覺這位郡王看他的目光都帶著火星子,這就是情敵相見,分外眼紅啊。說實話是有些怕的,這可是領著十萬大軍攻破邶國王庭的人,一旦端嚴起來,滿眼肅殺之氣,但他受般般所托,隻好壯著膽子挺了挺腰,繼續火上澆油,“聽說過兩日,郡王府上要辦宴,到了那日我也來湊個趣,討杯酒喝。正好沁園離易園很近,屆時我接了般般一道過去。”說著抬起眼,笑吟吟看了李宣凜一眼,“郡王大概還不知道,般般已經應準我的提親了,等擇個良辰吉日我們就過定,入了秋,天氣涼些便親迎,也免得她穿著嫁衣熱得慌。”
李宣凜臉上寒霜又添幾分,冷冷道:“她已經應準了?湯公子莫不是在開玩笑吧!”
周大娘子這才恍然大悟,“怪道呢,我說怎麽稱二夫人。”忙朝外傳話,“快請到花廳奉茶,我這就來。”
抿抿頭,整整衣冠,周大娘子快步出了上房。如今朝中局勢明朗,李宣凜因平叛有功又加封了郡王,官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誰還敢小看了他的生母!於是邁進花廳便堆起笑,上前親熱地攜了手,“今日什麽風,把二位吹來了?”客氣地引人坐下,又喚女使,“先頭不是剛到了兩筐‘陳紫’嗎,快拿冰渥了送上來。”
女使領命去辦了,姚氏笑道:“冒昧來打攪大娘子,很是失禮,怎麽好意思再讓大娘子勞煩。”
周大娘子道:“快別這麽說,因兩府往來不多,我也沒有機會結交娘子,今日娘子能登我的門,我高興都來不及呢,哪裏說得上勞煩。”
童大娘子也含笑斡旋,“我早說周大娘子和氣,姚娘子這下總放心了吧!”
姚氏噯了聲,“因我是內宅的人,平時不出來結交,胡亂到樞使府上,唯恐自己莽撞了。”
周大娘子聽她這麽說,料想是有什麽事要托付,便拿眼色詢問童大娘子。
童大娘子順勢接了話頭,“是這麽回事,郡王如今不是到了婚配的年紀了嗎,先前一直在陝州,不曾關心自己的親事,現在留京任職,須得找個當家的娘子,家才像個家。原本這種事,理當是開國子府上主母出麵,可惜那位大娘子……”說著隱晦地笑了笑,搖頭道,“不提也罷。今日姚娘子找到我門上,托我來向大娘子陳個情,是想請大娘子做冰人,替郡王保個大媒。”
替郡王做媒,那可是很有麵子的事,周大娘子自然應承,“這是瞧得起我啊,我還有不答應的道理?”
笑談間女使端了冰盆進來,隻見削得細細的碎冰間擺放著鮮紅的荔枝和阿驛1,看上去明豔喜人。周大娘子命女使一個個剝了,侍奉貴客嚐上幾個,複傳人端水來淨了手,才又言歸正傳。
“郡王是朝中新貴,又得官家信任,不知哪家的千金有這樣好福氣?”
姚氏抿唇笑了笑,看向童大娘子,童大娘子忙道:“不是旁人,正是大娘子的幹女兒,易小娘子。聽聞昨日易小娘子獲封了縣君,如此一來愈發登對了,大娘子說呢?”
周大娘子原還笑著,這下笑不出來了,“你們是說……易小娘子?”
姚氏應了聲是,“就是易小娘子。當初我們二郎在易公手下任副將,就與易小娘子結識了,後來易公病重,臨終托付二郎照應小娘子,兩個人之間可算很有淵源。我想著,早前易小娘子定了儀王,咱們不便說什麽,如今小娘子身上沒了婚約,若是能夠,撮合了他們倆,也好讓二郎完成易公的囑托,大娘子以為呢?”
周大娘子彷徨起來,心道這可怎麽好,真真對手從天而降。
鶴卿本來就不積極,自己恨不得捶死他,丹陽郡王和般般是故交,又是眼下炙手可熱的權臣,他要是一插手,問題可就大了。
姚氏與童大娘子看她猶豫,不由交換了下眼色,童大娘子問:“難道易小娘子那頭,已經說定別的親事了嗎?”
畢竟八字還沒一撇,這種事不好渾說,周大娘子也是個直爽的性子,索性告知了她們,“請我說合,我自然不好推辭,不過裏頭有個巧宗……犬子也還沒有定親,昨日我已經當著聖人的麵,和袁老夫人提親了。”
這麽一來就尷尬了,一時大家無話,過了好半晌才聽見童大娘子生硬地打圓場,“果真一家女百家求,可見易小娘子是個多好的姑娘,樞使府和郡王府都願意結親。”
周大娘子說可不是,頓了頓又道:“眼下我們也是才提親,不敢說十拿九穩,還得看孩子們的意思。姚娘子今日既來托付我,我一定替娘子把話帶到,畢竟明娘子也是我的幹女兒,一切以她自己的想法為重。”
姚氏難堪地點頭,喃喃說:“真是沒想到,咱們兩家竟想到一塊兒去了……”說罷勉強笑了笑,“那就看他們自己的緣分吧。”
說實話,周大娘子十分沒有把握,心道老大難的鶴卿,這回怕是又要滯銷了。就算將來混個國舅爺,人家已經是郡王了,爵位上頭肯定拚不過,他還三心二意的,這事就愈發懸了。
後來大家又寒暄了幾句,方把童大娘子和姚氏送走。人一離開,周大娘子就直發愁,好容易捱到申末,打發人去衙門,把鶴卿提溜了回來。
“你猜今日誰來了?”周大娘子歎息。
鶴卿在圈椅裏坐了下來,“不會是表姑母吧?”
周大娘子白了他一眼,“是丹陽郡王的母親,來托我給她兒子和般般說合親事。”
鶴卿一聽,頓時兩眼放光,“竟有這種……事?”好字終究沒敢說出口。
周大娘子扶額說是啊,“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你看看求娶般般的都是什麽人,你還稀裏糊塗,姻緣就不是你的了。”
鶴卿霍地站了起來,“我這就上易園去!”
周大娘子見狀頓時一喜,感慨著這小子終於知道著急了,忙朝外傳話:“快給公子備車。”
鶴卿說不必,“我騎馬去。”轉身便出了上房。他母親在身後喊,外麵熱雲雲,他也顧不上了。
一路疾馳到了易園,等著門房上進去傳話,不一會兒明妝就從裏麵迎了出來,奇道:“天都要黑了,你怎麽來了?”
鶴卿隨她進園子,邊走邊道:“昨日我阿娘說要來提親,所以我今日趕來和你說話。”
明妝知道他心裏喜歡的是信陽縣君,便有意打趣,“看來你是同意幹娘的想法,打算和我談婚論嫁了。那鶴卿哥哥,你什麽時候來下定?”
鶴卿慌了,結結巴巴說:“那個……我不能給你下聘……”
“為什麽?”明妝道,“是我哪裏不好,鶴卿哥哥不喜歡我嗎?”
她一臉純質地望著他,鶴卿頓時紅了臉,“不是、不是……”左思右想,終於老實坦誠了心裏話,“我有喜歡的人了,所以不能向你提親,更不能耽誤你一輩子。”
明妝笑起來,“初一那日我就問你喜歡誰,你說以後告訴我,後來就沒消息了,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喜歡穎國公家的信陽縣君,是不是?”
鶴卿駭然,“你怎麽知道?”
明妝說:“你別管我怎麽知道的,反正自有人告訴我。我隻想問你,你是單戀啊,還是兩情相悅?”
鶴卿倒也沒想瞞她,低頭道:“我們偷著見過兩回麵,她擺脫身邊的女使不容易,每次都是匆匆說上幾句話,就又分開了。”
明妝悵惘不已,隻怪兩家結了怨,弄得有情人不敢正大光明來往。
“可這樣總不是辦法,家裏會逼婚的,咱們還能商量,她那頭呢?萬一穎國公夫婦收了聘禮,那可怎麽辦?”
鶴卿也苦惱得直撓頭,“我原本想同我爹娘說的,可前陣子兩家不是又為些雞毛蒜皮的事鬧得不大愉快麽,溫如說,等儀王案過去了再同家裏提,眼下兩家家主都忙,火上澆油怕不能成事。”
明妝頷首,轉而又問:“要是家裏不答應呢?”
鶴卿道:“溫如說了,了不得咱們私奔……”
這倒嚇著明妝了,忙說不行,“她那樣的貴女,千萬不能因此自毀名聲。鶴卿哥哥,你就拿出男子漢的氣概來,上穎國公府去求婚,就算是跪,也要把人家明媒正娶迎回來。”
還是女孩子懂得女孩子的難處,鶴卿點頭不迭,“說私奔隻是一時氣話罷了,我哪能這麽委屈她。”說完看了她一眼,“般般,我不能向你下聘,你不生我的氣吧?”
明妝失笑,“我又不喜歡你,為什麽要生氣?”
“那你喜歡誰?”鶴卿探著脖子問,“你喜歡李宣凜嗎?”
明妝乍聽這個名字,心頭激跳了下,暗想難道自己的秘密被泄露出去了,怎麽連鶴卿都知道了?
結果鶴卿接下來的話更讓她錯愕,“今日開國子府上姚娘子登了我家的門,想托我阿娘替李二郎說合親事,要不你考慮考慮他吧,當朝新貴,長得不錯,人品也好,最重要的是你們原先就相熟,將來相處起來應該也不難。”
明妝呆住了,一顆心悠悠懸起來,幾乎吊上了嗓子眼,顫聲問:“這是真的?他母親讓幹娘為我們說合嗎?”
鶴卿也愣住了,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易般般,以前雖然時時有笑容,但他看得出來,她其實沒有真正高興過。這回不一樣,那雙眼睛竟熠熠生輝,他就明白過來,原來她和自己一樣,早就心有所屬了。
鶴卿開始得了便宜賣乖,咧嘴笑道,“你看我真是拿你當親妹妹,一有消息就忙著來告訴你,般般妹妹,你該謝謝我。”
明妝才知自己失態了,忙整了整臉色道:“我謝你什麽?不是你該謝我麽?我要是一口答應了幹娘提親,我看你怎麽辦。”
鶴卿立刻敗下陣來,忙拱手朝她長長作了一揖,“多謝妹妹成全我。”
可明妝又有些發愁,絞著帕子嘀咕:“這是他阿娘的主意,還是他的主意……萬一是他阿娘自作主張,那豈不空歡喜一場嗎。”
鶴卿大手一揮,“隻要親事能成,管他誰的主意,先答應了再說。”想了想又道,“你若是不放心,我幫你試他一試,到時候就見分曉了。”
明妝的心突突直跳,那種快樂不是無端的,是真正待嫁的忐忑與歡喜。鶴卿說願意替她試一試,那再好不過,如果能斷定李判對她也有意,那麽她就敢放膽了。
兩個人在花廳合計了一番,待商議妥當,鶴卿便告辭了。明妝心神不寧地回到臥房,腦子裏混沌沌地,隻記得一樁事,姚娘子托幹娘提親了!簡短的幾個字,也在舌尖心上翻滾了好幾遍,越想越羞赧,忙捧住了臉。
因鶴卿來訪,明妝身邊的人怕他們有話要說,都遠遠站著,沒在跟前伺候,所以並不知道內情。商媽媽見小娘子坐在那裏直犯迷糊,空了的茶盞也端起來喝,臉上神情時愁時喜,心裏便有些惴惴的。
“小娘子……”她挨過去,小心翼翼問,“先前鶴卿公子同你說什麽了?你怎麽……”
明妝一頭便撲進了商媽媽懷裏,使勁膩了膩,“媽媽,這門親事真好,我想應下了。”
作者有話說:
1阿驛:無花果。
第74章
商媽媽失笑, “我們小娘子今日是怎麽了?同鶴卿公子說上兩句話,就那麽高興嗎?”
明妝模棱兩可應了,暫且不能把心裏所想的事告訴商媽媽,隻管摟著商媽媽的脖子, 像小時候那樣撒嬌粘人。
商媽媽溫存地輕撫她的脊背, 感慨道:“緣分這東西,真是玄妙得緊呢, 咱們回上京三年, 隻與樞密使府上來往得多, 你和鶴卿公子相識很久了, 卻從來沒有往那上頭想過。也是巧了,這回周大娘子忽然萌生了這樣的念頭,我的小娘子,合該你往後平平順順的了。湯家多好啊,人口不複雜, 隻一位公子, 一位小娘子, 家裏又全是周大娘子說了算, 小娘子有這樣一位婆母疼愛著,還愁往後不和美嗎。你願意應下親事, 當然是極好的,老太太知道了必定也高興。”
明妝含糊地嗯了聲, “既要應下親事, 那往後就得自省了, 媽媽回頭吩咐午盞她們一聲, 那些不相幹的人, 能攔便攔住了吧, 不用報到我麵前來了。”
商媽媽遲疑了下,“小娘子說的不相幹的人,是指誰?”
明妝也沒有明說,偎在商媽媽懷裏道:“外男能不見的,就都替我擋了吧!畢竟和儀王定親在先,湯家沒有嫌棄我,我自己也應當惜福。”
商媽媽很快就明白過來,小娘子說的外男,其實是指李判。也對,人長大了,是要懂得男女有別,雖然李判與易園有很深的淵源,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人生走到分叉口,該當各奔東西的時候,就做個了斷吧。
先前商媽媽心裏也嘀咕過,小娘子真是過分依賴李判了,像大夜裏單獨走回來這種事,要是落了別人的眼,不知會生出多少閑話來。若是小娘子能與李判有個結果,她們當然樂見其成,比起和湯家的親事,李判更為妥帖,也是商媽媽心裏最好的郎子人選。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兩下裏遲遲沒有進展,可見是緣分未到,既然如此,就不必強求了。
多的話不用說了,商媽媽道好,“外麵接迎的是馬阿兔和任嬤嬤,等我囑咐任嬤嬤一聲就是了。”
從內院退出來後,直去了門房上。把小娘子的意思告知了前院的人,馬阿兔挨在門邊上問:“別人能不見,丹陽郡王也不見嗎?”
好像闔府都覺得李判往來是順理成章的,說起外男,第 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商媽媽不好說破,掖著兩手道:“橫豎小娘子就是這麽吩咐的,咱們照辦就是了。”
馬阿兔哦了聲,下意識朝門外看了眼,“這兩日沁園的馬車都從咱們巷子經過,我以為十字街上修路來著,昨日經過那裏看了眼,並沒有啊……”
商媽媽隨口應了聲,“想是這裏好走些,十字街上有鬼市子,馬車穿街過巷不方便。”
馬阿兔聽罷,納罕地眨了眨眼,心道界身南巷是個小巷子,比起十字街可窄多了,況且東華門與十字街在一條直線上,非要從界身南巷走,還繞路了呢。
不過主家的意思,他們這些當差的不該有二話,第 二日馬阿兔舉著笤帚清掃門廊的時候,眼看著沁園的馬車又從這裏經過,這回看明白郡王在車裏坐著,半打起的窗簾沒有遮擋他的視線,朝著門上望了一眼,那眼神孤孤寂寂的,一閃而過。
馬阿兔撐著笤帚站住了,扭頭看了任嬤嬤一眼,“嬤嬤,你說郡王這一天天的,在想什麽?怎麽還不來我們府上提親?”
任嬤嬤呸了聲,“渾說什麽,人家不過打門前經過,你就想那許多,讓趙嬤嬤知道了,小心揭你的皮!”
馬阿兔吐了吐舌頭,不敢再胡言亂語了,但目光飄忽,又追隨上那輛馬車,看著車轍蜿蜒,一路往冬藏庫方向去了。
今日是雙日,不必上朝,儀王叛亂之後,衙門裏連著忙了好幾日,直到今天還有些零碎活兒沒有完成。李宣凜坐在幽深的堂上,窗口被新添置的大書架擋住了半邊,日光從櫃壁斜照進來,一片金芒閃耀,看久了隻覺眼花。
筆提在手裏,卻想不起來要寫什麽,昨日他母親灰心喪氣回來,把湯家向般般提親的消息告訴了他,他的心就木木的,一直從昨天迷茫到現在。
他想不明白,為什麽會這麽快,才一日而已,湯家怎麽就向她提親了。自己顧忌儀王的案子才出不久,怕把般般頂在杠頭上,湯家卻半點也不忌諱,竟直接在皇後麵前提及了。原本他母親做主張羅,他那顆枯槁的心因為有了希望逐漸活過來,可誰知那麽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眼前的一切便都黯了,他開始心煩意亂……煩透了,簡直痛恨這糟爛的世界!
麵前手冊上的蠅頭小楷也不耐煩看,他歎息著合了起來,站起身思量,打算上金吾衛衙門看看。
恰在這時,衙役領著一個身穿甲胄的人進來,那人手裏捧著一摞名冊,恭恭敬敬送到他麵前,朗聲道:“金吾節奉湯鶴卿,奉命向郡王呈敬金吾衛諸班直名冊。”
湯鶴卿這個名字,讓堂上的人微微一怔,“你就是湯樞使府上公子?”一麵問,一麵抬指示意衙役接過名冊,自己卻探究地審視了他兩眼。
鶴卿說是,交接了名冊複又向他叉手行禮,笑著說:“卑職早就想結識郡王了,奈何一直沒有機會。上回舍妹出閣,倒是見郡王駕臨了,本來想攀談兩句,但因那日事忙,就錯過了。”
李宣凜冷眉冷眼打量他,要說長相,這湯鶴卿也算得上一表人才,但不知為什麽,總覺這人眼裏有股少年人的輕浮,渾身也充斥著一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傲勁。他知道,自己如今對人家滿是偏見,但他不打算糾正,就是越看他越覺得不順眼。般般需要一個沉穩的人來小心嗬護,這種少年郎,自己都立身不穩,將來怎麽讓她依靠!
鶴卿呢,自然察覺這位郡王看他的目光都帶著火星子,這就是情敵相見,分外眼紅啊。說實話是有些怕的,這可是領著十萬大軍攻破邶國王庭的人,一旦端嚴起來,滿眼肅殺之氣,但他受般般所托,隻好壯著膽子挺了挺腰,繼續火上澆油,“聽說過兩日,郡王府上要辦宴,到了那日我也來湊個趣,討杯酒喝。正好沁園離易園很近,屆時我接了般般一道過去。”說著抬起眼,笑吟吟看了李宣凜一眼,“郡王大概還不知道,般般已經應準我的提親了,等擇個良辰吉日我們就過定,入了秋,天氣涼些便親迎,也免得她穿著嫁衣熱得慌。”
李宣凜臉上寒霜又添幾分,冷冷道:“她已經應準了?湯公子莫不是在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