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縣丞從心裏拒絕知縣大人離開,大人來之前這裏什麽樣,來之後什麽樣,都不用多說。
這種情況下,他真的不想聽以後的事。
紀煬放下手裏文書,玉縣丞卻看看他,又看看垂頭喪氣的淩縣尉,直接反應過來。
“等會,難道不是年底,是五月?!”
紀煬是昌盛三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到的扶江縣。
按照正常來說,到三十五年的年底離任。
那半年多數情況都不算的,當年紀煬連年末考核都不用去。
最後半年基本用來交接事務,安排後續工作,然後順順當當升遷。
可到紀煬這,潞州知州通判直接按照他到扶江縣的時間來算,卡著滿三年的點,讓他快點到潞州城。
這自然是上司信賴,但對扶江縣他們來說哭都哭不出來!
玉縣丞追問:“淩縣尉,就是因為這事,你才一直不高興?從潞州城回來便一直這樣了!”
都說到這,紀煬點頭:“早走晚走都是走,朝廷那邊很快會派新知縣過來。我提前把事情處理好,他過來還好接手。”
現在已經快三月份,五月底要走,沒多長時間了。
他不想自己走的太倉促,留下一堆尾巴。
玉縣丞總算明白過來,為什麽淩縣尉一直不高興,知縣大人則在安排後續工作。
知州他們怎麽回事!
那多官員!一定要他們知縣大人嗎!
可要想想,如果他是那些大人物的話,也想要紀知縣啊。
不到片刻,玉縣丞開口道:“知縣大人,要不然您帶我去潞州城吧,到時候您身份肯定要有小吏,我肯定合適啊。”
紀煬笑:“扶江縣是你家鄉,作幾年政績,說不定還有機會去別處當知縣,不用跟著我做個小吏。”
要是做小吏的話,那基本等於降職,就算是去潞州城當小吏也是不值得的。
以玉縣丞在扶江縣的威望,沒必要自討苦吃。
同理,淩縣尉也一樣。
他不能因為自己舒服,便帶著他們離開。
玉縣丞卻堅定搖頭:“不怕跟您說實話,下官覺得跟著您,比以後當知縣要強。”
“我一無人脈,二無顯著才幹。縱然當了知縣又如何,跟著您,肯定更好。”
“下官旁的沒有,唯有忠心二字。”淩縣尉趁機接話,“大人,您要是離開,就帶著我們走吧,我這身蠻力,也能護衛您的。”
玉縣丞見老搭檔把他話都搶了,瞪眼道:“什麽忠心,我才是忠心。”
紀煬看著他們兩個。
心道玉縣丞不愧是敢從鄉下去潞州城打拚,又回家當上縣丞的人物,這份果決已經遠超他人,怎麽會是沒有才幹。
淩縣尉更不用講,他在自己身邊,聽到還幾個秘密,但一個都沒有泄露。
憑這份忠心,他便知道是可用之人。
紀煬想了想道:“反正新知縣還沒來,等他過來接觸一下,你們也跟家裏商量商量,到時候再做決斷。”
玉娘子管著香粉作坊,淩娘子在衙門管雜務。
她們兩個都不是沒主見的人,這種大事,還是要跟家人商量更好。
誰料縣丞縣尉相視一笑:“她們倆要是知道能跟著您,肯定支持。”
可能知縣大人都不知道扶江縣的百姓如果知道,能跟他一起做事,估計要搶破頭。
不過這事到底先放下,大家也知道知縣大人離開的事不能更改,隻能更加用心做事,讓大人的心血不白費。
他們在扶江縣收尾的時候。
劉教瑜帶著的三個學生已經到了潞州城官學門前。
最近官學十分熱鬧,各地考生都已經到了此處,官學特意把西院分出來,給下麵來的考生們住。
江春等人在扶江縣或許是前三名,但跟這邊的學子相比,差別可就大了。
特別是潞州城本地學生,至少也是學過好幾年,跟他們一起州試,怪不得知情人都沒信心。
可他們出發之前,紀煬就對劉教瑜說了,這次過去交流學習就行,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
反正頭一年,以後有的是機會。
這倒是沒錯。
所以劉教瑜格外輕鬆,帶著三人住下,又放開讓他們三個出去找同齡人。
劉教瑜則去看看老朋友們,他好歹也是潞州城官學撥過來的。
但沒過多久,劉教瑜便帶著跟淩縣尉一樣的表情回來。
想必他知道的消息,跟淩縣尉一樣。
沒辦法,關於紀煬的事早就在潞州城傳開,官學這邊也一樣,誰讓他們官學剛開,拐到韓家當夫子。
潞州城官學都羨慕不已,以韓家的名聲,也就是現在許多人戶還沒反應過來。
等反應過來,隻怕要到扶江縣求學了!
韓家教學,扶江縣肯定會有秀才舉人的,劉教瑜更是沾光。
沒等劉教瑜笑得眼睛都看不到,有關係好的人故意道:“可惜,你們知縣確實厲害,但等到五月底,就要到我們潞州城了。”
“說不定他也能幫我們拐幾個韓家人。”
什麽???
五月底,紀知縣到潞州城?
詢問清楚之後,劉教瑜什麽好心情都沒了。
這可是紀煬啊!
他走了!那扶江縣?!
雖然不會差吧,但他是紀煬啊!
三個學生興高采烈回來,看來認識不少好朋友。
少年真好,不知愁滋味啊。
劉教瑜也沒想把這件事告訴他們,隻拘著他們好好讀幾日書,馬上要州試了!
雖然知道你們會落榜!但萬一爭氣一個呢!
大家下意識看向江春,其他兩人拍拍他肩膀:“江小五,靠你了!”
劉教瑜剛想說,你們兩個不能這樣講,誰料江春竟然也認真道:“靠我了!”
不錯,你們三個還挺有自知之明。
知道他們心態不錯,劉教瑜便沒說什麽,隻道:“考過州試,甚至可以留在潞州城官學讀書,這機會可不多見。”
江春卻道:“我聽說咱們幾位韓夫子比這裏夫子都厲害。”
劉教瑜語塞,這個倒是。
“也是,到時候再說。但州試之後很快便是第一次院試,希望你們能多留一段時間。”
考過的留下準備第一次院試,沒考過的捕快帶著回扶江縣。
這是早就安排好的。
潞州城這邊考試慢慢緊張起來,等到三月十二考試當天,三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
等十五號出來,這次顯然比之前還累。
劉教瑜感覺,還是要趕緊把紀知縣說的體育課加上,或者讓學生們跟著知縣縣尉他們天天早上跑步都行。
不然這怎麽熬過科考。
三個學生出來會便睡了一整天,等二十號成績公布,這才精神好點。
這次州試,下麵縣城加上潞州城學生,一共有一百一十二人參加,隻選其中二十二人參加院試。
按照以往來看,其中大半都是潞州城官學的學生,下麵縣城能考上的極少。
這種情況很正常,一般成績好天資高的學生,都會被鄉裏送到最好的潞州城官學讀書,下麵的學生好苗子少,好夫子也不多。
去看榜的時候,劉教瑜原本沒放在心上,等看到第二十二名時,準備看到江春的名字!
江春!
二十二名!
這是進院試了?!
劉教瑜興奮極了,還是江春趕緊小聲道:“教瑜,您沒看這次科考題目嗎?”
他還真沒看,前幾日就想著紀知縣要離開扶江縣,哪有心情管別的。
等江春把懷裏紙張拿出,劉教瑜差點驚呼出聲。
九個題目裏,有七個是韓家夫子跟知縣大人出過的!
正是臨時抱佛腳的時候做的題!
大人出題的時候,還道:“做著玩玩。”
以前隻聽說有厲害的夫子會押題,原來是真的?
可他們知縣沒有經過科考,怎麽會知道這些?
透題?
這也不可能啊。
劉教瑜再去看其他兩個學生名次,一個在四十五名,一個在六十六名。
雖說沒進入院試,但在學習一年,頭次參加州試的學子當中,已經非常不錯。
這種情況下,他真的不想聽以後的事。
紀煬放下手裏文書,玉縣丞卻看看他,又看看垂頭喪氣的淩縣尉,直接反應過來。
“等會,難道不是年底,是五月?!”
紀煬是昌盛三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到的扶江縣。
按照正常來說,到三十五年的年底離任。
那半年多數情況都不算的,當年紀煬連年末考核都不用去。
最後半年基本用來交接事務,安排後續工作,然後順順當當升遷。
可到紀煬這,潞州知州通判直接按照他到扶江縣的時間來算,卡著滿三年的點,讓他快點到潞州城。
這自然是上司信賴,但對扶江縣他們來說哭都哭不出來!
玉縣丞追問:“淩縣尉,就是因為這事,你才一直不高興?從潞州城回來便一直這樣了!”
都說到這,紀煬點頭:“早走晚走都是走,朝廷那邊很快會派新知縣過來。我提前把事情處理好,他過來還好接手。”
現在已經快三月份,五月底要走,沒多長時間了。
他不想自己走的太倉促,留下一堆尾巴。
玉縣丞總算明白過來,為什麽淩縣尉一直不高興,知縣大人則在安排後續工作。
知州他們怎麽回事!
那多官員!一定要他們知縣大人嗎!
可要想想,如果他是那些大人物的話,也想要紀知縣啊。
不到片刻,玉縣丞開口道:“知縣大人,要不然您帶我去潞州城吧,到時候您身份肯定要有小吏,我肯定合適啊。”
紀煬笑:“扶江縣是你家鄉,作幾年政績,說不定還有機會去別處當知縣,不用跟著我做個小吏。”
要是做小吏的話,那基本等於降職,就算是去潞州城當小吏也是不值得的。
以玉縣丞在扶江縣的威望,沒必要自討苦吃。
同理,淩縣尉也一樣。
他不能因為自己舒服,便帶著他們離開。
玉縣丞卻堅定搖頭:“不怕跟您說實話,下官覺得跟著您,比以後當知縣要強。”
“我一無人脈,二無顯著才幹。縱然當了知縣又如何,跟著您,肯定更好。”
“下官旁的沒有,唯有忠心二字。”淩縣尉趁機接話,“大人,您要是離開,就帶著我們走吧,我這身蠻力,也能護衛您的。”
玉縣丞見老搭檔把他話都搶了,瞪眼道:“什麽忠心,我才是忠心。”
紀煬看著他們兩個。
心道玉縣丞不愧是敢從鄉下去潞州城打拚,又回家當上縣丞的人物,這份果決已經遠超他人,怎麽會是沒有才幹。
淩縣尉更不用講,他在自己身邊,聽到還幾個秘密,但一個都沒有泄露。
憑這份忠心,他便知道是可用之人。
紀煬想了想道:“反正新知縣還沒來,等他過來接觸一下,你們也跟家裏商量商量,到時候再做決斷。”
玉娘子管著香粉作坊,淩娘子在衙門管雜務。
她們兩個都不是沒主見的人,這種大事,還是要跟家人商量更好。
誰料縣丞縣尉相視一笑:“她們倆要是知道能跟著您,肯定支持。”
可能知縣大人都不知道扶江縣的百姓如果知道,能跟他一起做事,估計要搶破頭。
不過這事到底先放下,大家也知道知縣大人離開的事不能更改,隻能更加用心做事,讓大人的心血不白費。
他們在扶江縣收尾的時候。
劉教瑜帶著的三個學生已經到了潞州城官學門前。
最近官學十分熱鬧,各地考生都已經到了此處,官學特意把西院分出來,給下麵來的考生們住。
江春等人在扶江縣或許是前三名,但跟這邊的學子相比,差別可就大了。
特別是潞州城本地學生,至少也是學過好幾年,跟他們一起州試,怪不得知情人都沒信心。
可他們出發之前,紀煬就對劉教瑜說了,這次過去交流學習就行,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
反正頭一年,以後有的是機會。
這倒是沒錯。
所以劉教瑜格外輕鬆,帶著三人住下,又放開讓他們三個出去找同齡人。
劉教瑜則去看看老朋友們,他好歹也是潞州城官學撥過來的。
但沒過多久,劉教瑜便帶著跟淩縣尉一樣的表情回來。
想必他知道的消息,跟淩縣尉一樣。
沒辦法,關於紀煬的事早就在潞州城傳開,官學這邊也一樣,誰讓他們官學剛開,拐到韓家當夫子。
潞州城官學都羨慕不已,以韓家的名聲,也就是現在許多人戶還沒反應過來。
等反應過來,隻怕要到扶江縣求學了!
韓家教學,扶江縣肯定會有秀才舉人的,劉教瑜更是沾光。
沒等劉教瑜笑得眼睛都看不到,有關係好的人故意道:“可惜,你們知縣確實厲害,但等到五月底,就要到我們潞州城了。”
“說不定他也能幫我們拐幾個韓家人。”
什麽???
五月底,紀知縣到潞州城?
詢問清楚之後,劉教瑜什麽好心情都沒了。
這可是紀煬啊!
他走了!那扶江縣?!
雖然不會差吧,但他是紀煬啊!
三個學生興高采烈回來,看來認識不少好朋友。
少年真好,不知愁滋味啊。
劉教瑜也沒想把這件事告訴他們,隻拘著他們好好讀幾日書,馬上要州試了!
雖然知道你們會落榜!但萬一爭氣一個呢!
大家下意識看向江春,其他兩人拍拍他肩膀:“江小五,靠你了!”
劉教瑜剛想說,你們兩個不能這樣講,誰料江春竟然也認真道:“靠我了!”
不錯,你們三個還挺有自知之明。
知道他們心態不錯,劉教瑜便沒說什麽,隻道:“考過州試,甚至可以留在潞州城官學讀書,這機會可不多見。”
江春卻道:“我聽說咱們幾位韓夫子比這裏夫子都厲害。”
劉教瑜語塞,這個倒是。
“也是,到時候再說。但州試之後很快便是第一次院試,希望你們能多留一段時間。”
考過的留下準備第一次院試,沒考過的捕快帶著回扶江縣。
這是早就安排好的。
潞州城這邊考試慢慢緊張起來,等到三月十二考試當天,三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
等十五號出來,這次顯然比之前還累。
劉教瑜感覺,還是要趕緊把紀知縣說的體育課加上,或者讓學生們跟著知縣縣尉他們天天早上跑步都行。
不然這怎麽熬過科考。
三個學生出來會便睡了一整天,等二十號成績公布,這才精神好點。
這次州試,下麵縣城加上潞州城學生,一共有一百一十二人參加,隻選其中二十二人參加院試。
按照以往來看,其中大半都是潞州城官學的學生,下麵縣城能考上的極少。
這種情況很正常,一般成績好天資高的學生,都會被鄉裏送到最好的潞州城官學讀書,下麵的學生好苗子少,好夫子也不多。
去看榜的時候,劉教瑜原本沒放在心上,等看到第二十二名時,準備看到江春的名字!
江春!
二十二名!
這是進院試了?!
劉教瑜興奮極了,還是江春趕緊小聲道:“教瑜,您沒看這次科考題目嗎?”
他還真沒看,前幾日就想著紀知縣要離開扶江縣,哪有心情管別的。
等江春把懷裏紙張拿出,劉教瑜差點驚呼出聲。
九個題目裏,有七個是韓家夫子跟知縣大人出過的!
正是臨時抱佛腳的時候做的題!
大人出題的時候,還道:“做著玩玩。”
以前隻聽說有厲害的夫子會押題,原來是真的?
可他們知縣沒有經過科考,怎麽會知道這些?
透題?
這也不可能啊。
劉教瑜再去看其他兩個學生名次,一個在四十五名,一個在六十六名。
雖說沒進入院試,但在學習一年,頭次參加州試的學子當中,已經非常不錯。